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创办报纸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以前的马车,只有轮没有胎。
硬质的轮子缺乏耐磨性,很容易就会损耗,而且缺乏弹性,不能适应各种路况,缺乏减震作用,碰到障碍物会产生巨大的颠簸,翻车现象在过往经常出现。
坐这样的马车,哪怕只有小半个时辰,就会颠簸得屁股痛,哪怕是再下面垫上厚厚的棉布也没用。
所以才有舟车劳顿,不便远行的说法。
直到混凝土路出现之后,才好了很多。但也依旧有许多问题。
以前的那些木质轮胎,抗压能力非常差,马车上一旦装的东西过重,就很容易压垮车轮。
可换上橡胶轮胎之后,有弹性的橡胶不仅怎么都压不坏,还可以让马车行走得更加轻松,极大的减少了摩擦阻力。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我就知道,皇太孙殿下拿出来的,绝对不是凡物!”
“赶紧去采购大量轮胎,将我们府上的所有马车……不!是所有带轮子的,都换上橡胶轮胎!”
体验到橡胶轮胎好处的贵族官员,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新奇的好东西,并招呼管家车夫,对马车进行更新换代。
随着第一批贵族官员使用橡胶轮胎,表现出来的性能永远超过以前的轮胎。橡胶轮胎的好处,也迅速传开,变得广为人知。
许多有马车的人,或者搞客运货运的马车行,立刻反应过来,随之跟进,将他们的马车,也都换上橡胶轮胎。
橡胶轮胎一经上市销售,很快被销售一空。在京城区域,很快几乎全城的马车都用上了橡胶轮胎。
橡胶鞋子,橡胶轮胎的好处,也迅速被更多人知道,连带着其他各种橡胶制品,也都开始大量销售。
大明百姓都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橡胶真是一个好东西,从而认识到,东唐州还有这样一项神奇的物产。
一时间,橡胶在大明,有了极高的热度。
可惜,它的产量有限,从东唐州运过来的一批,迅速消耗一空,只能等着后面有新的原材料,才能继续生产橡胶产品。
“橡胶,真乃神器也!”
“要不是东唐州太远,大明的气候又不适宜种植,我肯定去承包荒山,开垦橡胶园,大面积种植!”
“将来橡胶这种东西,一定有这无尽的用途,无尽的需求。种上橡胶,就等于开了一座金矿啊!”
而大明百姓认识到橡胶的重要性,大恨橡胶的产量不足,不能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恨不得自己前往东唐州,去开辟橡胶种植园。
当这些消息,被往来贸易的船队传递到东唐州后,原本不怎么愿意开垦橡胶园的人,也纷纷意识到机会,主动参与到天然橡胶林的搜寻,和橡胶树种植中。
大明的橡胶产量,由此开始大规模增加。
并且可以预见,等种植的橡胶园可以收割之后,还会有大量橡胶供应,不会缺了消耗。
……
橡胶的风潮,随着时间慢慢平息下去。
这天,朱高煜带着新鲜捕捉,用冰块冰镇的南海大龙虾,送到朱府,给皇爷爷品尝。
“皇爷爷,快来看!”
“这可是来自深海的大龙虾,足足有十多斤重,味道无比鲜美!”
“让御厨去做好,让皇爷爷尝尝鲜!”
朱元璋见此,不由哈哈大笑,满脸欣慰,感受到了好大孙的一片孝心。
“哈哈,好!”
“说来咱爷孙也好久诶呦聚聚了,正好尝尝这深海大龙虾!”
两人对坐闲聊,很快,御厨便将大龙虾蒸熟,配上各种酱汁。
朱高煜和朱元璋一起,美美的吃了起来。
这种深海稀奇食材的美味,让朱元璋很是过瘾,赞赏连连。
对一有好东西就想着自己的朱高煜,也更加满意了。
“好大孙,海里的物产,还真是丰富了,竟然能够长出这么的的虾子。”
“光是一个钳子,就比咱的拳头还大!”
“皇爷爷我啊,也是长见识了!”
朱元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龙虾,很是感叹。
朱高煜笑了笑,不以为意。
“皇爷爷,海里的好东西还多着呢!”
“这大龙虾也不算什么,在海里很是泛滥,一网就可以捞一大把。”
“只是咱大明认识不够,对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要是人人都知道了大龙虾的好,恐怕这东西也就价值连城了!”
如今的海洋,还没有经过大规模开发,里面有无数物产。
大龙虾这种食材,十分平常,甚至都没人吃1
至于什么生蚝鲍鱼,就更是如此了,海边的渔民看都不看一眼!
朱高煜对此,提出了一个想法。
“皇爷爷,咱大明现在是飞速发展,各方面都有极大进步。但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却还是局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一亩三分地。”
“我想办一份报纸,刊登从国家大事,到海外奇闻,生活常识,乃至邻里趣事等东西,让老百姓都能够看到。”
“既可以加强识字教育,又可以增长见识,睁眼看天下!”
朱高煜计划创办报纸,和朱元璋介绍的报纸的各种用途和意义。
如今的大明,都走上工业革命,对外开拓殖民的道路了,可普通老百姓,却还是老眼光,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这可不行。
不看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怎么适应这个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
至于报纸还能够做宣传,控制舆论什么的,也都提了一提,让朱元璋知道其作用。
朱元璋仔细听完这些,眼神一下子就明亮起来,但并没有迅速做什么决定。
他反复沉思半晌,才缓缓开口。
“好大孙,要真是如你所说,报纸的确是个好东西。”
“不过,咱也得提前做好控制规划,不能在上面乱印!”
“比如不能一开始就印刷朝廷动向、官员八卦,那样一定会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应该要循序渐进。”
“要是闹得不可收拾,就丢脸了!”
报纸毕竟不是小事,而是要面对所有大明百姓的,一举一动都有深远影响。
一旦出了点风波,就会闹得满城风雨,天下哗然!
大明以前的马车,只有轮没有胎。
硬质的轮子缺乏耐磨性,很容易就会损耗,而且缺乏弹性,不能适应各种路况,缺乏减震作用,碰到障碍物会产生巨大的颠簸,翻车现象在过往经常出现。
坐这样的马车,哪怕只有小半个时辰,就会颠簸得屁股痛,哪怕是再下面垫上厚厚的棉布也没用。
所以才有舟车劳顿,不便远行的说法。
直到混凝土路出现之后,才好了很多。但也依旧有许多问题。
以前的那些木质轮胎,抗压能力非常差,马车上一旦装的东西过重,就很容易压垮车轮。
可换上橡胶轮胎之后,有弹性的橡胶不仅怎么都压不坏,还可以让马车行走得更加轻松,极大的减少了摩擦阻力。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我就知道,皇太孙殿下拿出来的,绝对不是凡物!”
“赶紧去采购大量轮胎,将我们府上的所有马车……不!是所有带轮子的,都换上橡胶轮胎!”
体验到橡胶轮胎好处的贵族官员,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新奇的好东西,并招呼管家车夫,对马车进行更新换代。
随着第一批贵族官员使用橡胶轮胎,表现出来的性能永远超过以前的轮胎。橡胶轮胎的好处,也迅速传开,变得广为人知。
许多有马车的人,或者搞客运货运的马车行,立刻反应过来,随之跟进,将他们的马车,也都换上橡胶轮胎。
橡胶轮胎一经上市销售,很快被销售一空。在京城区域,很快几乎全城的马车都用上了橡胶轮胎。
橡胶鞋子,橡胶轮胎的好处,也迅速被更多人知道,连带着其他各种橡胶制品,也都开始大量销售。
大明百姓都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橡胶真是一个好东西,从而认识到,东唐州还有这样一项神奇的物产。
一时间,橡胶在大明,有了极高的热度。
可惜,它的产量有限,从东唐州运过来的一批,迅速消耗一空,只能等着后面有新的原材料,才能继续生产橡胶产品。
“橡胶,真乃神器也!”
“要不是东唐州太远,大明的气候又不适宜种植,我肯定去承包荒山,开垦橡胶园,大面积种植!”
“将来橡胶这种东西,一定有这无尽的用途,无尽的需求。种上橡胶,就等于开了一座金矿啊!”
而大明百姓认识到橡胶的重要性,大恨橡胶的产量不足,不能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恨不得自己前往东唐州,去开辟橡胶种植园。
当这些消息,被往来贸易的船队传递到东唐州后,原本不怎么愿意开垦橡胶园的人,也纷纷意识到机会,主动参与到天然橡胶林的搜寻,和橡胶树种植中。
大明的橡胶产量,由此开始大规模增加。
并且可以预见,等种植的橡胶园可以收割之后,还会有大量橡胶供应,不会缺了消耗。
……
橡胶的风潮,随着时间慢慢平息下去。
这天,朱高煜带着新鲜捕捉,用冰块冰镇的南海大龙虾,送到朱府,给皇爷爷品尝。
“皇爷爷,快来看!”
“这可是来自深海的大龙虾,足足有十多斤重,味道无比鲜美!”
“让御厨去做好,让皇爷爷尝尝鲜!”
朱元璋见此,不由哈哈大笑,满脸欣慰,感受到了好大孙的一片孝心。
“哈哈,好!”
“说来咱爷孙也好久诶呦聚聚了,正好尝尝这深海大龙虾!”
两人对坐闲聊,很快,御厨便将大龙虾蒸熟,配上各种酱汁。
朱高煜和朱元璋一起,美美的吃了起来。
这种深海稀奇食材的美味,让朱元璋很是过瘾,赞赏连连。
对一有好东西就想着自己的朱高煜,也更加满意了。
“好大孙,海里的物产,还真是丰富了,竟然能够长出这么的的虾子。”
“光是一个钳子,就比咱的拳头还大!”
“皇爷爷我啊,也是长见识了!”
朱元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龙虾,很是感叹。
朱高煜笑了笑,不以为意。
“皇爷爷,海里的好东西还多着呢!”
“这大龙虾也不算什么,在海里很是泛滥,一网就可以捞一大把。”
“只是咱大明认识不够,对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要是人人都知道了大龙虾的好,恐怕这东西也就价值连城了!”
如今的海洋,还没有经过大规模开发,里面有无数物产。
大龙虾这种食材,十分平常,甚至都没人吃1
至于什么生蚝鲍鱼,就更是如此了,海边的渔民看都不看一眼!
朱高煜对此,提出了一个想法。
“皇爷爷,咱大明现在是飞速发展,各方面都有极大进步。但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却还是局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一亩三分地。”
“我想办一份报纸,刊登从国家大事,到海外奇闻,生活常识,乃至邻里趣事等东西,让老百姓都能够看到。”
“既可以加强识字教育,又可以增长见识,睁眼看天下!”
朱高煜计划创办报纸,和朱元璋介绍的报纸的各种用途和意义。
如今的大明,都走上工业革命,对外开拓殖民的道路了,可普通老百姓,却还是老眼光,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这可不行。
不看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怎么适应这个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
至于报纸还能够做宣传,控制舆论什么的,也都提了一提,让朱元璋知道其作用。
朱元璋仔细听完这些,眼神一下子就明亮起来,但并没有迅速做什么决定。
他反复沉思半晌,才缓缓开口。
“好大孙,要真是如你所说,报纸的确是个好东西。”
“不过,咱也得提前做好控制规划,不能在上面乱印!”
“比如不能一开始就印刷朝廷动向、官员八卦,那样一定会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应该要循序渐进。”
“要是闹得不可收拾,就丢脸了!”
报纸毕竟不是小事,而是要面对所有大明百姓的,一举一动都有深远影响。
一旦出了点风波,就会闹得满城风雨,天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