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月中霜里斗婵娟(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章鉴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文天祥和谢枋得也有些无奈。这些前朝老臣的心思他们自然也清楚,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要说没有点儿本事和手腕,仅凭借一腔热血就向前冲那是不可能的,而显然章鉴连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不过问,这是摆明了态度不想参与,一向脾气最好的章鉴都是如此,更不要说王爚更或者江万里了。
这两个老臣退出朝堂久矣,显然更不愿意重新卷入纷争之中。
看着这两个小辈脸上带着失落的神色,章鉴还是轻轻叹了一口气:“虽然老夫对你们想要干什么或者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不感兴趣,不过还是不介意提醒你们一句,现在大明击败了蒙古鞑子,就算是有一些百姓因为家人的战死而颇有微词,但是你们不要忘了,朝廷的抚恤很厚,否则当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参军,所以百姓们心中归根结底还是向着陛下、向着朝廷的,同理还有那些北地的大家族,大明把蒙古鞑子打趴下了,他们要是没有什么表示的话,怎么给世人交代?就算是有一些人不老实,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搅动风潮,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还有所向披靡的军队,难道会坐视不管?”
“这······”文天祥他们两个脸色微微一变。
章鉴笑了笑,伸手敲敲桌子:“只要民心在,军心在,翻不了天的,最多也就是闹腾两天罢了,你们啊,是当局者迷!如果真的出了什么大事,陛下已经掌控不了,会让你们两个优哉游哉的到老夫这里来?早就把人都拽到御书房中去了!”
章鉴说的轻松,文天祥和谢枋得却不敢真的松口气,都是将信将疑的看着章鉴。章鉴怔了一下,旋即摆了摆手:“好了好了,老夫说的已经足够多了,你们两个小子那点儿心思不用在这里拿来对付老夫,一个左丞相、一个户部尚书,都不是傻子,这点儿道理要是想不明白,你们屁股底下的位置早就坐不安稳了。都走,都走吧!”
文天祥苦笑一声,这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而且又经历了宋末风雨的老狐狸,果然不是这么容易套话的。他和谢枋得一开始确实还有一些当局者迷,但是章鉴只要说上两句话,实际上他们两个就已经想明白,只是章鉴作为三朝元老,在见识和心思上肯定要超越他们两个不少,所以还不如装糊涂,让章鉴自己开口指点。
而显然章鉴并没有上当,当然,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大明的丞相和尚书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这些老臣前来细细指点,那大明就真的差不多快要完了。
当下里不再多犹豫,文天祥上前一步,一拱手沉声说道:“老相公,我二人此次前来,除了想要向老相公请教之外,也想请老相公出马,给宦海仕途之中熟悉的老人们以及各处书院写一封信,表明朝廷的态度和老相公自己的建议。”
章鉴一怔,旋即冷笑一声:“老夫就知道你们两个家伙大半夜的前来,保准没有什么好事。也难怪你们两个胆子这么大,这可不是朝廷两个相公无牵无挂的过来,背后敢情还有陛下的意思吧?”
文天祥和谢枋得对视一眼,不由得笑着同时一拱手:“老相公聪慧过人,我等佩服!”
“这个时候用不到你们两个拍马屁!”章鉴显然对于这两个家伙一开始有意欺瞒感到气愤,更为自己不知道情况就指点了一番,甚至还替他们担心会不会引来叶应武的猜忌而担忧的事情有些无奈和恼怒,没有想到自己自诩为官场老人,却还是没有看穿这两个家伙的来意。
当然文天祥他们两个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明说身后站着的是叶应武,否则章鉴肯定两句话就敷衍过去了。毕竟见到他们两个孤身前来,显然也是刚刚收到消息不久有些惊慌,所以章鉴作为一个长辈,好心指点了两句,这样也可以避免他被彻底卷入这风潮之中,而现在文天祥不慌不忙的抬出来了陛下,意思自然也就很清楚。
您老人家对局势看的那么清楚,那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这一次可非得您老人家出马了!
章鉴缓缓坐下,伸手捋着胡须:“这是陛下的意思?”
文天祥郑重的点了点头,直接走到章鉴桌子前:“老相公,实际上您也很清楚,这是一场不能动用军队的战争,换而言之就是一场民心的斗争,如果天下百姓之心不再属于大明,那么哪怕是有强大的军队也没有用。而这一次我们的对手也不是强大的蒙古人,而是我们内部自己人,简而言之就是士人家族和地主家族,士农工商,士农工商,现在朝廷依靠工商的支持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肯定对工商有很大的回报,士农阶级自然就会感到威胁,或许他们的本意只是想要通过停止战争来阻止工商阶级的崛起,但是一旦这风潮卷起,还有几个人能够控制得住,谁能保证这天下不会大乱?到时候就是生灵涂炭、神州陆沉,蒙古鞑子卷土重来也并非不可能!”
章鉴皱了皱眉,喃喃说道:“所以陛下直接采取分化打击的方式,将能拉拢的人都拉拢过来,然后打击那些拉拢不过来的,这样原本就有很多矛盾的士人家族很容易爆发冲突,而本来坚决和朝廷作对的自然就会瓦解,他们的家族自然而然转为得胜者的战利品,这样虽然很是闹腾一番,但是实际上只是士人家族和地主家族受到了打击,而且是以一个家族吞并另外的家族从而扩大自身实力的方式,归根结底这些利益都还是这两个阶级的利益,只不过集中到了胜利者的手中。至于工商阶级,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甚至还有可能因此继续坐大。”
文天祥微笑着点了点头,章鉴显然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浅显易懂的策略,但是在场的三个人都清楚,就是这种很简单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发挥出致命的作用。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能尽弃前嫌和曾经的敌对家族携手,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有胆量站出来和朝廷作对,只要能够拉拢过来一小半的人,朝廷就已经赢定了。
按照另外一个时空之中后世很真实的一句话,和国家暴力机关作对,和作死又有什么区别?
而同样属于士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文天祥和谢枋得,肯定是站在叶应武和朝廷这边的,现在他们还需要有一个人能够拉拢更多的家族势力过来,彻底扭转一切,而这个人选显然就是静静坐在那里的章鉴。
“为什么是老夫?一把老骨头了还要陪着你们年轻人折腾。”章鉴忍不住苦笑一声,“莫非是你们觉得老夫好欺负?”
谢枋得轻笑一声:“这个章相公多虑了,老相公素来为人亲和,亲朋挚友甚多,由老相公出面,自然再好不过。而且老相公觉得陛下出手,只会请动老相公一个人么,实话告诉老相公,等会儿我们两个还要去王老相公、江老相公府和陈老相公上,另外陛下派出的六扇门信使已经八百里加急前往都昌。”
章鉴怔了一下,王老相公是王爚,江老相公是江万载,而陈老相公则是陈宗礼,这都是还留在京城的三朝元老,更是执天下士林牛耳者,虽然已经退出朝堂,但是他们要是站出来振臂一呼,必是山呼海应。
而都昌更不用说,那是江家的根基所在,现在江万里和江万顷也隐居在都昌,派人去都昌显然是请这两位老相公写信或者直接出面了。如果说章鉴他们在士林之中都有一定号召力的话,那么江万里就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士林之长了,天下士林或许对于朝廷的翰林院和学士院都有所质疑,但是在江万里面前,谁不是毕恭毕敬、乖乖听话?
且不说江老相公当初在朝堂上铮铮铁骨直面贾似道毫不退让,已经足够让人敬佩,单单是老相公在为官生涯中最重视开办学堂、桃李满天下,乃是一等一治学之人,现在士林之中,只要是个读书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师长出身于江万里开设的学堂之中,江万里是他们不折不扣的师尊甚至师祖级别的人物,就算是对江万里的号召有意见,表面上也得恭恭敬敬的,否则一顶不尊师长的帽子扣下来,足够吃的了。
“陛下还真是下手又快又狠啊,”章鉴忍不住感慨一句,“罢了,罢了,陛下有旨意,老臣怎敢不从命?你们两个先来找老夫,想必也是看中了老夫这性子软、口无遮拦,没有想到还真是着了你们两个年轻人的套儿!你们接下来去王仲潜(王爚表字)那里,一说老夫已经写了,估计王仲潜掂量掂量也会答应!”
文天祥微微一笑,拱了拱手:“老相公聪明,实际上不瞒老相公,陛下在给都昌送去的信中,直接就说京中的几位老相公都答应了,就差两位江老相公带着一起出面了。”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啊!”章鉴叹了一口气,而谢枋得眼疾手快上前给老人研墨,甚是麻利,跺了跺脚,章鉴苦笑着说道,“要是我家子玉在这里,肯定让他直接把你们两个小兔崽子直接打出门去!”
文天祥和谢枋得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章鉴虽然已经半强迫着的答应了,但是并不代表着老人现在心情很好。两个人整齐的行礼之后,麻利的走出书房,当然或许用落荒而逃比较合适。
一直走到屋外,两人对视一眼,方才露出一抹笑意。月光洒在阶前,也洒在他们两个的身上。轻轻咳嗽一声,文天祥挺直腰杆向外走去,而谢枋得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紧紧跟上他们的步伐。
而两人不知道,就在他们的背后,章鉴站在半掩的窗户前,静静看着两个人离开的背影,轻轻叹息一声,自己感慨一声:“和陛下、和这些人斗,当真是班门弄斧啊。”
顺着两个人的身影,章鉴的目光不知不觉落在地上,月光洒在枝叶上,枝叶上夜间的寒霜闪动着熠熠光芒,只是在树叶的尖端,寒霜已经化为了晨露,在风中摇摆,摇摇欲坠。
“月中霜里斗婵娟,”章鉴不由得低低吟诵一句,旋即露出一抹笑容,“这明月可不就是日月大明,寒霜融化,还真是个不错的兆头。”
——————————————————
明月高悬下的南京城经历了平安无事但是却暗流涌动的一夜。就算是一些平时接触不到什么上层的小官小吏,也能够多少嗅到风中带着诡异的气氛,早晨起来当值也是加倍的小心。
有的时候卷动的风潮或许没有办法撼动当朝的大佬们,但是他们这些小官小吏说不定就什么时候被拽出去背锅,为了不会不明不白的被冤枉,他们也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经手的哪个细节或者哪一份公文之中就藏着致命的威胁。
而忙碌了一晚上的文天祥,披着晨光走入家中后宅。大明规矩,五天一小朝,七天一大朝,所以今天文天祥只需要去政事堂上班就是。整个家中早就等着相公回来,见到身上还带着晨露、满是疲惫神色的自家夫君,欧氏急忙招呼着侍女们上来伺候文天祥更衣。
“怎么样?”欧氏紧张的问道,她作为文天祥的正妻,虽然这些年跟着文天祥也已经见到了不少风浪,早就已经看淡了功名利禄,但是她也明白一个道理,站得越高摔得越狠,之前文天祥在前宋的时候,考中了状元,承蒙皇帝赐字,正是最风光和前途无限的时候,却从高处狠狠的摔了下来,如果不是叶应武带着他前去兴国军,恐怕文天祥到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赋闲,而如今文天祥更是贵为大明左丞相,已经远远不是当时一个状元能够相比的了,如果此次出了问题,说不定会摔得更惨。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文天祥点了点头:“放心吧,有你夫君出马,又有谢君直攘助,自然很是顺利。那些老相公们也不是傻子,这江山是他们的子孙用血汗打下来的,他们就算不为了别的,为了自己的儿子,也得在这个时候伸手攘助。有他们出面,陛下自然稳操胜券。”
“这就好,”欧氏虽然早就猜测到了这个结果——否则自家夫君就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入宫去了——但还是下意识的伸手轻轻拍了拍胸口,松一口气,“换好衣服吃点儿东西吧,奔波了一晚上,休息休息。”
文天祥微笑着跟上欧氏,而几个孩子已经安安静静坐在餐桌旁边,见父母走过来,同时站起来:“孩儿见过爹爹、娘亲。”
“都坐下吧。”文天祥摆了摆手,家庭的温馨让他在一刹那间觉得自己浑身的疲惫都消散殆尽,夜里奔波的辛苦不是只为了大明的,更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守护这个家。
无论是谁,总有一些想要守护的东西,从而寄托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对于文天祥来说,自然便是这个国和这个家。
“夫君你还记不记得,之前陛下曾经夸奖过道生,现在道生也是个半大小伙子了,陛下一直想要给皇长子物色伴读,你觉得道生怎么样?”欧氏没有着急落座,而是压低声音说道,目光之中带着期待的神情。叶应武对文道生的褒奖那是整个文家的光荣,欧氏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也想着让儿子在年幼的时候就能够站到更高的地方。
文天祥神情一动,有些调侃的看向自己的结发妻子说道:“怎么,你也开始为儿子图谋富贵了?”
看着章鉴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文天祥和谢枋得也有些无奈。这些前朝老臣的心思他们自然也清楚,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要说没有点儿本事和手腕,仅凭借一腔热血就向前冲那是不可能的,而显然章鉴连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不过问,这是摆明了态度不想参与,一向脾气最好的章鉴都是如此,更不要说王爚更或者江万里了。
这两个老臣退出朝堂久矣,显然更不愿意重新卷入纷争之中。
看着这两个小辈脸上带着失落的神色,章鉴还是轻轻叹了一口气:“虽然老夫对你们想要干什么或者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不感兴趣,不过还是不介意提醒你们一句,现在大明击败了蒙古鞑子,就算是有一些百姓因为家人的战死而颇有微词,但是你们不要忘了,朝廷的抚恤很厚,否则当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参军,所以百姓们心中归根结底还是向着陛下、向着朝廷的,同理还有那些北地的大家族,大明把蒙古鞑子打趴下了,他们要是没有什么表示的话,怎么给世人交代?就算是有一些人不老实,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搅动风潮,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还有所向披靡的军队,难道会坐视不管?”
“这······”文天祥他们两个脸色微微一变。
章鉴笑了笑,伸手敲敲桌子:“只要民心在,军心在,翻不了天的,最多也就是闹腾两天罢了,你们啊,是当局者迷!如果真的出了什么大事,陛下已经掌控不了,会让你们两个优哉游哉的到老夫这里来?早就把人都拽到御书房中去了!”
章鉴说的轻松,文天祥和谢枋得却不敢真的松口气,都是将信将疑的看着章鉴。章鉴怔了一下,旋即摆了摆手:“好了好了,老夫说的已经足够多了,你们两个小子那点儿心思不用在这里拿来对付老夫,一个左丞相、一个户部尚书,都不是傻子,这点儿道理要是想不明白,你们屁股底下的位置早就坐不安稳了。都走,都走吧!”
文天祥苦笑一声,这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而且又经历了宋末风雨的老狐狸,果然不是这么容易套话的。他和谢枋得一开始确实还有一些当局者迷,但是章鉴只要说上两句话,实际上他们两个就已经想明白,只是章鉴作为三朝元老,在见识和心思上肯定要超越他们两个不少,所以还不如装糊涂,让章鉴自己开口指点。
而显然章鉴并没有上当,当然,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大明的丞相和尚书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这些老臣前来细细指点,那大明就真的差不多快要完了。
当下里不再多犹豫,文天祥上前一步,一拱手沉声说道:“老相公,我二人此次前来,除了想要向老相公请教之外,也想请老相公出马,给宦海仕途之中熟悉的老人们以及各处书院写一封信,表明朝廷的态度和老相公自己的建议。”
章鉴一怔,旋即冷笑一声:“老夫就知道你们两个家伙大半夜的前来,保准没有什么好事。也难怪你们两个胆子这么大,这可不是朝廷两个相公无牵无挂的过来,背后敢情还有陛下的意思吧?”
文天祥和谢枋得对视一眼,不由得笑着同时一拱手:“老相公聪慧过人,我等佩服!”
“这个时候用不到你们两个拍马屁!”章鉴显然对于这两个家伙一开始有意欺瞒感到气愤,更为自己不知道情况就指点了一番,甚至还替他们担心会不会引来叶应武的猜忌而担忧的事情有些无奈和恼怒,没有想到自己自诩为官场老人,却还是没有看穿这两个家伙的来意。
当然文天祥他们两个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明说身后站着的是叶应武,否则章鉴肯定两句话就敷衍过去了。毕竟见到他们两个孤身前来,显然也是刚刚收到消息不久有些惊慌,所以章鉴作为一个长辈,好心指点了两句,这样也可以避免他被彻底卷入这风潮之中,而现在文天祥不慌不忙的抬出来了陛下,意思自然也就很清楚。
您老人家对局势看的那么清楚,那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这一次可非得您老人家出马了!
章鉴缓缓坐下,伸手捋着胡须:“这是陛下的意思?”
文天祥郑重的点了点头,直接走到章鉴桌子前:“老相公,实际上您也很清楚,这是一场不能动用军队的战争,换而言之就是一场民心的斗争,如果天下百姓之心不再属于大明,那么哪怕是有强大的军队也没有用。而这一次我们的对手也不是强大的蒙古人,而是我们内部自己人,简而言之就是士人家族和地主家族,士农工商,士农工商,现在朝廷依靠工商的支持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肯定对工商有很大的回报,士农阶级自然就会感到威胁,或许他们的本意只是想要通过停止战争来阻止工商阶级的崛起,但是一旦这风潮卷起,还有几个人能够控制得住,谁能保证这天下不会大乱?到时候就是生灵涂炭、神州陆沉,蒙古鞑子卷土重来也并非不可能!”
章鉴皱了皱眉,喃喃说道:“所以陛下直接采取分化打击的方式,将能拉拢的人都拉拢过来,然后打击那些拉拢不过来的,这样原本就有很多矛盾的士人家族很容易爆发冲突,而本来坚决和朝廷作对的自然就会瓦解,他们的家族自然而然转为得胜者的战利品,这样虽然很是闹腾一番,但是实际上只是士人家族和地主家族受到了打击,而且是以一个家族吞并另外的家族从而扩大自身实力的方式,归根结底这些利益都还是这两个阶级的利益,只不过集中到了胜利者的手中。至于工商阶级,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甚至还有可能因此继续坐大。”
文天祥微笑着点了点头,章鉴显然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浅显易懂的策略,但是在场的三个人都清楚,就是这种很简单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发挥出致命的作用。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能尽弃前嫌和曾经的敌对家族携手,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有胆量站出来和朝廷作对,只要能够拉拢过来一小半的人,朝廷就已经赢定了。
按照另外一个时空之中后世很真实的一句话,和国家暴力机关作对,和作死又有什么区别?
而同样属于士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文天祥和谢枋得,肯定是站在叶应武和朝廷这边的,现在他们还需要有一个人能够拉拢更多的家族势力过来,彻底扭转一切,而这个人选显然就是静静坐在那里的章鉴。
“为什么是老夫?一把老骨头了还要陪着你们年轻人折腾。”章鉴忍不住苦笑一声,“莫非是你们觉得老夫好欺负?”
谢枋得轻笑一声:“这个章相公多虑了,老相公素来为人亲和,亲朋挚友甚多,由老相公出面,自然再好不过。而且老相公觉得陛下出手,只会请动老相公一个人么,实话告诉老相公,等会儿我们两个还要去王老相公、江老相公府和陈老相公上,另外陛下派出的六扇门信使已经八百里加急前往都昌。”
章鉴怔了一下,王老相公是王爚,江老相公是江万载,而陈老相公则是陈宗礼,这都是还留在京城的三朝元老,更是执天下士林牛耳者,虽然已经退出朝堂,但是他们要是站出来振臂一呼,必是山呼海应。
而都昌更不用说,那是江家的根基所在,现在江万里和江万顷也隐居在都昌,派人去都昌显然是请这两位老相公写信或者直接出面了。如果说章鉴他们在士林之中都有一定号召力的话,那么江万里就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士林之长了,天下士林或许对于朝廷的翰林院和学士院都有所质疑,但是在江万里面前,谁不是毕恭毕敬、乖乖听话?
且不说江老相公当初在朝堂上铮铮铁骨直面贾似道毫不退让,已经足够让人敬佩,单单是老相公在为官生涯中最重视开办学堂、桃李满天下,乃是一等一治学之人,现在士林之中,只要是个读书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师长出身于江万里开设的学堂之中,江万里是他们不折不扣的师尊甚至师祖级别的人物,就算是对江万里的号召有意见,表面上也得恭恭敬敬的,否则一顶不尊师长的帽子扣下来,足够吃的了。
“陛下还真是下手又快又狠啊,”章鉴忍不住感慨一句,“罢了,罢了,陛下有旨意,老臣怎敢不从命?你们两个先来找老夫,想必也是看中了老夫这性子软、口无遮拦,没有想到还真是着了你们两个年轻人的套儿!你们接下来去王仲潜(王爚表字)那里,一说老夫已经写了,估计王仲潜掂量掂量也会答应!”
文天祥微微一笑,拱了拱手:“老相公聪明,实际上不瞒老相公,陛下在给都昌送去的信中,直接就说京中的几位老相公都答应了,就差两位江老相公带着一起出面了。”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啊!”章鉴叹了一口气,而谢枋得眼疾手快上前给老人研墨,甚是麻利,跺了跺脚,章鉴苦笑着说道,“要是我家子玉在这里,肯定让他直接把你们两个小兔崽子直接打出门去!”
文天祥和谢枋得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章鉴虽然已经半强迫着的答应了,但是并不代表着老人现在心情很好。两个人整齐的行礼之后,麻利的走出书房,当然或许用落荒而逃比较合适。
一直走到屋外,两人对视一眼,方才露出一抹笑意。月光洒在阶前,也洒在他们两个的身上。轻轻咳嗽一声,文天祥挺直腰杆向外走去,而谢枋得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紧紧跟上他们的步伐。
而两人不知道,就在他们的背后,章鉴站在半掩的窗户前,静静看着两个人离开的背影,轻轻叹息一声,自己感慨一声:“和陛下、和这些人斗,当真是班门弄斧啊。”
顺着两个人的身影,章鉴的目光不知不觉落在地上,月光洒在枝叶上,枝叶上夜间的寒霜闪动着熠熠光芒,只是在树叶的尖端,寒霜已经化为了晨露,在风中摇摆,摇摇欲坠。
“月中霜里斗婵娟,”章鉴不由得低低吟诵一句,旋即露出一抹笑容,“这明月可不就是日月大明,寒霜融化,还真是个不错的兆头。”
——————————————————
明月高悬下的南京城经历了平安无事但是却暗流涌动的一夜。就算是一些平时接触不到什么上层的小官小吏,也能够多少嗅到风中带着诡异的气氛,早晨起来当值也是加倍的小心。
有的时候卷动的风潮或许没有办法撼动当朝的大佬们,但是他们这些小官小吏说不定就什么时候被拽出去背锅,为了不会不明不白的被冤枉,他们也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经手的哪个细节或者哪一份公文之中就藏着致命的威胁。
而忙碌了一晚上的文天祥,披着晨光走入家中后宅。大明规矩,五天一小朝,七天一大朝,所以今天文天祥只需要去政事堂上班就是。整个家中早就等着相公回来,见到身上还带着晨露、满是疲惫神色的自家夫君,欧氏急忙招呼着侍女们上来伺候文天祥更衣。
“怎么样?”欧氏紧张的问道,她作为文天祥的正妻,虽然这些年跟着文天祥也已经见到了不少风浪,早就已经看淡了功名利禄,但是她也明白一个道理,站得越高摔得越狠,之前文天祥在前宋的时候,考中了状元,承蒙皇帝赐字,正是最风光和前途无限的时候,却从高处狠狠的摔了下来,如果不是叶应武带着他前去兴国军,恐怕文天祥到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赋闲,而如今文天祥更是贵为大明左丞相,已经远远不是当时一个状元能够相比的了,如果此次出了问题,说不定会摔得更惨。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文天祥点了点头:“放心吧,有你夫君出马,又有谢君直攘助,自然很是顺利。那些老相公们也不是傻子,这江山是他们的子孙用血汗打下来的,他们就算不为了别的,为了自己的儿子,也得在这个时候伸手攘助。有他们出面,陛下自然稳操胜券。”
“这就好,”欧氏虽然早就猜测到了这个结果——否则自家夫君就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入宫去了——但还是下意识的伸手轻轻拍了拍胸口,松一口气,“换好衣服吃点儿东西吧,奔波了一晚上,休息休息。”
文天祥微笑着跟上欧氏,而几个孩子已经安安静静坐在餐桌旁边,见父母走过来,同时站起来:“孩儿见过爹爹、娘亲。”
“都坐下吧。”文天祥摆了摆手,家庭的温馨让他在一刹那间觉得自己浑身的疲惫都消散殆尽,夜里奔波的辛苦不是只为了大明的,更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守护这个家。
无论是谁,总有一些想要守护的东西,从而寄托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对于文天祥来说,自然便是这个国和这个家。
“夫君你还记不记得,之前陛下曾经夸奖过道生,现在道生也是个半大小伙子了,陛下一直想要给皇长子物色伴读,你觉得道生怎么样?”欧氏没有着急落座,而是压低声音说道,目光之中带着期待的神情。叶应武对文道生的褒奖那是整个文家的光荣,欧氏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也想着让儿子在年幼的时候就能够站到更高的地方。
文天祥神情一动,有些调侃的看向自己的结发妻子说道:“怎么,你也开始为儿子图谋富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