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十二章
身体朝后滑出,“唰唰”声音在耳畔响起,还有两架无人机飞抵他头上,移动摄像机也从缆绳一端出发,镜头转动,焦距伸缩,锁定他身体。
余乐知道,从现在起,他身体每一个动作,他微小失误,都会通过这几个摄像头,传送到裁判眼前。
被审视,被比较,然后打出分来。
或许他整体印象分一开始会很低。
但是没关系。
他会通过自己表现,刷新裁判对他印象!
倒滑出发身体滑过20多度斜坡,不断往左侧倾斜,直至来到场边u形边缘,身体往上滑出半米高,再落下来。
速度加快了一点。
朝着他计划第一个道具滑去。
在这里,等待选手挑战道具一共有四个,离地只有30公分平桥,离地80公分平桥,并排摆放在最中间位置。
在这两个平桥两侧,分别还有一个3米x3米断桥,以及一座彩虹桥。这两座桥正是余乐打算挑战道具。
公园玩法比赛,自然是选择更高难度道具更有优势。
哪怕你能够在30公分平桥上完成450°上桥,但裁判依旧更愿意选手挑战270°彩虹桥。
这是刑世杰说。
作为国际裁判,他审判标准一直符合国际主流,在帮助自己国家运动员讲解规则问题时候,也不遗余力。
可惜这次“欧洲杯”他并没有分配来担任裁判。
余乐打算先挑战断桥,他在国内最后一场比赛,在“墙”前面就是一座断桥,他为了挑战“墙”,在这个道具狠下了一番苦功,现在正是完全掌握,状态正好时候。
毫无疑问,必须断桥。
余乐通过u型边墙,直直来到断桥一侧平台上,转身目测距离,然后猛一跳。
向左转体,大于270°上桥。
成功!
双脚稳稳落在桥上,身体不摇不晃,技巧娴熟,平衡和旋转能力得到展示。
桥面光滑和坚硬,让穿在脚底滑雪板感觉相当不适,就像木板与钢铁撞击在一起,硬碰硬触感,桥面微小弧度更是加大了在上面站立难度。
但每一个来到这个赛场选手,最低要求都是必须在桥上站稳,并且能够从头滑到尾。
站在桥上,并不值得称赞。
不过余乐上桥后,就挺直脊背动作还是让裁判眼前一亮。
脊背挺直不但会显示出气质,增加好感度,也会让裁判觉得你在“桥上”比较从容。
这是高手做派。
余乐当然不是什么高手,他只是被柴明放纵着,由着他寻找更加适合自己重心方法,从未要求过他像其他从基础训练出来队员,进行固定姿势平衡技巧。
余乐不需要!
过去十二年训练,让他身体有一套自己平衡机制,有利于他发挥,也只适合他。
幸运是这个上了桥就通过脑袋顶上和脊椎一起找轴心习惯,也特别漂亮。
就像踩着冲浪板一样姿态,在从容滑到桥尾时,膝盖只是一曲一绷,身体就笔直像倒过来旋转“竹蜻蜓”似,倏忽间就来到了第二个桥上。
转体180!
桥上跳!
完成轻松无比!
真正练熟了动作,对于余乐而言,不比吃饭更难。
他对桥上跳这个技巧,太有信心了。
从容落在下半截桥上,余乐又再度站起来,通过头顶正中找到重心同时,他身体每个部件也在以脊椎为主,进行着一系列犹如精密机器一般调整。
当他再度站直时候,就代表他重心已经稳了。
不过也因为他有一个往上站立过程,因而需要更多一点时间。身体此时还在桥上,以非常快速度滑行,一旦距离过短,余乐就无法接连做出更加复杂动作。
下桥。
余乐只是转了一个90°,正面落地。
侧面倒滑上桥已经展示完成,接下来就是正面挑战。
余乐看上是这个区域最特殊道具。
“屋顶”。
如果一定要形容,这个“屋顶”就像华国古代房子,三角形屋顶,最顶端是屋脊,长度为六米。
屋脊一侧则是倾斜角度,还雕刻有瓦片文理。
当然这个设计并不是为了致敬华国建筑,实际上在奥国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瓦片似老房子。
这个设计有很强地域特色。
不过如果只是这么一个设计,它最多就是造型奇特一点,只要选手选择从屋脊上滑过,就是最普通平桥。
大赛组费尽心思设计特色道具,怎么可能就是一座平桥那么简单。
首先这个“屋顶”位于深坑里,整个深度大概是一米,与平台落差是80厘米,也就说总体高度是180米。
“屋顶”一圈也边缘大概是30厘米距离。
选手必须克服一定深坑恐惧,跳到瓦片上。
对!
只能跳到瓦片上!
为了杜绝选手把屋脊当成平桥挑战,大赛组在屋脊起跳位置上设计了一个20厘米高椭圆形装饰品。
你要有本事从深坑30厘米外,跳出120米,越过椭圆形装饰物,跳上屋脊,我们无话可说,还算你牛,给你高分。
但要是不行,就乖乖走瓦片吧!
逼着选手必须选择瓦片,显然有独特设计,它是一个曲面设计,两侧朝外躬出,中间凹陷。
这像什么?
妥妥弧形桥啊!!
这个设计简直就撞到余乐“枪口”上了!
不滑这个道具,到对不起他天赋!!
而且这个“弧形桥”桥面还特别宽,余乐从容从侧面正方向上桥,轻松将身体倾斜,等待惯性把自己抛离桥面瞬间来临。
下桥时候,他还从容地做了一个270°转体。
落地。
很稳。
零失误!
瓦特?
因为桥面倾斜,和屋脊限制,选手无法如同挑战其他桥那样横在屋檐上,所以平衡不好掌握?
余乐抱歉,没觉得。
瓦特?
桥上瓦形状设计让脚感很不爽?担心丢掉速度?
余乐还好吧,挺光滑,而且“哒哒哒”摩擦感,特别爽好不好?没看我下桥时候都忍不住旋转一圈吗?爽都要飞起来了啊!
余乐选择和表现,让屏幕后面裁判组眼神都柔和了起来,整体印象分也得到了不小提高。
原本多少分来着?
30?
还是40?
华国坡面障碍技巧男选手,一直是这个项目“灾难户”,过去几年比赛,要不技巧难度不够,要不就是摔倒和在摔倒路上。
但是今年,刚刚比赛那名华国选手,就表现还不错,难度是低了一点,但全程没有明显失误,完全达到了这个比赛及格要求。
所以他们给了那名滑雪选手64有效分。
根据历年比赛来看,这个分数还是有一定几率拿到积分。
看见那名选手庆祝自己拿到一个还算满意分数而跳起来,他们也由衷地高兴啊。
本以为华国选手只需要期待白一鸣上场就好,却没有想到今年华国真训练出不少优秀运动员。
这第二登场选手,惊喜就更大了。
哪个道具难,他挑战哪一个!
还都可以上技巧,这就厉害了。
再加上最后挑战“屋顶”时候,下桥时候270°,就这一个道具,已经达到了今天已经比完赛选手里,比较高完成度了。
余乐说过如果别人只敢完成1080难度技巧,如果我完成了1440,那么即便裁判对我毫无印象,但在我做完那一刻,他们就会记住我。
华国。
余乐。
他做到了!
在接连两个街区完成了让人眼前一亮挑战后,最少有两名裁判,低头看了一眼余乐资料。
整体印象分,唰唰往上涨!
嗯,这个华国选手,可以画重点!
但余乐究竟能不能拿下高分,或者再度刷新裁判印象,他接下来表现至关重要。
在挑战完第二个街区后,余乐迎来了第一个夹在街区里跳台。
这是一个两周转四米台,台下有明显坡度落差,位于赛道正中间位置,格外醒目。
然而挑战跳台,并不是选手唯一选择,在跳台两边,还有一个很长,适合做灾难上桥平桥,一个设计成雪丘一样“墙”,选手可以在这里玩飞跃墙技巧,或者来个单手撑。总之无论你擅长那种类型道具,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更适合你挑战。
这三个道具,到目前为止使用率差不多。
不过亚洲运动员更喜欢跳台是事实,他们在处理翻腾类技巧能力更强,这是国际公认事实。
余乐也毫无疑问地选择了跳台。
他理由很简单我已经玩了两个道具,充分展示了我旋转和平衡能力,要想让裁判看见更加全面我,当然要在跳台上来那么一下。
余乐从“屋顶”弧形射出,270°倒滑落地,身体就自然而然地朝着跳台滑去。
到目前为止,余乐表现都很顺利,几乎没有丢掉什么速度,去挑战跳台也是理所当然。
头往后转,从左侧往后看。
这也是一个小小加分项。
毕竟这世上“左撇子”毕竟是少数,来滑坡面障碍技巧“左撇子”就更少,所以余乐习惯性往左边看,还会为他加一点分。
谁会知道呢?他右转头和右转体都不是很好,真是一个美味误会。
裁判哦哦哦!左看,必然是左侧转体,先加05分!
余乐带着雪浪,呼啸着驰向高台,在那不断攀高过程里,他身体在迅速地绷紧,从腰腹部开始用力,肌肉就像是拉紧橡皮筋,在拉伸到一个极致时候!
脚下一轻,他被惯性推动着脱离了跳台,朝着高处飞去。
同时余乐向左转体,身体向后翻腾!
一周。
半周。
810°落地!
偏轴!!
当然,如果按照国际上算法,余乐这个动作属于翻腾360°,加上左侧转体450°,名为“偏轴450°跳台技巧难度”。
偏轴翻腾。
如果不翻腾,怎么偏轴呢?
450°转体一周半。
一旦这样设定就更加直观。
“偏轴”肯定比“正轴”直观,同时只需要计算“转体”周数就好。
而且这只是个四米台,也最多能完成两周转体,余乐选择“偏轴”810°转体,如果按照国内标准,他还“偷”了半周。
这个水平,即便不如90分以上大神,但作为中层也算是“顶格”了。
不过余乐在抓板上劣势还是比较明显,在他可以这么从容完成这个空中技巧情况下,他只敢做一个单手安全抓板。
也就是右手抓右侧板外侧,轴心由始至终就捏紧紧,不敢多“浪”一分。
余乐很清楚自己问题是什么啊!
他转体就是还不够强!
这又是国际级比赛。
他就算再想把自己全部能力一股脑都拿出来,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底线在哪里。
因而这一跳,就让裁判看见了余乐身上一些弱点。
和转体没关系,才接触余乐,他们可还看不到那么远。
他们看见是一个专业化打造出来运动员,足够标准,足够强,却缺少坡面障碍技巧自由度,缺少那些玩乐,随意,从容。
这个影响倒不会扣掉余乐这一跳分数,只是整体印象会有点失望,裁判们想要看见是更加自由灵魂。
余乐是不知道裁判想什么,否则一定会大声抗议。
我也想自由!那也要等我实力足够高时候在来!底子就在那里,怎么做怎么有,当然就实现自由啦!
现在嘛,规规矩矩把自己想做呈现出来,就很好了不是吗?
刚刚跳台难度并不高,余乐又用安全抓板苟了一次,顺利来到了道具区。
这个设计就更加新鲜了。
余乐眼前出现了一个特殊建筑物。
巨大建筑物拔地而起,翻卷着,倾斜着挡在路中间,抬手指天,又如翻卷海浪,带着凌厉气势矗立原地,等待每个人挑战。
这是个u型场地,但只有半边,长度也只有十米,与标准u型场地相差甚远。但高度是标准七米,选手在这道具上,必须完成至少一个u型场地技巧。
都说擅长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都是最全面滑雪者。
这一点毫无疑问。
腾挪闪转,不同道具不同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几乎横跨了所有自由式滑雪内容,如今再多个u型场地也不奇怪。
只是余乐在这个道具上没少吃苦头。
到目前为止。
余乐完成了“断桥”,“屋顶”,“两周四米台”,这一路上也不乏一些奇特道具,余乐都适应良好,练习几次……不说手到擒来,也很快就摸清了规律。
只有这个u型场地道具,把余乐难住了,还是在他有世界冠军指导情况下,依旧和这个道具嗑了很久。
借助惯性冲上去,再拧动身体折返下来,不难。
余乐也算是有些滑雪和空中技巧底子,只是做最基本动作,余乐试上两次,就可以从容进行。
但他不能什么都不做就滑下来不是吗?
这是比赛。
在赛场上设立这么一个道具,不就是为了看见选手全面性吗?不就是想要看见坡面障碍技巧选手去克服难关,做出突破性挑战吗?
余乐不得不重头训练u型场地发力,以及旋转方式。
时间太短了,训练安排很紧张,余乐也确实缺乏u型场地训练基础,他在这个道具前不知道摔了多少次。
周晓阳都可以很快适应场地道具,余乐第一次用了比其他人更多时间。
就像柴明对余乐评价。
如果为余乐滑雪能力作一个圆形表格,有“技巧”“基础”“多样性”“常识”“滑雪”等,那么余乐在“技巧”上一定一枝独秀,像最尖锐矛头一般,突破地表,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
所以一旦离开了“坡面障碍技巧”这个运动所需要技巧要求,余乐就只能被迫重头练起。
不是他成长慢,而是他太低了。
余乐在赛前一周时间,几乎将他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u型场地道具上,起步低,勤能补拙,再说天才也有天才道儿。
余乐觉得自己还行。
从跳台一跃而下,一周半偏轴旋转并不难,余乐落地完美,不但没有丢掉任何速度,而且还在这一起一落间,将速度再出增加。
70迈!
绝对有70!!
余乐感受这一刻追风逐翼般急速,就仿佛从天空坠落而下,裹挟着最强劲,如同流星一般力量,狠狠地轰击在u型台上。
“唰!”
身体随着地形变化,转瞬间就如同躺平在半空,与地面形成了90度夹角,惯性让他不会脱落,反而以极快速度冲出台沿。
7米高高度眨眼间就到了!
滑雪板在这一刻脱离了地面,就仿佛脱离了泥潭瞬间,带来了自由空气,他在空中用力,身体顺着那惯性转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身体就如同快速旋转陀螺,黑色滑雪服团成一团,于是好像边缘处有乌光在逸散,将他朦胧地包裹。
余乐爆发力很强。
这是因为他身体太长,完成跳水动作需要半径更大,所以他必须一再提高自己速度,以保证在入水前那短暂时间里,可以完成更加高难度动作。
余乐基础确实很好。
一周时间,一个新场地训练,他依旧让自己做出了720转体。
没有摸滑板。
是为了保证可以完成转体难度。
这是比赛,哪怕再想拿出高分,也要根据自己实力考量。
摸板就做不了两周。
两周就摸不了板。
在这两者间,余乐取了一个分数可能会更高一点动作。
只做两周转体。
他有自信!
一定可以完成!
一个人自信来自于对自己了解,那是他底气。
余乐底气从未有错,他选择两周转体,就一定会成功。
用着更快速度转体两周,不用考虑摸板,余乐就可以始终保持自己轴心问题,而且更快速度地完成动作,他可以更早地进行落地准备。
u型场地最怕就是旋转位置偏斜,无论是往外多一点,还是外内多一点,都可能导致落地时候撞上台沿,或者无法接触到池壁,最后摔落。
不同运动,都有它运动守则,余乐能够做,就是在这运动守则上,尽量拿出自己实力。
他做到了!
当他做好落地准备,视野也变得稳定时候,就像往日里每一次成功训练一样,他在差不多位置,感受到了滑雪板与池壁撞击力量。
从7米飞出,最终垂直落差能有10米高度落下,直接摔在池底是很疼。
但如果中途能够踩在池壁上,在那倾斜池壁上滑行,双脚摩擦力就可以让选手克服这份冲撞力。
余乐双脚在与池壁接触瞬间,身体矮了一瞬。
他屈膝缓解这份冲击,当再度站起来时候,他便挑战成功u型池。
很棒!!
整个过程都很流畅,看不见丝毫吃力,身体在半空高度很高,旋转姿势也很优雅,虽说缺少高手滑雪时候玩乐般从容愉快,但作为一名坡面障碍技巧职业运动员,在这个道具上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
至于摸板?
“欧洲杯”毕竟只是个洲际比赛,大神来多,上限就高,只是下限一直很低,很多选手,只是简单地通过道具,拿下全程分,就可以拿到一个还不错有效分。
余乐这个水平,足以归类到“专业组”内,也是可圈可点,扭转了大部分裁判对华国选手印象。
余乐在顺利离开u型池区后,他自我感觉,差不多已经可以放下80心了,最难一关已经过去,剩下都是他已经熟悉道具,一旦回归到坡面障碍技巧本身,只要不去挑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动作,余乐还挺有自信,一滑到底。
张建坤教练说“有失误,那就是练还不够熟,多练,失败率就降低了。”
余乐很清楚自己现在能够熟练掌握技巧是什么。
他发誓,绝不会让自己在不应该难度上摔倒!
目光落在前方“印刷机”跳台上。
这是一个出场率很高跳台。
又长又宽,垂直落差是六米,选手被抛飞上天空时候,离地最高时候能有十米。
十米。
一个让余乐怀念又叹息高度。
那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赴距离。
他大半生命,就是由这一个又一个十米组成,以前是,现在也是,成就了他精彩一生。
余乐滑上跳台,身体蓄力,直至飞出。
翻腾一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速度快极了,好像他还没有飞到最高处,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连串动作。
爆发力之强。
翻腾之熟练。
连带着他转体也快如同龙卷风。
便在众人眼里,尚有余力地完成了大半空中动作。
偏轴转体1080。
嗯,有点可惜,看他速度和完成动作质量,再来一个转体,达到1440也还有余力。
但余乐有他自己想法。
更多周数他确实转出来,但这是坡面障碍技巧运动,抓板是一个很关键动作,余乐总不能仗着自己会转圈,每场比赛都翻跟头吧?
抓板动作必须跟上!
因而为了保证成功率,余乐就降低了转体周数,在更快地完成这个部分后,留下更多时间去抓板。
这么安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余乐不打算做安全抓板,他想要在这个旋转难度上,去进行一个更高难度抓板动作。
所以无论是抓板头还是抓板尾,包括日本抓板这种掏板子内侧动作,都会影响他在空中旋转轴心。
他就必须在旋转之后,留下更多动作去抓板。
对。
这样分解出来显然不够好。
一个真正滑雪大神,可以在抓板同时控制好旋转轴心问题,这才是浑然一体。
余乐还不是大神啊!
再加上最近都在死磕u型池,他只能尽量恢复和保持国内水准,一直没有明显进步。
余乐为了保证周数情况下,上更难度抓板动作,他只能这样安排。
身体在旋转完,开始打开时候,余乐身体也从最高处往下落。
十米高度,完成一次抓板动作足够了。
他将身体往后弯曲,滑雪板尽量往头上靠,同时右手拧转,凭着感觉去摸板尾。
不能回头。
他头必须注视前方,才能够保证重心稳定,所以只能靠感觉。
这么做当然有一定失误率,在上一场国内比赛中,周晓阳卡车司机就有一只手没有摸到板,这也是他被扣分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他没有完成,而是以他能力本可以完成这个动作,却出现了失误,所以裁判会扣更多分。
余乐去抓板尾。
他如果不抓,只是旋转然后落地,那么这就是他原本安排,在不了解他裁判眼里,就会根据他表现和动作难度打分。
但他抓了,没抓到,那就是失误,裁判会在这个动作难度基础上,扣分。
有时候,做了失误,还不如不做。
这也是很多“保守派”想法和选择。
余乐其实也算是“保守派”,他很不喜欢自己滑无法掌握技巧,然后一次次地失误,一眼看过去都是无效分。
但这个险他还是愿意冒。
为什么不呢?
他速度很合适。
旋转部分也完成很完美。
所以在万事俱备时,他朝后抓一次,必须尝试一次!!
双脚一抬,脚趾一勾,身体后弯,手往后甩。
“哒!”
如此美妙声音响起,犹如天籁。
摸到了!
滑雪板坚硬手感,穿过厚厚手套,被他手掌上神经末梢捕捉,就像被触动了开关一样,余乐手指下意识地一扣。
抓住了!!
单手板尾抓板!
完成!
接下来,就是落地!
余乐脑子空前清明,这一刻时间好像都在他快速思考大脑前,变得缓慢。
他把自己动作一个个拆解开来,控制着身体一个个去完成,同时又思考和预测着下一步,该落在哪里,该活动哪些骨头,又该调动哪些肌肉群。
或许说,几乎大部分运动,都来自于肌肉记忆,但如果在这个过程里,大脑能够参与进来,只要不是添乱,技巧会变得更加从容,落点也会尤为精准,体力消耗也会降低,成功率自然大大提升。
余乐感觉很好。
从他完成了u型池这个压力最大道具后,他脑子就变得格外清醒。
在这样一步步规划下,说起来慢,实际却是一瞬间事情。
余乐落地了。
滑雪板稳稳地落在雪坡上。
没有失误!!
他成功了!!
他又完成了一个挑战!!
余乐对今天自己表现都觉得惊讶,这一路下来有如神助,他想要完成动作都没有丝毫失误。
是因为大赛吗?
因为压力太大,他成功化为了动力,实现了自我超越?
余乐其实挺想给自己比个赞,庆祝一下他到目前优异表现。
可惜还不是时候。
就在前方,还有最后一个街区等待他挑战。
很有意思。
最靠近观众席区域竟然是一个公园街区,而且是一个相对简单道具设计。
一共就三个。
中间部分是最基本平桥。
左侧是中间有阶梯状桥。
右侧是个断桥,两个桥中间距离大概是半米。
选手刚刚从跳台上全速落下,面对这三个道具,需要做只有一个,平息心跳,控制速度。
将近80迈速度,根本无法在道具上有很好表现。
所以这个赛道设计就像是不断被推到极致高潮,在那纵身一跃后,又得来一个急刹车,逼着自己从最亢奋情绪里清醒过来,再度变得小心翼翼。
就是很不爽。
可惜余乐没有抗议资格。
再说大赛组也有大赛组考量。
余乐从跳台一跃而下,在那凛冽风中听见了骤然变大音乐声,动感音乐与护栏外全魔乱舞人群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听见了一片掌声。
“啪啪啪!”
“咻咻!”
嘹亮口哨甚至突破了音乐和风声屏蔽,让余乐脑子为之一醒。
落地带来震动余波骤然消散。
余乐身体左右扭动,雪板在地上拖拽出一个蛇行痕迹。
速度在降低。
80变成60,60变成50,50再往下降没多少,便已经来到了道具前。
还是有点快了,减速带太短,他前面滑太顺畅。
45左右时速上道具,控制难度会增加。
但余乐也没有办法去抱怨,当道具出现在眼前时候,余乐就必须做好上道具准备,而不是回忆之前自己是不是滑太快了,或者控速控不好。
挑战在前面,无须回头。
迎难而上,战必胜!
他朝着梯形桥笔直滑去,在这个过程里不断校正自己方向,直至来到桥头正前方。
如果说这三个桥还有什么难度,那就是它们离地80厘米高,而且在桥头位置没有辅助跳台,侧面也没有缩短高度平台,这是一个考验选手跳跃能力设计。
余乐双腿用力,往上一跳,左侧旋转270°!
270度上桥!!
还是用技巧了!
不是胆子大,而是已经完全掌握。
余乐对270°上下桥熟练度非常高,哪怕速度不合适,他如今能力也可以让他完成这个动作。
旋转。
落下。
“嗷嗷嗷!”人群发出大叫声。
余乐还是第一次在做动作中途,听见欢呼声。
这里距离观众区太近了,近他们可以清楚欣赏选手技巧,也能够及时地送上欢呼和掌声。
余乐用头顶往上找方式,轻松地找到了自己平衡点,身体站直瞬间,视野里免不了闯入了观众身影。
他还看见那个在胸口纹了黑熊图案大汉,摇摆着他强壮身体,在最显眼地方举高双手大声咆哮。
一瞬间,就懂了大赛方这么设计赛场意图。
余乐滑雪镜后双眼下敛,不让这些外在因素干扰自己。
100步他已经走了99步,没理由跌倒在最后一步。
冷静下来余乐!更稳重一点!!给我把最后一个动作好好完成啊!!
风好像更大了。
带着雪,从山背面落下来。
余乐发丝和衣摆被卷了起来,雪镜后面眼睛,坚定无比注视着前方,注视着脚下。
跳!
右转270°!
给我完美落地啊啊啊啊啊啊!!
身体里全部力量似乎都在这一刻被唤醒,发出震耳欲聋轰鸣声,细胞紧紧地吸附在一起,肌肉毫无怨言地拉扯出任何一个需要形状,骨头“当当当”地拼靠在一起,形成最牢固支架。
余乐落在了地上。
站稳了。
他完成了!!
完成了270°麻花!!
完成了他在国际赛场上首次比赛!!
几乎没有失误!!
他做到了他能够做到极致!!
完美让世界人民第一次看见他!看见这位来自华国,21岁才转项滑雪运动员!!!
“嗷嗷嗷嗷!”观众们为他献上掌声,尖叫出余乐听不懂语言。
但那笑容,但那摇摆舞动身体,聚集着天下间最棒热情和祝福。
余乐,收到了!!!
第八十二章
身体朝后滑出,“唰唰”声音在耳畔响起,还有两架无人机飞抵他头上,移动摄像机也从缆绳一端出发,镜头转动,焦距伸缩,锁定他身体。
余乐知道,从现在起,他身体每一个动作,他微小失误,都会通过这几个摄像头,传送到裁判眼前。
被审视,被比较,然后打出分来。
或许他整体印象分一开始会很低。
但是没关系。
他会通过自己表现,刷新裁判对他印象!
倒滑出发身体滑过20多度斜坡,不断往左侧倾斜,直至来到场边u形边缘,身体往上滑出半米高,再落下来。
速度加快了一点。
朝着他计划第一个道具滑去。
在这里,等待选手挑战道具一共有四个,离地只有30公分平桥,离地80公分平桥,并排摆放在最中间位置。
在这两个平桥两侧,分别还有一个3米x3米断桥,以及一座彩虹桥。这两座桥正是余乐打算挑战道具。
公园玩法比赛,自然是选择更高难度道具更有优势。
哪怕你能够在30公分平桥上完成450°上桥,但裁判依旧更愿意选手挑战270°彩虹桥。
这是刑世杰说。
作为国际裁判,他审判标准一直符合国际主流,在帮助自己国家运动员讲解规则问题时候,也不遗余力。
可惜这次“欧洲杯”他并没有分配来担任裁判。
余乐打算先挑战断桥,他在国内最后一场比赛,在“墙”前面就是一座断桥,他为了挑战“墙”,在这个道具狠下了一番苦功,现在正是完全掌握,状态正好时候。
毫无疑问,必须断桥。
余乐通过u型边墙,直直来到断桥一侧平台上,转身目测距离,然后猛一跳。
向左转体,大于270°上桥。
成功!
双脚稳稳落在桥上,身体不摇不晃,技巧娴熟,平衡和旋转能力得到展示。
桥面光滑和坚硬,让穿在脚底滑雪板感觉相当不适,就像木板与钢铁撞击在一起,硬碰硬触感,桥面微小弧度更是加大了在上面站立难度。
但每一个来到这个赛场选手,最低要求都是必须在桥上站稳,并且能够从头滑到尾。
站在桥上,并不值得称赞。
不过余乐上桥后,就挺直脊背动作还是让裁判眼前一亮。
脊背挺直不但会显示出气质,增加好感度,也会让裁判觉得你在“桥上”比较从容。
这是高手做派。
余乐当然不是什么高手,他只是被柴明放纵着,由着他寻找更加适合自己重心方法,从未要求过他像其他从基础训练出来队员,进行固定姿势平衡技巧。
余乐不需要!
过去十二年训练,让他身体有一套自己平衡机制,有利于他发挥,也只适合他。
幸运是这个上了桥就通过脑袋顶上和脊椎一起找轴心习惯,也特别漂亮。
就像踩着冲浪板一样姿态,在从容滑到桥尾时,膝盖只是一曲一绷,身体就笔直像倒过来旋转“竹蜻蜓”似,倏忽间就来到了第二个桥上。
转体180!
桥上跳!
完成轻松无比!
真正练熟了动作,对于余乐而言,不比吃饭更难。
他对桥上跳这个技巧,太有信心了。
从容落在下半截桥上,余乐又再度站起来,通过头顶正中找到重心同时,他身体每个部件也在以脊椎为主,进行着一系列犹如精密机器一般调整。
当他再度站直时候,就代表他重心已经稳了。
不过也因为他有一个往上站立过程,因而需要更多一点时间。身体此时还在桥上,以非常快速度滑行,一旦距离过短,余乐就无法接连做出更加复杂动作。
下桥。
余乐只是转了一个90°,正面落地。
侧面倒滑上桥已经展示完成,接下来就是正面挑战。
余乐看上是这个区域最特殊道具。
“屋顶”。
如果一定要形容,这个“屋顶”就像华国古代房子,三角形屋顶,最顶端是屋脊,长度为六米。
屋脊一侧则是倾斜角度,还雕刻有瓦片文理。
当然这个设计并不是为了致敬华国建筑,实际上在奥国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瓦片似老房子。
这个设计有很强地域特色。
不过如果只是这么一个设计,它最多就是造型奇特一点,只要选手选择从屋脊上滑过,就是最普通平桥。
大赛组费尽心思设计特色道具,怎么可能就是一座平桥那么简单。
首先这个“屋顶”位于深坑里,整个深度大概是一米,与平台落差是80厘米,也就说总体高度是180米。
“屋顶”一圈也边缘大概是30厘米距离。
选手必须克服一定深坑恐惧,跳到瓦片上。
对!
只能跳到瓦片上!
为了杜绝选手把屋脊当成平桥挑战,大赛组在屋脊起跳位置上设计了一个20厘米高椭圆形装饰品。
你要有本事从深坑30厘米外,跳出120米,越过椭圆形装饰物,跳上屋脊,我们无话可说,还算你牛,给你高分。
但要是不行,就乖乖走瓦片吧!
逼着选手必须选择瓦片,显然有独特设计,它是一个曲面设计,两侧朝外躬出,中间凹陷。
这像什么?
妥妥弧形桥啊!!
这个设计简直就撞到余乐“枪口”上了!
不滑这个道具,到对不起他天赋!!
而且这个“弧形桥”桥面还特别宽,余乐从容从侧面正方向上桥,轻松将身体倾斜,等待惯性把自己抛离桥面瞬间来临。
下桥时候,他还从容地做了一个270°转体。
落地。
很稳。
零失误!
瓦特?
因为桥面倾斜,和屋脊限制,选手无法如同挑战其他桥那样横在屋檐上,所以平衡不好掌握?
余乐抱歉,没觉得。
瓦特?
桥上瓦形状设计让脚感很不爽?担心丢掉速度?
余乐还好吧,挺光滑,而且“哒哒哒”摩擦感,特别爽好不好?没看我下桥时候都忍不住旋转一圈吗?爽都要飞起来了啊!
余乐选择和表现,让屏幕后面裁判组眼神都柔和了起来,整体印象分也得到了不小提高。
原本多少分来着?
30?
还是40?
华国坡面障碍技巧男选手,一直是这个项目“灾难户”,过去几年比赛,要不技巧难度不够,要不就是摔倒和在摔倒路上。
但是今年,刚刚比赛那名华国选手,就表现还不错,难度是低了一点,但全程没有明显失误,完全达到了这个比赛及格要求。
所以他们给了那名滑雪选手64有效分。
根据历年比赛来看,这个分数还是有一定几率拿到积分。
看见那名选手庆祝自己拿到一个还算满意分数而跳起来,他们也由衷地高兴啊。
本以为华国选手只需要期待白一鸣上场就好,却没有想到今年华国真训练出不少优秀运动员。
这第二登场选手,惊喜就更大了。
哪个道具难,他挑战哪一个!
还都可以上技巧,这就厉害了。
再加上最后挑战“屋顶”时候,下桥时候270°,就这一个道具,已经达到了今天已经比完赛选手里,比较高完成度了。
余乐说过如果别人只敢完成1080难度技巧,如果我完成了1440,那么即便裁判对我毫无印象,但在我做完那一刻,他们就会记住我。
华国。
余乐。
他做到了!
在接连两个街区完成了让人眼前一亮挑战后,最少有两名裁判,低头看了一眼余乐资料。
整体印象分,唰唰往上涨!
嗯,这个华国选手,可以画重点!
但余乐究竟能不能拿下高分,或者再度刷新裁判印象,他接下来表现至关重要。
在挑战完第二个街区后,余乐迎来了第一个夹在街区里跳台。
这是一个两周转四米台,台下有明显坡度落差,位于赛道正中间位置,格外醒目。
然而挑战跳台,并不是选手唯一选择,在跳台两边,还有一个很长,适合做灾难上桥平桥,一个设计成雪丘一样“墙”,选手可以在这里玩飞跃墙技巧,或者来个单手撑。总之无论你擅长那种类型道具,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更适合你挑战。
这三个道具,到目前为止使用率差不多。
不过亚洲运动员更喜欢跳台是事实,他们在处理翻腾类技巧能力更强,这是国际公认事实。
余乐也毫无疑问地选择了跳台。
他理由很简单我已经玩了两个道具,充分展示了我旋转和平衡能力,要想让裁判看见更加全面我,当然要在跳台上来那么一下。
余乐从“屋顶”弧形射出,270°倒滑落地,身体就自然而然地朝着跳台滑去。
到目前为止,余乐表现都很顺利,几乎没有丢掉什么速度,去挑战跳台也是理所当然。
头往后转,从左侧往后看。
这也是一个小小加分项。
毕竟这世上“左撇子”毕竟是少数,来滑坡面障碍技巧“左撇子”就更少,所以余乐习惯性往左边看,还会为他加一点分。
谁会知道呢?他右转头和右转体都不是很好,真是一个美味误会。
裁判哦哦哦!左看,必然是左侧转体,先加05分!
余乐带着雪浪,呼啸着驰向高台,在那不断攀高过程里,他身体在迅速地绷紧,从腰腹部开始用力,肌肉就像是拉紧橡皮筋,在拉伸到一个极致时候!
脚下一轻,他被惯性推动着脱离了跳台,朝着高处飞去。
同时余乐向左转体,身体向后翻腾!
一周。
半周。
810°落地!
偏轴!!
当然,如果按照国际上算法,余乐这个动作属于翻腾360°,加上左侧转体450°,名为“偏轴450°跳台技巧难度”。
偏轴翻腾。
如果不翻腾,怎么偏轴呢?
450°转体一周半。
一旦这样设定就更加直观。
“偏轴”肯定比“正轴”直观,同时只需要计算“转体”周数就好。
而且这只是个四米台,也最多能完成两周转体,余乐选择“偏轴”810°转体,如果按照国内标准,他还“偷”了半周。
这个水平,即便不如90分以上大神,但作为中层也算是“顶格”了。
不过余乐在抓板上劣势还是比较明显,在他可以这么从容完成这个空中技巧情况下,他只敢做一个单手安全抓板。
也就是右手抓右侧板外侧,轴心由始至终就捏紧紧,不敢多“浪”一分。
余乐很清楚自己问题是什么啊!
他转体就是还不够强!
这又是国际级比赛。
他就算再想把自己全部能力一股脑都拿出来,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底线在哪里。
因而这一跳,就让裁判看见了余乐身上一些弱点。
和转体没关系,才接触余乐,他们可还看不到那么远。
他们看见是一个专业化打造出来运动员,足够标准,足够强,却缺少坡面障碍技巧自由度,缺少那些玩乐,随意,从容。
这个影响倒不会扣掉余乐这一跳分数,只是整体印象会有点失望,裁判们想要看见是更加自由灵魂。
余乐是不知道裁判想什么,否则一定会大声抗议。
我也想自由!那也要等我实力足够高时候在来!底子就在那里,怎么做怎么有,当然就实现自由啦!
现在嘛,规规矩矩把自己想做呈现出来,就很好了不是吗?
刚刚跳台难度并不高,余乐又用安全抓板苟了一次,顺利来到了道具区。
这个设计就更加新鲜了。
余乐眼前出现了一个特殊建筑物。
巨大建筑物拔地而起,翻卷着,倾斜着挡在路中间,抬手指天,又如翻卷海浪,带着凌厉气势矗立原地,等待每个人挑战。
这是个u型场地,但只有半边,长度也只有十米,与标准u型场地相差甚远。但高度是标准七米,选手在这道具上,必须完成至少一个u型场地技巧。
都说擅长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都是最全面滑雪者。
这一点毫无疑问。
腾挪闪转,不同道具不同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几乎横跨了所有自由式滑雪内容,如今再多个u型场地也不奇怪。
只是余乐在这个道具上没少吃苦头。
到目前为止。
余乐完成了“断桥”,“屋顶”,“两周四米台”,这一路上也不乏一些奇特道具,余乐都适应良好,练习几次……不说手到擒来,也很快就摸清了规律。
只有这个u型场地道具,把余乐难住了,还是在他有世界冠军指导情况下,依旧和这个道具嗑了很久。
借助惯性冲上去,再拧动身体折返下来,不难。
余乐也算是有些滑雪和空中技巧底子,只是做最基本动作,余乐试上两次,就可以从容进行。
但他不能什么都不做就滑下来不是吗?
这是比赛。
在赛场上设立这么一个道具,不就是为了看见选手全面性吗?不就是想要看见坡面障碍技巧选手去克服难关,做出突破性挑战吗?
余乐不得不重头训练u型场地发力,以及旋转方式。
时间太短了,训练安排很紧张,余乐也确实缺乏u型场地训练基础,他在这个道具前不知道摔了多少次。
周晓阳都可以很快适应场地道具,余乐第一次用了比其他人更多时间。
就像柴明对余乐评价。
如果为余乐滑雪能力作一个圆形表格,有“技巧”“基础”“多样性”“常识”“滑雪”等,那么余乐在“技巧”上一定一枝独秀,像最尖锐矛头一般,突破地表,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
所以一旦离开了“坡面障碍技巧”这个运动所需要技巧要求,余乐就只能被迫重头练起。
不是他成长慢,而是他太低了。
余乐在赛前一周时间,几乎将他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u型场地道具上,起步低,勤能补拙,再说天才也有天才道儿。
余乐觉得自己还行。
从跳台一跃而下,一周半偏轴旋转并不难,余乐落地完美,不但没有丢掉任何速度,而且还在这一起一落间,将速度再出增加。
70迈!
绝对有70!!
余乐感受这一刻追风逐翼般急速,就仿佛从天空坠落而下,裹挟着最强劲,如同流星一般力量,狠狠地轰击在u型台上。
“唰!”
身体随着地形变化,转瞬间就如同躺平在半空,与地面形成了90度夹角,惯性让他不会脱落,反而以极快速度冲出台沿。
7米高高度眨眼间就到了!
滑雪板在这一刻脱离了地面,就仿佛脱离了泥潭瞬间,带来了自由空气,他在空中用力,身体顺着那惯性转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身体就如同快速旋转陀螺,黑色滑雪服团成一团,于是好像边缘处有乌光在逸散,将他朦胧地包裹。
余乐爆发力很强。
这是因为他身体太长,完成跳水动作需要半径更大,所以他必须一再提高自己速度,以保证在入水前那短暂时间里,可以完成更加高难度动作。
余乐基础确实很好。
一周时间,一个新场地训练,他依旧让自己做出了720转体。
没有摸滑板。
是为了保证可以完成转体难度。
这是比赛,哪怕再想拿出高分,也要根据自己实力考量。
摸板就做不了两周。
两周就摸不了板。
在这两者间,余乐取了一个分数可能会更高一点动作。
只做两周转体。
他有自信!
一定可以完成!
一个人自信来自于对自己了解,那是他底气。
余乐底气从未有错,他选择两周转体,就一定会成功。
用着更快速度转体两周,不用考虑摸板,余乐就可以始终保持自己轴心问题,而且更快速度地完成动作,他可以更早地进行落地准备。
u型场地最怕就是旋转位置偏斜,无论是往外多一点,还是外内多一点,都可能导致落地时候撞上台沿,或者无法接触到池壁,最后摔落。
不同运动,都有它运动守则,余乐能够做,就是在这运动守则上,尽量拿出自己实力。
他做到了!
当他做好落地准备,视野也变得稳定时候,就像往日里每一次成功训练一样,他在差不多位置,感受到了滑雪板与池壁撞击力量。
从7米飞出,最终垂直落差能有10米高度落下,直接摔在池底是很疼。
但如果中途能够踩在池壁上,在那倾斜池壁上滑行,双脚摩擦力就可以让选手克服这份冲撞力。
余乐双脚在与池壁接触瞬间,身体矮了一瞬。
他屈膝缓解这份冲击,当再度站起来时候,他便挑战成功u型池。
很棒!!
整个过程都很流畅,看不见丝毫吃力,身体在半空高度很高,旋转姿势也很优雅,虽说缺少高手滑雪时候玩乐般从容愉快,但作为一名坡面障碍技巧职业运动员,在这个道具上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
至于摸板?
“欧洲杯”毕竟只是个洲际比赛,大神来多,上限就高,只是下限一直很低,很多选手,只是简单地通过道具,拿下全程分,就可以拿到一个还不错有效分。
余乐这个水平,足以归类到“专业组”内,也是可圈可点,扭转了大部分裁判对华国选手印象。
余乐在顺利离开u型池区后,他自我感觉,差不多已经可以放下80心了,最难一关已经过去,剩下都是他已经熟悉道具,一旦回归到坡面障碍技巧本身,只要不去挑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动作,余乐还挺有自信,一滑到底。
张建坤教练说“有失误,那就是练还不够熟,多练,失败率就降低了。”
余乐很清楚自己现在能够熟练掌握技巧是什么。
他发誓,绝不会让自己在不应该难度上摔倒!
目光落在前方“印刷机”跳台上。
这是一个出场率很高跳台。
又长又宽,垂直落差是六米,选手被抛飞上天空时候,离地最高时候能有十米。
十米。
一个让余乐怀念又叹息高度。
那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赴距离。
他大半生命,就是由这一个又一个十米组成,以前是,现在也是,成就了他精彩一生。
余乐滑上跳台,身体蓄力,直至飞出。
翻腾一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速度快极了,好像他还没有飞到最高处,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连串动作。
爆发力之强。
翻腾之熟练。
连带着他转体也快如同龙卷风。
便在众人眼里,尚有余力地完成了大半空中动作。
偏轴转体1080。
嗯,有点可惜,看他速度和完成动作质量,再来一个转体,达到1440也还有余力。
但余乐有他自己想法。
更多周数他确实转出来,但这是坡面障碍技巧运动,抓板是一个很关键动作,余乐总不能仗着自己会转圈,每场比赛都翻跟头吧?
抓板动作必须跟上!
因而为了保证成功率,余乐就降低了转体周数,在更快地完成这个部分后,留下更多时间去抓板。
这么安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余乐不打算做安全抓板,他想要在这个旋转难度上,去进行一个更高难度抓板动作。
所以无论是抓板头还是抓板尾,包括日本抓板这种掏板子内侧动作,都会影响他在空中旋转轴心。
他就必须在旋转之后,留下更多动作去抓板。
对。
这样分解出来显然不够好。
一个真正滑雪大神,可以在抓板同时控制好旋转轴心问题,这才是浑然一体。
余乐还不是大神啊!
再加上最近都在死磕u型池,他只能尽量恢复和保持国内水准,一直没有明显进步。
余乐为了保证周数情况下,上更难度抓板动作,他只能这样安排。
身体在旋转完,开始打开时候,余乐身体也从最高处往下落。
十米高度,完成一次抓板动作足够了。
他将身体往后弯曲,滑雪板尽量往头上靠,同时右手拧转,凭着感觉去摸板尾。
不能回头。
他头必须注视前方,才能够保证重心稳定,所以只能靠感觉。
这么做当然有一定失误率,在上一场国内比赛中,周晓阳卡车司机就有一只手没有摸到板,这也是他被扣分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他没有完成,而是以他能力本可以完成这个动作,却出现了失误,所以裁判会扣更多分。
余乐去抓板尾。
他如果不抓,只是旋转然后落地,那么这就是他原本安排,在不了解他裁判眼里,就会根据他表现和动作难度打分。
但他抓了,没抓到,那就是失误,裁判会在这个动作难度基础上,扣分。
有时候,做了失误,还不如不做。
这也是很多“保守派”想法和选择。
余乐其实也算是“保守派”,他很不喜欢自己滑无法掌握技巧,然后一次次地失误,一眼看过去都是无效分。
但这个险他还是愿意冒。
为什么不呢?
他速度很合适。
旋转部分也完成很完美。
所以在万事俱备时,他朝后抓一次,必须尝试一次!!
双脚一抬,脚趾一勾,身体后弯,手往后甩。
“哒!”
如此美妙声音响起,犹如天籁。
摸到了!
滑雪板坚硬手感,穿过厚厚手套,被他手掌上神经末梢捕捉,就像被触动了开关一样,余乐手指下意识地一扣。
抓住了!!
单手板尾抓板!
完成!
接下来,就是落地!
余乐脑子空前清明,这一刻时间好像都在他快速思考大脑前,变得缓慢。
他把自己动作一个个拆解开来,控制着身体一个个去完成,同时又思考和预测着下一步,该落在哪里,该活动哪些骨头,又该调动哪些肌肉群。
或许说,几乎大部分运动,都来自于肌肉记忆,但如果在这个过程里,大脑能够参与进来,只要不是添乱,技巧会变得更加从容,落点也会尤为精准,体力消耗也会降低,成功率自然大大提升。
余乐感觉很好。
从他完成了u型池这个压力最大道具后,他脑子就变得格外清醒。
在这样一步步规划下,说起来慢,实际却是一瞬间事情。
余乐落地了。
滑雪板稳稳地落在雪坡上。
没有失误!!
他成功了!!
他又完成了一个挑战!!
余乐对今天自己表现都觉得惊讶,这一路下来有如神助,他想要完成动作都没有丝毫失误。
是因为大赛吗?
因为压力太大,他成功化为了动力,实现了自我超越?
余乐其实挺想给自己比个赞,庆祝一下他到目前优异表现。
可惜还不是时候。
就在前方,还有最后一个街区等待他挑战。
很有意思。
最靠近观众席区域竟然是一个公园街区,而且是一个相对简单道具设计。
一共就三个。
中间部分是最基本平桥。
左侧是中间有阶梯状桥。
右侧是个断桥,两个桥中间距离大概是半米。
选手刚刚从跳台上全速落下,面对这三个道具,需要做只有一个,平息心跳,控制速度。
将近80迈速度,根本无法在道具上有很好表现。
所以这个赛道设计就像是不断被推到极致高潮,在那纵身一跃后,又得来一个急刹车,逼着自己从最亢奋情绪里清醒过来,再度变得小心翼翼。
就是很不爽。
可惜余乐没有抗议资格。
再说大赛组也有大赛组考量。
余乐从跳台一跃而下,在那凛冽风中听见了骤然变大音乐声,动感音乐与护栏外全魔乱舞人群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听见了一片掌声。
“啪啪啪!”
“咻咻!”
嘹亮口哨甚至突破了音乐和风声屏蔽,让余乐脑子为之一醒。
落地带来震动余波骤然消散。
余乐身体左右扭动,雪板在地上拖拽出一个蛇行痕迹。
速度在降低。
80变成60,60变成50,50再往下降没多少,便已经来到了道具前。
还是有点快了,减速带太短,他前面滑太顺畅。
45左右时速上道具,控制难度会增加。
但余乐也没有办法去抱怨,当道具出现在眼前时候,余乐就必须做好上道具准备,而不是回忆之前自己是不是滑太快了,或者控速控不好。
挑战在前面,无须回头。
迎难而上,战必胜!
他朝着梯形桥笔直滑去,在这个过程里不断校正自己方向,直至来到桥头正前方。
如果说这三个桥还有什么难度,那就是它们离地80厘米高,而且在桥头位置没有辅助跳台,侧面也没有缩短高度平台,这是一个考验选手跳跃能力设计。
余乐双腿用力,往上一跳,左侧旋转270°!
270度上桥!!
还是用技巧了!
不是胆子大,而是已经完全掌握。
余乐对270°上下桥熟练度非常高,哪怕速度不合适,他如今能力也可以让他完成这个动作。
旋转。
落下。
“嗷嗷嗷!”人群发出大叫声。
余乐还是第一次在做动作中途,听见欢呼声。
这里距离观众区太近了,近他们可以清楚欣赏选手技巧,也能够及时地送上欢呼和掌声。
余乐用头顶往上找方式,轻松地找到了自己平衡点,身体站直瞬间,视野里免不了闯入了观众身影。
他还看见那个在胸口纹了黑熊图案大汉,摇摆着他强壮身体,在最显眼地方举高双手大声咆哮。
一瞬间,就懂了大赛方这么设计赛场意图。
余乐滑雪镜后双眼下敛,不让这些外在因素干扰自己。
100步他已经走了99步,没理由跌倒在最后一步。
冷静下来余乐!更稳重一点!!给我把最后一个动作好好完成啊!!
风好像更大了。
带着雪,从山背面落下来。
余乐发丝和衣摆被卷了起来,雪镜后面眼睛,坚定无比注视着前方,注视着脚下。
跳!
右转270°!
给我完美落地啊啊啊啊啊啊!!
身体里全部力量似乎都在这一刻被唤醒,发出震耳欲聋轰鸣声,细胞紧紧地吸附在一起,肌肉毫无怨言地拉扯出任何一个需要形状,骨头“当当当”地拼靠在一起,形成最牢固支架。
余乐落在了地上。
站稳了。
他完成了!!
完成了270°麻花!!
完成了他在国际赛场上首次比赛!!
几乎没有失误!!
他做到了他能够做到极致!!
完美让世界人民第一次看见他!看见这位来自华国,21岁才转项滑雪运动员!!!
“嗷嗷嗷嗷!”观众们为他献上掌声,尖叫出余乐听不懂语言。
但那笑容,但那摇摆舞动身体,聚集着天下间最棒热情和祝福。
余乐,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