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共和国战疫> 第005章 重症航母战队

第005章 重症航母战队(第2页)

作者:王鹏骄

推荐阅读:魔武系统[古穿今]琵琶精的奇葩日常打5份工的27岁男房东都市系统精灵[综]别吸了,hold不住了~口袋妖怪之林克女巫专业哪家强在精神病院里当玄学大佬征记[综]真是见了鬼了神降皇灵萌妻来了,老公大人请多指教末世觉醒之我的前世是主角两世种田成神仙忘川剑道惹火灵狐:魔君大人请从良我应该不是主角拜见督主大人游戏脑的世界游戏大女人来袭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https://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13个设区市飞来奔去,每天还要忙着参加远程会诊,跟全省专家一道探讨疑难病例、商定治疗方案。
    多年来,她曾先后作为国家级、省级专家组专家,参与抗击重症甲型禽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医生确实辛苦,但护士更加不容易。”
    杨毅举例说,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晓青第一时间请战,担任黄石市中医院(黄石市传染病医院)重症医学科业务护士长。
    她把中大医院ICU的科学理念制度救治护理技术应用到了抗疫实践,创造条件确保重症病区患者及医护安全。
    危重病患大部分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治疗,病患不能或无力发声呼叫护士,李晓青就利用无线门铃改制成ICU专用呼叫铃,安装在患者手可触及的地方,保证护士随呼随到。
    疫情发生后,中大医院ICU的医治压力全落到了刘松桥教授和留守医者们身上。
    一个多月以来,ICU共收治重症病患近百人,其中危重孕产妇3名,工作负荷巨大。
    “春节至今,刘松桥没有休息过,每天24小时待命,常常凌晨赶到病房,守着病患到天亮。
    每个病患的病情,他都熟稔于胸,和往常一样不放过病况的任何细节。”
    杨毅介绍着重症的刘医生。
    走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号楼5楼重症医学科。
    一面展示学科发展历程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个顶尖团队的气度与灵魂跃然其间。
    “邱教授和我都是60后。
    我们团队年龄梯队衔接合理,一代挨着一代续接成长。”
    杨毅教授在谈及团队时颇为感慨。
    “大年三十,提及抗疫,科室80后、90后齐刷刷地响应,让我很感动。”
    “使命感责任感,是邱海波教授传承给整个团队的灵魂。”
    对工作错误“零容忍”
    。
    邱海波教授对工作追求极致,对团队成员近乎严苛。
    “能够留下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延续他那种雷厉风行的风格。”
    “有其师必有其徒,他的女弟子杨毅和黄英姿身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的风格。”
    “30多年前,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将重症医学这个独立二级学科做大做强,一直是邱海波的奋斗目标!”
    “多年努力,他做到了!”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学科,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也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将此形容为“魔鬼训练”
    。
    这种严格到近乎苛刻的风格,让整个团队迅速成长。
    邱教授的夫人赵健女士坦言:“他挚爱他的职业,那就是他的命。”
    杨毅教授说:“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没有挚爱和能力都留不下来。”
    ……
    此刻,邱海波和全国无数重症医学专家医护们还在分分秒秒与死神搏击。
    战队的精神,早已深入每个队员的行动与灵魂。
    在武汉金银潭重症医学科夜以继日工作了许久的潘纯,依稀记得导师邱海波教授在19期ECMO培训班上的讲话。
    “如果说生命支持技术是一座生命的桥梁,我们只能建起百座,而技术相关理念的培训可以将这项技术传播出去,建起更大更多的桥梁,为生命保驾护航。”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