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风范烈 > 第五章 如意丹坊

第五章 如意丹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三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无忧,二儿子无悔。这两个孩子是宁三山和他妻子应裳的孩子。

    自从宁梦创建了宁国之后,宁行燃家族在宁国之中的地位也就变得超然起来,毕竟,在外人眼中,宁梦和宁行燃是亲兄弟。

    乌连星球洪荒大陆上的七个国家,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建立,这一现象很是奇怪。

    七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史官,史官是记录国家历史和皇帝日常起居的官员。这些官员对这一奇怪现象做了调查,可这种调查虎头蛇尾,具体是什么他们也没有公布出来。

    民间倒有一个说法传遍天下:花开花谢,就是结果——这也许就是七个国家同一时间建立起来的原因。

    宁梦得了洪荒大陆西北大片的土地,成立了宁王朝,做了第一任皇帝。

    宁三山是宁行燃家族的第二十五世后人。如今的宁国皇帝先先按辈分应该叫宁三山爷爷。

    按辈分宁先先是应该叫宁三山爷爷,但宁国皇帝认不认,那就两说了。

    宁三山父母早亡,寄住于他的伯父家中。

    宁三山的伯父叫做宁雨浓,和宁三山的父亲宁海龙是亲兄弟,雨浓和海龙他们两个还有一个弟弟叫做宁沉风,沉风少年夭折,没有留下子嗣。

    宁海龙在宁家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境界在三十岁就到了筑基后期,是家族中有望进入金丹之人。

    可惜,宁海龙在筑基后期的一天,告别了妻子和四岁的儿子三山,前去乌连星球的一处险地寻找提升金丹之时需要的一味药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宁三山的母亲忧伤成疾,一年之后,郁郁而终。当时的宁三山只有六岁。

    宁三山失去了父母之后,就住在了伯父宁雨浓家中。

    宁雨浓自小与二弟海龙脾性相近,三弟沉风夭折之后,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更觉深厚。

    海龙夫妻去后,宁雨浓见侄子三山才六岁多点,流泪之下,他谢绝了家族中收养孤儿的善养堂的收养,把三山带到了自己家中。

    宁雨浓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当时十六岁,名字叫宁凡。二儿子当时五岁,名字叫宁林。

    这个宁林就是日后宁家的金丹强者宁林。

    宁三山从小失去父母,让他小小的年纪就懂事很多。对于宁林,他比宁林的亲哥宁凡还要亲近,从五岁起,宁林是在宁三山的陪伴下长大的。

    雨浓的两个儿子,宁凡普通资质,一生中只到了练气五层。

    宁林却在宁家的子弟中一飞冲天,在他二十三岁时,筑基成功

    宁三山的资质也是平常,他的境界在二十四岁时,才达到练气四层。如果不出什么奇迹,宁三山这一生的境界不会超过练气五层。

    宁家先辈见宁林是一个可造之材,就加大了对他的培养。宁林在二十六岁进入筑基中期,二十八岁到了筑基后期。

    当时宁家有两个达到筑基后期的后辈,经过考量,家族对于另一个叫做宁冲的人加大了培养力度。

    一年后,比宁林大两岁的这个本家哥哥在冲击金丹时走火入魔而亡。也在这一年,宁林凭着一已之力,从筑基后期提升到了金丹。

    宁三山到了二十七岁,境界还是练气四层。这就表明,他这一生很难达到练气五层了。

    家族中将族人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练气四层以下的。他们大多是充当家族中收租和出力的活计。

    第二类就是练气五层到练气九层的人,这一类人是赵家家族的中层管理人员。

    第三类就是筑基初期以上的族人,他们是整个家族的核心,家族的一切物质都向他们敞开供应,力求他们的境界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十八时,宁三山结了婚,嫁给他的是一个宁家家族中的女仆,这个女孩叫做应裳。宁三山一结婚,就离开了他的伯父家。在伯父家中生活了二十二年,如今就要成家,就不能再住了。

    在宁林的帮助下,他们夫妻租了一个小房子。宁无忧是他们两人的第一个孩子,无忧的降生,让宁三山夫妻充满了欢乐。

    当时的宁三山在天目城中替宁家收取其他家族在天目城中所开店铺的租金。一个月一次,收到租金之后,宁三山就会到宁家在天目城中的家族总部上交。

    宁三山是宁家的低层人员,他的每月收入只有二十五两白银,这只能让他们一家有饭吃。

    天目寨是天目城中最为庞大的一个建筑群,占有天目城中近一成的面积。宁家的历代先祖的灵位就在天目寨中的最大建筑——宁氏先祖堂中供奉。

    宁氏先祖堂把自宁行燃以来所有的长老以上的宁家人员供奉于祠堂大殿中,享受宁氏后人的香火。大殿两旁,则是普通宁氏先祖的祭祀之地。

    天目城中除去宁家的生意,还有宁国皇帝先先的生意。宁先先占有天目城中百分之二十的生意份额,另有百分之十是其他世家所有。

    天目城中的生意种类庞杂,做什么的都有,但主要是八类生意红火:丹药行、药草行、拍卖行、法器行、酒楼、茶楼、**、赌场。

    宁林与三山兄弟之情很浓,他到了金丹境界之后,见三山有了妻儿,家计不易,就在家族长老会上提出,让宁三山除了收取天目城中商户的租金以外,在让他经营家族的一个丹药行。

    丹药在修真的人群中是不能缺少的必需之物。疗伤,提升境界,强化身体都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丹药辅助。

    宁家在天目城中有着出售丹药的三大丹药行,其外还有数不清的丹药作坊遍布天目城。

    丹药作坊是指出售一些低级丹药的小商店。这种丹药作坊,有家族请来的练丹师炼制出一些一二级的低级成品出售,倒也利益不菲。

    那时候,宁家的另一个金丹强者天年已到,逝去了,只剩下宁林这一个新进的金丹强者。

    宁林替宁三山说了话。经过商量,四个家族长老没有给宁三山丹药行,而是把天目城中一个叫做如意丹坊的丹药作坊交给了宁三山管理。

    如意丹坊地处天目城城南一处繁华的大街之上,街名叫做永昌大街。

    宁三山的妻子那时已经怀了第二胎,他们正愁再添一个孩子如何生活的时候,家族把如意丹坊交给了他管理。

    他们夫妻对于宁林的照顾无比感动,虽说三山与宁林自小在一起,但这时候他们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了。

    宁林现在成了宁家最为重要的第一人。有了他,宁家就能在宁国有着强大的话语权,什么事情,都城中的那一支宁家都要与他们天目宁家商议之后才做决定。

    这就是一个家族中拥有金丹强者的柱石之力。宁林的帮助让宁三山在宁家的地位可以说一步登天。

    一个练气四层的不入流族人,竟然做了一个丹坊的掌柜,这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对于宁林的出手相助,宁三山无比的感激。他们夫妻特意置办了些礼物送到了宁林的住处。

    宁林对特意对他表示感谢的宁三山摇头说道:“三哥,咱们宁家的风气太差,本是一个先祖的后代,非要排出个一二三来,我本想让长老们给你一个丹药行经营,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你先做着,我再想办法。”

    宁三山笑着对宁林说道:“以我的境界修为,能充当一个丹药作坊的掌柜已经是想也不敢想的,这全靠了兄弟你的面子,这就挺好,这就挺好。”

    看到三山哥和应裳嫂子满是兴奋,宁林心中只有叹气。他说宁家的风气太差,宁国其他家族何其不是这样,其他那六个国家那一家不是这种样子,为了修练,为了一些利益,亲人之间斗个你死我活,也是常见。

    三山不知道,宁林在家族中见家族长老对于自己提议让宁三山管理丹药行不同意,他甚至说出了如果不让宁三山管理一个丹药行,他就要远行天下,再不回来的狠话。

    家族见他如此,这才退了一步,答应让宁三山做一个丹药作坊的掌柜,那丹药行却是万万不可的。

    宁林当时说的也是气话,就算家族不让宁三山作这个丹坊掌柜,他也不能离开天目。宁林知道,他这个天目宁家的唯一金丹牵扯着宁国的势力平衡。

    自从宁三山接了丹药作坊,家里的生活慢慢的变的好了起来。

    作坊中有一位叫老丘头的二级丹药师,他把那些补气丹,露花丹,强力丹等丹药做的比其他的丹药作坊品质要好一些,因此,如意丹坊在天目城中很有名气,生意十分的红火。

    所售丹药的利润是家族和炼丹师按比例分成,他这个掌柜每个月可从家族中拿到一百两白银的薪金,加上他收取租金的那二十五两,宁三山每个月有一百二十五两的白银收入。

    乌连星球这众多的修士,对于丹药的需要量是非常庞大的。不说其他的丹药,就说这一级二级的丹药的药市就是一个巨大的吸金窟。

    宁三山看着妻子应裳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心中就盘算着如果他这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就要在天目城中置办下一处房产,也好居住。

    宁三山的妻子应裳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女人,自从嫁于了宁三山之后,就真心实意的和三山过日子。她看到丈夫在宁林氏兄弟的帮助下,家里的日子红火起来,她的脸上每天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这一天是腊月的二十六日,再过四天就是新年了。应裳忙着准备过年的食物,五岁大的儿子无忧整天粘在她的身边,一步也离不开她的母亲。

    宁三山收租回来,到了作坊内,见到妻子带着儿子正在后院忙,就笑着对应裳说道:“明天宁林兄弟要去明国一趟,你准备一些他喜欢吃的肉干,我晚上给他送去。”

    应裳从娘家学到一种炮制肉干的手艺,她做出的肉干香辣无比,宁林很是喜欢。每到宁三山这里,他必定要以肉干下酒,与宁三山畅饮。

    宁林去明国是为了家族中的一件大事情,他要去那里寻找宁行燃老祖遗失到明国的一件宁家的信物。

    他们家族得到信息,老祖的那一件信物出现在了明国都城一处拍卖行内。

    那件老祖的信物并不值什么,只因为是老祖曾经用过的物品,这对于天目宁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所以,这件东西他们是一定要得到的。

    宁林走了之后的第三天,腊月二十九。

    这一天,宁三山和永昌大街对面一个茶楼的老板正在说话,如意丹坊中进来了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