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暂别扬州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略有所得。
《长生诀》不是那样好懂的,否则的话,《长生诀》也不会成为千年不解的难题。
刘若水虽然从《长生诀》里面分析出不少东西,但是想要起手学习《长生诀》却是力有不逮。
因为他已经明白,修炼长生诀,至少要满足两点条件。
第一点,那就是体内不得有半点内力。
在这一点上,刘若诗倒是满足了,他修炼的是内家拳,体内自然不会有内力存在。
但第二点,却是麻烦,那就是必须有一颗“道心”,一颗能够师法自然的“道心”。
寇仲和徐子陵能够学会《长生诀》,却是因为两人并不知《长生诀》乃是一本烁古绝今的武功,他们两个只是将《长生诀》当成能够强身炼体的功夫,真正想要修炼的,却是傅君倬传授的“九玄**”,这才使得他们能够在机缘巧合之下,修成《长生诀》。
换做刘若水,自然无法满足这一条件,甚至在心法上的要求,可谓是南辕北辙,若是强行修炼《长生诀》,那必然是走火入魔的下场。
不过,对此,刘若水其实也有解决的办法。
当初刘若水以一对眼睛为代价,参悟小李飞刀的时候,他的心性距离“意正心诚”的境界便只有一线之隔。
等刘若水彻底的领悟了“小李飞刀”的真意,并以此推演出“戒尺”之后,他变成踏入了“意正心诚”的境界。
达到“意正心诚”之后,刘若水的对于自己精神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地步。原本的时候,刘若水调息打坐的时候,重要费一点时间静息凝神,才能够真正的静下去,可是踏入“意正心诚”境界之后,刘若水只要想静心,哪怕他从万丈高的悬崖跳了下去,他依然能心静如水。
按照刘若水的猜测,他若是需要的话,甚至可以运用“意正心诚”的心法把自己的“人格”分割出一部分,形成一个“副人格”。
到那个时候,修炼“长生诀”,不会有半点问题。
事实上,按照刘若水的想法,他最好将精神三分。他需要分割出两个人格,一个为“医”,一个为“道”。
时至今日,刘若水对于“三家合一”的想法还没有断绝,因为他明白,他若是真的能做到“三家和一”,那他在精神境界上,恐怕都能够和他的师父王阳明相媲美了。
只不过,他对“儒学”,“道学”,“医学”研究的越深,越发会感觉自己的浅薄,等他真正踏入“意正心诚”之后,他才明白自己过去是何等的浅薄。
若是想要真正的做到“三家合一”,他就必须彻底领悟这三种思想的精髓,而他现在还远远无法做到那一点。
等刘若水出关之后,就将《长生诀》交给了寇仲,徐子陵他们两个,他也没有画蛇添足的进行指点,只是让他们两个自行感觉,怎么样舒服,那就怎么样修炼。
不过,和“历史”一样,寇仲修炼的是第六幅,徐子陵修炼的是第七幅,寇仲修炼的时候,需要以行走的姿势闭目在四处行来走去,而徐子陵则要躺下来才感适意,一动一静,各异其趣。
过了九日,两人就莫名其妙的将《长生诀》练成了。
不过,刘若水也清楚,他们两人的武功虽然脱胎于《长生诀》,但却并不是真正的《长生诀》,而是两套脱胎于《长生诀》的自创武功,事实上,,也不知两人究竟炼成了什么东西。甚至写出(长生诀)的作者广成子,恐怕也不会知道他们两个练出了什么东西。
刘若水之所以停留在扬州,就是为了他们兄弟,等到两人修炼有成之后,刘若水就带着他们前往襄阳。
在刘若水的谋划中,襄阳虽然不是真正的根基之地,但却会是他起家的地方,他打算现在襄阳扎根,等到阳光驾崩之后,他才会会真正的起事。
如果将这个世界上最令刘若水忌惮的人排个名次,那排名第一的绝不是李密,窦建德,甚至也不会识李世民,寇仲,而是那位已经是“冢中枯骨”的隋炀帝杨广。
在第一世的时候,刘若水曾听人说道,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穿越者的话,那么达芬奇和特拉斯一定是真正的穿越者。
其实,不仅只有这两位像穿越者,还有另外两位,更像穿越者。
这两人便是篡位的王莽,以及同样是篡位却失了江山的杨广。
一个是想土地国有化,一个是父子举行科举,他们两个的思想,都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局限。
双方的步子都走的太急,都冒犯了当时同是统治阶层士族的利益。
因为这两项举动,都是在挖门阀世家的根基,与王莽的举措不同,杨坚杨广父子做的更加彻底。要知道杨广在扬州做总管时期可谓是雄才大略,与唐朝时期的李世民一般无二,大隋的天下有很大一部分是杨广打下来的。
而且杨广与李世民都是老二,头上还有一个太子兄长。
这种情况下,内部出现纷争那才是怪事。
可问题是杨广继任皇位后,却是出现了变化,他的步子走的越发的着急,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人在他背后死死的撵着他追赶一般。而在这个世界,虽然与正史或许不同,但是很多东西还是相通的。
刘若水有一种直觉,杨广之所以一直寻求那长生诀,定然不是求所谓的长生之术。要知道,在传闻中,杨广的继位可是牵扯到了魔门与慈航静斋的再度争斗。
因此,在杨广死之前,刘若水不会弄出太大的动静。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虽然不适用于所有的时代。暂以刘若水目前的情况来看,却是最适合他的方针。
因此,此去襄阳,刘若水自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学习后世的一位校长,办一家学院。
(求打赏,大过年的,给我弄点打赏,算作红包吧。都过年过节了,我还得辛苦码子,需要安慰啊。)
略有所得。
《长生诀》不是那样好懂的,否则的话,《长生诀》也不会成为千年不解的难题。
刘若水虽然从《长生诀》里面分析出不少东西,但是想要起手学习《长生诀》却是力有不逮。
因为他已经明白,修炼长生诀,至少要满足两点条件。
第一点,那就是体内不得有半点内力。
在这一点上,刘若诗倒是满足了,他修炼的是内家拳,体内自然不会有内力存在。
但第二点,却是麻烦,那就是必须有一颗“道心”,一颗能够师法自然的“道心”。
寇仲和徐子陵能够学会《长生诀》,却是因为两人并不知《长生诀》乃是一本烁古绝今的武功,他们两个只是将《长生诀》当成能够强身炼体的功夫,真正想要修炼的,却是傅君倬传授的“九玄**”,这才使得他们能够在机缘巧合之下,修成《长生诀》。
换做刘若水,自然无法满足这一条件,甚至在心法上的要求,可谓是南辕北辙,若是强行修炼《长生诀》,那必然是走火入魔的下场。
不过,对此,刘若水其实也有解决的办法。
当初刘若水以一对眼睛为代价,参悟小李飞刀的时候,他的心性距离“意正心诚”的境界便只有一线之隔。
等刘若水彻底的领悟了“小李飞刀”的真意,并以此推演出“戒尺”之后,他变成踏入了“意正心诚”的境界。
达到“意正心诚”之后,刘若水的对于自己精神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地步。原本的时候,刘若水调息打坐的时候,重要费一点时间静息凝神,才能够真正的静下去,可是踏入“意正心诚”境界之后,刘若水只要想静心,哪怕他从万丈高的悬崖跳了下去,他依然能心静如水。
按照刘若水的猜测,他若是需要的话,甚至可以运用“意正心诚”的心法把自己的“人格”分割出一部分,形成一个“副人格”。
到那个时候,修炼“长生诀”,不会有半点问题。
事实上,按照刘若水的想法,他最好将精神三分。他需要分割出两个人格,一个为“医”,一个为“道”。
时至今日,刘若水对于“三家合一”的想法还没有断绝,因为他明白,他若是真的能做到“三家和一”,那他在精神境界上,恐怕都能够和他的师父王阳明相媲美了。
只不过,他对“儒学”,“道学”,“医学”研究的越深,越发会感觉自己的浅薄,等他真正踏入“意正心诚”之后,他才明白自己过去是何等的浅薄。
若是想要真正的做到“三家合一”,他就必须彻底领悟这三种思想的精髓,而他现在还远远无法做到那一点。
等刘若水出关之后,就将《长生诀》交给了寇仲,徐子陵他们两个,他也没有画蛇添足的进行指点,只是让他们两个自行感觉,怎么样舒服,那就怎么样修炼。
不过,和“历史”一样,寇仲修炼的是第六幅,徐子陵修炼的是第七幅,寇仲修炼的时候,需要以行走的姿势闭目在四处行来走去,而徐子陵则要躺下来才感适意,一动一静,各异其趣。
过了九日,两人就莫名其妙的将《长生诀》练成了。
不过,刘若水也清楚,他们两人的武功虽然脱胎于《长生诀》,但却并不是真正的《长生诀》,而是两套脱胎于《长生诀》的自创武功,事实上,,也不知两人究竟炼成了什么东西。甚至写出(长生诀)的作者广成子,恐怕也不会知道他们两个练出了什么东西。
刘若水之所以停留在扬州,就是为了他们兄弟,等到两人修炼有成之后,刘若水就带着他们前往襄阳。
在刘若水的谋划中,襄阳虽然不是真正的根基之地,但却会是他起家的地方,他打算现在襄阳扎根,等到阳光驾崩之后,他才会会真正的起事。
如果将这个世界上最令刘若水忌惮的人排个名次,那排名第一的绝不是李密,窦建德,甚至也不会识李世民,寇仲,而是那位已经是“冢中枯骨”的隋炀帝杨广。
在第一世的时候,刘若水曾听人说道,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穿越者的话,那么达芬奇和特拉斯一定是真正的穿越者。
其实,不仅只有这两位像穿越者,还有另外两位,更像穿越者。
这两人便是篡位的王莽,以及同样是篡位却失了江山的杨广。
一个是想土地国有化,一个是父子举行科举,他们两个的思想,都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局限。
双方的步子都走的太急,都冒犯了当时同是统治阶层士族的利益。
因为这两项举动,都是在挖门阀世家的根基,与王莽的举措不同,杨坚杨广父子做的更加彻底。要知道杨广在扬州做总管时期可谓是雄才大略,与唐朝时期的李世民一般无二,大隋的天下有很大一部分是杨广打下来的。
而且杨广与李世民都是老二,头上还有一个太子兄长。
这种情况下,内部出现纷争那才是怪事。
可问题是杨广继任皇位后,却是出现了变化,他的步子走的越发的着急,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人在他背后死死的撵着他追赶一般。而在这个世界,虽然与正史或许不同,但是很多东西还是相通的。
刘若水有一种直觉,杨广之所以一直寻求那长生诀,定然不是求所谓的长生之术。要知道,在传闻中,杨广的继位可是牵扯到了魔门与慈航静斋的再度争斗。
因此,在杨广死之前,刘若水不会弄出太大的动静。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虽然不适用于所有的时代。暂以刘若水目前的情况来看,却是最适合他的方针。
因此,此去襄阳,刘若水自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学习后世的一位校长,办一家学院。
(求打赏,大过年的,给我弄点打赏,算作红包吧。都过年过节了,我还得辛苦码子,需要安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