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语文课中的逆向的德育教育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古今中外的历史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既然如此,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首先也应该想到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性’则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因为任何一篇的产生过程,都是某种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所以在上语文课时,通过对字、词、句、篇章结构,典型人物形象与事件的分析推敲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等方面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语文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归纳起来只不过有正面和反面两类,无论是哪一类,都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的是利用反面人物和事物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暂且称之为“逆向的德育教育”。
所谓的“逆向”,就是方向上的相反。这种逆向的教育,是通过对反面的人物形象和事物表象的分析,挖掘其本质的东西,揭示这种本质的落后性、反动性和腐朽性,指出它们对人类、对国家的危害,谴责它们对历史前进的阻遏、破坏作用,从而使学生憎恶它们,抛弃它们,反过来热爱、拥护它们的对立面——正面的人物和事物。
这种逆向教育,就其本质来,是一种“曲线”式的教育,它是从较远的“射程”开始,中间有一个比较、鉴别、转向的过程。其效果呢,与正面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比正面教育更有情趣,更有感染力和服力。
既然如此,我们怎样利用课文中的反面人物和事物进行德育教育呢?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这种逆向的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起来。
因为美育是“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现实生活中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美好的事物,厌恶丑恶的东西”。
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美育中的“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现实生活中的美进行教育”,这里面的“文学艺术”,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它间接地隐含着概念所难以表达和穷尽的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要想从中得到理智上的教育和精神上的愉悦,就必须通过对这些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分析、评价来获得,逆向的德育教育中的反面人物和事物,恰恰是文学艺术里的艺术形象中的一半(另一半是正面的人物和事物),要达到目的也必须如此。
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对这些艺术形象(此指反面的人物和事物)从直接感受出发,而且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的感知、联想和想象,反复咀嚼,反复回味达到理解。
随后,透过其表象(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事物的种种现象与其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借助形象思维这一方式领悟隐含在艺术形象中的某种理性。
最后,再用真理标准去熔铸它,以一种折射的方式进行深刻的德育教育。
另外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孤立地分析反面的艺术形象。
客观事实上,反面的东西与正面的东西结合而构成了复杂纷纭的世界。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我们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有人“善与恶做为一对范畴,同真与假,美与丑一样,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我们在进行真善美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剖析批判,提高学生识别善恶、辨别是非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把正面的东西与反面的东西构成对照进行比较。
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真理做为标准,我们就无法做出结论,当然,要以分析反面的艺术形象为主,以正面的艺术形象为辅,正面形象始终处于陪衬地位。
下面,谈谈几种具体方法。
1、对比法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这两种事物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关系。两体对比,更加突出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使人们在比较中鉴别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
我们在教学时,以某篇课文(或反面内容的某篇)内容为主体,找出与之相反的另一篇文章(或同篇的与之相反的内容),然后,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从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上进行比较,鉴别是非曲直,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认清反面人物或反面事物的本质,憎恶它,抛弃它,把情感转向对立面上,从中得到德育上的收获。
鲁迅的《药》,描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把活生生的华栓、夏瑜戕害了。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报道了新中国使六十一个中毒者转危为安。一个社会将活人害死,一个社会将“死人”救活,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一对比,学生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新社会的优越,从而更加憎恨旧社会,更加热爱新社会。这可以,学生们得到了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
、对应法
“对应”是某一系统中某项在性质、作用、位置或数量上跟另一系统中某项相当。我们借用“对应”一词,是用在同类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反面人物身上。通过他们言行举止的表象鉴别他们的个性差异,归纳他们相似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这种“大同异”的对应关系的剖析,揭示他们共同的阶段本质,揭示“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的真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反面人物代表的阶级的反动性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增强了学生阶级斗争的观念。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同类人物又有所区别。葛朗台重在“守”财上,泼留希金重在“聚”财上;葛朗台是“瞬息万变”,泼留希金是“龌龊懒散”,但两个人都是爱财如命。毫无亲情,毫无人性。从他们的言谈举止的表象上来剖析可见,他们的本质都是以剥削人、压迫人为生,他们都是令人痛恨和憎恶的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学生们从他们身上可懂得无产阶级必须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人民才能生活得幸福。
这样,就使学生们得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的教育。
、反差法
“反差“一词的原意,是指照片、底片或景物等黑白对比的差异。这一对比,是指同一事物中的两面对比,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既能全面又能透彻地看问题。我们利用反差来进行德育教育。
是指同类的两者之间差别大,但构不成尖锐对立的矛盾关系,只是相对地存在“正反”之意。我们让学生从两两比较中找出“差额”,从反面吸取教训,用正面来补救。马谡和诸葛亮同是蜀国人,从《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来看,马谡并非是“等闲之辈”,否则,那么精明的诸葛亮怎么能派他去守军事要地呢?只不过马谡此时妄狂自大,刚愎自用,又不能实事求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失了街亭丢了脑袋。而诸葛亮呢,与他截然不同,二人之间的差额可谓不,学生们可从马谡身上吸取教训,从诸葛亮身上去找补救之法,即学习诸葛亮谦虚谨慎,按客观规律办时的好作风,这就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
4、横向法
横向,是指可以用某种角度把几个反面人物串联起来,分别找出他们性格上的焦进行排列,辨析这些个性特征的类别,揭示这些性格的阶级属性。然后,再用革命者的标准来对照,让学生们从中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善与恶是做为一对范畴,同真与假、美与丑一样,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矛盾性)。我们在进行真善美教育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反面人物假丑恶的思想行为进行剖析批判,提高学生识别善恶、辨别美丑的能力即审美能力。
辨清两者的区别后,把自己加进去,构成:反面人物→革命者标准←自我形象,三者为一体的结构图(横向教育结构图:略)。在两者〔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革命者)〕对照下,选择“自我形象”的塑造方向和标准,从而得到思想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王熙凤两面三刀,别里科夫因循守旧,阿q的精神胜利法。
这三个人,一个可憎,一个可鄙,一个可悲。三个人物的个性核心不是剥削阶级就是属于没落阶级的本性,体现了自私性、没落性、腐朽性、反动性,都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有害无益。
做为青年一代都不应该效仿,应该以正面人物为榜样,用革命者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做四化建设的后备军,这就使学生们得到了集体主义和群众观的教育。
5、纵向法
纵向法是指以时间为序,以某人某事的前后情况为“轴”,通过发展变化的比较,揭示客观发展的规律性,证明错误的或反动的必然遭到失败或灭亡;正确的革命的得以发展壮大,让学生们认识这一条客观发展规律,并从中辨清是非美丑,忠奸正邪的界限,从而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项琏》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前后情况是:
奢望—————借琏—————丢琏—————负债
(开端:梦想)(发展:体现)(**:导线)(结局:悲剧)
我们分析女主人公十年前后的变化可见,她的奢望是脱离实际的,是一切不幸的基因,“借琏”是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意识的反映;“丢琏”是她“一夕欢乐招来十年辛酸”的导火线;“负债”是她梦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她的梦想完全是围绕个人而产生的,是**的、没落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以悲剧告终。
她的悲剧虽是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但她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她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从她身上可以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放眼世界,竖立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使学生们得到了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总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这种逆向的德育教育,仍然体现着德育中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教育,同样收到显著效果,只不过把反面人物和反面事物做为我们曲线教育的资料,让它为我们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起着正面作用,也是让腐朽反动的东西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1995年5月)
古今中外的历史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既然如此,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首先也应该想到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性’则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因为任何一篇的产生过程,都是某种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所以在上语文课时,通过对字、词、句、篇章结构,典型人物形象与事件的分析推敲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等方面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语文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归纳起来只不过有正面和反面两类,无论是哪一类,都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的是利用反面人物和事物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暂且称之为“逆向的德育教育”。
所谓的“逆向”,就是方向上的相反。这种逆向的教育,是通过对反面的人物形象和事物表象的分析,挖掘其本质的东西,揭示这种本质的落后性、反动性和腐朽性,指出它们对人类、对国家的危害,谴责它们对历史前进的阻遏、破坏作用,从而使学生憎恶它们,抛弃它们,反过来热爱、拥护它们的对立面——正面的人物和事物。
这种逆向教育,就其本质来,是一种“曲线”式的教育,它是从较远的“射程”开始,中间有一个比较、鉴别、转向的过程。其效果呢,与正面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比正面教育更有情趣,更有感染力和服力。
既然如此,我们怎样利用课文中的反面人物和事物进行德育教育呢?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这种逆向的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起来。
因为美育是“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现实生活中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鄙的,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美好的事物,厌恶丑恶的东西”。
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美育中的“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现实生活中的美进行教育”,这里面的“文学艺术”,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它间接地隐含着概念所难以表达和穷尽的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要想从中得到理智上的教育和精神上的愉悦,就必须通过对这些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分析、评价来获得,逆向的德育教育中的反面人物和事物,恰恰是文学艺术里的艺术形象中的一半(另一半是正面的人物和事物),要达到目的也必须如此。
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对这些艺术形象(此指反面的人物和事物)从直接感受出发,而且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的感知、联想和想象,反复咀嚼,反复回味达到理解。
随后,透过其表象(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事物的种种现象与其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借助形象思维这一方式领悟隐含在艺术形象中的某种理性。
最后,再用真理标准去熔铸它,以一种折射的方式进行深刻的德育教育。
另外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孤立地分析反面的艺术形象。
客观事实上,反面的东西与正面的东西结合而构成了复杂纷纭的世界。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我们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有人“善与恶做为一对范畴,同真与假,美与丑一样,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我们在进行真善美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剖析批判,提高学生识别善恶、辨别是非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把正面的东西与反面的东西构成对照进行比较。
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真理做为标准,我们就无法做出结论,当然,要以分析反面的艺术形象为主,以正面的艺术形象为辅,正面形象始终处于陪衬地位。
下面,谈谈几种具体方法。
1、对比法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这两种事物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关系。两体对比,更加突出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使人们在比较中鉴别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
我们在教学时,以某篇课文(或反面内容的某篇)内容为主体,找出与之相反的另一篇文章(或同篇的与之相反的内容),然后,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从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上进行比较,鉴别是非曲直,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认清反面人物或反面事物的本质,憎恶它,抛弃它,把情感转向对立面上,从中得到德育上的收获。
鲁迅的《药》,描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把活生生的华栓、夏瑜戕害了。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报道了新中国使六十一个中毒者转危为安。一个社会将活人害死,一个社会将“死人”救活,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一对比,学生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新社会的优越,从而更加憎恨旧社会,更加热爱新社会。这可以,学生们得到了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
、对应法
“对应”是某一系统中某项在性质、作用、位置或数量上跟另一系统中某项相当。我们借用“对应”一词,是用在同类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反面人物身上。通过他们言行举止的表象鉴别他们的个性差异,归纳他们相似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这种“大同异”的对应关系的剖析,揭示他们共同的阶段本质,揭示“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的真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反面人物代表的阶级的反动性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增强了学生阶级斗争的观念。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同类人物又有所区别。葛朗台重在“守”财上,泼留希金重在“聚”财上;葛朗台是“瞬息万变”,泼留希金是“龌龊懒散”,但两个人都是爱财如命。毫无亲情,毫无人性。从他们的言谈举止的表象上来剖析可见,他们的本质都是以剥削人、压迫人为生,他们都是令人痛恨和憎恶的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学生们从他们身上可懂得无产阶级必须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人民才能生活得幸福。
这样,就使学生们得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的教育。
、反差法
“反差“一词的原意,是指照片、底片或景物等黑白对比的差异。这一对比,是指同一事物中的两面对比,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既能全面又能透彻地看问题。我们利用反差来进行德育教育。
是指同类的两者之间差别大,但构不成尖锐对立的矛盾关系,只是相对地存在“正反”之意。我们让学生从两两比较中找出“差额”,从反面吸取教训,用正面来补救。马谡和诸葛亮同是蜀国人,从《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来看,马谡并非是“等闲之辈”,否则,那么精明的诸葛亮怎么能派他去守军事要地呢?只不过马谡此时妄狂自大,刚愎自用,又不能实事求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失了街亭丢了脑袋。而诸葛亮呢,与他截然不同,二人之间的差额可谓不,学生们可从马谡身上吸取教训,从诸葛亮身上去找补救之法,即学习诸葛亮谦虚谨慎,按客观规律办时的好作风,这就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
4、横向法
横向,是指可以用某种角度把几个反面人物串联起来,分别找出他们性格上的焦进行排列,辨析这些个性特征的类别,揭示这些性格的阶级属性。然后,再用革命者的标准来对照,让学生们从中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善与恶是做为一对范畴,同真与假、美与丑一样,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矛盾性)。我们在进行真善美教育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反面人物假丑恶的思想行为进行剖析批判,提高学生识别善恶、辨别美丑的能力即审美能力。
辨清两者的区别后,把自己加进去,构成:反面人物→革命者标准←自我形象,三者为一体的结构图(横向教育结构图:略)。在两者〔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革命者)〕对照下,选择“自我形象”的塑造方向和标准,从而得到思想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王熙凤两面三刀,别里科夫因循守旧,阿q的精神胜利法。
这三个人,一个可憎,一个可鄙,一个可悲。三个人物的个性核心不是剥削阶级就是属于没落阶级的本性,体现了自私性、没落性、腐朽性、反动性,都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有害无益。
做为青年一代都不应该效仿,应该以正面人物为榜样,用革命者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做四化建设的后备军,这就使学生们得到了集体主义和群众观的教育。
5、纵向法
纵向法是指以时间为序,以某人某事的前后情况为“轴”,通过发展变化的比较,揭示客观发展的规律性,证明错误的或反动的必然遭到失败或灭亡;正确的革命的得以发展壮大,让学生们认识这一条客观发展规律,并从中辨清是非美丑,忠奸正邪的界限,从而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项琏》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前后情况是:
奢望—————借琏—————丢琏—————负债
(开端:梦想)(发展:体现)(**:导线)(结局:悲剧)
我们分析女主人公十年前后的变化可见,她的奢望是脱离实际的,是一切不幸的基因,“借琏”是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意识的反映;“丢琏”是她“一夕欢乐招来十年辛酸”的导火线;“负债”是她梦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她的梦想完全是围绕个人而产生的,是**的、没落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以悲剧告终。
她的悲剧虽是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但她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她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从她身上可以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放眼世界,竖立远大的**理想,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使学生们得到了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总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这种逆向的德育教育,仍然体现着德育中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教育,同样收到显著效果,只不过把反面人物和反面事物做为我们曲线教育的资料,让它为我们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起着正面作用,也是让腐朽反动的东西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