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国庙与国墓 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基国神圣四年,二月十六这日,按黄历挑选择出来的一个黄道吉日,这一天,大基国元老院正式宣布,在基隆城后面的那座基隆山上,正式开启修建在山上的国庙和国墓。
把国庙和国墓建在基隆山上,是去年年底,与宋交战过后,第三天元老院做出的决议。此后,从去年年底开始动工,经过去年年底半个月,翻过年后又一个多月的修建,终于修成而成了。两个月的时间,国庙和国墓修建得还很简陋,有很多地方还没完成,但为了让去年阵亡的将士尽快入土为安,在这一天就先启用了。
宣布完决议之后,两位执政官,下令送为国捐躯的英灵正式上山,让他们入土为安。随后,整个大基国几乎是倾剿而出,护送去年为国捐躯的海军将士上山。走在前面是一排排的大基国海陆军将士,按照左海右陆排成整齐的队列。看了军队如此,后面的那些百姓,也自动排出队列,整个队伍形成了一条长龙,从原来基隆十八家村为核心的城区出发,向基隆山蜿蜒而上。现在基隆已经有人口八万多了,其中有一半人口,围绕着原十八家村,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城镇。现在几万人都出来给英灵送行,个个都身穿白衣,场面已是相当壮观。
那些送行人两侧,维持秩序的警察头上,都系着红头巾,以作标识,顺着人群两侧向前,好像一条白色的巨龙两边佩上了两根红色的丝线,让这本来庄严肃穆的场面,透露出一种妖异的色彩。不过,这时却并没有人在意这个。
走在前面领路地,却是一队棺材。八百具的棺材一齐排开,声势比后面军队还惊人。本来,安排到基隆山国墓当中的,是那些已无亲属的烈士。但是后来,当元老院做出决定,在那里建立一座国庙,每逢年过节的,基隆官府都要上去祭祀一番时,其他阵亡都亲属都不干了。
国庙是什么?国庙相当于太庙啊,华夏历朝历代,但凡建国,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那就是设立宗庙,以神灵护佑国运。过去,那宗庙就是太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历代祖宗。还有一些功勋巨大的开国功臣。凡逢年过节,皇帝都要去太庙祭祀祖先,求祖先保佑国运平安。
而当历朝历代,有人造反推翻前朝时,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毁坏对方的宗庙。破坏了对方的宗庙之后,那就代表对方的合法性统治地位结束了。
这大基开国三四年了,因为体制极为特殊和另类,一直没有设立宗庙。这让很多人心里暗暗惴惴不安,这个国家没有宗庙啊,不受祖宗神灵保估的啊。虽然大多数人嘴上都说这个国家,妈祖就是君,以神为君,妈祖自然保估,但很多人还是不安。
去年年底,元老院决定在基隆山上设立一个国庙,四时供奉那些已无亲属的阵亡将士香火。由自己的子孙供奉香火,和由整个国家官府朝廷供奉香火,这香火的质与量,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这可是一个国家的顶级荣耀。听说此事之后,其他那些阵亡者的亲属,便都找上了元老院,要求将他们的亲人,也都放在国庙中供奉。
元老院经过一番辨论之后,最终做出决议,同意把所有的阵亡将士,都安葬入基隆山国墓,灵位也放置在国庙当中供奉。元老院通过这个决议之后,那些本来被下葬两个月的阵亡烈士,又被从地下土里刨出来,在今天一齐被送入基隆山国墓,一齐安葬。
现在,这些盛敛烈士的棺材,做工和材料都很好,好像是一个长箱子,放在一个大架上,由其前海后陆四个军队士兵抬着,覆盖着一面大基国大公鸡的国旗,一路上山。这八百具一模一样的棺材,排开的阵势,散发出一种极为惊人的气势,远远地传了出去,而又凝结成一种比铁还牢固的庄严肃穆的气息,震慑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使得所有的人,都不敢露出半点嘻笑或者其他不认真的表情来。
那些棺材队在前,后面右边跟着以两位执政官为首的众元老,元老们后面,跟着官府各个部门的各个科长,科长们后面,当然跟着的是科长下属们,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一齐向他们送行。而左边,则是跟着徐无双,张志远,李有财等海陆军高级军官们,往下则是军队的各级将士,也是从高到底,依次排列。
如此还不算完,那些棺材,从妈祖宫出发,先被抬着穿城游行,然后不断地换人,在大基国目前所能控制的区域内,所有的村落,所有的定居点,都游行了一圈,让治下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墓。而且是棺材队在前,文武百官在在后地顺序,让所有的百姓,都看到,文武百官这是在向为国捐躯的英雄致敬。本来是准备用马拉棺材的,但流球这座岛上,目前还没有马,只昨作罢。改用人抬棺材。
这么做,当然又是张旭的主张。为了让元老院和各个部门的各个科长们接受他的这种主张,他可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口舌。张旭给出的理由是:这么做,可以让这个国家所有的将士,以后在遇见敌人的时候,不再有后顾之忧,更加英勇无畏地杀敌。同时,让百姓知道,为国捐躯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增强百姓从军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日后在对抗宋朝军队时,有更大的把握。否则,要是百姓不愿意当兵,以后宋军再次打来时,用什么来抵抗?最终,元老院众元老们都被说服,通过决议,以此形式,向英雄烈士们致敬。
临近中午时分,基隆山大基国庙前,已经被人堆满了,一般百姓不准接近山道位置,他们就在公安警察的驱赶下,离远了看,人站满了山野,好像这座山在大基国庙周围蠕动起了来。
山脚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板广场,这里由顶盔戴甲,手持火枪的卫兵守卫,入内的人都交出武器,还要被仔细搜身,从这里可以看到山腰里那大基国庙的恢弘地白色围墙,白色石头修成地宽阔山道从上面庙门一直铺到广场,好像一条白云梯子。三百卫兵手持基隆产出,最为原始的前膛火枪,站岗守卫。顺着山道,从山门一直排到山脚。他们的表情冷酷肃穆,军装华丽,手里的枪黝黑发亮。一股肃杀之气,由然而发。
不过他们的年龄明显都很小,大部分13、4岁的模样,稚气未脱。这些都是杨妙真军事院校里面的童子军,东边是陆军童子,西边是海军童子。杨妙真来到基隆之后,不久便受命开办军事院校。那军事院校,除了对现役在职军官进行不断地脱产轮训之外,更重要的事,是培养殖未来的预备军官。这些童子军,都是去年新招收第一批军校学生。
赵宋两三百年的统治,重文轻武,宋人已经开始严重鄙视军人。即使民间普通百姓也不例外,早已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民谚广为流传。一开始的时候,军事院校根本招不到小孩来当童子军。不就是去当兵的么?那些家长哪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啊。
后来,张旭从占城回来后,给杨妙真出了好几多主意后,软硬兼施后,方才招到一些小孩,也算是缓和了两个因钟灵儿引发的紧张关系。在今天这个大基开国以来,最为重要的大典里,新成立不久的枢密院秦大胡子,便在张旭的建议下,把这些已经训练了半年多将一年的童子军派出来当护卫,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
“英灵入山。”看到棺材队伍后,一个侍立在山道前的童子军使劲抬起下巴,眼睛瞪得溜圆,把胸膛挺到最高,用尽浑身力气吼道。
接着,又有两个童子军用尽力气吼道:“国庙重地,先祖英灵、勇士忠魂所在。凡人肃静!武官下马!文官下轿!脱帽整容!”这两个军官稚嫩但充满力量的命令从山腰一直传到山脚,随着这两个童子官的命令,整个山道两侧守卫的童子军同时朝外跨出一步,手里的火枪同时下放指向前方,成了威胁姿势,嘴里大吼一声:“肃静!”
山脚下的众人听到这个命令,连忙把自己的帽子拿下来,开始整理有些凌乱的头发和衣服,并且擦掉脸上的汗。整容完之后,棺材队伍开始缓缓上山。走在最前面的,是那艘徐无鬼号的舰长郑岳的棺材。其他的烈士依次缓缓地上去。
绕过国庙前门,一转来到国庙后面,这是一片巨大的旷野。这旷野不是寻常旷野,虽然入眼还是一片绿色,但草地上面插满了乳白色的墓碑。国庙后院竟然就是一块大坟地!这就是规划的国墓。
但这坟地不是平常那种乱七八糟的坟地,它足以震惊第一次看到的当世所有的人。所有墓碑大小材质都一模一样,而且不知被什么人摆成了规则地形状,直着看横着看斜着看都是整齐的一列,面对这可以说壮观的墓碑群,所有人都是倒抽冷气地份。
司职官把人们摆成两排。远远的围着中间的执政官和众元老们,他们正站在新挖地墓穴中间,钱运东咳嗽了一声,高声朝大家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英勇无畏地海军将士们,击败了宋国军队卑鄙无耻地进攻,保住了我们大基国,我们大基国百姓能够得以在此安居乐业。但是在激战中,我国八百余位英勇的大基子民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的英勇和无畏让所有人感动莫名。现在他们回家了!覆盖着基光荣的国旗回来的!备极哀荣!今天是我国第一次国葬。现在就请乐队奏响哀乐,大家保持肃穆,让我们大基的勇士入土为安,让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大基国国运永昌!奏乐!”
话音刚落,乐队便奏响了哀伤的旋律,白莲教,明教,景教三个宗教的教职人员,也带领一队信众,为烈士作下葬前的祈祷。
接着,四个海军官兵以缓慢的步伐,一步一停的抬着一具覆盖着国旗地棺椁走来,如同怕惊扰了棺材里地士兵。为表示警意,作出表率,张旭,徐无双,张志远还有现任鲲鹏号现任舰长刘泰等高级将领亲自在前面抬了第一具棺材。
抬棺官兵刻意放慢了节拍,以致于旁边一些人都可以清楚地看清缓慢抬腿的动作,时间好像停止了。所有人眼里都被这慢动作一般前进的棺椁充满,以致于脑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而两个执政官,则开始拿着一本册子,开始读起来,那是牺牲勇士的简历;“郑岳。基隆十八宗族郑氏宗族的族长的长子。加入海军之后,累次积功升为舰长……”
其实这两个老头虽然已经戴上了执政官的大帽子,却不识字,但他们对郑岳的事迹耳熟能详,对这次牺牲的许多将士,都是十八宗族的人,他们都很熟悉,根本不用看什么就能很熟溜地说了出来。之所以拿一个册子,只是为了表示在这种场合的肃穆。
两个执政官说着说着,在哀乐声中,抬棺的四个人却受不了了。那个郑岳自小是刘泰的铁哥们,这时两人天人永隔,这时他竟然边走边抽泣起来,感染了海军。现在所有海军将士,军官不用说了,其他的不管是舰长还是水手长,又或者军需官,都哽咽起来。
所有人都被海军感染了,个个泪流满面。特别是那些烈士亲属,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看着那棺椁被缓缓的放在墓穴前。三个宗教的教职人员轮番致以祷告词,然后请郑岳的老爹,郑氏族长,大基国元老郑飞致辞。郑飞双眼泪花地看了看儿子棺椁一眼,然后嘶声力竭地大吼一声:“儿子,你战死沙场,真不愧是我郑氏的子孙,够爷们!”
此话一说,顿时让身后许多海军将士撇嘴:他带着一艘两千料的快船,上面还带着能打到五里外的重炮,居然让宋军内河水师给撞沉了,还够爷们?
不过,人家毕竟与大宋交战而阵亡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死为大。大家也没有苛责。
所有的将士被安葬之后,他们的灵位便安放到前面前面国庙大殿之上,亨受四时香火供奉。安放好灵位之后,大多数人都散去,只留下了亲近家属还在那儿痴痴地看着那些灵位。
这时,只见那个郑岳年轻漂亮的媳妇扑出来,跪在郑岳的灵位,哭道:“当家的,你咋就这样走了呢?连一个孩子都没给我留下,叫我以后日子怎么过啊?你在地下,可不要怪我以后再找男人给你戴绿帽子啊?”
最新全本:、、、、、、、、、、
大基国神圣四年,二月十六这日,按黄历挑选择出来的一个黄道吉日,这一天,大基国元老院正式宣布,在基隆城后面的那座基隆山上,正式开启修建在山上的国庙和国墓。
把国庙和国墓建在基隆山上,是去年年底,与宋交战过后,第三天元老院做出的决议。此后,从去年年底开始动工,经过去年年底半个月,翻过年后又一个多月的修建,终于修成而成了。两个月的时间,国庙和国墓修建得还很简陋,有很多地方还没完成,但为了让去年阵亡的将士尽快入土为安,在这一天就先启用了。
宣布完决议之后,两位执政官,下令送为国捐躯的英灵正式上山,让他们入土为安。随后,整个大基国几乎是倾剿而出,护送去年为国捐躯的海军将士上山。走在前面是一排排的大基国海陆军将士,按照左海右陆排成整齐的队列。看了军队如此,后面的那些百姓,也自动排出队列,整个队伍形成了一条长龙,从原来基隆十八家村为核心的城区出发,向基隆山蜿蜒而上。现在基隆已经有人口八万多了,其中有一半人口,围绕着原十八家村,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城镇。现在几万人都出来给英灵送行,个个都身穿白衣,场面已是相当壮观。
那些送行人两侧,维持秩序的警察头上,都系着红头巾,以作标识,顺着人群两侧向前,好像一条白色的巨龙两边佩上了两根红色的丝线,让这本来庄严肃穆的场面,透露出一种妖异的色彩。不过,这时却并没有人在意这个。
走在前面领路地,却是一队棺材。八百具的棺材一齐排开,声势比后面军队还惊人。本来,安排到基隆山国墓当中的,是那些已无亲属的烈士。但是后来,当元老院做出决定,在那里建立一座国庙,每逢年过节的,基隆官府都要上去祭祀一番时,其他阵亡都亲属都不干了。
国庙是什么?国庙相当于太庙啊,华夏历朝历代,但凡建国,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那就是设立宗庙,以神灵护佑国运。过去,那宗庙就是太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历代祖宗。还有一些功勋巨大的开国功臣。凡逢年过节,皇帝都要去太庙祭祀祖先,求祖先保佑国运平安。
而当历朝历代,有人造反推翻前朝时,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毁坏对方的宗庙。破坏了对方的宗庙之后,那就代表对方的合法性统治地位结束了。
这大基开国三四年了,因为体制极为特殊和另类,一直没有设立宗庙。这让很多人心里暗暗惴惴不安,这个国家没有宗庙啊,不受祖宗神灵保估的啊。虽然大多数人嘴上都说这个国家,妈祖就是君,以神为君,妈祖自然保估,但很多人还是不安。
去年年底,元老院决定在基隆山上设立一个国庙,四时供奉那些已无亲属的阵亡将士香火。由自己的子孙供奉香火,和由整个国家官府朝廷供奉香火,这香火的质与量,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这可是一个国家的顶级荣耀。听说此事之后,其他那些阵亡者的亲属,便都找上了元老院,要求将他们的亲人,也都放在国庙中供奉。
元老院经过一番辨论之后,最终做出决议,同意把所有的阵亡将士,都安葬入基隆山国墓,灵位也放置在国庙当中供奉。元老院通过这个决议之后,那些本来被下葬两个月的阵亡烈士,又被从地下土里刨出来,在今天一齐被送入基隆山国墓,一齐安葬。
现在,这些盛敛烈士的棺材,做工和材料都很好,好像是一个长箱子,放在一个大架上,由其前海后陆四个军队士兵抬着,覆盖着一面大基国大公鸡的国旗,一路上山。这八百具一模一样的棺材,排开的阵势,散发出一种极为惊人的气势,远远地传了出去,而又凝结成一种比铁还牢固的庄严肃穆的气息,震慑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使得所有的人,都不敢露出半点嘻笑或者其他不认真的表情来。
那些棺材队在前,后面右边跟着以两位执政官为首的众元老,元老们后面,跟着官府各个部门的各个科长,科长们后面,当然跟着的是科长下属们,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一齐向他们送行。而左边,则是跟着徐无双,张志远,李有财等海陆军高级军官们,往下则是军队的各级将士,也是从高到底,依次排列。
如此还不算完,那些棺材,从妈祖宫出发,先被抬着穿城游行,然后不断地换人,在大基国目前所能控制的区域内,所有的村落,所有的定居点,都游行了一圈,让治下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墓。而且是棺材队在前,文武百官在在后地顺序,让所有的百姓,都看到,文武百官这是在向为国捐躯的英雄致敬。本来是准备用马拉棺材的,但流球这座岛上,目前还没有马,只昨作罢。改用人抬棺材。
这么做,当然又是张旭的主张。为了让元老院和各个部门的各个科长们接受他的这种主张,他可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口舌。张旭给出的理由是:这么做,可以让这个国家所有的将士,以后在遇见敌人的时候,不再有后顾之忧,更加英勇无畏地杀敌。同时,让百姓知道,为国捐躯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增强百姓从军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日后在对抗宋朝军队时,有更大的把握。否则,要是百姓不愿意当兵,以后宋军再次打来时,用什么来抵抗?最终,元老院众元老们都被说服,通过决议,以此形式,向英雄烈士们致敬。
临近中午时分,基隆山大基国庙前,已经被人堆满了,一般百姓不准接近山道位置,他们就在公安警察的驱赶下,离远了看,人站满了山野,好像这座山在大基国庙周围蠕动起了来。
山脚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板广场,这里由顶盔戴甲,手持火枪的卫兵守卫,入内的人都交出武器,还要被仔细搜身,从这里可以看到山腰里那大基国庙的恢弘地白色围墙,白色石头修成地宽阔山道从上面庙门一直铺到广场,好像一条白云梯子。三百卫兵手持基隆产出,最为原始的前膛火枪,站岗守卫。顺着山道,从山门一直排到山脚。他们的表情冷酷肃穆,军装华丽,手里的枪黝黑发亮。一股肃杀之气,由然而发。
不过他们的年龄明显都很小,大部分13、4岁的模样,稚气未脱。这些都是杨妙真军事院校里面的童子军,东边是陆军童子,西边是海军童子。杨妙真来到基隆之后,不久便受命开办军事院校。那军事院校,除了对现役在职军官进行不断地脱产轮训之外,更重要的事,是培养殖未来的预备军官。这些童子军,都是去年新招收第一批军校学生。
赵宋两三百年的统治,重文轻武,宋人已经开始严重鄙视军人。即使民间普通百姓也不例外,早已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民谚广为流传。一开始的时候,军事院校根本招不到小孩来当童子军。不就是去当兵的么?那些家长哪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啊。
后来,张旭从占城回来后,给杨妙真出了好几多主意后,软硬兼施后,方才招到一些小孩,也算是缓和了两个因钟灵儿引发的紧张关系。在今天这个大基开国以来,最为重要的大典里,新成立不久的枢密院秦大胡子,便在张旭的建议下,把这些已经训练了半年多将一年的童子军派出来当护卫,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
“英灵入山。”看到棺材队伍后,一个侍立在山道前的童子军使劲抬起下巴,眼睛瞪得溜圆,把胸膛挺到最高,用尽浑身力气吼道。
接着,又有两个童子军用尽力气吼道:“国庙重地,先祖英灵、勇士忠魂所在。凡人肃静!武官下马!文官下轿!脱帽整容!”这两个军官稚嫩但充满力量的命令从山腰一直传到山脚,随着这两个童子官的命令,整个山道两侧守卫的童子军同时朝外跨出一步,手里的火枪同时下放指向前方,成了威胁姿势,嘴里大吼一声:“肃静!”
山脚下的众人听到这个命令,连忙把自己的帽子拿下来,开始整理有些凌乱的头发和衣服,并且擦掉脸上的汗。整容完之后,棺材队伍开始缓缓上山。走在最前面的,是那艘徐无鬼号的舰长郑岳的棺材。其他的烈士依次缓缓地上去。
绕过国庙前门,一转来到国庙后面,这是一片巨大的旷野。这旷野不是寻常旷野,虽然入眼还是一片绿色,但草地上面插满了乳白色的墓碑。国庙后院竟然就是一块大坟地!这就是规划的国墓。
但这坟地不是平常那种乱七八糟的坟地,它足以震惊第一次看到的当世所有的人。所有墓碑大小材质都一模一样,而且不知被什么人摆成了规则地形状,直着看横着看斜着看都是整齐的一列,面对这可以说壮观的墓碑群,所有人都是倒抽冷气地份。
司职官把人们摆成两排。远远的围着中间的执政官和众元老们,他们正站在新挖地墓穴中间,钱运东咳嗽了一声,高声朝大家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英勇无畏地海军将士们,击败了宋国军队卑鄙无耻地进攻,保住了我们大基国,我们大基国百姓能够得以在此安居乐业。但是在激战中,我国八百余位英勇的大基子民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的英勇和无畏让所有人感动莫名。现在他们回家了!覆盖着基光荣的国旗回来的!备极哀荣!今天是我国第一次国葬。现在就请乐队奏响哀乐,大家保持肃穆,让我们大基的勇士入土为安,让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大基国国运永昌!奏乐!”
话音刚落,乐队便奏响了哀伤的旋律,白莲教,明教,景教三个宗教的教职人员,也带领一队信众,为烈士作下葬前的祈祷。
接着,四个海军官兵以缓慢的步伐,一步一停的抬着一具覆盖着国旗地棺椁走来,如同怕惊扰了棺材里地士兵。为表示警意,作出表率,张旭,徐无双,张志远还有现任鲲鹏号现任舰长刘泰等高级将领亲自在前面抬了第一具棺材。
抬棺官兵刻意放慢了节拍,以致于旁边一些人都可以清楚地看清缓慢抬腿的动作,时间好像停止了。所有人眼里都被这慢动作一般前进的棺椁充满,以致于脑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而两个执政官,则开始拿着一本册子,开始读起来,那是牺牲勇士的简历;“郑岳。基隆十八宗族郑氏宗族的族长的长子。加入海军之后,累次积功升为舰长……”
其实这两个老头虽然已经戴上了执政官的大帽子,却不识字,但他们对郑岳的事迹耳熟能详,对这次牺牲的许多将士,都是十八宗族的人,他们都很熟悉,根本不用看什么就能很熟溜地说了出来。之所以拿一个册子,只是为了表示在这种场合的肃穆。
两个执政官说着说着,在哀乐声中,抬棺的四个人却受不了了。那个郑岳自小是刘泰的铁哥们,这时两人天人永隔,这时他竟然边走边抽泣起来,感染了海军。现在所有海军将士,军官不用说了,其他的不管是舰长还是水手长,又或者军需官,都哽咽起来。
所有人都被海军感染了,个个泪流满面。特别是那些烈士亲属,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看着那棺椁被缓缓的放在墓穴前。三个宗教的教职人员轮番致以祷告词,然后请郑岳的老爹,郑氏族长,大基国元老郑飞致辞。郑飞双眼泪花地看了看儿子棺椁一眼,然后嘶声力竭地大吼一声:“儿子,你战死沙场,真不愧是我郑氏的子孙,够爷们!”
此话一说,顿时让身后许多海军将士撇嘴:他带着一艘两千料的快船,上面还带着能打到五里外的重炮,居然让宋军内河水师给撞沉了,还够爷们?
不过,人家毕竟与大宋交战而阵亡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死为大。大家也没有苛责。
所有的将士被安葬之后,他们的灵位便安放到前面前面国庙大殿之上,亨受四时香火供奉。安放好灵位之后,大多数人都散去,只留下了亲近家属还在那儿痴痴地看着那些灵位。
这时,只见那个郑岳年轻漂亮的媳妇扑出来,跪在郑岳的灵位,哭道:“当家的,你咋就这样走了呢?连一个孩子都没给我留下,叫我以后日子怎么过啊?你在地下,可不要怪我以后再找男人给你戴绿帽子啊?”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