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看望冯老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采购好一应物品,又寄出了七月泡,法师大人看着时间差不多,就去老何家的店铺牵了骡马,和三娘在坝子口等着。赵玉芳和春华则走另一条路回去八里庄。
刚等了没一会儿,赵玉成就出来了。三只骡子上都驼了满满当当的货物。除了他们自己的,还有帮村里人带的。
由于骡子身上驮满了货物,回去的速度要比来的时候慢上不少。三人走了快一个小时,才看到通往学校的岔路,估计回村会很晚了。
法师大人想了想,对三娘和赵玉成说:“你们先回去,我去看冯老师。”
“我跟你一起去,我也很久没看过老师了。”赵玉成似乎有话要单独和法师大人说,就留了下来。
“那好,我就先走了,你们也别太晚,晚了不好走栈道。”三娘看看天色,决定先走。她还急着回去拆女儿寄得包裹呢。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走,赵玉成忽然扭扭捏捏的问牧场还要不要人,他不想种地了,想去放牛。
原来他想说的就是这个。对此法师大人毫不惊讶。与他年龄差不多的赵氏兄弟中,赵玉柱是个死脑筋的,否则也不会守着瘫痪的老爹那么多年;赵玉河兄弟也是憨厚老实的,对一直窝在小村里的生活没什么不满。只有赵玉成和自己的养父赵九极像,心野呆不住。就算自己没回来,说不定也会在哪一天走上养父的路。
“可以。”当下答应,“等巴图老爹一到,你跟着他打杂,学放牧,这几天就先和大家一起植树造林。”种树的事儿,村长已经安排下去了,等过了中秋就会开动,赵玉成正好赶上帮忙。
小学校坐落在一座平顶的小山上,四周视野开阔,没有什么山峰阻挡。从下面望去,可以看到红砖青瓦的教室,和高高飘扬的红旗。
明天就是中秋节,这个时候冯校长一般会给学生放假,让远到而来上学的孩子们能早点回家。
两人在泥土平整的操场上环视了一圈,果然一个学生都没有,就把骡子拴在锈迹斑斑的旗杆上,朝教室走去。
“哎哟,这门总算装上了!”赵玉成吃了一惊,推开了虚掩着的门。
因为条件艰苦,以前学校修好的时候,就只开了门窗的洞,没有装上木门和玻璃。冬天的时候,呼啸的北风从空洞里灌入,冻得人瑟瑟发抖。现在条件好了些,装上了门窗,孩子们总算不用再那样受罪了。
教室里空荡荡的,长条形的木桌和凳子摆的整整齐齐,泥土夯成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玻璃窗也擦得明亮照人,看来孩子们很是爱惜。
法师大人搬下一根凳子,在第一排坐下,看着前方边角掉了漆的黑板。
“怎么?还想回味下小时候上课挨冻的感觉?”赵玉成靠在讲桌上,调侃道。
法师大人撇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赵玉成就站直了身体,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的开始耍宝:“同学们请安静,现在开始上课。四年级以上的同学,先翻开语文第十七课预习。二三年级的同学,请先完成上次老师布置的数学练习题。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是今天新来的,刚才摔倒的夏佐同学,翻开你的语文书,来跟着老师念——”
说着,还故意强调了下“小朋友”和“摔倒”几个字。
嗤——
法师大人不满的将一颗硬币弹到他额头上。
“哎哟!”赵玉成捂着额头,痛呼了一声,“这么准!你是把冯老师的弹指神通都学会了吗?”
冯老师,是他们的启蒙老师,虽然看起来斯斯文文温和儒雅,但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教室里谁打瞌睡了,谁开小差了,保准逃不过他的眼睛,准会吃上一颗小石子。
看着赵玉成耍了一会儿宝,法师大人才起身,把凳子放回桌上说:“走吧。去冯老师家里。”
小学校以前只有一间红砖砌成的大教室,现在也一样,冯老师的家就在教室背后,单独搭出的几间小屋里。
这个时候,冯老师正围着围裙,戴着老花眼镜,坐在老黄角树下的石凳上摘菜。
“老师。”
听到声音,冯老师抬头看到两人,满脸惊喜:“小佐,成子!你们怎么来了?”他甩了甩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两把,连忙把人迎进去,“走了这么远的山路累了吧?快进来坐!”
两人随着他进屋,坐下,他又忙着在柜子里翻出杯子茶叶倒水。
“老师,别忙乎了,我们坐一会儿就走。”赵玉成连忙阻止。
“要的,要的,一杯茶还是要喝的。”
这种客气话根本挡不住冯老师的热情,最后他们还是只能给自己倒水泡了茶。
对老师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成绩最好的和最调皮的学生。作为冯老师的得意门生,法师大人刚好两点都占全了,赵玉成也是个活泼的,毕业后又经常来学校帮帮忙代代课,所以三人聊起来很快就消去了陌生感。
“小佐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月底。”
“回来就不走了吗?要不来我这当老师吧!”八里庄小学的条件太差,留不住人,支教的老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最后长期留下的只有他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兼任校长。现在他年纪大了,学生也多了,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他哪儿来时间教书呀!”赵玉成噗嗤一笑,“还不如让小芳来代课呢!”
法师大人就稍微解释了一下,自己回来的目的和计划。
“嗯,这样很好。既然决定了,就要坚定的做下去。”冯老师微微一笑,鼓励了他两句,又说:“小芳高中毕业的,以前成绩也不错,来教二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够了。”
“另外,你们村的赵玉声,如果可能,还是尽量让他把小学上完吧,这么大点儿的娃子,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多学点知识。”虽然有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但是在这穷人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读完小学就退学的或者根本连小学都没上的娃儿多的是。冯老师虽然看着心痛,但也无法,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样的失学儿童少一点。
“我打算让他在家里复习一年,直接考初中。到时候还要请老师帮忙。”
“这没问题,他的名字一直在学籍上。不过你辅导的话,这小子可有苦头吃了!哈哈哈!”说到这里,冯老师似乎想起法师大人当班长时,对全班实施斯巴达式管制,弄得大家叫苦不迭的趣事,忍不住哈哈的笑出了声。
赵玉成明显也想起了这件事,更是笑得都快掉到桌子下去了。
法师大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不明白到底笑点在哪儿。等他们笑完了,才拿出上午在集市上买的月饼递给冯老师:“明天就是中秋节,老师,祝你节日快乐!”
赵玉成也挠着头说了句:“节日快乐!不过小佐送了月饼我就不送了哈,反正谁送的都一样!”
冯老师也不推拒,笑眯眯的收下了:“今天就留家里吃饭吧,这么大的月饼我一个人也吃不完,顺便帮我消灭了它!”
“这,我们今天还要赶回村子……”法师大人和赵玉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婉拒。
冯老师听了,一脸黯然的垂下头:“哎,算了。你们走吧,反正老头子我一个人都习惯了。”那孤单落寞无人陪伴的孤寡老人模样,简直让人心生同情,暗自惭愧。
法师大人和赵玉成却是满脸黑线,虽然明知道他是装的,还是留下来吃了午饭才走。
冯老师的手艺不算太好,饭菜做得勉强能入口,倒是赵玉成炒的一手好菜,帮了不少忙。至于法师大人,虽然他是给相关人士(包括冯老师)都下了暗示,但这完全无利于改变他厨房破坏者的本质,就非常自觉的没有去添乱,只是帮着摆摆碗筷,端端盘子什么的。
牵着骡子走在山间小路上,法师大人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看到冯老师还矗立在山顶的单薄身影,不禁问赵玉成:“这四年,冯老师还是一个人?”
赵玉成无奈的叹气:“是啊。也有人给帮着说了几门亲,都是知根知底的乡亲,还有个才三十岁的老姑娘想嫁给他,可冯老师就是宁愿自己一个人过。”
冯老师也是城里来的支教老师,从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到现在头发斑白两眼昏花,已经留在小学校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来,支教的老师换了一轮又一轮,读书的学生也换了一代又一代,只有他从未离开,除了正常放假休息,教书育人也从来没有间断停止。
这是个伟大的老师,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采购好一应物品,又寄出了七月泡,法师大人看着时间差不多,就去老何家的店铺牵了骡马,和三娘在坝子口等着。赵玉芳和春华则走另一条路回去八里庄。
刚等了没一会儿,赵玉成就出来了。三只骡子上都驼了满满当当的货物。除了他们自己的,还有帮村里人带的。
由于骡子身上驮满了货物,回去的速度要比来的时候慢上不少。三人走了快一个小时,才看到通往学校的岔路,估计回村会很晚了。
法师大人想了想,对三娘和赵玉成说:“你们先回去,我去看冯老师。”
“我跟你一起去,我也很久没看过老师了。”赵玉成似乎有话要单独和法师大人说,就留了下来。
“那好,我就先走了,你们也别太晚,晚了不好走栈道。”三娘看看天色,决定先走。她还急着回去拆女儿寄得包裹呢。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走,赵玉成忽然扭扭捏捏的问牧场还要不要人,他不想种地了,想去放牛。
原来他想说的就是这个。对此法师大人毫不惊讶。与他年龄差不多的赵氏兄弟中,赵玉柱是个死脑筋的,否则也不会守着瘫痪的老爹那么多年;赵玉河兄弟也是憨厚老实的,对一直窝在小村里的生活没什么不满。只有赵玉成和自己的养父赵九极像,心野呆不住。就算自己没回来,说不定也会在哪一天走上养父的路。
“可以。”当下答应,“等巴图老爹一到,你跟着他打杂,学放牧,这几天就先和大家一起植树造林。”种树的事儿,村长已经安排下去了,等过了中秋就会开动,赵玉成正好赶上帮忙。
小学校坐落在一座平顶的小山上,四周视野开阔,没有什么山峰阻挡。从下面望去,可以看到红砖青瓦的教室,和高高飘扬的红旗。
明天就是中秋节,这个时候冯校长一般会给学生放假,让远到而来上学的孩子们能早点回家。
两人在泥土平整的操场上环视了一圈,果然一个学生都没有,就把骡子拴在锈迹斑斑的旗杆上,朝教室走去。
“哎哟,这门总算装上了!”赵玉成吃了一惊,推开了虚掩着的门。
因为条件艰苦,以前学校修好的时候,就只开了门窗的洞,没有装上木门和玻璃。冬天的时候,呼啸的北风从空洞里灌入,冻得人瑟瑟发抖。现在条件好了些,装上了门窗,孩子们总算不用再那样受罪了。
教室里空荡荡的,长条形的木桌和凳子摆的整整齐齐,泥土夯成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玻璃窗也擦得明亮照人,看来孩子们很是爱惜。
法师大人搬下一根凳子,在第一排坐下,看着前方边角掉了漆的黑板。
“怎么?还想回味下小时候上课挨冻的感觉?”赵玉成靠在讲桌上,调侃道。
法师大人撇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赵玉成就站直了身体,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的开始耍宝:“同学们请安静,现在开始上课。四年级以上的同学,先翻开语文第十七课预习。二三年级的同学,请先完成上次老师布置的数学练习题。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是今天新来的,刚才摔倒的夏佐同学,翻开你的语文书,来跟着老师念——”
说着,还故意强调了下“小朋友”和“摔倒”几个字。
嗤——
法师大人不满的将一颗硬币弹到他额头上。
“哎哟!”赵玉成捂着额头,痛呼了一声,“这么准!你是把冯老师的弹指神通都学会了吗?”
冯老师,是他们的启蒙老师,虽然看起来斯斯文文温和儒雅,但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教室里谁打瞌睡了,谁开小差了,保准逃不过他的眼睛,准会吃上一颗小石子。
看着赵玉成耍了一会儿宝,法师大人才起身,把凳子放回桌上说:“走吧。去冯老师家里。”
小学校以前只有一间红砖砌成的大教室,现在也一样,冯老师的家就在教室背后,单独搭出的几间小屋里。
这个时候,冯老师正围着围裙,戴着老花眼镜,坐在老黄角树下的石凳上摘菜。
“老师。”
听到声音,冯老师抬头看到两人,满脸惊喜:“小佐,成子!你们怎么来了?”他甩了甩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两把,连忙把人迎进去,“走了这么远的山路累了吧?快进来坐!”
两人随着他进屋,坐下,他又忙着在柜子里翻出杯子茶叶倒水。
“老师,别忙乎了,我们坐一会儿就走。”赵玉成连忙阻止。
“要的,要的,一杯茶还是要喝的。”
这种客气话根本挡不住冯老师的热情,最后他们还是只能给自己倒水泡了茶。
对老师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成绩最好的和最调皮的学生。作为冯老师的得意门生,法师大人刚好两点都占全了,赵玉成也是个活泼的,毕业后又经常来学校帮帮忙代代课,所以三人聊起来很快就消去了陌生感。
“小佐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月底。”
“回来就不走了吗?要不来我这当老师吧!”八里庄小学的条件太差,留不住人,支教的老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最后长期留下的只有他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兼任校长。现在他年纪大了,学生也多了,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他哪儿来时间教书呀!”赵玉成噗嗤一笑,“还不如让小芳来代课呢!”
法师大人就稍微解释了一下,自己回来的目的和计划。
“嗯,这样很好。既然决定了,就要坚定的做下去。”冯老师微微一笑,鼓励了他两句,又说:“小芳高中毕业的,以前成绩也不错,来教二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够了。”
“另外,你们村的赵玉声,如果可能,还是尽量让他把小学上完吧,这么大点儿的娃子,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多学点知识。”虽然有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但是在这穷人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读完小学就退学的或者根本连小学都没上的娃儿多的是。冯老师虽然看着心痛,但也无法,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样的失学儿童少一点。
“我打算让他在家里复习一年,直接考初中。到时候还要请老师帮忙。”
“这没问题,他的名字一直在学籍上。不过你辅导的话,这小子可有苦头吃了!哈哈哈!”说到这里,冯老师似乎想起法师大人当班长时,对全班实施斯巴达式管制,弄得大家叫苦不迭的趣事,忍不住哈哈的笑出了声。
赵玉成明显也想起了这件事,更是笑得都快掉到桌子下去了。
法师大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不明白到底笑点在哪儿。等他们笑完了,才拿出上午在集市上买的月饼递给冯老师:“明天就是中秋节,老师,祝你节日快乐!”
赵玉成也挠着头说了句:“节日快乐!不过小佐送了月饼我就不送了哈,反正谁送的都一样!”
冯老师也不推拒,笑眯眯的收下了:“今天就留家里吃饭吧,这么大的月饼我一个人也吃不完,顺便帮我消灭了它!”
“这,我们今天还要赶回村子……”法师大人和赵玉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婉拒。
冯老师听了,一脸黯然的垂下头:“哎,算了。你们走吧,反正老头子我一个人都习惯了。”那孤单落寞无人陪伴的孤寡老人模样,简直让人心生同情,暗自惭愧。
法师大人和赵玉成却是满脸黑线,虽然明知道他是装的,还是留下来吃了午饭才走。
冯老师的手艺不算太好,饭菜做得勉强能入口,倒是赵玉成炒的一手好菜,帮了不少忙。至于法师大人,虽然他是给相关人士(包括冯老师)都下了暗示,但这完全无利于改变他厨房破坏者的本质,就非常自觉的没有去添乱,只是帮着摆摆碗筷,端端盘子什么的。
牵着骡子走在山间小路上,法师大人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看到冯老师还矗立在山顶的单薄身影,不禁问赵玉成:“这四年,冯老师还是一个人?”
赵玉成无奈的叹气:“是啊。也有人给帮着说了几门亲,都是知根知底的乡亲,还有个才三十岁的老姑娘想嫁给他,可冯老师就是宁愿自己一个人过。”
冯老师也是城里来的支教老师,从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到现在头发斑白两眼昏花,已经留在小学校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来,支教的老师换了一轮又一轮,读书的学生也换了一代又一代,只有他从未离开,除了正常放假休息,教书育人也从来没有间断停止。
这是个伟大的老师,也是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