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前燕灭亡(下)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前燕灭亡(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慕容垂来投,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前秦就有了灭燕的实力;有了洛阳和荥阳,就打通了黄河漕运,后顾无忧;有了前燕君臣的麻痹大意,就可以兵出敌人所不意,战而胜之。

    此所谓“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条件足备。

    370年四月,王猛率杨安等十位将军、六万步骑兵,再次东伐前燕。此战,为灭国而来。

    出征的那一天,苻坚亲自送行,直至灞上,君臣举觞对饮,互道珍重。

    “今授卿精兵,委以重任,当先破壶关(属山西上党),继平上党,长驱取邺,此捷济之机,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我当亲率万众,继卿星发,舟车粮运,水陆并进,于邺相见。卿尽管前行,但忧贼,不烦后虑也。”

    苻坚所言,语重心长,深得山西地理军事之妙,秦军出征后的进军方略,正是按此进行。有了第一次伐燕的胜利,王猛自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藉宗庙之灵,禀陛下神算,残胡不足平也。愿不烦銮轸,冒犯霜露。臣虽不武,望克不淹时。但愿速敕有司,部置鲜卑之所”(《晋书》)。

    这是一段格外肉麻的马屁,但却恰当其时,苻坚听后倍感愉悦舒心,王猛拍完也觉得精神抖擞,三军将士更是士气高昂。在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中,王猛率大军直扑上党险要关隘——壶关。

    上党,即今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郡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东据太行南麓,西临霍山、太岳,南通晋城、洛阳,北走左权、太原,有沁、漳二河萦流其间,关山险固,“自战国以来攻守重地也。”长治周围,据高设险,东下壶关,则至安阳而走河北,南过太行则抵沁、孟(河内地区)而入河南,“诚自古必争之地矣”。

    370年七月,王猛率军围攻壶关,遣大将杨安另率一军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纵观整个灭燕过程,前秦的战略层次极为分明,先取洛阳、荥阳以通漕运,然后攻上党,出潞川,下燕都邺城。至于杨安所率偏师,任务更是明了,掩护主力,牵制晋阳守军,使其不能南救上党,以便达成战略意图。

    八月,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的慕容暐悔之不及,命令太傅慕容评率全国精兵四十万众,迎击秦军,并命令宜都王慕容桓领机动兵力一万,驻于沙亭(在今河北大名境),作为慕容评后继。

    此时,错过了最佳防御时机的慕容暐欲哭无泪,大军出征后惶惶不自安,自我安慰式问计于朝臣,渴望得到一个类似于“秦军到此一游”的答案,然而大臣们的回答击碎了他最后的幻想:千里远来,焉能不战?

    由于燕军防守薄弱,王猛不久即顺利攻克壶关,俘虏上党太守南安王慕容越。所过郡县,皆望风而降,前燕举国震惊。之后,王猛亲临晋阳,九月十日,秦军攻克晋阳。

    接连的胜利恐吓住了慕容评,其所率领的四十万大军进至潞川(今山西浊漳河)后即止步不前,企图利用潞川阻止秦军进攻。十月十日,王猛率军进逼潞川,与慕容评相持。

    潞川之战,正式开始。

    双方相持之初,慕容评以王猛“悬军远入,利在速战,议以持久制之”,坚守不肯出战。

    在对方士气如虹之际,坚守不战未尝不是避敌锋芒之策。如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正是用此方法多次迫使诸葛亮粮尽退兵。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十万效死之士,却只能换得六出祁山而无功。但是此时情况相异,王猛在第一次攻燕时,已经疏通漕运,可谓后顾无忧,完全耗得起。更何况前秦此次侵犯志在灭燕,慕容评除了战而胜之,别无选择。

    手握四十万燕军精锐,一箭未发而和区区六万秦军相持,除了怯敌畏战,还能对慕容评如何评价?

    两军相持过程中,正值生死关头,慕容评却丝毫不以国家存亡为重,不知体恤士卒,专以敛财为本。为捞取钱财,身为统帅的慕容评居然封闭山林、泉水,规定所有士兵必须出钱向其购买木材和饮水,并明码标价:入绢一匹,方得给水二石。统帅收钱高如山岭,士兵痛恨深入骨髓。

    王猛探得消息后大喜过望:“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吾今破之必矣。”

    当是时,慕容垂正在前秦军中,真不知得到如此消息后会作何感想!故国已成往事,一声叹息而已。

    王猛并没有打算和慕容评耗下去,精兵锐卒,远驱千里,自然不是为了来看慕容评的笑话。在掌握燕军情况之后,王猛命令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乘夜由小路绕至慕容评大军背后,火烧燕军辎重。偷袭成功的那天夜里,大火所映起的漫天红光,连身处邺城之中的慕容暐都看得见。

    邺城内外人心惶惶,一片败亡之象!

    惊恐万分的慕容暐急忙派遣大臣斥责慕容评,令其速将钱财发散士卒,并立即向王猛军进击。不得已之下,慕容评派兵向王猛军挑战。

    至于慕容评是否将搜刮到手的钱财还给了士兵们,已经不再重要了。大错铸成,三军将士军无战心。正如王猛所言,“吾今破之必矣。”

    十月二十三日,王猛于渭源列阵誓师:“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愿戮力行间,以报恩顾,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晋书》)。前秦将士闻之,人人奋勇,破釜弃粮以示拼命,大呼竞进。

    两军对阵之际,人多势众的燕军(四十万)着实让王猛心头一紧,燕军数量的优势几乎可以弥补士气的不足。时见勇将邓羌在侧,于是勉励道:“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劲敌,成败之机,在兹一举,将军勉之!”(《晋书》)

    邓羌趁机请以司隶校尉一职为破敌之赏,王猛无权任命此职,只能答应予以安定太守、封万户侯,邓羌不悦,率部回营睡觉。

    这是明载史册的事情,为一己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并不是慕容评一个人的特权。人性的弱点,不分阵营。

    开战之后,战事一时胶着,王猛急召邓羌而不应,于是“驰就许之”。紧要关头,王猛选择了妥协,答应了邓羌的全部要求。邓羌遂和猛将徐成、张蚝等上战马,舞长矛,直扑敌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搴旗斩将,杀伤甚众”。

    战至中午,燕军大败,损失五万余人。王猛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灭敌军十万余人。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残军四散。

    战后,邓羌亲至王猛驾前谢罪。

    是该前来谢罪,仅就临战求位之事,足够杀邓羌一千回的,更何况还耍了一回“任性”。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王猛在处理邓羌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度量和通达,令后世史家赞不绝口。若是始终固执拘拗,潞川之战胜负实未可知。

    对于前燕和前秦来说,人的贪婪和自私都是一样的,率部回营的邓羌并不比慕容评高尚。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和利用这“人性的弱点”。王猛用它来激励士气,驾驭悍将,于是全军振奋,个个奋勇;慕容评却因为这种贪婪和自私伤害了全军将士,致使军无斗志,兵无战心,虽坐拥四十万众,最终只能惨败收场。

    战后,王猛为邓羌请司隶校尉之职,苻坚专为此事下诏:“……司隶何足以婴之!其进号镇军将军,位特进”(《资治通鉴》)。

    当个司隶校尉怎么能配得上呢?于是给个更大的。

    仅仅在一年前,前燕还击败过桓温的北伐大军,还是那些将士,实力比之当时甚至更加强大,也同样是保卫祖国的战争,然而军心变了,结局也就变了。没有了慕容垂的燕军,虽百万不足惧。

    潞川之战取得胜利之后,王猛乘胜进军,直逼燕都邺城。

    当时,燕军战败,邺城周围社会秩序荡然无存,一片混乱不堪。待王猛军至之时,秦军军纪严明,政令简约宽大,百姓遂由乱而安,奔走相告曰:“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慕容恪)。”

    可怜了我们的恪儿,上马天下无敌,下马人民安业,却在死后仅仅三年即家国沦丧,一生努力成为泡影。

    王猛闻之,特具太牢,亲往慕容恪墓前祭奠。

    得到潞川之战取得胜利的消息后,苻坚留太子苻宏守长安,亲率十万大军向邺城进发,行军七日即至河南安阳。王猛弃大众而潜迎苻坚,二人同至邺城城下,共攻邺城。

    370年十一月七日夜,燕散骑侍郎余蔚率守军五百余人打开邺城北门,引秦军入城。

    燕主慕容暐在逃亡途中被捕,苻坚命其回城率文武百官出降;太傅慕容评逃至高句丽后被送交秦军;领兵为机动的宜都王慕容桓被追兵斩杀。前燕其他州、郡守牧及部族首领尽皆投降。

    至此,前燕灭亡。

    慕容垂当时也跟随苻坚到了邺城,收集诸子,抱头痛哭,哀家国沦丧,叹命运多艰。父兄数代人全部心血至此成空,自己纵有奇谋良策,此时此刻,也只能徒呼奈何!还要小声些呼,免得苻坚听见。

    前秦灭燕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纵观当时形势,前燕国大、人众、兵强、地险,并没有必亡之理。然而在前秦进攻之下,数月之间即告灭亡,个中原由令人回味深思,分析如下:

    其一,双方政治差异明显。

    苻坚当政之后,励精图治,民殷国富,百官拥护,人民爱戴。因此,前秦虽国小民稀,但却拥有了赫赫大国的实力。

    前燕方面,由于慕容暐年幼暗弱,太后可足浑氏骄奢淫 逸,太傅慕容评视财如命、贪得无厌。二人狼狈为奸,专断朝政,致使前燕政治黑暗,经济困顿,国力不断下降。据《资治通鉴》记载,燕“仓库空竭,用度不足”,“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以致造成“吏断常俸,战士绝廪,官贷栗帛以自赡给”的困难局面。

    正如此,前燕虽国大民众,据山河之险,但是其民心、军心士气乃至于战争实力均无法和前秦相比较。灭燕之战表面上看是以弱胜强,事实上却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

    其二,双方在人才任用上,差距巨大。

    苻坚收天下英才为己用,且知人善任。遇关中王猛时,“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对王猛委以重任,“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

    王猛,做为前秦灭燕的直接指挥者出现在本篇当中,不仅会拍马屁,调和君臣关系,而且精于实干,名副其实。

    前燕方面,可足浑氏和慕容评嫉贤害能,官非才举,有一慕容垂而不能用,居然迫使慕容垂远走他乡,使前秦不费吹灰之力即解除了向前燕进攻途中所要面临的最为可怕的对手。在军事统帅的任用上,贪财如命的慕容评和踌躇满志的苻坚、王猛更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其三,双方指挥艺术优劣明显。

    在攻打洛阳、荥阳时,王猛先以部分兵力控制成皋险关和孟津渡口,堵塞燕军出逃通道,然后重兵威逼,兵不血刃迫降前燕洛阳守军,完成灭燕第一阶段战略任务(打通漕运)。两军相持阶段,王猛以五千骑兵奇袭敌军辎重,火烧敌军粮草,乱敌军心,为随后以弱势兵力击败燕军四十万大军打下基础。在追剿残敌过程中,王猛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力求歼敌务尽,将逃窜之敌全部擒获,彻底消灭前燕势力。

    这些重大的作战行动,环环相扣,而王猛挥洒自如,发挥了高超的指挥艺术。秦军节节取胜,愈战愈勇。

    相比之下,缺少了慕容垂的燕军表现极为拙劣。慕容藏十万大军救援洛阳,面对秦军万人迎击,一败而龟缩于黄河以北,不敢再战,坐看敌人攻克战略要冲。最高统帅慕容评更是闹了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千古笑话(封闭山林、泉水,让士兵出钱购买),岂能不败!

    前秦灭燕之战,距燕国击败桓温北伐仅仅一年时间。同样一支燕军,在慕容垂的领导下,能够将东晋五万精锐几乎歼灭殆尽。在战役实施过程中,军事行动章法分明,指挥有序,阻击、进攻、追击有条不紊,充分显示了燕军固有的作战实力和素养。然而,一年之后,却在慕容评的统帅下不堪一击。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诚如是也。

    前燕,是灭亡在自己的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