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所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国子学策试前一日,秦淮河畔,朱雀航(桥)旁,书市里,李笠正在看书。
他看着手中一卷卷手抄本,惊叹这个时代文学的兴盛,也惊叹文化传播技术之落后。
这个时代,书都是一卷卷的,没有“本”的形制;书籍上的字,全都是手写上去,没有“印刷”这种说法。
雕版印刷术还没出现,书籍传播全靠手抄。
加上纸贵,所以书籍的价格不便宜,而手抄本书籍的质量参差不齐,错字别字漏字在所难免,很容易误导读者。
加上没有“出版社”,许多书籍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买得全,严重阻碍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即便如此,建康朱雀航旁边书市依旧热闹,各家书肆出售各种书籍、画作、日历以及各种纸制品。
有需求,就会催生相应的产业,巨大的需求,导致佣书(抄写书籍)业兴旺发达,无数家境拮据的读书人,以给人佣书为生。
官署里有专门抄写的书吏,书吏有时又做兼职,给书肆抄书。
书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大量雇佣抄书人,抄写热销的书籍,官宦人家也雇佣抄书人,将自己借来的书快速“复制”,亦或是将自家藏书“备份”。
寺庙同样雇人抄写经书,所以“人形印刷机”的需求很大,维持着欣欣向荣的“文化市场”。
一旁,书肆伙计见这位挑了半天书,结果好像没有要买的意思,心里恼火,但面上极力挤出笑容,问:
“郎君想要什么书?小店虽然不大,但书籍种类繁多,想来一定有郎君要买的书。”
李笠瞥了一眼这伙计,看出对方有些皮笑肉不笑,便说:“《春秋》有么?”
“有,不过不知郎君要的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都要。”
“有,小店都有,不知郎君还要不要注...”
“全都要,多少钱?”
听得客人如此豪迈,伙计激动万分,忙不迭点头,讨价还价之后谈妥,几乎要飞到掌柜那里,招呼其他伙计一起备书。
看着喜上眉梢的掌柜,李笠觉得良心好受了一些,他买书,不是为了走文学路线,而是要长点见识。
李笠当然不是文盲,作为现代人的原因,掌握了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及见闻在这个时代无人能敌。
但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他就是文盲。
对此,李笠不在乎,但在乎的是被人当面“明夸实骂”时,自己却听不出来。
读书人骂人的套路很多,骂人不吐脏字,最嚣张的就是骂人别人还听不出来,甚至还以为是被夸,喜滋滋的。
李笠不奢求自己‘学贯古今’,只求达到郡学学生的水平,平日里和人打交道,好歹听得懂对方借古喻今时,到底是夸自己还是骂自己。
那么,五经之中,记事的《春秋》、记言的《尚书》,就是不错的读物。
李笠打算平日里看书以作消遣,调剂一下心情,否则整天想着赚钱会走火入魔的。
然而他的闲暇时间有限,考虑到关公《春秋》不离手,夜下挑灯看书逼格满满,于是李笠决定读《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经,指的是儒家典籍,《春秋》由孔子编修而成,以鲁国史料为基准,记录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两万余字却记录了将近三百年历史,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而解释“经”的著作,名为“传”。
李笠从刘德才那里知道,对《春秋》进行解释、补充的书,传世有三传,称为“春秋三传”。
即左丘明所著《左传》,公羊氏所著《公羊传》,谷(穀)梁氏所著《谷梁传》,三传注释《春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其中《左传》偏向历史人物事件,且内容极为丰富,可以当做故事书来看,以常人的接受程度而言,《左传》是最“友好”的。
但是,三传同样有些晦涩难懂,还得需要传之注释,才能读懂三传,进而读懂《春秋》。
晋时杜预注《左传》,汉时何休注《公羊传》,晋时范宁注《谷梁传》,其著作,当然也得买。
买了还不行,不通“古文”的李笠,未必看得懂这些著作,所以有不懂的地方,得请人来讲解。
一部《春秋》,想要读懂,要买许多书,还得请人讲解,为此还得脱产专门学习。
由此可以见,学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有多困难。
许多人为了一日两餐而奔波,根本就没有时间脱产学知识,更别说攒钱买书、请先生。
李笠正感慨间,有一人背着布囊匆匆而来,似乎是这家书肆的抄手,带着抄好的书籍来交付。
伙计清点着年轻人送来的书籍,随后拿出一卷,笑着对李笠说:“郎君要的书缺货,现在刚好送到。”
李笠借过书,展开看了看,发现字体清秀,看起来很顺眼,不由得看了看那年轻人。
其人样貌平平,身材一般,略高,方脸、大鼻子,大概二十来岁年纪,眼睛微眯,似乎是因为用眼过度,有些近视所致。
抄手为了赶工,必然夜里挑灯抄书,蜡烛很贵用不起,只能用油灯,然而油灯的光照较差,长期这样看书、写字的话容易损伤视力。
公廨里的文吏因为“案牍劳形”,也多有这种眯眼看人的毛病,比如李笠的世叔刘德才,就是如此。
年轻人见李笠看着自己,笑了笑,点点头,和掌柜结算之后,便掉头离开。
。。。。。。
清晨,国子学门前,不断有牛车在门前停下,随行僮仆把小梯搭好,车内走下衣着儒雅的青少年,翩翩然走进大门。
牛车随后向前走,后续又有牛车上前,在国子学门前“下客”。
各家车夫停好牛车后,要和僮仆一起等候自家郎君出来,因为出来得早,所以他们大多没来得及吃朝食。
街道另一头的街口,就有摊贩摆着食摊,于是许多人走向食摊,购买朝食。
准备混入国子学长见识的李笠,此时如寻常学子般打扮,带着两个随从,徒步走向国子学,打算吃过朝食再进去。
原本此事由随从代劳即可,但他口味有些叼,懒得吩咐那么多,索性自己去买,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挑挑选选。
这个时代的平民饮食是一日两餐,即朝食、夕食,如果朝食吃不饱,很容易饿肚子,李笠的饭量大,当然要买足额的早餐。
他喜欢吃裹蒸,这是一种蒸食,类似于后世小粽子,正好有食摊卖。
来到裹蒸摊前,却见中年摊主忙碌着,旁边搭手的小工,李笠居然认得:却是昨日在书肆买书时,碰到的那个年轻人。
“这么早。”李笠打招呼。
他是外地人,所以口音独特,对方很快认出了李笠,笑着点点头:“裹蒸不错的,要几个?”
“有何口味?我要桃仁馅的。”李笠看着上层蒸笼里仅剩的一个裹蒸,只觉食欲大开。
“有,三文一个,要几个?”
李笠目测裹蒸的分量,伸出右手,摊开:“我要五个,还有么。”
“好嘞!桃仁裹蒸五个!十五文!”年轻人应道,打开蒸笼,露出里面热腾腾的裹蒸。
李笠掏钱,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裹蒸时,问对方:“足下常在此帮忙?”
“嗨,只是今日而已,摊主是我邻居,今日缺个帮手,我便帮帮忙。”年轻人爽快的回答。
见李笠的打扮,似乎是学子,便说:“今日策试,郎君可得加把劲。”
“承你吉言,可惜,我是来旁听的。”
“听郎君口音,江州人?”
“正是,不知足下?”
“我本地人。”
李笠见对方颇为健谈,便说:“佣书不易,夜里挑灯抄写,容易伤眼,足下可得注意些。”
“嗨,为了生计,顾不得那么多..郎君拿好。”年轻人将裹蒸递给李笠,李笠放下钱,接了裹蒸,走回到一旁吃起来。
他来建康的时间比较合适,正好碰上国子学举行策试(又名射策),国子学春天二三月“招生”,当年冬十月便举行考试。
也就是说,国子学生在国子学内只需要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参加策试。
成绩合格,便能入仕。
李笠想见识一下考试盛况,哪怕只是在考场外旁观,能够和其他学子聊聊天,也是长见识的机会。
吃完裹蒸,交代随从几句,往国子学大门走去。
再经过食摊时,却见旁边过来一人,对那忙碌的年轻人低声还说:“哎哟,你还在磨蹭什么,快走,不然来不及了!”
“好嘞。”年轻人和摊主低声说了几句,放下手中的活,跟着那往一边街道跑去。
李笠看看方向,好像那边是国子学的侧门,心里觉得好奇:你不光佣书、摆摊,原来也在国子学打工的?
或者,也是学子?
国子学里的学生,要么是官宦子弟,要么是士族子弟,只有极少部分,是真正的寒族子弟,至于平民,好像没有。
李笠觉得,这位年轻人在路边摆摊,而且还是在国子学附近摆摊,恐怕不会是学子,否则太“有辱斯文”了。
一边想,一边走,随着三五成群的学子走向国子学,因为衣着得体,看上去和其他学子无异,所以并未引起门吏注意。
国子学允许旁听,所以平日进出国子学的人不少,李笠成功混了进去,很快就来到了考场外。
李笠看着戒备森严的考场大门,以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的年轻人,有些期待:即便是看热闹的人,其中恐怕有来头的也不少,说不定今日有奇遇?
国子学策试前一日,秦淮河畔,朱雀航(桥)旁,书市里,李笠正在看书。
他看着手中一卷卷手抄本,惊叹这个时代文学的兴盛,也惊叹文化传播技术之落后。
这个时代,书都是一卷卷的,没有“本”的形制;书籍上的字,全都是手写上去,没有“印刷”这种说法。
雕版印刷术还没出现,书籍传播全靠手抄。
加上纸贵,所以书籍的价格不便宜,而手抄本书籍的质量参差不齐,错字别字漏字在所难免,很容易误导读者。
加上没有“出版社”,许多书籍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买得全,严重阻碍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即便如此,建康朱雀航旁边书市依旧热闹,各家书肆出售各种书籍、画作、日历以及各种纸制品。
有需求,就会催生相应的产业,巨大的需求,导致佣书(抄写书籍)业兴旺发达,无数家境拮据的读书人,以给人佣书为生。
官署里有专门抄写的书吏,书吏有时又做兼职,给书肆抄书。
书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大量雇佣抄书人,抄写热销的书籍,官宦人家也雇佣抄书人,将自己借来的书快速“复制”,亦或是将自家藏书“备份”。
寺庙同样雇人抄写经书,所以“人形印刷机”的需求很大,维持着欣欣向荣的“文化市场”。
一旁,书肆伙计见这位挑了半天书,结果好像没有要买的意思,心里恼火,但面上极力挤出笑容,问:
“郎君想要什么书?小店虽然不大,但书籍种类繁多,想来一定有郎君要买的书。”
李笠瞥了一眼这伙计,看出对方有些皮笑肉不笑,便说:“《春秋》有么?”
“有,不过不知郎君要的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都要。”
“有,小店都有,不知郎君还要不要注...”
“全都要,多少钱?”
听得客人如此豪迈,伙计激动万分,忙不迭点头,讨价还价之后谈妥,几乎要飞到掌柜那里,招呼其他伙计一起备书。
看着喜上眉梢的掌柜,李笠觉得良心好受了一些,他买书,不是为了走文学路线,而是要长点见识。
李笠当然不是文盲,作为现代人的原因,掌握了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及见闻在这个时代无人能敌。
但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他就是文盲。
对此,李笠不在乎,但在乎的是被人当面“明夸实骂”时,自己却听不出来。
读书人骂人的套路很多,骂人不吐脏字,最嚣张的就是骂人别人还听不出来,甚至还以为是被夸,喜滋滋的。
李笠不奢求自己‘学贯古今’,只求达到郡学学生的水平,平日里和人打交道,好歹听得懂对方借古喻今时,到底是夸自己还是骂自己。
那么,五经之中,记事的《春秋》、记言的《尚书》,就是不错的读物。
李笠打算平日里看书以作消遣,调剂一下心情,否则整天想着赚钱会走火入魔的。
然而他的闲暇时间有限,考虑到关公《春秋》不离手,夜下挑灯看书逼格满满,于是李笠决定读《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经,指的是儒家典籍,《春秋》由孔子编修而成,以鲁国史料为基准,记录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两万余字却记录了将近三百年历史,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而解释“经”的著作,名为“传”。
李笠从刘德才那里知道,对《春秋》进行解释、补充的书,传世有三传,称为“春秋三传”。
即左丘明所著《左传》,公羊氏所著《公羊传》,谷(穀)梁氏所著《谷梁传》,三传注释《春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其中《左传》偏向历史人物事件,且内容极为丰富,可以当做故事书来看,以常人的接受程度而言,《左传》是最“友好”的。
但是,三传同样有些晦涩难懂,还得需要传之注释,才能读懂三传,进而读懂《春秋》。
晋时杜预注《左传》,汉时何休注《公羊传》,晋时范宁注《谷梁传》,其著作,当然也得买。
买了还不行,不通“古文”的李笠,未必看得懂这些著作,所以有不懂的地方,得请人来讲解。
一部《春秋》,想要读懂,要买许多书,还得请人讲解,为此还得脱产专门学习。
由此可以见,学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有多困难。
许多人为了一日两餐而奔波,根本就没有时间脱产学知识,更别说攒钱买书、请先生。
李笠正感慨间,有一人背着布囊匆匆而来,似乎是这家书肆的抄手,带着抄好的书籍来交付。
伙计清点着年轻人送来的书籍,随后拿出一卷,笑着对李笠说:“郎君要的书缺货,现在刚好送到。”
李笠借过书,展开看了看,发现字体清秀,看起来很顺眼,不由得看了看那年轻人。
其人样貌平平,身材一般,略高,方脸、大鼻子,大概二十来岁年纪,眼睛微眯,似乎是因为用眼过度,有些近视所致。
抄手为了赶工,必然夜里挑灯抄书,蜡烛很贵用不起,只能用油灯,然而油灯的光照较差,长期这样看书、写字的话容易损伤视力。
公廨里的文吏因为“案牍劳形”,也多有这种眯眼看人的毛病,比如李笠的世叔刘德才,就是如此。
年轻人见李笠看着自己,笑了笑,点点头,和掌柜结算之后,便掉头离开。
。。。。。。
清晨,国子学门前,不断有牛车在门前停下,随行僮仆把小梯搭好,车内走下衣着儒雅的青少年,翩翩然走进大门。
牛车随后向前走,后续又有牛车上前,在国子学门前“下客”。
各家车夫停好牛车后,要和僮仆一起等候自家郎君出来,因为出来得早,所以他们大多没来得及吃朝食。
街道另一头的街口,就有摊贩摆着食摊,于是许多人走向食摊,购买朝食。
准备混入国子学长见识的李笠,此时如寻常学子般打扮,带着两个随从,徒步走向国子学,打算吃过朝食再进去。
原本此事由随从代劳即可,但他口味有些叼,懒得吩咐那么多,索性自己去买,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挑挑选选。
这个时代的平民饮食是一日两餐,即朝食、夕食,如果朝食吃不饱,很容易饿肚子,李笠的饭量大,当然要买足额的早餐。
他喜欢吃裹蒸,这是一种蒸食,类似于后世小粽子,正好有食摊卖。
来到裹蒸摊前,却见中年摊主忙碌着,旁边搭手的小工,李笠居然认得:却是昨日在书肆买书时,碰到的那个年轻人。
“这么早。”李笠打招呼。
他是外地人,所以口音独特,对方很快认出了李笠,笑着点点头:“裹蒸不错的,要几个?”
“有何口味?我要桃仁馅的。”李笠看着上层蒸笼里仅剩的一个裹蒸,只觉食欲大开。
“有,三文一个,要几个?”
李笠目测裹蒸的分量,伸出右手,摊开:“我要五个,还有么。”
“好嘞!桃仁裹蒸五个!十五文!”年轻人应道,打开蒸笼,露出里面热腾腾的裹蒸。
李笠掏钱,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裹蒸时,问对方:“足下常在此帮忙?”
“嗨,只是今日而已,摊主是我邻居,今日缺个帮手,我便帮帮忙。”年轻人爽快的回答。
见李笠的打扮,似乎是学子,便说:“今日策试,郎君可得加把劲。”
“承你吉言,可惜,我是来旁听的。”
“听郎君口音,江州人?”
“正是,不知足下?”
“我本地人。”
李笠见对方颇为健谈,便说:“佣书不易,夜里挑灯抄写,容易伤眼,足下可得注意些。”
“嗨,为了生计,顾不得那么多..郎君拿好。”年轻人将裹蒸递给李笠,李笠放下钱,接了裹蒸,走回到一旁吃起来。
他来建康的时间比较合适,正好碰上国子学举行策试(又名射策),国子学春天二三月“招生”,当年冬十月便举行考试。
也就是说,国子学生在国子学内只需要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参加策试。
成绩合格,便能入仕。
李笠想见识一下考试盛况,哪怕只是在考场外旁观,能够和其他学子聊聊天,也是长见识的机会。
吃完裹蒸,交代随从几句,往国子学大门走去。
再经过食摊时,却见旁边过来一人,对那忙碌的年轻人低声还说:“哎哟,你还在磨蹭什么,快走,不然来不及了!”
“好嘞。”年轻人和摊主低声说了几句,放下手中的活,跟着那往一边街道跑去。
李笠看看方向,好像那边是国子学的侧门,心里觉得好奇:你不光佣书、摆摊,原来也在国子学打工的?
或者,也是学子?
国子学里的学生,要么是官宦子弟,要么是士族子弟,只有极少部分,是真正的寒族子弟,至于平民,好像没有。
李笠觉得,这位年轻人在路边摆摊,而且还是在国子学附近摆摊,恐怕不会是学子,否则太“有辱斯文”了。
一边想,一边走,随着三五成群的学子走向国子学,因为衣着得体,看上去和其他学子无异,所以并未引起门吏注意。
国子学允许旁听,所以平日进出国子学的人不少,李笠成功混了进去,很快就来到了考场外。
李笠看着戒备森严的考场大门,以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的年轻人,有些期待:即便是看热闹的人,其中恐怕有来头的也不少,说不定今日有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