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世家门阀的反击(感谢英雄!感恩中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可世家门阀没料到的是,远征高句丽只是杨广对他们的一次试探,赢了固然好,就当开疆扩土去了,失败了也不可惜,反正杨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杨广真正想做的,就是贯彻落实“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先把权利从世家门阀手中夺回来,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再只是一句空谈!所以第二次的远征成为了必然。
很快,刚刚消停一会的杨广就再一次毫无征兆地掀桌子,仅仅相隔了不到两年时光,杨广就要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
可这一回,世家门阀开始坐不住了,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再怎么会花也不能这样浪费吧!
“杨家势大,我们吃点小亏无所谓,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吃相不能太难看!你弘农杨氏吃肉喝汤,我们吃骨头也就罢了,可现在你连盆子都要一块儿端走,这就过分了啊!这么迫不及待地对我们动手,明目张胆地消耗关中子弟兵,杨广小儿真当我们都是傻子不成?”
世家门阀们肯定不会乖乖坐以待毙,自然得找机会反击回去,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
可他们又爱惜羽毛,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与杨广这一天下共主唱反调,只能在背地里使点小动作,加大使绊子的力度。
同时,严令在朝中任职的世家子弟要乖乖站好队,思想要端正,立场要坚定,杨广的圣旨可以不听,家族的命令一定要执行。
又命令在野的士子们纷纷对杨广口诛笔伐,卯足了劲儿给他泼脏水,甭管百姓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先把“昏君”的种子植入了再说。
科举制虽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进身之阶,顺利进行下去也能让世家伤筋动骨。
但此时距离隋文帝创立科举制,杨广完善科举制不久,真正享受到科举制带来的寒门学子少之又少,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一盘散沙,人单力薄”是此时寒门学子一派最大的难题,而反观世家门阀那边,最不缺的就是人。
不得不说,“举孝廉”这一制度才是世家门阀崛起的最大助力,没有它的出现,就没有他们对整个人才市场近乎完全的垄断。
此时,超过九成九的文人都掌握在世家手里,杨广能拿什么和他们斗?人云亦云之下,可谓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天下间的世家何止千万?脑袋灵光的人有,脑子不好使的人也不少,就好比“出头鸟”杨玄感,几杯马尿下肚,连他祖宗是谁都快忘了,胆敢公然造反。
对于世家门阀来说,杨玄感这样的好人不多了,敢在杨广远征高句丽的时候趁虚而入,明目张胆搞破坏,不得不为他点赞,“壮士真乃性情中人,勇士也!请一路走好!”
果不其然,因为杨玄感公然反隋,威胁大隋腹地的举动不得不撤军回来的杨广满脸煞气,气冲冲的他几乎是马不停蹄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按死杨玄感这个跳得最欢的蚂蚱。
功败垂成的感觉不好受,但更让杨广难受的是世家门阀的态度,丝毫不顾大义,只顾着自己,这也坚定了杨广想要铲除世家的决心。
区区一个反贼杨玄感就敢犯上作乱?傻子都不信他的背后没人,就算不是主谋,也一定是在背后撺掇。
这一点从世家门阀在面对杨玄感作乱一事无动于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杨广就可以看清楚到底是谁在他背后拖后腿了。
不是杨广看不起杨玄感,就他那点兵力,就他那点小心思,就他那点智商,四大门阀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够他喝一壶。
门阀的势力具体有多强,杨广的心里也没底,单单摆在明面上的就已经很可怕了,背后的隐藏手段又该有多吓人?
每一个千年世家都有他自己的关系网,那攀枝错节,密密麻麻的关系网让人一看就头皮发麻,这才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能够傲视群雄的底气所在,也是他们真正的力量。
杨广估计,起码不会比杨玄感差,甚至还有可能碾压杨玄感,这点小事需要等他火急火燎赶回来才能平息叛乱?
对于世家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杨广也大概有了点想法,无非就是有智谋之士看出了他屡败屡战背后的深层含义,害怕他携大胜之势回来大清洗。
到了那时候,杨广没有了外敌,能够腾出手来好好和他们掰掰手腕,现在能找个机会给杨广添添堵,何乐而不为?
论文治,他有科举制打底,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不愁找不到人才可用;论武功,他已经击败了吐谷浑,如果再击败高句丽,他在民间的威望就将大增,甚至无人可比,之前费了那么大功夫才给他泼上的脏水,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可现在嘛,连续两次的远征失败,已经让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大损,民间也不时有流言蜚语出现,这绝对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这年代,上位者虽然没有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最好的写照。
但杨广不同,起码对待平民百姓中的寒门子弟不同,他们可是杨广准备拿来对付世家门阀的大杀器。
只有先打破了世家门阀对人才的垄断,他才有安全感,有信心大展宏图,而不是圣旨刚出皇宫门口就举步维艰,层层受阻。
所以杨广其实对待百姓还是挺宽仁的,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起码比起其他人来,他算是仁慈善良的了,毕竟他还要吸引寒门学子前来投靠,为他效力。
可怜的杨广还不知道,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如果智者也开始装傻充愣了怎么办?
如果仅仅只是老百姓对他的失败不满,私底下抱怨几句,这些闲言碎语总会自个儿烟消云散,翻不起多大的浪花的。
可一旦有他们心目中的“聪明人”站出来现身说法,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
(PS:感谢神一品香XXXRyuu投给本书的3张推荐票,林慕寒浅滩象拔蚌投的1张推荐票!新书求支持,谢谢!)
可世家门阀没料到的是,远征高句丽只是杨广对他们的一次试探,赢了固然好,就当开疆扩土去了,失败了也不可惜,反正杨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杨广真正想做的,就是贯彻落实“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先把权利从世家门阀手中夺回来,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再只是一句空谈!所以第二次的远征成为了必然。
很快,刚刚消停一会的杨广就再一次毫无征兆地掀桌子,仅仅相隔了不到两年时光,杨广就要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
可这一回,世家门阀开始坐不住了,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再怎么会花也不能这样浪费吧!
“杨家势大,我们吃点小亏无所谓,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吃相不能太难看!你弘农杨氏吃肉喝汤,我们吃骨头也就罢了,可现在你连盆子都要一块儿端走,这就过分了啊!这么迫不及待地对我们动手,明目张胆地消耗关中子弟兵,杨广小儿真当我们都是傻子不成?”
世家门阀们肯定不会乖乖坐以待毙,自然得找机会反击回去,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
可他们又爱惜羽毛,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与杨广这一天下共主唱反调,只能在背地里使点小动作,加大使绊子的力度。
同时,严令在朝中任职的世家子弟要乖乖站好队,思想要端正,立场要坚定,杨广的圣旨可以不听,家族的命令一定要执行。
又命令在野的士子们纷纷对杨广口诛笔伐,卯足了劲儿给他泼脏水,甭管百姓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先把“昏君”的种子植入了再说。
科举制虽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进身之阶,顺利进行下去也能让世家伤筋动骨。
但此时距离隋文帝创立科举制,杨广完善科举制不久,真正享受到科举制带来的寒门学子少之又少,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一盘散沙,人单力薄”是此时寒门学子一派最大的难题,而反观世家门阀那边,最不缺的就是人。
不得不说,“举孝廉”这一制度才是世家门阀崛起的最大助力,没有它的出现,就没有他们对整个人才市场近乎完全的垄断。
此时,超过九成九的文人都掌握在世家手里,杨广能拿什么和他们斗?人云亦云之下,可谓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天下间的世家何止千万?脑袋灵光的人有,脑子不好使的人也不少,就好比“出头鸟”杨玄感,几杯马尿下肚,连他祖宗是谁都快忘了,胆敢公然造反。
对于世家门阀来说,杨玄感这样的好人不多了,敢在杨广远征高句丽的时候趁虚而入,明目张胆搞破坏,不得不为他点赞,“壮士真乃性情中人,勇士也!请一路走好!”
果不其然,因为杨玄感公然反隋,威胁大隋腹地的举动不得不撤军回来的杨广满脸煞气,气冲冲的他几乎是马不停蹄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按死杨玄感这个跳得最欢的蚂蚱。
功败垂成的感觉不好受,但更让杨广难受的是世家门阀的态度,丝毫不顾大义,只顾着自己,这也坚定了杨广想要铲除世家的决心。
区区一个反贼杨玄感就敢犯上作乱?傻子都不信他的背后没人,就算不是主谋,也一定是在背后撺掇。
这一点从世家门阀在面对杨玄感作乱一事无动于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杨广就可以看清楚到底是谁在他背后拖后腿了。
不是杨广看不起杨玄感,就他那点兵力,就他那点小心思,就他那点智商,四大门阀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够他喝一壶。
门阀的势力具体有多强,杨广的心里也没底,单单摆在明面上的就已经很可怕了,背后的隐藏手段又该有多吓人?
每一个千年世家都有他自己的关系网,那攀枝错节,密密麻麻的关系网让人一看就头皮发麻,这才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能够傲视群雄的底气所在,也是他们真正的力量。
杨广估计,起码不会比杨玄感差,甚至还有可能碾压杨玄感,这点小事需要等他火急火燎赶回来才能平息叛乱?
对于世家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杨广也大概有了点想法,无非就是有智谋之士看出了他屡败屡战背后的深层含义,害怕他携大胜之势回来大清洗。
到了那时候,杨广没有了外敌,能够腾出手来好好和他们掰掰手腕,现在能找个机会给杨广添添堵,何乐而不为?
论文治,他有科举制打底,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不愁找不到人才可用;论武功,他已经击败了吐谷浑,如果再击败高句丽,他在民间的威望就将大增,甚至无人可比,之前费了那么大功夫才给他泼上的脏水,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可现在嘛,连续两次的远征失败,已经让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大损,民间也不时有流言蜚语出现,这绝对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这年代,上位者虽然没有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最好的写照。
但杨广不同,起码对待平民百姓中的寒门子弟不同,他们可是杨广准备拿来对付世家门阀的大杀器。
只有先打破了世家门阀对人才的垄断,他才有安全感,有信心大展宏图,而不是圣旨刚出皇宫门口就举步维艰,层层受阻。
所以杨广其实对待百姓还是挺宽仁的,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起码比起其他人来,他算是仁慈善良的了,毕竟他还要吸引寒门学子前来投靠,为他效力。
可怜的杨广还不知道,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如果智者也开始装傻充愣了怎么办?
如果仅仅只是老百姓对他的失败不满,私底下抱怨几句,这些闲言碎语总会自个儿烟消云散,翻不起多大的浪花的。
可一旦有他们心目中的“聪明人”站出来现身说法,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
(PS:感谢神一品香XXXRyuu投给本书的3张推荐票,林慕寒浅滩象拔蚌投的1张推荐票!新书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