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靖康之难(四十六)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宋钦宗扪心自问,自继位以来,自己哪一天不在兢兢业业地谋划朝廷大事?何曾偷懒过一天?为了社稷江山,自己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可是,老天为什么不长眼?为什么要这么冷,要下这么多雪?宋钦宗眼前忽然又闪现出守城士兵的身影。他们冻得浑身发抖,手指都冻僵了,几乎无法握住兵器,有人甚至冻得昏倒在雪地里。
宋钦宗脱掉鞋袜,走出大殿,赤脚跪在雪地上。他祈求苍天开恩,停止下雪,赶快晴朗而温暖起来吧。
雪仍然在下,但好像在渐渐变小。宋钦宗觉得,苍天似乎真的有些感应。他回到大殿,再次下诏:一定要想办法给守城士兵多运送一些木棉袄去,一定要想办法让士兵感到温暖。
于是,前往城墙上运送慰问品的官员与民工络绎不绝。他们不仅给将士送来了各种物品,也带来了皇上对他们的深切关切。守城将士皆感动的流泪,他们纷纷表示,不拍苦不怕累,誓死捍卫东京城。
因为各地勤王军始终不见踪影,宋军为表现出敢战之勇气,自围城以来,时常派卫士下城向金人挑战。每次出战便是数百人,虽然也获取了不少金人首级,可自己也付出了损失过半的代价。那三万守城卫士,是战斗力比较强的守城主力,可此时已有数千人阵亡。其余守城部队,都是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与纪律性都较差。
金军自攻城以来,重点一直放在城东南一带。因为这一带城墙比较低矮,防御设施比较薄弱。金人一直持续不断地在用木柴、泥土等杂物,填埋护龙河。河南岸已被他们堆成土山,他们逐渐向河北岸蚕食。
其中,有两座城楼最接近护龙河,情况也最危急。一是惟字号城楼,一是乃字号城楼。每当金人运土填河,向这两座城楼推进时,守卫在旁边与附近的七八座城楼上的宋军,便争先恐后地发射箭矢与砲石,每次发射都数以千百计。可是,绝大部分都没射中金人,往往虚弃。这时,如果有人胆敢站出来制止,则众人一定会指他为奸细,一起将他杀死。宋军参加射击者人数很多,每次射击结束,大家都要求奖赏。给赏官虽然口头答应,但就是不办,战士们很不满意。
等城上宋军射击结束,金人便又开始在砲矢掩护下,继续填河,继续向城楼推进。
城上橹楼等设施,多为金人砲矢所毁坏。修缮每一柱每一枝,都需要用厚赏才能招募到匠人,因为风险很大。有的匠人刚登城不久便中砲,被击碎头部;有的被流矢击中,整个身子贯穿在柱子上。现在,人们皆害怕丢命,无论赏赐多厚,都没人愿意登楼施工。守城将领不得已,只好逼迫匠人登临修缮。
这时有人建议,可以用砖石垒壁,来代替修建楼橹。这样施工比较简便,一样可以发挥防御作用。将领们接受了这个建议。
润十一月十四日,雪止天晴。尽管寒风依然刺骨,但宋钦宗仍兴致很高。他觉得,或许真是自己的诚意感动了苍天。他再次穿上铠甲,又要登城视察,慰问守军。这次登城,他有两个想法:一是想等天黑后,令随身卫兵们下城与金人交战一番,借此考验一下卫兵,战胜者赏金帛;二是想考察一下砲兵情况。
宋钦宗首先来到战况比较激烈的东水门,即通津门,慰问并安抚日夜守卫在这里的军兵与百姓。然后,他冒险登上城楼。他要亲自观察一下城外金军情况。忽然,他发现城外护龙河已被金军填埋了一半还多,他很震惊。他问守御提举官李擢:“这是怎么回事?”
李擢原任中书舍人,此时担任南壁提举官。他每天都吃住在城楼上,不过,他将自己坐卧之处修建的如同晏阁宾馆一样豪华。他每天在此与僚佐们饮酒烹茶,或弹琴或欢笑,时醒时醉。守御使孙傅、王宗濋与宰相何栗,都知道这个情况。但他们没有一人过问,将士们莫不扼腕叹息。本壁统制官何庆源,曾向李擢报告道:“敌人以木板垒桥渡河,桥将成矣。请像北壁那样,在城下用鞾车弩施放火箭射击洞屋,使敌军洞屋不能藏人,则桥不成也。”可是,李擢不采纳,致使护龙河被金军逐渐填埋,即将被填成一座桥。
当初,刘延庆守御此门时,曾将一捆捆松脂放在铁盆里,点着后悬挂在城楼上,火光照彻城外。同时加强守备,一旦发现金人渡河,便箭砲俱发。因此,金军始终不能到达城外。可是,等到李擢负责守御南壁之后,守备废弛,有时夜不燃火,城外一片黑暗,故金军乘机加紧填河。
宋钦宗得知实情后大怒,当即下令免去李擢职务,并“推勘远窜”,令田灏代之。
这时,有个将领跑过来奏捷道:“刚才砲兵发射了一砲,正中一名金人金牌将领,可能是王汭。”过了一会儿,又有人前来报告说:“被击中的是金人谋臣刘安。”
陪同宋钦宗视察的何栗、孙傅、王宗濋等大臣,以及众将官都很振奋,互相道贺。宋钦宗这才转怒为喜,下令以武功大夫官职与金带,赏赐监砲使臣。
宋钦宗问刘延庆:“刘守御使,你看事势如何?”
刘延庆回答道:“大臣说城不可破者,皆欺罔朝廷。今日之事,可谓危矣。”接着,刘延庆又说道:“大臣只知向陛下奏捷,未有远虑。大抵守御获胜,也仅能自保。一或不胜,则如之何哉?何贺之有?”
宋钦宗一听这话,心情顿时又忧郁起来。
正在这时,有个大臣匆匆跑来,向宋钦宗奏报道:“陛下,金使萧庆又进城来了。”
宋钦宗一听金使又来了,当即决定暂停视察,赶紧回宫。他令莫俦和高世赏,继续担任馆伴使,先将萧庆等金使安排到都亭驿,深入了解一下他们此次之来意。
宋钦宗扪心自问,自继位以来,自己哪一天不在兢兢业业地谋划朝廷大事?何曾偷懒过一天?为了社稷江山,自己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可是,老天为什么不长眼?为什么要这么冷,要下这么多雪?宋钦宗眼前忽然又闪现出守城士兵的身影。他们冻得浑身发抖,手指都冻僵了,几乎无法握住兵器,有人甚至冻得昏倒在雪地里。
宋钦宗脱掉鞋袜,走出大殿,赤脚跪在雪地上。他祈求苍天开恩,停止下雪,赶快晴朗而温暖起来吧。
雪仍然在下,但好像在渐渐变小。宋钦宗觉得,苍天似乎真的有些感应。他回到大殿,再次下诏:一定要想办法给守城士兵多运送一些木棉袄去,一定要想办法让士兵感到温暖。
于是,前往城墙上运送慰问品的官员与民工络绎不绝。他们不仅给将士送来了各种物品,也带来了皇上对他们的深切关切。守城将士皆感动的流泪,他们纷纷表示,不拍苦不怕累,誓死捍卫东京城。
因为各地勤王军始终不见踪影,宋军为表现出敢战之勇气,自围城以来,时常派卫士下城向金人挑战。每次出战便是数百人,虽然也获取了不少金人首级,可自己也付出了损失过半的代价。那三万守城卫士,是战斗力比较强的守城主力,可此时已有数千人阵亡。其余守城部队,都是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与纪律性都较差。
金军自攻城以来,重点一直放在城东南一带。因为这一带城墙比较低矮,防御设施比较薄弱。金人一直持续不断地在用木柴、泥土等杂物,填埋护龙河。河南岸已被他们堆成土山,他们逐渐向河北岸蚕食。
其中,有两座城楼最接近护龙河,情况也最危急。一是惟字号城楼,一是乃字号城楼。每当金人运土填河,向这两座城楼推进时,守卫在旁边与附近的七八座城楼上的宋军,便争先恐后地发射箭矢与砲石,每次发射都数以千百计。可是,绝大部分都没射中金人,往往虚弃。这时,如果有人胆敢站出来制止,则众人一定会指他为奸细,一起将他杀死。宋军参加射击者人数很多,每次射击结束,大家都要求奖赏。给赏官虽然口头答应,但就是不办,战士们很不满意。
等城上宋军射击结束,金人便又开始在砲矢掩护下,继续填河,继续向城楼推进。
城上橹楼等设施,多为金人砲矢所毁坏。修缮每一柱每一枝,都需要用厚赏才能招募到匠人,因为风险很大。有的匠人刚登城不久便中砲,被击碎头部;有的被流矢击中,整个身子贯穿在柱子上。现在,人们皆害怕丢命,无论赏赐多厚,都没人愿意登楼施工。守城将领不得已,只好逼迫匠人登临修缮。
这时有人建议,可以用砖石垒壁,来代替修建楼橹。这样施工比较简便,一样可以发挥防御作用。将领们接受了这个建议。
润十一月十四日,雪止天晴。尽管寒风依然刺骨,但宋钦宗仍兴致很高。他觉得,或许真是自己的诚意感动了苍天。他再次穿上铠甲,又要登城视察,慰问守军。这次登城,他有两个想法:一是想等天黑后,令随身卫兵们下城与金人交战一番,借此考验一下卫兵,战胜者赏金帛;二是想考察一下砲兵情况。
宋钦宗首先来到战况比较激烈的东水门,即通津门,慰问并安抚日夜守卫在这里的军兵与百姓。然后,他冒险登上城楼。他要亲自观察一下城外金军情况。忽然,他发现城外护龙河已被金军填埋了一半还多,他很震惊。他问守御提举官李擢:“这是怎么回事?”
李擢原任中书舍人,此时担任南壁提举官。他每天都吃住在城楼上,不过,他将自己坐卧之处修建的如同晏阁宾馆一样豪华。他每天在此与僚佐们饮酒烹茶,或弹琴或欢笑,时醒时醉。守御使孙傅、王宗濋与宰相何栗,都知道这个情况。但他们没有一人过问,将士们莫不扼腕叹息。本壁统制官何庆源,曾向李擢报告道:“敌人以木板垒桥渡河,桥将成矣。请像北壁那样,在城下用鞾车弩施放火箭射击洞屋,使敌军洞屋不能藏人,则桥不成也。”可是,李擢不采纳,致使护龙河被金军逐渐填埋,即将被填成一座桥。
当初,刘延庆守御此门时,曾将一捆捆松脂放在铁盆里,点着后悬挂在城楼上,火光照彻城外。同时加强守备,一旦发现金人渡河,便箭砲俱发。因此,金军始终不能到达城外。可是,等到李擢负责守御南壁之后,守备废弛,有时夜不燃火,城外一片黑暗,故金军乘机加紧填河。
宋钦宗得知实情后大怒,当即下令免去李擢职务,并“推勘远窜”,令田灏代之。
这时,有个将领跑过来奏捷道:“刚才砲兵发射了一砲,正中一名金人金牌将领,可能是王汭。”过了一会儿,又有人前来报告说:“被击中的是金人谋臣刘安。”
陪同宋钦宗视察的何栗、孙傅、王宗濋等大臣,以及众将官都很振奋,互相道贺。宋钦宗这才转怒为喜,下令以武功大夫官职与金带,赏赐监砲使臣。
宋钦宗问刘延庆:“刘守御使,你看事势如何?”
刘延庆回答道:“大臣说城不可破者,皆欺罔朝廷。今日之事,可谓危矣。”接着,刘延庆又说道:“大臣只知向陛下奏捷,未有远虑。大抵守御获胜,也仅能自保。一或不胜,则如之何哉?何贺之有?”
宋钦宗一听这话,心情顿时又忧郁起来。
正在这时,有个大臣匆匆跑来,向宋钦宗奏报道:“陛下,金使萧庆又进城来了。”
宋钦宗一听金使又来了,当即决定暂停视察,赶紧回宫。他令莫俦和高世赏,继续担任馆伴使,先将萧庆等金使安排到都亭驿,深入了解一下他们此次之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