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尸山鬼草 第二十五章 圣地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华伯问我感觉如何,我摇了摇头,说没什么事,只是感觉有些头痛,身子虚弱劳累。
华伯点了点头,取出了满满一布兜的红枣,分给大家吃。
顺子好奇的问道:“这枣子是什么品种啊?真好看,好像还透着亮呢。”
华伯道:“这不是枣,此物可有些来头。我昨天在这大洞中四处转了转,发现洞顶的那个破口处射下一束阳光,阳光照射的地方生出一株小树,这东西就是那小树的果实,我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便取了一些尝了尝,味道酸涩,吃完后感觉很提神,无毒,有敛精补血,滋养元气的功能。这才想起古籍上早记载过,相传早在战国初期,赵地就流行着一种民间补药,形如枣,名叫‘山茱萸’吃完之后便精力旺盛,当地百姓就将其进贡给了赵王,赵王起初并没有重视,后来肾虚腰疼,御医便给赵王服用此物,没想到不出几日,赵王就恢复如初了,当得知是此药的功效时,非常高兴,重金封赏了那名献药的百姓,又在自己的御花园中种植此物,后来他的宠姬生产时得了崩漏症,临危之际,御医也是用此物救了那位宠姬。如今我也采了些这山茱萸的种子,等回到中原后遍洒于各地,造福百姓。大家都快将这山茱萸吃下,补血补元气。”
大伙儿听华伯把这东西说得神乎其神,也不知真假,每人都抓了一大把往嘴里塞,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这山茱萸真有奇效,吃完后还真觉得精神了不少。
智光和尚道:“小僧和智静师弟刚才去山洞的另一端探了探,发现是通的,有一条先人凿开的大洞,不知那是什么地方,洞口有标记,只是看不懂。”
顺子向四周看了看,叹道:“难道这里也是先人凿出来的?”
智光道:“这里应该是个天然的溶洞,洞壁和道路都不规整,小僧看到的那个洞就完全不同了,洞壁和道路都极平整。”
我掏出罗盘辨了辨,智光所说的那个洞,应该就是古羌托国的方向没错了。
转过天,我感觉体力已经完全恢复了,其他人也都精神抖擞,便启程向洞穴深处进发。
果然如智光所说,这大洞的另一面有处人工痕迹极其明显的洞穴,虽然比我们现在所处的溶洞小了许多,但也有三四丈高,并排跑上三四驾马车也是绰绰有余,洞中则漆黑一片,也看不清里面有什么,洞壁和洞道何止是平整,简直就像被打磨过的一样,光滑非常。我们脚下的小溪流入洞中,洞口的石壁上似乎刻着几个文字,不过根本看不清楚。
华伯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半晌,也只是说好像和太素古卷中的文字有几分相似,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可就无法辨认了。要在石头上开凿出这么宽阔的石道,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况且还要将洞壁打磨的如此光滑,皇宫大殿也不过如此,这的确有些不可思议,这荒僻之地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呢?
大壮燃起了一只火把,
向洞内探了探,没有什么异常,我向洞内走了几步,呼吸顺畅,顺子也赶紧追了上来,又走了几丈远,我感觉有些不对,便拉住顺子,向他做了个禁声的手势,顺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动也不敢动,静,死一般的静,什么都没有,我低声问他道:“刚才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顺子一哆嗦,向四下里看了看,颤声道:“没,没有,杨子哥,你听到什么了?”
“一个女人的声音,她好像在哭,在哭叫。”
顺子一把抱住我,“杨,杨子哥,你可别吓我!”
我安慰他道:“哦,也没准儿是我听错了。”,担心他害怕,我又补了一句:“我有些头晕耳鸣,多半是气血亏虚闹的,看来身子还没完全恢复,幻听也是正常的,无碍无碍。”
顺子也不知听没听懂,木讷的点了点头,他手中举着火把,火焰向外倾斜,看来此洞是通风的,两侧的石壁仍旧光滑平整,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我回身向洞外挥了挥手,众人燃起火把鱼贯而入,为防万一,彼此之间保持距离,缓步前行了半柱香的功夫。突然,溪水中出现了一口大黑棺材,此棺极不寻常,虽是浮在水面上,可溪水流向洞道的深处,这副棺木却丝毫不动,偌大的黑棺材摆放的位置极正,应该从来就没有被挪动过。
这的确是太不合常理,古人选穴虽讲求个藏风纳水,五行不缺,可对于棺椁来说,最在乎的便是防水,墓中有水可是大忌,自己祖先的棺椁被水侵蚀,腐烂,尸体无法保存,先人不得安宁,那是要祸及子孙的,哪有自来就将棺材放在水里的呢?
顺子走上前,用手中的火把往棺材上探了探,眼睛眨也不眨的紧盯着上面,叹道:“没有绳索吊着,奇怪,还真是漂着的。”说话间他便伸手去推棺材的盖板。
“别动!”我和大壮齐声叫道,顺子赶紧将手缩了回来,慌道:“啊?怎么了?”
华伯道:“还是莫惊扰先人为妙。”
我俯下身,抽出一只雕翎箭往水里探,却不见底,再往上拨,箭头碰到棺材底儿,也知其中的奥妙了,便道:“快看,这棺材吃水并不深,最多只有三寸,如此厚重的棺椁要是浮在水上,至少应该吃水一尺深不可,底下估计有根石墩顶着,棺材就放在石墩上面,不仔细看,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大壮挠了挠头,不解道:“虽然有个石墩子架着,可这棺材底儿也挨着水了,照这样下去,那棺材没两天就得泡烂啦,你说这里这么大的地方,棺材摆在哪里不好,偏偏搁在这水里?”
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只能避重就轻道:“这棺材是用阴沉木制成的,即使过上千百万年也不会腐烂,而且是用整块木头抠出来的,密闭性极好,上好的阴沉木不透水,就算浸在水中棺内仍会保持干燥,这样的摆放是奇怪了些,倒也暗合阴阳五行。”
顺子问:
“啥是阴沉木?”
我解释道:“这种木头传说是上古神兽烛龙被鲲鹏打败,一怒之下撞倒了蜀山,山上树木沉入昆仑渊,在水底淤泥下埋藏数万年,不腐,呈乌黑色,不浮与水,故称‘阴沉木’。”
顺子一脸崇拜的道:“杨子哥,你真有学问。”
其实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还是不久前从家中一卷古籍上看到的,这会儿算是现学现卖。
华伯补充道:“上古的先民对水是极其崇拜的,有水才有生命,大禹王化天下为九州,九州皆沿黄河而居,或许这棺椁的摆放也是暗合此道。加上咱们刚刚经过的那处天然大洞,可吸日月之精,得风得水,一派盎然,算来也是处宝地了。”
华伯说的颇有道理,照这么推断这地方应该是古羌托国墓地了,汉人讲究入土为安,羌人只是观念不同而已。再说能用阴沉木棺,葬在此处的,棺中定也是不寻常的人?难道是……
“哎……棺材盖上好像刻着文字,不过,不过看不清楚。”大壮唐突的叫了一声,手上指着棺盖。
我仔细看,棺盖上隐隐约约的有几行象形文,由于年代太久,恐怕就算识得这些文字,也都辨不清了。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让人心中发毛……
我心都提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朝四下望了望,没发现异常,不过这地方晦气,自然不能久留,大伙儿定了定心神,继续前行。
只走出了十几丈便又出现了一副模样无二的棺椁,棺上的古文依旧无法辨认,再往前走,越走越是心惊,每隔十几丈,都会有一副这样的阴沉木棺,极正的放置在溪水的中心之处。
大壮虚着声道:“咱们会不会又撞见鬼打墙了,看见的怎么都像是同一副棺材呢。”
顺子经不住吓,“要不咱还是回去吧。”
我说道:“这洞道笔直笔直的,没拐弯也没岔路,哪儿来的鬼打墙?”
华伯观察的十分耐心仔细,说道:“这些木棺虽然模样差不多,可磨损之处和上面的古字都不相同,不是同一副。”
即便是这样,我们足足在洞里走了两个多时辰不见尽头,都快要崩溃了,到最后一副阴沉木棺时,华伯说要是他没数错,这是第一百一十八副。
再看此棺与之前的大为不同,上面镶着纯金打造的狮纹,边角也用纯金包裹,而且棺材上立着块二尺来高的石碑,这不像是一般的石碑,略显剔透,是块整玉雕刻而成,如此看来,这最后一副棺椁显然比其它的华丽得多。
我忙将火把往石碑前凑了凑,这座碑的年代不算太久远,上面的碑文很清楚,也并不是古字,而是咱们人人都能看懂的大汉文字,上面写到:诏曰盖闻周封八百 乃得九州 朕之不德 借宗庙之福 统四海纳西域 闻羌托发于炎黄 德肩尧舜 天地感召 封提加罗为羌托王 以安民心 太初二年正月。
华伯问我感觉如何,我摇了摇头,说没什么事,只是感觉有些头痛,身子虚弱劳累。
华伯点了点头,取出了满满一布兜的红枣,分给大家吃。
顺子好奇的问道:“这枣子是什么品种啊?真好看,好像还透着亮呢。”
华伯道:“这不是枣,此物可有些来头。我昨天在这大洞中四处转了转,发现洞顶的那个破口处射下一束阳光,阳光照射的地方生出一株小树,这东西就是那小树的果实,我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便取了一些尝了尝,味道酸涩,吃完后感觉很提神,无毒,有敛精补血,滋养元气的功能。这才想起古籍上早记载过,相传早在战国初期,赵地就流行着一种民间补药,形如枣,名叫‘山茱萸’吃完之后便精力旺盛,当地百姓就将其进贡给了赵王,赵王起初并没有重视,后来肾虚腰疼,御医便给赵王服用此物,没想到不出几日,赵王就恢复如初了,当得知是此药的功效时,非常高兴,重金封赏了那名献药的百姓,又在自己的御花园中种植此物,后来他的宠姬生产时得了崩漏症,临危之际,御医也是用此物救了那位宠姬。如今我也采了些这山茱萸的种子,等回到中原后遍洒于各地,造福百姓。大家都快将这山茱萸吃下,补血补元气。”
大伙儿听华伯把这东西说得神乎其神,也不知真假,每人都抓了一大把往嘴里塞,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这山茱萸真有奇效,吃完后还真觉得精神了不少。
智光和尚道:“小僧和智静师弟刚才去山洞的另一端探了探,发现是通的,有一条先人凿开的大洞,不知那是什么地方,洞口有标记,只是看不懂。”
顺子向四周看了看,叹道:“难道这里也是先人凿出来的?”
智光道:“这里应该是个天然的溶洞,洞壁和道路都不规整,小僧看到的那个洞就完全不同了,洞壁和道路都极平整。”
我掏出罗盘辨了辨,智光所说的那个洞,应该就是古羌托国的方向没错了。
转过天,我感觉体力已经完全恢复了,其他人也都精神抖擞,便启程向洞穴深处进发。
果然如智光所说,这大洞的另一面有处人工痕迹极其明显的洞穴,虽然比我们现在所处的溶洞小了许多,但也有三四丈高,并排跑上三四驾马车也是绰绰有余,洞中则漆黑一片,也看不清里面有什么,洞壁和洞道何止是平整,简直就像被打磨过的一样,光滑非常。我们脚下的小溪流入洞中,洞口的石壁上似乎刻着几个文字,不过根本看不清楚。
华伯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半晌,也只是说好像和太素古卷中的文字有几分相似,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可就无法辨认了。要在石头上开凿出这么宽阔的石道,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况且还要将洞壁打磨的如此光滑,皇宫大殿也不过如此,这的确有些不可思议,这荒僻之地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呢?
大壮燃起了一只火把,
向洞内探了探,没有什么异常,我向洞内走了几步,呼吸顺畅,顺子也赶紧追了上来,又走了几丈远,我感觉有些不对,便拉住顺子,向他做了个禁声的手势,顺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动也不敢动,静,死一般的静,什么都没有,我低声问他道:“刚才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顺子一哆嗦,向四下里看了看,颤声道:“没,没有,杨子哥,你听到什么了?”
“一个女人的声音,她好像在哭,在哭叫。”
顺子一把抱住我,“杨,杨子哥,你可别吓我!”
我安慰他道:“哦,也没准儿是我听错了。”,担心他害怕,我又补了一句:“我有些头晕耳鸣,多半是气血亏虚闹的,看来身子还没完全恢复,幻听也是正常的,无碍无碍。”
顺子也不知听没听懂,木讷的点了点头,他手中举着火把,火焰向外倾斜,看来此洞是通风的,两侧的石壁仍旧光滑平整,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我回身向洞外挥了挥手,众人燃起火把鱼贯而入,为防万一,彼此之间保持距离,缓步前行了半柱香的功夫。突然,溪水中出现了一口大黑棺材,此棺极不寻常,虽是浮在水面上,可溪水流向洞道的深处,这副棺木却丝毫不动,偌大的黑棺材摆放的位置极正,应该从来就没有被挪动过。
这的确是太不合常理,古人选穴虽讲求个藏风纳水,五行不缺,可对于棺椁来说,最在乎的便是防水,墓中有水可是大忌,自己祖先的棺椁被水侵蚀,腐烂,尸体无法保存,先人不得安宁,那是要祸及子孙的,哪有自来就将棺材放在水里的呢?
顺子走上前,用手中的火把往棺材上探了探,眼睛眨也不眨的紧盯着上面,叹道:“没有绳索吊着,奇怪,还真是漂着的。”说话间他便伸手去推棺材的盖板。
“别动!”我和大壮齐声叫道,顺子赶紧将手缩了回来,慌道:“啊?怎么了?”
华伯道:“还是莫惊扰先人为妙。”
我俯下身,抽出一只雕翎箭往水里探,却不见底,再往上拨,箭头碰到棺材底儿,也知其中的奥妙了,便道:“快看,这棺材吃水并不深,最多只有三寸,如此厚重的棺椁要是浮在水上,至少应该吃水一尺深不可,底下估计有根石墩顶着,棺材就放在石墩上面,不仔细看,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大壮挠了挠头,不解道:“虽然有个石墩子架着,可这棺材底儿也挨着水了,照这样下去,那棺材没两天就得泡烂啦,你说这里这么大的地方,棺材摆在哪里不好,偏偏搁在这水里?”
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只能避重就轻道:“这棺材是用阴沉木制成的,即使过上千百万年也不会腐烂,而且是用整块木头抠出来的,密闭性极好,上好的阴沉木不透水,就算浸在水中棺内仍会保持干燥,这样的摆放是奇怪了些,倒也暗合阴阳五行。”
顺子问:
“啥是阴沉木?”
我解释道:“这种木头传说是上古神兽烛龙被鲲鹏打败,一怒之下撞倒了蜀山,山上树木沉入昆仑渊,在水底淤泥下埋藏数万年,不腐,呈乌黑色,不浮与水,故称‘阴沉木’。”
顺子一脸崇拜的道:“杨子哥,你真有学问。”
其实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还是不久前从家中一卷古籍上看到的,这会儿算是现学现卖。
华伯补充道:“上古的先民对水是极其崇拜的,有水才有生命,大禹王化天下为九州,九州皆沿黄河而居,或许这棺椁的摆放也是暗合此道。加上咱们刚刚经过的那处天然大洞,可吸日月之精,得风得水,一派盎然,算来也是处宝地了。”
华伯说的颇有道理,照这么推断这地方应该是古羌托国墓地了,汉人讲究入土为安,羌人只是观念不同而已。再说能用阴沉木棺,葬在此处的,棺中定也是不寻常的人?难道是……
“哎……棺材盖上好像刻着文字,不过,不过看不清楚。”大壮唐突的叫了一声,手上指着棺盖。
我仔细看,棺盖上隐隐约约的有几行象形文,由于年代太久,恐怕就算识得这些文字,也都辨不清了。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让人心中发毛……
我心都提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朝四下望了望,没发现异常,不过这地方晦气,自然不能久留,大伙儿定了定心神,继续前行。
只走出了十几丈便又出现了一副模样无二的棺椁,棺上的古文依旧无法辨认,再往前走,越走越是心惊,每隔十几丈,都会有一副这样的阴沉木棺,极正的放置在溪水的中心之处。
大壮虚着声道:“咱们会不会又撞见鬼打墙了,看见的怎么都像是同一副棺材呢。”
顺子经不住吓,“要不咱还是回去吧。”
我说道:“这洞道笔直笔直的,没拐弯也没岔路,哪儿来的鬼打墙?”
华伯观察的十分耐心仔细,说道:“这些木棺虽然模样差不多,可磨损之处和上面的古字都不相同,不是同一副。”
即便是这样,我们足足在洞里走了两个多时辰不见尽头,都快要崩溃了,到最后一副阴沉木棺时,华伯说要是他没数错,这是第一百一十八副。
再看此棺与之前的大为不同,上面镶着纯金打造的狮纹,边角也用纯金包裹,而且棺材上立着块二尺来高的石碑,这不像是一般的石碑,略显剔透,是块整玉雕刻而成,如此看来,这最后一副棺椁显然比其它的华丽得多。
我忙将火把往石碑前凑了凑,这座碑的年代不算太久远,上面的碑文很清楚,也并不是古字,而是咱们人人都能看懂的大汉文字,上面写到:诏曰盖闻周封八百 乃得九州 朕之不德 借宗庙之福 统四海纳西域 闻羌托发于炎黄 德肩尧舜 天地感召 封提加罗为羌托王 以安民心 太初二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