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红论:完美的元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十红论:完美的元春
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女儿。贾政有四个子女,分别是:王夫人所生的贾珠、元春、贾宝玉,赵姨娘所生贾环。她选秀女入宫至第十六回“才选凤藻宫”书中说“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其自此成为贾府荣华富贵的一个依靠。元春的出身处有二种猜想:一她是曹雪芹祖父曹寅之女曹佳氏,嫁给平郡王讷尔苏成为福晋;二她是曹雪芹同辈女子,入宫成为乾隆的嫔妃。她的命运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有所揭示。
元春的年龄从“二十年来辨是非”看是二十多岁,具体多少无伤大雅但可以推论书中剧情关系。
这里面注意二十一岁和二十九岁都是二十多岁的范畴,与此关系密切的还有敦诚作《挽曹雪芹》的诗句。敦诚作了三首吊唁曹雪芹的诗,第一首中有“四十萧然太瘦生”和第三首中有“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说到曹雪芹的年龄问题。如果曹雪芹是四十九岁大约1763年故去,那么他是可以赶上曹家在南京时期的繁华时代的。
清代女孩十四岁可以选秀女。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说“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这时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那么元春应当二十二三岁。
这里面关联的一个细节是黛玉母亲贾敏出嫁时,元春应该在十岁左右。元春是因为才德成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的,那么对比王夫人就可以知道元春性情类似王夫人才能够以达到如此地步,而王夫人、元春母女相似不应意外。怎么会如此哪?因为推后十年,王夫人才四十岁,凤姐还应该没有进门嫁给贾琏,王夫人是身兼贾府管理重任的,宝玉刚刚出生蹒跚学步,那么第十八回中“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元春教养宝玉幼年就可以解释得通彻,脂批“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也就有所本、口气也可能是曹雪芹本人。
再看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这一句其中包含的王夫人的辛苦与贾敏荣华的对比,那么元春应该感同身受的是母亲的劳碌与贾敏的享受,那时十岁左右的孩子完全能够理解这一切了。这种感受不仅能够使得她在学习王夫人的生活处事之道后又在如同《甄嬛传》大戏剧描绘的似海深宫里面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取得受封为贤德妃的成绩,而且也会影响她对深爱的弟弟宝玉未来伴侣取向是“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的选择。在第二十八回袭人说元春吩咐“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给众人的赐物“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所以元春导演清虚观打醮、促成“金玉良缘”、影响宝玉“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心生异念,这些就都可以理解了。
元春不喜欢黛玉除了贾敏的原因外、在看到黛玉寄养贾府要重新走贾敏的老路外,还有就是第十八回“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宝、钗、黛三人互动表现所致。宝钗赋诗落景应实,黛玉所作有脱秀出尘的姿容,对此元春秉承王夫人理家的态度应该偏向宝钗;宝玉作诗的目的是元春所说“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在其时宝钗顾及的是元春的喜好、提醒宝玉而已,黛玉代替宝玉作诗一首不见得会得元春心思,因为黛玉的二首诗在义理上类似、元春可以看出来,这违背元春试看宝玉才气的初衷;对比宝钗、黛玉后,元春会倾向德厚的宝钗是必然选择。
元春影响宝玉择偶没有达到目的。因为在家里面贾母影响力大于元春,在宫里面影响同样如此,因为贾母原型是康熙的奶娘李氏。宝钗选秀女元春没有帮忙,原因可能很复杂;而清虚观打醮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也落空了,那么宝钗在贾府就显得没有着落“漂起来”了,所以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就要发泄心中不满说“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其实,入宫不成在己、寻谋宝玉不成在贾母,戏语宝玉、黛玉“负荆请罪”已经没有必要了。
元春对贾府的影响是如同第十三回秦可卿所说“烈火烹油”,表面上是给了贾府显赫的荣耀,但实际上在贾府末世情况下加速了贾府的消亡。由于大观园的兴建消耗了贾府的积蓄,而宝玉和金陵诸钗的入住也在增加消耗、持续运营中不断惹起是非,使得像贾珍这样胸有成竹的人物也在第五十三回精打细算起来。最终是抄检大观园之后,王夫人决定裁撤,所以宝钗先行知机搬了出去。再有是贾府面对社会层面的消耗也在增加,其中就有元春的缘故。在第七十二回凤姐梦里面与人争一百匹锦与元春应该相关;其后贾琏面对夏太监、周太监的息索,所以贾琏一方面感叹“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另一方面又希图“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也是与元春相关的。贾府里面内外管家人感到财政压力都与元春相关可以说她对贾府发展贡献是负值。
元春的最终宿命如果从她是乾隆妃子考量,理解第五回批语中“虎兕相逢大梦归”就可以解释得通。“兕”是指犀牛,在古代是瑞兽。联系现实可能是指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之孙、理密亲王爱新觉罗·胤礽长子爱新觉罗·弘晳,他在乾隆四年(1739年)以“心怀异志”等罪名被革除弘晳亲王爵并除籍且改名“四十六”后囚禁景山东果园,于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八日卯时卒,年四十九,无谥。在《红楼梦》里面弘晳可能就是那个北静王,元春在皇室较力中被牵连而早逝。时间上探春远嫁后才应该是元春早逝,因为判词是“三春争及初春景”,理解上应该是探春远嫁藩王后才有皇室变故,而第十三回秦可卿也说“三春去后诸芳尽”是相对照的。如果元春原型是曹佳氏,那么《红楼梦》十二支里面的《恨无常》也可以理解,因为现实中曹家被抄检时有转移财产行为,这可以看着有通风报信的政府高层透露的结果。对于元春的早逝可以说是无辜之至,因为贾府与北静王的过往密切没有责任;从书中看,除了宝玉与北静王交往,在第五十八回老太妃薨时朝中大祭,“东西二院,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府便赁了西院”这中间的缘由故事书中也没有过多描述;元春对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天香楼下箭道****鹄子导致什么后果也不知情。
对于元春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在红楼十二钗里面可以说是领军人物、完美女性,宝钗一直以她为楷模,但出场回目不多也是书目内容发展的结果。
2016.9.1
八十红论:完美的元春
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女儿。贾政有四个子女,分别是:王夫人所生的贾珠、元春、贾宝玉,赵姨娘所生贾环。她选秀女入宫至第十六回“才选凤藻宫”书中说“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其自此成为贾府荣华富贵的一个依靠。元春的出身处有二种猜想:一她是曹雪芹祖父曹寅之女曹佳氏,嫁给平郡王讷尔苏成为福晋;二她是曹雪芹同辈女子,入宫成为乾隆的嫔妃。她的命运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有所揭示。
元春的年龄从“二十年来辨是非”看是二十多岁,具体多少无伤大雅但可以推论书中剧情关系。
这里面注意二十一岁和二十九岁都是二十多岁的范畴,与此关系密切的还有敦诚作《挽曹雪芹》的诗句。敦诚作了三首吊唁曹雪芹的诗,第一首中有“四十萧然太瘦生”和第三首中有“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说到曹雪芹的年龄问题。如果曹雪芹是四十九岁大约1763年故去,那么他是可以赶上曹家在南京时期的繁华时代的。
清代女孩十四岁可以选秀女。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说“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这时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那么元春应当二十二三岁。
这里面关联的一个细节是黛玉母亲贾敏出嫁时,元春应该在十岁左右。元春是因为才德成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的,那么对比王夫人就可以知道元春性情类似王夫人才能够以达到如此地步,而王夫人、元春母女相似不应意外。怎么会如此哪?因为推后十年,王夫人才四十岁,凤姐还应该没有进门嫁给贾琏,王夫人是身兼贾府管理重任的,宝玉刚刚出生蹒跚学步,那么第十八回中“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元春教养宝玉幼年就可以解释得通彻,脂批“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也就有所本、口气也可能是曹雪芹本人。
再看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这一句其中包含的王夫人的辛苦与贾敏荣华的对比,那么元春应该感同身受的是母亲的劳碌与贾敏的享受,那时十岁左右的孩子完全能够理解这一切了。这种感受不仅能够使得她在学习王夫人的生活处事之道后又在如同《甄嬛传》大戏剧描绘的似海深宫里面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取得受封为贤德妃的成绩,而且也会影响她对深爱的弟弟宝玉未来伴侣取向是“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的选择。在第二十八回袭人说元春吩咐“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给众人的赐物“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所以元春导演清虚观打醮、促成“金玉良缘”、影响宝玉“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心生异念,这些就都可以理解了。
元春不喜欢黛玉除了贾敏的原因外、在看到黛玉寄养贾府要重新走贾敏的老路外,还有就是第十八回“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宝、钗、黛三人互动表现所致。宝钗赋诗落景应实,黛玉所作有脱秀出尘的姿容,对此元春秉承王夫人理家的态度应该偏向宝钗;宝玉作诗的目的是元春所说“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在其时宝钗顾及的是元春的喜好、提醒宝玉而已,黛玉代替宝玉作诗一首不见得会得元春心思,因为黛玉的二首诗在义理上类似、元春可以看出来,这违背元春试看宝玉才气的初衷;对比宝钗、黛玉后,元春会倾向德厚的宝钗是必然选择。
元春影响宝玉择偶没有达到目的。因为在家里面贾母影响力大于元春,在宫里面影响同样如此,因为贾母原型是康熙的奶娘李氏。宝钗选秀女元春没有帮忙,原因可能很复杂;而清虚观打醮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也落空了,那么宝钗在贾府就显得没有着落“漂起来”了,所以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就要发泄心中不满说“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其实,入宫不成在己、寻谋宝玉不成在贾母,戏语宝玉、黛玉“负荆请罪”已经没有必要了。
元春对贾府的影响是如同第十三回秦可卿所说“烈火烹油”,表面上是给了贾府显赫的荣耀,但实际上在贾府末世情况下加速了贾府的消亡。由于大观园的兴建消耗了贾府的积蓄,而宝玉和金陵诸钗的入住也在增加消耗、持续运营中不断惹起是非,使得像贾珍这样胸有成竹的人物也在第五十三回精打细算起来。最终是抄检大观园之后,王夫人决定裁撤,所以宝钗先行知机搬了出去。再有是贾府面对社会层面的消耗也在增加,其中就有元春的缘故。在第七十二回凤姐梦里面与人争一百匹锦与元春应该相关;其后贾琏面对夏太监、周太监的息索,所以贾琏一方面感叹“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另一方面又希图“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也是与元春相关的。贾府里面内外管家人感到财政压力都与元春相关可以说她对贾府发展贡献是负值。
元春的最终宿命如果从她是乾隆妃子考量,理解第五回批语中“虎兕相逢大梦归”就可以解释得通。“兕”是指犀牛,在古代是瑞兽。联系现实可能是指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之孙、理密亲王爱新觉罗·胤礽长子爱新觉罗·弘晳,他在乾隆四年(1739年)以“心怀异志”等罪名被革除弘晳亲王爵并除籍且改名“四十六”后囚禁景山东果园,于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八日卯时卒,年四十九,无谥。在《红楼梦》里面弘晳可能就是那个北静王,元春在皇室较力中被牵连而早逝。时间上探春远嫁后才应该是元春早逝,因为判词是“三春争及初春景”,理解上应该是探春远嫁藩王后才有皇室变故,而第十三回秦可卿也说“三春去后诸芳尽”是相对照的。如果元春原型是曹佳氏,那么《红楼梦》十二支里面的《恨无常》也可以理解,因为现实中曹家被抄检时有转移财产行为,这可以看着有通风报信的政府高层透露的结果。对于元春的早逝可以说是无辜之至,因为贾府与北静王的过往密切没有责任;从书中看,除了宝玉与北静王交往,在第五十八回老太妃薨时朝中大祭,“东西二院,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府便赁了西院”这中间的缘由故事书中也没有过多描述;元春对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天香楼下箭道****鹄子导致什么后果也不知情。
对于元春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在红楼十二钗里面可以说是领军人物、完美女性,宝钗一直以她为楷模,但出场回目不多也是书目内容发展的结果。
2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