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钟爱之国 > 第11章 说普通话的不是普通人

第11章 说普通话的不是普通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观音庙是个跟龙光镇差不多的小码头,因为离渝洲近,河边靠着的大船却比龙光镇多得多。【ㄨ】码头上外地口音的人比龙光镇多了不止百倍。

    这时节的生意主要还是以农产品为主,除了粮食,最大宗的交易是生猪和肥料。

    许多有门路胆子大的,这时候都在开始从沿海买轻工产品回内地,从内地拉农产品去沿海的生意。

    此时的内陆地区,各地风俗都差不多,对外地人防范得紧,直接与当地村民做生意很困难,大部分交易要经过当地的无业二流子中转,比如何二流收蚕茧就是个例子。本地人宁愿相信当地的二流子,也绝对不会相信一个外乡人,但二流子往往都是胆大的,所以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普遍城管气质偏重不是没道理的。

    自己是个外地人身份的叶芦伟,让何二流不要开口说话,然后自己操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去找人问。

    这年代能说一口纯正普通话的,基本上可以断定不是普通人。再牛逼的地头蛇,听到这一嘴普通话,瞬时就要老实本分很多。叶芦伟没费多大功夫,就绕开当地二流子,找到了一个正在码头上等货的光东人。

    这时节光东人收的茧子,主要是走私到台湾和香港,福建人此时还在用蚂蚁搬家的方式,走私柴油和各种润滑油调节国内市场,基本看不起蚕丝这点季度性的不稳定利润。

    苏洲和泸海现在还没开放,私人企业毫无生存的机会,本地的蚕茧都在外流,哪里可能来内地找货源。

    叶芦伟的普通话和专业谈话方式,镇住了那位光东客,开口出的价格就是三十五元每公斤,但是要测含水量。叶芦伟笑了笑,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带着光东客先去看货。

    叶芦伟相对专业的处理方式,带来的蚕茧品相,超出现在这些用背兜做生意的散客很远。光东客奇怪的目光中包含的意思叶芦伟也懂,不就是怀疑哥偷的正厂产品出来卖么,哥就是要你这样怀疑,不然你还真不可能相信哥手里有大量货品等着出手。

    光东客想要检查含水量,叶芦伟阻止了。并且含笑开出了个四十八元每公斤,如果要扣减含水量七十元每公斤的价格。之后扔下光东客和何二流在车边撕,叶芦伟包了一辆中型面包车向下游一个叫清溪的镇子飞奔而去。

    想包个小型的车子,问题是现在这种小镇哪里可能有啊,就这个中型面包车,都是正常客运公司的班车,司机被叶芦伟出的价钱逼到死角,偷偷开出来的。

    两个镇子相隔不过十几公里,叶芦伟主要想看看这附近的镇子,是不是被同一伙光东客垄断了。老办法,操着一口普通话冒充不普通的人,很快从杂乱的码头上找到了一伙光东客。

    这次叶芦伟冒充的是西南某厂的采购,私下有点好货想要出手。这伙光东客看叶芦伟的表情躲闪,说话前言不搭后语。

    叶芦伟微微一笑,这时代的生意人还是太嫩了啊,连个基本的表演功底都没有,难怪演技好的江湖儿女,一耙牛粪都可以搓成粒卖出三千块,重要的演技还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些少数人,注定也将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给了这伙人一个同样的报价,叶芦伟扬长而去。

    清溪码头有条小支流汇入嘉陵江,这段江面开阔了不少,许多临时停靠的大船都会尽量避免停靠渝洲,而选择在这里补给,然后顺江而下,不让渝洲码头收贵三倍的临时停靠费。

    因着地利和价格便宜,这里成为了一个水陆联运的中转站。叶芦伟判断绝对不止一拔人在这里找蚕丝的钱。

    想想古丝绸之路养活了西域几十个国家,现在这点利润算什么?聪明人绝对不止一个。在码头上晃荡了一圈,叶芦伟热得不行了,转身爬上阶梯想去喝杯水凉快凉快。还没爬过十梯,身后就传来光东大舌头的呼喊声。

    “兄弟,兄弟请留步……”一个之前没有见过的胖纸喘着粗气跑了过来。看到胖子颈上那根手指粗的黄金狗链,叶芦伟知道真正的老板来了。

    略等一等这个胖子跑到身边,叶芦伟也没接他的名片,抬手指了指上面街面,示意他一起上去喝一杯。

    仅仅是不接名片不说话,只抬手一指就继续往上爬的小小动作,胖子就判断自己遇到了大主顾,丝毫不在乎自己浑身肥肉的抗议,胖子舍命跟着叶芦伟的节奏爬上了街面。

    没有爬过长江边码头的人,是不知道这斜着几百步的阶梯有多么的坑。那时节修的阶梯全是因势就简,能陡就陡,一切从节约出发,三百步阶梯要当后世五百步的难度。河边街为了防范洪水,更是高到历年水迹线以上几十米。

    叶芦伟自己也爬得气喘吁吁,胖子更是面如金纸几欲昏倒。坐在河边街面黄桷树下的茶铺里,叶芦伟无比怀念后世到处可见的空调。

    等胖子喘完,再一次双手递来名片,叶芦伟斜坐着单手接过,稍微看了一眼就将名片随手放在茶桌上。

    “王经理来蜀川做几年了?”叶芦伟慢慢地抿了一口茶,开口问道。

    “三年,三年,请叶老师一定多多关照小店。”胖子差点站了起来,见叶芦伟示意他慢慢说,又将抬起的屁股放回了藤椅,可怜的藤椅一阵吱呀乱叫,明显快承受不住王老板生命之重。

    九十年代初,喊人家老板相当于后世喊人家日本人。

    这时候的称呼有两种主流,一种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这种人继承了几千年文人残存下来的气质,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激情燃烧,仍然没能焚尽他们身上自觉得高人三等的知识分子气场。对这种人,见面称同志当然早也过时。这时候最流行的称呼叫“老师”,甭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看到穿着干净,肤白面净,无论男女,见面称老师准没有错。

    另一种刚刚富起来或者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一般要叫“经理”。所谓的楼上掉下一匹砖,砸中经理的可能性是90%,还有10%是副经理,说的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整个码头,耳边传来的全是各种经理的呼喊。

    叶芦伟驾子拿足,占够了这时节生意人自觉低人三分的便宜。几经搓商,叶芦伟“非常勉强”地同意按四十二元每公斤给王老板供货,夏蚕结束前,力争“搞”到五十吨相同品质的蚕茧给王老板独家供应。

    接下来就简单了,叶芦伟之前就单独开了一个农业银行的户头,王老板非常耿直地直接按两吨付足了八万四千块,转帐的时候偷眼看叶芦伟表情,却见叶芦伟非常自然地扫了一眼转帐单,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高人呐,这小子不过十几岁,这是哪家的少爷在偷偷给自己挣零花钱吧?王老板见多了盯着几千块就黑眼珠子只看见白银子,目露金光的生意人,哪里见过这种快十万块的转帐人家都不细看的二货啊。心里对叶芦伟评价直接高到了天际云海。

    王老板要是知道,伟大的叶少目前包包里不足百元现金,如果不把茧子卖掉,连车费都给不起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吃惊得瘦二十斤。

    当然,对于长期经手上亿项目的叶芦伟来说,区区八万块,再过十几年连个阳台都买到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