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阿绍年幼,名望远不及曹操,纵然能劫得天子,也没有足够的威望执掌朝政,若是强行要学曹操独揽大权,则无异于将所有江东子弟架于火上。”李睦见周瑜露出迟疑之色,也不顾吴太夫人和孙绍就在身侧,急切地扯住他衣袖,好像这样就能阻止他出兵许昌的打算。
威望与名声,在这个时代至关重要。孙绍今年不过七岁,这个娃娃主公若不是李睦和周瑜都摆明了力挺,根本就无法坐稳主位,更别提涉足朝政。朝中那帮士族出身的公卿大夫,可是连曹操的帐都不买,时时刻刻有人想着跳反。也正因为如此,面对袁绍的挑衅,曹操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他实在是退不起。
这样的许昌,现在的江东如何能沾手!
漫天阳光经过湖面的反射在李睦眼中落下一片细碎的金芒,湛湛生辉,长眉微蹙,如湖心涟漪,周瑜原来想好的借口一时之间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袭许昌,只是要令袁绍觉得曹军后方生乱,支撑不了多久,从而不遗余力地全力进攻,曹操就算最终能胜,也是元气大伤之后的惨胜。”目光微微闪了闪,他权衡了一下措辞,顺着李睦对官渡之战的判断往下说,小心翼翼地避免透出曹操此战定胜的意思来。
看着李睦的眉头渐渐松开,如释重负般绽出个笑容,他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道,“官渡之后,无论是曹袁两家胜负如何,胜者都将挟威南下,以图荆州地。两者相比,我宁可曹操得胜。曹操势弱,骤然大胜之下必心生骄狂,欲挟官渡余威而匆忙南下,不谙水战却远涉江湖……”
所以能被他在赤壁一把火烧得满面焦黑!
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
这是就算后世那一部流传极广,几乎泼了周瑜一身污水的演义也无法抹杀的赫赫战绩。力挽狂澜,莫过于此。
李睦眼中发亮,看着周瑜的眼神几近热烈。这一战之后,天下格局将定。而她不会像历史上的孙权那样借荆州于刘备,既然早知官渡之战的结局,预先筹谋,江东大可借曹操之势夺下荆州,成就南北对抗之势。
穿越至今,历史的进程虽然多少确实因她发生了偏移,但这些变化对于天下四战,烽火不息的局面而言,就好像沧海一粟,不值一提。除了袁术暂且逃得一命,除了江东拥孙绍继位,历史依旧按照它自己的进程滚滚向前。
先是出于自保,随后再立足江东,李睦一路走来从来就没有重写历史的野心,她只要周瑜不像历史上英年早逝,只要太史慈得酬壮志,只要此生顺遂,不经乱世飘摇,颠簸流离,如此而已。但如今历史的拐口就呈现在她面前,一念之间,一个决断,就能将历史的走向彻底扭转!
纵非她所求,她却不能不激动!
“如此一来,曹操事先得知那支骑兵会出现在许昌附近,纵然会在城外布下重兵防守,但若是我们从许昌城门口转向往邺城,应该也没那么惹眼了……”对于官渡之战后袁绍的两个儿子争成什么样,李睦已经记不得太多了,只隐约记得郭嘉遗计留书,曹操围而不打,二袁遂被心生疑虑的辽东公孙斩了送人头示好。至于这两人是怎么跑到辽东去的,她已然没印象了。
但现在多了个袁术,袁绍死后必然会发生变数,若是那时候有一支江东兵马在邺城附近,那这个变数或许还能为他们所用。
当然,前提是这支兵马的主将不但要有绝对的决断和应变,更需要极为准确的形势预判能力。
李睦没去想细节,只是完全本着江东现在底子薄,袁绍则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她劫富济贫也好,趁火打劫也好,能捞则捞一把,哪怕只救回几个袁氏麾下的谋士将领,也是好的。
殊不知她这趁火打劫,趁机捞便宜的打算却令周瑜着实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点这支骑兵最大的用意,就是要等袁绍官渡战败身死之后,等邺城内袁氏兄弟反目时,救下袁绍的一线血脉,从而从背后牵制曹操。
他正不知该如何向李睦解释能提前预料袁绍会在官渡战败后立即身死,若袁绍不死,袁氏兄弟自不敢手足相残,袁氏麾下的诸多将领谋士也不会明着各分阵营,那他这一支兵马也就没了千里奔袭往邺城的必要了。
也正是他自有心虚之处,李睦又确实记不得袁氏兄弟的细节,两人一来一去,竟都没发觉在所有人都觉得曹操会输的时候,他们同时认定了曹操官渡必胜有什么不对。
吴太夫人一手揽住孙绍坐在自己身侧,看这两人一言一语,从联姻谈到出兵,依稀又回想起当年她初时孙坚时的情景来。
当年已在吴地颇有薄名的孙文台也是这般意气风发,与她论及天下之势。从江东一隅到万里河山,言辞激昂,说要为汉室江山讨逆,出兵定略,谋断拼杀,建千古之功业,封王拜相,指点江山。
眼前这两人,恍若昨昔。
“你要孤军深入去邺城我不反对,但我要随大军一同北上。万一有所差池,也能借亲自迎亲之名,立刻挥军接应。”李睦对这场“亲事”答应得全无压力。因为她深知曹操一旦得胜,就会立刻南下,到时候还会不会嫁个女儿过来,还实在是说不好。
乱世里的联姻,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可以在一朝一夕的变数之中,变得很不容易。
“不妥。”然而,周瑜却是摇头,“疑兵之计,在寿春已经用过,岂可再三行之?”
他突袭寿春时,两人用的就是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一明一暗分两路出兵,曹操吃过一次亏,这回又岂能不防?更何况,周瑜更不想她再赴阵前。纵然李睦定然不会冲杀在前,久驻军营,到底辛苦。
李睦却眼睛一眯,露出个灵黠的笑容来偏一偏头:“曹操知道你擅用兵,更知道我们知道他擅用兵,怎能相信我们同一个计策会用两遍?”
这句话说来拗口,可周瑜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周瑜和曹操,双方都是聪明人,更都知道对方是聪明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一方是真的做了件傻事,也会被另一方当做是故作玄虚。凡事都往复杂了想,恨不得算尽一切,料断一切,这是聪明人都有的疑心病。而曹操无疑就是这种聪明人。
周瑜正自沉吟,心念飞转地盘算这如此布局的可行性,以及大军出行由谁随李睦同行。此去邺城需经许昌,若论接应,自然是在江夏郡内驻兵最合适,还能借此查探一番刘表的动向。
但六郡南面一线需太史慈亲守,北面津口则由吕蒙驻兵,张辽为骑军将,随他同往邺城,而高顺和祖郎则要留在江东清扫山越内患。若到了江夏郡内自有甘宁,他还能稍稍放心,可此去江夏的途中却是千里迢迢。周瑜左思右想,竟寻不出个可托之人既能一路护从李睦,又不是孙氏旧部,从而于行军途中看出异样来。
在这一点上,李睦半点也帮不上忙,于是也添乱,坐到吴太夫人身侧,轻声陪她说话。孙曹联姻的消息传出去后,定会有许多世族女子找各种借口来寻吴太夫人探听虚实。毕竟之前所有人都还停留在她为孙策守丧的印象中,联姻的议题无疑是提醒了这些人,孙权不但年纪到了,守丧的时间也差不多守足了。
而吴太夫人的应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李睦将来会不会被人烦死。
日头偏转,正好从李睦额头上方斜照下来,刺得她两眼发花。不由伸手遮到眉骨处挡住阳光,偏转开头去。
目光无意间朝池水的另一个面一扫,发现被荷叶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水面上,映出个婀娜的身影来。
“太夫人还有事寻她么?”依稀认出那个身影正是已经离开的顾姝,李睦只当是吴太夫人还要留她说话,心里有些不安起来——他们在这里说个不休,倒是累得旁人苦等。
不想吴太夫人一脸诧异:“阿姝怎又回来了?”
她们两人同时扭过头往后看,引得孙绍也跟着探头探脑地凑过去,又引起周瑜的注意,从千头万绪中回过神来,不经意间抬眼朝他们望的方向扫了一眼,却是心口猛地一跳,一下子愣在当场。
那一场没有李睦的梦境之中,他正是娶顾氏为妻。那股壮志难酬,内外交煎的情绪充斥心肺,令他已然记不得顾氏的模样长相,只依稀记得那女子温柔谦恭,礼数周全,一派大家出身的标准教养。
“阿绍年幼,名望远不及曹操,纵然能劫得天子,也没有足够的威望执掌朝政,若是强行要学曹操独揽大权,则无异于将所有江东子弟架于火上。”李睦见周瑜露出迟疑之色,也不顾吴太夫人和孙绍就在身侧,急切地扯住他衣袖,好像这样就能阻止他出兵许昌的打算。
威望与名声,在这个时代至关重要。孙绍今年不过七岁,这个娃娃主公若不是李睦和周瑜都摆明了力挺,根本就无法坐稳主位,更别提涉足朝政。朝中那帮士族出身的公卿大夫,可是连曹操的帐都不买,时时刻刻有人想着跳反。也正因为如此,面对袁绍的挑衅,曹操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他实在是退不起。
这样的许昌,现在的江东如何能沾手!
漫天阳光经过湖面的反射在李睦眼中落下一片细碎的金芒,湛湛生辉,长眉微蹙,如湖心涟漪,周瑜原来想好的借口一时之间都变成了一片空白。
“袭许昌,只是要令袁绍觉得曹军后方生乱,支撑不了多久,从而不遗余力地全力进攻,曹操就算最终能胜,也是元气大伤之后的惨胜。”目光微微闪了闪,他权衡了一下措辞,顺着李睦对官渡之战的判断往下说,小心翼翼地避免透出曹操此战定胜的意思来。
看着李睦的眉头渐渐松开,如释重负般绽出个笑容,他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道,“官渡之后,无论是曹袁两家胜负如何,胜者都将挟威南下,以图荆州地。两者相比,我宁可曹操得胜。曹操势弱,骤然大胜之下必心生骄狂,欲挟官渡余威而匆忙南下,不谙水战却远涉江湖……”
所以能被他在赤壁一把火烧得满面焦黑!
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
这是就算后世那一部流传极广,几乎泼了周瑜一身污水的演义也无法抹杀的赫赫战绩。力挽狂澜,莫过于此。
李睦眼中发亮,看着周瑜的眼神几近热烈。这一战之后,天下格局将定。而她不会像历史上的孙权那样借荆州于刘备,既然早知官渡之战的结局,预先筹谋,江东大可借曹操之势夺下荆州,成就南北对抗之势。
穿越至今,历史的进程虽然多少确实因她发生了偏移,但这些变化对于天下四战,烽火不息的局面而言,就好像沧海一粟,不值一提。除了袁术暂且逃得一命,除了江东拥孙绍继位,历史依旧按照它自己的进程滚滚向前。
先是出于自保,随后再立足江东,李睦一路走来从来就没有重写历史的野心,她只要周瑜不像历史上英年早逝,只要太史慈得酬壮志,只要此生顺遂,不经乱世飘摇,颠簸流离,如此而已。但如今历史的拐口就呈现在她面前,一念之间,一个决断,就能将历史的走向彻底扭转!
纵非她所求,她却不能不激动!
“如此一来,曹操事先得知那支骑兵会出现在许昌附近,纵然会在城外布下重兵防守,但若是我们从许昌城门口转向往邺城,应该也没那么惹眼了……”对于官渡之战后袁绍的两个儿子争成什么样,李睦已经记不得太多了,只隐约记得郭嘉遗计留书,曹操围而不打,二袁遂被心生疑虑的辽东公孙斩了送人头示好。至于这两人是怎么跑到辽东去的,她已然没印象了。
但现在多了个袁术,袁绍死后必然会发生变数,若是那时候有一支江东兵马在邺城附近,那这个变数或许还能为他们所用。
当然,前提是这支兵马的主将不但要有绝对的决断和应变,更需要极为准确的形势预判能力。
李睦没去想细节,只是完全本着江东现在底子薄,袁绍则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她劫富济贫也好,趁火打劫也好,能捞则捞一把,哪怕只救回几个袁氏麾下的谋士将领,也是好的。
殊不知她这趁火打劫,趁机捞便宜的打算却令周瑜着实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点这支骑兵最大的用意,就是要等袁绍官渡战败身死之后,等邺城内袁氏兄弟反目时,救下袁绍的一线血脉,从而从背后牵制曹操。
他正不知该如何向李睦解释能提前预料袁绍会在官渡战败后立即身死,若袁绍不死,袁氏兄弟自不敢手足相残,袁氏麾下的诸多将领谋士也不会明着各分阵营,那他这一支兵马也就没了千里奔袭往邺城的必要了。
也正是他自有心虚之处,李睦又确实记不得袁氏兄弟的细节,两人一来一去,竟都没发觉在所有人都觉得曹操会输的时候,他们同时认定了曹操官渡必胜有什么不对。
吴太夫人一手揽住孙绍坐在自己身侧,看这两人一言一语,从联姻谈到出兵,依稀又回想起当年她初时孙坚时的情景来。
当年已在吴地颇有薄名的孙文台也是这般意气风发,与她论及天下之势。从江东一隅到万里河山,言辞激昂,说要为汉室江山讨逆,出兵定略,谋断拼杀,建千古之功业,封王拜相,指点江山。
眼前这两人,恍若昨昔。
“你要孤军深入去邺城我不反对,但我要随大军一同北上。万一有所差池,也能借亲自迎亲之名,立刻挥军接应。”李睦对这场“亲事”答应得全无压力。因为她深知曹操一旦得胜,就会立刻南下,到时候还会不会嫁个女儿过来,还实在是说不好。
乱世里的联姻,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可以在一朝一夕的变数之中,变得很不容易。
“不妥。”然而,周瑜却是摇头,“疑兵之计,在寿春已经用过,岂可再三行之?”
他突袭寿春时,两人用的就是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一明一暗分两路出兵,曹操吃过一次亏,这回又岂能不防?更何况,周瑜更不想她再赴阵前。纵然李睦定然不会冲杀在前,久驻军营,到底辛苦。
李睦却眼睛一眯,露出个灵黠的笑容来偏一偏头:“曹操知道你擅用兵,更知道我们知道他擅用兵,怎能相信我们同一个计策会用两遍?”
这句话说来拗口,可周瑜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周瑜和曹操,双方都是聪明人,更都知道对方是聪明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一方是真的做了件傻事,也会被另一方当做是故作玄虚。凡事都往复杂了想,恨不得算尽一切,料断一切,这是聪明人都有的疑心病。而曹操无疑就是这种聪明人。
周瑜正自沉吟,心念飞转地盘算这如此布局的可行性,以及大军出行由谁随李睦同行。此去邺城需经许昌,若论接应,自然是在江夏郡内驻兵最合适,还能借此查探一番刘表的动向。
但六郡南面一线需太史慈亲守,北面津口则由吕蒙驻兵,张辽为骑军将,随他同往邺城,而高顺和祖郎则要留在江东清扫山越内患。若到了江夏郡内自有甘宁,他还能稍稍放心,可此去江夏的途中却是千里迢迢。周瑜左思右想,竟寻不出个可托之人既能一路护从李睦,又不是孙氏旧部,从而于行军途中看出异样来。
在这一点上,李睦半点也帮不上忙,于是也添乱,坐到吴太夫人身侧,轻声陪她说话。孙曹联姻的消息传出去后,定会有许多世族女子找各种借口来寻吴太夫人探听虚实。毕竟之前所有人都还停留在她为孙策守丧的印象中,联姻的议题无疑是提醒了这些人,孙权不但年纪到了,守丧的时间也差不多守足了。
而吴太夫人的应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李睦将来会不会被人烦死。
日头偏转,正好从李睦额头上方斜照下来,刺得她两眼发花。不由伸手遮到眉骨处挡住阳光,偏转开头去。
目光无意间朝池水的另一个面一扫,发现被荷叶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水面上,映出个婀娜的身影来。
“太夫人还有事寻她么?”依稀认出那个身影正是已经离开的顾姝,李睦只当是吴太夫人还要留她说话,心里有些不安起来——他们在这里说个不休,倒是累得旁人苦等。
不想吴太夫人一脸诧异:“阿姝怎又回来了?”
她们两人同时扭过头往后看,引得孙绍也跟着探头探脑地凑过去,又引起周瑜的注意,从千头万绪中回过神来,不经意间抬眼朝他们望的方向扫了一眼,却是心口猛地一跳,一下子愣在当场。
那一场没有李睦的梦境之中,他正是娶顾氏为妻。那股壮志难酬,内外交煎的情绪充斥心肺,令他已然记不得顾氏的模样长相,只依稀记得那女子温柔谦恭,礼数周全,一派大家出身的标准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