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梁景熙六年春三月,北境戎狄部落首领赫克托病逝,其长子脱勒嗣位,并吞诸部,势浸强盛,遂日益骄横,纵兵抢掠,屡犯塞北,梁朝边境自此多事。
而后夏冬交替,日月更迭,待到景熙九年五月之时,脱勒部族愈发壮大,马肥粮足,实力昌盛,北漠尽归其麾下,兵锋所指,莫不胜之。
基于此,脱勒越发骄纵,不可一世,觊觎大梁美女金银,屯兵边疆,意欲南下,与安享太平的大梁王朝一较高下。
七日后,脱勒率众犯边,大举入寇,其势甚张,兵锋甚锐,不到一月,连克数城,梁师初逢大战,连连失利,塞外诸堡,所至陷没,边关烽火骤起,狼烟一片。
边报日至,大梁天子萧瑜震怒不已,当庭叱责群臣,痛骂边贼,乃遣征北将军侯良玉,率兵万人出御之。
侯良玉点齐兵马,整装待发,然而皇帝的心腹太监陈哲此刻却力劝萧瑜亲征。正直英年,意气风发的梁穆宗萧瑜,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愿效仿祖先梁□□萧烈,南征北战,克定四方,功盖千秋,遂下命,御驾亲征,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
朝廷上至太师,下至舍人,莫不阻止,力言六师不宜轻出,然而萧瑜只听陈哲谗言,不肯纳谏,一意孤行。
将说大军开拨,萧瑜下旨,集结三十万大军,命一母同胞的皇弟瑞王萧鍇、太师齐国公张元信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秦佐、兵部尚书曹瑾等扈征。
梁师刚到了京城门,庆王萧禩(萧瑜叔父)率一干人等伏阙恳留,奏请萧瑜收回成命,停止亲征,然帝不允。庆王望着一路浩浩荡荡的王师,涕泗横流,仰天长叹,“仓促行事,无一慎密,吾大梁必遭大变。”
且说梁朝大军出镇谷关,过宁来城,至宣化府。连日风雨,汛情汹汹,道路滑泞,曲折难行,时时传出车翻马伤之事,声息愈急。
随驾诸臣见此窘境,连连上章,请求圣上折返,从长计议,岂料皇帝大怒,强命行军,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宦官陈哲专断,随征文武大臣不得干预,违令者斩,致使军内自相惊乱,未至驻营,兵已乏粮,马已困顿,弃甲胄,遗战戈,一路狼藉。
而另一边,脱勒为人狡诈,颇有谋略,他率部佯避,假意溃逃,诱师深入,以逸待劳。
王师行至同仁,未遇抵抗,陈哲登车,面见穆宗,大喜道,“北贼脱勒见陛下天威,望而生畏,早已溃逃千里。陛下乃真龙天子,四海臣服,莫敢造次。”穆宗萧瑜闻言,更是大失警惕,疏于防范。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梁军先锋部队冒然前进,在囚鹰谷遭遇北寇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尸横遍野,哀声漫天。
陈哲突闻前军惨败,面色苍白,战心全无,匆忙下令回銮,然撤军路线遭到众臣反对,迟迟未定,屡屡变更,以至于行军速度极其缓慢。
翌日,王师撤至康安县,还未休整,戎狄大军追至,脱勒下命四面击之,众臣急忙护着穆宗撤离,且战且退。
侯良玉等大将率骑五万前去阻击,中伏而死,五万骑全部覆没。戎狄军队士气旺盛,乘胜追击,一路驱赶穆宗至怀宜,隔日则完全包围怀宜之地。
此刻大梁军队虽不足二十万,士气低糜,军心涣散,但尚还有一搏之力。然脱勒工于心计,故意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梁军。穆宗不疑有诈,遣秦佐起草诏书讲和。
而当梁军放下戒备,移至河边饮水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脱勒率军趁机发动攻势。梁军只得仓促应战,互相践踏,后来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血流成河,积尸如山。
瑞王萧鍇为了护住穆宗,拼命杀敌,身中数箭,悲壮战死,太师尚书等重臣亦战死。陈哲逃窜时被惊马踩死,终得报应,梁穆宗面如土色,浑身血污,卑如丧犬,不久被俘。
此役梁军死伤殆尽,国君被辱,大臣被俘,诸将被杀,骡马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大量辎重尽为北寇所得,元气大伤,史称“怀宜之变”。
消息传回梁朝,一片哀嚎,战场上无数白骨,无人掩埋,多少百姓家中平添寡妇怜子,都道一帝功成,万骨枯,然而一役大败,何止万骨枯朽!
后来《梁史·穆宗本纪》中曾记载,“古者天子有道,守在四裔,应保境固圉,毋轻生戎心,盖以勤兵远略,运筹帷幄,身试不测之渊,轻入虎狼之穴,非上谋也。”
三月后,脱勒答应梁朝放回穆宗,但是强逼穆宗签订和约,割让北方三州之地,年年纳贡称臣,遣皇子为质,献公主为姻,不得侵犯北境。
穆宗无奈,只得服从。可叹一朝天子,享尽荣华,风光无限,然宠信奸佞,毫无军谋,大败而俘,沦为阶囚,如此境遇,实则心酸。
且说穆宗回朝,心性大减,志气衰损,畏北如虎,大梁国力由盛转衰,武备松弛,然经此波折,穆宗亦是认清忠奸,起用王贤、姚宇等良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休养生息,社稷暂且安宁,并无大事。
岁月如梭,转眼到景熙十五年秋,一日阴霾弥漫,天气骤变,雷电交加,穆宗萧瑜病重卧榻,渐渐感到胸闷气喘,浑身燥热,一阵急促咳嗽声后竟又吐出几口暗红血液,怕是命不久矣。
少顷,宫中警钟大鸣,诏令一路出了文宣门,群臣星夜入宫,听受遗命。
约莫一个时辰后,梁穆宗崩殂,文武官僚,莫不哀痛,太子萧恪着丧服亲抚灵柩出城,将其葬于都城之东安陵,谥号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皇帝,庙号穆宗,随即萧恪于仁和殿即位,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次年改元洪光,史称梁肃宗。
梁朝开始进入另一个君主时代,“怀宜之变”也渐渐被人遗忘,淹没在历史的红尘中,然而它留下的耻辱却因梁朝每年进献给戎狄的大量美女珠玉而愈加清晰......
大梁景熙六年春三月,北境戎狄部落首领赫克托病逝,其长子脱勒嗣位,并吞诸部,势浸强盛,遂日益骄横,纵兵抢掠,屡犯塞北,梁朝边境自此多事。
而后夏冬交替,日月更迭,待到景熙九年五月之时,脱勒部族愈发壮大,马肥粮足,实力昌盛,北漠尽归其麾下,兵锋所指,莫不胜之。
基于此,脱勒越发骄纵,不可一世,觊觎大梁美女金银,屯兵边疆,意欲南下,与安享太平的大梁王朝一较高下。
七日后,脱勒率众犯边,大举入寇,其势甚张,兵锋甚锐,不到一月,连克数城,梁师初逢大战,连连失利,塞外诸堡,所至陷没,边关烽火骤起,狼烟一片。
边报日至,大梁天子萧瑜震怒不已,当庭叱责群臣,痛骂边贼,乃遣征北将军侯良玉,率兵万人出御之。
侯良玉点齐兵马,整装待发,然而皇帝的心腹太监陈哲此刻却力劝萧瑜亲征。正直英年,意气风发的梁穆宗萧瑜,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愿效仿祖先梁□□萧烈,南征北战,克定四方,功盖千秋,遂下命,御驾亲征,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
朝廷上至太师,下至舍人,莫不阻止,力言六师不宜轻出,然而萧瑜只听陈哲谗言,不肯纳谏,一意孤行。
将说大军开拨,萧瑜下旨,集结三十万大军,命一母同胞的皇弟瑞王萧鍇、太师齐国公张元信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秦佐、兵部尚书曹瑾等扈征。
梁师刚到了京城门,庆王萧禩(萧瑜叔父)率一干人等伏阙恳留,奏请萧瑜收回成命,停止亲征,然帝不允。庆王望着一路浩浩荡荡的王师,涕泗横流,仰天长叹,“仓促行事,无一慎密,吾大梁必遭大变。”
且说梁朝大军出镇谷关,过宁来城,至宣化府。连日风雨,汛情汹汹,道路滑泞,曲折难行,时时传出车翻马伤之事,声息愈急。
随驾诸臣见此窘境,连连上章,请求圣上折返,从长计议,岂料皇帝大怒,强命行军,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宦官陈哲专断,随征文武大臣不得干预,违令者斩,致使军内自相惊乱,未至驻营,兵已乏粮,马已困顿,弃甲胄,遗战戈,一路狼藉。
而另一边,脱勒为人狡诈,颇有谋略,他率部佯避,假意溃逃,诱师深入,以逸待劳。
王师行至同仁,未遇抵抗,陈哲登车,面见穆宗,大喜道,“北贼脱勒见陛下天威,望而生畏,早已溃逃千里。陛下乃真龙天子,四海臣服,莫敢造次。”穆宗萧瑜闻言,更是大失警惕,疏于防范。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梁军先锋部队冒然前进,在囚鹰谷遭遇北寇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尸横遍野,哀声漫天。
陈哲突闻前军惨败,面色苍白,战心全无,匆忙下令回銮,然撤军路线遭到众臣反对,迟迟未定,屡屡变更,以至于行军速度极其缓慢。
翌日,王师撤至康安县,还未休整,戎狄大军追至,脱勒下命四面击之,众臣急忙护着穆宗撤离,且战且退。
侯良玉等大将率骑五万前去阻击,中伏而死,五万骑全部覆没。戎狄军队士气旺盛,乘胜追击,一路驱赶穆宗至怀宜,隔日则完全包围怀宜之地。
此刻大梁军队虽不足二十万,士气低糜,军心涣散,但尚还有一搏之力。然脱勒工于心计,故意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梁军。穆宗不疑有诈,遣秦佐起草诏书讲和。
而当梁军放下戒备,移至河边饮水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脱勒率军趁机发动攻势。梁军只得仓促应战,互相践踏,后来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血流成河,积尸如山。
瑞王萧鍇为了护住穆宗,拼命杀敌,身中数箭,悲壮战死,太师尚书等重臣亦战死。陈哲逃窜时被惊马踩死,终得报应,梁穆宗面如土色,浑身血污,卑如丧犬,不久被俘。
此役梁军死伤殆尽,国君被辱,大臣被俘,诸将被杀,骡马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大量辎重尽为北寇所得,元气大伤,史称“怀宜之变”。
消息传回梁朝,一片哀嚎,战场上无数白骨,无人掩埋,多少百姓家中平添寡妇怜子,都道一帝功成,万骨枯,然而一役大败,何止万骨枯朽!
后来《梁史·穆宗本纪》中曾记载,“古者天子有道,守在四裔,应保境固圉,毋轻生戎心,盖以勤兵远略,运筹帷幄,身试不测之渊,轻入虎狼之穴,非上谋也。”
三月后,脱勒答应梁朝放回穆宗,但是强逼穆宗签订和约,割让北方三州之地,年年纳贡称臣,遣皇子为质,献公主为姻,不得侵犯北境。
穆宗无奈,只得服从。可叹一朝天子,享尽荣华,风光无限,然宠信奸佞,毫无军谋,大败而俘,沦为阶囚,如此境遇,实则心酸。
且说穆宗回朝,心性大减,志气衰损,畏北如虎,大梁国力由盛转衰,武备松弛,然经此波折,穆宗亦是认清忠奸,起用王贤、姚宇等良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休养生息,社稷暂且安宁,并无大事。
岁月如梭,转眼到景熙十五年秋,一日阴霾弥漫,天气骤变,雷电交加,穆宗萧瑜病重卧榻,渐渐感到胸闷气喘,浑身燥热,一阵急促咳嗽声后竟又吐出几口暗红血液,怕是命不久矣。
少顷,宫中警钟大鸣,诏令一路出了文宣门,群臣星夜入宫,听受遗命。
约莫一个时辰后,梁穆宗崩殂,文武官僚,莫不哀痛,太子萧恪着丧服亲抚灵柩出城,将其葬于都城之东安陵,谥号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皇帝,庙号穆宗,随即萧恪于仁和殿即位,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次年改元洪光,史称梁肃宗。
梁朝开始进入另一个君主时代,“怀宜之变”也渐渐被人遗忘,淹没在历史的红尘中,然而它留下的耻辱却因梁朝每年进献给戎狄的大量美女珠玉而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