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包抄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炮弹成片成片的飞往德军防线,然后在德军防内炸出一个个火球一道道水柱......这给人一种渡河作战的感觉,不过这似乎也的确可以看作是渡河作战,因为此时的苏罗维基诺已经可以说是一条河了。
爆炸声一阵紧接着一阵,整整持续了一小时。
这就是得到最高统帅部全力支持的好处之一......补给充足。
据佐洛塔廖夫说,最高统帅部亲自参与了第51集团军补给的调配。
“第112次、第***次,这两列补给是临时抽调来的!”佐洛塔廖夫说:“斯大林同志亲自批示的两列车!”
这在佐洛塔廖夫看起来或许是天大的事,但舒尔卡却不觉得怎么样,因为是否是斯大林亲自批示,装载的弹药还是弹药,甚至数量也不会因此变多,当然威力也不会更大。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一路上的中转站都是以这两列车优先,即便让其它车辆等几小时也是如此。
不过这似乎是必要的,因为此时此刻应该说就是苏罗维基诺也就是第51集团军的战斗最重要......此时苏罗维基诺所需要的补给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部队穿插的准备、炮火准备所需要的弹药,以及新增两个航空师所需的弹药和燃油,所有的这些都要求在一天之内补足或者至少也要差不多。
之所以允许“差不多”,是因为在第51集团军实施穿插时后勤部队还可以不断的将补给往上送,这一部份的补给就可以缓一缓,但用于炮火准备的炮弹以及航空师作战的弹药的燃油那是一刻都不能缓的。
所有的这一切在最高统帅和特鲁法诺夫的指挥下都顺利完成了。
其中相当一部份是直接把运往顿河方面军的补给直接转向送给了第51集团军,这使顿河方面军甚至有几支部队因此弹尽粮绝。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补给的充实给了第51集团军很大的底气,像这种集团军级规模进攻的炮火准备也能持续一小时。
不过这绝不是浪费,因为此时的炮火准备的效果出奇的好。
主要原因是敌人无法藏在弹坑和战壕里......弹坑和战壕大多数都被水淹了,能藏在其中的就不需要浪费炮弹炸。
简单的说,就是德军士兵被逼出藏身处要么游在水面要么爬往高处,比如更高的建筑、突出的小山包等等。
但因为人多地少,所以这些建筑及小山包往往都挤满了人,只要随便一发炮弹落在其中就能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舒尔卡就在阵地前沿举着望远镜渐渐的看着。
佐洛塔廖夫任命舒尔卡为海军步兵团临时指挥......为什么是“临时指挥”就不用说了,海军步兵团是临时组建用于进攻苏罗维基诺的,打下苏罗维基诺之后他们又要归建返回自己的部队。
这临时指挥原本应该交给海军军官,比如哈里切夫,因为他们更熟悉海军的两栖登陆作战。
但佐洛塔廖夫却坚持由舒尔卡负责。
“我们不能出半点差错,舒尔卡同志!”佐洛塔廖夫说:“你知道的,这支海军步兵独立团并不是单纯由海军步兵组成,他们中有许多步兵。所以,我们需要一名既会指挥海军又会指挥步兵的人!”
这话说的确有几分道理。
同时,对苏罗维基诺的战斗也不能说是两栖登陆战,它应该说是两栖登陆战与巷战的结合......德军士兵更多的会逼入苏罗维基诺城区躲在建筑中,所以这种战斗本身就有其复杂性。
舒尔卡的应对方式,就是干脆将海军与步兵以两栖登陆船为单位混编,也就是每艘两栖登陆船都由固定人数的海军步兵与普通步兵组成:海军步兵负责驾驶、火力掩护和指挥协同,普通步兵则负责占领建筑、清除残敌。
这时“突突”几声轻响,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这是约定的进攻信号......进攻信号不是固定的,信号弹通常有红、绿、白三种,并且可以用一发、两发、三发等表示不同的信息。
只不过红色比较显眼传播距离远,同时苏军也喜欢红色,于是通常用三发红色信号弹表示“进攻”的意思。
炮火马上就转入向敌人纵深延伸。
舒尔卡朝身边的安德里安卡点了下头,安德里安卡一挥手中的信号旗下令:“为了苏联!为了斯大林,前进!”
“前进!”
“前进!”
......
命令一声声下达,接着马达声很快就“隆隆”的响了起来,早就做好准备的两栖登陆船一艘艘的从高地后方拐了出来朝苏罗维基诺驶去。
在这样的浅滩,两栖登陆船可以说是神器。
因为如果对于车来说,被水淹的地区无法通过,对于船来说半深不浅的位置容易搁浅。
而两栖登陆船却是水陆两用,于是不管是深水还是浅滩对它来说都可以无视。
部队很快就分成三个部份:一部份往左翼,另一部份往右翼,还有一部份从正面接近。
舒尔卡带领着哈里切夫的第四营从左翼包抄......虽然正面兵力最多有三个营,但重点还是左、右两翼的一个营。
原因很简单,此时德军肯定正在撤出泛洪区的过程中,两翼能否快速到达并切断敌人的退路就意味着能否及时有效的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不过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赶到后方,一路上水里就已经到处都是在水中挣扎、奔逃的敌人......有德国人也有罗马尼亚人,还有意大利人。
有些人甚至还在水中呼救。
苏军当然没有这么傻会去救他们,直接举起步枪“砰砰”几声就将他们了结了。
散乱的敌人很多,两栖登陆船一边前进一边用装在船头的郭留诺夫**扫射,船上的士兵们也纷纷举枪射击,被困在水中的敌人根本无力反抗,因为他们有些在水里游、有些抱着浮在水面的木头上、有的爬上了电线竿,还有许多人甚至连步枪都没有。
对于苏军来说,他们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炮弹成片成片的飞往德军防线,然后在德军防内炸出一个个火球一道道水柱......这给人一种渡河作战的感觉,不过这似乎也的确可以看作是渡河作战,因为此时的苏罗维基诺已经可以说是一条河了。
爆炸声一阵紧接着一阵,整整持续了一小时。
这就是得到最高统帅部全力支持的好处之一......补给充足。
据佐洛塔廖夫说,最高统帅部亲自参与了第51集团军补给的调配。
“第112次、第***次,这两列补给是临时抽调来的!”佐洛塔廖夫说:“斯大林同志亲自批示的两列车!”
这在佐洛塔廖夫看起来或许是天大的事,但舒尔卡却不觉得怎么样,因为是否是斯大林亲自批示,装载的弹药还是弹药,甚至数量也不会因此变多,当然威力也不会更大。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一路上的中转站都是以这两列车优先,即便让其它车辆等几小时也是如此。
不过这似乎是必要的,因为此时此刻应该说就是苏罗维基诺也就是第51集团军的战斗最重要......此时苏罗维基诺所需要的补给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部队穿插的准备、炮火准备所需要的弹药,以及新增两个航空师所需的弹药和燃油,所有的这些都要求在一天之内补足或者至少也要差不多。
之所以允许“差不多”,是因为在第51集团军实施穿插时后勤部队还可以不断的将补给往上送,这一部份的补给就可以缓一缓,但用于炮火准备的炮弹以及航空师作战的弹药的燃油那是一刻都不能缓的。
所有的这一切在最高统帅和特鲁法诺夫的指挥下都顺利完成了。
其中相当一部份是直接把运往顿河方面军的补给直接转向送给了第51集团军,这使顿河方面军甚至有几支部队因此弹尽粮绝。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补给的充实给了第51集团军很大的底气,像这种集团军级规模进攻的炮火准备也能持续一小时。
不过这绝不是浪费,因为此时的炮火准备的效果出奇的好。
主要原因是敌人无法藏在弹坑和战壕里......弹坑和战壕大多数都被水淹了,能藏在其中的就不需要浪费炮弹炸。
简单的说,就是德军士兵被逼出藏身处要么游在水面要么爬往高处,比如更高的建筑、突出的小山包等等。
但因为人多地少,所以这些建筑及小山包往往都挤满了人,只要随便一发炮弹落在其中就能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舒尔卡就在阵地前沿举着望远镜渐渐的看着。
佐洛塔廖夫任命舒尔卡为海军步兵团临时指挥......为什么是“临时指挥”就不用说了,海军步兵团是临时组建用于进攻苏罗维基诺的,打下苏罗维基诺之后他们又要归建返回自己的部队。
这临时指挥原本应该交给海军军官,比如哈里切夫,因为他们更熟悉海军的两栖登陆作战。
但佐洛塔廖夫却坚持由舒尔卡负责。
“我们不能出半点差错,舒尔卡同志!”佐洛塔廖夫说:“你知道的,这支海军步兵独立团并不是单纯由海军步兵组成,他们中有许多步兵。所以,我们需要一名既会指挥海军又会指挥步兵的人!”
这话说的确有几分道理。
同时,对苏罗维基诺的战斗也不能说是两栖登陆战,它应该说是两栖登陆战与巷战的结合......德军士兵更多的会逼入苏罗维基诺城区躲在建筑中,所以这种战斗本身就有其复杂性。
舒尔卡的应对方式,就是干脆将海军与步兵以两栖登陆船为单位混编,也就是每艘两栖登陆船都由固定人数的海军步兵与普通步兵组成:海军步兵负责驾驶、火力掩护和指挥协同,普通步兵则负责占领建筑、清除残敌。
这时“突突”几声轻响,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这是约定的进攻信号......进攻信号不是固定的,信号弹通常有红、绿、白三种,并且可以用一发、两发、三发等表示不同的信息。
只不过红色比较显眼传播距离远,同时苏军也喜欢红色,于是通常用三发红色信号弹表示“进攻”的意思。
炮火马上就转入向敌人纵深延伸。
舒尔卡朝身边的安德里安卡点了下头,安德里安卡一挥手中的信号旗下令:“为了苏联!为了斯大林,前进!”
“前进!”
“前进!”
......
命令一声声下达,接着马达声很快就“隆隆”的响了起来,早就做好准备的两栖登陆船一艘艘的从高地后方拐了出来朝苏罗维基诺驶去。
在这样的浅滩,两栖登陆船可以说是神器。
因为如果对于车来说,被水淹的地区无法通过,对于船来说半深不浅的位置容易搁浅。
而两栖登陆船却是水陆两用,于是不管是深水还是浅滩对它来说都可以无视。
部队很快就分成三个部份:一部份往左翼,另一部份往右翼,还有一部份从正面接近。
舒尔卡带领着哈里切夫的第四营从左翼包抄......虽然正面兵力最多有三个营,但重点还是左、右两翼的一个营。
原因很简单,此时德军肯定正在撤出泛洪区的过程中,两翼能否快速到达并切断敌人的退路就意味着能否及时有效的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不过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赶到后方,一路上水里就已经到处都是在水中挣扎、奔逃的敌人......有德国人也有罗马尼亚人,还有意大利人。
有些人甚至还在水中呼救。
苏军当然没有这么傻会去救他们,直接举起步枪“砰砰”几声就将他们了结了。
散乱的敌人很多,两栖登陆船一边前进一边用装在船头的郭留诺夫**扫射,船上的士兵们也纷纷举枪射击,被困在水中的敌人根本无力反抗,因为他们有些在水里游、有些抱着浮在水面的木头上、有的爬上了电线竿,还有许多人甚至连步枪都没有。
对于苏军来说,他们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