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靖康之难(二十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一早,范仲熊忽然听到门外大路上人声喧闹,有人说道:“金人来也。”
范仲熊遂派人出门打探。不久,打探的人回来说道:“安抚已下令开了城门,人们争相出城。”
范仲熊于是去找河内知县赵士傅,赵士傅对他说道:“金人来也,为之奈何?”
范仲熊问道:“何以知之?”
赵士傅说道:“城上已送来金人文告,说将领称作先锋都统勃极烈。”
范仲熊于是前往北城,见霍安国正坐在城墙上阅读一份文告。这份文告,是金人派一名投降的泽州书吏送到城上来的。前面数百字说大金有道中国背盟,接着说晋、绛等地都已投降,令怀州速降。
霍安国问范仲熊:“如何回答?”
范仲熊看了看文告道:“先到城下去见一见金人再说吧。”霍安国同意。范仲熊于是缒城而下。
不一会儿,过来一个燕京人向范仲熊拱手行礼。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三十多名金人骑兵,也向范仲熊拱手行礼。
范仲熊问道:“你们出兵而来究竟是何意?”
一个骑马的金人做了回答,但因语言不通,只得令那名燕京人进行翻译,其大意是:“大宋背盟,我军因此而来。我大金皇帝有一统天下之志,国相也是当今英雄。现今,我军已攻取太原、晋、绛等州,太原如此坚固都被我军攻取了,你们怀州何劳攻也?你回去告诉知州,让他赶紧持投降书前来拜见大都统娄宿孛堇。”
这金人又问范仲熊:“你是何身份?”
范仲熊简要做了自我介绍。那个燕京人又对金人补充道:“他是《唐鉴》一书作者的孙子也。”
金人又问范仲熊:“你与范仲淹是什么亲戚?”
范仲熊回答道:“不是什么亲戚。”
金人于是让范仲熊回去,说:“你回去与州主商量好了,如果来日辰巳间还不出城投降,我们便攻打城也。”
范仲熊回城与霍安国商量了很久,觉得应尽力避免交战。他想来日亲自去见一见金军都统娄室,霍安国同意。
第二天一早,范仲熊又缒城而下,来到金军营帐拜见都统娄室。
娄室问:“带来投降书了吗?”
范仲熊回答道:“不曾带来。”
娄室又问:“何故不肯拜降?”
范仲熊回答道:“我们彼此皆为臣子,须各自理会。假使大金派一个臣僚守一城,撞着别国兵马便以城降,你以为如何?若怀州没得到大宋皇帝诏令就归降,恐怕国相闻知,亦非所喜。”
娄室笑了笑道:“说得是也,这样我就不攻打怀州了。”
范仲熊说道:“虽然都统不攻打怀州了,可是,恐怕你们后队不知,请给我一份文书。”
娄室说道:“我大金国不使文字,只一人传一箭,命令后队不要打怀州。”娄室说完,即令人护送范仲熊回城。
霍安国于是立即将情况如实申奏朝廷,以待朝廷指令。过了一天,闻听宗翰领兵从隆德府方向朝怀州而来。霍安国遂派范仲熊出城前去迎见宗翰,劝他停止进军。
范仲熊到达西山脚下,在距离怀州约三十余里处遇见宗翰。
范仲熊说道:“两朝已结盟好,誓不相攻,没想到国相元帅竟亲自领军远至于此。我想,国相元帅必有与中国商量之事。大军所至,百姓未晓,如有所谕,请告诉我,我将报告怀州安抚使霍安国,请他上奏朝廷,皇上将另派亲信臣僚前来理会。”
宗翰说道:“还有甚事需要理会?你大宋上皇,数年前遣人自海上与大金结盟,共灭契丹。当时约定九州土地人民归你大宋,子女玉帛归我大金。及至各自兴兵,你大宋并不曾收得九州,却是我大金取了燕山府。为这以前盟约,我将土地人民一齐交割与你,是我有大恩德于你大宋也。你既不感谢我,却还将营平两州户口都收在你大宋地界里。我因为见百姓父母妻子离散,情实不忍,遂派人送文书去向大宋取两州户口。可你大宋既不发遣,亦无回文,不肯依约办理,我们无奈只好兴兵。
那时,是我先兴兵而来。待我军兵临汴京城下,你上皇便不做皇帝,却叫太子为主,太子见我兵势浩大,害怕京城被攻破,遂派使人将三关四镇之地献给我大金。我信以为真,便领兵而回,还下令不让士兵掳掠,这是我又有大恩德于你大宋也。
然而,你大宋却又背盟约,密谕三镇坚守不附,又召天下兵援救太原,因此我今日再次兴兵,师出不可谓之无名。
我本想将你大宋土地一并吞没,可因为大金皇帝有圣旨,让只以黄河为界。如此来看,你怀州应该属于我大金管辖之处,应该归降。我本想现在就进兵,可因州县须要人民,若纵兵多杀人民,则州县将变为空城。你替我告知怀州知州,让他早点来降,以保全家属与州县人民。”
范仲熊回答道:“大宋皇帝与大金皇帝最初结盟时,本州并不曾得到朝廷以黄河为界的文字,请你们派人至大宋皇帝处理会。”
宗翰说道:“还何须派人去理会?如今,我大金兵马正准备前去打破汴京,活捉你赵皇帝也。”
范仲熊回答道:“如此,恐怕也非国相所望。况且彼此皆是大国,胜负未可知。假使情况最后真如国相所言,则非大金之福。”
宗翰不解地问:“为甚却不是大金之福?”
范仲熊回答道:“如今我便一一分析给国相听听。若是赵氏为君,则大金可以确保岁币,赵氏必不肯再有不相承顺之事。若是废了赵氏,作为中国之地,必须要有中国人做主,若是有人趁机兴兵夺得皇位,则是创业之主,与大金既无盟约,亦无恩义,其必不肯将岁币交与大金,亦不肯割三关四镇。自此,岁岁用兵,几时能了结?不过,也可能有人对国相说,战争所获多于岁币。请国相仔细思量,此岂是忠言?战争所得即使再多,也被他人自行拿去。而国内因久用兵,民心怨恨,国相必然要对局势负责,所以不如接受岁币,安稳为大。以仲熊所见,不如与大宋皇帝商量,将三关四镇归大金,每年再增添岁币,其余事宜,皆可商议。”
宗翰想了想道:“也是。给我三关四镇,每年再给岁币二百来万。这样你立刻派人去大宋皇帝处奏说,我且留军在怀、泽之间,等你回报。已出发在前的先锋队伍可能不知此事,我将陆续派人唤回待命,并令他们不得胡乱杀人。”
范仲熊于是回城,将金人回文交给霍安国,并向他做了详细汇报。霍安国当即派人火速去往东京,将情况奏报朝廷。
次日一早,范仲熊忽然听到门外大路上人声喧闹,有人说道:“金人来也。”
范仲熊遂派人出门打探。不久,打探的人回来说道:“安抚已下令开了城门,人们争相出城。”
范仲熊于是去找河内知县赵士傅,赵士傅对他说道:“金人来也,为之奈何?”
范仲熊问道:“何以知之?”
赵士傅说道:“城上已送来金人文告,说将领称作先锋都统勃极烈。”
范仲熊于是前往北城,见霍安国正坐在城墙上阅读一份文告。这份文告,是金人派一名投降的泽州书吏送到城上来的。前面数百字说大金有道中国背盟,接着说晋、绛等地都已投降,令怀州速降。
霍安国问范仲熊:“如何回答?”
范仲熊看了看文告道:“先到城下去见一见金人再说吧。”霍安国同意。范仲熊于是缒城而下。
不一会儿,过来一个燕京人向范仲熊拱手行礼。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三十多名金人骑兵,也向范仲熊拱手行礼。
范仲熊问道:“你们出兵而来究竟是何意?”
一个骑马的金人做了回答,但因语言不通,只得令那名燕京人进行翻译,其大意是:“大宋背盟,我军因此而来。我大金皇帝有一统天下之志,国相也是当今英雄。现今,我军已攻取太原、晋、绛等州,太原如此坚固都被我军攻取了,你们怀州何劳攻也?你回去告诉知州,让他赶紧持投降书前来拜见大都统娄宿孛堇。”
这金人又问范仲熊:“你是何身份?”
范仲熊简要做了自我介绍。那个燕京人又对金人补充道:“他是《唐鉴》一书作者的孙子也。”
金人又问范仲熊:“你与范仲淹是什么亲戚?”
范仲熊回答道:“不是什么亲戚。”
金人于是让范仲熊回去,说:“你回去与州主商量好了,如果来日辰巳间还不出城投降,我们便攻打城也。”
范仲熊回城与霍安国商量了很久,觉得应尽力避免交战。他想来日亲自去见一见金军都统娄室,霍安国同意。
第二天一早,范仲熊又缒城而下,来到金军营帐拜见都统娄室。
娄室问:“带来投降书了吗?”
范仲熊回答道:“不曾带来。”
娄室又问:“何故不肯拜降?”
范仲熊回答道:“我们彼此皆为臣子,须各自理会。假使大金派一个臣僚守一城,撞着别国兵马便以城降,你以为如何?若怀州没得到大宋皇帝诏令就归降,恐怕国相闻知,亦非所喜。”
娄室笑了笑道:“说得是也,这样我就不攻打怀州了。”
范仲熊说道:“虽然都统不攻打怀州了,可是,恐怕你们后队不知,请给我一份文书。”
娄室说道:“我大金国不使文字,只一人传一箭,命令后队不要打怀州。”娄室说完,即令人护送范仲熊回城。
霍安国于是立即将情况如实申奏朝廷,以待朝廷指令。过了一天,闻听宗翰领兵从隆德府方向朝怀州而来。霍安国遂派范仲熊出城前去迎见宗翰,劝他停止进军。
范仲熊到达西山脚下,在距离怀州约三十余里处遇见宗翰。
范仲熊说道:“两朝已结盟好,誓不相攻,没想到国相元帅竟亲自领军远至于此。我想,国相元帅必有与中国商量之事。大军所至,百姓未晓,如有所谕,请告诉我,我将报告怀州安抚使霍安国,请他上奏朝廷,皇上将另派亲信臣僚前来理会。”
宗翰说道:“还有甚事需要理会?你大宋上皇,数年前遣人自海上与大金结盟,共灭契丹。当时约定九州土地人民归你大宋,子女玉帛归我大金。及至各自兴兵,你大宋并不曾收得九州,却是我大金取了燕山府。为这以前盟约,我将土地人民一齐交割与你,是我有大恩德于你大宋也。你既不感谢我,却还将营平两州户口都收在你大宋地界里。我因为见百姓父母妻子离散,情实不忍,遂派人送文书去向大宋取两州户口。可你大宋既不发遣,亦无回文,不肯依约办理,我们无奈只好兴兵。
那时,是我先兴兵而来。待我军兵临汴京城下,你上皇便不做皇帝,却叫太子为主,太子见我兵势浩大,害怕京城被攻破,遂派使人将三关四镇之地献给我大金。我信以为真,便领兵而回,还下令不让士兵掳掠,这是我又有大恩德于你大宋也。
然而,你大宋却又背盟约,密谕三镇坚守不附,又召天下兵援救太原,因此我今日再次兴兵,师出不可谓之无名。
我本想将你大宋土地一并吞没,可因为大金皇帝有圣旨,让只以黄河为界。如此来看,你怀州应该属于我大金管辖之处,应该归降。我本想现在就进兵,可因州县须要人民,若纵兵多杀人民,则州县将变为空城。你替我告知怀州知州,让他早点来降,以保全家属与州县人民。”
范仲熊回答道:“大宋皇帝与大金皇帝最初结盟时,本州并不曾得到朝廷以黄河为界的文字,请你们派人至大宋皇帝处理会。”
宗翰说道:“还何须派人去理会?如今,我大金兵马正准备前去打破汴京,活捉你赵皇帝也。”
范仲熊回答道:“如此,恐怕也非国相所望。况且彼此皆是大国,胜负未可知。假使情况最后真如国相所言,则非大金之福。”
宗翰不解地问:“为甚却不是大金之福?”
范仲熊回答道:“如今我便一一分析给国相听听。若是赵氏为君,则大金可以确保岁币,赵氏必不肯再有不相承顺之事。若是废了赵氏,作为中国之地,必须要有中国人做主,若是有人趁机兴兵夺得皇位,则是创业之主,与大金既无盟约,亦无恩义,其必不肯将岁币交与大金,亦不肯割三关四镇。自此,岁岁用兵,几时能了结?不过,也可能有人对国相说,战争所获多于岁币。请国相仔细思量,此岂是忠言?战争所得即使再多,也被他人自行拿去。而国内因久用兵,民心怨恨,国相必然要对局势负责,所以不如接受岁币,安稳为大。以仲熊所见,不如与大宋皇帝商量,将三关四镇归大金,每年再增添岁币,其余事宜,皆可商议。”
宗翰想了想道:“也是。给我三关四镇,每年再给岁币二百来万。这样你立刻派人去大宋皇帝处奏说,我且留军在怀、泽之间,等你回报。已出发在前的先锋队伍可能不知此事,我将陆续派人唤回待命,并令他们不得胡乱杀人。”
范仲熊于是回城,将金人回文交给霍安国,并向他做了详细汇报。霍安国当即派人火速去往东京,将情况奏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