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偏心的奶奶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跑什么跑,东西也不放好,到处乱丢,三十的人了,还没个样子。”
孟奶奶训斥的声音在孟青松后边响起,打断了孟萦心中的激奋,让孟萦因为见到父亲而激动的心迅速平静了下来。
孟青松对母亲的话充耳不闻,一边将小胖墩孟越抱起检查有没有摔到哪,一边轻声哄哭的伤心的孩子。
确定孟越只是摔了一跤,没什么大问题后,孟青松从后面抱起孟越,往肩上一甩。
孟越的小身子从空中飞过,一眨眼就落到父亲的肩膀上。
正哭的伤心的孟越愣了下,两条小短腿快速分开,骑到爸爸的肩上,“咯咯咯”的笑了几声,挥舞着小手,高喊到:
“骑马马,驾驾驾。”
孟青松熟练的将手伸到肩上,抓住孟越的两只小胖手,带着孟越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才将孟越意犹未尽的孟越从肩膀上放下来。
孟越还没玩够,双手抱着父亲的胳膊,两只脚登着父亲的腿,不断往上爬。
孟青松经不住孟越的纠缠,无奈的将儿子又抗到了肩上,一手托住孟越的腰,任由他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一手牵过孟萦,边朝家里走边询问道:
“萦萦,怎么只有你和弟弟在这儿,妈妈呢?”
孟萦迈动两条小短腿,毫不费力的跟上父亲的脚步,笑眯眯的回答到:
“妈妈要做饭,孟越太调皮,老师捣乱,我带弟弟到外面玩。”
“萦萦真棒,都会帮妈妈带弟弟了。”
孟青松听到女儿的话,毫不吝啬的夸奖了孟萦一番,一副我女儿真棒,我女儿真的长大了的样子。
得到父亲的夸赞,哪怕已经历经沧桑,心里年龄苍老,孟萦还是感觉到喜滋滋的。
阴坎上,孟奶奶将孟青松刚刚丢在院坝里的背篼和锄头放好,对着孟青松的背影,阴阳怪气的说到:
“带个人都带不好,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好的。”
孟青松提起的步子顿了顿,有些无奈的看了母亲一眼:
“妈,孩子还在这儿呢,您少说点吧!”
见孟青松反驳自己,孟奶奶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怎么了?说不得了?一个丫头片子,就你当成了宝贝。整天啥事都不做,现在更是连个人都看不好,养她有什么用?一点用处都没有。……”
哪怕早已不是第一次听见母亲这样说,孟青松还是觉得很刺耳。不过,忙了一天,自己又累又饿的,也没心思和心情找母亲理论,随口丢下一句“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儿子都喜欢。”扛着儿子,牵着闺女朝家里走。
“你看看,你看看,你哥这德性,越发的好了,说他两句就敢给我甩脸,也不看看,是谁把他拖大的,这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啊…….”
孟奶奶指着孟青松的背影,朝孟青平喋喋不休的说起来。
面对母亲指责大哥的话语,孟青平难得的没有站到母亲这边,反而劝到:
“妈,您就少说点吧,哥也没说错,不管是姑娘还是儿子,只要有,都好。再说了,您虽然是在说哥,但您今天的这些话,要是传了出去,让姐听到了,她这心里,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提到女儿,孟奶奶瞬间就哑火了,像连珠炮一般的嘴巴也停了下来。
孟家一共三姐弟,孟青平口中的姐姐,就是孟家老大孟金凤,也是孟奶奶唯一的闺女。
孟金凤今年已经三十三岁,嫁在村里邱家,生了三个女儿,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就快要临盆了。
若是今日的话,真传到孟金凤耳朵里,还真不知道她会不会多想!
屋子里,孟青松正在换衣服,孟萦坐在椅子上,背对着父亲,安静的等待着。
孟奶奶的话,并没有在孟萦的心里掀起任何波澜。
上辈子,她还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对着孟萦这个孙女,从没有个好脸色。在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更是动不动,只要找到借口,有理无理都要收拾她一顿。
若说奶奶是重男轻女,那也不是,她对大姑家的几个表姐表妹,那是疼的和那眼珠子一样,鸡下个蛋,都要给她们姐妹几个留着。
更何况,奶奶对目前唯一的孙子孟越,也只是没冷言冷语而已。
从小,孟萦就知道,奶奶的心,是偏的。
她的心里只有大姑和二叔,爸爸只是个多余的。所以,不管爸爸怎么做,做的再好,都得不到奶奶的半句好话。哪怕到了晚年,她念叨的,还是大姑和大姑家的孩子,记挂的,也是二叔家的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爸爸到最后,也彻底的灰了心,对很多事都听之任之,随她去了。
不过,即使再灰心,爸爸对奶奶也是没得说的。
奶奶生病,即使奶奶不待见爸爸,爸爸还是跟前跟后的照顾着,该给的钱,该出的力,从来没有少过一丁半点。
对于爸爸的孝顺,妈妈虽然时常念叨奶奶对自己家和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好,却从来没有阻拦过。
一开始,孟萦也没弄懂,为什么奶奶的这么不待见爸爸,一直算计自己家,爸爸还对奶奶那么好。
也是后来结婚了,经历了许多的事,才慢慢的懂了。
至于爷爷,这是一个永远活在两辈人记忆中的男人。
爷爷是因为家里没钱没粮去烧硫磺,在躲避外面的爆破的时候,躲进了烧硫磺的窑子里,被硫磺的毒烟活活闷死的。
那时候爸爸和大姑他们姐弟三人都还小,最大的大姑也才十六岁,若不是因为爸爸姐弟三人,奶奶早就跟着爷爷一起去了。
孟萦听得最多的关于爷爷的事,就是爷爷很会包汤粑。
一筒子糯米面,大概一斤的样子,爷爷能包八十多个,皮薄个小,放进开水里马上就能飘起来,好吃又不伤人。
除了好看好吃以外,爷爷包汤粑的速度还特别快,他一个人包,可以供给全家人一起吃。
街上的刘爷爷,人都快要死了,还要跑到家里来,吃了两碗爷爷包的汤粑,才心满意足的咽了气。
爷爷那一辈的人里,孟萦还有五个姑奶奶,挨得最近的,就是四姑奶奶家和幺姑奶奶家,都在一个村子里,平时来往得也比较多。
想到这位四姑奶奶,孟萦眼眸瞬间变得深沉。
“跑什么跑,东西也不放好,到处乱丢,三十的人了,还没个样子。”
孟奶奶训斥的声音在孟青松后边响起,打断了孟萦心中的激奋,让孟萦因为见到父亲而激动的心迅速平静了下来。
孟青松对母亲的话充耳不闻,一边将小胖墩孟越抱起检查有没有摔到哪,一边轻声哄哭的伤心的孩子。
确定孟越只是摔了一跤,没什么大问题后,孟青松从后面抱起孟越,往肩上一甩。
孟越的小身子从空中飞过,一眨眼就落到父亲的肩膀上。
正哭的伤心的孟越愣了下,两条小短腿快速分开,骑到爸爸的肩上,“咯咯咯”的笑了几声,挥舞着小手,高喊到:
“骑马马,驾驾驾。”
孟青松熟练的将手伸到肩上,抓住孟越的两只小胖手,带着孟越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才将孟越意犹未尽的孟越从肩膀上放下来。
孟越还没玩够,双手抱着父亲的胳膊,两只脚登着父亲的腿,不断往上爬。
孟青松经不住孟越的纠缠,无奈的将儿子又抗到了肩上,一手托住孟越的腰,任由他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一手牵过孟萦,边朝家里走边询问道:
“萦萦,怎么只有你和弟弟在这儿,妈妈呢?”
孟萦迈动两条小短腿,毫不费力的跟上父亲的脚步,笑眯眯的回答到:
“妈妈要做饭,孟越太调皮,老师捣乱,我带弟弟到外面玩。”
“萦萦真棒,都会帮妈妈带弟弟了。”
孟青松听到女儿的话,毫不吝啬的夸奖了孟萦一番,一副我女儿真棒,我女儿真的长大了的样子。
得到父亲的夸赞,哪怕已经历经沧桑,心里年龄苍老,孟萦还是感觉到喜滋滋的。
阴坎上,孟奶奶将孟青松刚刚丢在院坝里的背篼和锄头放好,对着孟青松的背影,阴阳怪气的说到:
“带个人都带不好,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好的。”
孟青松提起的步子顿了顿,有些无奈的看了母亲一眼:
“妈,孩子还在这儿呢,您少说点吧!”
见孟青松反驳自己,孟奶奶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怎么了?说不得了?一个丫头片子,就你当成了宝贝。整天啥事都不做,现在更是连个人都看不好,养她有什么用?一点用处都没有。……”
哪怕早已不是第一次听见母亲这样说,孟青松还是觉得很刺耳。不过,忙了一天,自己又累又饿的,也没心思和心情找母亲理论,随口丢下一句“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儿子都喜欢。”扛着儿子,牵着闺女朝家里走。
“你看看,你看看,你哥这德性,越发的好了,说他两句就敢给我甩脸,也不看看,是谁把他拖大的,这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啊…….”
孟奶奶指着孟青松的背影,朝孟青平喋喋不休的说起来。
面对母亲指责大哥的话语,孟青平难得的没有站到母亲这边,反而劝到:
“妈,您就少说点吧,哥也没说错,不管是姑娘还是儿子,只要有,都好。再说了,您虽然是在说哥,但您今天的这些话,要是传了出去,让姐听到了,她这心里,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提到女儿,孟奶奶瞬间就哑火了,像连珠炮一般的嘴巴也停了下来。
孟家一共三姐弟,孟青平口中的姐姐,就是孟家老大孟金凤,也是孟奶奶唯一的闺女。
孟金凤今年已经三十三岁,嫁在村里邱家,生了三个女儿,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就快要临盆了。
若是今日的话,真传到孟金凤耳朵里,还真不知道她会不会多想!
屋子里,孟青松正在换衣服,孟萦坐在椅子上,背对着父亲,安静的等待着。
孟奶奶的话,并没有在孟萦的心里掀起任何波澜。
上辈子,她还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对着孟萦这个孙女,从没有个好脸色。在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更是动不动,只要找到借口,有理无理都要收拾她一顿。
若说奶奶是重男轻女,那也不是,她对大姑家的几个表姐表妹,那是疼的和那眼珠子一样,鸡下个蛋,都要给她们姐妹几个留着。
更何况,奶奶对目前唯一的孙子孟越,也只是没冷言冷语而已。
从小,孟萦就知道,奶奶的心,是偏的。
她的心里只有大姑和二叔,爸爸只是个多余的。所以,不管爸爸怎么做,做的再好,都得不到奶奶的半句好话。哪怕到了晚年,她念叨的,还是大姑和大姑家的孩子,记挂的,也是二叔家的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爸爸到最后,也彻底的灰了心,对很多事都听之任之,随她去了。
不过,即使再灰心,爸爸对奶奶也是没得说的。
奶奶生病,即使奶奶不待见爸爸,爸爸还是跟前跟后的照顾着,该给的钱,该出的力,从来没有少过一丁半点。
对于爸爸的孝顺,妈妈虽然时常念叨奶奶对自己家和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好,却从来没有阻拦过。
一开始,孟萦也没弄懂,为什么奶奶的这么不待见爸爸,一直算计自己家,爸爸还对奶奶那么好。
也是后来结婚了,经历了许多的事,才慢慢的懂了。
至于爷爷,这是一个永远活在两辈人记忆中的男人。
爷爷是因为家里没钱没粮去烧硫磺,在躲避外面的爆破的时候,躲进了烧硫磺的窑子里,被硫磺的毒烟活活闷死的。
那时候爸爸和大姑他们姐弟三人都还小,最大的大姑也才十六岁,若不是因为爸爸姐弟三人,奶奶早就跟着爷爷一起去了。
孟萦听得最多的关于爷爷的事,就是爷爷很会包汤粑。
一筒子糯米面,大概一斤的样子,爷爷能包八十多个,皮薄个小,放进开水里马上就能飘起来,好吃又不伤人。
除了好看好吃以外,爷爷包汤粑的速度还特别快,他一个人包,可以供给全家人一起吃。
街上的刘爷爷,人都快要死了,还要跑到家里来,吃了两碗爷爷包的汤粑,才心满意足的咽了气。
爷爷那一辈的人里,孟萦还有五个姑奶奶,挨得最近的,就是四姑奶奶家和幺姑奶奶家,都在一个村子里,平时来往得也比较多。
想到这位四姑奶奶,孟萦眼眸瞬间变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