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吃面,此面非彼面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也用不了太长时间不是。这会儿都快大晌午了,走,婶子请你吃云吞面去。”米花婶子不由分说地拉起李君苒的胳膊,往人堆外走去,“散了散了,都散了。”
在天启朝若抓到逃奴交给官衙是能领取到一定赏钱的。所以方才李钱氏这么一嚷嚷,便将附件那些人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给吸引了过来,甚至还有好事者将不远处正在巡逻的衙差都寻了过来。可转眼间,在一旁正大光明地偷听了一会儿后,再加上还有从一开始便在旁瞧着李君苒跟李钱氏互动的那些人的小声解惑,一来两去前因后果怎么回事也就明白得七七八八了。谁都不是傻子,倘若李君苒真的是什么逃奴,还能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之下,在这越镇城门口附近长时间的逗留?这不是没事找死的节奏嘛,有那么傻的人吗?
所以当大家伙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后,尤其知道李钱氏还是李君苒这个小丫头的大伯娘后,一个个瞧着李钱氏那目光便带着几分异样。事后,还有几个有心人又悄悄地在李家屯打探了一番,再次确定李君苒之所以会卖身给程府为奴为婢十年的缘由。且不说对李君苒的孝举多了几分好感,光是老李家那边,原考虑结亲的人家纷纷打消了念头。老李家家境确实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供出了两个童生一个秀才,可那又如何?对亲儿子亲孙子都能如此冷漠,更何况是儿媳妇孙媳妇这样隔着一层肚皮的。
嫁了人给人当媳妇自然不比在家当闺女时舒心。若是运气差点儿遇到个尖酸刻薄的婆婆,冷血无情的公公,喜欢斤斤计较的妯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叔……这日子只怕更难过了。所以那些个真正心疼自家闺女的人家,宁愿女婿家稍稍贫穷些,只求上头的公公婆婆尤其婆婆性子好些,妯娌省事些,到时候哪怕多贴补点儿嫁妆,小两口成亲后勤快一些,还愁没好日子过?
可老李家偏偏都中了:无论是李小冯氏还是底下俩儿媳三个女儿,在这李家屯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现在老李家君字辈除了年岁最大的李大郎今年已满十五外,最大的孙女李双桃跟李三郎李君柏也才十二而已。要说准备亲事,倒也可以陆陆续续留意起来。可惜,经过了越镇南城门这茬事,李钱氏的威名也算是散播开来了,自然也就没多少人愿意给自家闺女找这么个厉害的婆婆,何况上头还有个更厉害的太婆婆在。
当然,这些李君苒并不清楚,事情还得再过段时间才发生。这会儿她正跟在米花婶子后面,来到了越镇最大的绣坊锦绣斋卖荷包跟缨络。
前往锦绣斋的路上,米花娘子偷偷地告诉李君苒,小七柳的亲娘李徐氏两个多月前接了锦绣斋的一副大件绣品,这会儿正在家日夜赶制。
李君苒对于今天初一赶集的日子,李徐氏没来程府找她,非但不觉得遗憾,反而暗暗庆幸。幸好李徐氏没来,要不然可不就错过了嘛。只是李君苒也没想到李徐氏竟然愿意接大件的绣品,最要命的是李正民竟然也同意了这事。大件绣品对刺绣质量要求不低,而且刺绣原本就对眼睛损伤很大。李徐氏这般不顾自己的身体,每天长时间地趴在绣架上赶绣品,只有一个可能性,那便是为了尽早地凑出小七柳那八两卖身银子。
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就算李家凑出了这八两卖身银子,程府(大小姐)也不可能就这么放了她。更何况八两银子可不够。
“米花娘子,又来卖荷包了?”一进锦绣斋的大门,正巧得了空闲的绣坊小二哥便很热情地上前招呼道。
“哎。”米花婶子一边应声道,一边手脚利索地将跨在手臂上的竹篮子放到了柜台上,一把掀开了搭在上头的小布头。竹篮里摆放着十来个荷包,外带二十多根缨络。李君苒在一旁偷偷的瞄了几眼,荷包款式很普通没什么新意,但瞧着绣工虽然比不上程府大小姐丢给她的那荷包,也很精美。六个花样复杂的大荷包一个八文钱,十一个小荷包四文钱一个,一共九十二文。
那些个缨络,其实应该称之为缨络绳,李君苒从小七柳残存的记忆里隐隐记得怎么编,大致就是几股丝线按着一定的顺序编织成一股。每根缨络绳编成三尺长一米左右就行,两文钱一根。这些缨络绳回头便能再加工编成各种花型的中国结。中国结根据复杂程度,便宜简单的大概只能卖几文钱,复杂一些的最起码也能卖个十几文。
这一次,米花婶拿出来的都是缨络绳,有二十三根,卖了四十六文钱。
李君苒不知道这个价钱在天启朝是高还是低,不过瞧着米花婶子那高兴样子,对价钱应该是满意的。但在她没穿越炮灰掉前,在某宝购物网站上,类似的一个纯手工苏绣香囊,贵一点六七十块华夏币,甚至上百,便宜些的也要二三十块华夏币。至于那些个小的,两三块钱一个也能搞定,若是批发还能更便宜。当然,那些都是电脑刺绣,比不得纯手工那般精致。米花婶子那十几个荷包若是拿到现代倒卖,即便是那几个小荷包,一个最少也能卖个二三十块华夏币,那六个大荷包上百华夏币是最起码的。至于那些缨络绳,因为有机械编织,便宜的很,没有什么可比性。
由此可见,天启朝的劳动力还真不怎么值钱。
还没等李君苒感慨完,米花婶便已经跟店小二结完了账,又顺便买了些打缨络绳需要的丝线,以及绣荷包所需要的碎布头。丝线跟碎布头都不贵,米花婶买了好些也不过几文钱而已。倒是刺绣所需的绣花针,那才叫一个贵。李君苒本想拿出铜板买几根,可转念一想,若是买了绣花针,岂不是鼓励李徐氏继续伤眼睛地刺绣下去,那怎么行?
想到此,李君苒果断选择了放弃。
“七丫头,走,婶子带你去吃云吞面。”米花婶子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已经是正午了,便如此建议道。
李君苒摇了摇头,比起吃什么云吞面,她这会儿更急着想回李家。
“你这丫头,又不差那点儿功夫。坐你吉叔的骡子车回李家屯还不是打个盹儿的事。”米花婶子有点不乐意,直接扯着李君苒的胳膊便往不远处的面摊走去。
“老板,两碗云吞面!”米花婶子从袖袋里数出八个铜板放到了桌子上。
“哎,好咧。”摊主顺手收走了桌子上的铜板,没一会儿功夫便将两大海碗的面条给端了上了。李君苒低头一看,嘴角很明显地抽搐了一下。
这,这也叫云吞面?尼玛,这不是葱油汤面嘛。
李君苒也没想过能在这陌生的朝代吃到正宗的云吞面,可也不能拿什么葱油汤面忽悠人吧。正宗的云吞面,那是香江特色美食,可以说是香江饮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吞,也就是馄饨,肉馅儿要求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先切后剁成肉糜,鸡蛋上浆,加以鲜虾仁。面是用竹升打的银丝面,劲道爽脆。面汤是用鱼虾以及猪骨头细火慢熬而成的浓汤……
李君苒是个吃货,当年为了寻找美食,没少往外跑。途径香江时,就被这美味的云吞面勾搭得待了大半年。那段时间几乎一个礼拜有五六天是吃云吞面,竟然也没吃腻。
现在瞧着面前这碗挂着羊头实则卖的是狗肉的云吞面,李君苒实在提不起什么胃口。
“七丫头,你怎么不吃?”米花婶子见李君苒呆呆地坐在那里,望着面前那碗汤面发呆,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君苒摇了摇头:“米花婶,面太多了。我吃不下。”
“是婶子想差了,想着让你多吃点,却忘了你一个小丫头吃不了那么一大碗面。”米花婶子伸手捏了捏李君苒没剩下多少肉的小脸颊,“没事,你能吃多少吃多少吧。剩下的归婶子。”
李君苒问面摊老板要了个空碗,先拨了一根面条带着面汤到空碗上,浅尝了一口:只能说勉勉强强入口。面条不够劲道,好在面汤味道还行,用的应该是猪筒子骨,只能说勉强凑合着吃吧。李君苒吃的不多,最多也就只吃了三分之一,便停了筷子。
米花婶子见李君苒胃口这么小,便摇着头劝李君苒再多吃点。怎奈,李君苒挑食的毛病是从现代带过来的,享用过各色美食后,对于那些不合口味的食物实在没太多的食欲。
米花婶子胃口是不错,可胃口再好也不可能吃下两海碗的面条。万幸的是,米花婶子原本就跟她家男人李正吉约好了在这面摊等对方。她为自己点的这碗所谓的云吞面便正好可以让给李正吉。
“孩儿她娘。”李君苒跟米花婶子等了没多久,李正吉便背着个大大的竹篓子出现在了面摊,“吔,这不是七丫头嘛。”
“吉叔好。”李正吉是个大嗓门,一开口李君苒便觉得她那俩耳朵被震得嗡嗡响。
“好,好。”李正吉点了点头,很是好奇竟然能在面摊遇到李君苒,而且还跟他家婆娘在一块。
米花婶子接过了李正吉身上的竹篓子,将如何在南城门那儿遇到李君苒的经过简单地告诉了李正吉,随后轻声问道:“鸡蛋都卖掉了?”
“卖了卖了。”李正吉低着头大口地吃了面条,一边口齿不清地回答道,“盐跟糖,还有黄酱都买好了。”
米花婶子乘着等李正吉吃面的空挡,简单地整理了一下竹篓子。李君苒也有点好奇,便乘机向米花婶子询问了一下有些东西的物价。毕竟从小七柳那里继承到的记忆零碎的很,而且大部分又是在程府里的片段。
米花婶子只当李君苒是黄毛小丫头好奇,便一一提李君苒解了疑惑。
原来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料,在李家屯唯一的一家杂货店铺里也是有卖的。只不过质量没越镇那杂货铺卖的好,而且价格上也不便宜。所以除非临时性急需,大多数时候大伙儿都会乘着赶集的时候,将家里积攒的鸡蛋卖了,然后换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料。
至于猪肉,李家屯卖的比越镇上便宜一两个铜板,但远不如越镇卖的新鲜。越镇用来熬猪肉的纯肥肉,也就是板油最贵,要二十个铜板一斤,半肥半瘦的五花肉一般十六个铜板就能买到,纯瘦肉买的人少,也要十二个铜板。筒子骨小排骨这样的骨头,上面基本不带一丝肉,五个铜板一斤。能不能将骨头上的肉刮干净是衡量一个屠夫是不是合格的标准之一,所以那些个骨头基本刮得比李君苒那口袋还要干净。一个完整的猪头肉,带耳朵跟舌头,五十个铜板一整个,若是没了耳朵跟舌头只要半价二十个五个铜板。猪尾巴一根十个铜板。至于诸位穿越前辈赚大钱的猪内脏包括什么猪大肠,十个铜板一套,免费什么的基本不可能。什么猪屎味嫌臭不吃,当真的面临饿肚皮时,别说带着米田共了,就连观音土都得吃。更何况猪大肠主要拿来灌血肠,基本很少浪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那也用不了太长时间不是。这会儿都快大晌午了,走,婶子请你吃云吞面去。”米花婶子不由分说地拉起李君苒的胳膊,往人堆外走去,“散了散了,都散了。”
在天启朝若抓到逃奴交给官衙是能领取到一定赏钱的。所以方才李钱氏这么一嚷嚷,便将附件那些人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给吸引了过来,甚至还有好事者将不远处正在巡逻的衙差都寻了过来。可转眼间,在一旁正大光明地偷听了一会儿后,再加上还有从一开始便在旁瞧着李君苒跟李钱氏互动的那些人的小声解惑,一来两去前因后果怎么回事也就明白得七七八八了。谁都不是傻子,倘若李君苒真的是什么逃奴,还能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之下,在这越镇城门口附近长时间的逗留?这不是没事找死的节奏嘛,有那么傻的人吗?
所以当大家伙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后,尤其知道李钱氏还是李君苒这个小丫头的大伯娘后,一个个瞧着李钱氏那目光便带着几分异样。事后,还有几个有心人又悄悄地在李家屯打探了一番,再次确定李君苒之所以会卖身给程府为奴为婢十年的缘由。且不说对李君苒的孝举多了几分好感,光是老李家那边,原考虑结亲的人家纷纷打消了念头。老李家家境确实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供出了两个童生一个秀才,可那又如何?对亲儿子亲孙子都能如此冷漠,更何况是儿媳妇孙媳妇这样隔着一层肚皮的。
嫁了人给人当媳妇自然不比在家当闺女时舒心。若是运气差点儿遇到个尖酸刻薄的婆婆,冷血无情的公公,喜欢斤斤计较的妯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叔……这日子只怕更难过了。所以那些个真正心疼自家闺女的人家,宁愿女婿家稍稍贫穷些,只求上头的公公婆婆尤其婆婆性子好些,妯娌省事些,到时候哪怕多贴补点儿嫁妆,小两口成亲后勤快一些,还愁没好日子过?
可老李家偏偏都中了:无论是李小冯氏还是底下俩儿媳三个女儿,在这李家屯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现在老李家君字辈除了年岁最大的李大郎今年已满十五外,最大的孙女李双桃跟李三郎李君柏也才十二而已。要说准备亲事,倒也可以陆陆续续留意起来。可惜,经过了越镇南城门这茬事,李钱氏的威名也算是散播开来了,自然也就没多少人愿意给自家闺女找这么个厉害的婆婆,何况上头还有个更厉害的太婆婆在。
当然,这些李君苒并不清楚,事情还得再过段时间才发生。这会儿她正跟在米花婶子后面,来到了越镇最大的绣坊锦绣斋卖荷包跟缨络。
前往锦绣斋的路上,米花娘子偷偷地告诉李君苒,小七柳的亲娘李徐氏两个多月前接了锦绣斋的一副大件绣品,这会儿正在家日夜赶制。
李君苒对于今天初一赶集的日子,李徐氏没来程府找她,非但不觉得遗憾,反而暗暗庆幸。幸好李徐氏没来,要不然可不就错过了嘛。只是李君苒也没想到李徐氏竟然愿意接大件的绣品,最要命的是李正民竟然也同意了这事。大件绣品对刺绣质量要求不低,而且刺绣原本就对眼睛损伤很大。李徐氏这般不顾自己的身体,每天长时间地趴在绣架上赶绣品,只有一个可能性,那便是为了尽早地凑出小七柳那八两卖身银子。
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就算李家凑出了这八两卖身银子,程府(大小姐)也不可能就这么放了她。更何况八两银子可不够。
“米花娘子,又来卖荷包了?”一进锦绣斋的大门,正巧得了空闲的绣坊小二哥便很热情地上前招呼道。
“哎。”米花婶子一边应声道,一边手脚利索地将跨在手臂上的竹篮子放到了柜台上,一把掀开了搭在上头的小布头。竹篮里摆放着十来个荷包,外带二十多根缨络。李君苒在一旁偷偷的瞄了几眼,荷包款式很普通没什么新意,但瞧着绣工虽然比不上程府大小姐丢给她的那荷包,也很精美。六个花样复杂的大荷包一个八文钱,十一个小荷包四文钱一个,一共九十二文。
那些个缨络,其实应该称之为缨络绳,李君苒从小七柳残存的记忆里隐隐记得怎么编,大致就是几股丝线按着一定的顺序编织成一股。每根缨络绳编成三尺长一米左右就行,两文钱一根。这些缨络绳回头便能再加工编成各种花型的中国结。中国结根据复杂程度,便宜简单的大概只能卖几文钱,复杂一些的最起码也能卖个十几文。
这一次,米花婶拿出来的都是缨络绳,有二十三根,卖了四十六文钱。
李君苒不知道这个价钱在天启朝是高还是低,不过瞧着米花婶子那高兴样子,对价钱应该是满意的。但在她没穿越炮灰掉前,在某宝购物网站上,类似的一个纯手工苏绣香囊,贵一点六七十块华夏币,甚至上百,便宜些的也要二三十块华夏币。至于那些个小的,两三块钱一个也能搞定,若是批发还能更便宜。当然,那些都是电脑刺绣,比不得纯手工那般精致。米花婶子那十几个荷包若是拿到现代倒卖,即便是那几个小荷包,一个最少也能卖个二三十块华夏币,那六个大荷包上百华夏币是最起码的。至于那些缨络绳,因为有机械编织,便宜的很,没有什么可比性。
由此可见,天启朝的劳动力还真不怎么值钱。
还没等李君苒感慨完,米花婶便已经跟店小二结完了账,又顺便买了些打缨络绳需要的丝线,以及绣荷包所需要的碎布头。丝线跟碎布头都不贵,米花婶买了好些也不过几文钱而已。倒是刺绣所需的绣花针,那才叫一个贵。李君苒本想拿出铜板买几根,可转念一想,若是买了绣花针,岂不是鼓励李徐氏继续伤眼睛地刺绣下去,那怎么行?
想到此,李君苒果断选择了放弃。
“七丫头,走,婶子带你去吃云吞面。”米花婶子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已经是正午了,便如此建议道。
李君苒摇了摇头,比起吃什么云吞面,她这会儿更急着想回李家。
“你这丫头,又不差那点儿功夫。坐你吉叔的骡子车回李家屯还不是打个盹儿的事。”米花婶子有点不乐意,直接扯着李君苒的胳膊便往不远处的面摊走去。
“老板,两碗云吞面!”米花婶子从袖袋里数出八个铜板放到了桌子上。
“哎,好咧。”摊主顺手收走了桌子上的铜板,没一会儿功夫便将两大海碗的面条给端了上了。李君苒低头一看,嘴角很明显地抽搐了一下。
这,这也叫云吞面?尼玛,这不是葱油汤面嘛。
李君苒也没想过能在这陌生的朝代吃到正宗的云吞面,可也不能拿什么葱油汤面忽悠人吧。正宗的云吞面,那是香江特色美食,可以说是香江饮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吞,也就是馄饨,肉馅儿要求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先切后剁成肉糜,鸡蛋上浆,加以鲜虾仁。面是用竹升打的银丝面,劲道爽脆。面汤是用鱼虾以及猪骨头细火慢熬而成的浓汤……
李君苒是个吃货,当年为了寻找美食,没少往外跑。途径香江时,就被这美味的云吞面勾搭得待了大半年。那段时间几乎一个礼拜有五六天是吃云吞面,竟然也没吃腻。
现在瞧着面前这碗挂着羊头实则卖的是狗肉的云吞面,李君苒实在提不起什么胃口。
“七丫头,你怎么不吃?”米花婶子见李君苒呆呆地坐在那里,望着面前那碗汤面发呆,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君苒摇了摇头:“米花婶,面太多了。我吃不下。”
“是婶子想差了,想着让你多吃点,却忘了你一个小丫头吃不了那么一大碗面。”米花婶子伸手捏了捏李君苒没剩下多少肉的小脸颊,“没事,你能吃多少吃多少吧。剩下的归婶子。”
李君苒问面摊老板要了个空碗,先拨了一根面条带着面汤到空碗上,浅尝了一口:只能说勉勉强强入口。面条不够劲道,好在面汤味道还行,用的应该是猪筒子骨,只能说勉强凑合着吃吧。李君苒吃的不多,最多也就只吃了三分之一,便停了筷子。
米花婶子见李君苒胃口这么小,便摇着头劝李君苒再多吃点。怎奈,李君苒挑食的毛病是从现代带过来的,享用过各色美食后,对于那些不合口味的食物实在没太多的食欲。
米花婶子胃口是不错,可胃口再好也不可能吃下两海碗的面条。万幸的是,米花婶子原本就跟她家男人李正吉约好了在这面摊等对方。她为自己点的这碗所谓的云吞面便正好可以让给李正吉。
“孩儿她娘。”李君苒跟米花婶子等了没多久,李正吉便背着个大大的竹篓子出现在了面摊,“吔,这不是七丫头嘛。”
“吉叔好。”李正吉是个大嗓门,一开口李君苒便觉得她那俩耳朵被震得嗡嗡响。
“好,好。”李正吉点了点头,很是好奇竟然能在面摊遇到李君苒,而且还跟他家婆娘在一块。
米花婶子接过了李正吉身上的竹篓子,将如何在南城门那儿遇到李君苒的经过简单地告诉了李正吉,随后轻声问道:“鸡蛋都卖掉了?”
“卖了卖了。”李正吉低着头大口地吃了面条,一边口齿不清地回答道,“盐跟糖,还有黄酱都买好了。”
米花婶子乘着等李正吉吃面的空挡,简单地整理了一下竹篓子。李君苒也有点好奇,便乘机向米花婶子询问了一下有些东西的物价。毕竟从小七柳那里继承到的记忆零碎的很,而且大部分又是在程府里的片段。
米花婶子只当李君苒是黄毛小丫头好奇,便一一提李君苒解了疑惑。
原来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料,在李家屯唯一的一家杂货店铺里也是有卖的。只不过质量没越镇那杂货铺卖的好,而且价格上也不便宜。所以除非临时性急需,大多数时候大伙儿都会乘着赶集的时候,将家里积攒的鸡蛋卖了,然后换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料。
至于猪肉,李家屯卖的比越镇上便宜一两个铜板,但远不如越镇卖的新鲜。越镇用来熬猪肉的纯肥肉,也就是板油最贵,要二十个铜板一斤,半肥半瘦的五花肉一般十六个铜板就能买到,纯瘦肉买的人少,也要十二个铜板。筒子骨小排骨这样的骨头,上面基本不带一丝肉,五个铜板一斤。能不能将骨头上的肉刮干净是衡量一个屠夫是不是合格的标准之一,所以那些个骨头基本刮得比李君苒那口袋还要干净。一个完整的猪头肉,带耳朵跟舌头,五十个铜板一整个,若是没了耳朵跟舌头只要半价二十个五个铜板。猪尾巴一根十个铜板。至于诸位穿越前辈赚大钱的猪内脏包括什么猪大肠,十个铜板一套,免费什么的基本不可能。什么猪屎味嫌臭不吃,当真的面临饿肚皮时,别说带着米田共了,就连观音土都得吃。更何况猪大肠主要拿来灌血肠,基本很少浪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