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猎杀乾隆盛世 > 乾隆年的台海风云 第四十六章 和珅的骚操作

乾隆年的台海风云 第四十六章 和珅的骚操作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阿桂跪在地上,低着脑袋,并不说话。

    他正等待乾隆的训示。自从台湾林爽文民变的消息传来后,这位皇帝的心情就一直阴晴不定。

    同阿桂一起跪在地上的,是军机处的其他大臣。

    跟阿桂一起跪在第一排的,就是他的政敌,乾隆的心腹宠臣,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和珅。

    跪在阿桂与和珅身后的,是其他三位军机大臣。

    福长安,户部尚书。而他虽然是福康安的胞弟,却与和珅过从甚密。算得上是和珅一党。

    王杰,兵部尚书。

    董诰,户部侍郎。

    本来军机处应该有六人。这第六位,与阿桂是同族,名叫庆桂。此人虽然加了兵部尚书头衔,名义上也在军机处,这一年多来,先是署理黑龙江将军,又接替调任的福康安署理陕甘总督。很少在京。

    此时的军机处,实际上就是前面这五人。三位满人,两位汉人。

    而事实上,像今天这样五个人同时出现在一起的情景,也并不多见。

    主要原因是党争。

    阿桂与王杰、董诰三人,都对和珅不爽。

    导致这五名大臣,几乎都没有过同一天同时在军机处当值的情况。

    虽然风平浪静,却也暗流涌动。

    而今天这五人同时跪在乾隆皇帝的面前,也是因为发生了台湾林爽文民变。

    军机处的设立,最早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方便快捷的协调各部门的资源,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协调军务。

    然而乾隆现在却在头疼,下面跪着的五个人,通晓军务的并不多。

    和珅担任过户部尚书,福长安是现任户部尚书,董诰是户部侍郎。

    在如今的乾隆朝,财政问题早就取代军事问题,成了摆在皇帝面前的头等大事。

    他认为自己文治武功,四海升平,彪炳宇内。

    然而,前几年甘肃民变刚刚平定,还没喘够几天气,那久所未闻的、鸟不拉屎的台湾岛上,又蹦出了一个林爽文。

    乾隆翻看着从福建送过来的奏报,越看越生气。

    “知府孙景燧,围在大里杙庄外面两天,畏惧不前,拒不出战,居然被林贼反攻,躲到彰化县城,最后身死城陷!朝廷的俸禄,养的都是这样的废物!”

    乾隆将奏折重重地往五个心腹大臣面前一摔,拿起另一本奏折接着说道:“孙景燧已经死了,也就算了。再接着说总兵柴大纪,救援诸罗县不利,退守府城,被反贼堵在城里不敢出来,让人家从容地把凤山县、诸罗县全拿下了。现在整个台湾府,就剩一个府城还没失陷反贼手里了!”

    现在讨论的是军事问题。王杰往地上一拜,开口想说什么,却被打断。

    “朕还没说完!你急什么!福建水师提督黄士简,跟柴大纪一起困守府城,畏惧不战!把朕让他们务须亲自带兵出战、迅速平息事态的旨令当做耳旁风!这就是你们保举上来的人!”

    阿桂这时候咳嗽了一声。

    王杰知道,这咳嗽声是在提醒他。他直起身子,把想说的话都咽进肚子里了。

    他听完乾隆的话,方才明白,这位老皇上其实并不想谈军事问题。

    这最后一句,讲的尤其明显。这说的其实就是人事问题。

    而谁不知道,闽浙官场,上上下下都是和珅的人呢?

    自己现在如果编排起黄士简、柴大纪这些人的不是,很容易就被当成攻讦和珅识人有问题。

    面前这位老皇帝,自诩英明神武,任何人的小心思都逃不开他的眼睛。

    那这会,可就别自找没趣了。

    阿桂这时也一言不发。他听出来乾隆并没有马上调整军事部署的意思,只是对在台湾的这两名将领的表现颇多不满,有意向和珅发发牢骚罢了。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在其他人面前做一些申斥,无非是官场一种平衡之术罢了。

    而台湾这起民变,本就是他与福康安在背后有意火上浇油挑动起来的。

    他们是为了趁机介入,找到口中所说的“那位爷”。

    现在战事不利,自然在意料之中。

    但是要推举福康安介入,阿桂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临阵换将这话,得让皇帝自己说出来。

    毕竟这黄士简和柴大纪都是和珅的人。阿桂知道,乾隆方才那句话,是在提醒和珅,再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

    现在如果急吼吼地提出换将,提出让福康安带着八旗兵渡海平叛,只会让这位喜欢玩弄帝王术的皇帝疑心。

    即使真的派人去,他也未必会派福康安去了。

    有喜欢耍弄帝王心术的皇上,就有喜欢揣测上意的臣子。

    乾隆故意发完脾气,见下面五位当今最具权势的臣子都大气不敢出,心中颇为得意。他忽然转换氛围,换了话风:“王杰,你刚才想说什么?”

    王杰见皇上发问了,便赶紧又拜了一拜:“回皇上的话。这次台湾林贼造反,虽然地方早有上报,说有什么‘添弟会’聚众闹事,须稍作防范。但闽浙总督常青所写‘添弟会’,乃添加的添,兄弟的弟,我等一时不察...才...不过,现在已经查明,这林贼其实是当年盘踞台湾的海逆郑贼成功所创的反....天父地母的天地会。也就是说,这次不是什么简单的民变,而是有可能动摇我大...大清....”

    阿桂微微摇了摇头,觉得这位兵部尚书真是个猪队友。

    他前面差点说漏了嘴,把“反清复明”这四个字说了出来。接着又危言耸听,想说什么会动摇大清国本。还好自己反应够快,没有把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在这位阴晴不定的皇帝面前说出来。

    这王杰在军机处时间不长,还不擅长君前奏对。阿桂觉得此时需要介入进来了,免得他不小心又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

    阿桂赶紧接过王杰的话头,朗声说道:“皇上,前日王大人带着福建军报来时,我和他已经仔细研究过。这林贼虽然名托‘天地会’,其实原本不过福建漳州一泼皮无赖儿。这台湾时常有福建移民相互殴斗,争夺田产水源。此事,说不定就是他们和泉州人闹起事来引起的。”

    阿桂这么说,是想先把刚才那些敏感的“反清复明”、“海逆郑贼成功”、“动摇大清国本”这些王杰说出来的话,盖过去。

    这些话实在太敏感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位皇帝面前提起。

    清朝入关,此时已经快一百五十年了。

    连“

    郑成功”这个叫法,是清廷官方文书中用来作为贬称的用法,都快已经被人淡忘了。

    对“郑成功”正确的称呼,要么直呼本名“郑森”,要么用南明隆武帝所赐的“朱成功”,要么用南明永历帝所赐的“延平王”,要么用永历帝后来所赐但他推辞不受的“潮王”。

    又或是民间,甚至西方人称呼他的,“国姓爷”。

    而郑氏后人被清廷剿灭已经一百多年了。

    此时对他的称呼,已经惯常用“郑成功”了。

    但即使时间如此久远,满清皇帝对汉人可能的反抗,永远是最警惕的。

    即使是一点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他们神经紧绷。

    所以阿桂趁着王杰说话不利索的当口,赶紧接过了话头,说了一些欲盖弥彰的话。若是将一个普通民变,上升到汉人反清复明的起义,那后面的事情,可就不好掌控了。

    阿桂只想不动声色的介入台湾的军务,悄悄地带回“那位爷”就好。这可不能变成一个人尽皆知的事情。

    然而,乾隆并不傻。

    他此刻的脑袋里,已经充斥各种汉人在台湾开始又搞起反清复明的各种画面。

    他没有理睬阿桂,在桌上的一叠奏折里翻找着。找到了那本闽浙总督常青上奏的折子后,打开来迅速翻了翻。

    果然就像王杰所说的这样。

    他再也忍不住了。

    乾隆猛地一拍桌子:“世祖皇帝在的时候,就一直严防台湾,乃至海外其他地方,成了朱明余孽反我大清的地盘。可如今这台湾天地会横行,你们一个个居然都没有任何警惕!这福建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吗?”

    乾隆接着发了一通脾气,将面前这五人骂的狗屁不是。

    这些人再位极人臣,也只是这位皇帝的奴才。主子教训奴才,天经地义。

    而跪在这的五人,却各有各的想法。

    和珅现在担任着吏部尚书,掌管着整个朝堂的人事。这福建将领作战不力,还有兵部的责任。可乾隆现在开始指摘起福建官场了,那和珅这里可就脱不开干系了。

    和珅回话了:“回皇上的话。是奴才办事不力,导致福建各级官员玩忽职守.....请皇上责罚。”说完,往地上一趴,屁股翘得高高的。

    阿桂低着头,用余光看着乾隆。也不知道这和珅有什么魔力,就这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和简单的一句话而已,让这位风云善变的皇上的表情居然舒展了许多。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乾隆这时神色显得倦怠了一些,两只眼睛耷拉着,叫来旁边的太监,伺候他漱了漱口,吐了一口痰,接着说道:“罢了。也没必要小题大做。这林贼料想也掀不起什么大浪。王杰,你以兵部的名义,命令黄士简、柴大纪迅速出战。切勿迁延日久!”

    还没等王杰回话,和珅却开口了:“皇上。奴才有个提议。这台湾虽然孤悬海外,但毕竟事关朝廷体面。这柴大纪,奴才素知他有将才。若以迅速平息事态着想,倒不如阵前升官,改授他做福建提督,也好让他感恩皇上大恩,誓死报效朝廷。”

    阿桂、王杰、董诰三人,听到和珅这句话,都诧异地转过头去看着他?

    还有这种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