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璀璨人生之征途 > 第九十五章好一个中华楼

第九十五章好一个中华楼

作者:减肥的小胖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各地报纸上连续小半月的菜系之争,给中华楼做足了免费广告。

    尤其是地方上的报纸恨不得把各自家底都翻了出来,报纸上的连番报道,让民众过了一把瘾增长了知识,更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北京最好的饭店是中华楼。

    现在报道虽然没有以前大~跃进时候那么吹嘘,但是各省的报道几乎都把各自菜系捧上了天,并举例说明历史上那个文豪,那个帝王,那个大官什么的发明的菜,菜有多好,就连玉皇大帝吃了都流口水。

    小道也没想到这时期的娱乐就这么的匮乏,一个吃什么,一个那个菜好的话题就引起了全国的讨论。

    不但普通百姓争,就连各省也都争破头,开业的第一天东山省就来了一个吃货团,是当时包下三楼人中的其中一伙,吃完之后还留下两名大厨,一个专做曲阜孔府宴,一个专做博山菜。

    开业那天不仅仅是东山省来了,苏江省也留下了一名大厨,广东省、川省也没落下,最让人意外的是湘省也来了,带来了湘菜,还着重点明了几个主席菜。

    小道出生在八十年代其实对这年代的政治生态并不是多了解,现在看到各省认真的态度,小道当然欢迎了,小道的愿望就是整合国菜精髓,有人帮忙当然是一万个感激。

    各省的要求说很低也行,说很高也行,那就是一点,把他们省的菜发扬光大,名扬世界!

    这任务有点艰巨,但是小道是谁呀,忽悠呗,见哪个省说那个话,这个对他一点都不难,咱只说好,绝不说差,而且是可着劲的夸赞。

    这些大家都归类为小道的好运气,可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开业那天来的那群外国人中,有一个法国美食家,叫吉尔·勒布雷,是米其林美食评定家,他一连在中华楼待了半个月,却也只品尝完了四分之一的菜。

    米其林的评审相当严谨与公正甚至近乎苛刻,但是勒布雷在给发往美国的一片文章中点评说中华楼的一楼因为就餐环境差可评定为米其林一星餐厅。

    二层装修原生态,环境清幽典雅,在里面进餐好像是置身于大自然中一样,花草树木小溪游鱼,吃着口中的美食,听着舒缓的古典音乐,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但是二层餐桌太多,多到两百个包房,正餐时间进餐人员纷纷攘攘,所以只能评定为二星米其林餐厅。

    进入三层,你完全想象不到你这是在一栋现代化的玻璃建筑中,里面地装修充满了华夏古典韵味,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墙壁的四周挂着华夏国的艺术珍品,房间有内出色的音响系统,可以播放客人喜欢的音乐,桌椅摆设据说是按照明朝大官设宴的形势摆置。

    宽敞的超大的房屋内,用四个长条桌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客人分坐各方向摆放的长条桌前,服务人员站在中间,每上一道菜都有服务员按人数分好,放入食客餐具中,餐具都是仿制的宋代官窑瓷器,古朴大方,天青圆润的色泽让人感觉舒适温馨。

    中间空场颇大,客人要是有雅兴,可以让装扮成古装的华夏少女现场演奏一曲古典音乐,也可以欣赏飘逸的舞蹈,倾听美妙的歌唱。

    中华楼的三层是最可以代表华夏国饮食文化的地方,当然三层最应说道的还是那精美的美食,这里是让你吃过会流连忘返的美食圣地,这里代表着华夏最高的餐饮水准。

    还有一点这里是分餐制,其评定是超三星。

    文章中还说,一直以来他以外世界上最好的面是意大利面,可是吃过中华楼的鸡黄面他完全改观了,中华楼的鸡黄面特点十足,鲜香带有西红柿的酸甜,这一点非常适合西方人的口味,那弹性十足的面条吃在嘴中很Q,鲜美的面汤是用十几种珍贵材料熬制而成,再加上精致的配菜,可以毫不怀疑的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面条,我敢说最好的面条在华夏,在中华楼。

    文章还介绍了华夏楼里面的厨师人人有绝活,王国奎是一个拉面大师,他可以把面条拉成头发丝一般粗细。

    季有才是蟹黄包大师,他包出的蟹黄****薄、鲜香,汤到口中,不咸不淡,味道适中,汤水入肚,口中仍残留着一丝余香,让人回味无穷。

    吴成贵的削面绝技,王德平的千丝豆腐,于平涛的水捞石斑鱼,金广进的佛跳墙,淮扬菜中的碧螺河虾仁、芙蓉球等等。

    朱士兰是一个很年轻的姑娘,她只有十七岁,祖上几代人都是从事厨师工作,她继承发扬了祖辈几代人的手艺,她年轻的让你不敢相信她就是中华楼的总厨,我有幸观看了她做菜的过程,并品尝了她亲手做的菜。

    她的一道白水煮肉,让我一个不吃肥肉的人差点吞掉舌头,我感觉不是吃的猪肉,而是吃的华夏特有的豆腐脑,又滑又嫩,搭配上一点点的胡椒与酸辣酱,这道菜可以说是完美。

    一道华夏芹子,一道简单到极致的莲藕,却让我吃到了最美味的东西,中华楼称朱士兰是厨神,我觉得她是当之无愧的厨神。

    美国的美食杂志几乎是原文刊登了勒布雷的文章,这一切国人们还都不知道,但是旅居在华夏国的外国人却都知道了中华楼,开业以来三楼最多的客人就是各国人士,二楼也同样每天有大量的各国人士就餐。

    一楼的早餐每天排队的人群中多了一些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这时的国人有着严重的崇洋媚外倾向,这些排队的外国人就是最强大的广告,中华楼开业以来一楼就从没有过足量供应的一天,每天都是早早的结束。

    暴涨的食客让中华楼的菜品可以设置更加严苛的规定,一楼预先炒好的所有菜品,青菜类五分钟内卖不掉就必须下架,肉食类根据口味的特点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中华楼为了保证菜品做出了五个凡是,五个必须,五个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楼的菜品质量只有更好。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中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