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屯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沐被封秦国公之后,京城相对安静了几天,赵治和赵渊等人也都纷纷为了建功立业而做着准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赵祯突然提出了一个屯粮的提议。
那天京城的温度很高,早朝持续到快中午的时候,赵祯突然说道:“诸位爱卿,我大宋这些年也算太平,但越是太平,越应该居安思危,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不明白赵祯为何会突然说这么一句话,但居安思危是没错的,所以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圣上说的没错,居安思危,我大宋才能够长治久安。”
“圣上能提出居安思危,真乃我大宋之福。”
“圣上乃千古明君啊……”
本来大家都还在表示赞同,可说着说着就成拍马屁了,赵祯微微皱眉有些不喜,接着便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朕刚才之言,那朕有一提议,诸位爱卿且听听吧。”
“请圣上明言。”
赵祯颔首,道:“每年粮税收上来后,各州县需要把他们一年所需留下,剩下的则全部运往京城囤积,但朕觉得此法有些不妥,万一一个地方遇到了灾害,粮食无法快速发放到百姓手中,岂不是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所以朕觉得除了各州府一年所需的粮食外,朕决定各州县留下三分之一就地屯粮,屯下的粮食可用来缓解百姓的粮价,也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把粮食给运到赈灾区,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赵祯这么说完,整个朝堂先是沉寂了片刻,接着就突然喧嚣起来。
“圣上,此举万万不可啊,粮税全部移交京城三司,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祖宗规矩不能破啊。”
“是啊圣上,此举万万行不得,若地方上有粮之后,万一他们造反怎么办,把粮食收到京城,他们无粮可造反,我大宋才能够长治久安啊。”
“臣请皇上收回圣命。”
“请皇上收回圣命。”
“臣附议。”
………………
群臣皆是反对赵祯的这个提议,但朝中的几位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却表现的极其冷静,他们很清楚赵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守成之主,应该不会想着麻烦自己去改祖宗的制度。
一定是有什么人向赵祯提的建议。
他们先不管这个建议是好是不好,他们必须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庞吉突然站出来道:“圣上,您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提议的?”
赵祯见庞吉问,神色顿时就凝了一凝,道:“朕身为大宋天子,为我大宋考虑,有此念很奇怪吗?”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庞吉被赵祯责问,文彦博和李沆两人自是不敢多问,而因为这事是赵祯突然提出来的,一时半会间他们也猜测不出内情来。
三人不知内情,也就不好表态,因而在朝中依附他们的人也不好开口,朝中仍旧是那些比较顽固的守旧派在那里嚷嚷着反对的话。
赵祯见群臣之中守旧派反对,而其他人暂时不发表意见,心知此案一时半会定不下来,因此也就宣布退朝。
-------------------------------
退朝之后,文彦博与包拯走的最慢。
“包兄,圣上突然提及屯粮一事,不知是何意思啊。”
包拯漫步走着,道:“先不管圣上是何意吧,你且说说圣上此举对我大宋来说可有好处?”
文彦博想了想,道:“当初太祖皇帝要粮食全部收集到京城来,是有防止地方谋反的用意,几十年来是颇有成效的,但粮食全部集中在京城也有弊端,万一一个地方发现了灾情,救灾的确有些麻烦,当然,很小的一点波动都能影响一个地方的粮价,但这些跟造反想必,并不算什么。”
文彦博与包拯是好友,更是亲家,为此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包拯听完文彦博的这些话后,叹息一声,道:“太祖时期还是五代十国,那个时候天下未定,有粮就造反是很容易发生的,但如今大宋立国已有多年,政局也是稳定,就算地方上有粮,他们只怕也造不起反来,文兄是聪明人应该知道造反不易。”
文彦博听到包拯这话,忍不住震了一下,他似乎没有料到包拯会有这样的想法。
“造反当然不容易,有粮也要有人才行,如果天下百姓都有饭吃,他们自然不会去造反。”文彦博说着,突然望向包拯,道:“包兄是同意圣上之言了?”
包拯笑着点点头:“算是同意吧,地方有屯粮对于一个地方的稳定是很重要的,更何况粮食还掌控在朝廷手中,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不过粮食运到京城毕竟是祖制,圣上想要全面推行不容易,不知文兄是何意啊?”
文彦博见包拯如此,也就沉思了片刻,而后说道:“既然包兄有此看法,那我也只好跟着赞同了,而且粮食少运三分之一到三司,我也轻松了不是。”
包拯摇摇头:“田赋之事如今交给了户部,文兄觉得你这三司还能管天下的粮食吗?”
听到这话,文彦博顿时一惊,接着有一种恍悟的感觉:“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要将粮食交给户部?”说着,文彦博拍了一下脑袋:“是了,是了,当初三皇子赵沐从三司离开之后直接进了宫,接着圣上就把田赋之事交给了户部,如今粮税收齐,圣上突然又要屯粮,看来这一切早在那个时候赵沐就已经跟圣上商量好了。”
文彦博觉得自己很笨,怎么直到这个时候才想到这些,而他明白过来后,突然望向包拯:“包兄一向都不参与党争,怎么如今却要支持三皇子的建议?”
包拯笑了笑:“文兄此言差矣,我并没有支持三皇子赵沐,我支持的是对大宋稳定发展的有利的提议,如果有一天庞吉提出了一些对建设大宋有利的提议,我也会赞同的。”
两人这样走着离开了皇宫,快分开的时候,文彦博突然向包拯微一拱手,道:“包兄放心,我明白怎么做了。”
赵沐被封秦国公之后,京城相对安静了几天,赵治和赵渊等人也都纷纷为了建功立业而做着准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赵祯突然提出了一个屯粮的提议。
那天京城的温度很高,早朝持续到快中午的时候,赵祯突然说道:“诸位爱卿,我大宋这些年也算太平,但越是太平,越应该居安思危,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不明白赵祯为何会突然说这么一句话,但居安思危是没错的,所以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圣上说的没错,居安思危,我大宋才能够长治久安。”
“圣上能提出居安思危,真乃我大宋之福。”
“圣上乃千古明君啊……”
本来大家都还在表示赞同,可说着说着就成拍马屁了,赵祯微微皱眉有些不喜,接着便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朕刚才之言,那朕有一提议,诸位爱卿且听听吧。”
“请圣上明言。”
赵祯颔首,道:“每年粮税收上来后,各州县需要把他们一年所需留下,剩下的则全部运往京城囤积,但朕觉得此法有些不妥,万一一个地方遇到了灾害,粮食无法快速发放到百姓手中,岂不是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所以朕觉得除了各州府一年所需的粮食外,朕决定各州县留下三分之一就地屯粮,屯下的粮食可用来缓解百姓的粮价,也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把粮食给运到赈灾区,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赵祯这么说完,整个朝堂先是沉寂了片刻,接着就突然喧嚣起来。
“圣上,此举万万不可啊,粮税全部移交京城三司,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祖宗规矩不能破啊。”
“是啊圣上,此举万万行不得,若地方上有粮之后,万一他们造反怎么办,把粮食收到京城,他们无粮可造反,我大宋才能够长治久安啊。”
“臣请皇上收回圣命。”
“请皇上收回圣命。”
“臣附议。”
………………
群臣皆是反对赵祯的这个提议,但朝中的几位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却表现的极其冷静,他们很清楚赵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守成之主,应该不会想着麻烦自己去改祖宗的制度。
一定是有什么人向赵祯提的建议。
他们先不管这个建议是好是不好,他们必须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庞吉突然站出来道:“圣上,您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提议的?”
赵祯见庞吉问,神色顿时就凝了一凝,道:“朕身为大宋天子,为我大宋考虑,有此念很奇怪吗?”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庞吉被赵祯责问,文彦博和李沆两人自是不敢多问,而因为这事是赵祯突然提出来的,一时半会间他们也猜测不出内情来。
三人不知内情,也就不好表态,因而在朝中依附他们的人也不好开口,朝中仍旧是那些比较顽固的守旧派在那里嚷嚷着反对的话。
赵祯见群臣之中守旧派反对,而其他人暂时不发表意见,心知此案一时半会定不下来,因此也就宣布退朝。
-------------------------------
退朝之后,文彦博与包拯走的最慢。
“包兄,圣上突然提及屯粮一事,不知是何意思啊。”
包拯漫步走着,道:“先不管圣上是何意吧,你且说说圣上此举对我大宋来说可有好处?”
文彦博想了想,道:“当初太祖皇帝要粮食全部收集到京城来,是有防止地方谋反的用意,几十年来是颇有成效的,但粮食全部集中在京城也有弊端,万一一个地方发现了灾情,救灾的确有些麻烦,当然,很小的一点波动都能影响一个地方的粮价,但这些跟造反想必,并不算什么。”
文彦博与包拯是好友,更是亲家,为此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包拯听完文彦博的这些话后,叹息一声,道:“太祖时期还是五代十国,那个时候天下未定,有粮就造反是很容易发生的,但如今大宋立国已有多年,政局也是稳定,就算地方上有粮,他们只怕也造不起反来,文兄是聪明人应该知道造反不易。”
文彦博听到包拯这话,忍不住震了一下,他似乎没有料到包拯会有这样的想法。
“造反当然不容易,有粮也要有人才行,如果天下百姓都有饭吃,他们自然不会去造反。”文彦博说着,突然望向包拯,道:“包兄是同意圣上之言了?”
包拯笑着点点头:“算是同意吧,地方有屯粮对于一个地方的稳定是很重要的,更何况粮食还掌控在朝廷手中,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不过粮食运到京城毕竟是祖制,圣上想要全面推行不容易,不知文兄是何意啊?”
文彦博见包拯如此,也就沉思了片刻,而后说道:“既然包兄有此看法,那我也只好跟着赞同了,而且粮食少运三分之一到三司,我也轻松了不是。”
包拯摇摇头:“田赋之事如今交给了户部,文兄觉得你这三司还能管天下的粮食吗?”
听到这话,文彦博顿时一惊,接着有一种恍悟的感觉:“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要将粮食交给户部?”说着,文彦博拍了一下脑袋:“是了,是了,当初三皇子赵沐从三司离开之后直接进了宫,接着圣上就把田赋之事交给了户部,如今粮税收齐,圣上突然又要屯粮,看来这一切早在那个时候赵沐就已经跟圣上商量好了。”
文彦博觉得自己很笨,怎么直到这个时候才想到这些,而他明白过来后,突然望向包拯:“包兄一向都不参与党争,怎么如今却要支持三皇子的建议?”
包拯笑了笑:“文兄此言差矣,我并没有支持三皇子赵沐,我支持的是对大宋稳定发展的有利的提议,如果有一天庞吉提出了一些对建设大宋有利的提议,我也会赞同的。”
两人这样走着离开了皇宫,快分开的时候,文彦博突然向包拯微一拱手,道:“包兄放心,我明白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