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灾荒与暴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米脂县知县卢为标,最近一段时间很是郁闷。
皇上登基之后,大力整顿朝政,彻底剿灭了魏忠贤及其余孽,朝野都是一片新气象,欢呼歌颂之声此起彼伏,按说这样的情形之下,大明各地都要沾上喜气的,可惜的是,米脂县连续三年都是遭遇到严重的灾荒,其造成的后果,是各级官吏都始料不及的。
延安府知府马懋才在去年已经给各县下发了诸多的文书,内容几乎都是延安府所辖各县发生的饥荒以及农民的暴乱,这与朝廷之中出现的新气象是格格不入的,延安府给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以及朝廷都写去了奏折,但没有听见任何的动静。
去岁十一月白水县农民王二造反,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造反浪潮,府谷的王嘉胤、宜川的王佐、安塞的高迎祥、汉南的王大梁等农民都起来造反了,虽说王二已经被官府镇压和斩杀了,可其他造反的农民闹得正欢。
三年大旱,导致了三年的大灾,让卢为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卢为标是天启七年赶赴米脂县上任的,他本是山西太原人,天启年间的三甲进士,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也不是东林党人,或者是浙党人,更是与魏忠贤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被派遣到了最为贫瘠的陕西,出任米脂县知县。
三甲进士大部分都是要外派的,但这外派的地方就大不一样了,若是被外派到北直隶或者南直隶,那是最舒服的,其次就是浙江等南方地区,再次就是湖广等中部地区,就算是到偏远的云南和广东等地,至少气候条件要好很多。
最差的就是被派遣到陕西。
有意思的是,殿试的三甲进士,只要是没有什么特殊背景的,一般山西的被派遣到陕西做官,陕西的被派遣到山西做官,几乎没有什么被派遣到南方去的,就更不要说北直隶和南直隶等地了。
卢为标也想在米脂县好好干,做一番事情出来,那样至少在三年进行的一次考察地方官的鉴定之中,能够得到肯定,那样至少有调整到京城做官,或者是被提拔的机会。
连续三年的大旱大灾,以及延安府各地出现的农民暴乱,让卢为标所有希望都化作泡影。
卢为标上任三年多时间,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去看看,就算是春节假期,也无法离开,要么就是下面的灾荒严重,要么就是赋税不能够按时收缴,总之事情就是忙不完。
延安府所辖各县出现诸多农民暴乱之后,卢为标更不要想着回家去看看了。
这个春节,卢为标一边担心米脂县是不是会出现哪个不长眼的农民暴乱,一边独自喝闷酒,派遣心中的郁闷,可惜这闷酒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米脂县全县人口不足五万人,县城人户不足万人,地广人稀,本就是贫瘠之地,想要在这样的地方做出一番事业,就算是好年景,也要累的脱一层皮。
三年时间过去,卢为标基本掌握了全县大大小小的情况,对城内的五大家族更是耳熟能详,作为山西太原府的人,卢为标见过真正的士大夫家族,和那些真正的士大夫家族比较起来,米脂县的五大家族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不过县城贺氏家族的强悍,还是有些出乎卢为标预料的,也许是山高皇帝远,天启年间朝廷的争斗,丝毫没有影响到这里,贺氏家族倒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利用其他家族出现的某些重大的失误,慢慢的扩张势力,到近两年,几乎掌控了整个的米脂县。
心灰意冷的卢为标,对这一切都不是很在意,本就没有多少的利益,还争得你死我活的,根本就是井底之蛙,没有见过大世面。
正月吴氏家族出现的变故,卢为标照样不关心,吴缅清前来禀报的时候,卢为标压根没有关注此事,表现的心不在焉,心里想到的是灾荒和农民暴动的事情。
即将到来的县试,卢为标同样不关心,米脂县本就是穷乡僻壤,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出过两榜进士了,这样的穷苦之地,怕也是难出什么人才的。
五大家族的族长先后都来拜访,卢为标还是出面接待,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他也清楚五大家族的意思,反正每年这个时候,五大家族都是有些多多少少孝敬的,能够收到钱财,何为而不乐,有了这些钱财,慢慢积攒起来,也能够琢磨去打通上面的关系,早些离开这贫瘠之地。
卢为标是真的不想继续受罪了,在米脂县这样的地方担任知县,比那些京畿县的知县,收入要少好几倍,大家几乎都是三甲进士,凭什么有着如此之大的区别。
其实一个地方是不是能够出现更多的两榜进士,为朝廷贡献更多的人才,这也算是知县的功绩,南直隶和浙江等地,两榜进士数量多,特别是头甲和二甲的进士多,那些地方的官员,提拔的速度也快很多,进入到京城做官的几乎都是这些地方的官员。
遗憾的是,卢为标在这方面也是无可奈何,做不出什么成绩来。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县试了,县衙礼房的吏员忙乎乎的,卢为标这个知县、主考官,却根本就没有过问。
卢为标的身边,也有三个师爷,按照规矩来说,他应该有五个师爷,其中的刑名师爷,负责协助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审理,钱谷师爷负责钱粮赋税的征收,折奏师爷起草奏书和上报公文,征比师爷负责稽查和考证田赋,挂号师爷负责登记和整理事宜诸多的文书和信函,书启师爷负责专门撰写普通的文书。
卢为标没有那么多的银子,米脂县太穷了,所以他只有三个师爷。
这三个师爷分别是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和折奏师爷,其中的钱谷师爷还要负责稽查和考证田赋,折奏师爷要负责起草和撰写所有的文书、公文等等。
卢为标不是很信任这三个师爷,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他早就察觉到这些师爷在暗地里做的一些勾当,特别是与县里的贺氏家族联系紧密。
很多的事情,卢为标都是亲自拿在手里处理,特别是牵涉到刑名和钱粮的事宜。
春节刚过,县衙才开门,延安府知府马懋才的加急文书就到了。
文书主要是询问米脂县灾荒的事宜,且要求县衙详细禀报,不得有任何的疏漏,时间规定也非常的明确,三月初一之前必须要上报。
卢为标本想着将这份文书转给折奏师爷,反正这样的文书见得多了,米脂县接到延安府的文书,不可能有什么好事情,不是灾荒、流民就是百姓暴动,看的人心惊肉跳。
再次仔细看了奏折之后,卢为标突然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这份文书是知府马懋才大人亲自起草的,马大人的字迹,卢为标还是熟悉的。
马大人麾下也有师爷,更是有同知和通判协助,这等的事宜,大可不必亲自动手。
既然马大人亲自写了文书,那就说明事态有些严重了。
米脂县的流民,去岁年底的时候,就逼近了县城,距离县城仅仅有两里地,而且县内土匪多如牛毛,就连守备衙门的军士,也轻易不会出城去了,免得遭遇到土匪的算计。
想到守备衙门,卢为标也是恼火的,不足百名军士,这些军士平日里是拿不到什么军饷的,县衙根本就没有银子,资助他们的多半是贺氏家族,所以这些军士对贺氏家族的感情不一般,按说卢为标是不允许这等情况出现的,可惜他囊中羞涩,没有银子,贺氏家族愿意拿出来银子,维持守备衙门,他也就是睁一眼闭一眼了。
脑子里想到的事情太多,卢为标强迫自身冷静下来。
接近半天的时间,卢为标都在分析这份文书。
他不可能马上写出回复的文书,要说他这个知县,按照规矩必须守在衙门,不得擅自离开,否则就要遭受到弹劾,了解下面的情况,依靠下面的官吏,以及个村镇的耆老和里正,卢为标也想着到下面去走走看看,这基本属于幻想,去年各地开始出现农民暴乱之后,他就更是不可能到村镇去了,真的要被暴乱的农民给咔嚓了,那一定是朝廷的特大新闻了。
想着从下面的官吏以及各村镇的耆老和里正那里得到实际情况,有些困难,从这个渠道得来的禀报,要么就是夸大了事实,要么就是缩小了灾荒的程度。
这样奏报,下面的官吏都是能够从中获取到好处的,这一点卢为标很清楚。
思前想后,他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参见县试的这批学生的身上,可不要小看这些年纪不大的少年,知道的事情应该是不少的,更加关键的是童言无忌,这些少年尚未经历社会上的磨砺,说话做事很是直爽,有什么说什么,绝不会掩饰。
从这些学生嘴里得到的消息,一定是真实的。
不过卢为标也没有抱着很大的希望,毕竟这些学生,家境大都是不错的,不一定完全知道下面的情形。
米脂县知县卢为标,最近一段时间很是郁闷。
皇上登基之后,大力整顿朝政,彻底剿灭了魏忠贤及其余孽,朝野都是一片新气象,欢呼歌颂之声此起彼伏,按说这样的情形之下,大明各地都要沾上喜气的,可惜的是,米脂县连续三年都是遭遇到严重的灾荒,其造成的后果,是各级官吏都始料不及的。
延安府知府马懋才在去年已经给各县下发了诸多的文书,内容几乎都是延安府所辖各县发生的饥荒以及农民的暴乱,这与朝廷之中出现的新气象是格格不入的,延安府给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以及朝廷都写去了奏折,但没有听见任何的动静。
去岁十一月白水县农民王二造反,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造反浪潮,府谷的王嘉胤、宜川的王佐、安塞的高迎祥、汉南的王大梁等农民都起来造反了,虽说王二已经被官府镇压和斩杀了,可其他造反的农民闹得正欢。
三年大旱,导致了三年的大灾,让卢为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卢为标是天启七年赶赴米脂县上任的,他本是山西太原人,天启年间的三甲进士,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也不是东林党人,或者是浙党人,更是与魏忠贤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被派遣到了最为贫瘠的陕西,出任米脂县知县。
三甲进士大部分都是要外派的,但这外派的地方就大不一样了,若是被外派到北直隶或者南直隶,那是最舒服的,其次就是浙江等南方地区,再次就是湖广等中部地区,就算是到偏远的云南和广东等地,至少气候条件要好很多。
最差的就是被派遣到陕西。
有意思的是,殿试的三甲进士,只要是没有什么特殊背景的,一般山西的被派遣到陕西做官,陕西的被派遣到山西做官,几乎没有什么被派遣到南方去的,就更不要说北直隶和南直隶等地了。
卢为标也想在米脂县好好干,做一番事情出来,那样至少在三年进行的一次考察地方官的鉴定之中,能够得到肯定,那样至少有调整到京城做官,或者是被提拔的机会。
连续三年的大旱大灾,以及延安府各地出现的农民暴乱,让卢为标所有希望都化作泡影。
卢为标上任三年多时间,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去看看,就算是春节假期,也无法离开,要么就是下面的灾荒严重,要么就是赋税不能够按时收缴,总之事情就是忙不完。
延安府所辖各县出现诸多农民暴乱之后,卢为标更不要想着回家去看看了。
这个春节,卢为标一边担心米脂县是不是会出现哪个不长眼的农民暴乱,一边独自喝闷酒,派遣心中的郁闷,可惜这闷酒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米脂县全县人口不足五万人,县城人户不足万人,地广人稀,本就是贫瘠之地,想要在这样的地方做出一番事业,就算是好年景,也要累的脱一层皮。
三年时间过去,卢为标基本掌握了全县大大小小的情况,对城内的五大家族更是耳熟能详,作为山西太原府的人,卢为标见过真正的士大夫家族,和那些真正的士大夫家族比较起来,米脂县的五大家族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不过县城贺氏家族的强悍,还是有些出乎卢为标预料的,也许是山高皇帝远,天启年间朝廷的争斗,丝毫没有影响到这里,贺氏家族倒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利用其他家族出现的某些重大的失误,慢慢的扩张势力,到近两年,几乎掌控了整个的米脂县。
心灰意冷的卢为标,对这一切都不是很在意,本就没有多少的利益,还争得你死我活的,根本就是井底之蛙,没有见过大世面。
正月吴氏家族出现的变故,卢为标照样不关心,吴缅清前来禀报的时候,卢为标压根没有关注此事,表现的心不在焉,心里想到的是灾荒和农民暴动的事情。
即将到来的县试,卢为标同样不关心,米脂县本就是穷乡僻壤,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出过两榜进士了,这样的穷苦之地,怕也是难出什么人才的。
五大家族的族长先后都来拜访,卢为标还是出面接待,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他也清楚五大家族的意思,反正每年这个时候,五大家族都是有些多多少少孝敬的,能够收到钱财,何为而不乐,有了这些钱财,慢慢积攒起来,也能够琢磨去打通上面的关系,早些离开这贫瘠之地。
卢为标是真的不想继续受罪了,在米脂县这样的地方担任知县,比那些京畿县的知县,收入要少好几倍,大家几乎都是三甲进士,凭什么有着如此之大的区别。
其实一个地方是不是能够出现更多的两榜进士,为朝廷贡献更多的人才,这也算是知县的功绩,南直隶和浙江等地,两榜进士数量多,特别是头甲和二甲的进士多,那些地方的官员,提拔的速度也快很多,进入到京城做官的几乎都是这些地方的官员。
遗憾的是,卢为标在这方面也是无可奈何,做不出什么成绩来。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县试了,县衙礼房的吏员忙乎乎的,卢为标这个知县、主考官,却根本就没有过问。
卢为标的身边,也有三个师爷,按照规矩来说,他应该有五个师爷,其中的刑名师爷,负责协助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审理,钱谷师爷负责钱粮赋税的征收,折奏师爷起草奏书和上报公文,征比师爷负责稽查和考证田赋,挂号师爷负责登记和整理事宜诸多的文书和信函,书启师爷负责专门撰写普通的文书。
卢为标没有那么多的银子,米脂县太穷了,所以他只有三个师爷。
这三个师爷分别是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和折奏师爷,其中的钱谷师爷还要负责稽查和考证田赋,折奏师爷要负责起草和撰写所有的文书、公文等等。
卢为标不是很信任这三个师爷,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他早就察觉到这些师爷在暗地里做的一些勾当,特别是与县里的贺氏家族联系紧密。
很多的事情,卢为标都是亲自拿在手里处理,特别是牵涉到刑名和钱粮的事宜。
春节刚过,县衙才开门,延安府知府马懋才的加急文书就到了。
文书主要是询问米脂县灾荒的事宜,且要求县衙详细禀报,不得有任何的疏漏,时间规定也非常的明确,三月初一之前必须要上报。
卢为标本想着将这份文书转给折奏师爷,反正这样的文书见得多了,米脂县接到延安府的文书,不可能有什么好事情,不是灾荒、流民就是百姓暴动,看的人心惊肉跳。
再次仔细看了奏折之后,卢为标突然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这份文书是知府马懋才大人亲自起草的,马大人的字迹,卢为标还是熟悉的。
马大人麾下也有师爷,更是有同知和通判协助,这等的事宜,大可不必亲自动手。
既然马大人亲自写了文书,那就说明事态有些严重了。
米脂县的流民,去岁年底的时候,就逼近了县城,距离县城仅仅有两里地,而且县内土匪多如牛毛,就连守备衙门的军士,也轻易不会出城去了,免得遭遇到土匪的算计。
想到守备衙门,卢为标也是恼火的,不足百名军士,这些军士平日里是拿不到什么军饷的,县衙根本就没有银子,资助他们的多半是贺氏家族,所以这些军士对贺氏家族的感情不一般,按说卢为标是不允许这等情况出现的,可惜他囊中羞涩,没有银子,贺氏家族愿意拿出来银子,维持守备衙门,他也就是睁一眼闭一眼了。
脑子里想到的事情太多,卢为标强迫自身冷静下来。
接近半天的时间,卢为标都在分析这份文书。
他不可能马上写出回复的文书,要说他这个知县,按照规矩必须守在衙门,不得擅自离开,否则就要遭受到弹劾,了解下面的情况,依靠下面的官吏,以及个村镇的耆老和里正,卢为标也想着到下面去走走看看,这基本属于幻想,去年各地开始出现农民暴乱之后,他就更是不可能到村镇去了,真的要被暴乱的农民给咔嚓了,那一定是朝廷的特大新闻了。
想着从下面的官吏以及各村镇的耆老和里正那里得到实际情况,有些困难,从这个渠道得来的禀报,要么就是夸大了事实,要么就是缩小了灾荒的程度。
这样奏报,下面的官吏都是能够从中获取到好处的,这一点卢为标很清楚。
思前想后,他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参见县试的这批学生的身上,可不要小看这些年纪不大的少年,知道的事情应该是不少的,更加关键的是童言无忌,这些少年尚未经历社会上的磨砺,说话做事很是直爽,有什么说什么,绝不会掩饰。
从这些学生嘴里得到的消息,一定是真实的。
不过卢为标也没有抱着很大的希望,毕竟这些学生,家境大都是不错的,不一定完全知道下面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