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沙漠中的农场 > 第三百六十一章 班迪克乡的房子

第三百六十一章 班迪克乡的房子

作者:千年胡杨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按说,在高原高海拔地区,是不能抽烟的,但是这样的科学道理对于老史这样的老边疆人,是没有约束力的,他的肺已经适应了高原这样需要大肺活量的需求。

    其实也有区别,在山下,他们这些老烟枪,抽一口烟,是恨不得让烟在肚子里都转遍了,然后再吐出来,但是在这里,他基本上是随口就往外吐。

    等他抽完烟,扔掉烟头,两人动作慢悠悠的开门上车,等他换挡松刹车,车子跑起来后,李赟一只手拽着车门上面的把手,开口说道:“你看你烟头丢地上,又给这儿增添了一份垃圾。”

    “嘿嘿,也不差我这一个烟头了,说不准在过个几百年上千年,后人挖掘出来,会研究一下这个烟头是什么牌子,对于现在的历史考据会有帮助的。”

    “哈哈,老史,你这是讲歪理。”

    “确实是,你看小军他们,到哪里挖开墓,就是人家的尿盆也得研究出个名堂来。”

    “也是,说不准,现在像是烟头这样的垃圾,在未来,也是会变废为宝。”

    ..........

    两人瞎扯着,车子走的很慢,看着马尔洋达坂就在山的对面,但是也跑了接近一个小时。

    古话说的:望山跑死马,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很有可能在这里,真的马跑死了也跑不到地方。

    在班迪克乡,老乡的交通工具,除了毛驴,最实用的就是骆驼,以前老乡去趟县城就是骑着骆驼去的,带上吃的喝的,再带上行李,就这样慢慢的晃晃悠悠的出上时间磨。

    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所有的一切都慢悠悠。

    包括山半腰的云彩,如果没有云彩阻挡的话,绕过这个山,应该就能看到在达坂上等的胡边疆他们了,但是现在中间正好有一片云彩挡在中间。

    这里的云不是在农场看到的那样,一朵朵的,这里的云是一片,一大片,连绵不断的那种。

    有时候,云和山上的雪连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是雪还是云,如果忽略喘气不顺和寒冷,真的会认为在天上,这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模糊了脚下的实地和空中虚渺的界线一样。

    就因为这样的环境,在加上缺氧带来的大脑思维缓慢,容易让人大脑中形成飘飘欲仙的错觉。

    这也是很多在高原因缺氧不幸遇难,人的脸上大多都是带着笑容的缘故。

    所以在高原,最危险的不是看的见的暴雪和悬崖峭壁,而是这种错觉,让你没有痛苦的逐渐失去知觉。

    所以说高原的景色很美,很壮观,很动人心魄,但是也很致命。

    车子下到山谷,沿着上达坂的盘山路慢慢的往上爬,慢慢的看到在达坂的最高处停着一台铲车。

    这个达坂测量海拔是5389米,在山下的人上到这里就会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但是对于胡边疆这样的让高海拔改造了肺的人来说,跟平地一样。

    夏天,有一次,他去农场,待了一天,就赶紧跑了,醉氧。

    他在农场走路就跟喝醉了酒一样,脚下就跟踩棉花堆里一样,深一脚浅一脚的。

    勉强在农场吃了顿饭,他是撒腿就跑,本来李赟还打算安排他去魔都那边转转,但是看他那样根本去不了。

    这里的铲车发动机烧的是-50号的柴油,本来李赟打算给改造成电力和燃油两用,但是后来难度太大,就放弃了想用纯环保的汽车,包括当时研究改造的五辆电力驱动的运水车,实在是在高海拔寒冷地区的电池太不耐用,如果给电池做一个保温壳,但是用的能源还是电池里面的,容量就更不够用,更何况驾驶室里的暖风也需要能源,后来就干脆放弃了电力驱动的方案,装上了原来的大马力柴油机。

    但当时为了充电所建的风能和太阳能一体电站确实在乡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有了电,乡里不但装上了卫星天线,可以收看到国家电视台几套的节目,更是因为有了电,改变了牧民上千年以来的生活习惯。

    有了夜生活,虽然夜生活就是简单的在一起聊聊天,看个电视,或者打个扑克牌,但是至少不在像以前那样,天黑就钻被窝,制造出了一个个的下一代。

    李赟第一次来,在这里见到了一家子有15个孩子,听说还有好几个夭折的,老大都有了孙子,小弟和跟他的孙子一般大。

    因为有了电,看上了电视,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这两年,班迪克乡的出生率直线下降。

    车子慢慢爬上达坂,看到胡边疆和一个老乡坐在铲车的驾驶室里,在后面还有一辆铲车,两台车都没熄火。

    这儿不是适合下车寒暄的地方,老史按了一下喇叭,李赟打开车窗,冲着胡边疆摆摆手,示意开路,出发,回乡里。

    其实过了达坂,是一路的下坡,一直到乡驻地,胡边疆带着铲车到达坂等着,是担心车子上不去达坂。

    车子很顺利的到了乡里的大院,这个大院还是第一次来的那个,但是房子全是新盖的。

    不但乡里的房子是新盖的,现在还留在乡里住的老乡的房子也都是新盖的。

    乡里现在住的老乡,基本都是在玉石矿和水厂的员工,对,他们现在也都成了集团的员工,享受集团的福利待遇。

    但是老人和孩子都搬去了县上住,并且来了冬季,除了留守的员工,大多的也都会去县上住,或者到农场。

    所以乡里老乡的房子和乡政府的房子都是有集团出资给建的,当时为了建这里的房子,可是费劲脑汁。

    这里以前的房子全是土块垒的,所以换成什么样的建筑方式,让闵通贵手下的工程师做了很多的方案。

    第一种就是混凝土的,但是在这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全部从山下运过来,混凝土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在这寒冷的地区,寿命大大缩减,如果盖楼房还可以,集中一起建,成本和保暖、寿命都可以控制,边防连就是采用的种混凝土建筑。

    但是乡里的房子,因为都是每家每户的,不缺地方,盖楼房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