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见皇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宾馆里已经点灯,大家都在等他的消息,江河行让各自休息,然后将刘庆与马援叫到屋中。江河行把今天的经历给他们讲诉一番,二人听了,居然对王莽都有些肃然起敬。
江河行对王莽的经历有些模糊,让刘庆仔细讲讲。刘庆毕竟以前朝中为官,再加上这两天到处打听,他把王莽的经历详细说了一番。
原王莽侍奉母亲寡嫂,抚育兄长之子。后大司马王凤,也就是王莽的伯父,身患重病,王莽鞍前马后,侍奉汤药,衣不解带。后王凤临终前要求王莽的姑姑,也就是太后照应这个王莽。后来还有王莽的叔叔王商,也是大力推荐王莽。王氏子弟众多,独王莽德行出众。不仅王家,朝中大臣纷纷赞扬推荐他。后王莽身居高位,却还是同以前一样谦逊有礼,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看来王莽果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可谓空前。王莽对自身要求很高,勤俭节约、礼贤下士、公正无私,所作所为的的确确的算上道德楷模。
这是修身齐家多好的代表。
王莽在44岁的时候,也就是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朝中大臣公推王莽为大司马,这是王莽第二次出任大司马。可皇帝年幼,由王莽代理政务,开始真正掌握朝中大权。这几年下来,王莽所作所为,一片颂扬之声。尤其是王莽照顾平民还有抚恤贫弱之民,大力推广礼仪教化,更是被认为周公再世。
这几年来,连续出现祥瑞,每出一次,都是天意,诏示王莽的功劳。每一次祥瑞,王莽都能加官进爵。现已加号宰衡,位在各位王公之上。
听刘庆介绍完,江河行觉得王莽的经历真是奇葩,他修身齐家,就能青云之上,更多的原因恐怕不在于修身齐家,在于他的伯父叔叔还有姑姑。德行高洁者,虽不多,但也不止他一个,可他就能因此而不断升官。历史真是会开玩笑,以王莽的表现看,他是真诚相信书中所说的,而且他就是按书中说的去做的,结果也成了周公再世。王莽可能真不清楚家族的意义,看他表现,更像是按儒家教条去做就能得到他的地位,唯有此,他才对儒家教条深信不疑。也许他也是真诚相信天降祥瑞就是冲他来的,好让他不断升迁,以解救天下天下苍生。
江河行哭笑不得,历史真是走的太巧了,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现在成为全民信仰,那些儒生更是如此。现在的“政治正确”就是人之德行,天之祥瑞,就是儒家教条,而引领“政治正确”的王莽当然要独领风骚了。
过了半天,江河行突然感慨道:“世界上单纯的坏人其实没什么可怕,因为人人都知他是坏人,总有防范。就连坏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坏人,做贼心虚,危害是有限的。你们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两人摇摇头。
“最可怕的是有人非要给大家做好事,要给大家带来幸福,带来平等,带来正义等等,其实到最后什么都没带来,带来的只有血腥,只有杀戮。”
昏暗的灯光下,灯光一闪一闪的,两人看着江河行,满脸的困惑,刘庆问道:“和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江河行一笑,看看刘庆,抓过刘庆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说道:“你看我是不是说胡话?”
刘庆也是一笑,收回自己的手,然后说道:“江先生所讲,必有深意,可给我们讲讲为何吗?我本来对王莽有好感的,进了监狱出来后总觉的他不对,现在我却是理解他的苦心了。他掌权是用儒家大义,造福苍生,有何不可呢?”
“哎”,江河行长叹一口气,“所有大义,必须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而儒家偏偏舍利取义,到时候执行者无利而阳奉阴违甚至阻挠,他们不推动,又怎么能成功呢?”
刘庆还想争辩什么,江河行摆摆手,说道:“你看着吧,看将来会怎么样再说,但愿我说错。”
江河行转过头,看看马援道:“你对王莽儿子王获杀死家奴,被王莽逼的自杀有何看法?”
马援歪着头说道:“安汉公大义灭亲,自是好的,不过总觉的有些过了。”
江河行欣喜的拍拍马援的肩膀道:“你还年轻,我要你记住一句话:远离大义灭亲之人,因为他们没有人性。”
马援点点头,记住这句话。刘庆瞪着两只眼,满脸的吃惊表情,他是深受儒家教育出来的人,可没想到江河行对儒家经典观点如此不屑。
江河行依旧不和他辩论,淡淡地说道:“你以后也长个心眼,仔细观察那些大义灭亲之人,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再说。”
江河行又和他们安排了一些事情,让马援将带来的人马看管好,有机会整训一下,这里随时要展示乌海地的兵力,让刘庆收集朝廷的消息。
又过了两天,朝廷迎宾礼官宣布三日后召见,让他们准备全部进宫朝觐太皇太后和皇帝。
三天后,四更天,天色还是漆黑一片,夜空中星星闪烁,东方的启明星已经高挂东南角。宾馆的院子中,灯火通明,江河行和刘庆,马援等一干人打扮一新,全部着汉装,只是都是短头发,没有冠,也没有帽子。整队完毕,礼官走了进来。
他们在礼官的带领下,各个手举火把,先到章台大街,一路向南。路两旁的建筑都看不清,影影绰绰,感觉很是高大,后来再向西拐。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微明才走到一个大门前。队伍停了下来,等了许久,天色已经大亮。看到正门正黄色的大门,上面钉着一排排门钉,铁钉超大,江河行扫了一下,刚好81个,一排九个,共有九排。看来跟故宫差不多嘛,江河行心里想。
这个时候从宫内走出新的礼官,带领他们一直向北走去,一路上青砖铺地,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了前殿的阁门之外,礼官入奏。不一会,钟鼓齐鸣,江河行虽然听不懂,就感到有些闹,声音太大,乱七八糟的感觉。江河行站在队伍的中间,刚刚看清殿内的情形,大殿有点类似故宫中的正大光明殿,只是感觉更大,或者更空旷。两面坐了一片官员,说坐其实也是跪,这个时代坐就是跪。
耳听的声音越来越大,中间夹杂着侍卫吆喝的声音,一个16人抬的肩舆,被抬了过来,中间坐着一人,身着黑色的袍服,袍服绣着图案,看不清是什么,不过这人就是皇帝。
官员全部站立,皇帝坐到御座上。这个时候,一个官员走了过来,带领大家进到大殿,江河行尾随其后。这些早有人教过,这个官叫典仪官,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跪拜。
大家站立好以后,一个高个红须的官员来到江河行面前,手举托盘,江河行将准备好的“国书”放上去,但见他转给皇帝前面的宦官。宦官又将“国书”转给皇帝,那皇帝看起来十三四岁的样子,满脸的病容,显得萎靡不振。
皇帝打起精神,看了看“国书”说道:“乌海归顺我大汉,乃是上天赐我大汉福地,保我北地平安。请太皇太后定夺。”好不容易,把话说完,皇帝又将“国书”交给宦官。
宦官接了过来,双手捧着向后面走去,江河行才注意到皇帝的后面是个帘子屏风,不一会,里面传出苍老的女人声音道:“江河行率乌海之地归顺我大汉,乃是列祖列宗神灵保佑,上天才肯赐福于我大汉。江河行,乌海之地,有多大呢?”
江河行施礼道:“回太皇太后,相当于幽州、冀州、并州加一起大小。”
朝廷中一片惊叹之声,帘子中,太皇太后继续说道:“前圣人在奈有九州之地,我大汉现在开疆扩土,现已有十三州之地。今天乌海来归,我赐你地为平州,赐你为和王,赏金千斤,为我大汉保卫北方和平,平州为我大汉第十四州。上天保佑,我大汉已经有十四州了。”
“谢太皇太后恩赏,我平州百姓一定会满心欢喜成为大汉之民。”
满朝百官一起向太皇太后和皇帝恭贺大汉有第十四州,过了一阵,太皇太后又问道:“和王,你们周边可安宁吗?”
江河行又道:“不是很安宁,但我有信心能打败所有来找麻烦的敌人。”
“哦,兵凶战危,非万不得已不可用兵啊。”
“回太皇太后,在我平州,现有城池彰武、显武、耀武、承武、明武、吉林、长春等地。前面几个城池我都是以武命名,我就是希望让别人知道,我是以武立威的,若那个蛮夷敢再掠夺我大汉之民,辱我大汉之民,我就叫他知道我大汉的武力之盛。”
“说的好,平州入我汉地,以后我几个边郡可以撤减一些驻军了,百姓就不用负担那么多军粮了军费了。江河行按说你来朝,皇帝陛下应该在甘泉宫赐筵的,可近来皇帝龙体欠安,看来要我出面,我也是爱看热闹的,你带来的可有兵啊?”
“回太皇太后,我带来骑兵50名。”
“好吧,明天南军教军场,我来看看你平州军军威。”
这个时候江河行才明白,王莽虽是执政,在大事上,这个太后还是关键。只要他不登基,有些事还是轮不到他做主。
朝觐完毕,江河行领完赏金,让随从带回宾馆。这可不是小钱,汉代黄金真多啊。
宾馆里已经点灯,大家都在等他的消息,江河行让各自休息,然后将刘庆与马援叫到屋中。江河行把今天的经历给他们讲诉一番,二人听了,居然对王莽都有些肃然起敬。
江河行对王莽的经历有些模糊,让刘庆仔细讲讲。刘庆毕竟以前朝中为官,再加上这两天到处打听,他把王莽的经历详细说了一番。
原王莽侍奉母亲寡嫂,抚育兄长之子。后大司马王凤,也就是王莽的伯父,身患重病,王莽鞍前马后,侍奉汤药,衣不解带。后王凤临终前要求王莽的姑姑,也就是太后照应这个王莽。后来还有王莽的叔叔王商,也是大力推荐王莽。王氏子弟众多,独王莽德行出众。不仅王家,朝中大臣纷纷赞扬推荐他。后王莽身居高位,却还是同以前一样谦逊有礼,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看来王莽果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可谓空前。王莽对自身要求很高,勤俭节约、礼贤下士、公正无私,所作所为的的确确的算上道德楷模。
这是修身齐家多好的代表。
王莽在44岁的时候,也就是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朝中大臣公推王莽为大司马,这是王莽第二次出任大司马。可皇帝年幼,由王莽代理政务,开始真正掌握朝中大权。这几年下来,王莽所作所为,一片颂扬之声。尤其是王莽照顾平民还有抚恤贫弱之民,大力推广礼仪教化,更是被认为周公再世。
这几年来,连续出现祥瑞,每出一次,都是天意,诏示王莽的功劳。每一次祥瑞,王莽都能加官进爵。现已加号宰衡,位在各位王公之上。
听刘庆介绍完,江河行觉得王莽的经历真是奇葩,他修身齐家,就能青云之上,更多的原因恐怕不在于修身齐家,在于他的伯父叔叔还有姑姑。德行高洁者,虽不多,但也不止他一个,可他就能因此而不断升官。历史真是会开玩笑,以王莽的表现看,他是真诚相信书中所说的,而且他就是按书中说的去做的,结果也成了周公再世。王莽可能真不清楚家族的意义,看他表现,更像是按儒家教条去做就能得到他的地位,唯有此,他才对儒家教条深信不疑。也许他也是真诚相信天降祥瑞就是冲他来的,好让他不断升迁,以解救天下天下苍生。
江河行哭笑不得,历史真是走的太巧了,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现在成为全民信仰,那些儒生更是如此。现在的“政治正确”就是人之德行,天之祥瑞,就是儒家教条,而引领“政治正确”的王莽当然要独领风骚了。
过了半天,江河行突然感慨道:“世界上单纯的坏人其实没什么可怕,因为人人都知他是坏人,总有防范。就连坏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坏人,做贼心虚,危害是有限的。你们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两人摇摇头。
“最可怕的是有人非要给大家做好事,要给大家带来幸福,带来平等,带来正义等等,其实到最后什么都没带来,带来的只有血腥,只有杀戮。”
昏暗的灯光下,灯光一闪一闪的,两人看着江河行,满脸的困惑,刘庆问道:“和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江河行一笑,看看刘庆,抓过刘庆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说道:“你看我是不是说胡话?”
刘庆也是一笑,收回自己的手,然后说道:“江先生所讲,必有深意,可给我们讲讲为何吗?我本来对王莽有好感的,进了监狱出来后总觉的他不对,现在我却是理解他的苦心了。他掌权是用儒家大义,造福苍生,有何不可呢?”
“哎”,江河行长叹一口气,“所有大义,必须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而儒家偏偏舍利取义,到时候执行者无利而阳奉阴违甚至阻挠,他们不推动,又怎么能成功呢?”
刘庆还想争辩什么,江河行摆摆手,说道:“你看着吧,看将来会怎么样再说,但愿我说错。”
江河行转过头,看看马援道:“你对王莽儿子王获杀死家奴,被王莽逼的自杀有何看法?”
马援歪着头说道:“安汉公大义灭亲,自是好的,不过总觉的有些过了。”
江河行欣喜的拍拍马援的肩膀道:“你还年轻,我要你记住一句话:远离大义灭亲之人,因为他们没有人性。”
马援点点头,记住这句话。刘庆瞪着两只眼,满脸的吃惊表情,他是深受儒家教育出来的人,可没想到江河行对儒家经典观点如此不屑。
江河行依旧不和他辩论,淡淡地说道:“你以后也长个心眼,仔细观察那些大义灭亲之人,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再说。”
江河行又和他们安排了一些事情,让马援将带来的人马看管好,有机会整训一下,这里随时要展示乌海地的兵力,让刘庆收集朝廷的消息。
又过了两天,朝廷迎宾礼官宣布三日后召见,让他们准备全部进宫朝觐太皇太后和皇帝。
三天后,四更天,天色还是漆黑一片,夜空中星星闪烁,东方的启明星已经高挂东南角。宾馆的院子中,灯火通明,江河行和刘庆,马援等一干人打扮一新,全部着汉装,只是都是短头发,没有冠,也没有帽子。整队完毕,礼官走了进来。
他们在礼官的带领下,各个手举火把,先到章台大街,一路向南。路两旁的建筑都看不清,影影绰绰,感觉很是高大,后来再向西拐。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微明才走到一个大门前。队伍停了下来,等了许久,天色已经大亮。看到正门正黄色的大门,上面钉着一排排门钉,铁钉超大,江河行扫了一下,刚好81个,一排九个,共有九排。看来跟故宫差不多嘛,江河行心里想。
这个时候从宫内走出新的礼官,带领他们一直向北走去,一路上青砖铺地,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了前殿的阁门之外,礼官入奏。不一会,钟鼓齐鸣,江河行虽然听不懂,就感到有些闹,声音太大,乱七八糟的感觉。江河行站在队伍的中间,刚刚看清殿内的情形,大殿有点类似故宫中的正大光明殿,只是感觉更大,或者更空旷。两面坐了一片官员,说坐其实也是跪,这个时代坐就是跪。
耳听的声音越来越大,中间夹杂着侍卫吆喝的声音,一个16人抬的肩舆,被抬了过来,中间坐着一人,身着黑色的袍服,袍服绣着图案,看不清是什么,不过这人就是皇帝。
官员全部站立,皇帝坐到御座上。这个时候,一个官员走了过来,带领大家进到大殿,江河行尾随其后。这些早有人教过,这个官叫典仪官,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跪拜。
大家站立好以后,一个高个红须的官员来到江河行面前,手举托盘,江河行将准备好的“国书”放上去,但见他转给皇帝前面的宦官。宦官又将“国书”转给皇帝,那皇帝看起来十三四岁的样子,满脸的病容,显得萎靡不振。
皇帝打起精神,看了看“国书”说道:“乌海归顺我大汉,乃是上天赐我大汉福地,保我北地平安。请太皇太后定夺。”好不容易,把话说完,皇帝又将“国书”交给宦官。
宦官接了过来,双手捧着向后面走去,江河行才注意到皇帝的后面是个帘子屏风,不一会,里面传出苍老的女人声音道:“江河行率乌海之地归顺我大汉,乃是列祖列宗神灵保佑,上天才肯赐福于我大汉。江河行,乌海之地,有多大呢?”
江河行施礼道:“回太皇太后,相当于幽州、冀州、并州加一起大小。”
朝廷中一片惊叹之声,帘子中,太皇太后继续说道:“前圣人在奈有九州之地,我大汉现在开疆扩土,现已有十三州之地。今天乌海来归,我赐你地为平州,赐你为和王,赏金千斤,为我大汉保卫北方和平,平州为我大汉第十四州。上天保佑,我大汉已经有十四州了。”
“谢太皇太后恩赏,我平州百姓一定会满心欢喜成为大汉之民。”
满朝百官一起向太皇太后和皇帝恭贺大汉有第十四州,过了一阵,太皇太后又问道:“和王,你们周边可安宁吗?”
江河行又道:“不是很安宁,但我有信心能打败所有来找麻烦的敌人。”
“哦,兵凶战危,非万不得已不可用兵啊。”
“回太皇太后,在我平州,现有城池彰武、显武、耀武、承武、明武、吉林、长春等地。前面几个城池我都是以武命名,我就是希望让别人知道,我是以武立威的,若那个蛮夷敢再掠夺我大汉之民,辱我大汉之民,我就叫他知道我大汉的武力之盛。”
“说的好,平州入我汉地,以后我几个边郡可以撤减一些驻军了,百姓就不用负担那么多军粮了军费了。江河行按说你来朝,皇帝陛下应该在甘泉宫赐筵的,可近来皇帝龙体欠安,看来要我出面,我也是爱看热闹的,你带来的可有兵啊?”
“回太皇太后,我带来骑兵50名。”
“好吧,明天南军教军场,我来看看你平州军军威。”
这个时候江河行才明白,王莽虽是执政,在大事上,这个太后还是关键。只要他不登基,有些事还是轮不到他做主。
朝觐完毕,江河行领完赏金,让随从带回宾馆。这可不是小钱,汉代黄金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