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古今几人曾会1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朝的灭亡,对于秦军总得来说是件好事,从此秦军没有了明面上的敌人,可以喘上一口气了。秦王借着这个机会,办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安抚了甘肃的凉州王吕儒。这吕儒自从被秦王加封之后,统管整个甘肃,每年除了给秦军献上数千匹好马之外,还不时送来一些土特产,秦王这一回给他回了礼,送了一些上好的丝绸和金宝等物,还派使者前去,与吕儒订下盟约,甘肃永为秦军的部属。吕儒永为凉州王,世袭罔替。
吕儒部下人马本就不多,而且自己的儿子在西安为质,因此不敢有异心,热情接待了来使,走的时候送了重礼,请来使在秦王面前多多美言。
第二件事情,就是秦王亲自给李岩和红娘子赐婚。
这场婚事闹动了整个西安,秦王拨了一座大宅,赐给李岩,做为他的府邸,红娘子那边,也赐了丰厚的嫁奁。
李岩是为秦军立过大功的人,秦王早已把他看成心腹,这么做也是给别人看的,毕竟秦军重生之后,人数再多也是有限的,几年以来东征西战,已经由原来的一万人,锐减到三四千。秦军想要发展,必须多多吸引当世之人,像李岩这样的人才,能文能武,万里挑一的,岂能不被秦王看重。
由于李岩在秦军之中的人缘很好,又亲自带领秦军征战过多次,因此一连数天,贺喜之人几乎踏破了门坎,正式成亲那天,府中更是人山人海。
秦王为此专门将王翦,李敢,涉怀等人从边境调了回来,李敢做为结义大哥,在前面招待来客,忙得转不开身,小青,一枝梅等人跟着倩娘,吴心蓝,布置洞房,摆设喜席,吴心蓝自小便做掌柜的,组织起来很有些威严,而且条理清楚,再纷繁的事务,到了她的手里,便分毫不乱,因此府中虽然热闹,却是井井有条。
红娘子自从几年前,在秦军败于官军之时,救了李岩之后,便一直跟着他留在秦军当中,早已将秦军视为自己的归宿,此时嫁与李岩,得偿所愿,自然满心欢喜。
李岩与红娘子算是一见钟情,几年以来出生入死,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儿女之情,这个时候,就算是瞎子都看得出来,除了没有夫妻之实以外,他们早就是夫妻了。这场婚礼,只是迟来了一些而已。因为李岩说过,在秦军没有安稳之前,他不会成亲,眼下明朝已亡,秦军算是安全了,这个时候成亲,正是时机。
婚礼那天,秦王带着姬梦蝶一同来到李岩府中,他没有送什么金玉珠宝,因为那些东西实在配不上李岩的人品,因此秦王送了一副自己的手书,做成一块匾额,上写四个大字,佳偶天成。
李岩与红娘子急忙跪谢,李敢命人将这块大匾高高悬挂在正门,以彰秦王恩德。
拜堂之时,因为新人双方都没有父母,所以秦王便坐了上位,接受跪拜。只是喊的喜词变成了:一拜天地,二拜君王……
交拜之后,红娘子蒙着大红盖头,被小青等人引入洞房,这边喜堂上,秦王为了让大家尽兴,也带着姬梦蝶回府去了。李岩家中便只剩下一班秦军中的大臣和武将。
李岩吩咐开宴,然后府中开始大吹大擂,肉山酒海,吃喝起来。几年以来,关中一直没有遭灾,自从秦王占住西安以来,几乎是年年风调雨顺,连关中百姓们都啧啧称奇,因此秦军当中有粮有肉,吃喝不愁。
这一夜,李岩府中不知喝干了多少坛美酒,放翻了多少口猪羊。
做完了这两件事,时间已经来到了崇祯十年五月,这一天秦王在府中议事,因为这个时候,秦王没有称皇帝,也没有修建朝堂,因此他的府中便成了上朝的地方,每天大家都来这里,看看有什么事务要处理,就像皇帝上朝差不多。
张仪首先对着秦王一拱手:“大王,此时明朝已亡,虽然孙传庭立了一个新君,可是天下多半不会承认。咱们也不能承认。因为如果承认了,便是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翻脸,因此大王应当建一个年号,以便纪年。”
秦王点头:“以丞相看来,当取一个什么年号呢?”
张仪想了想:“大王与臣等复生于世,重开大秦天下,有更新初始之意,我看这个年号,叫更始如何?”
李岩一听急忙摇手:“先生不可,更始的年号,以前东汉初时有人用过了,而且很不长久,万万不能用。”
秦王道:“孤觉得,就定为更元吧。明年元旦之时,便改年号为更元元年。你们看如何?”
众人一听,都纷纷叫好。
张仪道:“改了年号,我秦军做事情也要有一番新的气象,不知大王有何远见?”
秦王道:“孤已经思索很久,如今天下已经大乱,明庭已亡,天下失去了统一的号令,诸候混战的时代来了。孙传庭闪电般地拥立了新君,说明此人极有政治头脑,他想借此来号召那些对明朝仍存有忠心的人,这一招棋他走得不错,眼下他的首要敌人,便是李自成放在山西的人马。相信不日之间,便会有一场大战。而李自成此时的精力,应该都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身上,因为此时对李自成构成最大威胁的,正是满清军。一旦清军杀进山海关,直隶是一片平原,八旗兵的骑兵优势可以尽显。而听说四川的张献忠,正加紧备战,准备攻击成都,拿下这最后的坚城。这个时候,我秦军最应该从河南向江南进军。攻入湖广。只是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因此孤一时还不敢动兵。”
白起道:“湖广与安徽,江浙一带,还都在明朝那些遗臣手中,此时他们的动向不明,是不是赞成孙传庭拥立的朱慈炯,还没有消息。如果赞成了,孙传庭会给他们下达军令,必定要秣兵厉马,全力备战的。”
秦王道:“无论他们赞成不赞成这个新君,都会有举动的,怎么还没有消息?”
正说着,有秦王亲卫跑了进来,手捧着一封急报:“大王,江南传来的。”
秦军早在几年以前,便往各地派了细作,江南也不例外。
秦王打开急报一瞧,不禁便是一皱眉,然后将急报交给张仪等人。
众人看过,也都是吃惊非小。
这份急报上写的,乃是来自南京,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
自从孙传庭拥立了朱慈炯之后,也给南京方面发去了诏告,但是诏令到了南京之后,却遭到了一群大臣的反对。
这些大臣,以当时的庐凤总督马士英为首,当崇祯殉国的消息传来之后,马士英便与群臣商议,要重立新君。这些大臣们议论起来,最有资格做继君的,便是小福王朱由崧,因为他的血缘关系与崇祯最为接近。此时小福王正在武昌避难,可以迎之。
因此马士英等人便派人去接小福王,人还没有接来,便从北边传来消息,孙传庭已经拥立了朱三太子为帝。
马士英一听,立刻忿怒起来,会集众大臣商议,他的理由是,北京被闯贼攻陷,皇室一族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没有人能够逃出京城,却从哪里冒出一个朱三太子?这一定是孙传庭让人假扮的。
朱慈炯不可能逃生,或已死在乱军当中,因此绝不能承认。
别的大臣们也纷纷赞同马士英之议。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拥立新君可是大功,没有理由让孙传庭一个人独占了。一旦承认了,南京这边就要听从孙传庭的指令,山西与南京相隔太远,何必要授人以柄,自己吃哑巴亏?
因此大臣们群情激奋,一致谴责孙传庭,说他是乱臣贼子,想要做三国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而且挟持的,居然还是个假天子。
马士英见大臣们所见相同,立刻拍板,继续迎立小福王,同时马士英害怕手中兵力不足,便以南京内阁的名义,请来几位总兵官助阵,其中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都是江南悍将。
这几人听说要拥立新君,个个争先恐后,带兵前来勤王。
当小福王带着史可法,坐船顺江而下,来到南京时,马士英带领众大臣在江上迎候,然后进入南京,向天下宣布继位为君。小福王称为弘光帝,仍用大明国号。
称帝之后,朱由崧封马士英为内阁首辅,以史可法为兵部尚书,领总督军印,驻兵扬州,又封左良玉为平北将军,率军驻武昌,然后又封黄得功等人为将,驻守长江沿线。
这便是史上所称的南明政权。
于是当今天下,便出现了两个明朝,一个是孙传庭拥立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且称为北明,另一个是朱由崧所在的南明。虽然都称明朝,但却势同水火,相互指责对方为乱臣贼子。
张仪等人看完了这份急报,都暗自思忖,朝堂上一时寂静无声。
明朝的灭亡,对于秦军总得来说是件好事,从此秦军没有了明面上的敌人,可以喘上一口气了。秦王借着这个机会,办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安抚了甘肃的凉州王吕儒。这吕儒自从被秦王加封之后,统管整个甘肃,每年除了给秦军献上数千匹好马之外,还不时送来一些土特产,秦王这一回给他回了礼,送了一些上好的丝绸和金宝等物,还派使者前去,与吕儒订下盟约,甘肃永为秦军的部属。吕儒永为凉州王,世袭罔替。
吕儒部下人马本就不多,而且自己的儿子在西安为质,因此不敢有异心,热情接待了来使,走的时候送了重礼,请来使在秦王面前多多美言。
第二件事情,就是秦王亲自给李岩和红娘子赐婚。
这场婚事闹动了整个西安,秦王拨了一座大宅,赐给李岩,做为他的府邸,红娘子那边,也赐了丰厚的嫁奁。
李岩是为秦军立过大功的人,秦王早已把他看成心腹,这么做也是给别人看的,毕竟秦军重生之后,人数再多也是有限的,几年以来东征西战,已经由原来的一万人,锐减到三四千。秦军想要发展,必须多多吸引当世之人,像李岩这样的人才,能文能武,万里挑一的,岂能不被秦王看重。
由于李岩在秦军之中的人缘很好,又亲自带领秦军征战过多次,因此一连数天,贺喜之人几乎踏破了门坎,正式成亲那天,府中更是人山人海。
秦王为此专门将王翦,李敢,涉怀等人从边境调了回来,李敢做为结义大哥,在前面招待来客,忙得转不开身,小青,一枝梅等人跟着倩娘,吴心蓝,布置洞房,摆设喜席,吴心蓝自小便做掌柜的,组织起来很有些威严,而且条理清楚,再纷繁的事务,到了她的手里,便分毫不乱,因此府中虽然热闹,却是井井有条。
红娘子自从几年前,在秦军败于官军之时,救了李岩之后,便一直跟着他留在秦军当中,早已将秦军视为自己的归宿,此时嫁与李岩,得偿所愿,自然满心欢喜。
李岩与红娘子算是一见钟情,几年以来出生入死,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儿女之情,这个时候,就算是瞎子都看得出来,除了没有夫妻之实以外,他们早就是夫妻了。这场婚礼,只是迟来了一些而已。因为李岩说过,在秦军没有安稳之前,他不会成亲,眼下明朝已亡,秦军算是安全了,这个时候成亲,正是时机。
婚礼那天,秦王带着姬梦蝶一同来到李岩府中,他没有送什么金玉珠宝,因为那些东西实在配不上李岩的人品,因此秦王送了一副自己的手书,做成一块匾额,上写四个大字,佳偶天成。
李岩与红娘子急忙跪谢,李敢命人将这块大匾高高悬挂在正门,以彰秦王恩德。
拜堂之时,因为新人双方都没有父母,所以秦王便坐了上位,接受跪拜。只是喊的喜词变成了:一拜天地,二拜君王……
交拜之后,红娘子蒙着大红盖头,被小青等人引入洞房,这边喜堂上,秦王为了让大家尽兴,也带着姬梦蝶回府去了。李岩家中便只剩下一班秦军中的大臣和武将。
李岩吩咐开宴,然后府中开始大吹大擂,肉山酒海,吃喝起来。几年以来,关中一直没有遭灾,自从秦王占住西安以来,几乎是年年风调雨顺,连关中百姓们都啧啧称奇,因此秦军当中有粮有肉,吃喝不愁。
这一夜,李岩府中不知喝干了多少坛美酒,放翻了多少口猪羊。
做完了这两件事,时间已经来到了崇祯十年五月,这一天秦王在府中议事,因为这个时候,秦王没有称皇帝,也没有修建朝堂,因此他的府中便成了上朝的地方,每天大家都来这里,看看有什么事务要处理,就像皇帝上朝差不多。
张仪首先对着秦王一拱手:“大王,此时明朝已亡,虽然孙传庭立了一个新君,可是天下多半不会承认。咱们也不能承认。因为如果承认了,便是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翻脸,因此大王应当建一个年号,以便纪年。”
秦王点头:“以丞相看来,当取一个什么年号呢?”
张仪想了想:“大王与臣等复生于世,重开大秦天下,有更新初始之意,我看这个年号,叫更始如何?”
李岩一听急忙摇手:“先生不可,更始的年号,以前东汉初时有人用过了,而且很不长久,万万不能用。”
秦王道:“孤觉得,就定为更元吧。明年元旦之时,便改年号为更元元年。你们看如何?”
众人一听,都纷纷叫好。
张仪道:“改了年号,我秦军做事情也要有一番新的气象,不知大王有何远见?”
秦王道:“孤已经思索很久,如今天下已经大乱,明庭已亡,天下失去了统一的号令,诸候混战的时代来了。孙传庭闪电般地拥立了新君,说明此人极有政治头脑,他想借此来号召那些对明朝仍存有忠心的人,这一招棋他走得不错,眼下他的首要敌人,便是李自成放在山西的人马。相信不日之间,便会有一场大战。而李自成此时的精力,应该都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身上,因为此时对李自成构成最大威胁的,正是满清军。一旦清军杀进山海关,直隶是一片平原,八旗兵的骑兵优势可以尽显。而听说四川的张献忠,正加紧备战,准备攻击成都,拿下这最后的坚城。这个时候,我秦军最应该从河南向江南进军。攻入湖广。只是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因此孤一时还不敢动兵。”
白起道:“湖广与安徽,江浙一带,还都在明朝那些遗臣手中,此时他们的动向不明,是不是赞成孙传庭拥立的朱慈炯,还没有消息。如果赞成了,孙传庭会给他们下达军令,必定要秣兵厉马,全力备战的。”
秦王道:“无论他们赞成不赞成这个新君,都会有举动的,怎么还没有消息?”
正说着,有秦王亲卫跑了进来,手捧着一封急报:“大王,江南传来的。”
秦军早在几年以前,便往各地派了细作,江南也不例外。
秦王打开急报一瞧,不禁便是一皱眉,然后将急报交给张仪等人。
众人看过,也都是吃惊非小。
这份急报上写的,乃是来自南京,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
自从孙传庭拥立了朱慈炯之后,也给南京方面发去了诏告,但是诏令到了南京之后,却遭到了一群大臣的反对。
这些大臣,以当时的庐凤总督马士英为首,当崇祯殉国的消息传来之后,马士英便与群臣商议,要重立新君。这些大臣们议论起来,最有资格做继君的,便是小福王朱由崧,因为他的血缘关系与崇祯最为接近。此时小福王正在武昌避难,可以迎之。
因此马士英等人便派人去接小福王,人还没有接来,便从北边传来消息,孙传庭已经拥立了朱三太子为帝。
马士英一听,立刻忿怒起来,会集众大臣商议,他的理由是,北京被闯贼攻陷,皇室一族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没有人能够逃出京城,却从哪里冒出一个朱三太子?这一定是孙传庭让人假扮的。
朱慈炯不可能逃生,或已死在乱军当中,因此绝不能承认。
别的大臣们也纷纷赞同马士英之议。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拥立新君可是大功,没有理由让孙传庭一个人独占了。一旦承认了,南京这边就要听从孙传庭的指令,山西与南京相隔太远,何必要授人以柄,自己吃哑巴亏?
因此大臣们群情激奋,一致谴责孙传庭,说他是乱臣贼子,想要做三国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而且挟持的,居然还是个假天子。
马士英见大臣们所见相同,立刻拍板,继续迎立小福王,同时马士英害怕手中兵力不足,便以南京内阁的名义,请来几位总兵官助阵,其中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都是江南悍将。
这几人听说要拥立新君,个个争先恐后,带兵前来勤王。
当小福王带着史可法,坐船顺江而下,来到南京时,马士英带领众大臣在江上迎候,然后进入南京,向天下宣布继位为君。小福王称为弘光帝,仍用大明国号。
称帝之后,朱由崧封马士英为内阁首辅,以史可法为兵部尚书,领总督军印,驻兵扬州,又封左良玉为平北将军,率军驻武昌,然后又封黄得功等人为将,驻守长江沿线。
这便是史上所称的南明政权。
于是当今天下,便出现了两个明朝,一个是孙传庭拥立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且称为北明,另一个是朱由崧所在的南明。虽然都称明朝,但却势同水火,相互指责对方为乱臣贼子。
张仪等人看完了这份急报,都暗自思忖,朝堂上一时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