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睦递了块巾帕给他,将思路从黄月英那里收回来,赶忙笑着还礼:“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办法,何敢居功?只劳张公此趟辛苦。”
开盐之举,是她为自己将来留的“后路”,反正她这个“孙权”身上的光环已经足够在江东立足,再多此一举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等张昭作谦,她又朝他拱手,“只这制盐之法如何才能不泄露出去,还要烦劳张公多多费心。”
张昭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缓了口气,顿时又变回了那个端和敦肃的长者模样:“这是自然,昭已请子义将军派兵长驻此地,今后凡用晒盐之法的盐场也一律驻兵严守,住民盐民非三代以上者不得擅入。”
李睦点点头,目光向四周一扫,放低了声音道:“制盐的耗费降低,产量却提高了不少,若直接卖于民众,价格定然也会跟着跌。故而我想每年从天下盐商中挑出两三家来,每家发一张盐引,凭信而来。我将这盐统统都直接以低价卖出,由盐商再转卖于民。只要其定价不高于现在的价格,想来也不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张昭目光一凛,猛地抬头看她:“权公子要行专卖之事?”
成本降低,纵然定价受限,但这一买一卖之间的利润也足够所有盐商眼红的,更何况还每年挑出两三家,摆明了李睦就是要价高者得,在转卖时先赚一笔。而之后盐商卖出时的税收则又是一笔,再加上他们有大量的屯盐在手,也不怕这些盐商哄抬盐价,盐场里的盐只要往外流一点点,就足够平衡控制供需价格,算不得与商争利,却与民无忧。
取盐之法算她的,但这番打算,却是只有作为孙权说出来才够分量。
可张昭想的却是江东靠海,煮海得盐的效率再低,江东的世族也没一家不再这上头咬一口肉的。如今纵然盐量增长,但若是李睦要专卖,岂非还是侵害了这些世族的利益?
李睦当然明白他的顾虑,张昭不是出身本地的世族,孙策也一直有用他节制吴地世族的意思,但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要平衡这些世族,光一个张昭自然是不够的。
摆了摆手,李睦向他微微一笑:“吴地世族,顾陆朱张,又有哪一家没有一支一脉是从商的?”
“权公子想将盐卖给他们?”张昭不赞同地皱眉。自他到吴郡起,几乎每天都要和这四家想要涉足盐场的企图谋算,而这四家固然都在盐场吃些好处,但毕竟都不敢太过嚣张。一旦卖了盐给他们,那岂不是等于公开承认他们在盐场的地位?
这话一出口,他自己也突然意识,往日不肯给他们涉足盐务,是怕他们借机屯盐,引发民众生乱,从而动摇孙氏的威望。而如今,以盐场的产量,他们若是要屯……
那就让他们屯去好了!
看着张昭想通了其中的关窍,缓缓点头,李睦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手用手背往发烫的脸颊上贴了贴降温——盐场之事定下来,即使剥去孙权这层皮,她在江东的威望才算是真正定下来了。
待周瑜终于班师回军,再看到李睦时,不由被她麦穗般的肤色惊得险些从马上跌下来。
这一年自盛夏时节起,就雨水稀少。初时李睦还庆幸火辣辣的日头下盐场的产量节节攀升,于是当顾雍提出要从原来煮盐的盐民里挑出一批精壮强干的调至船场,以盐为酬,大规模地建造战船,她欣然而允。不想却遭到周瑜强烈地反对。
周瑜主张将这批剩余的壮劳力用作疏通江东六郡的这条河道,取水开田,守一季稻谷,甚至为军需存粮屯一年田。
顾雍生性刚毅,言虽不多,却出则必行,和周瑜争论了几句,就梗着脖子拦在盐场门口,黑着张脸紧闭着嘴,仿佛化身成了一堵墙,就是不让周瑜踏进半步。
碍于顾氏在吴地的影响,以及顾雍一贯清孤刚直的声名,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千古名将只能采用声东击西的迂回战术,点了一支轻骑从后抄了那一众往船场而行的盐民后路。
论战术,从不曾上阵的顾雍又怎可能是周瑜的对手?待他最终发觉盐民根本就未能到船场时,已经追之不及。大怒之下,一状告到了李睦面前。
李睦此时正在吴太夫人房中,端端正正地跪坐在软席上,微微垂着头,脸颊飞红,盯着面前几上的一盏清茶,抿唇不语。
“此事兄长已经应了,但我知你非只知遵从父兄之命的寻常女子,总要先问一问你的意思。”
周瑜人一回来,不及卸甲就来探望她,将那晚他向太史慈求娶李睦一事直言相告,并请她出面为媒。
他族中长辈如今居在江北,乱世里同行不易,要赶过来也不知要等到何时。姻约之定,需父母之命。太史慈长兄如父,而他与孙策情同手足,升堂拜母,请吴太夫人出面,是最合适的。
李睦晒盐的试验如此成功,张昭势必要扩大取盐的规模,那时候再以孙权之口询问太史慈,以她的名义打造盐场,不需多时,太史慈幼妹滤海成盐的奇谈就会天下皆知。那时周瑜再表露求娶之意,就真的是“求”娶了。
以晒盐为进身之阶,李睦虽然早就有这打算,但具体如何实行,却一直没有细想过,最多只在旁人将晒盐之功归于“孙权”头上时才出言否认。周瑜用自己的声望为阶,以姻约为由,最快也是最有效地将她的名望推立出来,想得不可谓不周到。
上一次周瑜提及请吴太夫人为媒缔结姻约时她还只当是他打的如意算盘,直接就堵了回去,如今旧事重提,再回头细想,怕是那时候周瑜就已经有了这一层打算。
茶盏上方徐徐袅袅的热气仿佛一路熨到心口,李睦红着脸,拿起茶盏轻抿一口,转而抬眼望着吴太夫人微微一笑:“多谢太夫人成全。”
话音方落,外面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报顾雍与周瑜争执不休,请她速去。
“快去罢,见了公瑾让他省了那番争执,速去猎十二对活雁来。”吴太夫人打趣了一句,李睦想到周瑜之前说起“猎雁”时的情形,不由一下子笑出声来。
带着内室练字的孙绍一起,李睦这才告辞出来。走到前堂,只见两列文臣武将,就如同晨夕议事一样一个不少。顾雍一张黑脸好似被人兵临城下,而周瑜低眉垂目一语不发,若非其余人脸上看热闹的神色太过明显,她还以为她真被人兵临城下了,打到门口了。
“所以......是故,公瑾劫走了盐民?”听完顾雍一通文诌诌的指控,李睦一句总结,皱了眉头看周瑜。
“非劫也,瑜只是引盐民开水路。”周瑜温然一笑,轻声更正一句,然后抬了头看她,目光清亮。
李睦眼角余光瞥到见顾雍手一抬,虚施一礼正要说话,赶紧压着周瑜未绝的尾音追问:“动民夫劳工事,你得何人允准而行?”
大概是问出了他的心声,顾雍朝李睦一揖,很满意地继续保持了沉默。
便在这时,李睦觉得衣袖被人扯了扯,转头就见孙绍在她身侧朝她猛眨眼,眼睫轻颤,手指勾着她的袖口晃了晃,好似一只扑倒了瓷瓶又被人当场逮住的小猫。
孙绍扁嘴——他答应周瑜用盐民开水利时并不知道李睦对这批民夫已有旁的安排。
不等李睦反应过来,周瑜清朗温润的声音就又响起:“瑜不敢擅专,行事之前自是向主公请允。”
“你!”顾雍猛然转头,见周瑜俊朗非凡的笑颜心里一凛,顿时发觉自己忘记了一件极重要的事。
盐场晒盐是李睦主持不错,其惊人的产量和富余出来的人力物力也是实实在在的。但这些人力该如何调配,如何安排,哪怕他们计划得再合理,都要得孙绍允准!
顾雍一贯是尊礼行规之人,只是李睦改盐场之制的事是当着孙绍的面议过的,其结果又是如此令人振奋,他一时不察,竟疏漏了!
但在盐场对峙时,周瑜又为何不说?偏要待他于众人面前提出来,那不是一举连着李睦的颜面都抹了?
顾雍本就肤色黝黑,这些日子以来在烈日下暴晒得又黑了数层,皱了眉旁人一眼也看不出来,只能见他指着周瑜指尖发颤:“孺子用心不善!”
周瑜挑了挑眉,也不回声,只与李睦视线一触,目灿若星:“瑜近日观天象有异,夏久而不雨,秋初而无凉,似有大旱之象,江东六郡之农运全仗水利,逢旱若不储水,纵不至如北地田荒农废,但也无法以养军需。正因于此,瑜特请调盐民开蓄水源,得主公之准。”
天象有异?李睦摸了摸鼻梁,眼角的余光瞥到张昭垂目沉吟,而老将程普则面露焦急不解,两相一对比,就隐约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江东是鱼米之乡,除北地农种之外,已有水田稻种,开水利无论如何都是一项长远的利民之举。造船利军,开水利民,在都是利的情况下,周瑜作为武将借天象而取利民,在这些人眼里,应该无异于宣告近期无战了。
而故意设计顾雍当着众人闹到李睦面前,就是要趁这个机会正式让他们之间的“明争”人尽皆知了!
既然如此……
“公瑾所言不错,主公当以民生为重。”李睦微微一笑,伸手在孙绍牵住她衣袖的手背上拍了拍。
孙绍见她面上并无不虞,弯了弯唇角,重重点了点头。
“只是你水军船只充足,我城外匠所却急缺人手,不知公瑾可否借一支精兵相助?”
汉礼重仪,故匠人的地位极低,为世人轻视。要不是李睦先以四百步射程技惊四座,又有投石机破江夏的战绩在前,再以江东官方的名义建立了匠所,根本就不可能令人注意到匠之一途还能有如此作为。
但意识到是一回事,深植在观念里的偏见轻视却非朝夕能改。因而李睦向周瑜要精兵充匠所的话一出口,就换来在场所有人或明或暗地抽了口冷气。
自徐州回来后没多久,汉帝的诏令也如曹操当日承诺一般如约到来。只不过除了吴侯的爵位外,原本孙策两地太守之职被拆了开来。
孙绍主吴郡为侯,李睦为会稽太守,承乌程侯爵,而江夏太守一职则落在周瑜头上。
对于曹操这点挑拨的意图,李睦心知肚明,除了给孙绍当作人心险恶的教育题材细细讲了一遍之外,也不再理会,江夏一切照常,以会稽郡丞行太守职,他二人也继续留在吴郡。只不过与周瑜领兵而不沾政务不同,吴郡的税盐粮铁,李睦都或多或少会过问。
日子一久,她与周瑜争锋的传言也慢慢在人后传了开来。但那毕竟都是众人茶余饭后,经过无数口口相传,脑补而生成的闲谈之资,任谁也没真正亲眼见到这两人不和。
直到现在!
一个截了另一个定下的盐民,而另一个则立刻开口要其精兵为匠。还当着孙绍的面,这不是不和又是什么?
于是,当周瑜浅笑着躬身应喏时,各种猜测在众人心中浮现出来。而这些猜测背后,无人知晓当周瑜回到军营后,将要点一队人去匠所的消息放出去后,为了能挤进这“一队”的名额,从刀枪剑戟到马术军令,军中几乎天天都有数十场比武,从早打到晚。
这些军中儿郎都是见过投石机下的尸山血海的,不管世人如何看法,他们最清楚正是这些匠人的劳作为他们带来军功战绩,以及战场上更大活下去的机会。
而李睦和周瑜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才坦然在众人面前上演了如此一出戏码。知道他们明争暗合的自然心里有数,不知道的,也就会如他们所愿将今天这个交锋场面传扬出去。
只是顾雍生性谨慎,还是不放心,又追问道:“此才吴郡一地,若六郡盐场皆按权公子之法改制,公瑾还需都征来开通水道么?”
这句话,不等周瑜回答,李睦就率先开口:“顾公此言有差,晒盐之法并非出于我手,又如何能改六郡之盐制?虽都处长江以南,但各地地势各不相同,如何改,能否改,还要烦劳太史将军回去请令妹赐教。”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石子投落湖心,众人或惊或愣,面色各异,随即纷纷交首接耳,相互打听起来。
有人如张昭等早就听李睦提及过晒盐之法不是她想出来的,原还当她是谦逊,就算是真信了的,却也从不知道这晒盐之法竟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
或惊异或怀疑,唯有太史慈看到周瑜在李睦说到“烦劳太史将军”时猛地挑眉,又惊又喜的目光湛然生辉,其中的欣喜得好像阳光铺洒般的笑意激得李睦的脸腾的一下红起来。他知道李睦之前就在吴太夫人那里,更清楚吴太夫人会与李睦谈论些什么,因而顾雍说了些什么,指责了些什么,说实话他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也没多在意。自从李睦携着孙绍一同出来,他的一颗心就悬在半空。既想从她脸上的神情里看出些什么来,却又偏不敢抬头。双手掩在袖中垂在身侧掌心出了一层薄汗,记忆里,除了头一次上战场以外,他似乎从未如此紧张过。
太史慈轻叹一口气。
他虽然也早看出自家妹子对周瑜素有情义,但他为长兄,许多事不便多问。更何况,自家的这个妹子在他眼里还只是个没长大的女娃,即便知道周瑜是诚心求姻,可如何开口将此事告诉李睦,他却一直犹豫不定。
现在李睦的这一句话显然不但表明她已经知晓了周瑜的求娶之意,更无疑等于是认同——允了他求姻之许。
心头莫名忽然松了下来,不等顾雍发问,他就向孙绍抱拳道:“舍妹既将此法献于主公,自然任凭主公决断。”
一语坐实李睦的名望,也在江东世族之中掀起滔天巨浪。而周瑜转头就求娶的消息,更是令江东六郡一片沸腾。
李睦这时候万没想到,这一年真的遭逢大旱。正是周瑜一句观天象,江东伐道开水,疏通了境内大半被淤泥堵涩的河流。条条水道,细细脉脉,倒是四通八达,降水量少了,蓄水量反而有所增长,一来一去之间,水稻的长势收成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此在这各处缺粮的一年里,江东的百姓过得还算平稳。
李睦递了块巾帕给他,将思路从黄月英那里收回来,赶忙笑着还礼:“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办法,何敢居功?只劳张公此趟辛苦。”
开盐之举,是她为自己将来留的“后路”,反正她这个“孙权”身上的光环已经足够在江东立足,再多此一举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等张昭作谦,她又朝他拱手,“只这制盐之法如何才能不泄露出去,还要烦劳张公多多费心。”
张昭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缓了口气,顿时又变回了那个端和敦肃的长者模样:“这是自然,昭已请子义将军派兵长驻此地,今后凡用晒盐之法的盐场也一律驻兵严守,住民盐民非三代以上者不得擅入。”
李睦点点头,目光向四周一扫,放低了声音道:“制盐的耗费降低,产量却提高了不少,若直接卖于民众,价格定然也会跟着跌。故而我想每年从天下盐商中挑出两三家来,每家发一张盐引,凭信而来。我将这盐统统都直接以低价卖出,由盐商再转卖于民。只要其定价不高于现在的价格,想来也不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张昭目光一凛,猛地抬头看她:“权公子要行专卖之事?”
成本降低,纵然定价受限,但这一买一卖之间的利润也足够所有盐商眼红的,更何况还每年挑出两三家,摆明了李睦就是要价高者得,在转卖时先赚一笔。而之后盐商卖出时的税收则又是一笔,再加上他们有大量的屯盐在手,也不怕这些盐商哄抬盐价,盐场里的盐只要往外流一点点,就足够平衡控制供需价格,算不得与商争利,却与民无忧。
取盐之法算她的,但这番打算,却是只有作为孙权说出来才够分量。
可张昭想的却是江东靠海,煮海得盐的效率再低,江东的世族也没一家不再这上头咬一口肉的。如今纵然盐量增长,但若是李睦要专卖,岂非还是侵害了这些世族的利益?
李睦当然明白他的顾虑,张昭不是出身本地的世族,孙策也一直有用他节制吴地世族的意思,但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要平衡这些世族,光一个张昭自然是不够的。
摆了摆手,李睦向他微微一笑:“吴地世族,顾陆朱张,又有哪一家没有一支一脉是从商的?”
“权公子想将盐卖给他们?”张昭不赞同地皱眉。自他到吴郡起,几乎每天都要和这四家想要涉足盐场的企图谋算,而这四家固然都在盐场吃些好处,但毕竟都不敢太过嚣张。一旦卖了盐给他们,那岂不是等于公开承认他们在盐场的地位?
这话一出口,他自己也突然意识,往日不肯给他们涉足盐务,是怕他们借机屯盐,引发民众生乱,从而动摇孙氏的威望。而如今,以盐场的产量,他们若是要屯……
那就让他们屯去好了!
看着张昭想通了其中的关窍,缓缓点头,李睦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手用手背往发烫的脸颊上贴了贴降温——盐场之事定下来,即使剥去孙权这层皮,她在江东的威望才算是真正定下来了。
待周瑜终于班师回军,再看到李睦时,不由被她麦穗般的肤色惊得险些从马上跌下来。
这一年自盛夏时节起,就雨水稀少。初时李睦还庆幸火辣辣的日头下盐场的产量节节攀升,于是当顾雍提出要从原来煮盐的盐民里挑出一批精壮强干的调至船场,以盐为酬,大规模地建造战船,她欣然而允。不想却遭到周瑜强烈地反对。
周瑜主张将这批剩余的壮劳力用作疏通江东六郡的这条河道,取水开田,守一季稻谷,甚至为军需存粮屯一年田。
顾雍生性刚毅,言虽不多,却出则必行,和周瑜争论了几句,就梗着脖子拦在盐场门口,黑着张脸紧闭着嘴,仿佛化身成了一堵墙,就是不让周瑜踏进半步。
碍于顾氏在吴地的影响,以及顾雍一贯清孤刚直的声名,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千古名将只能采用声东击西的迂回战术,点了一支轻骑从后抄了那一众往船场而行的盐民后路。
论战术,从不曾上阵的顾雍又怎可能是周瑜的对手?待他最终发觉盐民根本就未能到船场时,已经追之不及。大怒之下,一状告到了李睦面前。
李睦此时正在吴太夫人房中,端端正正地跪坐在软席上,微微垂着头,脸颊飞红,盯着面前几上的一盏清茶,抿唇不语。
“此事兄长已经应了,但我知你非只知遵从父兄之命的寻常女子,总要先问一问你的意思。”
周瑜人一回来,不及卸甲就来探望她,将那晚他向太史慈求娶李睦一事直言相告,并请她出面为媒。
他族中长辈如今居在江北,乱世里同行不易,要赶过来也不知要等到何时。姻约之定,需父母之命。太史慈长兄如父,而他与孙策情同手足,升堂拜母,请吴太夫人出面,是最合适的。
李睦晒盐的试验如此成功,张昭势必要扩大取盐的规模,那时候再以孙权之口询问太史慈,以她的名义打造盐场,不需多时,太史慈幼妹滤海成盐的奇谈就会天下皆知。那时周瑜再表露求娶之意,就真的是“求”娶了。
以晒盐为进身之阶,李睦虽然早就有这打算,但具体如何实行,却一直没有细想过,最多只在旁人将晒盐之功归于“孙权”头上时才出言否认。周瑜用自己的声望为阶,以姻约为由,最快也是最有效地将她的名望推立出来,想得不可谓不周到。
上一次周瑜提及请吴太夫人为媒缔结姻约时她还只当是他打的如意算盘,直接就堵了回去,如今旧事重提,再回头细想,怕是那时候周瑜就已经有了这一层打算。
茶盏上方徐徐袅袅的热气仿佛一路熨到心口,李睦红着脸,拿起茶盏轻抿一口,转而抬眼望着吴太夫人微微一笑:“多谢太夫人成全。”
话音方落,外面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报顾雍与周瑜争执不休,请她速去。
“快去罢,见了公瑾让他省了那番争执,速去猎十二对活雁来。”吴太夫人打趣了一句,李睦想到周瑜之前说起“猎雁”时的情形,不由一下子笑出声来。
带着内室练字的孙绍一起,李睦这才告辞出来。走到前堂,只见两列文臣武将,就如同晨夕议事一样一个不少。顾雍一张黑脸好似被人兵临城下,而周瑜低眉垂目一语不发,若非其余人脸上看热闹的神色太过明显,她还以为她真被人兵临城下了,打到门口了。
“所以......是故,公瑾劫走了盐民?”听完顾雍一通文诌诌的指控,李睦一句总结,皱了眉头看周瑜。
“非劫也,瑜只是引盐民开水路。”周瑜温然一笑,轻声更正一句,然后抬了头看她,目光清亮。
李睦眼角余光瞥到见顾雍手一抬,虚施一礼正要说话,赶紧压着周瑜未绝的尾音追问:“动民夫劳工事,你得何人允准而行?”
大概是问出了他的心声,顾雍朝李睦一揖,很满意地继续保持了沉默。
便在这时,李睦觉得衣袖被人扯了扯,转头就见孙绍在她身侧朝她猛眨眼,眼睫轻颤,手指勾着她的袖口晃了晃,好似一只扑倒了瓷瓶又被人当场逮住的小猫。
孙绍扁嘴——他答应周瑜用盐民开水利时并不知道李睦对这批民夫已有旁的安排。
不等李睦反应过来,周瑜清朗温润的声音就又响起:“瑜不敢擅专,行事之前自是向主公请允。”
“你!”顾雍猛然转头,见周瑜俊朗非凡的笑颜心里一凛,顿时发觉自己忘记了一件极重要的事。
盐场晒盐是李睦主持不错,其惊人的产量和富余出来的人力物力也是实实在在的。但这些人力该如何调配,如何安排,哪怕他们计划得再合理,都要得孙绍允准!
顾雍一贯是尊礼行规之人,只是李睦改盐场之制的事是当着孙绍的面议过的,其结果又是如此令人振奋,他一时不察,竟疏漏了!
但在盐场对峙时,周瑜又为何不说?偏要待他于众人面前提出来,那不是一举连着李睦的颜面都抹了?
顾雍本就肤色黝黑,这些日子以来在烈日下暴晒得又黑了数层,皱了眉旁人一眼也看不出来,只能见他指着周瑜指尖发颤:“孺子用心不善!”
周瑜挑了挑眉,也不回声,只与李睦视线一触,目灿若星:“瑜近日观天象有异,夏久而不雨,秋初而无凉,似有大旱之象,江东六郡之农运全仗水利,逢旱若不储水,纵不至如北地田荒农废,但也无法以养军需。正因于此,瑜特请调盐民开蓄水源,得主公之准。”
天象有异?李睦摸了摸鼻梁,眼角的余光瞥到张昭垂目沉吟,而老将程普则面露焦急不解,两相一对比,就隐约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江东是鱼米之乡,除北地农种之外,已有水田稻种,开水利无论如何都是一项长远的利民之举。造船利军,开水利民,在都是利的情况下,周瑜作为武将借天象而取利民,在这些人眼里,应该无异于宣告近期无战了。
而故意设计顾雍当着众人闹到李睦面前,就是要趁这个机会正式让他们之间的“明争”人尽皆知了!
既然如此……
“公瑾所言不错,主公当以民生为重。”李睦微微一笑,伸手在孙绍牵住她衣袖的手背上拍了拍。
孙绍见她面上并无不虞,弯了弯唇角,重重点了点头。
“只是你水军船只充足,我城外匠所却急缺人手,不知公瑾可否借一支精兵相助?”
汉礼重仪,故匠人的地位极低,为世人轻视。要不是李睦先以四百步射程技惊四座,又有投石机破江夏的战绩在前,再以江东官方的名义建立了匠所,根本就不可能令人注意到匠之一途还能有如此作为。
但意识到是一回事,深植在观念里的偏见轻视却非朝夕能改。因而李睦向周瑜要精兵充匠所的话一出口,就换来在场所有人或明或暗地抽了口冷气。
自徐州回来后没多久,汉帝的诏令也如曹操当日承诺一般如约到来。只不过除了吴侯的爵位外,原本孙策两地太守之职被拆了开来。
孙绍主吴郡为侯,李睦为会稽太守,承乌程侯爵,而江夏太守一职则落在周瑜头上。
对于曹操这点挑拨的意图,李睦心知肚明,除了给孙绍当作人心险恶的教育题材细细讲了一遍之外,也不再理会,江夏一切照常,以会稽郡丞行太守职,他二人也继续留在吴郡。只不过与周瑜领兵而不沾政务不同,吴郡的税盐粮铁,李睦都或多或少会过问。
日子一久,她与周瑜争锋的传言也慢慢在人后传了开来。但那毕竟都是众人茶余饭后,经过无数口口相传,脑补而生成的闲谈之资,任谁也没真正亲眼见到这两人不和。
直到现在!
一个截了另一个定下的盐民,而另一个则立刻开口要其精兵为匠。还当着孙绍的面,这不是不和又是什么?
于是,当周瑜浅笑着躬身应喏时,各种猜测在众人心中浮现出来。而这些猜测背后,无人知晓当周瑜回到军营后,将要点一队人去匠所的消息放出去后,为了能挤进这“一队”的名额,从刀枪剑戟到马术军令,军中几乎天天都有数十场比武,从早打到晚。
这些军中儿郎都是见过投石机下的尸山血海的,不管世人如何看法,他们最清楚正是这些匠人的劳作为他们带来军功战绩,以及战场上更大活下去的机会。
而李睦和周瑜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才坦然在众人面前上演了如此一出戏码。知道他们明争暗合的自然心里有数,不知道的,也就会如他们所愿将今天这个交锋场面传扬出去。
只是顾雍生性谨慎,还是不放心,又追问道:“此才吴郡一地,若六郡盐场皆按权公子之法改制,公瑾还需都征来开通水道么?”
这句话,不等周瑜回答,李睦就率先开口:“顾公此言有差,晒盐之法并非出于我手,又如何能改六郡之盐制?虽都处长江以南,但各地地势各不相同,如何改,能否改,还要烦劳太史将军回去请令妹赐教。”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石子投落湖心,众人或惊或愣,面色各异,随即纷纷交首接耳,相互打听起来。
有人如张昭等早就听李睦提及过晒盐之法不是她想出来的,原还当她是谦逊,就算是真信了的,却也从不知道这晒盐之法竟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
或惊异或怀疑,唯有太史慈看到周瑜在李睦说到“烦劳太史将军”时猛地挑眉,又惊又喜的目光湛然生辉,其中的欣喜得好像阳光铺洒般的笑意激得李睦的脸腾的一下红起来。他知道李睦之前就在吴太夫人那里,更清楚吴太夫人会与李睦谈论些什么,因而顾雍说了些什么,指责了些什么,说实话他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也没多在意。自从李睦携着孙绍一同出来,他的一颗心就悬在半空。既想从她脸上的神情里看出些什么来,却又偏不敢抬头。双手掩在袖中垂在身侧掌心出了一层薄汗,记忆里,除了头一次上战场以外,他似乎从未如此紧张过。
太史慈轻叹一口气。
他虽然也早看出自家妹子对周瑜素有情义,但他为长兄,许多事不便多问。更何况,自家的这个妹子在他眼里还只是个没长大的女娃,即便知道周瑜是诚心求姻,可如何开口将此事告诉李睦,他却一直犹豫不定。
现在李睦的这一句话显然不但表明她已经知晓了周瑜的求娶之意,更无疑等于是认同——允了他求姻之许。
心头莫名忽然松了下来,不等顾雍发问,他就向孙绍抱拳道:“舍妹既将此法献于主公,自然任凭主公决断。”
一语坐实李睦的名望,也在江东世族之中掀起滔天巨浪。而周瑜转头就求娶的消息,更是令江东六郡一片沸腾。
李睦这时候万没想到,这一年真的遭逢大旱。正是周瑜一句观天象,江东伐道开水,疏通了境内大半被淤泥堵涩的河流。条条水道,细细脉脉,倒是四通八达,降水量少了,蓄水量反而有所增长,一来一去之间,水稻的长势收成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此在这各处缺粮的一年里,江东的百姓过得还算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