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 第三百五十四章报纸风行

第三百五十四章报纸风行

作者:倔强的烤羊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报纸的刊发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礼部侍郎很快做好样稿,让朱高煜审核无误后,便送下去大量印刷。

    一张又一张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就这样被迅速印刷出来,并开始在京城售卖。

    “卖报了卖报了!”

    “皇太孙殿下亲命刊行的大明早报,两文钱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上到朝廷政令,东唐地理人情,下到民间故事,才子佳人,无所不包,不看后悔咯!”

    “这位客官,您要来一份吗?”

    一个半大孩童,背着沉重的帆布包,手里拿着一张印满文字的大纸,向路人吆喝售卖。

    这当然是朱高煜的主意,让人这样宣传的。

    这可不是剥削小孩子的劳动力,使用童工,而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让报童卖报,一方面是为了尽快将报纸推行开来,毕竟要是弄一个不明所以的报亭,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的。

    另一方面,也是给这些半大孩子,增加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养活自己,同时在报纸上学到东西,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报纸是记载无数文字信息的东西,而且每天都会更新,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新鲜知识。

    一般的孩童,哪里有这个机会,每天都花钱买报看报?

    而这些报童尽管只是简单识字,但卖报的过程中必然会将每天的报纸都看一遍,过个三五年。也算是广文博学之人了。

    他们长大了,必定会比乡下普通孩子,有更高的眼光,更好的出路!

    尽管大明京城无比繁华,各种新鲜事物屡见不鲜,但报童卖报的声音,还是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大明早报?这又是什么新奇的东西?”

    “竟然还是皇太孙殿下亲自命令刊行的,我可得好好看看!”

    “娃子,给我拿一份!”

    “我也要一份,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金陵城毕竟是京城,读书识字的人最多,很快就有许多人,争相购买报纸,想要一睹新奇。

    “好嘞!”

    “两文钱一份,报纸您收好!”

    报童手脚麻利的收钱递出报纸,显然是提前经过培训。

    很快,报童手里的报纸也都售卖一空,许多人拿到了新鲜的报纸,仔细观看起来。

    “东唐见闻——与欧罗巴的第一次大规模通商?这是什么?东唐州的新鲜事?”

    “皇太孙殿下开放水泥技术,各地新修水泥路超过三千里!水泥路都修到蜀中了?真是太好了!”

    “由于近期接连大雨,黄河泛滥。,山东祁县发生水灾……又是天灾!大明可真是多灾多难啊。”

    报纸的大标题上,写着各种恶样吸引人眼前的新闻,让很多人一下子就沉迷进去,看得不愿意挪眼睛。

    第一批的印行的报纸,除了朝廷政令内容,还有例如哪个地方最近刚刚修好的路,哪个地方发生天灾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商人来说是有很大的意义,对关心天下大事的文人官员,也十分重要。

    同时还掺杂了一些风花雪月,风流才子和名妓的一些花边新闻。也让很多比较悠闲的人,十分喜欢。

    总之,报纸集合了方方面面的消息,极为全面。哪怕是京城的读书人,也都大感新奇。

    很多消息他们也只是有丁点耳闻,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内容,还有很多更是听都没听说过的新闻,让拿到报纸的人,感觉大开眼界。

    报纸的价值,一下子就被认可了。

    “好东西,大明早报还真是一件好东西啊!”

    “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有了这份报纸,我们读书人真的可以不出大门一步,就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了!”

    “这大明早报,我以后每天都要订,一天都不能错过!”

    能够读书识字的,脑子都不会太差,迅速意识到报纸的作用。

    他们无比欣喜,有这样一件东西,能够告诉他们如此多新闻消息,让他们对天下大事都有所了解。

    一份才卖两文钱,实在太值得了!

    于是,最早印刷的十万份报纸,很快被销售一空。

    甚至很多人还嫌不够,晚了一点就买不到,拍着大腿喊后悔。

    不得已,印刷报纸的礼部侍郎听说后,上禀皇太孙殿下,又赶紧加印了十万份,才勉强够金陵城的需求。

    至于别的地方,却根本没有投放出去。

    即使需求没有京城这么大,想必销售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好在。

    此时的活字印刷术,已经通过天工院的改良,变得非常成熟了,印刷效率非常高。

    只要有足够的纸张和油墨,别说十万份了,就是一百万一千万份,也不是问题。

    庞大的需求下面,天工学院的工匠加班加点,制造出更多的印刷机械,采购纸张和油墨,加强印刷,总算是勉强满足需求。

    不仅是在大明京城,东唐州那边也同样如此,开始印刷报纸。

    只是这里的大明早报,要经过远洋航行,时效性要差不少,于是将一周七天的报纸都集合在一起,做成一大份,一起印刷售卖。

    同样也广受好评,销售量极佳。

    东唐州的百姓,看到自己家乡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一时间百感交集,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让不少人红了眼眶。

    他们人虽然来到了东唐州,并且在这里落地安家,生儿育女,但心里的根,却还是在故乡,还是在大明!

    同样。

    朱棣也按照朱高煜的指点,在东唐州发行了一份官方的东唐早报,刊登可各种东唐州新鲜事物,以及大明的种种新闻,并加以评论。

    东唐州的移民,也很是追捧。

    这份东唐州的早报,经过船只运输之后,回到了大明本土,也会同样刊发出来,供人购买订阅。

    大明本土百姓,也对东唐州的实际生活,民生百态,有了更多了解。

    “东唐州土著部落,原来是这样的啊,他们对我大明竟然如此友善,还愿意融入,并且开始通婚?”

    “金矿,天然橡胶林,无数的野兽猎物,东唐州的资源,竟然丰富到如此程度!”

    “真是一片天府之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