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昭武大帝 > 第七十章:应梦贤臣(五)

第七十章:应梦贤臣(五)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又来了,无语地看着倔强的徐晃,刘协感觉自己的龙齿又疼了起来,抬起龙眼,哀怜的望着董肥肥。

    本来还对刚才天子开仓放粮的军令略有微词的董卓,看到刘协递过来的眼神时,瞬间便被软化。

    天子果然还是年少,遇事总是需要咱家的,心中装着满满的满足感的董卓,马上找到了他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只见董胖子,抬起他的猪脚,对着一旁苦苦哀求的徐晃就是一脚,将徐晃踢翻了一个跟头。

    踢完之后,董卓大骂:“你们这群贼军,还敢说是良民,胆敢伏击大汉天子和相国,这算什么良民!”

    董肥肥恢复暴烈本性,骂咧咧的,又朝徐晃来了几脚。

    徐晃紧紧的握住拳头,将头埋在地面,他甘愿受此践踏,承此大辱,委曲求全地只是为了一个目的:给他昔日的战友,也就是现在的白波俘虏们,求取一个活命的机会。

    否则凭他徐晃往日的脾气,管他三七二十一,早就拿起巨斧砍过去了。

    “董卿勿恼,且听朕言。”感觉差不多了的刘协,轻轻拉了一下董卓,对着徐晃:“白波贼军乃是黄巾余孽,先前在河东作乱,如今又阻圣驾,本是罪无可恕!”

    听着刘协的话,徐晃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惨白,他本以为借着天子对他的些许宠爱,可以替白波降兵们求求情,但是听着天子之言,似乎又要大开杀戒。

    徐晃抬起倔强的头,看着天子身侧的皇甫嵩,这位大汉老将,手里可是沾染了十数万黄巾军的血。当年在中原,在河北,多少黄巾士兵死在他手里,莫非今日,要再现当年的大屠杀。

    徐公明十指紧紧的插入泥地之中,他想要改变这不公的世界,但是却只能苦苦的在世间挣扎,越是挣扎越是感觉无力反抗整个世界!

    “不过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本还杀气腾腾的刘协,一瞬间变成了悲天悯人的圣人。

    只见当今天子,深吸一口气,自责地望着那群抱头跪地的白波降兵:“汉民作乱,实乃朕不敏也!”

    刘协这番话,乃是君权天授之意,意思是:上天创造人类,这些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是都不能发挥出他们的善良,他们会做出坏事。所以,上天为了使他们归于善良,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君王来维持这个社会,使他们成为善良的人,这就是天的本意。

    同时也表明,民不善,是他这个天子没有教导之过也。刘协大包大揽的接下这群犯上百姓的过错,也是在消减他们的罪过,为他们由罪民转为普通老百姓留下余地。

    天子此话一出,让本以为处在绝望之境的徐晃,瞬间看到了希望,徐晃羞愧的低着头,原来天子一直没有想要屠杀这些降兵,而是他不懂天子之意,一味的莽撞倔强,让天子下不来台,所以天子只好承当下白波叛乱之罪,为的就是救下这两万条活生生的人命。低着头的徐晃,虎泪迸将而出。

    往这边赶来的百官,俱都听到天子所言。不少大臣心中,为刘协点了一万个赞。

    太傅马日磾、司空杨彪领着百官上前跪下问安:“微臣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收起悲伤之色,刘协就令百官起身。

    司空杨彪出列安慰道:“陛下乃是仁德之君,何过之有也!”

    “有错,也是我等臣子之错,陛下勿要伤心了。”

    说着,杨彪将头转向董卓,准备把矛头指向了董党之人。

    董肥肥老脸一红,把责任往他人身上推:“天子和我等臣子都没有错,错的是他们这群作乱之人。”

    百官之中,有不少小官正蠢蠢欲动,估计是又要对董卓冷嘲热讽一番,刘协遂打消这场无意义的争论:“好了,现在不是谈论谁对谁错的时候,目前的问题是,安顿好受伤的百姓,以及眼前这些降兵。”

    当今天子把话题引开,同时不凿痕迹的将白波贼军的身份降为降兵,再次为他们的犯上之罪降温。

    部分大臣对于失去这样嘲讽董卓的机会感到可惜,毕竟在董卓欺凌群臣的时候,无兵无权的他们只能过过嘴瘾,引经据典地对董贼冷嘲热讽,让董卓挨骂了还乐呵呵的接受。

    马日磾出列,打着哈哈,和着场:“陛下所以甚是,只是这群降兵要好生安排才是,不然又会复叛。”

    司空杨彪帐下一长吏抓住机会,上前拜道:“微臣枣祗,有一策献上。”

    枣祗,好耳熟名字······

    刘协忽的反应过来,感情是这位牛人,首倡实施屯田制,为曹操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粮食问题的枣祗。

    “枣卿有何良策,不妨道来。”该不会还是屯田吧,刘协恶趣的想着。

    “回禀圣上,臣之策,乃是屯田。”

    枣祗之策一出,便引起百官注目,不少人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享受着众大臣的注目,枣祗微微感到自豪,在稍稍地向上望着天子,却发现天子没有吃惊,而是无语中略带无奈,于是赶忙继续:“昔日武帝初通西域时,置校尉,屯田渠犁,遂渐收西域。前日微臣见函谷关附近新安县有大量荒田,正好可以将这些降兵屯田于此。如此,降兵们一则有田地耕种故不会复叛,二则正好可以解决函谷关守军的军粮问题。”

    这个枣祗,不愧是历史牛人,所献确实是良策,一举两得解决了降兵安置和军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函谷关守将乃是徐荣,降兵们在新安县屯田,就不会受到什么委屈。

    “卿之策,实乃良谋也。”少年天子没有独断,而是看着一旁的董卓:“董卿你看,此策可行否?”

    天子都说好了,董卓也不会去恶了刘协,况且能够给函谷关两万大军提供军粮,那是省钱的事,董肥肥岂有不同意之理,所以董卓摆着手:“咱家没意见,一切圣上做主即可。”

    “如此的话,枣祗听令。”刘协对着出列的枣祗道:“朕便拜你为屯田校尉兼新安令,秩千石,带领着两万降兵屯田于新安县,一切皆受函谷关守将---徐中郎将命令。”

    天子说完,董卓心里便乐开了花,本来董卓还担心着两万降兵在新安县会出现什么问题,没想到天子竟然无比上道,将他们交给徐荣管理。

    徐荣跟了咱家十年,乃是咱家的心腹之将,看来天子还是无时无刻不在照顾咱家哇,董卓心里,像吃了一样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