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祖师为何方神圣(二十四)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二、灵台方寸山
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打坐“悟彻菩提”的,这棵菩提树在尼连河边。而《西游记》书中须菩提祖师的居处,却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依照佛教中“菩提圣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说法,做为“菩提圣树”之“妙相”的“须菩提祖师”随便出现在宇宙间的任何地方都属正常。但是《西游记》既然设定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样一个地方,如果理不清这个“灵台方寸山”的问题,与“须菩提祖师”相关联的一些问题就无法解释,也无法夯实我们认为“须菩提祖师”就是“菩提圣树”的这个认定。
灵台方寸山,顾名思义,是一个纯粹汉化的地名,就其地理概念而言,我们在西域是找不到这个地方的。在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有个灵台县,在商周时期,此处为密须国(密国)。“灵台”取自于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这个“灵台”与西域、尼连河都不搭边。结合《西游记》书中作者对西域的风土人情进行了大量的汉化描写,可以看得出,这是作者虚构出的地方。
有人说这个“灵台方寸山”暗指“西天极乐世界”中的“灵山”,实际上这个说法单在《西游记》一书中就是说不通的。因为无论在汉传佛教中,还是在《西游记》书中,“西天极乐世界”都是佛教中“天界”的中枢系统,而“西天极乐世界”中的“灵鹫山”,可谓是中枢系统里的中枢系统。《西游记》书中的“灵山”、“灵鹫仙山”、“灵鹫峰”居住着佛陀、菩萨、罗汉、金刚等众多的神明,这种地方,凡人是去不得的。灵山脚下有个叫“玉真观”的门房,还有个叫“金顶大仙”的门卫,去灵山的本路(凡人走的路)是在玉真观宇中堂穿出后门才是,走上不上五六里,还有一道约有八九里宽阔、滚浪飞流的活水,上边还有个“远看横空如玉栋,近观断水一枯槎。维河架海还容易,独木单梁人怎蹅!万丈虹霓平卧影,千寻白练接天涯。十分细滑浑难渡,除是神仙步彩霞”的独木桥。于凡人而言,走这种路的难度不啻于登天。唐僧这个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弟子,修行了十世的罗汉,上了接引佛祖的无底船,还得泱下“胎胞骨肉身”,才过了灵山脚下的“凌云仙渡”。可见其难度。
而“灵台方寸山”似乎就是山林莽野之地,须菩提祖师还与樵汉母子“舍下相邻”,其“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可见这个“灵台方寸山”,尽管隐藏在西牛贺洲地界“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的群山峻岭之中的,也似乎是人人都可以去得的地方。不过可能不太好找。毕竟孙悟空也是向樵夫问路后才找到地方的。
因而依《西游记》书中“灵山”和“灵台方寸山”这种路径和居住人群的实质差别来看,把“灵山”和“灵台方寸山”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死拉硬配地说成是一个地方,是缺乏逻辑思维的。也可以说是种荒谬的说法。
那么《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虚构出的这个“灵台方寸山”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从地理观念而言,我们无从知晓,我们也无法想像在明朝那种交通工具不发达,百里以外就算远行的情况下,作者吴承恩有现在的驴友那样走遍大地的可能性。所以,根源还在其思维方式和创作《西游记》一书的宗教内容上。佛教的最高境界当属“悟彻菩提”,“悟彻菩提”无论是以佛教中的说法,还是《西游记》作者相关“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的说法来看,实质上就是一种“静虑修心”的宗教理念。在前面就“打坐参禅”的问题,我们对此已有过详尽的论述。这里之所以再提到“静虑修心”的宗教理念,则是因为作者吴承恩虚构出的这个“灵台方寸山”,实质上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另类说法,也是暗示“悟彻菩提”的前提就是“修心”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一直是带有思维功能的,即便是现代人写文章,也常常用“心想、心里惦念、心里嘀咕”等等这种让“心”带有思维功能的词语,而“灵台”和“方寸”除了中医上指“灵台”穴,“方寸”心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台”和“方寸”还有一种寓意,指的就是人们的“后心”和“前心”。人是有“前心”和“后心”之分的,“前心”就叫“方寸”,“后心”就叫“灵台”,“灵台”和“方寸”是不相通的,是有一层隔膜的(当然,这些都经不起现代科学的推敲)。“方寸”为“小”,是指人们的聪明程度(多指“小聪明”);“灵台”为“大”,多指人们心中潜藏着大“智慧”的地方,而且还与一个人的品德相关(在过去中国的民间,就有许多有关“前心”和“后心”的说法,如形容一个人愚蠢,就会说“这个人前后心不通”。如果一个人品德不端,就会被人们斥为“这个人没长后心”;如果一个人品德不端或嗜财如命、算计他人,就会被人们斥为“这个人只长了前【钱】心”等等)。“方寸”里的小“聪明”随时可以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而“灵台”里潜藏着的“大智慧”则要通过“方寸”才能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但是这层隔膜像山一样,把人们“灵台”里这个“大智慧”的宝藏一直埋在深处,绝大多数人的“大智慧”都有可能终埋一生,并因此而终生堕落。如形容一个人心胸宽阔,就称其“方寸虽小,但阔于大海”;形容“灵台”的大“智慧”难以激发,就是“灵台屈手可及,实则高于昆仑”。可见“灵台”与“方寸”之间相通的难度。不过也有极少数具有大智慧的人,“灵台”和“方寸”是相通的,这极少数人“灵台”和“方寸”是怎么相通的呢?一般来说有三个因素,一是天赋,即先天如此。如一些具有安邦定国、济世救民才能,并付诸行动,最后取得成功的人;二是受高人点化,如《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提到的汉世张良,被仙人黄石公点化,“石公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这种先是建功立业,后激流勇退,弃官入山等等这些前后心相通的行为,就是受到圯上老人黄石公的点化、教诲等因素。三是积德行善、修身养性,即多为人和社会做善事、好事,俗话说的“天不亏善士,神不佑恶人”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光积德行善只是一个方面,“天性敦厚”并不等于“天性愚蠢”。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并参照传统文化中一些修身养性的说法,例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等来做,来严格要求自己行为的人。才有可能让“灵台”和“方寸”相通。
这种“灵台”和“方寸”相通或不相通的说法,在社会上和道、儒、佛三家都被不同程度的应用。佛、道两教更是纳入自己需要的内容做为宗教用语来使用。佛教和道教(全真道尤甚)都是强调“静虑修心”的,而佛、道教两教中被称为“明心”境界的人,按“灵台”和“方寸”说来论,都属于“灵台”和“方寸”相通的人。儒学也是这样,如宋代赵与时就说道“学必明心,记问辨说皆馀事”(《宾退录》卷一)等等。
在《西游记》一书中,作者除了使用传统文化中相关“灵台”和“方寸”相通或不相通的理念,并且还有进一步的说法“斜月三星洞”,来陪衬这个“灵台方寸山”。“斜月”是夜色中,一轮明月斜挂在天空,给人一种静谧,一种心灵被荡涤去尘垢的清爽。这是一种的境界,当然这跟现代的人们追求热闹、聚会、喜欢在人群中展示自己等等行为是有巨大反差的。不过无论是佛教、道教都是以这种境界为美感,
在这种境界下修行,如果悟性和修为都圆满的话,“灵台”和“方寸”之间就相通了,怎么通呢?就是“灵台”和“方寸”之间有一个洞。这个洞不光能把“灵台”里潜藏着的“大智慧”要通过“方寸”在人身上体现出来,而且还能驻留着“三星”。
“三星”为道教的神明,为“福星、禄星、寿星”三星的总称,由于“福、禄、寿”三字囊括了人们对幸福的所有追求,所以,“三星”的影响已经超越了道教神明的范畴,在民间的影响也非常大。如逢年过节贴对联,很多宅院大门口的横额上就写着“三星高照”、“喜迎三星”等等与三星有关的吉祥用语。由于“三星”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佛教教派也将“三星”拉入佛门,做为本教的神明。
佛教是种强调“修心”的宗教,《西游记》的作者就借鉴这种理念暗喻人们,只要超脱了世俗中的欲念,心灵上“大彻大悟”,进入了“明心”境界,就能超越生死,全部的幸福其实就在你心中。
佛教“修心”的相关理念,《西游记》一书中也多有提到,如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作者就借孙悟空之口说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等等。而在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中作者又赋诗说道“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做为一个明代知识分子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程度来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虚构出的这个“灵台方寸山”,正是综合了佛教中“悟彻菩提”需要“静虑修心”的理念;“灵台方寸山”与心灵有关的寓意;为了隐喻《西游记》的主题思想;而做出的一个非常巧妙设定。也蕴涵着佛教中“菩提圣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宇宙间每一个灵物(包括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心上都有“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的相关说法。而以“须菩提祖师”为“菩提圣树”的认定,结合“灵台方寸山“与心灵有关的寓意,再来分析《西游记》第一回、第二回中和“须菩提祖师”时关联的人和事、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学成回归“悟彻菩提”,以及“须菩提祖师”和孙悟空之间的一些其它问题,我们发现,都能得到圆满的诠解。
十二、灵台方寸山
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打坐“悟彻菩提”的,这棵菩提树在尼连河边。而《西游记》书中须菩提祖师的居处,却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依照佛教中“菩提圣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说法,做为“菩提圣树”之“妙相”的“须菩提祖师”随便出现在宇宙间的任何地方都属正常。但是《西游记》既然设定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样一个地方,如果理不清这个“灵台方寸山”的问题,与“须菩提祖师”相关联的一些问题就无法解释,也无法夯实我们认为“须菩提祖师”就是“菩提圣树”的这个认定。
灵台方寸山,顾名思义,是一个纯粹汉化的地名,就其地理概念而言,我们在西域是找不到这个地方的。在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有个灵台县,在商周时期,此处为密须国(密国)。“灵台”取自于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这个“灵台”与西域、尼连河都不搭边。结合《西游记》书中作者对西域的风土人情进行了大量的汉化描写,可以看得出,这是作者虚构出的地方。
有人说这个“灵台方寸山”暗指“西天极乐世界”中的“灵山”,实际上这个说法单在《西游记》一书中就是说不通的。因为无论在汉传佛教中,还是在《西游记》书中,“西天极乐世界”都是佛教中“天界”的中枢系统,而“西天极乐世界”中的“灵鹫山”,可谓是中枢系统里的中枢系统。《西游记》书中的“灵山”、“灵鹫仙山”、“灵鹫峰”居住着佛陀、菩萨、罗汉、金刚等众多的神明,这种地方,凡人是去不得的。灵山脚下有个叫“玉真观”的门房,还有个叫“金顶大仙”的门卫,去灵山的本路(凡人走的路)是在玉真观宇中堂穿出后门才是,走上不上五六里,还有一道约有八九里宽阔、滚浪飞流的活水,上边还有个“远看横空如玉栋,近观断水一枯槎。维河架海还容易,独木单梁人怎蹅!万丈虹霓平卧影,千寻白练接天涯。十分细滑浑难渡,除是神仙步彩霞”的独木桥。于凡人而言,走这种路的难度不啻于登天。唐僧这个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弟子,修行了十世的罗汉,上了接引佛祖的无底船,还得泱下“胎胞骨肉身”,才过了灵山脚下的“凌云仙渡”。可见其难度。
而“灵台方寸山”似乎就是山林莽野之地,须菩提祖师还与樵汉母子“舍下相邻”,其“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可见这个“灵台方寸山”,尽管隐藏在西牛贺洲地界“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的群山峻岭之中的,也似乎是人人都可以去得的地方。不过可能不太好找。毕竟孙悟空也是向樵夫问路后才找到地方的。
因而依《西游记》书中“灵山”和“灵台方寸山”这种路径和居住人群的实质差别来看,把“灵山”和“灵台方寸山”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死拉硬配地说成是一个地方,是缺乏逻辑思维的。也可以说是种荒谬的说法。
那么《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虚构出的这个“灵台方寸山”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从地理观念而言,我们无从知晓,我们也无法想像在明朝那种交通工具不发达,百里以外就算远行的情况下,作者吴承恩有现在的驴友那样走遍大地的可能性。所以,根源还在其思维方式和创作《西游记》一书的宗教内容上。佛教的最高境界当属“悟彻菩提”,“悟彻菩提”无论是以佛教中的说法,还是《西游记》作者相关“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的说法来看,实质上就是一种“静虑修心”的宗教理念。在前面就“打坐参禅”的问题,我们对此已有过详尽的论述。这里之所以再提到“静虑修心”的宗教理念,则是因为作者吴承恩虚构出的这个“灵台方寸山”,实质上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另类说法,也是暗示“悟彻菩提”的前提就是“修心”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一直是带有思维功能的,即便是现代人写文章,也常常用“心想、心里惦念、心里嘀咕”等等这种让“心”带有思维功能的词语,而“灵台”和“方寸”除了中医上指“灵台”穴,“方寸”心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台”和“方寸”还有一种寓意,指的就是人们的“后心”和“前心”。人是有“前心”和“后心”之分的,“前心”就叫“方寸”,“后心”就叫“灵台”,“灵台”和“方寸”是不相通的,是有一层隔膜的(当然,这些都经不起现代科学的推敲)。“方寸”为“小”,是指人们的聪明程度(多指“小聪明”);“灵台”为“大”,多指人们心中潜藏着大“智慧”的地方,而且还与一个人的品德相关(在过去中国的民间,就有许多有关“前心”和“后心”的说法,如形容一个人愚蠢,就会说“这个人前后心不通”。如果一个人品德不端,就会被人们斥为“这个人没长后心”;如果一个人品德不端或嗜财如命、算计他人,就会被人们斥为“这个人只长了前【钱】心”等等)。“方寸”里的小“聪明”随时可以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而“灵台”里潜藏着的“大智慧”则要通过“方寸”才能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但是这层隔膜像山一样,把人们“灵台”里这个“大智慧”的宝藏一直埋在深处,绝大多数人的“大智慧”都有可能终埋一生,并因此而终生堕落。如形容一个人心胸宽阔,就称其“方寸虽小,但阔于大海”;形容“灵台”的大“智慧”难以激发,就是“灵台屈手可及,实则高于昆仑”。可见“灵台”与“方寸”之间相通的难度。不过也有极少数具有大智慧的人,“灵台”和“方寸”是相通的,这极少数人“灵台”和“方寸”是怎么相通的呢?一般来说有三个因素,一是天赋,即先天如此。如一些具有安邦定国、济世救民才能,并付诸行动,最后取得成功的人;二是受高人点化,如《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提到的汉世张良,被仙人黄石公点化,“石公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这种先是建功立业,后激流勇退,弃官入山等等这些前后心相通的行为,就是受到圯上老人黄石公的点化、教诲等因素。三是积德行善、修身养性,即多为人和社会做善事、好事,俗话说的“天不亏善士,神不佑恶人”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光积德行善只是一个方面,“天性敦厚”并不等于“天性愚蠢”。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并参照传统文化中一些修身养性的说法,例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等来做,来严格要求自己行为的人。才有可能让“灵台”和“方寸”相通。
这种“灵台”和“方寸”相通或不相通的说法,在社会上和道、儒、佛三家都被不同程度的应用。佛、道两教更是纳入自己需要的内容做为宗教用语来使用。佛教和道教(全真道尤甚)都是强调“静虑修心”的,而佛、道教两教中被称为“明心”境界的人,按“灵台”和“方寸”说来论,都属于“灵台”和“方寸”相通的人。儒学也是这样,如宋代赵与时就说道“学必明心,记问辨说皆馀事”(《宾退录》卷一)等等。
在《西游记》一书中,作者除了使用传统文化中相关“灵台”和“方寸”相通或不相通的理念,并且还有进一步的说法“斜月三星洞”,来陪衬这个“灵台方寸山”。“斜月”是夜色中,一轮明月斜挂在天空,给人一种静谧,一种心灵被荡涤去尘垢的清爽。这是一种的境界,当然这跟现代的人们追求热闹、聚会、喜欢在人群中展示自己等等行为是有巨大反差的。不过无论是佛教、道教都是以这种境界为美感,
在这种境界下修行,如果悟性和修为都圆满的话,“灵台”和“方寸”之间就相通了,怎么通呢?就是“灵台”和“方寸”之间有一个洞。这个洞不光能把“灵台”里潜藏着的“大智慧”要通过“方寸”在人身上体现出来,而且还能驻留着“三星”。
“三星”为道教的神明,为“福星、禄星、寿星”三星的总称,由于“福、禄、寿”三字囊括了人们对幸福的所有追求,所以,“三星”的影响已经超越了道教神明的范畴,在民间的影响也非常大。如逢年过节贴对联,很多宅院大门口的横额上就写着“三星高照”、“喜迎三星”等等与三星有关的吉祥用语。由于“三星”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佛教教派也将“三星”拉入佛门,做为本教的神明。
佛教是种强调“修心”的宗教,《西游记》的作者就借鉴这种理念暗喻人们,只要超脱了世俗中的欲念,心灵上“大彻大悟”,进入了“明心”境界,就能超越生死,全部的幸福其实就在你心中。
佛教“修心”的相关理念,《西游记》一书中也多有提到,如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作者就借孙悟空之口说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等等。而在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中作者又赋诗说道“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做为一个明代知识分子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程度来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虚构出的这个“灵台方寸山”,正是综合了佛教中“悟彻菩提”需要“静虑修心”的理念;“灵台方寸山”与心灵有关的寓意;为了隐喻《西游记》的主题思想;而做出的一个非常巧妙设定。也蕴涵着佛教中“菩提圣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宇宙间每一个灵物(包括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心上都有“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的相关说法。而以“须菩提祖师”为“菩提圣树”的认定,结合“灵台方寸山“与心灵有关的寓意,再来分析《西游记》第一回、第二回中和“须菩提祖师”时关联的人和事、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学成回归“悟彻菩提”,以及“须菩提祖师”和孙悟空之间的一些其它问题,我们发现,都能得到圆满的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