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宋海贼王 >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军第一次攻宋(二十三)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军第一次攻宋(二十三)

作者:坦克刚大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童贯比高俅早一步到泗州,所以宋徽宗已被童贯抢到手,保护了起来。童贯“诈传上皇御笔札,令高俅守御浮桥,不得南来。”高俅对这道御笔很怀疑,不太相信,他执意要面见宋徽宗,可是,要见上一面“亦复艰难”。

    宗望率东路金军于正月初七日兵临东京城下,并开始猛烈攻城。宋徽宗闻讯,赶紧动身离开泗州,去往扬州。这时,高俅拒不执行童贯的命令,带领禁卫军也要跟随宋徽宗南下。童贯大怒,“遂令胜捷亲兵挽弓射之,卫士中矢而踣,自桥坠淮者凡百余人。”胜捷兵是童贯从西北招募来的亲兵,战斗力很强,禁卫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高俅见状,只好下令禁卫军停止前进。

    高俅父子兄弟都站在路旁等候,希望能见上宋徽宗一面。不久,宋徽宗乘坐御轿而来,高俅“仅得一望上皇,君臣相顾泣下。”宋徽宗“意若有所言者”,或许是因为蔡攸、宇文粹中、童贯等大臣陪伴在侧,最终还是一语没发。路上之人见此情形,“莫不扼腕流涕。”

    高俅于是留守泗州,“控扼淮津”,以防金军前来追击。

    宋徽宗到达扬州后,仍感觉不太安全,执意要渡江南下,当地父老力谏车驾不可渡江,但宋徽宗不听。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宋徽宗乘船渡过长江,到达南岸。镇江当地郡官皆迎驾于西津渡,“及御舟抵岸,上御棕顶轿子,一宦者立轿旁呼曰:道君传语,众官不需远来。卫士胪传以告,遂退。”

    郑皇后已追至扬州,但她并未跟随宋徽宗过江,她留居在扬州。追随宋徽宗南来的那些“王子帝姬”们,此时“皆流寓沿路州县。”

    镇江是宋徽宗此行目的地。他对镇江是有感情的。绍圣三年,他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身份被宋哲宗封为端王,那年他十四岁。政和三年,宋徽宗将镇江由州升格为府,这是两浙地区最早由州升格为府的城池,这说明镇江在他的心目中地位是比较高的。

    镇江北有长江天险,可以阻挡金兵南下,只有来到这里,宋徽宗才有安全感。而且,镇江的政治局势对宋徽宗也比较有利,知府蔡翛是蔡攸的弟弟,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宋焕是蔡攸的妻弟,而蔡攸是宋徽宗最信任之人。

    抵达镇江不久,宋徽宗便以行营司使和发运司使的名义,向东南各地官府下达了三道命令:一是“淮南、两浙州军等处传报发入京递角,幷令截住,不得放行,听侯指挥。”意思是,不许东南各地官府向都城东京传递任何公文,命令这些地区“听候指挥”。二是“杭、越两将将兵,江东路将兵,及逐州不系将兵,及土兵、弓手等,未得团结起发,听候指挥使唤,先具兵帐申奏”,“如已差发过人数,幷截留具奏”。意思是,不许东南各地驻军开赴东京勤王,并且将路过镇江的三千名两浙勤王兵截留下来作为自己的卫队。三是“以纲运于所在卸纳”,即不许东南各地向东京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要求各处关隘渡口严守纪律,没有行营签发的通行证一律不许通过。

    宋徽宗之所以下达这些命令,他自己的解释是,希望官府公文与粮食等“毋令敌得”,因为当时东京已被金军包围。其实,他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想让金人获悉自己的行踪。

    宋徽宗在镇江开始设立行宫,“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地。”可是,他手头并没有多少钱,除了依靠镇江府支持外,他还给江浙各地官府写信,让他们也给予经济支持。然而,毕竟他已经退位,他的要求不时遭到地方官员的抵制。这让宋徽宗很伤心,后来,宋徽宗曾对宋焕“条举数十事,每及一事即泣下”。这说明,宋徽宗在镇江的日子并不好过。

    然而,由于宋徽宗身边环绕着一些旧臣,特别是童贯手中还握有军队,加上宋徽宗在镇江连下几道命令,引起了地方官府和朝廷的猜疑。泗州官府刚得到行宫及发运司下发的前两道命令,便立即如实上奏宋钦宗,幷提醒朝廷“童贯且为变”。

    一时间,京城之内“物议汹汹,莫不惊骇”。“东南之地恐非朝廷”所有,太上皇“将复辟于镇江”,类似的传言开始四处流播。

    宋徽宗是否真有在镇江复辟的梦想?蔡攸童贯朱勔等人是否真有另立中央的企图?虽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但他们相聚在一起,对地方政府连续发号施令,而且还截留军队,这不能不让朝廷怀疑。

    宋钦宗因而疑虑重重,他多次表示“朕自道君在外,我食不安!”他连续降旨,“令依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指挥”,要求宋徽宗“除教门事外,余并不管”。

    这时候,太学生领袖陈东又上奏,进一步煽风点火说:“今日事势之急,殆有甚于夷狄者,况夷狄之兵皆由群贼误上皇所致,今又挟上皇于危急之地”,“江浙之变,萧墙之祸,不可不虑!”

    宋钦宗于是决定免去宋焕的发运使职务,令其回京另有安排,派遣聂山担任发运使去往镇江。宋钦宗让聂山对童贯蔡攸朱勔等人“密图之”,聂山请求颁发诏书,并从开封府召集了数十人做助手。正当他们准备出发时,李纲因事来福宁殿上奏,恰好获悉此事,李纲急忙向宋钦宗建议道:“此数人罪恶,固不容恕,然聂山之行,恐朝廷不当如此措置。昔肃宗欲发李林甫墓,李泌谏谓:其如明皇何?肃宗抱泌颈泣,曰:思不及此。使山之所图果成,惊动道君,此忧在陛下;所图不成,为数人所觉,一挟道君于东南,求职剑南一道,陛下何以处之?”

    宋钦宗立即感悟,问:“奈何?”

    李纲回答道:“罢山之行,显责童贯朱勔之属,陛下降诏蔡攸,委令劝道君去此数人者,早回銮舆,可以不劳而事定矣。”

    宋钦宗“以为然”,于是令聂山放弃计划停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