3020计划不如变化之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瀛战场的最后一战,王阁部和陈公公都全程观战。王阁部和陈公公都是忠厚儒者,看不惯辽宁的穷兵黩武,虽然由于辽宁是羁縻地方,而且这次征战,辽宁给足了面子给朝廷,自己不便斥责,但也很想看见辽宁在雄关坚城面前碰个头破血流。
但现实颠*覆了他们的意愿,在他们眼里,无比坚固的小田原城,竟然就如沙滩上的城堡,瞬间崩塌。整个小田原战役,从战斗打响到北条氏政剖腹,历时二十九个时辰另三刻,比约战的三十个时辰少了半个时辰。北条军伤亡超过十万(不是辽宁军的火*器威力大了点,而是不能留太多的军队和人口给公家。),联军伤亡不超过一万,其中,辽宁军竟然没有阵亡!
而最后,虽然辽宁自称不参与“放纵军纪”,但进城抢掠的各方,都不约而同的拿出一半的收获孝敬给辽宁军。辽宁军按照预定的比例,把奖赏直接发到每个战士的手上,连火头军都分得五两黄金,全军上下,欢欣鼓舞。
王阁部在自己的札记里写到:“辽宁穷兵黩武,而国强民富(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这里并不是指国家。),愈战愈富;何以唐宗汉武,愈战愈穷?将士闻战则喜,奋勇当先,战后硕果累累,绝无怨言。或果如李总督之言:有恒产者有恒心焉?是否朝中制度有误?吾当深思之(定体问,我陷思)。”
陈公公的注意力则集中在火*器的运用:“第见青烟缕缕,此几应手糜烂,无声迹可循,不折一簇,而倭军死伤无算。又有名“客秋砂”,类神火飞鸦者,纵火方圆数百步,无不燃者,不可救也……此等火*器,威力无比,京营神机不及也。回宫当详禀天子……”
各方的愿望都落实了,皆大欢喜。东瀛到最后落实了新的体制:华夏(是“华夏”,不是“大明”)为东瀛宗主,世代相传;东瀛国王为东瀛宗教领袖和国家元首,不得参与俗事;幕府为东瀛中央政府机构,幕府将军由各大名决议推选;各大名自拥军队,以拒暴*政;岛津家、长宗我部家、尼子家、宗家、上杉家、伊达家为地方自*治,须向中央上缴赋税;开放贸易,出入自*由。
前朝和内廷得到了更多的财富:各自得到三百五十万两黄金,分二十年支付;战争缴获各自分得十万两黄金。可谓收获颇丰。
江南仕族获得了松江(南京朝廷掌管)、金陵(即南京,内廷掌管)口岸,可以与朝*鲜、东瀛贸易,不用再偷偷摸摸了。
万历皇帝得到了东瀛的臣服和收获了金钱,可谓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东瀛事了,王阁部和陈公公回到大连,准备等本期赔款到齐之后,再押送回京。不过到八月初,从京师却传来了灾害的消息,中原旱灾、江南风灾和曲江地震如期而至,产生的结果却与原先历史大相径庭。
地震远在云南,沐家的地头,详细情况一时还没传到京师。
在中原旱灾扩大的情况下,中原大地紧急栽种的马铃薯“丰收”了。当然,这个“丰收”是不能与当初一亩五十石的产量相提并论,毕竟马铃薯的品种已经发生了退化,但二、三十石的亩产还是有的。就这二、三十石的产量,相对于其他作物的颗粒无收,都已经是奇迹了。在官府的刻意吹嘘之下,“天降祥瑞,拯救大明”传遍中原大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大灾当前惶惶的人心冷静了下来,在官府的引领下抗灾自救。
“七月二十一日夜,苏州、松江等府,东风怒卷,太湖水高二丈余。大风拔木仆屋,田禾皆尽。二十七日以后,大雨经旬,昼夜不绝,禾苗腐烂,庐舍漂没”。接着的事情就有不同了,原先的历史毕竟还有吃的,现在的时空竟然江南的官仓差不多全空了!
自从辽宁开始向南征战,就不断的用战争缴获和辽宁工业品,通过曲阜孔家,从江南购买粮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江南的官员把官仓的粮食卖得只剩下一半。林深河功不可没。
四月份,辽宁用五万两黄金,向朝廷购买粮食。朝廷收了钱,允许辽宁直接从江南官仓调拨。给了负责的官员一些廉价工业品后,李思谨带领西线海军,再联络服从辽宁的海商海盗,把江南的官仓搬空了。
官员们原先是想等晚造粮下来后,再补充,没想到风灾来了。“民大饥,复又大疫,米价踊贵,斗米银二钱,斗麦银一钱”。苏州城,有饿极了的饥民冲*击官仓,希望抢些米粮活命。结果饥民打走看守的官员兵丁,打开粮仓一看,都傻眼了,粮仓是空的!老鼠都没有!
官员们知道有饥民冲击官仓,第一反应不是调动军队保护粮库,而是“让他们抢”!对,就是“让他们抢”!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官仓没有粮食,说成是被暴*民抢走了。得知饥民冲进粮库,官员们额手相庆,镇*压的官兵迟迟不至。
明朝的政权结构有些奇葩。留都南京,除皇帝不在此城外,竟然保留了一整套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可谓是“朝廷的备份”。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的太监体系,一应俱全。南京朝廷的官员级别和北京同职官员相同,主要管理南直隶(南京周边14个府、州,不设行省,直接由朝廷管理)的相应事务。虽然权力不如北京的官员,但也不能说是闲职。因为南直隶所辖的地区,乃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明之区,天下赋税三成多出自于此。
南京除了六部齐全,还有可以合法拥有私兵的大功坊徐家,和掌握军队的镇守太监。为了坐实“暴*民抢夺官仓”,南京政权立即调动军队“镇*压”臆想中的暴*乱,大肆抓捕屠杀。
同一时间,“官仓无粮”的消息很快在城里四处传播。从《苏州府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明代苏州市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者,他们“什佰为群”,“立桥以待唤”,“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花寺桥,车匠立溪桥”,待人雇佣。根据《明神宗实录》的记载推算,只是苏州城内,雇工数目不下万人,各市镇乡社之雇工尚不计在内。
也就是说,当时在苏州府,有大量的非农业人口,他们得吃饭。当他们知道官仓空虚,无粮赈灾,而官府却出兵镇*压,新兴的无*产*阶*级爆发了!
官府虽然说是出兵镇*压,因为故意拖延,行动迟缓,这样就给了民*变者充足的时间。饥饿的无*产者拿起手边的工具,冲向周围的商铺,冲向高墙富户,四处打砸抢掠。
可惜,城里的粮食实在有限,民*变开始向周围扩散。而江南官仓空虚,无粮赈灾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附近的府县。一时间,谣言四起,民变处处,苏州府附近进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东瀛战场的最后一战,王阁部和陈公公都全程观战。王阁部和陈公公都是忠厚儒者,看不惯辽宁的穷兵黩武,虽然由于辽宁是羁縻地方,而且这次征战,辽宁给足了面子给朝廷,自己不便斥责,但也很想看见辽宁在雄关坚城面前碰个头破血流。
但现实颠*覆了他们的意愿,在他们眼里,无比坚固的小田原城,竟然就如沙滩上的城堡,瞬间崩塌。整个小田原战役,从战斗打响到北条氏政剖腹,历时二十九个时辰另三刻,比约战的三十个时辰少了半个时辰。北条军伤亡超过十万(不是辽宁军的火*器威力大了点,而是不能留太多的军队和人口给公家。),联军伤亡不超过一万,其中,辽宁军竟然没有阵亡!
而最后,虽然辽宁自称不参与“放纵军纪”,但进城抢掠的各方,都不约而同的拿出一半的收获孝敬给辽宁军。辽宁军按照预定的比例,把奖赏直接发到每个战士的手上,连火头军都分得五两黄金,全军上下,欢欣鼓舞。
王阁部在自己的札记里写到:“辽宁穷兵黩武,而国强民富(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这里并不是指国家。),愈战愈富;何以唐宗汉武,愈战愈穷?将士闻战则喜,奋勇当先,战后硕果累累,绝无怨言。或果如李总督之言:有恒产者有恒心焉?是否朝中制度有误?吾当深思之(定体问,我陷思)。”
陈公公的注意力则集中在火*器的运用:“第见青烟缕缕,此几应手糜烂,无声迹可循,不折一簇,而倭军死伤无算。又有名“客秋砂”,类神火飞鸦者,纵火方圆数百步,无不燃者,不可救也……此等火*器,威力无比,京营神机不及也。回宫当详禀天子……”
各方的愿望都落实了,皆大欢喜。东瀛到最后落实了新的体制:华夏(是“华夏”,不是“大明”)为东瀛宗主,世代相传;东瀛国王为东瀛宗教领袖和国家元首,不得参与俗事;幕府为东瀛中央政府机构,幕府将军由各大名决议推选;各大名自拥军队,以拒暴*政;岛津家、长宗我部家、尼子家、宗家、上杉家、伊达家为地方自*治,须向中央上缴赋税;开放贸易,出入自*由。
前朝和内廷得到了更多的财富:各自得到三百五十万两黄金,分二十年支付;战争缴获各自分得十万两黄金。可谓收获颇丰。
江南仕族获得了松江(南京朝廷掌管)、金陵(即南京,内廷掌管)口岸,可以与朝*鲜、东瀛贸易,不用再偷偷摸摸了。
万历皇帝得到了东瀛的臣服和收获了金钱,可谓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东瀛事了,王阁部和陈公公回到大连,准备等本期赔款到齐之后,再押送回京。不过到八月初,从京师却传来了灾害的消息,中原旱灾、江南风灾和曲江地震如期而至,产生的结果却与原先历史大相径庭。
地震远在云南,沐家的地头,详细情况一时还没传到京师。
在中原旱灾扩大的情况下,中原大地紧急栽种的马铃薯“丰收”了。当然,这个“丰收”是不能与当初一亩五十石的产量相提并论,毕竟马铃薯的品种已经发生了退化,但二、三十石的亩产还是有的。就这二、三十石的产量,相对于其他作物的颗粒无收,都已经是奇迹了。在官府的刻意吹嘘之下,“天降祥瑞,拯救大明”传遍中原大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大灾当前惶惶的人心冷静了下来,在官府的引领下抗灾自救。
“七月二十一日夜,苏州、松江等府,东风怒卷,太湖水高二丈余。大风拔木仆屋,田禾皆尽。二十七日以后,大雨经旬,昼夜不绝,禾苗腐烂,庐舍漂没”。接着的事情就有不同了,原先的历史毕竟还有吃的,现在的时空竟然江南的官仓差不多全空了!
自从辽宁开始向南征战,就不断的用战争缴获和辽宁工业品,通过曲阜孔家,从江南购买粮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江南的官员把官仓的粮食卖得只剩下一半。林深河功不可没。
四月份,辽宁用五万两黄金,向朝廷购买粮食。朝廷收了钱,允许辽宁直接从江南官仓调拨。给了负责的官员一些廉价工业品后,李思谨带领西线海军,再联络服从辽宁的海商海盗,把江南的官仓搬空了。
官员们原先是想等晚造粮下来后,再补充,没想到风灾来了。“民大饥,复又大疫,米价踊贵,斗米银二钱,斗麦银一钱”。苏州城,有饿极了的饥民冲*击官仓,希望抢些米粮活命。结果饥民打走看守的官员兵丁,打开粮仓一看,都傻眼了,粮仓是空的!老鼠都没有!
官员们知道有饥民冲击官仓,第一反应不是调动军队保护粮库,而是“让他们抢”!对,就是“让他们抢”!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官仓没有粮食,说成是被暴*民抢走了。得知饥民冲进粮库,官员们额手相庆,镇*压的官兵迟迟不至。
明朝的政权结构有些奇葩。留都南京,除皇帝不在此城外,竟然保留了一整套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可谓是“朝廷的备份”。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的太监体系,一应俱全。南京朝廷的官员级别和北京同职官员相同,主要管理南直隶(南京周边14个府、州,不设行省,直接由朝廷管理)的相应事务。虽然权力不如北京的官员,但也不能说是闲职。因为南直隶所辖的地区,乃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明之区,天下赋税三成多出自于此。
南京除了六部齐全,还有可以合法拥有私兵的大功坊徐家,和掌握军队的镇守太监。为了坐实“暴*民抢夺官仓”,南京政权立即调动军队“镇*压”臆想中的暴*乱,大肆抓捕屠杀。
同一时间,“官仓无粮”的消息很快在城里四处传播。从《苏州府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明代苏州市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者,他们“什佰为群”,“立桥以待唤”,“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花寺桥,车匠立溪桥”,待人雇佣。根据《明神宗实录》的记载推算,只是苏州城内,雇工数目不下万人,各市镇乡社之雇工尚不计在内。
也就是说,当时在苏州府,有大量的非农业人口,他们得吃饭。当他们知道官仓空虚,无粮赈灾,而官府却出兵镇*压,新兴的无*产*阶*级爆发了!
官府虽然说是出兵镇*压,因为故意拖延,行动迟缓,这样就给了民*变者充足的时间。饥饿的无*产者拿起手边的工具,冲向周围的商铺,冲向高墙富户,四处打砸抢掠。
可惜,城里的粮食实在有限,民*变开始向周围扩散。而江南官仓空虚,无粮赈灾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附近的府县。一时间,谣言四起,民变处处,苏州府附近进入了一片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