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倾宋 > 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

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叶应武将“奖励”这两个字咬得特别重,赵云舒轻轻哼了一声,下手也不由得重了几分,让叶应武轻吸一口凉气。不过她还是说道:“古往今来,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坐的稳这个天下,向远处说,隋炀帝杨广,替他爹一统天下,不过这泱泱大隋也是断送在他的手中;往近处说,忽必烈可不就是做好的例子么。夫君是不折不扣的马上皇帝,但是现在北伐成功,中原故土已经尽数收复,所以夫君现在需要做的,是学习怎么坐稳这天下。”

    叶应武点了点头,现在大明在南北线同时开战,而朝野中又是暗流涌动,自己屁股下这龙椅可坐的一点儿都不安稳。

    “夫君年轻,所以没有必要去耍弄什么帝王心术,只要夫君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一份赤诚,妾身相信夫君能够坐得稳。”赵云舒沉声说道。

    叶应武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

    他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感觉束手束脚,远远没有当初在兴州、在镇江府时候的快意,归根结底就是坐天下的问题。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现在的叶应武不是当初的叶使君,也不是当初的明王殿下了,而是大明的皇帝,是这比另外一个时空中的大明王朝更加广阔土地的主人,他想要坐稳这天下,就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次南洋之战战术的决策上,叶应武因为考虑到朝野中那些世家的存在,所以反倒是没有苏刘义他们单纯从战术角度出发看的清楚。

    他们可以只考虑军事,而叶应武还要顾及方方面面。

    这也是为什么叶应武现在越来越不敢冒险了。

    实际上他有这种心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御驾亲征,在沁水岸边和忽必烈决一胜负,实际上叶应武就没有使用自己最擅长的出奇制胜,而是以正兵,布下堂堂之阵和忽必烈决战。

    在战后分析,虽然其余将领们都没有人说,但是叶应武自己很清楚,沁水这一战打得并不好,在绞杀蒙古上岸军队的过程中,明军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甚至在局部战场上不得不以步卒迎战骑兵,如果不是杨宝和边居谊这两员大将率领亲卫顶上去,恐怕整个战线早就崩溃了。

    虽说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但是叶应武明白,蒙古骑兵攻击河滩阵地的侧后方薄弱处,这应该是自己预料到的,只是自己却潜意识的以为蒙古鞑子肯定会直奔营寨,所以忽视了这个最致命的薄弱处,这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叶应武在布正兵之阵方面的短板。

    沁水一战,如果不是幽燕大捷的消息及时传来,而且叶应武带领五百重骑冲锋,恐怕还真是胜负难分。

    虽然无论是张世杰这个北伐统帅,还是杨宝等下面将领,都没有指责陛下指挥布置的失误,但是叶应武却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归根结底还是太谨慎了,如果他当时能够派出军队渡过沁水直扑雁门关或者岢岚军,就能够和南下的天武军一起,直接将蒙古军队困在太原府一带,根本没有后面的波折了。

    只能说幽燕大捷的消息、忽必烈的病重等等给叶应武提供了翻盘的机会,或者说直接将叶应武送上了胜利者的位置,但叶应武自己还没有天真的以为这一战自己大获全胜。

    当然叶应武也清楚,赵云舒让他保持赤诚之心,并不是建议他可以率性而为,那样整个大明就真的要被毁掉了,而是让叶应武以光明正大的方式对待朝野之间各式各样的问题,因为不用赵云舒或者惠娘说,叶应武自己也很清楚,自己在帝王心术和朝堂斗争上并不很擅长,甚至可以说是短板,而这样的短板一旦操作失误,有的时候是致命的。

    尤其是以叶应武皇帝的身份,肩膀上挑起的担子太多,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太多,做什么都难免有所犹豫、瞻前顾后,而朝堂斗争和帝王心术,所需要的就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击致命,这对于现在的叶应武来说显然并不合适,他就不是这块料。

    叶应武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所以与其一些事情在心里藏着掖着,反倒不如开诚布公。

    “某已经让苏任忠南下了,现在政事堂中只剩下了文宋瑞,”叶应武若有所思的缓缓说道,手不知不觉得一拍桌子,人已经霍然站起来,“是时候找文宋瑞谈谈了,某这个师兄还真是一个闷性子,某没有功夫再等他了。”

    赵云舒和惠娘对视一眼,都露出一抹笑容。

    在这一刹那,她们恍惚又看到了几年前的叶应武,那个翻云覆雨、将天下掌握在股掌之中的叶应武。

    “罢了,某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叶应武眯了眯眼,露出一抹笑容,“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但是某就不相信,这天下某坐不安稳!”

    旋即叶应武转过头来:“这一次想要什么奖励啊?”

    惠娘下意识的向后缩了缩,刚才被这个家伙在书房这种地方使坏的印象还深刻着呢,所以她正经的说道:“要不夫君写一首诗吧。”

    “嗯,”叶应武点了点头,书房之中笔墨都是准备好的,他也没有犹豫,直接在宣纸上写下了龙飞凤舞的四句诗。而惠娘和赵云舒都上前一步,定睛看去。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优能化碧涛。

    杀伐之气,更或者说是帝王志在天下之气,跃然纸上。

    “这才是妾身的夫君。”惠娘踮起脚,在叶应武脸颊上吻了一下。

    ————————————————-

    大明云滇行省(涵盖大理、真腊)西部边境,原真腊国西部边界。

    小镇西晖。

    西晖者,夕阳西下之地也,是大明占领了这里之后重新起的名字,既是表明太阳下山之地,又表明大明以太阳下山之地为边界的雄心。

    袅袅炊烟在茂密的丛林之中升起,苍翠青山从小镇的一边向着这茂密雨林的深处延伸,放眼望不到尽头。而一轮血红的太阳,已经有一半没入青山之后,不过剩下的一半依旧将整个天空照亮。只要太阳还在,南洋特有的炎热和就仿佛没有终止。

    当中原已经迎来深秋的时候,南洋还在闷热中。

    西晖并不大,但是却是从云滇行省继续向西前往德里苏丹国的必由之路。因为这一道山在这个地方有天然的缺口,也就使得来往的商队车马无须翻越热带雨林覆盖的大山。在大明还没有占领真腊的时候,这里就是真腊西部边陲颇为热闹的村子,而等到大明军队开过来,这里特殊的地势,在使得这个村子自然而然成为大明云滇行省边境线上重要节点的同时,也成为大明军队戍守的要塞。

    糅合了南洋和中原样式的房屋在这缺口一带延伸开来,而并不算高大的城墙将房屋包裹在其中。除了这一座山谷中的小镇,大明军队还在两侧山上设置了营寨和阵地,从而能够及时对出现的敌人预警,并且也可以据险而守,依靠先进的火器形成交叉火力覆盖优势。

    因为平时这西晖镇是大明商队前往德里苏丹国的不二选择,所以小镇上客栈林立,商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而现在随着德里苏丹国向北收缩实力、放开道路,伊尔汗国的远征军随时都有可能到达,所以西晖镇的街道上也萧索了不少,大量的商队在意识到危险时,遵从自家主人的命令,都将货物留在这里以资助军队后折返。

    而原本因为大明和德里苏丹国之间有盟约,再加上这西晖镇远离大明在南洋的其余城镇,所以只有几百名驻军,主要用于收取过关费用,也就是后世的海关税和维持秩序。

    但是自从德里苏丹国战败,隶属于大明静江军的一个旅就率先开过来,而之后大理军的两个旅也都赶到,使得西晖镇的驻军已经达到了一个师的规模,这在西晖镇短暂的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正是因为军队、辎重和粮草的不断抵达,整个西晖镇也渲染上几分山雨欲来的气势。

    马蹄踏动大地,雨后的道路上泥泞未干,在最后斜照的阳光下升腾起茫茫雾气,仿佛这一片土地上有无穷无尽的水分,怎么也晒不干。一名骑兵冲过这道路上的茫茫雾气,马蹄卷动无数的泥点飞溅,而更多的骑兵跟在他后面,将道路上的平静彻底打乱。

    “属下参见将军!”不等骑兵停下脚步,两名明军旅长已经快步迎上去。

    “免礼!”娄勇从战马上飞身而下,长途跋涉而来,他脸上没有一点儿疲惫神色,反倒是杀气腾腾,而他身边紧跟着的亲卫们也都是手按佩刀,环顾四周,一看就知是久经战阵的虎狼之士

    这两名明军旅长,一个身材矮壮、皮肤黝黑,是大理军第五旅旅长素格力,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腊人,但是他从小就跟着父辈走从真腊到广南的商路,真腊“归化”之后,他报名参军,作战勇猛,很快就升到了旅长的位置,没有人怀疑素格力统率军队的能力和对大明的忠心,他现在已经成为大理军中数一数二的骁将,也是真腊人心中的偶像。

    而另外一个瘦高一些的明显是汉人,是静江军第二旅旅长孙俊,是当初跟着马塈和娄勇打过川南之战、大理之战、安南之战、真腊之战等等大战的老兵,也是马塈手下的大将。将他们两个派遣到这里,自然能够体现出对于这西晖镇的重视程度。

    至于西晖镇另外一个旅,更是大理军第一旅,其旅长由大理军第一师师长,当初的邕州军前厢都指挥使狄孟亲自担任。邕州军的前厢是邕州军的精锐,而狄孟也是当初马塈的第一号大将。据说还是北宋征讨南疆的大将狄青的子孙后代。

    后来邕州军和大理军整合为大理军,钦州军和静江军整合为静江军,狄孟也就自然而然在大理军中继续担任王牌大将。

    而他以师长的身份自领第一旅旅长,足可见他对第一旅的重视以及第一旅的强大所在。

    “狄孟这个小子呢,滚到哪里去了,老子亲自过来,他还闷在闺房里面装大姑娘上轿第一次?!”娄勇顶着南洋火辣辣的太阳赶路,浑身都是泥点和汗水、分外难受,再加上军情紧急,一见到只有两个旅长在这里,按理说应该以师长的身份在此处统率全军的狄孟却不见了踪影,多少有些生气。

    素格力连忙开口:“狄师长带着亲卫哨骑前出探查去了,加上将军来的匆忙,所以现在应该才接到消息往回赶。”

    “这小子胆子越来越大了。”娄勇一咧嘴,点了点头,火气消了大半,显然在狄孟这一员爱将身上也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

    按理说主帅亲自前往一线侦查,绝对不是什么合理的事情,甚至是在冒险。但是毕竟现在伊尔汗国的主力还没有抵达,周围村寨和山林基本都掌握在明军哨骑手中,所以并不怎么危险,更重要的是这西晖镇一直没有大规模军队进驻,大明在南洋的军队最主要任务也是维稳,换句话说就是队内镇压,所以对于西晖镇这一带的地形地势以及防务布置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纸面上,如果一个主帅身临前线,却依靠纸面上的东西指挥战斗,那么这一战没有成功的可能。

    和娄勇亦师亦友的马塈不是纸上谈兵的人,娄勇更不是,而马塈和娄勇赏识的狄孟,自然也不是这样的人。

    “说说吧,这西晖镇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娄勇手中的马鞭轻轻敲打着手掌心,人在议事堂那一个巨大的沙盘面前站得笔直,身上的斑斑污泥非但没有让他看上去狼狈,反而平添了几分沙场上的杀意。

    素格力和孙俊都是神情一凛,他们身为上层军官,多少也都有听闻上面马塈和娄勇制定的作战计划,更是知道这个作战计划有多少风险。看上去他们这些留守边境的军队不需要到大海上去冒险,但是他们两个却是心知肚明,想要以区区几个师的力量挡住伊尔汗国大军的进攻,岂是这么容易,否则娄勇也不会亲自赶到西晖镇来指挥作战。如果西晖镇首战失利的话,那么大明在南洋的管辖和统治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到时候娄勇如果没有办法抵挡伊尔汗国继续前进的话,整个南洋很有可能随之雪崩。

    这样的后果素格力和孙俊想想就脊背发凉。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大明军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如此危险境地,唯有全力以赴这一个选择。两个人的目光同时落在娄勇身上,归根结底娄勇是总指挥,他们身为旅长,最重要的还是听从娄勇的命令。

    听到娄勇吩咐,素格力上前一步,指着大明军队越来越离不开的沙盘说道:“将军请看,这里就是西晖镇,西晖镇名为村镇,实际上在咱们这几个月的专心营建修筑下,完全可以称之为一道关口。而按照当初大明和德里苏丹国的盟约,从这里向西有百里左右是两国的缓冲之地,在这一片地域上有大量的小部落以游牧的方式生活,其中有不少依赖于我大明向西行进的商队。”

    娄勇点了点头,这个情况他也知道。大明需要德里苏丹国来抵挡伊尔汗国,而德里苏丹国也需要大明能够保证他的侧翼安全,否则一旦和伊尔汗国开战,位于天竺南面的那些小国家甚至大明自己都出来趁火打劫的话,德里苏丹国可就直接灰飞烟灭了。

    所以大明和德里苏丹国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对方存在对于自己的好处,这也是双方能够明确遵守盟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