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于诚节面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安没有确凿的证据,本不该随便乱说,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大不了惹皇帝不高兴呗。
“陛下,微臣现在并没有确凿证据,不过,以微臣之见,此事多半与云南王有关。”
李安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判断。
李隆基沉思片刻,看着李安:“李校尉也怀疑爨地叛乱,与云南王有关?那你是如何判断的?”
李安酝酿片刻,正色道:“陛下,微臣的根据有三,第一,云南王雄才大略,前几年已经将六诏一统,若要再次扩充土地,爨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爨地刚刚发生叛乱,云南王就迫不及待的让自己的二王子前往京城,这足以说明,云南王对爨地极为重视,而若是对爨地没有企图,又何必如此紧张。第三,据臣调查,云南王在半年前,秘密派遣一支人马进入爨地,意图不明,而这一支人马,极有可能与爨地叛乱有关。”
不论如何,李安所说的事实,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李隆基听完李安的汇报后,低头陷入了沉思,云南王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外臣,他是真的不喜欢爨地的叛乱,会与云南王有关,但爨地叛乱的确有很多反常的地方,而这些反常的现象全都指向皮逻阁,让李隆基不得不信。
“李校尉分析的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只要没有确凿证据,朕是不会相信的,李校尉明白吗?”
“是,陛下,微臣明白,微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已经留下多名属下,让他们前往爨地调查情况,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查出重要的线索。”
李隆基一愣,指着李安道:“李安,你又自作主张,罢了,看在你一心为国的份上,朕就不计较了。”
“谢陛下。”
李隆基虽然依靠南诏共同对抗吐蕃,但他的确不希望南诏占领爨地,因为这样一来,南诏力量将进一步增强,太过强大的邻居,对大唐将会构成实际的威胁,这也是李隆基所不希望看到的。
“对了,李校尉担心云南王平定爨地叛乱后,会赖着不走,可我大唐的兵马都在西部和北部,暂时依靠云南王相助,是最妥当的办法,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李隆基看向李安,指出大唐朝廷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李安正色道:“陛下,既然云南王愿意效忠朝廷,为陛下分忧,陛下理应给他尽忠的机会,但不能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交给他,我大唐也要派遣一支兵马进入爨地,如此,南北夹击,才能更好的平定爨地叛乱,更可以防止云南王有侵吞爨地的打算。”
李隆基闻言笑了:“李校尉所言,与章仇兼琼奏折中所说的基本一样,看来在蜀中的时候,你与章仇兼琼早就商量好了,他推荐让你领兵平定爨地叛乱,这也是你的意思?”
“只要陛下给微臣这个机会,微臣愿意为陛下效力。”
李安没有正面回答,但如此回答也等于是承认了。
李隆基微微笑了笑,看着李安:“爨地山高林密,李校尉觉得,需要多少兵马才够用,朕先说好,我大唐主力暂时不能调往南部,能够动用的人马不会很多。”
“陛下,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三五千人马应该就够用了。”
李安略作沉思,给出了一个不大的数字。
“三五千人马就够了?李校尉可不能戏言。”
李隆基大为惊诧,严肃的看向李安。
李安的表情更加认真:“陛下,微臣只需三五千兵马,便可以为陛下平定爨地叛乱,陛下若有疑虑,微臣可立下军令状。”
李隆基又是一愣:“军令状就不必了,如何处置爨地事物,朕还要仔细斟酌,不过,朕真的很好奇,李校尉了解爨地吗?你为何能这么肯定,认为只需三五千兵马就可以平地那里的叛乱,是因为云南王的协助?”
李安轻轻一笑:“陛下,爨地豪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平定他们并不困难,只有庸俗的将领,才会动用大批人马进行平叛。”
见李安如此自信,李隆基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当年,他也像李安这样,睿智而自信,可如今他老了,已经不复年轻时的锐气。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高力士,感叹道:“年轻人就是充满锐气,充满自信,就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大将军,宣读圣旨吧!”
高力士应了一声,从袖中摸出一份圣旨,高声道:“右龙武军校尉李安,平定东女国叛乱,粉碎吐蕃入侵阴谋,战功卓著,进封为右龙武军郎将,官位正五品上阶,加封定远将军,赏赐千金,绸缎千匹,粟米两千旦……其余立功将士,各有封赏。”
这一次的赏赐,可谓极为丰厚,除了金银绸缎等财富之外,官位也晋升了四阶,从正六品上阶,直接升为正五品上阶,定远将军的散号,预示着李安正式迈入将军的行列,从此,部下就可以正式称呼自己为将军了。【愛↑去△小↓說△網w qu 】
“微臣谢陛下赏赐……”
李安跪拜谢恩,心里大为高兴,这些都是他拼尽全力换来的,也算是他应得的赏赐。
见李安高兴的合不拢嘴,李隆基微微瞪了李安一眼:“李安,你现在已经是将军了,不能再赖在灵州进奏院了,朕给你的赏赐,足够你在京城买一套房子了。”
“是,陛下,微臣明日就去城内买房子。”
李安合不拢嘴道。
“大将军,把其它立功将士的赏赐也发出去。”
李隆基交代高力士一句,并看向李安:“李将军,快去京城看房子吧!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最好的房子。”
“是,陛下,微臣告退。”
李安带着满心的欢喜,奔回灵州进奏院,并将皇帝大赏立功将士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心腹将士,众立功将士闻言,皆大为兴奋。
####
午后,南诏二王子于诚节,在大唐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大明宫面见大唐皇帝李隆基,这是于诚节第一次来长安城,对这里的规矩还不太了解,为此,要有大唐官员时时提醒,以免于诚节做出失礼和有损身份的事情。
“大家,南诏二王子已经到了殿外。”
一名小太监小步走入紫宸殿,向李隆基汇报情况。
李隆基点了点头,小太监会意,高声喊道:“宣南诏二王子于诚节觐见。”
“臣于诚节参见陛下。”
于诚节按照大唐官员交代的礼仪,恭敬的向李隆基行礼。
“赐座。”
李隆基伸手一挥,让于诚节落座。
“谢陛下。”
于诚节先谢恩,而后缓缓坐在自己该做的位置,表情显得有些拘谨,毕竟,在他眼前是控制万里江山的大唐皇帝李隆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云南王这些年,身体可好?”
李隆基见于诚节太紧张,语气和蔼的拉起来家常。
“回陛下,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不过前几年感染了风寒,时常咳嗽,偶尔吐过几次血,郎中说只要细细调养就不会有大碍。”
于诚节恭敬的回答。
得知皮逻阁身体有恙,李隆基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位多年来忠心大唐的臣子,处处与大唐朝廷保持步调一致,与李隆基的配合也非常默契,如今就这么病了,这让李隆基感到非常的惋惜和担忧,一旦皮逻阁遭遇不幸,继位者能否坚持联合大唐对抗吐蕃都未可知。
但同时,李隆基也感到大大的松了口气,皮逻阁身体不太好,野心也会遭到极大的削弱,如此,应该不会对爨地抱有太大幻想。
“云南王才四十余岁,居然感染风寒,这可得好好调理才是。”
李隆基说着看向身旁的高力士:“朕记得前些日子安禄山送来二十支辽东的千年人参,全都赐给云南王,让他好好补补。”
“是,大家。”
于诚节闻言一愣,忙道:“陛下,千年人参极为难得,父亲偶感风寒,不需要这么多。”
李隆基轻轻一笑,摆手道:“云南王是朕极为倚重的忠臣,区区千年人参又算的了什么,只要云南王能快些好起来,赏赐再多的人参,朕也舍得。”
于诚节大感受宠若惊,忙道:“微臣代父亲谢陛下恩赐,我南诏将世世代代效忠大唐,永远做大唐的忠臣。”
“哈哈哈!好,好。”
李隆基对于诚节的回答非常满意。
“陛下,微臣这次来京城,就是奉父亲之命,前来向陛下请战,讨伐爨地叛逆之徒,为陛下分忧,为大唐尽忠。”
于诚节立即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李隆基咧嘴一笑:“云南王身体有恙,却还不忘为朕分忧,为大唐尽忠,朕心甚慰,朕知道南诏历代君王都是我大唐的忠臣,云南王更是朕的好臣子,若有你们南诏相助,爨地叛乱可日可平。”
这份回答就等于同意让南诏平定爨地叛乱,于诚节一脸激动,进言道:“陛下,父亲时常告诫微臣,若没有大唐的资助,就没有南诏的今天,日后不论如何,一定要全心全意效忠大唐,做陛下的忠顺臣子,若有半点叛逆之心,南诏列祖列宗在棺材里都不会答应,此次爨地豪族反叛大唐,我南诏应当举全国之力,为大唐效力,平定爨地豪族的叛乱。”
李隆基抬眼看着眉飞色舞的于诚节,心里总感觉有些问题,顿了顿,淡然一笑:“云南王如此忠心大唐,愿以举国之力帮助大唐平地爨地叛乱,朕非常高兴,不过,爨地叛乱乃是朕的责任,朕岂能让云南王独自承担这份责任,况且,爨地山高林密,平叛并非三五月就可以完成,云南王忠心可嘉,但朕也不忍心耗空南诏的国力,朕会派遣一支精锐兵马从北部进攻爨地,云南王只需调集国内部分兵马,在南部呼应大唐即可。”
显然,在最后这一刻,李隆基想到了李安的建议,他突然觉得,皮逻阁愿意以举国之力帮助大唐帝国平定爨地叛乱,这里面是有问题的,毕竟,天底下不会有这么傻的政治家,为了表达忠心,极力牺牲自己的利益。
于诚节闻言,猛的一愣,在出发之前,皮逻阁交代给他的任务,是要他为南诏争取平定爨地的主导权,在皮逻阁看来,大唐的主力都在西部和北部,剑南道的大部分兵马也被吐蕃所牵制,能用来应对爨地的兵马非常有限,在这种时候,只要南诏愿意全力承担平叛,大唐应该很高兴才对。
不过,这仅仅是皮逻阁与心腹臣子的推测,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李隆基并没有答应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交给南诏,而是派遣一支唐军兵马进入爨地,并让南诏负责策应唐军。
也就是说,若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于诚节的任务就没有完成,回去之后肯定难以向自己的父亲皮逻阁交代,而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阁罗凤继位的胜算。
于诚节表情有些紧张,沉思片刻,进言道:“陛下,为大唐朝廷分忧,是每一个臣子的本分,爨地紧邻南诏,地形、气候、风俗,都与我南诏颇为相似,让我南诏全权负责平叛,必可事半功倍,若大唐雄师进入爨地,则犹如虎豹落入平原,必难以久持。”
为了拿下平定爨地叛乱的主导权,于诚节还未思考清楚,便将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而李隆基听了之后,更加认为皮逻阁的居心有问题。
什么叫,地形、气候、风俗都与南诏相似,这不就表示爨地更像南诏的领土吗?于诚节如此表达,李隆基岂能不心生警惕。
李隆基酝酿片刻,看着于诚节,故作不悦道:“我大唐雄师战无不胜,何谓虎豹落入平原,二王子太小觑我大唐军队了。”
“微臣愚钝,微臣该死,请陛下恕微臣无心之过。”
于诚节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向李隆基请罪。
李隆基当然不愿与南诏翻脸,更不愿训斥远道而来的于诚节,顿了顿,笑道:“二王子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已,何罪之有?来,我们不谈国事,谈谈南诏的风土人情吧!”
李隆基此刻已经下定决心,要让李安主导平定爨地的叛乱,为此,及时岔开话题。(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安没有确凿的证据,本不该随便乱说,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大不了惹皇帝不高兴呗。
“陛下,微臣现在并没有确凿证据,不过,以微臣之见,此事多半与云南王有关。”
李安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判断。
李隆基沉思片刻,看着李安:“李校尉也怀疑爨地叛乱,与云南王有关?那你是如何判断的?”
李安酝酿片刻,正色道:“陛下,微臣的根据有三,第一,云南王雄才大略,前几年已经将六诏一统,若要再次扩充土地,爨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爨地刚刚发生叛乱,云南王就迫不及待的让自己的二王子前往京城,这足以说明,云南王对爨地极为重视,而若是对爨地没有企图,又何必如此紧张。第三,据臣调查,云南王在半年前,秘密派遣一支人马进入爨地,意图不明,而这一支人马,极有可能与爨地叛乱有关。”
不论如何,李安所说的事实,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李隆基听完李安的汇报后,低头陷入了沉思,云南王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外臣,他是真的不喜欢爨地的叛乱,会与云南王有关,但爨地叛乱的确有很多反常的地方,而这些反常的现象全都指向皮逻阁,让李隆基不得不信。
“李校尉分析的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只要没有确凿证据,朕是不会相信的,李校尉明白吗?”
“是,陛下,微臣明白,微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已经留下多名属下,让他们前往爨地调查情况,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查出重要的线索。”
李隆基一愣,指着李安道:“李安,你又自作主张,罢了,看在你一心为国的份上,朕就不计较了。”
“谢陛下。”
李隆基虽然依靠南诏共同对抗吐蕃,但他的确不希望南诏占领爨地,因为这样一来,南诏力量将进一步增强,太过强大的邻居,对大唐将会构成实际的威胁,这也是李隆基所不希望看到的。
“对了,李校尉担心云南王平定爨地叛乱后,会赖着不走,可我大唐的兵马都在西部和北部,暂时依靠云南王相助,是最妥当的办法,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李隆基看向李安,指出大唐朝廷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李安正色道:“陛下,既然云南王愿意效忠朝廷,为陛下分忧,陛下理应给他尽忠的机会,但不能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交给他,我大唐也要派遣一支兵马进入爨地,如此,南北夹击,才能更好的平定爨地叛乱,更可以防止云南王有侵吞爨地的打算。”
李隆基闻言笑了:“李校尉所言,与章仇兼琼奏折中所说的基本一样,看来在蜀中的时候,你与章仇兼琼早就商量好了,他推荐让你领兵平定爨地叛乱,这也是你的意思?”
“只要陛下给微臣这个机会,微臣愿意为陛下效力。”
李安没有正面回答,但如此回答也等于是承认了。
李隆基微微笑了笑,看着李安:“爨地山高林密,李校尉觉得,需要多少兵马才够用,朕先说好,我大唐主力暂时不能调往南部,能够动用的人马不会很多。”
“陛下,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三五千人马应该就够用了。”
李安略作沉思,给出了一个不大的数字。
“三五千人马就够了?李校尉可不能戏言。”
李隆基大为惊诧,严肃的看向李安。
李安的表情更加认真:“陛下,微臣只需三五千兵马,便可以为陛下平定爨地叛乱,陛下若有疑虑,微臣可立下军令状。”
李隆基又是一愣:“军令状就不必了,如何处置爨地事物,朕还要仔细斟酌,不过,朕真的很好奇,李校尉了解爨地吗?你为何能这么肯定,认为只需三五千兵马就可以平地那里的叛乱,是因为云南王的协助?”
李安轻轻一笑:“陛下,爨地豪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平定他们并不困难,只有庸俗的将领,才会动用大批人马进行平叛。”
见李安如此自信,李隆基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当年,他也像李安这样,睿智而自信,可如今他老了,已经不复年轻时的锐气。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高力士,感叹道:“年轻人就是充满锐气,充满自信,就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大将军,宣读圣旨吧!”
高力士应了一声,从袖中摸出一份圣旨,高声道:“右龙武军校尉李安,平定东女国叛乱,粉碎吐蕃入侵阴谋,战功卓著,进封为右龙武军郎将,官位正五品上阶,加封定远将军,赏赐千金,绸缎千匹,粟米两千旦……其余立功将士,各有封赏。”
这一次的赏赐,可谓极为丰厚,除了金银绸缎等财富之外,官位也晋升了四阶,从正六品上阶,直接升为正五品上阶,定远将军的散号,预示着李安正式迈入将军的行列,从此,部下就可以正式称呼自己为将军了。【愛↑去△小↓說△網w qu 】
“微臣谢陛下赏赐……”
李安跪拜谢恩,心里大为高兴,这些都是他拼尽全力换来的,也算是他应得的赏赐。
见李安高兴的合不拢嘴,李隆基微微瞪了李安一眼:“李安,你现在已经是将军了,不能再赖在灵州进奏院了,朕给你的赏赐,足够你在京城买一套房子了。”
“是,陛下,微臣明日就去城内买房子。”
李安合不拢嘴道。
“大将军,把其它立功将士的赏赐也发出去。”
李隆基交代高力士一句,并看向李安:“李将军,快去京城看房子吧!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最好的房子。”
“是,陛下,微臣告退。”
李安带着满心的欢喜,奔回灵州进奏院,并将皇帝大赏立功将士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心腹将士,众立功将士闻言,皆大为兴奋。
####
午后,南诏二王子于诚节,在大唐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大明宫面见大唐皇帝李隆基,这是于诚节第一次来长安城,对这里的规矩还不太了解,为此,要有大唐官员时时提醒,以免于诚节做出失礼和有损身份的事情。
“大家,南诏二王子已经到了殿外。”
一名小太监小步走入紫宸殿,向李隆基汇报情况。
李隆基点了点头,小太监会意,高声喊道:“宣南诏二王子于诚节觐见。”
“臣于诚节参见陛下。”
于诚节按照大唐官员交代的礼仪,恭敬的向李隆基行礼。
“赐座。”
李隆基伸手一挥,让于诚节落座。
“谢陛下。”
于诚节先谢恩,而后缓缓坐在自己该做的位置,表情显得有些拘谨,毕竟,在他眼前是控制万里江山的大唐皇帝李隆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云南王这些年,身体可好?”
李隆基见于诚节太紧张,语气和蔼的拉起来家常。
“回陛下,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不过前几年感染了风寒,时常咳嗽,偶尔吐过几次血,郎中说只要细细调养就不会有大碍。”
于诚节恭敬的回答。
得知皮逻阁身体有恙,李隆基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位多年来忠心大唐的臣子,处处与大唐朝廷保持步调一致,与李隆基的配合也非常默契,如今就这么病了,这让李隆基感到非常的惋惜和担忧,一旦皮逻阁遭遇不幸,继位者能否坚持联合大唐对抗吐蕃都未可知。
但同时,李隆基也感到大大的松了口气,皮逻阁身体不太好,野心也会遭到极大的削弱,如此,应该不会对爨地抱有太大幻想。
“云南王才四十余岁,居然感染风寒,这可得好好调理才是。”
李隆基说着看向身旁的高力士:“朕记得前些日子安禄山送来二十支辽东的千年人参,全都赐给云南王,让他好好补补。”
“是,大家。”
于诚节闻言一愣,忙道:“陛下,千年人参极为难得,父亲偶感风寒,不需要这么多。”
李隆基轻轻一笑,摆手道:“云南王是朕极为倚重的忠臣,区区千年人参又算的了什么,只要云南王能快些好起来,赏赐再多的人参,朕也舍得。”
于诚节大感受宠若惊,忙道:“微臣代父亲谢陛下恩赐,我南诏将世世代代效忠大唐,永远做大唐的忠臣。”
“哈哈哈!好,好。”
李隆基对于诚节的回答非常满意。
“陛下,微臣这次来京城,就是奉父亲之命,前来向陛下请战,讨伐爨地叛逆之徒,为陛下分忧,为大唐尽忠。”
于诚节立即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李隆基咧嘴一笑:“云南王身体有恙,却还不忘为朕分忧,为大唐尽忠,朕心甚慰,朕知道南诏历代君王都是我大唐的忠臣,云南王更是朕的好臣子,若有你们南诏相助,爨地叛乱可日可平。”
这份回答就等于同意让南诏平定爨地叛乱,于诚节一脸激动,进言道:“陛下,父亲时常告诫微臣,若没有大唐的资助,就没有南诏的今天,日后不论如何,一定要全心全意效忠大唐,做陛下的忠顺臣子,若有半点叛逆之心,南诏列祖列宗在棺材里都不会答应,此次爨地豪族反叛大唐,我南诏应当举全国之力,为大唐效力,平定爨地豪族的叛乱。”
李隆基抬眼看着眉飞色舞的于诚节,心里总感觉有些问题,顿了顿,淡然一笑:“云南王如此忠心大唐,愿以举国之力帮助大唐平地爨地叛乱,朕非常高兴,不过,爨地叛乱乃是朕的责任,朕岂能让云南王独自承担这份责任,况且,爨地山高林密,平叛并非三五月就可以完成,云南王忠心可嘉,但朕也不忍心耗空南诏的国力,朕会派遣一支精锐兵马从北部进攻爨地,云南王只需调集国内部分兵马,在南部呼应大唐即可。”
显然,在最后这一刻,李隆基想到了李安的建议,他突然觉得,皮逻阁愿意以举国之力帮助大唐帝国平定爨地叛乱,这里面是有问题的,毕竟,天底下不会有这么傻的政治家,为了表达忠心,极力牺牲自己的利益。
于诚节闻言,猛的一愣,在出发之前,皮逻阁交代给他的任务,是要他为南诏争取平定爨地的主导权,在皮逻阁看来,大唐的主力都在西部和北部,剑南道的大部分兵马也被吐蕃所牵制,能用来应对爨地的兵马非常有限,在这种时候,只要南诏愿意全力承担平叛,大唐应该很高兴才对。
不过,这仅仅是皮逻阁与心腹臣子的推测,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李隆基并没有答应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交给南诏,而是派遣一支唐军兵马进入爨地,并让南诏负责策应唐军。
也就是说,若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于诚节的任务就没有完成,回去之后肯定难以向自己的父亲皮逻阁交代,而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阁罗凤继位的胜算。
于诚节表情有些紧张,沉思片刻,进言道:“陛下,为大唐朝廷分忧,是每一个臣子的本分,爨地紧邻南诏,地形、气候、风俗,都与我南诏颇为相似,让我南诏全权负责平叛,必可事半功倍,若大唐雄师进入爨地,则犹如虎豹落入平原,必难以久持。”
为了拿下平定爨地叛乱的主导权,于诚节还未思考清楚,便将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而李隆基听了之后,更加认为皮逻阁的居心有问题。
什么叫,地形、气候、风俗都与南诏相似,这不就表示爨地更像南诏的领土吗?于诚节如此表达,李隆基岂能不心生警惕。
李隆基酝酿片刻,看着于诚节,故作不悦道:“我大唐雄师战无不胜,何谓虎豹落入平原,二王子太小觑我大唐军队了。”
“微臣愚钝,微臣该死,请陛下恕微臣无心之过。”
于诚节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向李隆基请罪。
李隆基当然不愿与南诏翻脸,更不愿训斥远道而来的于诚节,顿了顿,笑道:“二王子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已,何罪之有?来,我们不谈国事,谈谈南诏的风土人情吧!”
李隆基此刻已经下定决心,要让李安主导平定爨地的叛乱,为此,及时岔开话题。(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