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重生之八爷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来也讽刺,“挟怨报复”这四个字,用在南怀仁身上最合适不过。当初南怀仁在康熙面前夸耀自己善治火器,却被土生土长的戴梓自己研究的技艺给比了下去,在康熙面前闹了好大一个没脸。

    眼看着戴梓因此平步青云,南怀仁既觉得难堪又觉得愤恨,若是没有戴梓出来落他的脸面,想必他在康熙面前的地位就不会止步于此。但南怀仁明白,他毕竟不是大清的子民,心里面妒恨戴梓,却也没敢做什么小动作。

    这一次戴梓自己站出来自讨没趣,南怀仁在敏锐的发现了戴梓如今岌岌可危的处境之后,迫不及待的跟着一道落井下石。

    墙倒众人推,等康熙难言愤怒之情的来到慈宁宫向太皇太后倾诉前朝发生的这一切时,弹劾戴梓的折子已经和雪片似的堆满了康熙的案头,其中难免连林兴珠都被牵扯了进来。谁让他和戴梓一向走得近,这一次藤甲兵又在东征军中。戴梓此次并未随军,却对东征军的一干事宜知之甚深,还不是林兴珠和他通了气?

    而刑部和都察院的办事速度也出乎意料的快。都察院那边很快就给出了核实结果,将戴梓所参的有关索额图与彭春等人的六大罪状全部予以否认,认定戴梓所言全系捏造并非事实。而刑部给出了审理结果,认定戴梓越职诬告,拟判戴梓斩立决,戴家男丁流放、女眷发卖。

    这一系列的举措似乎能够抚平康熙被扫了颜面的愤怒,然而此时的慈宁宫中,康熙的心情却没有半点儿好转。在太皇太后面前,康熙渐渐散去了面上显而易见的怒火,露出了丝外人不得见的疲惫。

    “他们这些人全都在愚弄朕,皇祖母,他们都在愚弄朕!”紧攥成拳头的双手垂在身侧,康熙的声音低沉而压抑。

    戴梓的奏折固然让他愤怒,但那份奏折所参究竟是否属实,康熙的心里清清楚楚。就因为清楚,他才愈发觉得难堪。戴梓的那份奏折就如同一把利刃,不留情面的在他毫无防备的时候划开了一层遮羞布,偏要把最不堪的地方摆在他面前。就仿佛否定了自即位以来,他所做的一切。

    而群臣的落井下石则又是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滑稽戏!被戴梓的奏章弄得心情十分复杂的康熙不由得钻了牛角尖,总觉得这一份份进言要严惩戴梓的奏章,就像是一个个咄咄逼人的嘴脸。这些人也在强迫他,强迫他杀了戴梓,然后在心里嘲笑他的识人不明。

    这些人都是想要将帝王玩弄于股掌之间!康熙越想越偏执,越想越愤怒,越想越觉得心里面有一股难以压抑的暴戾之气得不到宣泄。

    “玄烨,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太皇太后明白康熙心里面的苦闷,从先皇手里接过了这大清的江山,经历了鳌拜篡权,经历了三藩谋逆,年轻的皇帝虽然并不完美,却比很多皇帝都要尽职尽责。

    只是太皇太后清楚,为人君者,日子久了,总会懈怠。康熙虽然年轻,但他实在是太小的年纪就登上了这个皇位,先是鳌拜在咄咄逼人,强迫年纪尚小的康熙就学会了审时度势和为自己谋划,随着皇帝铲除了鳌拜收回权柄,年轻的帝王又剑指江山平定三藩。

    人都是会累的,皇帝也一样。近年来皇帝越来越强调主政要宽和,越来越想要地方上相安无事,对待群臣也希望他们能够“懂事”和难得糊涂。可人君治国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皇帝的日渐宽和纵容了本就骄纵贪婪的八旗贵族们。

    入关以来,八旗旁的没有长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倒是越发的长进了。上下相蒙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伸爪子捞油水做的越发熟练,小心翼翼的避着皇帝的底线。皇帝纵然知道了很多事,但总想着徐徐图之,不愿意大动干戈,那些人揣摩透了帝王的心思,就越发的“懂事”了。

    太皇太后到底是历经三朝的女人,她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些,原本还想着等最近的事毕了,待到行宫避暑的时候,她再好好和皇帝分说。然而事急从权,太皇太后此时也无法再等下去了,见皇帝有钻牛角的趋势,便将心中所顾虑的这些都和康熙合盘道来。

    大抵在这个世界上,太皇太后是唯一一个能够让康熙真的放下帝王身份的人。听了太皇太后的一席话,康熙沉默不语了半晌,这才开口说道:“若是戴梓去御书房和朕私下里说一说这件事,又何至于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老实讲,康熙已经后悔了,但如今已成了骑虎难下的局势。若是不判戴梓,便等于承认了他所参的事实,到时候朝廷上势必要伤筋动骨、引起动荡,这是康熙最不想看到的。可要是判了戴梓有罪,那事后如果想要翻案,他岂不是又要自打嘴巴了?在祖母面前能够放下脸面的康熙,委实做不到在天下人面前自打嘴巴的事。

    太皇太后轻叹:“若是戴梓私下里去和你禀明此事,你也只会息事宁人。他就是知道会这样,所以才选在大朝会上直谏,戴梓,是抱了必死的决心用性命相搏,他是我大清的忠臣。”

    康熙默然,眉头紧锁,站立了良久,迟迟都无法开口做出决定。太皇太后并不出言,她总有一天会离开皇帝,她愿意聆听皇帝任何的苦闷和倾诉,也愿意给他任何的建议,却并不能够替他做任何决定。

    就在康熙最最苦恼的时候,暖阁里的胤禩也通过顺风耳的小道具将康熙和太皇太后的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的左右为难胤禩能够理解却并不认同。这世上又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情,既想顾全脸面,又想内里面完美?

    上辈子,皇阿玛越来越看重面子忽略了根本,大清的江山看似繁花似锦,却如同一座大山被慢慢的掏空了内里,看似巍峨雄壮,却不堪重负。上辈子他也是当局者迷看不透,可飘飘荡荡了百余年,他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呢?

    康熙盛世呵?他偏要把这蒙在日渐腐烂的根子上的那层名为盛世的遮羞布给扯下来!想也知道,这一次戴梓就算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就算老祖宗和皇阿玛都知道他是忠臣,可以皇阿玛的性子,准要先“委屈”了戴梓,再考虑如何不伤脸面的整治索额图一干人。

    果不其然,胤禩也许是比太皇太后更了解康熙性子的人,没几日,康熙驳回了刑部核准的斩立决,改为戴梓并其家眷一并流放盛京,至于罪名,康熙并没有用“越权弹劾、诬告朝廷命官”,而是选了南怀仁的“私{通}东洋”的罪名。

    戴梓就算心里面不服,但皇帝并没有再给他开口的机会。而满朝文武也没有人会不懂颜色的去质疑皇帝裁决罪名的避重就轻,到底是心中有鬼,索额图等人在没有收拾干净他们自个儿的首尾时,还不敢理直气壮的咄咄逼人。

    看似平衡了双方的结果,让一场震惊朝野的弹劾案草草了结。得知了这个结果,胤禩脸上浮现了一抹嘲讽的冷笑,果然是皇阿玛的做派。那么皇阿玛,既然您选择姑息养奸流放忠良,那么很遗憾,您浪费了儿臣给您的这次挽回脸面的机会。当一个人做错了事,却因为怕丢了脸面而选择将错就错时,就请做好被狠狠打脸的准备吧。

    至于南怀仁……知道百年后那些洋人对这个国家做过了多少罪行,胤禩对于这些前世无感的洋人传教士可着实心里面厌恶。不过这些传教士手里面倒是还有些干货,眼下又无法兴风作浪,胤禩便把这厌恶暂且压下,有账不怕算么。

    这场震惊朝野的弹劾风波并没有在民间掀起一点点的浪花,朝廷大事不流于民间,老百姓们所关注的,并不是一个他们所不熟悉的官吏被流放,而是城南雄伟庄严的忠烈祠即将迎来皇帝亲提的碑文和封赐。在康熙的舆论导向下,淳朴的老百姓们对于抗击了罗刹鬼兵、保护他们不被罗刹鬼人当做储备粮的将士们心怀感念,都盼着能去忠烈祠给这些将士们供奉香火。

    在六月初八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身为上三旗旗主的康熙身着皇帝的戎装,弃龙辇改骑御马行在中间,太子同样一身戎装骑马略逊康熙一步,其后大阿哥与满洲旗下五旗的旗主、统领们并行环卫,蒙八旗与汉八旗的旗主、统领们呈扇形排开跟在最后,一行人全都骑着最精神的高头大马,马蹄声踏在石板路上发出哒哒的声音,看上去十分的威严肃穆。

    三阿哥则带着弟弟们乘辇车跟在马队的后面、群臣之前,他们都还不足十二岁,尚不能骑高头大马,即便三阿哥和四阿哥都认为自己马术娴熟,然而这样容不得一丝差错的场合,两位阿哥也都十分乖觉的没有提出骑马的要求。

    胤禩透过车窗的缝隙看向窗外,这不是他第一次随行出宫,但却是他第一次在这群跪倒在地山呼万岁的老百姓脸上看到真诚之色。从前大多是人云亦云,老百姓的脸上有敬畏,有茫然,有畏惧,却并不曾有感激之类的情愫。

    胤禩垂下眼帘,车上这么多阿哥,他并没有把心底的冷意展现出来的想法,老百姓们感激的,是真的为他们献出了生命抵御罗刹的英烈,而不是眼前这一批骑着高头大马的八旗老爷们。皇阿玛,眼下您面对老百姓们的感激越高兴,待会儿您可要撑住被他们知道真相后反弹的惊涛骇浪呢!

    忽的一抹熟悉的人影在人群里闪现,胤禩正要再看个分明,然而马车已经越过刚刚的人群继续行进,胤禩只得把这抹怀疑放在心里,待会儿回宫以后,再让刚安去查一查好了。

    很快,忠烈祠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