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屈才,太可惜了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近南这一句“东宁已经完全变样”,让李翔心中一震。
只听他感概道:“当年国姓爷光复东宁之后,东宁这里人口稀疏,民智低下,亦无科技,只能依靠与大陆不断交流才能维持运转。国姓爷病逝不久,延平郡王继位,清廷封锁沿海区域,断了我们的生路。那时我们全军上下,同心协力,建设东宁……”他想起了那段日子,当时郑成功只是一支反清军队,而拿下台湾之后,却成了一个国家。
要打仗,能够随手能抓出一票人,但说治理国家,除了他陈近南,找不出第二个能当大任的。那个时候的郑经雄心壮志不亚于其父,对于他又是百分百的信任,完全放权让他治理台湾。他将台湾发展成走私王国,促成台湾的经济繁荣。这发展对外经济之余,不忘稳固自身环境,以免形成完全依赖外部经济的险恶情况。他亲往各地,教军屯田;教民煮糖晒盐;教匠烧砖,教化地方百姓,让台湾能够自给自足。
同时他还划定行政区域,励行里甲互保,使民众安居乐业,衣食俱足。其后又兴建台湾首座孔庙,奖励教化,规划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来培育、拔擢人才。
当时台湾上下在他的治理下日新月异,国力蒸蒸日上,民智也渐渐打开,使得台湾文化水平直追大陆,华夏文化正式入主这块宝岛。
当时的郑家上下一心,制度清明,每一个人都对着未来充满了向往,包括他陈近南。
郑成功再世的时候,曾化名万云龙组建天地会,希望能够将天下反清义士聚集起来,集结众人之力,推翻胡虏,还我河山。因为郑家的中心已经迁移至台湾,天地会发展缓慢,陈近南当时觉得台湾已经走上了正轨,只要依照制度来,他在不在台湾已经不重要了。反之天地会因为郑家的长期不顾,面临重重考验。
陈近南高瞻远瞩,觉得天地会不可废弃,反清事业天地会的位子举足轻重,故而他选择了离岛,离开台湾,于大陆发展天地会。
四年,陈近南用了四年时间,将天地会发展成第一大反清势力,全国各地都有反清义士的身影,使得清政府如临大敌,不得不展开同等的谍报战,来压制天地会。
陈近南将天地会扶上了正轨,便回到了台湾,看看能不能联合天地会发动一波攻势,抢占厦门金门等几个港口,打通与大陆的连接,向天下宣誓他们东宁反清之心至死不渝,便是现在也依旧以永历为年号,号召故明义士,一同反清。
但是他回到台湾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变了。
他的制度依然存在,台湾依然是最大的走私王国,但所有的走私生意都让郑家人垄断,不是原先设定的郑氏,而是郑家人。郑经的几位兄弟将原来的国有经济垄断成为郑家人的私有生意,以致郑氏这个“王国”失去了最大的经济命脉,财政不堪付出。
原先一个个大将,一个个忠臣相继腐败,结党营私,闹得极其厉害。因为郑家垄断经济命脉,地方官员分不到羹,便向百姓下手,赋税繁重。百姓虽不至于无以为继,但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陈近南一点点将台湾的情况说明。
李翔彻底的惊呆了,那么繁华的商业都是假象,大部分都被郑家人占据成为私人牟利,这台湾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道:“才四年,台湾不是还有延平郡王吗?他能在短短两三年,将台湾治理成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地,怎么不过四年腐败成这样了?”
陈近南长叹道:“延平郡王是个英主,有雄心壮志及不俗的干略。只是容易受人鼓动,遇事需要人推一把。冯锡范、刘国轩分掌军事,他们一个贪权,一个贪财,郡王的几个兄弟又把持着朝政,暗地里中饱私囊,欺上媚下。诸大臣各怀私心,延平郡王面对如此情况也无能为力。前段时间在陈某与王长子的劝说下,有心重整朝纲,但因天地会出了问题,不得不返回大陆处理。我如今一上岸,立刻受人刺杀,十有八九是有人担心我会断了他们的财路或者威胁到他们的权力。”
听了那么多,李翔总算明白原因了。陈近南说的婉转,处处在为郑经辩护,实际上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郑经。
郑经说好听的就是优柔寡断,魄力不足,说难听的就是一个二货,一个当不了大局,容易受人蛊惑的人物。
陈近南在的时候,郑经能够重用陈近南,将大事委任。以致三年兴台,将台湾治理成人间乐土。但随着陈近南的离去,他就像失去了灯塔的船,没了方向,开始用起了冯锡范、刘国轩以及他的几位兄弟这些心怀叵测的人,直接导致台湾经济被私人垄断,制度奔溃。
那么长的时间,郑经也发现了原因,但他没有那个魄力决心改革。急需要一个人推一把,在台湾除了陈近南没有人有这个威信实力,所以只要除掉陈近南,就能维护那些人的利益。
幕后黑手可能是兵权在握的刘国轩,可能是握有王城护卫军的冯锡范,也有可能是郑经的那几位将国有经济变成私有,无度中饱私囊的兄弟。
难怪陈近南无心将事情闹大,任何一人都不好对付。
陈近南道:“眼下东宁现在虽乱,但比起当初拿下东宁的时候好上百倍,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还能闯出一片天地,更何况是现在?”他说的斩钉截铁,但神色却很是凝重。
李翔并不怎么看好陈近南,多年前,他是郑成功钦命的总军师,地位如同蜀汉的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绝对让人信服的力量。但如今他离开四年,台湾的权力已经让他人瓜分,他凭什么一呼百应?
夜色朦胧,李翔独自站着别院中,眺望着天上的月亮。
“公子,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桂仲明练武而归,看着院中的李翔,上前关切的问道。
李翔轻轻一叹道:“再想一些事情,在为一个人可惜。”
桂仲明道:“是陈总舵主吧?”
李翔颔首道:“你也看出来了?台湾能够富强,他个人功劳至少占八成,天地会能够有今日之势,他也是居功至伟。三年兴台,四年令天地会崛起,这份惊世骇俗的才略,无怪郑成功要称他一句当今的卧龙先生。这个称呼,我觉得名副其实。只是在优柔寡断的郑经手上太屈才了,若能为我所用,该有多好。”(未完待续)
陈近南这一句“东宁已经完全变样”,让李翔心中一震。
只听他感概道:“当年国姓爷光复东宁之后,东宁这里人口稀疏,民智低下,亦无科技,只能依靠与大陆不断交流才能维持运转。国姓爷病逝不久,延平郡王继位,清廷封锁沿海区域,断了我们的生路。那时我们全军上下,同心协力,建设东宁……”他想起了那段日子,当时郑成功只是一支反清军队,而拿下台湾之后,却成了一个国家。
要打仗,能够随手能抓出一票人,但说治理国家,除了他陈近南,找不出第二个能当大任的。那个时候的郑经雄心壮志不亚于其父,对于他又是百分百的信任,完全放权让他治理台湾。他将台湾发展成走私王国,促成台湾的经济繁荣。这发展对外经济之余,不忘稳固自身环境,以免形成完全依赖外部经济的险恶情况。他亲往各地,教军屯田;教民煮糖晒盐;教匠烧砖,教化地方百姓,让台湾能够自给自足。
同时他还划定行政区域,励行里甲互保,使民众安居乐业,衣食俱足。其后又兴建台湾首座孔庙,奖励教化,规划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来培育、拔擢人才。
当时台湾上下在他的治理下日新月异,国力蒸蒸日上,民智也渐渐打开,使得台湾文化水平直追大陆,华夏文化正式入主这块宝岛。
当时的郑家上下一心,制度清明,每一个人都对着未来充满了向往,包括他陈近南。
郑成功再世的时候,曾化名万云龙组建天地会,希望能够将天下反清义士聚集起来,集结众人之力,推翻胡虏,还我河山。因为郑家的中心已经迁移至台湾,天地会发展缓慢,陈近南当时觉得台湾已经走上了正轨,只要依照制度来,他在不在台湾已经不重要了。反之天地会因为郑家的长期不顾,面临重重考验。
陈近南高瞻远瞩,觉得天地会不可废弃,反清事业天地会的位子举足轻重,故而他选择了离岛,离开台湾,于大陆发展天地会。
四年,陈近南用了四年时间,将天地会发展成第一大反清势力,全国各地都有反清义士的身影,使得清政府如临大敌,不得不展开同等的谍报战,来压制天地会。
陈近南将天地会扶上了正轨,便回到了台湾,看看能不能联合天地会发动一波攻势,抢占厦门金门等几个港口,打通与大陆的连接,向天下宣誓他们东宁反清之心至死不渝,便是现在也依旧以永历为年号,号召故明义士,一同反清。
但是他回到台湾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变了。
他的制度依然存在,台湾依然是最大的走私王国,但所有的走私生意都让郑家人垄断,不是原先设定的郑氏,而是郑家人。郑经的几位兄弟将原来的国有经济垄断成为郑家人的私有生意,以致郑氏这个“王国”失去了最大的经济命脉,财政不堪付出。
原先一个个大将,一个个忠臣相继腐败,结党营私,闹得极其厉害。因为郑家垄断经济命脉,地方官员分不到羹,便向百姓下手,赋税繁重。百姓虽不至于无以为继,但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陈近南一点点将台湾的情况说明。
李翔彻底的惊呆了,那么繁华的商业都是假象,大部分都被郑家人占据成为私人牟利,这台湾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道:“才四年,台湾不是还有延平郡王吗?他能在短短两三年,将台湾治理成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地,怎么不过四年腐败成这样了?”
陈近南长叹道:“延平郡王是个英主,有雄心壮志及不俗的干略。只是容易受人鼓动,遇事需要人推一把。冯锡范、刘国轩分掌军事,他们一个贪权,一个贪财,郡王的几个兄弟又把持着朝政,暗地里中饱私囊,欺上媚下。诸大臣各怀私心,延平郡王面对如此情况也无能为力。前段时间在陈某与王长子的劝说下,有心重整朝纲,但因天地会出了问题,不得不返回大陆处理。我如今一上岸,立刻受人刺杀,十有八九是有人担心我会断了他们的财路或者威胁到他们的权力。”
听了那么多,李翔总算明白原因了。陈近南说的婉转,处处在为郑经辩护,实际上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郑经。
郑经说好听的就是优柔寡断,魄力不足,说难听的就是一个二货,一个当不了大局,容易受人蛊惑的人物。
陈近南在的时候,郑经能够重用陈近南,将大事委任。以致三年兴台,将台湾治理成人间乐土。但随着陈近南的离去,他就像失去了灯塔的船,没了方向,开始用起了冯锡范、刘国轩以及他的几位兄弟这些心怀叵测的人,直接导致台湾经济被私人垄断,制度奔溃。
那么长的时间,郑经也发现了原因,但他没有那个魄力决心改革。急需要一个人推一把,在台湾除了陈近南没有人有这个威信实力,所以只要除掉陈近南,就能维护那些人的利益。
幕后黑手可能是兵权在握的刘国轩,可能是握有王城护卫军的冯锡范,也有可能是郑经的那几位将国有经济变成私有,无度中饱私囊的兄弟。
难怪陈近南无心将事情闹大,任何一人都不好对付。
陈近南道:“眼下东宁现在虽乱,但比起当初拿下东宁的时候好上百倍,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还能闯出一片天地,更何况是现在?”他说的斩钉截铁,但神色却很是凝重。
李翔并不怎么看好陈近南,多年前,他是郑成功钦命的总军师,地位如同蜀汉的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绝对让人信服的力量。但如今他离开四年,台湾的权力已经让他人瓜分,他凭什么一呼百应?
夜色朦胧,李翔独自站着别院中,眺望着天上的月亮。
“公子,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桂仲明练武而归,看着院中的李翔,上前关切的问道。
李翔轻轻一叹道:“再想一些事情,在为一个人可惜。”
桂仲明道:“是陈总舵主吧?”
李翔颔首道:“你也看出来了?台湾能够富强,他个人功劳至少占八成,天地会能够有今日之势,他也是居功至伟。三年兴台,四年令天地会崛起,这份惊世骇俗的才略,无怪郑成功要称他一句当今的卧龙先生。这个称呼,我觉得名副其实。只是在优柔寡断的郑经手上太屈才了,若能为我所用,该有多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