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精神内守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素问·上古天真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复杂、丰富、细腻的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但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丰富情感感受的同时,也是导致人疾病丛生的缘由之处,《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相对于其它的致病因素,如外邪六淫、饮食不当、劳逸过度等对身体的损伤,《内经》更注重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对如何调养精神、神志,便论述得尤其详尽。《内经》的养生思想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对外顺应自然,即四气调神、法于阴阳的内容;对内注重精神心理的调养,即注重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本神》篇就充分阐述了精神养神的思想与方法,包括“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等;中在强调节制起居劳逸与饮食,即注重养形。
一、恬淡虚无——保持心灵清虚宁静
恬淡,安静闲适,淡泊寡欲;虚无是心无杂念。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的安静、淡泊,才能使心灵轻松快乐。反观内省,我们的烦恼,均是源自欲望的充斥,欲望越多的人,烦恼就越多。中国古人说“无欲则刚”,坦荡的胸怀,来自没有私欲的内心世界。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对名、对利、对感情的无尽追求与奢望时,他的内心也往往同时会被烦恼、恐惧、嫉妒、仇恨所充斥,因为,世间的名利只有那么多,芸芸众生均趋之若鹭,更多的人是失败者。庄子说过“鹪鹩巢于树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在物质上的消耗实在有限,更多的时候,人只是被欲望主宰与控制的奴隶。因此,传统文化各个学派,均注重养心、调心,心性的修炼是养生第一要着。
(一)道家的“守虚”养心法
从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到庄子养生专篇《庄子·养生主》,再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道家学派乃至后世出现的道教,均是主张自然旷达、清静无为的世界观,将追求身心的舒适与精神的自由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道家学派的养生观中,虚无无为是其理论核心,这就是庄子提倡的“因虚而行”。庄子在其《养生主》中,借助于“庖丁解牛”的故事,阐释了其主体的养生思想,原文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即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养生思想,一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顺应自然的法则,这种顺应自然,主要是指顺应、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不要人为改变、刻意追求;一是“批大郤,导大窾……以无厚入有閒”的“因虚而行”的原则,人活在世,就要“因虚而行”。我们的身心就像是牛刀,要想保持她的完好无损,使其长久于世,在面对这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世界时,就要做到避开那些“盘根错节”的部位“筋脉”,避开那些折刀的大“骨骼”,而现代社会的名利场就是最损伤人身心的骨骼与筋脉关节。养生的“因虚而行”,就是要不断清除内心的那些杂念、欲望,欲望少了,烦恼就没有了,自然会变得快乐、安静,这个不断剔除内心之杂念、欲望的过程,即是“虚心”的养心修炼。为此,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等修心法术。
①心斋
“心斋”之语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一种剔除内心的各种思虑和欲望而达到内心清虚淡泊状态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是庄子借用是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阐述其如何做到内心清虚的养心法。文中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要摒除杂念,专一心志,对于外界的事物不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领悟,不是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静虚无的心才是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使心达到这种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②坐忘
“坐忘”亦是道家学派静心去欲的修炼养神法,是通过遗忘自己的形体、智慧与知识,将自己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法。“坐忘”出于《庄子·大宗师》,其中一段也是虚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阐释何为“坐忘”。根据这段文字记载,颜回对老师说:“回益也”,意思是说自己有了进步,孔子问什么进步?颜回告诉老师:“回忘礼乐矣”,孔子说,很好,但做得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又说“回忘仁义矣”。孔子仍然说很好,但还做的不够。到最后,颜回说“回坐忘矣”,孔子听了后,“蹴然(非常惊奇)问曰:何谓坐忘?”,因为在儒家的文献里没有“坐忘”这个概念。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为坐忘。”即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摆脱了自己的才智,离弃了本来的形体与获得的知识,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这就叫坐忘。
至唐代,道教学派司马承祯专著《坐忘论》一卷,从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如何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修炼法,并又将这种修炼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是对“坐忘“修心的进一步发挥。
③缘督以为经
亦是道家养生法,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顺着,遵循。督,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身背之正中,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意指顺从自然之中道。经,常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方式应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远离名利与刑罚,使自己处于一种适意逍遥的状态。
(二)佛教的“禅定”静心法
“禅学”本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在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始于菩提达摩,但中国禅宗的真正奠基者是六祖慧能,他创立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并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内容。“禅”之本意是独自面对神灵之义,是一种静思、内省以顿悟的修炼方式。“
”之本意,是指神灵。
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人类文明处于萌芽阶段,对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现象均心存敬畏,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阳。小篆体以“示”字旁组成的字代表与神事活动相关的所有事物或活动,如祭祀、祈祷、祠堂、福、祸、祖宗等,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大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为上),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示”所表达的,是从天上照射下来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写为“
”,只有一垂,这一垂自然是指太阳的光芒,意味着当时的人类,认为只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阳崇拜。我们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数量并不很多,但却多与天、日有关,象“夸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等。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如其后形成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均是基于对太阳的运行以及其相应的属性形成的。
中国禅宗是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世界观,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间万物,皆是我心所化,没有我心,就没有日月星辰、沧海桑田。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就必须坐禅静修,以求渐悟或顿悟,挖掘人心本有的佛性。根据《坐禅三昧经》、《安般守意经》,坐禅有五大法门:
调息——是呼吸、初步冥想之意。修行者调整呼吸,使之不急不徐,冥想收心,专一精神。
不净——通过观察不净不洁之物,如尸体等,静思、分析其变化原由与过程,抑制内心的各种欲望。
慈悲——观察美好的事物、景象,获得宁静、愉悦的心境,抑制内心的愤怒、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
因缘——理性、冷静地分析所面对的、接触的所有事物,抑制内心的欲望。
念佛——想象佛祖的姿势,颂咏其名号,求得内心的安宁,战胜恐惧、不安、焦虑,达到清静平和的心境。
通过坐禅修行,可以逐渐达到“禅定”的四个不同的阶段:
初禅:排除了欲望的干扰,感受到从现实的困扰中摆脱出来的一种喜悦;
二禅:喜悦逐渐纯净,变为自身的自然属性;
三禅:带有外在世界色彩的喜悦逐渐消失,只留下一种纯净的心境、适意的乐趣;
四禅:这种乐趣也归于虚无,人心到达无欲无念、无喜无悲的境界,得到清澈的智慧,达到最高程度的“净”。
二、恬愉为务——以宁静愉快为人生要务
《内经》认为在七情五志中,喜乐是对人体最有益的情志,言“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在谈到圣人的养生秘诀时,也将精神的快乐列为主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阐述了四种养生高人的养生境界与法度,言“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中,“无嗔恚之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即提醒人们不要总是心怀郁怒与幽怨,而是要把自得、快乐作为像事业、功名一样去争取、去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形之肉体无害,无形之精神充实,达到百岁之寿命。
《内经》的快乐精神养生法,实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说来有趣,中国古人对待社会人生的思想有很大区别,儒家注重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怎样才能处理好关系与责任的问题;道家则注重作为一个自然之身,应怎样才舒适、自由,二者哲学思想有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他们却是相同的,就是均看重精神的快乐与舒适,孔子在《论语》开卷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是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要学会从中体会快乐;名利之争是人痛苦与烦恼的根源,很多有修养的人能够摆脱“利”的诱惑,但却无法避免“名”的吸引,历代名士、僧侣多数如此,孔圣人可谓深知世人的软肋,上来就给世人提醒,在别人不知道你的大名、不了解你的才华、不认可你的思想的情况下,即使你无法做到快乐,至少也不要恼火、郁闷。
老子告诫人们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内容比孔子来得详细、具体,要我们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吃饭、穿衣、居住、人情往来等,都要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无论吃什么,都觉得香甜;无论穿什么,都觉得漂亮;无论居住何处,都感觉舒适;无论什么风俗礼仪,都觉得有趣。可以想见,如果我们对待生活都采取这种态度,我们还会不快乐吗?
庄子则更是反对自然之身不要为社会化的各种外物所役使,包括名利财产、仁义道德,精神要超脱,身心要自由。对最能引起人的痛苦之情的死亡,都用一种超然的视角去看待,著名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告诉世人如何摆脱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与痛苦,如果我们连生死的困惑都能超越,还有什么会让我们烦恼不安?
著名中国古代哲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属于典型的“乐感文化”,从古代智者的字里行间,我们总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快乐的追求。但看我们现代社会,却越来越偏离这种文化精神,有人说中国人天生带着一张“讨债”的脸,淡漠、抑郁、焦虑、烦躁、愤怒,唯独没有快乐,原因是什么?由于在忙于权位,而权位又遥不可及;忙于生意,而生意又颇多波折;忙于出名,而成名又遥遥无期;忙于子女、忙于父母……,生活似乎就是由一系列挫折、苦难构成的,无快乐可言。
我们看一个希腊神话故事——
西齐弗的石头:
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神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回家的时候,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处于永无止境的失败中。
可是,西齐弗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大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再进一步,当西齐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大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齐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快乐,并不取决于他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目前所面对的事情,而是取决于他看问题的角度,他面对事情时的心态。一个想快乐的人,即使他无法时刻都从天上找到一颗星星,他至少也会发现身边的一烛灯光。
中国历史上,与西齐弗得经历很象的是苏东坡,他一生连续被贬,但却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他自我描述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贬之处,当他被贬至岭南的惠州时,岭南时为蛮荒贫瘠之地,大家都在为他的生活捏把汗,东坡却随遇而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使苏东坡受益甚多,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短寿,但在如此坎坷的经历下,苏东坡竟然活了六七岁,实属难得。
三、顺应自然——接受自己,也接受环境
记得大学毕业时,大家互相在留言簿上留言,多是写些祝福的话语,赞美的诗句,但有一个平时非常沉默的男同学,给每个同学都写了同样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写的是“上帝创造的你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想来,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值得反复体味。现代人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成了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这些病症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等因素,最重要的,是源自自己内心的不认同心理,包括对自己的不认同、对别人的不认同,以及对环境的不认同。这些人,都在自己的心里设定了一个完美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去丈量一切,因自己达不到而产生自卑、抑郁,继而产生恐惧。恐惧症的根本不是对外界的恐惧,而是对自己的恐惧,担心自己的能力欠缺、形象不雅、口才笨拙被别人嘲笑或鄙视。
春秋时期的庄子,深知现实世界对人的心理形成的挤压、逼迫,他的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重视对生命的自然属性的尊重与接纳,在养生长寿、身心舒适、身心自由的终极哲学目的下,提出了“齐物论”的观点,认为自然万物、所有的生命都是等同的,认为的划分标准、等级,只会损害着人的心灵,世间万物,无论黑白、长短、美丑、有用无用、活着或者死亡,只要是自然存在的,就有它的价值。我们文明社会所提出的统一的标准看待自然万物与生命,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可笑的。除了戕害人的心灵,没有存在的价值,他举例说“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说明长短的概念是没价值的;又说“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毛嫱骊姬作为春秋时的两大美女,人人皆以为美,见后就要驻足观望,但鱼见了却沉入了水底,鸟见了却远走高飞,麋鹿见了拔腿跑开,这些动物都没觉得她们有多美。说明这种美的标准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除了让更多的女性自卑之外,毫无价值。
所以,无论自己能力大小,外貌美丑,各自高矮,都接受自己,爱自己。同样,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一切,都是持一种宽容的心境去接受,《内经》“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就是对这种心境的表述。
四、学会放下——解除内心的纠结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有恒心、有毅力,能够坚持,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对待心里问题却恰恰要取其相反,要及时放下,放下什么?放下那些怨恨、嫉妒、痛苦、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只有及时清理内心的那些负面的情绪,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轻松、快乐。
有一个人,因为自己遭遇了一些朋友的背叛,非常的痛苦,一直耿耿于怀,几年过不去,然后就去找一个禅者去问,说我因为某个事情,我一直心里面很痛苦,那个朋友我是给他付出了多少,结果把我坑的倾家荡产,所以我这些年我一直是过不来这件事情。那个禅者就告诉他,说你放下,他说,问题是我放不下。禅师说你放下,他又说我放不下。最后那个禅者给他一个杯子,让他端着,然后开始往里面给他倒热水,倒满了,再继续倒,再倒的时候,水溢出来了,烫着手了,“啪”一下,杯子就放下了。禅师说,痛了,就放下了。
我们一生当中都会有遭遇各种挫折,每个人身上、心上都有伤,但能够治愈我们的,只有自己。这种治愈的方法,就是及时的放手。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闯进了酒吧,对着服务生大嚷:“给我一杯威士忌。”服务员赶忙递上一杯。看到他一饮而下之后情绪稍稍平缓了一些,服务员就试着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烦恼。原来该男子是推销天鹅绒枕套的,一天接到一个年轻女士的订购电话就按约送上门来。谁知,他刚跟女士进了卧室就听到了大门响了,原来女士的丈夫回来了。女士很紧张,说这样被她丈夫看到肯定会被误会,建议他先躲避一下。在他排除了床下、衣柜等地方之后,毅然跳出窗外,双手扒住窗沿,身体悬吊在外面。女士的丈夫进来后似乎感到了一些异常,先是翻看了床下,又打开了柜门,男士暗自庆幸没被发现。就在此时时,丈夫去卫生间接了一盆热水,打开窗户泼了出来,接着又用力关上了窗户。可怜的男子不仅被热水烫了个落汤鸡,而且双手也被夹得血肉模糊。服务员说:“我明白你为什么愤怒了。”但男子接着说:“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我在窗外吊了半个多小时,低头一看才发现我的双脚离地面只有大概六英寸。”
这个故事就是“六英寸的距离”。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中,总被某件事情缠绕着,放不下又很痛苦,就像这个男在那扒着窗台吊着一样,它一点价值都没有,它除了让我们痛苦不堪疲惫难忍之外,没有一点意义,我们只要一松手一放开,就能达到非常舒适、自然的境界。所以,在现实中,我们要及时放手,及时放下,放下痛苦、不平、难堪、妒嫉、仇恨等,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快乐起来。当我们紧握双手时,我们手中空无一物;当我们伸开双手,我们才会拥有整个世界。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素问·上古天真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复杂、丰富、细腻的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但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丰富情感感受的同时,也是导致人疾病丛生的缘由之处,《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相对于其它的致病因素,如外邪六淫、饮食不当、劳逸过度等对身体的损伤,《内经》更注重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对如何调养精神、神志,便论述得尤其详尽。《内经》的养生思想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对外顺应自然,即四气调神、法于阴阳的内容;对内注重精神心理的调养,即注重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本神》篇就充分阐述了精神养神的思想与方法,包括“美其食,任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等;中在强调节制起居劳逸与饮食,即注重养形。
一、恬淡虚无——保持心灵清虚宁静
恬淡,安静闲适,淡泊寡欲;虚无是心无杂念。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的安静、淡泊,才能使心灵轻松快乐。反观内省,我们的烦恼,均是源自欲望的充斥,欲望越多的人,烦恼就越多。中国古人说“无欲则刚”,坦荡的胸怀,来自没有私欲的内心世界。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对名、对利、对感情的无尽追求与奢望时,他的内心也往往同时会被烦恼、恐惧、嫉妒、仇恨所充斥,因为,世间的名利只有那么多,芸芸众生均趋之若鹭,更多的人是失败者。庄子说过“鹪鹩巢于树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在物质上的消耗实在有限,更多的时候,人只是被欲望主宰与控制的奴隶。因此,传统文化各个学派,均注重养心、调心,心性的修炼是养生第一要着。
(一)道家的“守虚”养心法
从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到庄子养生专篇《庄子·养生主》,再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道家学派乃至后世出现的道教,均是主张自然旷达、清静无为的世界观,将追求身心的舒适与精神的自由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道家学派的养生观中,虚无无为是其理论核心,这就是庄子提倡的“因虚而行”。庄子在其《养生主》中,借助于“庖丁解牛”的故事,阐释了其主体的养生思想,原文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即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养生思想,一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顺应自然的法则,这种顺应自然,主要是指顺应、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不要人为改变、刻意追求;一是“批大郤,导大窾……以无厚入有閒”的“因虚而行”的原则,人活在世,就要“因虚而行”。我们的身心就像是牛刀,要想保持她的完好无损,使其长久于世,在面对这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世界时,就要做到避开那些“盘根错节”的部位“筋脉”,避开那些折刀的大“骨骼”,而现代社会的名利场就是最损伤人身心的骨骼与筋脉关节。养生的“因虚而行”,就是要不断清除内心的那些杂念、欲望,欲望少了,烦恼就没有了,自然会变得快乐、安静,这个不断剔除内心之杂念、欲望的过程,即是“虚心”的养心修炼。为此,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等修心法术。
①心斋
“心斋”之语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一种剔除内心的各种思虑和欲望而达到内心清虚淡泊状态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是庄子借用是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阐述其如何做到内心清虚的养心法。文中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要摒除杂念,专一心志,对于外界的事物不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领悟,不是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静虚无的心才是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使心达到这种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②坐忘
“坐忘”亦是道家学派静心去欲的修炼养神法,是通过遗忘自己的形体、智慧与知识,将自己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法。“坐忘”出于《庄子·大宗师》,其中一段也是虚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阐释何为“坐忘”。根据这段文字记载,颜回对老师说:“回益也”,意思是说自己有了进步,孔子问什么进步?颜回告诉老师:“回忘礼乐矣”,孔子说,很好,但做得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又说“回忘仁义矣”。孔子仍然说很好,但还做的不够。到最后,颜回说“回坐忘矣”,孔子听了后,“蹴然(非常惊奇)问曰:何谓坐忘?”,因为在儒家的文献里没有“坐忘”这个概念。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为坐忘。”即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摆脱了自己的才智,离弃了本来的形体与获得的知识,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这就叫坐忘。
至唐代,道教学派司马承祯专著《坐忘论》一卷,从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如何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修炼法,并又将这种修炼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是对“坐忘“修心的进一步发挥。
③缘督以为经
亦是道家养生法,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顺着,遵循。督,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身背之正中,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意指顺从自然之中道。经,常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方式应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远离名利与刑罚,使自己处于一种适意逍遥的状态。
(二)佛教的“禅定”静心法
“禅学”本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在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始于菩提达摩,但中国禅宗的真正奠基者是六祖慧能,他创立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并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内容。“禅”之本意是独自面对神灵之义,是一种静思、内省以顿悟的修炼方式。“
”之本意,是指神灵。
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人类文明处于萌芽阶段,对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现象均心存敬畏,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阳。小篆体以“示”字旁组成的字代表与神事活动相关的所有事物或活动,如祭祀、祈祷、祠堂、福、祸、祖宗等,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大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为上),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示”所表达的,是从天上照射下来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写为“
”,只有一垂,这一垂自然是指太阳的光芒,意味着当时的人类,认为只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阳崇拜。我们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数量并不很多,但却多与天、日有关,象“夸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等。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如其后形成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均是基于对太阳的运行以及其相应的属性形成的。
中国禅宗是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世界观,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间万物,皆是我心所化,没有我心,就没有日月星辰、沧海桑田。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就必须坐禅静修,以求渐悟或顿悟,挖掘人心本有的佛性。根据《坐禅三昧经》、《安般守意经》,坐禅有五大法门:
调息——是呼吸、初步冥想之意。修行者调整呼吸,使之不急不徐,冥想收心,专一精神。
不净——通过观察不净不洁之物,如尸体等,静思、分析其变化原由与过程,抑制内心的各种欲望。
慈悲——观察美好的事物、景象,获得宁静、愉悦的心境,抑制内心的愤怒、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
因缘——理性、冷静地分析所面对的、接触的所有事物,抑制内心的欲望。
念佛——想象佛祖的姿势,颂咏其名号,求得内心的安宁,战胜恐惧、不安、焦虑,达到清静平和的心境。
通过坐禅修行,可以逐渐达到“禅定”的四个不同的阶段:
初禅:排除了欲望的干扰,感受到从现实的困扰中摆脱出来的一种喜悦;
二禅:喜悦逐渐纯净,变为自身的自然属性;
三禅:带有外在世界色彩的喜悦逐渐消失,只留下一种纯净的心境、适意的乐趣;
四禅:这种乐趣也归于虚无,人心到达无欲无念、无喜无悲的境界,得到清澈的智慧,达到最高程度的“净”。
二、恬愉为务——以宁静愉快为人生要务
《内经》认为在七情五志中,喜乐是对人体最有益的情志,言“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在谈到圣人的养生秘诀时,也将精神的快乐列为主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阐述了四种养生高人的养生境界与法度,言“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中,“无嗔恚之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即提醒人们不要总是心怀郁怒与幽怨,而是要把自得、快乐作为像事业、功名一样去争取、去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形之肉体无害,无形之精神充实,达到百岁之寿命。
《内经》的快乐精神养生法,实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说来有趣,中国古人对待社会人生的思想有很大区别,儒家注重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怎样才能处理好关系与责任的问题;道家则注重作为一个自然之身,应怎样才舒适、自由,二者哲学思想有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他们却是相同的,就是均看重精神的快乐与舒适,孔子在《论语》开卷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是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要学会从中体会快乐;名利之争是人痛苦与烦恼的根源,很多有修养的人能够摆脱“利”的诱惑,但却无法避免“名”的吸引,历代名士、僧侣多数如此,孔圣人可谓深知世人的软肋,上来就给世人提醒,在别人不知道你的大名、不了解你的才华、不认可你的思想的情况下,即使你无法做到快乐,至少也不要恼火、郁闷。
老子告诫人们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内容比孔子来得详细、具体,要我们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吃饭、穿衣、居住、人情往来等,都要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无论吃什么,都觉得香甜;无论穿什么,都觉得漂亮;无论居住何处,都感觉舒适;无论什么风俗礼仪,都觉得有趣。可以想见,如果我们对待生活都采取这种态度,我们还会不快乐吗?
庄子则更是反对自然之身不要为社会化的各种外物所役使,包括名利财产、仁义道德,精神要超脱,身心要自由。对最能引起人的痛苦之情的死亡,都用一种超然的视角去看待,著名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告诉世人如何摆脱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与痛苦,如果我们连生死的困惑都能超越,还有什么会让我们烦恼不安?
著名中国古代哲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属于典型的“乐感文化”,从古代智者的字里行间,我们总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快乐的追求。但看我们现代社会,却越来越偏离这种文化精神,有人说中国人天生带着一张“讨债”的脸,淡漠、抑郁、焦虑、烦躁、愤怒,唯独没有快乐,原因是什么?由于在忙于权位,而权位又遥不可及;忙于生意,而生意又颇多波折;忙于出名,而成名又遥遥无期;忙于子女、忙于父母……,生活似乎就是由一系列挫折、苦难构成的,无快乐可言。
我们看一个希腊神话故事——
西齐弗的石头:
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神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回家的时候,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处于永无止境的失败中。
可是,西齐弗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大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再进一步,当西齐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大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齐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快乐,并不取决于他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目前所面对的事情,而是取决于他看问题的角度,他面对事情时的心态。一个想快乐的人,即使他无法时刻都从天上找到一颗星星,他至少也会发现身边的一烛灯光。
中国历史上,与西齐弗得经历很象的是苏东坡,他一生连续被贬,但却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他自我描述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贬之处,当他被贬至岭南的惠州时,岭南时为蛮荒贫瘠之地,大家都在为他的生活捏把汗,东坡却随遇而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使苏东坡受益甚多,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短寿,但在如此坎坷的经历下,苏东坡竟然活了六七岁,实属难得。
三、顺应自然——接受自己,也接受环境
记得大学毕业时,大家互相在留言簿上留言,多是写些祝福的话语,赞美的诗句,但有一个平时非常沉默的男同学,给每个同学都写了同样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写的是“上帝创造的你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想来,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实在是值得反复体味。现代人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成了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这些病症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等因素,最重要的,是源自自己内心的不认同心理,包括对自己的不认同、对别人的不认同,以及对环境的不认同。这些人,都在自己的心里设定了一个完美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去丈量一切,因自己达不到而产生自卑、抑郁,继而产生恐惧。恐惧症的根本不是对外界的恐惧,而是对自己的恐惧,担心自己的能力欠缺、形象不雅、口才笨拙被别人嘲笑或鄙视。
春秋时期的庄子,深知现实世界对人的心理形成的挤压、逼迫,他的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重视对生命的自然属性的尊重与接纳,在养生长寿、身心舒适、身心自由的终极哲学目的下,提出了“齐物论”的观点,认为自然万物、所有的生命都是等同的,认为的划分标准、等级,只会损害着人的心灵,世间万物,无论黑白、长短、美丑、有用无用、活着或者死亡,只要是自然存在的,就有它的价值。我们文明社会所提出的统一的标准看待自然万物与生命,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可笑的。除了戕害人的心灵,没有存在的价值,他举例说“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说明长短的概念是没价值的;又说“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毛嫱骊姬作为春秋时的两大美女,人人皆以为美,见后就要驻足观望,但鱼见了却沉入了水底,鸟见了却远走高飞,麋鹿见了拔腿跑开,这些动物都没觉得她们有多美。说明这种美的标准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除了让更多的女性自卑之外,毫无价值。
所以,无论自己能力大小,外貌美丑,各自高矮,都接受自己,爱自己。同样,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一切,都是持一种宽容的心境去接受,《内经》“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就是对这种心境的表述。
四、学会放下——解除内心的纠结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有恒心、有毅力,能够坚持,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对待心里问题却恰恰要取其相反,要及时放下,放下什么?放下那些怨恨、嫉妒、痛苦、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只有及时清理内心的那些负面的情绪,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轻松、快乐。
有一个人,因为自己遭遇了一些朋友的背叛,非常的痛苦,一直耿耿于怀,几年过不去,然后就去找一个禅者去问,说我因为某个事情,我一直心里面很痛苦,那个朋友我是给他付出了多少,结果把我坑的倾家荡产,所以我这些年我一直是过不来这件事情。那个禅者就告诉他,说你放下,他说,问题是我放不下。禅师说你放下,他又说我放不下。最后那个禅者给他一个杯子,让他端着,然后开始往里面给他倒热水,倒满了,再继续倒,再倒的时候,水溢出来了,烫着手了,“啪”一下,杯子就放下了。禅师说,痛了,就放下了。
我们一生当中都会有遭遇各种挫折,每个人身上、心上都有伤,但能够治愈我们的,只有自己。这种治愈的方法,就是及时的放手。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闯进了酒吧,对着服务生大嚷:“给我一杯威士忌。”服务员赶忙递上一杯。看到他一饮而下之后情绪稍稍平缓了一些,服务员就试着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烦恼。原来该男子是推销天鹅绒枕套的,一天接到一个年轻女士的订购电话就按约送上门来。谁知,他刚跟女士进了卧室就听到了大门响了,原来女士的丈夫回来了。女士很紧张,说这样被她丈夫看到肯定会被误会,建议他先躲避一下。在他排除了床下、衣柜等地方之后,毅然跳出窗外,双手扒住窗沿,身体悬吊在外面。女士的丈夫进来后似乎感到了一些异常,先是翻看了床下,又打开了柜门,男士暗自庆幸没被发现。就在此时时,丈夫去卫生间接了一盆热水,打开窗户泼了出来,接着又用力关上了窗户。可怜的男子不仅被热水烫了个落汤鸡,而且双手也被夹得血肉模糊。服务员说:“我明白你为什么愤怒了。”但男子接着说:“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我在窗外吊了半个多小时,低头一看才发现我的双脚离地面只有大概六英寸。”
这个故事就是“六英寸的距离”。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中,总被某件事情缠绕着,放不下又很痛苦,就像这个男在那扒着窗台吊着一样,它一点价值都没有,它除了让我们痛苦不堪疲惫难忍之外,没有一点意义,我们只要一松手一放开,就能达到非常舒适、自然的境界。所以,在现实中,我们要及时放手,及时放下,放下痛苦、不平、难堪、妒嫉、仇恨等,让自己的心轻松起来、快乐起来。当我们紧握双手时,我们手中空无一物;当我们伸开双手,我们才会拥有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