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整军出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400章整军出发(今天一更)
而中秋节过去,李泰愉快的发放着月饼,给整个河南道的百姓发福利。
与此同时,鸿胪寺那边高季辅也传来消息,因为圣人下达把异族驱逐的命令,鸿胪寺想要购入异族的难度大幅度的增加了。
以往只要跟长安里面那些被繁华长安迷晕的突厥贵人打声招呼,他们还是很愿意把自己麾下的异族卖给鸿胪寺。
毕竟对于很多突厥贵人来说,他们的东突厥都给灭掉了,他们麾下的根本不是他们的族人只是他们的财富而已。
但现在随着这批人被清理出长安,鸿胪寺哪怕想操作,这操作难度上也高了不少。
所以就算鸿胪寺此刻也是在找新的货源,跟李泰表示这交易要先停一停了。
李泰听到这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表示自己不着急,等到鸿胪寺继续找货源就是了。
原本鸿胪寺上上下下过得挺滋润的,现在这条线断了,叫苦得肯定是鸿胪寺内部人员。
毕竟别得不说,原本靠着这条贸易线,鸿胪寺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不说分到多少钱,但过年过节多收到一份福利终归是有的。
现在这条线断了,怕每年的年终红包都要扁不少。
所以过几个月,让这些人穷一穷,李泰觉得鸿胪寺肯定比自己更热情开辟新货源。
不过,这种异族人断绝,虽然短时间内还是有吐蕃人顶着,所以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但李泰清楚,没有源源不断的异族人给自己做牛做马,自己想进行全面建设,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压力的。
这种压力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口有上限,有些基础性的却又十分危险的工作,就是需要有命填进去的。
异族人李泰不当他们是人,来个眼不见为净,损耗了就损耗了。
但大唐百姓,李泰恨不得他们长命百岁,最好每个人生十个八个的子女,以最快速度恢复大唐人口,所以有些工作能不交给百姓,那就别交给百姓。
就在这时候,李泰听到李世民准备讨伐高昌国的消息,这不由让李泰心中一喜。
高昌国虽然在大唐来说算是小国,但实际上也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国家了。
自己要求也不多,若能从中分一杯羹人口,那短时间内也倒是不用再担心劳力。
李泰想到这里,便果断写信给李世民,表示自己听到大唐要征讨高昌国的消息,自己相信大唐武运昌隆,定然能把高昌国顺利灭国。
只希望到时候,能不能把说高昌国内的非汉族人,全部送到洛阳来,其中以男子一人一贯,女子一人五百文的价格收购。
李泰写好了后,便把这个信件交给八百里加急,以最快速度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哼哼,朕遇刺的时候,都不见你这般积极!”
李世民看着李泰让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手上的信件不由冷哼,把手中的信件递给房玄龄。
“青雀,看起来是想要跟朝廷做生意!”李世民开口道,“房卿,你怎么看?”
房玄龄看着李泰送过来的这一份信件,摇头道,“真不知道应该说魏王是有钱好,还是应该说魏王胡来好!”
“房卿的意思是,不要答应青雀此事?”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惆怅。
“高昌乃是高昌王鞠文泰横行跋扈,无视天威,但此事于高昌百姓何干。
如今魏王愿意劳动其筋骨,文化其精神,正是我大唐应有之意。
这件事要告知侯君集,就说只要他能将一名高昌的壮汉送到长安就赏五百文,送一名高昌妙龄女子来长安,便赏赐两百文!”房玄龄很是严肃道。
不答应?怎么可能不答应!
自从你们要弄什么军士改革,一个说要吃肉食,一个说要甲胄加铁,这些都是要钱的啊!
知道让我这个管钱的人多头大吗!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冤大头出来了,啊呸,好不容易大慈大悲的魏王给朝廷一笔订单,自己凭什么要拒绝。
哪怕到时候侯君集只给自己弄来了十万的高昌壮汉,到时候朝廷也能收个五万贯啊。
五万贯,别得不说,至少给军队的伙食绝对是足够了。
所以,对这种打仗居然还有这额外好处的事,反正朝廷不会拒绝的。
毕竟冲着灭亡高昌国去的,谁还管高昌国的百姓将来下场会怎么样。
当然在房玄龄看来,以后西域那块地方,怕还是乱世之秋,别以为大唐灭了高昌国就结束了,怕是恰恰相反,这才刚刚开始。
毕竟西突厥还活着,以后怕多得是在西域那块土地上交战的时候。
这时候能给当地的百姓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来到大唐来,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新人生的开启。
魏王这人说节操到底还是有底线的。
虽然对异族从来不把对方当人看,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冷漠,房玄龄模拟李泰思维的都会感觉到了几分震惊。
但魏王对大唐的百姓,是真的非常仁慈,恨不得衣食住行方方方面面都让百姓过得舒服,关心程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至少贞观一朝,在房玄龄看来,已经算得上是对百姓非常非常不错了。
但在魏王看来却非常不够,从农业学府的建立,以及各种依附农业学府所建立出来的各种体系,房玄龄能看得出来,魏王一举一动都是为了给与百姓方便而去做的。
甚至魏王鼓动百姓参与到建设中来,已经没谁再弹劾魏王横征暴敛了。
朝廷上下通过魏王的事也都知道,只要伱给钱,实际上百姓们是非常乐于给朝廷干活的。
但问题是,除了魏王匪夷所思的能够掏钱让百姓干活以外,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征调徭役,而不是给百姓掏钱,没办法,不是谁都像是魏王那样有钱的。
要是按照魏王那种操作来,房玄龄感觉朝廷的财政说不定五年就崩溃了。
“真的很想要学魏王的印钱手段,否则一人一贯,那些高昌人哪里值这个价!”
房玄龄叹了一口气对李世民说道,“臣去给侯君集总管拟定诏令了!”
“嗯!”李世民点头说道。
很快一份诏书便是送到了正在整军的侯君集手上,侯君集看着这诏书上面的奖赏,不由摇摇头说道,“高昌人哪里来得这般值钱,房玄龄管钱真是不知道财米油盐。”
侯君集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副官说道,“告知全军,圣上有旨,一个完好高昌壮汉俘虏值两百文,一个高昌女子值一百文,不过需得到长安后结算,算是朝廷给他们的赏赐!”
副官听到侯君集的话,不由兴奋的答应下来。
说实话,这次规定并没有一定是军人,只要是高昌人就可以,对士卒来说,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活了。
因为只要答应了,普通百姓一般上是根本反抗不了军队的掳掠,现在军令上指明只要是壮汉与女子就行,操作起来就简单了。
这时候的禄东赞也在军队中,也清楚知道侯君集下达的命令,禄东赞忍不住的感慨道,
“唐人的确是富有,能以钱币激发将士们士气,若我吐蕃也这般奢侈……”
禄东赞想到这里,不由甩了甩脑袋,把这荒谬的想法从自己的脑海中甩出去。
毕竟大唐这么有钱才能这么干,对吐蕃来说,俘虏跟底层士卒有个屁关系,那都是属于部落首领贵族的。
而大唐这种让底层的士卒享受到了优惠的政策,让禄东赞不由耳目一新。
“大唐军队注重底层士卒利益,尤其是每位士卒自身都是拥有耕田,不需要赋税的兵户。
他们只需要战争,如果没有战争,那他们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百姓,但只要有战争,那他们便能通过战争,让他们获得向上攀爬的渠道。
这渠道有纯粹的财富,也有地位上的提升,这是我们吐蕃所没有的!”
禄东赞看着大唐的军事制度,神色中带着几分的凝重,他有些庆幸自己的天赋是冷静,并且上次交手自己也没有丝毫大意。
若上一次交锋,自己只要稍稍大意一点,面对这样的对手真的太危险了。
“不过若如此,想要把吐蕃军队制度向大唐军队制度改革,那需要改得就不仅只是军事。
还有大唐所特有的叫做均田制的制度,若学习大唐的均田制,又需要学习赋税制度。
必须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把底层的人当做是人的做法,若进行改革,怕是会受到部落贵族的抵制。
因为对他们来说,部落中的百姓并不是人,而是他们的财富。
想要让他们的财富脱离,怕是会引起不小的争端。”
因为禄东赞更多算是在偷学,很多东西禄东赞根据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能有一点理解,甚至能够触类旁通,想到某些制度的关联性质。
但必须值得一提的是,这时代是吐蕃还处于奴隶部落时期,历史上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有了契机主动向大唐学习文化,让大唐派人来协助松赞干布完成了政治改革。
哪怕在松赞干布死后,禄东赞又接过了松赞干布的火炬,整个过程也与旧贵族妥协了不少的条件,这才成功完成吐蕃的政治改革,奠定将来吐蕃成为雪域帝国的根基。
但现在的禄东赞到底不是华夏出身,并不理解改革这种事对国家来说到底意为什么。
也不清楚,这种对于旧贵族来说几乎是割肉的疼痛,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甚至整个吐蕃,若要实行均田制与府兵制,不是说这制度不行,而是怕吐蕃内部必然会爆发出一阵不小的动乱。
因为这两种制度的都是建立在把人当做是人来看的基础上的,对以部落奴隶制度为主的现在吐蕃,受到的抵制可想而知。
但吐蕃如果真的能借用这制度实现蜕变,那吐蕃必然是会散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因为这不仅让原本只被当做财产看待的吐蕃底层百姓拥有自己的私产,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上升渠道。
尤其通过战争能获得上升可能,则会让普通百姓绝对非常勇于战争。
这制度能实行五年,吐蕃必然恢复国力,实行十年怕会成为整个大唐都不能忽视的威胁。
就在禄东赞还在思索时,整个大军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兰州。
而这里是王玄策与侯君集会师的地点,而王玄策这次带得人不多,也就自己统率的三千骑兵,以及田长耕率领的两千学府兵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薛仁贵统率的三千学府兵被拆分了,只有一千本部跟着来到长安,还有一部分的人是朝廷补充到薛仁贵的本部里面。
薛仁贵的本部或多或少都是升官了,但因为薛仁贵成为了拱卫长安的力量,不可能全部都用学府兵,需要一定程度的掺沙子。
而补充进来的人,在长安这边想要掌握军团天赋倒是容易。
李靖,李世民都是会捏天赋的家伙,真正问题是甲胄,李泰接了单子给他们生产出来了。
而剩下来的一部分则留给了田长耕继续在青藏高原上磨炼,带新的学府兵。
这次征讨突厥,王玄策思索了一下,决定自己带五千人就好,三千骑兵,两千学府甲兵,至少王玄策觉得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对手,自己不求有功,但跑肯定是能够跑得掉的。
只不过,侯君集看着王玄策的到来冷哼了一声。
毕竟再怎么说王玄策都是踩着自己脸面声威赫赫,侯君集对王玄策有好脸色那才怪了。
而王玄策对侯君集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因为王玄策也很是清楚,自己就算是想要舔侯君集,这侯君集却也未必会给自己好脸色,与其如此,还不如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了。
到时候就算侯君集打仗不利,反正也不关自己事,所以王玄策的军队跟着侯君集之间,有几分泾渭分明。
与之相比,禄东赞倒对王玄策相当感兴趣,毕竟不论怎么说,吐蕃大军是被王玄策所败,现在的吐蕃境内,王玄策或多或少都有几分令儿止啼的效果。
不过随着安营扎寨,王玄策还是会跟侯君集的军队有所来往。
当然更准确得说,是跟侯君集军队中的医疗营有所来往,这便给禄东赞找到会面的机会。
年底了事情比较多,今天家里大扫除,明天说不定还要一天,只能一更了。
(本章完)
第400章整军出发(今天一更)
而中秋节过去,李泰愉快的发放着月饼,给整个河南道的百姓发福利。
与此同时,鸿胪寺那边高季辅也传来消息,因为圣人下达把异族驱逐的命令,鸿胪寺想要购入异族的难度大幅度的增加了。
以往只要跟长安里面那些被繁华长安迷晕的突厥贵人打声招呼,他们还是很愿意把自己麾下的异族卖给鸿胪寺。
毕竟对于很多突厥贵人来说,他们的东突厥都给灭掉了,他们麾下的根本不是他们的族人只是他们的财富而已。
但现在随着这批人被清理出长安,鸿胪寺哪怕想操作,这操作难度上也高了不少。
所以就算鸿胪寺此刻也是在找新的货源,跟李泰表示这交易要先停一停了。
李泰听到这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表示自己不着急,等到鸿胪寺继续找货源就是了。
原本鸿胪寺上上下下过得挺滋润的,现在这条线断了,叫苦得肯定是鸿胪寺内部人员。
毕竟别得不说,原本靠着这条贸易线,鸿胪寺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不说分到多少钱,但过年过节多收到一份福利终归是有的。
现在这条线断了,怕每年的年终红包都要扁不少。
所以过几个月,让这些人穷一穷,李泰觉得鸿胪寺肯定比自己更热情开辟新货源。
不过,这种异族人断绝,虽然短时间内还是有吐蕃人顶着,所以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但李泰清楚,没有源源不断的异族人给自己做牛做马,自己想进行全面建设,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压力的。
这种压力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口有上限,有些基础性的却又十分危险的工作,就是需要有命填进去的。
异族人李泰不当他们是人,来个眼不见为净,损耗了就损耗了。
但大唐百姓,李泰恨不得他们长命百岁,最好每个人生十个八个的子女,以最快速度恢复大唐人口,所以有些工作能不交给百姓,那就别交给百姓。
就在这时候,李泰听到李世民准备讨伐高昌国的消息,这不由让李泰心中一喜。
高昌国虽然在大唐来说算是小国,但实际上也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国家了。
自己要求也不多,若能从中分一杯羹人口,那短时间内也倒是不用再担心劳力。
李泰想到这里,便果断写信给李世民,表示自己听到大唐要征讨高昌国的消息,自己相信大唐武运昌隆,定然能把高昌国顺利灭国。
只希望到时候,能不能把说高昌国内的非汉族人,全部送到洛阳来,其中以男子一人一贯,女子一人五百文的价格收购。
李泰写好了后,便把这个信件交给八百里加急,以最快速度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哼哼,朕遇刺的时候,都不见你这般积极!”
李世民看着李泰让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手上的信件不由冷哼,把手中的信件递给房玄龄。
“青雀,看起来是想要跟朝廷做生意!”李世民开口道,“房卿,你怎么看?”
房玄龄看着李泰送过来的这一份信件,摇头道,“真不知道应该说魏王是有钱好,还是应该说魏王胡来好!”
“房卿的意思是,不要答应青雀此事?”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惆怅。
“高昌乃是高昌王鞠文泰横行跋扈,无视天威,但此事于高昌百姓何干。
如今魏王愿意劳动其筋骨,文化其精神,正是我大唐应有之意。
这件事要告知侯君集,就说只要他能将一名高昌的壮汉送到长安就赏五百文,送一名高昌妙龄女子来长安,便赏赐两百文!”房玄龄很是严肃道。
不答应?怎么可能不答应!
自从你们要弄什么军士改革,一个说要吃肉食,一个说要甲胄加铁,这些都是要钱的啊!
知道让我这个管钱的人多头大吗!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冤大头出来了,啊呸,好不容易大慈大悲的魏王给朝廷一笔订单,自己凭什么要拒绝。
哪怕到时候侯君集只给自己弄来了十万的高昌壮汉,到时候朝廷也能收个五万贯啊。
五万贯,别得不说,至少给军队的伙食绝对是足够了。
所以,对这种打仗居然还有这额外好处的事,反正朝廷不会拒绝的。
毕竟冲着灭亡高昌国去的,谁还管高昌国的百姓将来下场会怎么样。
当然在房玄龄看来,以后西域那块地方,怕还是乱世之秋,别以为大唐灭了高昌国就结束了,怕是恰恰相反,这才刚刚开始。
毕竟西突厥还活着,以后怕多得是在西域那块土地上交战的时候。
这时候能给当地的百姓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来到大唐来,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新人生的开启。
魏王这人说节操到底还是有底线的。
虽然对异族从来不把对方当人看,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冷漠,房玄龄模拟李泰思维的都会感觉到了几分震惊。
但魏王对大唐的百姓,是真的非常仁慈,恨不得衣食住行方方方面面都让百姓过得舒服,关心程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至少贞观一朝,在房玄龄看来,已经算得上是对百姓非常非常不错了。
但在魏王看来却非常不够,从农业学府的建立,以及各种依附农业学府所建立出来的各种体系,房玄龄能看得出来,魏王一举一动都是为了给与百姓方便而去做的。
甚至魏王鼓动百姓参与到建设中来,已经没谁再弹劾魏王横征暴敛了。
朝廷上下通过魏王的事也都知道,只要伱给钱,实际上百姓们是非常乐于给朝廷干活的。
但问题是,除了魏王匪夷所思的能够掏钱让百姓干活以外,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征调徭役,而不是给百姓掏钱,没办法,不是谁都像是魏王那样有钱的。
要是按照魏王那种操作来,房玄龄感觉朝廷的财政说不定五年就崩溃了。
“真的很想要学魏王的印钱手段,否则一人一贯,那些高昌人哪里值这个价!”
房玄龄叹了一口气对李世民说道,“臣去给侯君集总管拟定诏令了!”
“嗯!”李世民点头说道。
很快一份诏书便是送到了正在整军的侯君集手上,侯君集看着这诏书上面的奖赏,不由摇摇头说道,“高昌人哪里来得这般值钱,房玄龄管钱真是不知道财米油盐。”
侯君集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副官说道,“告知全军,圣上有旨,一个完好高昌壮汉俘虏值两百文,一个高昌女子值一百文,不过需得到长安后结算,算是朝廷给他们的赏赐!”
副官听到侯君集的话,不由兴奋的答应下来。
说实话,这次规定并没有一定是军人,只要是高昌人就可以,对士卒来说,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活了。
因为只要答应了,普通百姓一般上是根本反抗不了军队的掳掠,现在军令上指明只要是壮汉与女子就行,操作起来就简单了。
这时候的禄东赞也在军队中,也清楚知道侯君集下达的命令,禄东赞忍不住的感慨道,
“唐人的确是富有,能以钱币激发将士们士气,若我吐蕃也这般奢侈……”
禄东赞想到这里,不由甩了甩脑袋,把这荒谬的想法从自己的脑海中甩出去。
毕竟大唐这么有钱才能这么干,对吐蕃来说,俘虏跟底层士卒有个屁关系,那都是属于部落首领贵族的。
而大唐这种让底层的士卒享受到了优惠的政策,让禄东赞不由耳目一新。
“大唐军队注重底层士卒利益,尤其是每位士卒自身都是拥有耕田,不需要赋税的兵户。
他们只需要战争,如果没有战争,那他们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百姓,但只要有战争,那他们便能通过战争,让他们获得向上攀爬的渠道。
这渠道有纯粹的财富,也有地位上的提升,这是我们吐蕃所没有的!”
禄东赞看着大唐的军事制度,神色中带着几分的凝重,他有些庆幸自己的天赋是冷静,并且上次交手自己也没有丝毫大意。
若上一次交锋,自己只要稍稍大意一点,面对这样的对手真的太危险了。
“不过若如此,想要把吐蕃军队制度向大唐军队制度改革,那需要改得就不仅只是军事。
还有大唐所特有的叫做均田制的制度,若学习大唐的均田制,又需要学习赋税制度。
必须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把底层的人当做是人的做法,若进行改革,怕是会受到部落贵族的抵制。
因为对他们来说,部落中的百姓并不是人,而是他们的财富。
想要让他们的财富脱离,怕是会引起不小的争端。”
因为禄东赞更多算是在偷学,很多东西禄东赞根据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能有一点理解,甚至能够触类旁通,想到某些制度的关联性质。
但必须值得一提的是,这时代是吐蕃还处于奴隶部落时期,历史上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有了契机主动向大唐学习文化,让大唐派人来协助松赞干布完成了政治改革。
哪怕在松赞干布死后,禄东赞又接过了松赞干布的火炬,整个过程也与旧贵族妥协了不少的条件,这才成功完成吐蕃的政治改革,奠定将来吐蕃成为雪域帝国的根基。
但现在的禄东赞到底不是华夏出身,并不理解改革这种事对国家来说到底意为什么。
也不清楚,这种对于旧贵族来说几乎是割肉的疼痛,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甚至整个吐蕃,若要实行均田制与府兵制,不是说这制度不行,而是怕吐蕃内部必然会爆发出一阵不小的动乱。
因为这两种制度的都是建立在把人当做是人来看的基础上的,对以部落奴隶制度为主的现在吐蕃,受到的抵制可想而知。
但吐蕃如果真的能借用这制度实现蜕变,那吐蕃必然是会散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因为这不仅让原本只被当做财产看待的吐蕃底层百姓拥有自己的私产,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上升渠道。
尤其通过战争能获得上升可能,则会让普通百姓绝对非常勇于战争。
这制度能实行五年,吐蕃必然恢复国力,实行十年怕会成为整个大唐都不能忽视的威胁。
就在禄东赞还在思索时,整个大军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兰州。
而这里是王玄策与侯君集会师的地点,而王玄策这次带得人不多,也就自己统率的三千骑兵,以及田长耕率领的两千学府兵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薛仁贵统率的三千学府兵被拆分了,只有一千本部跟着来到长安,还有一部分的人是朝廷补充到薛仁贵的本部里面。
薛仁贵的本部或多或少都是升官了,但因为薛仁贵成为了拱卫长安的力量,不可能全部都用学府兵,需要一定程度的掺沙子。
而补充进来的人,在长安这边想要掌握军团天赋倒是容易。
李靖,李世民都是会捏天赋的家伙,真正问题是甲胄,李泰接了单子给他们生产出来了。
而剩下来的一部分则留给了田长耕继续在青藏高原上磨炼,带新的学府兵。
这次征讨突厥,王玄策思索了一下,决定自己带五千人就好,三千骑兵,两千学府甲兵,至少王玄策觉得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对手,自己不求有功,但跑肯定是能够跑得掉的。
只不过,侯君集看着王玄策的到来冷哼了一声。
毕竟再怎么说王玄策都是踩着自己脸面声威赫赫,侯君集对王玄策有好脸色那才怪了。
而王玄策对侯君集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因为王玄策也很是清楚,自己就算是想要舔侯君集,这侯君集却也未必会给自己好脸色,与其如此,还不如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了。
到时候就算侯君集打仗不利,反正也不关自己事,所以王玄策的军队跟着侯君集之间,有几分泾渭分明。
与之相比,禄东赞倒对王玄策相当感兴趣,毕竟不论怎么说,吐蕃大军是被王玄策所败,现在的吐蕃境内,王玄策或多或少都有几分令儿止啼的效果。
不过随着安营扎寨,王玄策还是会跟侯君集的军队有所来往。
当然更准确得说,是跟侯君集军队中的医疗营有所来往,这便给禄东赞找到会面的机会。
年底了事情比较多,今天家里大扫除,明天说不定还要一天,只能一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