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亡国景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月十三,黄河上的浮桥终于建好了,炮兵们带着火炮,和新训练出来的一千骑兵一起渡河,来到了濮州。
两天之后,部队经过休整之后,就在李岩的带领下,向济南开去。这里由王仁甫留下来负责守备。
李自成的部队只占领了真定府,而李岩又没有向北继续进攻,所以广平府就成了双方的缓冲区,那里的官军每天都活在恐惧中。最糟糕的是,他们不论是向李岩还是李自成投降,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拒绝。这让他们觉得更加害怕,不知道双方将来会怎么处置他们。
李岩带着部队进入山东,一路上只是在县城周围休息的时候去城里看看,见一见城里的维持秩序的原来朝廷官兵和士绅们。虽然县城里也有从河南各地抽调过来的吏员和村长,不过只有一两个而已,就是起到监视的作用。大部分人还是在城外的乡村,登记户口,丈量田亩,为将来的征兵分田和收税做准备工作。
各县里保留的鱼鳞册和户籍册,李岩是信不过的。大户们隐藏田土,百姓们隐藏人口,官吏们收受贿赂。总之所有人都在作弊,为的就是少交税,少承担役力。而且经过清兵的劫掠,人口也存在很大的损失,自然一些田地就成为无主之地,所以他们要掌握最新数据。
那些士绅大户这些天也在打听李岩的政策,知道李岩会向他们收取足额的税赋,还会重新确定他们的田产,以官府发的红契为准。他们这些人家,哪家没有占田和投献呀?要是按照李岩的规矩来,他们的田产可就要少了大半了,所以他们相当不满意。不过鉴于李岩的军势,官军的无能,还有百姓们的踊跃,他们只能暂时屈服而已。
李岩没有管这些士绅的感受,现在他还没有时间理会这些。即便他们反叛了,也正好可以趁机消灭一些。
不过这个想法也是有难度的,百姓们都在准备把家里的孩子送到李岩那里当兵,好拥有他们自己的土地呢,那些士绅能纠集起人员来叛乱吗?就是土匪也找不到多少,李牟带队过去的时候,就顺手把大股的土匪剿了一下,后面还有黄得胜继续围剿。那些士绅们难道自己拿兵器上吗?他们可没有那个勇气。有勇气的,早在去年抗击清军的时候就成英烈了。
李岩和李牟在济南会师,在这里留下一千人,用作物资中转站。在了解了山东的具体情况之后,李岩让李牟带领部队南下,去接收南部的州县,而他则是带队北上。刘芳亮直接从保定北上京城,没有分出部队来接手地方,所以他想趁这个机会尽可能的向北发展。
这倒不是为了单纯的占领地盘儿,而是留出一个安全的空间。即便是要和李自成打仗,也要在他的控制区域之外作战。恢复秩序需要很长时间,要消耗很多的粮食物资,可是要破坏秩序,只需要一场大战就行。
李岩他们带着部队就是行军,然后一个个县城就都投降了。现在北京岌岌可危,刘泽清又逃跑了,守城官军也都知道大明是大厦将倾了,于是投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过也是有些官员想要做明朝的忠臣,不是自杀,就是被百姓和官兵们抓住或是杀掉。
其实那些军官和官员更想投靠李自成的大顺军。现在大顺可是势如破竹,很有可能建立新朝,投降过去才更有前途。不过李岩先来了,他们同样打不过,于是就先投降保命,等有机会了再投效新朝。
不过他们可能没有这个机会了,他们手下的士兵们也等着给家里分田地呢,没几个人愿意和他们反叛李岩。至于李自成来了,最多就是两不相帮而已。他们可是都知道,以前李自成可是打不过李岩,现在嘛,就要看情况了。
三月十五日,居庸关的唐通投降李自成,北京北方最后的屏障消失了。而南边的保定府也已经被流贼围困,陷落也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北京已经危在旦夕了。
早在二月末,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就已经成群结队的出城南去了。不单单是因为李自成马上就要来了,而是因为崇祯皇帝又开始要官绅们捐输了。
刚开始是让勋戚,太监和百官捐助,以捐纳三万两为上等,用来募集百姓来协助京营守城。可是只有太康伯张国纪捐了两万两,太监王之心被逼着拿出一万两来,其他的只是几十两,百两的捐助而已。
不用说其他官员了,就是崇祯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也只捐出三千两而已。本来崇祯让他出十二万两,做为百官表率。可是周奎怎么都不愿意出,只答应给一万两。崇祯让步,让他捐两万两。周奎就给周皇后送信,想让女儿劝劝皇帝。
周皇后没有劝崇祯,而是拿出了五千两银子给周奎送去。可是周奎倒是厉害,扣下其中的两千两,只给皇帝交了三千两了事。他不但一两银子都没出,还从女儿那里赚了两千两。
崇祯一看,没收上几个钱来,于是干脆摊派。以在京致仕官员的籍贯为标准,江南的捐八千两,浙江的捐六千两,湖广的捐五千两,江北、陕西、山东捐四千两这样。可是官员们哪个是傻子,都找理由不交。
崇祯一狠心,下令让官员们自己推荐谁家有钱,由衙门来催逼。他想的明白,现在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既然官员们一个个都等着大明亡国,那他也不用再给他们好脸色了。主要是京营只有不到四万人,对于北京城来说,这些兵将,连垛口都站不满,还怎么守城?
所以官绅们都害怕了,即便是知道山东不安全,也要先出北京再说。大不了去天津坐海船南下,反正这京城是不能留了,谁知道皇帝过两天会不会想出新法子,继续和他们要钱呢?
再加上北京城里又起了瘟疫,官绅们逃出北京的就更多了。反正这大明朝亡不亡,他们是不在乎了。他们觉得皇帝自己舍不得从內帑拿银子,反倒是跟他们做臣子的伸手,让他们觉得心寒了。
而且他们有理论依据,孟子曰过: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既然皇帝都不拿他们当臣下了,他们也自然不会去忠于什么皇帝。
三月十三,黄河上的浮桥终于建好了,炮兵们带着火炮,和新训练出来的一千骑兵一起渡河,来到了濮州。
两天之后,部队经过休整之后,就在李岩的带领下,向济南开去。这里由王仁甫留下来负责守备。
李自成的部队只占领了真定府,而李岩又没有向北继续进攻,所以广平府就成了双方的缓冲区,那里的官军每天都活在恐惧中。最糟糕的是,他们不论是向李岩还是李自成投降,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拒绝。这让他们觉得更加害怕,不知道双方将来会怎么处置他们。
李岩带着部队进入山东,一路上只是在县城周围休息的时候去城里看看,见一见城里的维持秩序的原来朝廷官兵和士绅们。虽然县城里也有从河南各地抽调过来的吏员和村长,不过只有一两个而已,就是起到监视的作用。大部分人还是在城外的乡村,登记户口,丈量田亩,为将来的征兵分田和收税做准备工作。
各县里保留的鱼鳞册和户籍册,李岩是信不过的。大户们隐藏田土,百姓们隐藏人口,官吏们收受贿赂。总之所有人都在作弊,为的就是少交税,少承担役力。而且经过清兵的劫掠,人口也存在很大的损失,自然一些田地就成为无主之地,所以他们要掌握最新数据。
那些士绅大户这些天也在打听李岩的政策,知道李岩会向他们收取足额的税赋,还会重新确定他们的田产,以官府发的红契为准。他们这些人家,哪家没有占田和投献呀?要是按照李岩的规矩来,他们的田产可就要少了大半了,所以他们相当不满意。不过鉴于李岩的军势,官军的无能,还有百姓们的踊跃,他们只能暂时屈服而已。
李岩没有管这些士绅的感受,现在他还没有时间理会这些。即便他们反叛了,也正好可以趁机消灭一些。
不过这个想法也是有难度的,百姓们都在准备把家里的孩子送到李岩那里当兵,好拥有他们自己的土地呢,那些士绅能纠集起人员来叛乱吗?就是土匪也找不到多少,李牟带队过去的时候,就顺手把大股的土匪剿了一下,后面还有黄得胜继续围剿。那些士绅们难道自己拿兵器上吗?他们可没有那个勇气。有勇气的,早在去年抗击清军的时候就成英烈了。
李岩和李牟在济南会师,在这里留下一千人,用作物资中转站。在了解了山东的具体情况之后,李岩让李牟带领部队南下,去接收南部的州县,而他则是带队北上。刘芳亮直接从保定北上京城,没有分出部队来接手地方,所以他想趁这个机会尽可能的向北发展。
这倒不是为了单纯的占领地盘儿,而是留出一个安全的空间。即便是要和李自成打仗,也要在他的控制区域之外作战。恢复秩序需要很长时间,要消耗很多的粮食物资,可是要破坏秩序,只需要一场大战就行。
李岩他们带着部队就是行军,然后一个个县城就都投降了。现在北京岌岌可危,刘泽清又逃跑了,守城官军也都知道大明是大厦将倾了,于是投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过也是有些官员想要做明朝的忠臣,不是自杀,就是被百姓和官兵们抓住或是杀掉。
其实那些军官和官员更想投靠李自成的大顺军。现在大顺可是势如破竹,很有可能建立新朝,投降过去才更有前途。不过李岩先来了,他们同样打不过,于是就先投降保命,等有机会了再投效新朝。
不过他们可能没有这个机会了,他们手下的士兵们也等着给家里分田地呢,没几个人愿意和他们反叛李岩。至于李自成来了,最多就是两不相帮而已。他们可是都知道,以前李自成可是打不过李岩,现在嘛,就要看情况了。
三月十五日,居庸关的唐通投降李自成,北京北方最后的屏障消失了。而南边的保定府也已经被流贼围困,陷落也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北京已经危在旦夕了。
早在二月末,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就已经成群结队的出城南去了。不单单是因为李自成马上就要来了,而是因为崇祯皇帝又开始要官绅们捐输了。
刚开始是让勋戚,太监和百官捐助,以捐纳三万两为上等,用来募集百姓来协助京营守城。可是只有太康伯张国纪捐了两万两,太监王之心被逼着拿出一万两来,其他的只是几十两,百两的捐助而已。
不用说其他官员了,就是崇祯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也只捐出三千两而已。本来崇祯让他出十二万两,做为百官表率。可是周奎怎么都不愿意出,只答应给一万两。崇祯让步,让他捐两万两。周奎就给周皇后送信,想让女儿劝劝皇帝。
周皇后没有劝崇祯,而是拿出了五千两银子给周奎送去。可是周奎倒是厉害,扣下其中的两千两,只给皇帝交了三千两了事。他不但一两银子都没出,还从女儿那里赚了两千两。
崇祯一看,没收上几个钱来,于是干脆摊派。以在京致仕官员的籍贯为标准,江南的捐八千两,浙江的捐六千两,湖广的捐五千两,江北、陕西、山东捐四千两这样。可是官员们哪个是傻子,都找理由不交。
崇祯一狠心,下令让官员们自己推荐谁家有钱,由衙门来催逼。他想的明白,现在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既然官员们一个个都等着大明亡国,那他也不用再给他们好脸色了。主要是京营只有不到四万人,对于北京城来说,这些兵将,连垛口都站不满,还怎么守城?
所以官绅们都害怕了,即便是知道山东不安全,也要先出北京再说。大不了去天津坐海船南下,反正这京城是不能留了,谁知道皇帝过两天会不会想出新法子,继续和他们要钱呢?
再加上北京城里又起了瘟疫,官绅们逃出北京的就更多了。反正这大明朝亡不亡,他们是不在乎了。他们觉得皇帝自己舍不得从內帑拿银子,反倒是跟他们做臣子的伸手,让他们觉得心寒了。
而且他们有理论依据,孟子曰过: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既然皇帝都不拿他们当臣下了,他们也自然不会去忠于什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