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我的三国新生活 > 第八章 民变前兆

第八章 民变前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难道张角这是和我来了一波心理博弈?也认为自己起义不可能成功?所以派来一些人到我这里苟起来,留作种子当后手?可是,这不应该啊,张角又不知道唐周泄密,怎么可能会有留后路的想法呢?

    太平道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并建立由黄巾军统治的的新天下。

    这么强的信仰凝聚力,这么强的人数优势,这么强的作战规划,这……这一点也不科学。

    “真的就硬等吗?”

    “是的。”

    王盖想了想,便不再去思考,反正也不耽误自己活着,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既然如此,那么三位就先在府内住下吧。”安排了管亥和周仓后,另一个没有露面的人王盖连问都没问。

    人家没说,也不露面,自己就别问,但是王盖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不太可能,但稍微有点逻辑的答案。

    “子师啊,以后我等便同朝为官了,相互之间还是要帮衬一二的。”

    “允有机会步入朝堂,还要多谢太尉大人赏识,自然供太尉驱使,为我大汉社稷生民奉献一二。”

    王允被一帮子官员围着,跟在一个老头的身后,心中算盘噼里啪啦的,生怕说错话。

    眼前这人叫杨赐,建宁三年拜光禄大夫,又升为司徒,因直言劝谏被免。

    光和元年,因屡现灾异,与议郎蔡邕等入金商门,陈述时事,后为国三老,转任少府、光禄勋、太常等职。光和五年,也就是两年前,升任太尉之职。

    杨赐字伯献,弘农郡华阴县人,乃是当朝名臣,杨赐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其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

    还是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

    太原王氏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但是主要战场都是州郡的官场,这京城朝堂,王允也算是头一号。

    侍御史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御史大夫之下,如果朝官的高级官员犯法,一般由侍御史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报给皇帝。

    低级官员侍御史可以直接弹劾,或者会集体弹劾。

    “这可是大家族,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王允看着杨赐在前方挥斥方遒,就一直跟在后面,别人笑他也笑,不知道的以为他是皇帝呢。

    一天忙乎完,王允感觉到了异常的空虚,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一大帮子人在朝堂上吵来吵去,争论不休,感觉好像就是来吵嘴的。

    “唉,虚度光阴啊。”

    王允有些疲倦的坐在床上,看着烛光,有些想要干他几个月,混个资历就辞官的念头。

    其实这也正常,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忙来忙去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比如,检查工作前先给下面打招呼,朝廷命官到坊间调查,安排个“经典线路”,往政绩材料里注水……种种表现不一而足。

    这些表现都是“虚”字当头、“空”字挂帅,净搞一些花团锦簇、虚头巴脑的花架子,场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中看不中用。

    而且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压根就不从实际出发,单从表面上、形式上去估量情况,只讲一般原则、提空洞要求,却不拿出正确、管用的办法。王允甚至觉得这三公九卿,满朝文武百官,都不如他自己三个儿子。

    敲锣打鼓、虚张声势,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这不是有损汉室颜面吗?

    那些宦官势力的官员和内侍太监哗众取宠、弄虚作假,上骗帝王、下欺百官,拿政事当儿戏。

    “唉,真是……”

    怀揣这种种想法,王允慢慢的睡去,入朝为官的第一天莫名其妙的就过去了。

    不过,无所事事的第二天也近了。

    ………………………………………………

    “这……真的假的!”

    转眼间新年就过去了,甚至还有人沉浸在新的元年年号的喜悦当中,虽然也不知道他们高兴什么。

    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节日,北方确是另一幅模样。

    流民成千上万,所过之处树木皆是被扒了一层皮,甚至是……易子而食!

    王盖看着郑玄送给他的书信,即心惊,又暖心。

    心惊的是亲耳听到了易子而食四个字,那是真的恶心到了。暖心的是,这封信从头到尾都是关怀之意,就跟“天黑了早点回家”差不多。

    而真正让王盖紧张又兴奋的,是那成千上万的流民。

    大规模民变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必然是“天下苦秦久矣”!

    黄巾军最大的群众基础来源于广大的流民,这也是黄巾起义被定义为农民起义(暴乱、民变)的主要原因。

    如今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这些都是滋生民变的最大土壤。

    自安帝之后,一方面朝廷日益腐败,另一方面地方门阀、豪强政治兴起,以至于大量的农民因豪族和官府的双重压迫而破产,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成了流民,往往三五成群,作奸犯科,或流于乡野田间厮混,或负案在身。

    为躲避官府追捕占山为王,这些流民积少成多,到达一定数量就会形成能够与官府对抗的武装集团,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走上武装反抗官府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东汉民变皆是地方小规模暴动,结果到张角领导的黄巾民变,却能成为一场波及全国,动摇汉王朝基的大规模武装暴动呢?这和黄巾军以“太平道”作为它的意识形态有关。

    虽然董仲舒这坑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占据社会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但道家并未因此没落。

    首先是寻仙、长生等学说对于高位者依然有巨大吸引力,在朝中影响犹在,此外又结合了符咒、驱邪、请神送鬼等方术,在民间亦发展如火如荼,形成包罗万象的民间宗教。

    东汉晚期频发的民变中,出现了诸如“黄帝”“黑帝”等等名头,都是根据原始道教基础而来。

    此时各种原始道教中,称得上集大成者的只有两家,其一是顺帝时期,张陵在蜀地所创建的天师道,因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又称“五斗米道”,其二便是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

    王盖放下书信,看向冀州巨鹿方向,喃喃自语道:“角哥,虽然你我是笔友,但是,我还是得打你,谁让你是反贼,我是忠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