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神童甘罗 > 第五十六章:逐客

第五十六章:逐客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斯如此惶恐模样,甘罗急忙问道:“李大人,究竟出了何事,怎的如此慌张?”

    李斯从桌上取来一封帛书,上盖王玺之印。

    其上书曰:“昔郑国入秦,巧以水利之事疲秦,虽事败,然孤以为秦盛无需列国之客以辅,今令逐客。”

    匆匆数十字,甘罗一扫而毕:“看来大王对郑国一事还心存余悸。”

    李斯双眉紧蹙:“是啊,这驱逐列国客卿的命令今天早上才从宫里传来的,估计大王是听信了哪位宗室大臣的谗言,才...”

    说到这里,李斯兀自摇了摇头,唉声叹气。

    嬴政要驱逐列国客卿,自然要从担任要职的高官做起,李斯官至廷尉,位列九卿,却是楚国人,首当其冲的人不是他是谁。

    “看来大王是不准备留你了。”甘罗说到。

    李斯幽幽道:“大王今晨派内侍将书信交给我,就是想给我留点面子,让我自行请辞还乡,免得到时候受驱逐之辱。”

    “这么说来,大王并不是不信任你,只是...”

    甘罗话未说话,李斯已把话茬接了过去。

    “只是我毕竟不是秦国之人。”李斯眼里露出哀怨的目光。

    自古君王求才、惜才、重才,才得以治国平天下,如今秦王听信宗室之臣谗言,要驱逐秦国境内的所有他国客卿,不知道要流失多少人才。

    想到这里,甘罗心中暗骂:“大王真是昏了头了!”

    所谓伴君如伴虎,甘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如若贸然携李斯前去觐见,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嬴政逐客之心更甚。

    “我们得好好想想,究竟该怎么劝谏大王。”甘罗说到。

    两人皆一脸严肃,愁眉不解,细细思忖一番过后,甘罗先开了口。

    “劝谏之事,必先晓之以理。当年孝公继位,以穆公之霸业为己任,求才若渴,颁求贤令以寻富国强兵之道。商君不受魏惠王器用,转而奔秦,施以变法,使我大秦傲立称雄。”

    甘罗继续说道:“其一,商君本不是秦国人,这个事例有借鉴意义;其二,孝公乃大王先祖,先祖之道大王应可接受。”

    商鞅微微点头:“有些道理。”

    但是一个事例不足以晓以利弊,甘罗自然明白。

    “对了,你还可以用穆公遍求列国贤人的例子。想当年穆公西戎取由余,宛地得百里奚,宋国迎蹇叔,晋国招丕豹、公孙支,重用这五位贤人,吞并国家二十余个,得以春秋称霸。”

    李斯也是饱学之士,这些事情他岂会不知。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如此直截了当的跟大王说,我怕会招来大王反感。”

    “既是如此,我们可以说的委婉些。”甘罗略一思忖,脑海中灵光一闪:“以物喻人如何?”

    甘罗徐徐道来:“大王向来好奇珍异宝,罗致昆山美玉,宫有随和之宝、,衣垂夜光明珠,身佩太阿宝剑,骑乘纤离之马。而这些宝物都不是产自大秦。如此一来便是重器物而轻贤士,大王定会明白此理。”

    李斯豁然开朗:“此法可行。以物喻人佐以先祖之例,应当可以劝大王回心转意。“

    两人既想得办法,甘罗便要携李斯奔入王宫觐见:“既有妙法,何不现在就去?”

    毕竟甘罗为官经验不如李斯,李斯抬手捋了捋胡子,笑到:“多谢甘大人提点,只是这种事情急不得,我俩空手而去,甚是不妥。劝谏之事,当上书公文为好。”

    李斯毕竟较甘罗老成一些,如若诤言相谏,一旦中途惹怒嬴政,便是前功尽弃,反受其害。

    而上书公文,一来可以斟字酌句,尽量避免错漏、不妥之处,二来可容嬴政耐心看完,以免去两口相争之弊。

    李斯吩咐下人取来笔墨,于桌上铺好笔墨之后,便开始奋笔疾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只见李斯书法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流、长虹贯日。

    甘罗不禁赞叹:“想不到李大人行笔竟有如此造诣,实在佩服。”

    李斯笔走龙蛇,先谈历史,未几,已列出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之例,强调客卿的重要性。

    突然间甘罗又想到一个点子,随拍了拍李斯肩膀,示意他停下来。

    “大王一心荡平列国,以求一统,我们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晓以利弊。”

    李斯信手放下毛笔,答到:“甘大人还请细说。”

    “大王欲问鼎天下,必当任人唯贤。试问逐客令行,贤能之士尽去他国,如古之孙吴,如何一统?既得天下,任人唯秦,地大物博,而秦人无几,何以治国。”

    (PS:孙吴指的是孙武和吴起两人,孙武本是齐国人,后来侍奉吴王阖闾,率军大败楚国,占领楚郢城,楚国几近灭国;吴起乃卫国人,一生侍奉鲁、魏、楚三国,功绩卓著。)

    甘罗这番话不失箴言之上选,李斯听后也是感慨万分:“甘大人妙语连珠,真智计绝伦也。”

    李斯随再次下笔: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再次用以物喻人之法晓以利弊。

    未几,李斯挥毫已毕,将所写帛书拿起来细细端详,面带微笑,甚为满意。

    “多谢甘大人良言相助。”李斯由衷道谢,随即将手中帛书递予甘罗。

    “谏逐客书”四字赫然其上,甘罗惊讶万分:“什么?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吗?!”

    甘罗又惊又喜,当即接过来仔细斟酌一番,其文立意高远、文辞流畅、言调谐美,心中对李斯的才学更是敬佩万分。

    如此千载之文,甘罗何敢贪功:“哪里哪里,李大人学富五车,本可不必借我之力,我只是稍微提醒了一下而已。”

    “如此,我这就去王宫上呈公文,以免误事,甘大人请自便。”

    事情急切,李斯不敢耽误,随转身欲走,却被甘罗叫住。

    “李大人莫急,我随你一同前去,正好我也有事要和大王与你一起商议。”

    两人随一齐出门,乘于车辇之上,一起驶向王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