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冉闵其人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冉闵其人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冉闵,我想,我需要拿整个章节来进行介绍。虽然他在前文中已经出现多次,可依然值得我为之再次地挥毫泼墨。在那段荒蛮混沌的历史中,能为中华发一声呐喊者,除了冉闵,我们还能指望谁呢?

    首先是冉闵名字的问题,比趴在地上的小崽子(石勒)还让我纠结。因为,他的名字的姓氏的改变,意味着民族立场的不同。仇寇,或者亲人,转变在一字之间。

    然而,在他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无法否认,冉闵其实是叫石闵的,并且也一直以石氏家族的成员自居,只是后来和后赵统治集团彻底决裂后,才恢复自己祖宗流传下来的姓氏——“冉”,算是终于认祖归宗了。不管它,我始终喜欢叫他冉闵,毕竟,之前姓氏的更改怨不到他的身上,我们不能怪他。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jí)奴,后赵武帝石虎养孙。父冉良,字弘武,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冉闵是军人世家,祖上曾担任过汉朝的黎阳骑都督,世代任牙门将。不过到了冉闵父亲冉良那一代,中国,没落了,冉氏家族也随之没落。在那段天下万民无以为继无以为生的日子,本为军人世家的冉良加入到了庞大的流民们的阵营中去,成为“乞活军”的一员。关于身份的转变,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本应该是政府公务员的冉良,因为种种原因,成了合同工!就是现在出了事之后要去背黑锅的那种。或许,对于我们,更好理解些。

    乞活军的战斗大多数是和石勒打的,从司马腾开始到石勒立国,流水的军队,铁打的对手。人一直在换,仗却没有停过。310年七月,石勒击败乞活军将领陈午,俘获冉良。当时,阵前观战的石勒给冉良的评价是:“此儿勇健可嘉!”后石虎收冉良为养子,改名石瞻。那年,石瞻十二岁!冉闵出生时,也就因为此,只能姓了石了。

    关于姓氏的问题,这是千百年来的一个结。一个姓氏,一个祖宗。不用解释,我相信,它的意义不言而喻。

    之后石瞻参与的战斗,我们可以不再详述了。只需知道,勇健可嘉的石瞻,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即可。

    关于石瞻的死,《洛阳大事记》中记载:328年八月,前赵刘曜攻金墉城,斩后赵将领石瞻,枕尸二百余里。石瞻,死在了前、后赵决战的前奏之战中,那时那地,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不知道冉闵当时是几岁,石瞻死后,石虎收养了他。作为养孙,又是“烈士”遗孤,冉闵很受石虎宠爱,视如己出。这在后赵皇族中应该是人尽皆知的,不然,石遵也就不会说出要立冉闵为太子的话来。曾经,石氏家族拿冉闵当自己人,冉闵也觉得自己不是外人。这种感觉,冉闵保持了很久很久。

    在“视如己出”这四个字眼里,我想,我们最应该注意那个“如”

    字吧!因为不是,所以才如!当民族之间的矛盾全面爆发以后,所有的羯族人用行动告诉了冉闵:“如”就是不等于的意思。虽然之前或许真的“如”吧!

    史书上对幼年时候的冉闵评价是颇高的:果敏!现在的幼年的我们,大众也是给过评价的:温室花朵。或许一阵风雨,也就足以“辣手摧花”了。都是孩童,然而时隔一千七百年,我们算是进步还是退化?

    成年后的冉闵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而且,多计谋!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在崇尚武力的石虎的眼中,这是一个杰出的优点。授建节将军,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冉闵在重新回到老祖宗的“冉”姓之前,一直是作为后赵集团的一柄钢刀利剑出现的,积极充当着后赵政权稳固与开拓的鹰犬。

    冉闵的成名战是338年的昌黎之战,那是他第一次领兵,和鲜卑战神慕容恪同时在历史舞台上登场。只是,史书详细记载了慕容恪的勇猛,对冉闵的着墨却是少之又少,不过此战之后,冉闵威名大显,得到了后赵军方的认可,石虎也开始认识到他这个养孙卓越的军事能力,喜爱有加。

    可以说“成也恪儿,败也恪儿”吗?冉闵因为和慕容恪的对决而成名,冉闵因为和慕容恪的对决而覆灭。然而这两个人却各自成就了对方,一个鲜卑战神的神话,一个武悼天王的传奇。

    昌黎之战之后,全身而退的冉闵又干了一件大事:告刁状。

    按理说,喜欢干这种事的人是不地道的,并不值得称赞,尤其是冉闵,作为武将,本应该光明磊落。可我却必须要把这一段写上,王者的远见卓识,在冉闵与石虎的对话中彰显。

    昌黎之战虽然失败了,但立有大功的人员依然要封赏。比如苻洪,授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平西郡公。

    冉闵告的就是他。

    出于私心,冉闵许是因为嫉妒,功劳比他大,赏赐比他多,冉闵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服气。战场上或许也多有龌龊,同一地点协同作战,有些许摩擦也是情理之中的,不过这就未可知了。但我更相信冉闵是出于对石虎的忠诚之心,身处同一片战场,面对同一个敌人,本来不怎么照面的各单位友军,突然间摆到了一起,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冉闵察觉到了苻洪的强大,料想到了苻洪对石氏集团的威胁,焉能不告?

    “苻洪才智杰出,将士死力相报,诸子皆有非凡之才,且拥强兵五万,屯都城近郊,有危社稷,应秘除之,以安国家。”没有对苻洪细心深刻的了解,冉闵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后来的发展形势来看,冉闵的建议是相当正确的。四十年后,正是苻洪的后代让整个中国北方重归一统。吞前凉,灭前燕,雄兵百万饮马江淮,整个东晋都在苻洪子孙的弯刀铁骑

    下颤抖,差一点就统一了中国。难道,不值得当时的后赵去警惕?

    冉闵并不知道后来的历史,但是从苻洪的身上,他看见了可怕与强大,看见了一个潜在的足以让他畏惧的敌人。所谓“密除之”,现在杀他,都已经不能太过声张。隐患与威胁,已然存在!

    不过石虎的决策也是对的,“我正倚仗他们父子攻取吴(东晋)、蜀(成汉),为何要杀死他们?”因为冉闵的告状,石虎给苻洪的待遇更加优厚。

    隐患是未来的事,后赵帝国没有等到那一天就已经烟消云散,然而后赵没灭亡之前,多方征战的石虎还是用得着苻洪的。

    不过从增加苻洪的赏赐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石虎是认可冉闵的判断的。多给赏赐,以安其心,苻洪即使想要造反,也要掂量掂量石虎多加赏赐的恩惠。我不认为这是小恩小惠的伎俩,也并不多见白眼狼。更何况,造反有风险,行动需谨慎!没有相当的实力,苻洪并不敢轻举妄动。而对于石虎而言,所谓隐患,就还不是祸患。在更大的明的祸患没有被消灭之前,为什么要把它弄得那么明显?石虎,算得上是颇有手段的政客了,拉拢该拉拢的,利用能利用的,只要还在可控的范围,并不值得太过忧心。而且,事实证明,直到石虎死去,苻洪并没有造反,或许是恩义,或许是实力。苻洪自立,是石虎死后的事了。

    至于冉闵。就此一事,我不敢把他和赳赳武夫相提并论。

    339年八月,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准备北伐。九月,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东晋将军蔡怀。

    这是一场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后赵名将尽出,通过有效进攻粉碎了东晋庾亮的北伐计划。在此次战争中,冉闵发挥了他急先锋的作用。功劳虽然不大,但在此必须予以点明,冉闵还不是冉闵,他是后赵的将军,石虎的鹰犬,正一心一意为他的伟大国家全力征战着。杀起自己的同胞来毫不手软,虽然,他的骨子里流淌着汉人的血液,然而在沉睡中,并未苏醒!在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

    到了此处,便有了一个始终困惑我的难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抛与大家,算是请教了!

    第一代投降外虏的人我们可以叫他汉奸,那么,第二代呢,我们该如何称呼?

    再后来就到了石宣被杀之后的事情了,十万多东宫卫士被流放,心有不甘者在梁犊的带领下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出征平叛的冉闵打败了声势骇人的梁犊,平定了叛乱,于是,胡、汉各族将领无不畏服,冉闵在军中的威望空前高涨。

    平叛大军还没有回到都城,石虎就已经死去,后赵也陷入的争夺权力的内讧当中。冉闵没有幸免,也不可能幸免地卷入其中。而他在军中靠战功积累起来的威望,就是他在那场内斗中争权夺利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