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封神之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苏晨所知道的,大家之所以对李世民如此推崇备至。
除了李世民在文治方面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李世民在武功方面的卓越功勋。
李渊虽然建立了大唐,但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罢了,领土面积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剩下四分之三的领土,全都是李世民一个人打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封神之战,才使得他有这么大的威望,乃至于最后成功夺取皇位。
要细数李世民的封神之战,一共有四次大型战役。
正是通过这四次战役,才使得大唐统一天下,也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积蓄了实力。
要介绍李世民,就不得不说他的封神之战,苏晨慢条斯理的给各朝古人缓缓说来。
“李渊建唐之后,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
“此时出生的唐王朝还只控制着山西、关中和四川,并未完全统治全国。”
“外部此时还有强敌,开疆扩土这种高危作业交给皇帝和太子显然不太适合,也只好请秦王李世民辛苦辛苦了。”
“如果说建唐之前是老李家群英荟萃的群戏,那建唐之后就属于李世民一枝独秀了。”
“在历时近五年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四处征战,为建立统一的大唐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李唐王朝第一大功臣。”
李渊哎朕后悔啊早知道不给老二功高震主的机会,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开疆拓土确实如主播所说的,他身为一国之君不适合出征,而老大是太子也不适合。
想来想去,也只有战功赫赫的老二最合适了。
最后老二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把天下的割据政权全都消灭殆尽。
可也正是给了老二征战天下的机会,才让老二越做越大,以至于实力膨胀的同时,野心也跟着一起膨胀,最后酿成弑兄杀弟的惨剧。
他时常在想,要是当初不给老二做大的机会,说不定可以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
“公元617年,反王薛举称帝,建立西秦政权。”
“薛举率十万大军攻打大唐,一路南下兵临大唐边境,李世民临危受命发兵迎敌。”
“第一次独自领兵的李世民很开心,摩拳擦掌打算秀一把身手。”
“可惜出师未捷先犯病,也不知道路上吃啥了,刚赶到前线就生了重病。”
“虚弱的李世民叫来了心腹刘文静和殷开山,对着两人就是一番嘱托。”
“李世民薛举此时孤军深入,粮草不足,咱们可千万等我病好了再出战。”
“刘文静和殷开山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然后领着大军出城,和西秦军杀了個我死他活。”
“最终唐军惨败,尸体被薛举摆成了小山。”
“刘文静拽起躺在病床上的李世民就逃回了长安。”
“李世民很郁闷,自己这属于啥也没干成,专门出去得了场病。”
李世民谁说不是呢,信心满满的去建功立业,结果一路上光生病了。要是这样也就算了,可偏偏手下不省心,打了败仗,被迫落荒而逃。
也不知道该说他运气差还是什么,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那个时候生病,导致他功亏一篑。
现在想来,他还觉得郁闷。
更让他心里不爽的,就是手下不听他的指令,导致大军损失惨重。
要不是刘文静和殷开山都是他的心腹,他说什么也不会善罢甘休,轻易饶了他们两人。
“听说唐军大败,李渊慌了,吓得想迁都。”
“李世民这时病总算是好了,苦劝李渊让自己再次领兵一雪前耻。”
“九月,薛举死亡,其子薛仁杲gao继立。”
“李世民又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讨伐薛仁杲,两军在城池相持不下,双方挖深沟筑起高高营垒相持六十多天。”
“薛军十多万,军队的气势强盛,多次前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败敌军的锐势。”
“无论敌人怎么叫嚣,拒不迎敌,手下将领不管怎么劝就是不打。”
“等到敌人粮草快吃光了,薛军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前来投降。”
“李世民认为敌军的锐气已经丧失殆尽,于是下令开城迎敌。”
“紧接着派将军庞玉先在浅水原南驻扎以引诱敌人,敌将集中军队前来抗击,庞玉军几乎失败。”
“这时李世民亲自率领骑兵出其不意出击,敌方将领远远望见,再次回军抗拒。”
“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数十人攻入敌阵,他与军队里外配合一齐奋力攻击,敌人全军溃败。”
“李世民斩贼首级数千个,掉入山涧山谷而死者不计其数。”
“李世民率领随从二十多个骑兵追赶逃跑敌军,一直追击到敌人大本营。”
“当晚,李世民大军陆续到来,四面合围,令敌人恐惧不已。”
“早晨,薛仁杲打开城门投降,李世民俘虏对方的精兵一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李渊主播又来这套,朕什么时候被吓得想迁都,不能为了捧老二就贬低朕吧
之前主播通过贬低他来抬高老二,他都没有说什么,结果这次又来这一套。
薛举建立的西秦政权虽然强大,也远远不是大唐的对手。
即便老二出征不利,打了败仗,他也不至于吓得迁都。
他大唐兵强马壮,打败西秦政权不成问题。
况且老二只是生病了,并非不是薛举的对手。
只要老二病好了重新来过,打败西秦政权轻而易举。
所以说他吓得想迁都,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假的不能太假。
“在战胜敌人后,李世民和诸位将军大摆庆功宴,有人趁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刚开始大王野战攻破敌人,但敌人还保有坚固城池,而大王没有攻战之器具,用轻骑兵转战追逐,不等待步兵,直接迫于敌人城下,我们都怀疑你不能取胜,然而竟然攻下了城池,这是什么缘故”
“李世民这是用权宜之计逼迫他,使他们的计谋没有机会发出,因为这个原因战胜。”
“李世民敌方将领依靠往年取胜,加之长期养足了锐气,见我军不出,心中对我轻视。现在敌军见我出战,十分高兴,全部军队前来作战,虽然我已击破他,但擒捉杀掉的还少。假若不急速追逐,敌军回军投入折墌城,薛仁杲收拢安抚,那就不可能战胜了。”
“李世民再说敌军兵众都是陇西人,战败逃散,来不及回顾,败逃到陇外,则折墌城自然空虚,我军随后压上,敌人因恐惧而投降。这些可谓是已定的计划,诸君难道全部看不见吗”
“众位将领听完后,对李世民是佩服不已,纷纷表示这不是普通人能想得到的。”
李世民不禁点点头,表示赞同,情况也确实如此。
主播所说的那番话,也正是他当年亲口说的。
他之所以不等着大部队到来再去攻城,只因他看得到其中的最佳进攻时机。
当初他虽然使用计谋打败了敌人的主力部队,但根本就没有杀多少人,敌人的实力还保留着。
一旦敌人跑回老巢缓过劲来了,那他到时候就不好对付了。
况且他下令追赶也是想要吓唬那些敌人,把敌人吓回老家。
那些敌人都是陇西人,只要一路吓唬敌人,那些敌人就会绕过城池跑回老家。
如此一来,敌人坚守的城池就没有多少守军了,他再去攻打的话就容易多了。
最后事实证明,战事的发展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热血青年李世民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这种打仗方式,让李世民总能清晰的感知战场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做出绝对精准的战略决策。”
“当然,这种战斗方式的缺点就是危险。”
“李世民的六匹神驹,飒露紫身中九箭而亡,拳毛騧gua身中九箭而亡,什伐赤身中五箭而亡,青骓身中五箭而亡。”
“战马如此,那战马上的人可想而知有多么危险。”
李世民朕小时候没有看过太多兵书,但是总能一眼就看到敌人的弱点所在。
他最后仔细思索了一下,为什么可以在战场上非常准确的做出战略决策。
这多少得益于他亲临战场前线的拼杀经验,这种身临其中的战争感悟可比兵书上学到的更加鲜活。
不过虽说亲临战场能够让他做出最准确的决策,但缺点同样明显,神驹的下场就是代价。
六匹神驹是他最喜欢的坐骑,可最终的结局却并不好,相继战死沙场。
不过为了表彰这六匹神驹做出的贡献,他已经让人制作昭陵六骏浮雕石刻。
等他百年之后,就让六匹神驹陪着他到地下世界。
“这一战缴获精锐骑兵很多,李世民仍令薛仁杲兄弟率领。”
“李世民与他们游乐骑射,没有什么距离隔阂。”
“投降的敌将感恩并慑于李世民的威势,都愿意以死报效。”
“当时李密刚刚归附,李渊命令李密骑马去迎接李世民。”
“李密见李世民天姿英明威武,军威严肃,深表佩服,私下对殷开山夸赞李世民。”
“真是英明之主啊。不是这样,凭什么来平定祸乱呢”
“李世民凯旋归来,在太庙献大捷。”
“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尉、镇守长春宫,关东兵马全部受他节制调度。”
薛仁杲李世民的胸襟令我深表佩服,也难怪可以夺得最终的皇位。
说实话,他一生中很少佩服什么人,而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个。
在李世民率领大军包围城池的时候,他迫不得已之下不得不投降。
在投降那一刻,他都已经做好了被李世民羞辱的心理准备。
可没想到,李世民不仅没有折辱他,还让他继续率领精锐骑兵。
这份胸襟之宽大,令他深深折服,并心甘情愿为李世民效力。
试问天底下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上一刻两人还是敌人,下一刻两人就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恐怕也唯有李世民这样心胸的人才能做到。
“灭掉西秦政权仅仅几个月后,另一个割据政权刘武周就有大动作。”
“619年,武德二年十月,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攻陷浍州,军队气势强盛。”
“一路打到晋阳,接着攻下其他州县,把李唐家的龙兴之地山西打了个七零八落。”
“一听说后院起火,李渊派出大臣裴济领兵迎敌。”
“这个裴济是个文官,李渊放着热血青年李世民不用,为啥派个文官”
“合理的猜测是当时李渊已经感觉到李世民功高震主,风头盖过了太子李建成,打算打压一下李世民。”
“在这期间,还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就是陪李世民一起灭西秦的刘文静。”
“文官裴济自然是大败而归,守军守不住,援军打不过。”
李渊朕也是没办法,老二灭了西秦政权之后威势太盛,必须要打压一下。
一想到这个,他就责怪裴济不争气。
要是裴济能够争点气,他也就不用老二出马了。
自从老二灭了西秦政权,一时之间风头无两,隐隐有超过老大的势头。
这可不是好现象,容易引起两兄弟的对立。
为了防止两兄弟自相残杀,他不得不打压老二,就是希望断了老二不该有的念头。
为此他甚至对老二身边的亲信下手,就是为了警告老二不要越过红线。
反正刘文静打了败仗,借此机会除掉也说得过去。
尽管他千防万防,不希望两兄弟兵戎相见。
可无奈的是,两兄弟还是走到了他不想看到的那一步。
“此时相继有人趁机叛乱,一些州郡接连陷落,关中震动惊骇。”
“李渊贼人气势像这样厉害,难以与他们争胜负,应该抛弃河东之地,只守住关西就好了。”
“李世民太原是王图霸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富裕是京城的凭借。假若全部抛弃,臣感到憋闷遗憾。希望能借臣精兵三万,必定能消灭平定刘武周,收复汾州晋州。”
“李渊于是调遣全部关中兵马给李世民,又亲自驾临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队奔赴龙门关,踏冰渡过黄河,与敌将宋金刚对峙。”
“众多将领纷纷请求出战,但都被李世民一一拒绝了。”
“李世民宋金刚是奔走千里的孤军,深入我地,精兵强将,都在这里。刘武周占据太原,专门依靠宋金刚来抵抗。士卒虽多,内面实际很空虚,意在速战。我巩固营垒,养精蓄锐以挫他的锋芒,等到他粮尽计穷,自会逃跑。”
李世民最终还是要朕出马,尽管父皇再不愿意,也没有其他选择。
在刘武周政权攻打大唐,父皇不让他出战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父皇是什么意思了。
无非就是怕他再立大功,威胁到大哥的地位。
但可惜的是,这个大唐必须靠他打天下,没有他不行。
没有他李世民,其他人想要打败刘武周政权根本不可能。
事实也正是如此,裴济大败而归,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个时候,哪怕父皇再怎么打压他,也都必须派他出马。
唯有如此,才能解决敌人的威胁。
“李世民下令大军龟缩,自己则带着士兵去侦查敌情。”
“太累了就在敌营附近的小山上给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呼噜声太大被敌人发现了,敌军慢慢的从山下包抄上来打算活捉。”
“奇事在这时发生了,一只蛇追着一只大老鼠,大老鼠慌乱之下跳到了士兵的脸上,士兵吓得大叫。”
“被惊醒的李世民这才发现有敌人,于是赶紧跑了,最终死里逃生。”
“你说这天寒地冻的,谁也不好好冬眠。”
“如果不是史书瞎编,那就是老天爷帮忙了,专门派蛇和老鼠去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确有其事,多亏了大老鼠,朕那时才能死里逃生。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他不禁后怕不已,差点就被敌人活捉了。
他去侦察敌情,由于太过劳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谁能想到被敌人发现了,还好一蛇一鼠帮了他大忙,这才没有让他沦为阶下之囚。
至于大冷天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蛇和老鼠,他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他只能把这归结于自己有大气运在身,这才能在危险时刻化险为夷。
毕竟他是真龙天子,能够得到上天的垂青也是理所应当的。
“通过侦查,李世民得出结论,敌军的战线拉的很长,前线的宋金刚已经粮草吃紧了。”
“这时候别跟敌人打,耗着敌人,然后派军去骚扰敌人的后方。”
“再加上敌人这么长的运粮路线上还有两座唐军孤城,在孤城的配合下,敌人断粮指日可待,到时候就可以出击了。”
“620年,武德三年二月,宋金刚终于因为军众饥饿而逃遁,李世民率军追击。”
“宋金刚排列军阵,南北七里长,以抗拒李世民的大军。”
“李世民派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抵挡宋金刚的北面军队,秦武通抗击宋金刚南面的军队。”
“大军战斗稍稍退却,就被敌军占据优势。”
“李世民率精锐骑兵攻击宋金刚,冲击他行阵的后部,敌众大败,追击数十里。”
“然后继续一路奔袭,追上了宋金刚,八战八捷杀敌数万人。”
程咬金跟着陛下打仗就是爽快,不用动脑筋不说,更关键的是能够获胜。
他是一个粗人,只擅长舞刀弄枪,对于动脑子制定战术什么的最是头疼。
可他只要跟着陛下行军打仗,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
陛下英明神武,会制定出最准确的策略。
而他只需要按照陛下的命令行动,就能轻松取得战场的胜利。
他跟着陛下打的每一场仗,都是这般轻松,不需要自己费脑子想七想八的。
能够跟随在一个英明的君主手下办事,是他们这些武人一辈子的幸事。
毕竟不用他们出谋划策,他们只需要听令行事就行。
“敌军将领尉迟敬德看大势已去,率领残部八千人归降。”
“李世民仍旧命尉迟敬德统率残部,与李世民的军营混在一起。”
“部下害怕尉迟敬德发生叛变,以此向李世民请求不要让尉迟敬德率兵。”
“李世民过去汉光武帝刘秀对人推心置腹,使人都能尽力效命,现在委任尉迟敬德,又何必疑惧。”
“史料记载,得到尉迟敬德后,李世民很开心,毕竟凑齐了一对门神。”
李世民朕是很开心,只是因为尉迟敬德将军是一员猛将。
他知道主播所说的门神是什么意思,毕竟之前的视频有介绍过。
死后被封为神的古人,其中就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他们两人被封为门神。
他之前就有听说过尉迟敬德的威名,知道此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尉迟敬德归降后,给予那么高的礼遇。
想要收服尉迟敬德这样的人才,他知道该用什么办法。
对待人才,钱财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
唯有让人才感受到他这样的上位者的敬重,才能真正的折服对方,从而让对方为他所用。
“高兴完,李世民继续追,刘武周自知不敌,逃到突厥,后为突厥所杀。”
“刘武周先前所占领的州县尽归大唐,李世民凯旋而归。”
“李世民立下如此大功,李渊当然很开心,给李世民举办宴会。”
“叫群臣来府里开怀畅饮,让大家在府里尽情玩,看上什么拿什么。”
“将士们也高兴的唱起了歌,旧曲添新词,就成了鼎鼎大名的秦王破阵乐。”
“李世民平定战乱,又全部恢复了旧地,李渊诏命就在军中加拜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赵匡胤秦王破阵乐的魅力远不止如此,令朕都为之惊叹。
秦王破阵乐的生命力之强,一直贯穿到大唐的最后时刻。
哪怕大唐到了穷途末路,秦王破阵乐依旧可以给大唐将士带来力量。
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曲秦王破阵乐,可以再续大唐三十年。
在唐朝末年,黄巢带着起义军席卷全国,各地的节度使都要投降。
黄巢的使节进入军营,当夜宴会上有人演奏了一曲秦王破阵乐。
众将士听闻,突然开始嚎啕大哭,当夜他们就斩杀了黄巢的使节。
第二天更是全军出击,气势恢宏,击败了黄巢大军。
由此可见,秦王破阵乐的魅力有多大,时隔上百年依旧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李世民忙着灭刘武周的时候,东都洛阳的王世充一直在忙着捡漏。”
“趁着唐军没工夫搭理他,他使劲蚕食大唐地盘。”
“李渊很生气,这次也不派别人了,知道派别人也不行,只让李世民休息了一个月,就派他总揽一切军务,开战王世充。”
“这次和以往的出征不太一样,此时的李世民通体黑衣黑甲。”
“而他身边也始终跟随着一支同样通体黑甲的精锐部队,就是穿铁甲的重装骑兵,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玄甲军。”
崇祯唐太宗手中大名鼎鼎的玄甲军,真是令朕羡慕啊,要是朕也能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玄甲军,怕是很快就能解决国内外的战乱。
他非常清楚,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玄甲军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玄甲军是李世民从骑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每一个将士都披着坚固的铠甲。
这样一支精锐,每一人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也是有可能的。
他当初也想组建一支这样无坚不摧的玄甲军,可奈何所需要花费的财力物力人力都不是此时的大明可以承受的,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大明局势慢慢好转,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组建一支属于大明的玄甲军。
“620年,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统率各军在洛邑攻打王世充,军队驻扎在谷州。”
“王世充率精兵三万出击应对,李世民用轻骑兵挑衅。”
“当时寡不敌众,李世民陷入重围,左右的部下都很恐惧,害怕李世民出事。”
“李世民命令左右的人先行归营,独自一人率军在最后跟随。”
“王世充麾下勇将单雄信率数百骑兵夹道进逼,争先进攻,李世民几乎被他活捉。”
“李世民拉开弓箭左右射敌,敌人没有一个不是应声而倒,还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
“九月,李世民用五百骑兵先行观察战场地势,终于与王世充一万多人相遇。”
“两军交战,李世民再次打败了他,斩首级三千,俘虏了王世充大将陈智略,王世充仅仅本人逃脱。”
王世充碰到李世民这样的对手,我也很无奈,明明大好形势也能战败,我还能说什么呢
或许李世民是上天都眷顾的人,以至于他都把李世民逼到了绝境,最后还能让李世民翻盘。
他用三万精兵重重包围李世民,眼看着就要活捉李世民,可最后还是让李世民溜走了。
就这样逃之夭夭的对手,他派大将去追击,还能被李世民俘虏,这上哪说理去。
最后就更离谱了,他率领一万大军对战李世民的五百人,还能被打得丢盔卸甲,死伤惨重。
要不是他最后机灵逃之夭夭,就连他都要交待在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后,一看洛阳势头不好,附近的九个州郡一个一个前来归降。”
“此时的唐军,犹如一个大口袋把洛阳给装了起来。”
“李世民看时机成熟了,下令围攻洛阳。”
“王世充慌了,赶紧派出使者向远在河北的割据政权的老大窦建德求援。”
“621年,武德四年二月,李世民又进驻青城宫。”
“营垒尚未建立,王世充的军队二万人在大河对面驻扎。”
“李世民以精锐骑兵在北邙山驻扎,令部下率五千步兵渡水攻击王世充,并趁机告诫部下。”
“等到双方交战时就放烟,我当率骑兵南下。”
“双方军队才接战,李世民用骑兵冲锋,自己挺身冲锋在前,与部下里应外合。”
“李世民指挥兵士追击,俘获、斩首共八千人,于是进兵屯营到城下。”
“王世充被打怕了,不敢再出战,只是环城自守,以等待窦建德救援。”
“李世民派遣将士挖掘壕沟,环绕布置打算长期围守王世充。”
王世充我对不起窦建德,把他拖下水了,可没办法,只能找窦建德求援了。
李世民太厉害了,他不得不寻求外援,能想到的强大援军就只有窦建德了。
眼看着李世民就要把他围困在洛阳,他这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窦建德。
毕竟能够和大唐分庭抗礼的,除了他王世充,就只剩下窦建德。
他也不担心窦建德见死不救,只要窦建德不傻,对方就一定会出手的。
毕竟如今大唐有了李世民,可谓是如日中天。
他和窦建德就属于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他被李世民消灭了,那下一个就是窦建德。
“河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虽然在河北的窦建德是山东汉子,不过也挺慷慨的,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支援洛阳。”
“窦建德带领大军是一路平推,攻占了刚刚归降大唐不久的州县。”
“一看窦建德这么猛,李世民的部下担心腹背受敌,请求李世民退师到谷州观看形势。”
“李世民王世充粮食已尽,内外离心,我军不需攻击,可以坐收敌军破败之功。窦建德新近攻破城池,将官骄傲士兵怠惰,我军当进攻占据武关,扼守山川要冲。”
“李世民敌军假若与我军争胜负,我攻破敌军是必然的了。如果不战,十日之间王世充当会自我崩溃。若不急速进攻,敌军进入武牢,诸城刚刚归附,必定不能坚守。他们两方力量合并,还能把他们怎么办呢”
“窦建德在板渚驻扎,李世民驻军在武牢,两军对峙二十多天。”
窦建德王世充真是废物,硬是被李世民逼成了缩头乌龟。
他忍不住对王世充破口大骂,被李世民打得丢盔卸甲,都不能消耗李世民的实力。
大唐和刘武周大战的时候,王世充趁机侵占大唐的地盘。
他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
因为他知道,一旦李世民解决了刘武周,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王世充。
他原本还想着王世充能和李世民打得两败俱伤,到时候他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可没想到王世充太废物了,被李世民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
眼见王世充快被李世民消灭了,他也是迫不得已的过来支援。
他自然是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知道和王世充联合对付李世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世民派人去打探敌方消息,很快斥候带回来情报。”
“窦建德探听到我军牲畜的饲料已尽,等候在黄河北岸放马吃草时,想要趁机偷袭武牢。”
“李世民知道他们的阴谋,于是放马在黄河北岸吃草来诱敌。”
“早晨,窦建德果然率全部兵马到来,陈列军队在汜水之上。”
“王世充大将扎阵在南面,绵延数里,大声呐喊,李世民部下诸将大为恐惧。”
“李世民率几名骑兵登上高高的土丘遥望敌军,对诸将做心理建设。”
“李世民贼人起兵山东,没有遇见过强大的敌人。现在渡过险要之处而叫嚣,这是没有政令的表现。逼近城墙扎阵,有轻视我们的思想。”
“李世民我按兵不出,敌军气势便衰竭,扎阵太久士卒饥饿,必将自莪撤退,这时再来追击,可以无往而不胜。我与你们约定,必定在午时以后攻破敌军。”
“窦建德排兵布阵,从上午直到下午,兵士又饿又累,都坐在阵列中,又争着饮水。”
“李世民见此情形,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攻击了。”
刘彻不愧是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包围,也能临危不惧的给将士们鼓舞士气。
他虽然没有亲自带过兵,但也知道军队士气的重要性。
尤其是面对敌人围攻的危难时刻,士气就更为重要了。
而李世民不愧可以得到天策上将的称号,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鼓舞士气,这不是一般人将领能做到的。
“于是李世民亲自率领轻装的骑兵追击引诱敌军,大军陆续赶到。”
“窦建德回军扎阵,还来不及整顿阵列,李世民就已经攻打过来了,敌军纷纷溃散。”
“不久,众军会合作战,尘土飞扬,呼叫四起。”
“李世民率程咬金、秦叔宝等将领挥动大旗冲入,冲过敌军战阵,冲到敌人后方,然后张开唐旗高声呼喊。”
“窦建德的士兵本来就累了,一看后方唐旗飘飘,以为中了埋伏,迅速崩溃。”
“李世民率兵追逐攻打三十里,斩首级三千多,俘虏贼众五万。”
“窦建德在逃跑途中跌落马下,被唐军生擒。”
“李世民我兴师问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不干你事,为什么越过边境,冒犯我军锋锐”
“窦建德现在我假若不来,怕麻烦你远远地攻取我”
“随后李世民将窦建德带到东都城下,王世充恐惧的带领官属两千多人到军门请求归降,由此山东全部平定。”
“李世民进入宫城,命令部下封存守卫府库,什么东西都不取,只让房玄龄收取地图与户籍。”
“接着杀了共同作恶的段达等五十多人,冤枉被囚禁者全部释放,无罪而被杀者加以祭祀并写祭文致以哀悼。”
“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一举消灭了两个割据政权。”
大唐贞观时期的天下臣民听到他们当今皇上的英勇事迹,无不拍手称快。
尽管皇上的战绩已经过去好些年,但如今再次从主播口中详细的了解到,还是让他们心潮澎湃。
大唐建立后,当今皇上打败四个割据势力,使得大唐真正的统一天下。
可以说,大唐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全靠当今皇上的功劳。
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这四个割据势力哪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可偏偏当今皇上能够一一打败他们,足可见他们的皇上是多么英勇无敌。
皇上能有如此耀眼的战绩,他们这些臣民自然脸上也有光。
“李渊听说此次大捷后,自然很开心,令大臣在军中慰劳,并亲手写下诏书夸赞李世民的功绩。”
“隋朝分崩,函谷关隔绝。两雄会合,一朝清平。军队已经获胜,更没有死伤。做臣子的不惭愧,做君父的不担忧,都是你的功劳。”
“六月,李世民班师凯旋,亲自披挂黄金铠甲,在太庙贡献俘虏的窦建德和王世充。”
“李渊认为自古以来旧的官阶与特殊功劳都配不上李世民,于是另外发徽号,以表彰李世民的功勋德望。”
“十月,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和三公之上。”
“说白了就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两个人就是皇帝老爹和大哥太子。”
“增加食邑二万户,连以前的共计三万户,赐给金车一辆,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
“同时,还允许李世民开府,可以自制官署,允许自己招人。”
“等于在李唐的大朝廷之中,又有了一个属于李世民的小朝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策府。”
李世民两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远远不够。
可以说,大唐的疆域之所以这么大,绝大多数都是靠他打下来的。
大唐统一天下,他功劳最大,获封天策上将。
到了这个时候,大唐外部的威胁已经铲除,接下来就是他和大哥之间的战斗了。
毕竟要他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人,不仅他不愿意,就连跟随他的部下也不会同意。
他和大哥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为了他自己,也为了部下,他都必须发动玄武门之变。,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就苏晨所知道的,大家之所以对李世民如此推崇备至。
除了李世民在文治方面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李世民在武功方面的卓越功勋。
李渊虽然建立了大唐,但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罢了,领土面积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剩下四分之三的领土,全都是李世民一个人打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封神之战,才使得他有这么大的威望,乃至于最后成功夺取皇位。
要细数李世民的封神之战,一共有四次大型战役。
正是通过这四次战役,才使得大唐统一天下,也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积蓄了实力。
要介绍李世民,就不得不说他的封神之战,苏晨慢条斯理的给各朝古人缓缓说来。
“李渊建唐之后,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
“此时出生的唐王朝还只控制着山西、关中和四川,并未完全统治全国。”
“外部此时还有强敌,开疆扩土这种高危作业交给皇帝和太子显然不太适合,也只好请秦王李世民辛苦辛苦了。”
“如果说建唐之前是老李家群英荟萃的群戏,那建唐之后就属于李世民一枝独秀了。”
“在历时近五年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四处征战,为建立统一的大唐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李唐王朝第一大功臣。”
李渊哎朕后悔啊早知道不给老二功高震主的机会,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开疆拓土确实如主播所说的,他身为一国之君不适合出征,而老大是太子也不适合。
想来想去,也只有战功赫赫的老二最合适了。
最后老二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把天下的割据政权全都消灭殆尽。
可也正是给了老二征战天下的机会,才让老二越做越大,以至于实力膨胀的同时,野心也跟着一起膨胀,最后酿成弑兄杀弟的惨剧。
他时常在想,要是当初不给老二做大的机会,说不定可以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
“公元617年,反王薛举称帝,建立西秦政权。”
“薛举率十万大军攻打大唐,一路南下兵临大唐边境,李世民临危受命发兵迎敌。”
“第一次独自领兵的李世民很开心,摩拳擦掌打算秀一把身手。”
“可惜出师未捷先犯病,也不知道路上吃啥了,刚赶到前线就生了重病。”
“虚弱的李世民叫来了心腹刘文静和殷开山,对着两人就是一番嘱托。”
“李世民薛举此时孤军深入,粮草不足,咱们可千万等我病好了再出战。”
“刘文静和殷开山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然后领着大军出城,和西秦军杀了個我死他活。”
“最终唐军惨败,尸体被薛举摆成了小山。”
“刘文静拽起躺在病床上的李世民就逃回了长安。”
“李世民很郁闷,自己这属于啥也没干成,专门出去得了场病。”
李世民谁说不是呢,信心满满的去建功立业,结果一路上光生病了。要是这样也就算了,可偏偏手下不省心,打了败仗,被迫落荒而逃。
也不知道该说他运气差还是什么,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那个时候生病,导致他功亏一篑。
现在想来,他还觉得郁闷。
更让他心里不爽的,就是手下不听他的指令,导致大军损失惨重。
要不是刘文静和殷开山都是他的心腹,他说什么也不会善罢甘休,轻易饶了他们两人。
“听说唐军大败,李渊慌了,吓得想迁都。”
“李世民这时病总算是好了,苦劝李渊让自己再次领兵一雪前耻。”
“九月,薛举死亡,其子薛仁杲gao继立。”
“李世民又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讨伐薛仁杲,两军在城池相持不下,双方挖深沟筑起高高营垒相持六十多天。”
“薛军十多万,军队的气势强盛,多次前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败敌军的锐势。”
“无论敌人怎么叫嚣,拒不迎敌,手下将领不管怎么劝就是不打。”
“等到敌人粮草快吃光了,薛军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前来投降。”
“李世民认为敌军的锐气已经丧失殆尽,于是下令开城迎敌。”
“紧接着派将军庞玉先在浅水原南驻扎以引诱敌人,敌将集中军队前来抗击,庞玉军几乎失败。”
“这时李世民亲自率领骑兵出其不意出击,敌方将领远远望见,再次回军抗拒。”
“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数十人攻入敌阵,他与军队里外配合一齐奋力攻击,敌人全军溃败。”
“李世民斩贼首级数千个,掉入山涧山谷而死者不计其数。”
“李世民率领随从二十多个骑兵追赶逃跑敌军,一直追击到敌人大本营。”
“当晚,李世民大军陆续到来,四面合围,令敌人恐惧不已。”
“早晨,薛仁杲打开城门投降,李世民俘虏对方的精兵一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李渊主播又来这套,朕什么时候被吓得想迁都,不能为了捧老二就贬低朕吧
之前主播通过贬低他来抬高老二,他都没有说什么,结果这次又来这一套。
薛举建立的西秦政权虽然强大,也远远不是大唐的对手。
即便老二出征不利,打了败仗,他也不至于吓得迁都。
他大唐兵强马壮,打败西秦政权不成问题。
况且老二只是生病了,并非不是薛举的对手。
只要老二病好了重新来过,打败西秦政权轻而易举。
所以说他吓得想迁都,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假的不能太假。
“在战胜敌人后,李世民和诸位将军大摆庆功宴,有人趁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刚开始大王野战攻破敌人,但敌人还保有坚固城池,而大王没有攻战之器具,用轻骑兵转战追逐,不等待步兵,直接迫于敌人城下,我们都怀疑你不能取胜,然而竟然攻下了城池,这是什么缘故”
“李世民这是用权宜之计逼迫他,使他们的计谋没有机会发出,因为这个原因战胜。”
“李世民敌方将领依靠往年取胜,加之长期养足了锐气,见我军不出,心中对我轻视。现在敌军见我出战,十分高兴,全部军队前来作战,虽然我已击破他,但擒捉杀掉的还少。假若不急速追逐,敌军回军投入折墌城,薛仁杲收拢安抚,那就不可能战胜了。”
“李世民再说敌军兵众都是陇西人,战败逃散,来不及回顾,败逃到陇外,则折墌城自然空虚,我军随后压上,敌人因恐惧而投降。这些可谓是已定的计划,诸君难道全部看不见吗”
“众位将领听完后,对李世民是佩服不已,纷纷表示这不是普通人能想得到的。”
李世民不禁点点头,表示赞同,情况也确实如此。
主播所说的那番话,也正是他当年亲口说的。
他之所以不等着大部队到来再去攻城,只因他看得到其中的最佳进攻时机。
当初他虽然使用计谋打败了敌人的主力部队,但根本就没有杀多少人,敌人的实力还保留着。
一旦敌人跑回老巢缓过劲来了,那他到时候就不好对付了。
况且他下令追赶也是想要吓唬那些敌人,把敌人吓回老家。
那些敌人都是陇西人,只要一路吓唬敌人,那些敌人就会绕过城池跑回老家。
如此一来,敌人坚守的城池就没有多少守军了,他再去攻打的话就容易多了。
最后事实证明,战事的发展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热血青年李世民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这种打仗方式,让李世民总能清晰的感知战场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做出绝对精准的战略决策。”
“当然,这种战斗方式的缺点就是危险。”
“李世民的六匹神驹,飒露紫身中九箭而亡,拳毛騧gua身中九箭而亡,什伐赤身中五箭而亡,青骓身中五箭而亡。”
“战马如此,那战马上的人可想而知有多么危险。”
李世民朕小时候没有看过太多兵书,但是总能一眼就看到敌人的弱点所在。
他最后仔细思索了一下,为什么可以在战场上非常准确的做出战略决策。
这多少得益于他亲临战场前线的拼杀经验,这种身临其中的战争感悟可比兵书上学到的更加鲜活。
不过虽说亲临战场能够让他做出最准确的决策,但缺点同样明显,神驹的下场就是代价。
六匹神驹是他最喜欢的坐骑,可最终的结局却并不好,相继战死沙场。
不过为了表彰这六匹神驹做出的贡献,他已经让人制作昭陵六骏浮雕石刻。
等他百年之后,就让六匹神驹陪着他到地下世界。
“这一战缴获精锐骑兵很多,李世民仍令薛仁杲兄弟率领。”
“李世民与他们游乐骑射,没有什么距离隔阂。”
“投降的敌将感恩并慑于李世民的威势,都愿意以死报效。”
“当时李密刚刚归附,李渊命令李密骑马去迎接李世民。”
“李密见李世民天姿英明威武,军威严肃,深表佩服,私下对殷开山夸赞李世民。”
“真是英明之主啊。不是这样,凭什么来平定祸乱呢”
“李世民凯旋归来,在太庙献大捷。”
“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尉、镇守长春宫,关东兵马全部受他节制调度。”
薛仁杲李世民的胸襟令我深表佩服,也难怪可以夺得最终的皇位。
说实话,他一生中很少佩服什么人,而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个。
在李世民率领大军包围城池的时候,他迫不得已之下不得不投降。
在投降那一刻,他都已经做好了被李世民羞辱的心理准备。
可没想到,李世民不仅没有折辱他,还让他继续率领精锐骑兵。
这份胸襟之宽大,令他深深折服,并心甘情愿为李世民效力。
试问天底下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上一刻两人还是敌人,下一刻两人就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恐怕也唯有李世民这样心胸的人才能做到。
“灭掉西秦政权仅仅几个月后,另一个割据政权刘武周就有大动作。”
“619年,武德二年十月,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攻陷浍州,军队气势强盛。”
“一路打到晋阳,接着攻下其他州县,把李唐家的龙兴之地山西打了个七零八落。”
“一听说后院起火,李渊派出大臣裴济领兵迎敌。”
“这个裴济是个文官,李渊放着热血青年李世民不用,为啥派个文官”
“合理的猜测是当时李渊已经感觉到李世民功高震主,风头盖过了太子李建成,打算打压一下李世民。”
“在这期间,还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就是陪李世民一起灭西秦的刘文静。”
“文官裴济自然是大败而归,守军守不住,援军打不过。”
李渊朕也是没办法,老二灭了西秦政权之后威势太盛,必须要打压一下。
一想到这个,他就责怪裴济不争气。
要是裴济能够争点气,他也就不用老二出马了。
自从老二灭了西秦政权,一时之间风头无两,隐隐有超过老大的势头。
这可不是好现象,容易引起两兄弟的对立。
为了防止两兄弟自相残杀,他不得不打压老二,就是希望断了老二不该有的念头。
为此他甚至对老二身边的亲信下手,就是为了警告老二不要越过红线。
反正刘文静打了败仗,借此机会除掉也说得过去。
尽管他千防万防,不希望两兄弟兵戎相见。
可无奈的是,两兄弟还是走到了他不想看到的那一步。
“此时相继有人趁机叛乱,一些州郡接连陷落,关中震动惊骇。”
“李渊贼人气势像这样厉害,难以与他们争胜负,应该抛弃河东之地,只守住关西就好了。”
“李世民太原是王图霸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富裕是京城的凭借。假若全部抛弃,臣感到憋闷遗憾。希望能借臣精兵三万,必定能消灭平定刘武周,收复汾州晋州。”
“李渊于是调遣全部关中兵马给李世民,又亲自驾临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队奔赴龙门关,踏冰渡过黄河,与敌将宋金刚对峙。”
“众多将领纷纷请求出战,但都被李世民一一拒绝了。”
“李世民宋金刚是奔走千里的孤军,深入我地,精兵强将,都在这里。刘武周占据太原,专门依靠宋金刚来抵抗。士卒虽多,内面实际很空虚,意在速战。我巩固营垒,养精蓄锐以挫他的锋芒,等到他粮尽计穷,自会逃跑。”
李世民最终还是要朕出马,尽管父皇再不愿意,也没有其他选择。
在刘武周政权攻打大唐,父皇不让他出战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父皇是什么意思了。
无非就是怕他再立大功,威胁到大哥的地位。
但可惜的是,这个大唐必须靠他打天下,没有他不行。
没有他李世民,其他人想要打败刘武周政权根本不可能。
事实也正是如此,裴济大败而归,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个时候,哪怕父皇再怎么打压他,也都必须派他出马。
唯有如此,才能解决敌人的威胁。
“李世民下令大军龟缩,自己则带着士兵去侦查敌情。”
“太累了就在敌营附近的小山上给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呼噜声太大被敌人发现了,敌军慢慢的从山下包抄上来打算活捉。”
“奇事在这时发生了,一只蛇追着一只大老鼠,大老鼠慌乱之下跳到了士兵的脸上,士兵吓得大叫。”
“被惊醒的李世民这才发现有敌人,于是赶紧跑了,最终死里逃生。”
“你说这天寒地冻的,谁也不好好冬眠。”
“如果不是史书瞎编,那就是老天爷帮忙了,专门派蛇和老鼠去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确有其事,多亏了大老鼠,朕那时才能死里逃生。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他不禁后怕不已,差点就被敌人活捉了。
他去侦察敌情,由于太过劳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谁能想到被敌人发现了,还好一蛇一鼠帮了他大忙,这才没有让他沦为阶下之囚。
至于大冷天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蛇和老鼠,他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他只能把这归结于自己有大气运在身,这才能在危险时刻化险为夷。
毕竟他是真龙天子,能够得到上天的垂青也是理所应当的。
“通过侦查,李世民得出结论,敌军的战线拉的很长,前线的宋金刚已经粮草吃紧了。”
“这时候别跟敌人打,耗着敌人,然后派军去骚扰敌人的后方。”
“再加上敌人这么长的运粮路线上还有两座唐军孤城,在孤城的配合下,敌人断粮指日可待,到时候就可以出击了。”
“620年,武德三年二月,宋金刚终于因为军众饥饿而逃遁,李世民率军追击。”
“宋金刚排列军阵,南北七里长,以抗拒李世民的大军。”
“李世民派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抵挡宋金刚的北面军队,秦武通抗击宋金刚南面的军队。”
“大军战斗稍稍退却,就被敌军占据优势。”
“李世民率精锐骑兵攻击宋金刚,冲击他行阵的后部,敌众大败,追击数十里。”
“然后继续一路奔袭,追上了宋金刚,八战八捷杀敌数万人。”
程咬金跟着陛下打仗就是爽快,不用动脑筋不说,更关键的是能够获胜。
他是一个粗人,只擅长舞刀弄枪,对于动脑子制定战术什么的最是头疼。
可他只要跟着陛下行军打仗,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
陛下英明神武,会制定出最准确的策略。
而他只需要按照陛下的命令行动,就能轻松取得战场的胜利。
他跟着陛下打的每一场仗,都是这般轻松,不需要自己费脑子想七想八的。
能够跟随在一个英明的君主手下办事,是他们这些武人一辈子的幸事。
毕竟不用他们出谋划策,他们只需要听令行事就行。
“敌军将领尉迟敬德看大势已去,率领残部八千人归降。”
“李世民仍旧命尉迟敬德统率残部,与李世民的军营混在一起。”
“部下害怕尉迟敬德发生叛变,以此向李世民请求不要让尉迟敬德率兵。”
“李世民过去汉光武帝刘秀对人推心置腹,使人都能尽力效命,现在委任尉迟敬德,又何必疑惧。”
“史料记载,得到尉迟敬德后,李世民很开心,毕竟凑齐了一对门神。”
李世民朕是很开心,只是因为尉迟敬德将军是一员猛将。
他知道主播所说的门神是什么意思,毕竟之前的视频有介绍过。
死后被封为神的古人,其中就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他们两人被封为门神。
他之前就有听说过尉迟敬德的威名,知道此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尉迟敬德归降后,给予那么高的礼遇。
想要收服尉迟敬德这样的人才,他知道该用什么办法。
对待人才,钱财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
唯有让人才感受到他这样的上位者的敬重,才能真正的折服对方,从而让对方为他所用。
“高兴完,李世民继续追,刘武周自知不敌,逃到突厥,后为突厥所杀。”
“刘武周先前所占领的州县尽归大唐,李世民凯旋而归。”
“李世民立下如此大功,李渊当然很开心,给李世民举办宴会。”
“叫群臣来府里开怀畅饮,让大家在府里尽情玩,看上什么拿什么。”
“将士们也高兴的唱起了歌,旧曲添新词,就成了鼎鼎大名的秦王破阵乐。”
“李世民平定战乱,又全部恢复了旧地,李渊诏命就在军中加拜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赵匡胤秦王破阵乐的魅力远不止如此,令朕都为之惊叹。
秦王破阵乐的生命力之强,一直贯穿到大唐的最后时刻。
哪怕大唐到了穷途末路,秦王破阵乐依旧可以给大唐将士带来力量。
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曲秦王破阵乐,可以再续大唐三十年。
在唐朝末年,黄巢带着起义军席卷全国,各地的节度使都要投降。
黄巢的使节进入军营,当夜宴会上有人演奏了一曲秦王破阵乐。
众将士听闻,突然开始嚎啕大哭,当夜他们就斩杀了黄巢的使节。
第二天更是全军出击,气势恢宏,击败了黄巢大军。
由此可见,秦王破阵乐的魅力有多大,时隔上百年依旧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李世民忙着灭刘武周的时候,东都洛阳的王世充一直在忙着捡漏。”
“趁着唐军没工夫搭理他,他使劲蚕食大唐地盘。”
“李渊很生气,这次也不派别人了,知道派别人也不行,只让李世民休息了一个月,就派他总揽一切军务,开战王世充。”
“这次和以往的出征不太一样,此时的李世民通体黑衣黑甲。”
“而他身边也始终跟随着一支同样通体黑甲的精锐部队,就是穿铁甲的重装骑兵,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玄甲军。”
崇祯唐太宗手中大名鼎鼎的玄甲军,真是令朕羡慕啊,要是朕也能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玄甲军,怕是很快就能解决国内外的战乱。
他非常清楚,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玄甲军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玄甲军是李世民从骑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每一个将士都披着坚固的铠甲。
这样一支精锐,每一人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也是有可能的。
他当初也想组建一支这样无坚不摧的玄甲军,可奈何所需要花费的财力物力人力都不是此时的大明可以承受的,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大明局势慢慢好转,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组建一支属于大明的玄甲军。
“620年,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统率各军在洛邑攻打王世充,军队驻扎在谷州。”
“王世充率精兵三万出击应对,李世民用轻骑兵挑衅。”
“当时寡不敌众,李世民陷入重围,左右的部下都很恐惧,害怕李世民出事。”
“李世民命令左右的人先行归营,独自一人率军在最后跟随。”
“王世充麾下勇将单雄信率数百骑兵夹道进逼,争先进攻,李世民几乎被他活捉。”
“李世民拉开弓箭左右射敌,敌人没有一个不是应声而倒,还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
“九月,李世民用五百骑兵先行观察战场地势,终于与王世充一万多人相遇。”
“两军交战,李世民再次打败了他,斩首级三千,俘虏了王世充大将陈智略,王世充仅仅本人逃脱。”
王世充碰到李世民这样的对手,我也很无奈,明明大好形势也能战败,我还能说什么呢
或许李世民是上天都眷顾的人,以至于他都把李世民逼到了绝境,最后还能让李世民翻盘。
他用三万精兵重重包围李世民,眼看着就要活捉李世民,可最后还是让李世民溜走了。
就这样逃之夭夭的对手,他派大将去追击,还能被李世民俘虏,这上哪说理去。
最后就更离谱了,他率领一万大军对战李世民的五百人,还能被打得丢盔卸甲,死伤惨重。
要不是他最后机灵逃之夭夭,就连他都要交待在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后,一看洛阳势头不好,附近的九个州郡一个一个前来归降。”
“此时的唐军,犹如一个大口袋把洛阳给装了起来。”
“李世民看时机成熟了,下令围攻洛阳。”
“王世充慌了,赶紧派出使者向远在河北的割据政权的老大窦建德求援。”
“621年,武德四年二月,李世民又进驻青城宫。”
“营垒尚未建立,王世充的军队二万人在大河对面驻扎。”
“李世民以精锐骑兵在北邙山驻扎,令部下率五千步兵渡水攻击王世充,并趁机告诫部下。”
“等到双方交战时就放烟,我当率骑兵南下。”
“双方军队才接战,李世民用骑兵冲锋,自己挺身冲锋在前,与部下里应外合。”
“李世民指挥兵士追击,俘获、斩首共八千人,于是进兵屯营到城下。”
“王世充被打怕了,不敢再出战,只是环城自守,以等待窦建德救援。”
“李世民派遣将士挖掘壕沟,环绕布置打算长期围守王世充。”
王世充我对不起窦建德,把他拖下水了,可没办法,只能找窦建德求援了。
李世民太厉害了,他不得不寻求外援,能想到的强大援军就只有窦建德了。
眼看着李世民就要把他围困在洛阳,他这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窦建德。
毕竟能够和大唐分庭抗礼的,除了他王世充,就只剩下窦建德。
他也不担心窦建德见死不救,只要窦建德不傻,对方就一定会出手的。
毕竟如今大唐有了李世民,可谓是如日中天。
他和窦建德就属于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他被李世民消灭了,那下一个就是窦建德。
“河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虽然在河北的窦建德是山东汉子,不过也挺慷慨的,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支援洛阳。”
“窦建德带领大军是一路平推,攻占了刚刚归降大唐不久的州县。”
“一看窦建德这么猛,李世民的部下担心腹背受敌,请求李世民退师到谷州观看形势。”
“李世民王世充粮食已尽,内外离心,我军不需攻击,可以坐收敌军破败之功。窦建德新近攻破城池,将官骄傲士兵怠惰,我军当进攻占据武关,扼守山川要冲。”
“李世民敌军假若与我军争胜负,我攻破敌军是必然的了。如果不战,十日之间王世充当会自我崩溃。若不急速进攻,敌军进入武牢,诸城刚刚归附,必定不能坚守。他们两方力量合并,还能把他们怎么办呢”
“窦建德在板渚驻扎,李世民驻军在武牢,两军对峙二十多天。”
窦建德王世充真是废物,硬是被李世民逼成了缩头乌龟。
他忍不住对王世充破口大骂,被李世民打得丢盔卸甲,都不能消耗李世民的实力。
大唐和刘武周大战的时候,王世充趁机侵占大唐的地盘。
他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
因为他知道,一旦李世民解决了刘武周,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王世充。
他原本还想着王世充能和李世民打得两败俱伤,到时候他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可没想到王世充太废物了,被李世民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
眼见王世充快被李世民消灭了,他也是迫不得已的过来支援。
他自然是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知道和王世充联合对付李世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世民派人去打探敌方消息,很快斥候带回来情报。”
“窦建德探听到我军牲畜的饲料已尽,等候在黄河北岸放马吃草时,想要趁机偷袭武牢。”
“李世民知道他们的阴谋,于是放马在黄河北岸吃草来诱敌。”
“早晨,窦建德果然率全部兵马到来,陈列军队在汜水之上。”
“王世充大将扎阵在南面,绵延数里,大声呐喊,李世民部下诸将大为恐惧。”
“李世民率几名骑兵登上高高的土丘遥望敌军,对诸将做心理建设。”
“李世民贼人起兵山东,没有遇见过强大的敌人。现在渡过险要之处而叫嚣,这是没有政令的表现。逼近城墙扎阵,有轻视我们的思想。”
“李世民我按兵不出,敌军气势便衰竭,扎阵太久士卒饥饿,必将自莪撤退,这时再来追击,可以无往而不胜。我与你们约定,必定在午时以后攻破敌军。”
“窦建德排兵布阵,从上午直到下午,兵士又饿又累,都坐在阵列中,又争着饮水。”
“李世民见此情形,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攻击了。”
刘彻不愧是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包围,也能临危不惧的给将士们鼓舞士气。
他虽然没有亲自带过兵,但也知道军队士气的重要性。
尤其是面对敌人围攻的危难时刻,士气就更为重要了。
而李世民不愧可以得到天策上将的称号,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鼓舞士气,这不是一般人将领能做到的。
“于是李世民亲自率领轻装的骑兵追击引诱敌军,大军陆续赶到。”
“窦建德回军扎阵,还来不及整顿阵列,李世民就已经攻打过来了,敌军纷纷溃散。”
“不久,众军会合作战,尘土飞扬,呼叫四起。”
“李世民率程咬金、秦叔宝等将领挥动大旗冲入,冲过敌军战阵,冲到敌人后方,然后张开唐旗高声呼喊。”
“窦建德的士兵本来就累了,一看后方唐旗飘飘,以为中了埋伏,迅速崩溃。”
“李世民率兵追逐攻打三十里,斩首级三千多,俘虏贼众五万。”
“窦建德在逃跑途中跌落马下,被唐军生擒。”
“李世民我兴师问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不干你事,为什么越过边境,冒犯我军锋锐”
“窦建德现在我假若不来,怕麻烦你远远地攻取我”
“随后李世民将窦建德带到东都城下,王世充恐惧的带领官属两千多人到军门请求归降,由此山东全部平定。”
“李世民进入宫城,命令部下封存守卫府库,什么东西都不取,只让房玄龄收取地图与户籍。”
“接着杀了共同作恶的段达等五十多人,冤枉被囚禁者全部释放,无罪而被杀者加以祭祀并写祭文致以哀悼。”
“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一举消灭了两个割据政权。”
大唐贞观时期的天下臣民听到他们当今皇上的英勇事迹,无不拍手称快。
尽管皇上的战绩已经过去好些年,但如今再次从主播口中详细的了解到,还是让他们心潮澎湃。
大唐建立后,当今皇上打败四个割据势力,使得大唐真正的统一天下。
可以说,大唐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全靠当今皇上的功劳。
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这四个割据势力哪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可偏偏当今皇上能够一一打败他们,足可见他们的皇上是多么英勇无敌。
皇上能有如此耀眼的战绩,他们这些臣民自然脸上也有光。
“李渊听说此次大捷后,自然很开心,令大臣在军中慰劳,并亲手写下诏书夸赞李世民的功绩。”
“隋朝分崩,函谷关隔绝。两雄会合,一朝清平。军队已经获胜,更没有死伤。做臣子的不惭愧,做君父的不担忧,都是你的功劳。”
“六月,李世民班师凯旋,亲自披挂黄金铠甲,在太庙贡献俘虏的窦建德和王世充。”
“李渊认为自古以来旧的官阶与特殊功劳都配不上李世民,于是另外发徽号,以表彰李世民的功勋德望。”
“十月,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和三公之上。”
“说白了就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两个人就是皇帝老爹和大哥太子。”
“增加食邑二万户,连以前的共计三万户,赐给金车一辆,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
“同时,还允许李世民开府,可以自制官署,允许自己招人。”
“等于在李唐的大朝廷之中,又有了一个属于李世民的小朝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策府。”
李世民两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远远不够。
可以说,大唐的疆域之所以这么大,绝大多数都是靠他打下来的。
大唐统一天下,他功劳最大,获封天策上将。
到了这个时候,大唐外部的威胁已经铲除,接下来就是他和大哥之间的战斗了。
毕竟要他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人,不仅他不愿意,就连跟随他的部下也不会同意。
他和大哥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为了他自己,也为了部下,他都必须发动玄武门之变。,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