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灾人祸的忧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土门村的匪徒不过是些附庸武装,多不过百人;良岗庄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人数多了些,可依然是乌合之众。”大岛声色严厉,且语气中充斥着嘲讽,山木已经走了,他自然不必对归于手下的军官客气,“我军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装备,都胜过数筹,却停滞不动,任由其发展,并不断向外派出骚扰武装,实在是无能之至。”
呯地一声,大岛的拳头重重地击在桌子上,让下面的日伪军官心中一颤,这个长官脾气不大好,而且非常的,非常的刚愎、自大。是,表面上的数字是如此,可打仗是凭算人多人少来决定胜负的?对手是人少,装备也差,可也不和你正面交锋啊?
“先占良岗庄,把敌人赶进山里啃石头,再破土门村,让敌人躲进地洞当老鼠。”大岛扫视了一圈这些沉默的家伙,猛地一挥手,气势十足,“再加紧修路,使得我军能快速运动,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司令官的批准,我们要用坚定的决心,迅速的行动加以贯彻实施。”
计划不错,想得挺美,以前也不是没试过,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高招儿。下面的军官腹诽着,但在大岛逼人的目光移过来时,纷纷挺直了身子。
大岛的声音缓和了下来,恩威并施,他也懂得这个道理,“敌人多数是些拿着枪的农民,只能象蚊子苍蝇似的围着嗡嗡,没有正面作战的能力和胆量,何惧之有?不战则意味着放任其发展强大,不战则是军人的耻辱。诸位,建功立业正在此时,请共同努力,一举消灭敌人。”
哈依,是,杂乱的回答一点也不整齐,这让大岛的脸色瞬间变色,但他还是强忍了下来,指着桌上的地图开始布置起来。
…………
敌人要有所行动了。孟有田虽然不知道日本鬼子已经走马换将,但根据一系列的反常现象,依然被他觉察到了。除了让自己这支在山里的小队提高警惕外,他还通知了村里的人,做好战斗的准备。
回忆抗日战争中日本鬼子的种种手段,孟有田并不象别人那样精神紧张。翻过来掉过去,还能有什么花招儿?在华的日军走下坡路是肯定的,现在的疯狂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只要老百姓不落入敌手,抗日武装便没有投鼠忌器之忧,可以尽情施展。
其实从心里讲,孟有田倒是希望敌人能动起来,而不想象现在这样僵持。十里村被敌人占据,简直是如哽在喉,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与良岗庄的联系也被阻碍,时间越长,老百姓生存的压力越大。
动起来就有破绽,分兵就容易被个个击破。十里村这一大坨敌人不好啃,但行动起来,可供打击的机会便会出现。而依据村子里完备的地道和工事,对来犯之敌的打击也会愈加沉重,从而更快地消耗敌人的力量,打破目前的僵局。
旱象越来越明显,粮食的压力越来越沉重,这就是天灾人祸。不仅要考虑与鬼子和伪军战斗,还要琢磨着与天斗,从自然灾害中夺粮食。三天不吃饭,铁打的汉子也要眍眼,还有什么力气行军打仗。
孟有田想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将手里的杂面饼掰成小块,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着。天这么旱下去,大块的耕地肯定受到影响,即便是挖井浇灌,恐怕收成也好不了。以后啊,连这个杂面饼兴许也没的吃了。
二虎子坐在孟有田旁边,就着咸菜吃着饼,每咽一口,就拿起水壶喝口凉水,喝完了还接着吃,吃得香甜有味。
小嫚瞅了瞅二虎子那副吃相,不由得笑道:“二虎哥,你几辈子没吃东西啦?真象饿死鬼脱生的。”
“不用饿死鬼不饿死鬼,咱在这个环境里,要是一年到头老有这个玩艺吃,也就心满意足了。”二虎子满不在乎地把嘴里捣嚼的一大口干粮咽下,又扬脖喝了几口凉水,满足地叹了口气,说道:“那年俺受了伤,住在山区的医院里,正赶上鬼子扫荡,医院里连伤员带医生都被敌人逼得上了大山。嘿嘿,那情形,是山高缺水没粮吃,渴得嗓子直冒烟,饿得肚子直叫唤。白天暴日晒,夜晚山风吹,三天、五天、七天、十天……渴了只能在天快亮时吸吮那草叶上的露珠;天亮了,找点山蒜野菜充饥。”
停顿了一下,二虎子的声音低沉下去,吃饭的动作也慢了,“眼看着轻伤号一个个躺倒了,重伤员——再也不能动弹了,人们加渴带饿,瘦得剩下一把干骨头。我,唉,算是命大的。”
五天不吃饭,见块糠饼子也馋得流口水,拿起来吃觉得比蜜甜。孟有田尝过这种挨饿的滋味,他知道挨饿是个什么味道。是啊,生存的压力眼瞅着便要超过战斗的残酷了,只要有粮食,只要一天有两餐,环境再残酷,也能坚持下去,打出个局面来。
“我感觉在山里种块小地,倒比大片的耕地要合算。”孟有田思索着说道:“不一定非要种粮食,能吃的就行,哪怕是菜也可以。大片的耕地呢,我看就种玉米,比较抗旱,用水浇灌,虽然累点,也别颗粒无收。虽然咱们村想方设法存了些水,可要旱的时间长,还得打井全用手工灌溉。”
“七月十五定旱涝,现在说这个还早吧?”二虎子象是自我安慰,口气也不是很肯定。
“七月十五定旱涝”是句农谚,意思是说,节气时令到了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干旱和洪涝灾害就已经面临大限,到了该偃旗息鼓的时候了。有的地方还有“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农历)”的说法,也就是说无论多么长久、多么严重的旱情,是不会超过六月二十四的。虽然“七月十五定旱涝”的“兑现率”是很高的,但这显然并不适合当前的环境和形势。
“你认为咱们的粮食储存能撑到七月十五?”孟有田撇了撇嘴,有些不满意二虎子的粗疏。
大扫荡之后,这片山区涌进来多少人,不用细算,拍拍脑袋便知道有多少张嘴在等着吃饭了。RS
“土门村的匪徒不过是些附庸武装,多不过百人;良岗庄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人数多了些,可依然是乌合之众。”大岛声色严厉,且语气中充斥着嘲讽,山木已经走了,他自然不必对归于手下的军官客气,“我军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装备,都胜过数筹,却停滞不动,任由其发展,并不断向外派出骚扰武装,实在是无能之至。”
呯地一声,大岛的拳头重重地击在桌子上,让下面的日伪军官心中一颤,这个长官脾气不大好,而且非常的,非常的刚愎、自大。是,表面上的数字是如此,可打仗是凭算人多人少来决定胜负的?对手是人少,装备也差,可也不和你正面交锋啊?
“先占良岗庄,把敌人赶进山里啃石头,再破土门村,让敌人躲进地洞当老鼠。”大岛扫视了一圈这些沉默的家伙,猛地一挥手,气势十足,“再加紧修路,使得我军能快速运动,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司令官的批准,我们要用坚定的决心,迅速的行动加以贯彻实施。”
计划不错,想得挺美,以前也不是没试过,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高招儿。下面的军官腹诽着,但在大岛逼人的目光移过来时,纷纷挺直了身子。
大岛的声音缓和了下来,恩威并施,他也懂得这个道理,“敌人多数是些拿着枪的农民,只能象蚊子苍蝇似的围着嗡嗡,没有正面作战的能力和胆量,何惧之有?不战则意味着放任其发展强大,不战则是军人的耻辱。诸位,建功立业正在此时,请共同努力,一举消灭敌人。”
哈依,是,杂乱的回答一点也不整齐,这让大岛的脸色瞬间变色,但他还是强忍了下来,指着桌上的地图开始布置起来。
…………
敌人要有所行动了。孟有田虽然不知道日本鬼子已经走马换将,但根据一系列的反常现象,依然被他觉察到了。除了让自己这支在山里的小队提高警惕外,他还通知了村里的人,做好战斗的准备。
回忆抗日战争中日本鬼子的种种手段,孟有田并不象别人那样精神紧张。翻过来掉过去,还能有什么花招儿?在华的日军走下坡路是肯定的,现在的疯狂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只要老百姓不落入敌手,抗日武装便没有投鼠忌器之忧,可以尽情施展。
其实从心里讲,孟有田倒是希望敌人能动起来,而不想象现在这样僵持。十里村被敌人占据,简直是如哽在喉,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与良岗庄的联系也被阻碍,时间越长,老百姓生存的压力越大。
动起来就有破绽,分兵就容易被个个击破。十里村这一大坨敌人不好啃,但行动起来,可供打击的机会便会出现。而依据村子里完备的地道和工事,对来犯之敌的打击也会愈加沉重,从而更快地消耗敌人的力量,打破目前的僵局。
旱象越来越明显,粮食的压力越来越沉重,这就是天灾人祸。不仅要考虑与鬼子和伪军战斗,还要琢磨着与天斗,从自然灾害中夺粮食。三天不吃饭,铁打的汉子也要眍眼,还有什么力气行军打仗。
孟有田想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将手里的杂面饼掰成小块,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着。天这么旱下去,大块的耕地肯定受到影响,即便是挖井浇灌,恐怕收成也好不了。以后啊,连这个杂面饼兴许也没的吃了。
二虎子坐在孟有田旁边,就着咸菜吃着饼,每咽一口,就拿起水壶喝口凉水,喝完了还接着吃,吃得香甜有味。
小嫚瞅了瞅二虎子那副吃相,不由得笑道:“二虎哥,你几辈子没吃东西啦?真象饿死鬼脱生的。”
“不用饿死鬼不饿死鬼,咱在这个环境里,要是一年到头老有这个玩艺吃,也就心满意足了。”二虎子满不在乎地把嘴里捣嚼的一大口干粮咽下,又扬脖喝了几口凉水,满足地叹了口气,说道:“那年俺受了伤,住在山区的医院里,正赶上鬼子扫荡,医院里连伤员带医生都被敌人逼得上了大山。嘿嘿,那情形,是山高缺水没粮吃,渴得嗓子直冒烟,饿得肚子直叫唤。白天暴日晒,夜晚山风吹,三天、五天、七天、十天……渴了只能在天快亮时吸吮那草叶上的露珠;天亮了,找点山蒜野菜充饥。”
停顿了一下,二虎子的声音低沉下去,吃饭的动作也慢了,“眼看着轻伤号一个个躺倒了,重伤员——再也不能动弹了,人们加渴带饿,瘦得剩下一把干骨头。我,唉,算是命大的。”
五天不吃饭,见块糠饼子也馋得流口水,拿起来吃觉得比蜜甜。孟有田尝过这种挨饿的滋味,他知道挨饿是个什么味道。是啊,生存的压力眼瞅着便要超过战斗的残酷了,只要有粮食,只要一天有两餐,环境再残酷,也能坚持下去,打出个局面来。
“我感觉在山里种块小地,倒比大片的耕地要合算。”孟有田思索着说道:“不一定非要种粮食,能吃的就行,哪怕是菜也可以。大片的耕地呢,我看就种玉米,比较抗旱,用水浇灌,虽然累点,也别颗粒无收。虽然咱们村想方设法存了些水,可要旱的时间长,还得打井全用手工灌溉。”
“七月十五定旱涝,现在说这个还早吧?”二虎子象是自我安慰,口气也不是很肯定。
“七月十五定旱涝”是句农谚,意思是说,节气时令到了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干旱和洪涝灾害就已经面临大限,到了该偃旗息鼓的时候了。有的地方还有“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农历)”的说法,也就是说无论多么长久、多么严重的旱情,是不会超过六月二十四的。虽然“七月十五定旱涝”的“兑现率”是很高的,但这显然并不适合当前的环境和形势。
“你认为咱们的粮食储存能撑到七月十五?”孟有田撇了撇嘴,有些不满意二虎子的粗疏。
大扫荡之后,这片山区涌进来多少人,不用细算,拍拍脑袋便知道有多少张嘴在等着吃饭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