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官制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宴请了中举的读书人之后,刘宣马上又开始忙碌不停。
现在他治下有县城五十余座,但是真正能控制安稳的也就霍州、隰州二地的九座县城。这九座县城刘宣治理已经超过一年时间,县中的各级官员也全部深入基层。
在这九个县中,刘宣先后动员征集了一万多新兵。可惜这九座县城除了洪洞县之外,大部分都在吕梁山两侧的山岭之中。这些山区小县,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万人。
剩下的晋中府十县虽然已经被刘宣占据半年,但是因为缺乏合格的文官治理,现在还是稍微有些混乱之中。
至于刚刚攻下的南部三十县,县政还在当地的驻军手中。所幸靠着临汾县以南的两万精兵,才能压住治下乡绅、胥吏蠢蠢欲动的野心。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刘宣只能大开科举,拉拢底层不得志的读书人。
不仅如此,这段时间刘宣还要与麾下的文臣商议,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制。以求迅速的摆脱流贼盗匪的名声,让一些愿意配合的士绅投奔。
临汾城中,西河王府。
自从刘宣攻破临汾之后,西河王这种民愤极大的藩王自然而然的被刘宣砍了脑袋,用来拉拢民心。这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西河王府,也成为刘宣驻节行辕之所。
府中正堂,刘宣高坐主位之上。下面两旁坐着李昭云、孙登、周建、种平、赵胜、李翰、胡宽、赵瑨、叶谬之、王庆仁、李自成、刘勇、刘宗敏,王双喜等文武百官。
除了临汾县总部的官员外,李翰、胡宽、赵胜、叶谬之、王庆仁等外放文官都是刘宣用书信相召而来。紧急参加这次会议的文臣骨干。
刘宣轻轻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说道:“如今咱们初步在山西建立根基,只要稳住了阵脚。就不怕朝廷的围攻。但是现在各县之中行政混乱,已经急需要咱们制定官制。派遣文官治理地方了。”
刘宣这番话一说完,资格最老的李昭云接话道:“明代的官制虽然有可以采取的长处,但是各种疏漏之处也有不少。尤其是重文轻武这一条,咱们可是万万不能照搬才行。”
“现在正是咬紧牙关打天下的时候,历朝历代,开国之时总是重武将、轻文臣。到了坐稳了江山,文官的地位才会逐渐超过武将、慢慢上升。咱们也是如此,这一次制定官制,一定要彰显将军的功勋。”
李昭云这番话。刘宣也比较认同。从汉唐到宋明,哪怕是重文轻武的宋明两朝,开国之时武将的地位也超过文臣。就连后世文官治国的红朝,在建国之处,军中的武将地位上也超过了地方上的文臣。
况且现在他仅仅占据了半个山西,远不是高枕无忧、马放南山之时。更不可能自束手脚,让文官指挥武臣。
所以,听了李昭云这番话,刘宣马上点了点头说道:“老岳父所言极是。明廷重文轻武,咱们不能与他们相同。咱们这里要文武并重,要提倡出将入相。”
“比如堂下的赵胜贤弟,本是秀才文人。却能在在陕北统领大兵,屡败官军。如今更是能上马打仗、下马安民。这几个月来,赵贤弟配合旭升在晋中就干得不错。”
“晋中这段时间虽说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也是安然有序,平平稳稳。况且赵贤弟在晋中十县兴修水利。发动百姓五万人疏通河道,修筑水库。可以说功莫大焉,定将被晋中百姓记在心中。”
面对刘宣的夸奖,赵胜谦虚的笑了笑道:“将军言重了、言重了。仲德所为,皆是寻常,当不得将军夸赞。”
刘宣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咱们现在手中无粮,银子也少得可怜,所以前期不得不从士绅手中抢夺。这样一来,早已经与乡绅交恶,治理地方就不能在交给乡绅。如此一来,底层的乡县之中就需要数量极多的官员。”
“况且自从宋明以来,向来是皇权不下县、县令不下乡。乡县之中权利皆有胥吏乡绅把持。这样下来,朝廷根本不能动员乡县之中的力量。”
“偌大一个明廷,广有万里之地,下辖万万之民。居然奈何不了一个丁口六十万,甲兵三万的辽东八旗军。这是为何,就是因为朝廷根本没有丝毫动员能力。”
“咱们建立新的官制,可不能与宋明相同。要将官吏派往最基层,在制定俸禄之时,官俸要定高一些,不要像明廷一样一个县令一年只有二十多两白银。”
“一个县令,家中还有妻儿老小奉养,身边还有家丁仆人,二十两白银能干什么。即便是最清廉的海瑞海青天,自己不纳妾、不养不养家丁仆人,但是每年的俸禄仍然不够生存。一年下来,堂堂县令居然吃不起一顿猪肉,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听了刘宣这番话,主持制定官制的李翰接话道:“将军的意思下官等人已经明白,但是依照将军的意愿。一县之中,吃皇粮的官员就有几十人,再加上一些办事的吏员,只怕咱们并没有那么多银两发放俸禄。”
听了李翰这番话,刘宣豪气干云的笑道:“文恭不必忧虑,咱们拿下平阳府,查抄了四家藩王,再加上一些为富不仁的乡绅。缴获的白银已经超过两百万两,况且这平阳府五十座县城府库中也多少有些积存。按照咱们现在的家底,支撑个两三年问题还是不大的。”
“两三年之后,哪怕朝廷不来围剿,咱们也要打出山西,夺取天下了。况且只要官绅一体纳粮,按照平阳府的田亩之数,咱们每年的税收也有上百万两白银。”
刘宣这番话,大致制定了建立官制的原则。下面的文臣互相商议了一番,大致拿出一个草案。
刘宣看了看这个草案,最终还是将县令这个亲民官地位大大的提升了一番。
在明代官制中,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而刘宣为了加深对乡县的掌控,极大地提高了县令的地位,将县令定为五到六品官不等。(未完待续。。)
宴请了中举的读书人之后,刘宣马上又开始忙碌不停。
现在他治下有县城五十余座,但是真正能控制安稳的也就霍州、隰州二地的九座县城。这九座县城刘宣治理已经超过一年时间,县中的各级官员也全部深入基层。
在这九个县中,刘宣先后动员征集了一万多新兵。可惜这九座县城除了洪洞县之外,大部分都在吕梁山两侧的山岭之中。这些山区小县,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万人。
剩下的晋中府十县虽然已经被刘宣占据半年,但是因为缺乏合格的文官治理,现在还是稍微有些混乱之中。
至于刚刚攻下的南部三十县,县政还在当地的驻军手中。所幸靠着临汾县以南的两万精兵,才能压住治下乡绅、胥吏蠢蠢欲动的野心。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刘宣只能大开科举,拉拢底层不得志的读书人。
不仅如此,这段时间刘宣还要与麾下的文臣商议,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制。以求迅速的摆脱流贼盗匪的名声,让一些愿意配合的士绅投奔。
临汾城中,西河王府。
自从刘宣攻破临汾之后,西河王这种民愤极大的藩王自然而然的被刘宣砍了脑袋,用来拉拢民心。这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西河王府,也成为刘宣驻节行辕之所。
府中正堂,刘宣高坐主位之上。下面两旁坐着李昭云、孙登、周建、种平、赵胜、李翰、胡宽、赵瑨、叶谬之、王庆仁、李自成、刘勇、刘宗敏,王双喜等文武百官。
除了临汾县总部的官员外,李翰、胡宽、赵胜、叶谬之、王庆仁等外放文官都是刘宣用书信相召而来。紧急参加这次会议的文臣骨干。
刘宣轻轻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说道:“如今咱们初步在山西建立根基,只要稳住了阵脚。就不怕朝廷的围攻。但是现在各县之中行政混乱,已经急需要咱们制定官制。派遣文官治理地方了。”
刘宣这番话一说完,资格最老的李昭云接话道:“明代的官制虽然有可以采取的长处,但是各种疏漏之处也有不少。尤其是重文轻武这一条,咱们可是万万不能照搬才行。”
“现在正是咬紧牙关打天下的时候,历朝历代,开国之时总是重武将、轻文臣。到了坐稳了江山,文官的地位才会逐渐超过武将、慢慢上升。咱们也是如此,这一次制定官制,一定要彰显将军的功勋。”
李昭云这番话。刘宣也比较认同。从汉唐到宋明,哪怕是重文轻武的宋明两朝,开国之时武将的地位也超过文臣。就连后世文官治国的红朝,在建国之处,军中的武将地位上也超过了地方上的文臣。
况且现在他仅仅占据了半个山西,远不是高枕无忧、马放南山之时。更不可能自束手脚,让文官指挥武臣。
所以,听了李昭云这番话,刘宣马上点了点头说道:“老岳父所言极是。明廷重文轻武,咱们不能与他们相同。咱们这里要文武并重,要提倡出将入相。”
“比如堂下的赵胜贤弟,本是秀才文人。却能在在陕北统领大兵,屡败官军。如今更是能上马打仗、下马安民。这几个月来,赵贤弟配合旭升在晋中就干得不错。”
“晋中这段时间虽说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也是安然有序,平平稳稳。况且赵贤弟在晋中十县兴修水利。发动百姓五万人疏通河道,修筑水库。可以说功莫大焉,定将被晋中百姓记在心中。”
面对刘宣的夸奖,赵胜谦虚的笑了笑道:“将军言重了、言重了。仲德所为,皆是寻常,当不得将军夸赞。”
刘宣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咱们现在手中无粮,银子也少得可怜,所以前期不得不从士绅手中抢夺。这样一来,早已经与乡绅交恶,治理地方就不能在交给乡绅。如此一来,底层的乡县之中就需要数量极多的官员。”
“况且自从宋明以来,向来是皇权不下县、县令不下乡。乡县之中权利皆有胥吏乡绅把持。这样下来,朝廷根本不能动员乡县之中的力量。”
“偌大一个明廷,广有万里之地,下辖万万之民。居然奈何不了一个丁口六十万,甲兵三万的辽东八旗军。这是为何,就是因为朝廷根本没有丝毫动员能力。”
“咱们建立新的官制,可不能与宋明相同。要将官吏派往最基层,在制定俸禄之时,官俸要定高一些,不要像明廷一样一个县令一年只有二十多两白银。”
“一个县令,家中还有妻儿老小奉养,身边还有家丁仆人,二十两白银能干什么。即便是最清廉的海瑞海青天,自己不纳妾、不养不养家丁仆人,但是每年的俸禄仍然不够生存。一年下来,堂堂县令居然吃不起一顿猪肉,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听了刘宣这番话,主持制定官制的李翰接话道:“将军的意思下官等人已经明白,但是依照将军的意愿。一县之中,吃皇粮的官员就有几十人,再加上一些办事的吏员,只怕咱们并没有那么多银两发放俸禄。”
听了李翰这番话,刘宣豪气干云的笑道:“文恭不必忧虑,咱们拿下平阳府,查抄了四家藩王,再加上一些为富不仁的乡绅。缴获的白银已经超过两百万两,况且这平阳府五十座县城府库中也多少有些积存。按照咱们现在的家底,支撑个两三年问题还是不大的。”
“两三年之后,哪怕朝廷不来围剿,咱们也要打出山西,夺取天下了。况且只要官绅一体纳粮,按照平阳府的田亩之数,咱们每年的税收也有上百万两白银。”
刘宣这番话,大致制定了建立官制的原则。下面的文臣互相商议了一番,大致拿出一个草案。
刘宣看了看这个草案,最终还是将县令这个亲民官地位大大的提升了一番。
在明代官制中,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而刘宣为了加深对乡县的掌控,极大地提高了县令的地位,将县令定为五到六品官不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