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于阴阳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
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效法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来养生。自然界阴阳之气处于一种不停息的升降运动中,这种升降运动导致了昼夜的交替、春夏秋冬的轮回,因此,“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是要求我们人类同自然万物等同起来,象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那样,按照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动,来起居、饮食、运动。这种按照时令来养生的思想,不仅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进行阐述,而且,在《素问·生气通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本神》等篇皆有论述,是《内经》养生理论的最重要板块,是《内经》“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在养生理论中的体现。
一、中国古人的天地自然观
为什么我们要按照天地阴阳的升降秩序来养生呢?这个思想的产生,是和古人关于宇宙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的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本质与起源、关于生命的本质与认识方法的学问。古代的先哲们思索与关注的问题是自然宇宙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生命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研究的命题基本上就是这两个,对这两个命题不同的研究就形成了哲学的两大板块,一是自然哲学,一是社会哲学或生命哲学。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这个宇宙自然,是由什么构成的,是从哪儿来的?我们的生命是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慢慢形成了自然哲学的思想内容。古代的贤哲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首先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即宇宙自然与生命都是本源于“气”。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很奇怪了,说我和气有关?我是从气来的?我明明是爹妈生的嘛,当然,但爹妈的爹妈呢?再往上一直追溯,达尔文又提出了观点,认为人是由猴子变的,但这是一个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不是哲学思想。猴子前面又是什么呢?所以一直思索,最后追溯到,有人提出三叶虫,有人提出海藻等观点,生命是从这些进化来的。那么三叶虫前面又是什么?海藻前面又是什么,最后,西方古代哲学认为生命起源于水,中国古代哲学就提出来一个“气”来。这个观点,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化生之前就有一种物质浑然存在,它经过一定的运动变化,化生了天地及天地万物,这种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名之为“道”。因此,道是能够化育宇宙及万物的本源物质。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刘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气生宇宙的过程作了系统描述,言“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生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糜而为天,重浊者凝聚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古人认为,最早的时候天地宇宙之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团混沌的气。这团混沌的气里边有清有浊,二者不停息的分化,清的部分慢慢地不停地往上升散就形成了天,浊的往下凝聚就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天地。天地之气又不是固定不移的,而是不停地在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交感互动。在交感互动的这个过程当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生命活动在这样形成了。这就是一个气一元论的思想。《黄帝内经》中这种内容非常多,如“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如果大家读过《易经》的话,这就是对六十四卦里边“泰卦”的描述。泰卦是什么?上为坤、下为乾,天在下地在上。这就是天地之气在交流,天气下降了,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所以才高下相召,升降相因,才有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天地宇宙自然才呈现出安泰之象。这里包括人的生命,“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是从一个大的起源上来认识生命,所以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既然我们与天地、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本源于太虚元气,都是这一个共同的起源,那么,生命与天地万物一定存在着本质的相同性、规律的一致性以及现象的相似性。这就像一对夫妻生的孩子,不论他们的性格有何差异,长相不同,但是,相同一定是主体。不可能一对黄种夫妻,生出了一个白种人,这是不可能的,即相同是是根本。所以天地的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一定也是我们人体的规律。
天地的规律是什么?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带,这个地方最显著的就是四季分明,所以古人就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为什么以四时之法成?就是古人看到,伴随着春夏秋冬的往复,万事万物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他得出来这么一个结论。
二、生命中的季节秘密
《黄帝内经》养生的第二篇文章,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谈如何根据四季阴阳之气的变化,调养我们的生命活动的内容。“神”就是整体的生命活动。前面谈了春三月怎么做,夏三月怎么做,秋三月怎么做,冬三月怎么做。最后总结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说“阴阳四时,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四时是万物之终始,终是什么?停止了,生命活动停息了,万物在冬天基本上都处于生机凋落的状态,所以这就是一个万物之终。万物之始是什么?到了春天马上就生机萌发、欣欣向荣,这就是万物之始。我们看到四季阴阳对自然万物有这样的影响,我们也就知道,我们违逆四季的变动则灾害生,顺应它则苛疾不起。苛疾是什么?是大病。也就是说我顺应四季的变化来养生,我就称之为得道了,把这个最重要的养生之道就掌握了。所以,《黄帝内经》专门谈养生的两篇文章中,有一篇就是专门谈怎么样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的。
(一)哪个季节出生的人最长寿?
可能有人会想,季节对生命的影响,主要是草木与动物低等生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植物类生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低等动物也有,如刺猬、青蛙、泥鳅,甚至狗熊都有冬眠,冬眠的动物死没死?没死,它和草木是一样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对低等生命有这种影响,我们人这种高级动物是万物之灵,这个影响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
举个几个例子,首先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精力体力,我们的性格类型,甚至我们每个人寿命的长短,不但是受遗传的影响,遗传是第一位,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受生活状况的影响,受感受疾病的影响,同时,还受我们每个人出生季节的影响,出生季节对我们的身体素质乃至对我们寿命的长短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出生季节与健康的程度做个排序,从最强对最弱,依次应该是冬天最好,其次秋天,再次是春天,再其次是夏天。为什么会有这种排序?既然我们前面说了,冬天是一个万物生机内敛、闭藏的季节,但为什么反而在这个季节出生婴儿的身体素质最好的?如果我简单的总结为这就是顺应自然的话,这就是一个春种冬收的问题,同种庄稼一样,植物的生长周期短,所以春天种,秋天收,是春种秋收。人孕育的时间长,是九个半月,所以是春种冬收,因为是从时间推算,冬天出生的人正好是母亲在三四月份受孕,这正好是农民播种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顺应自然。当然我们也会发现,凡是冬天出生的人,一定是性格最平稳的,也是意志最坚定的人。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也最容易把控自己的情绪,这种性格也意味着他的神经系统功能最完善,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当然,神经系统表现出来只是一个方面,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系统都是一样,功能也都最好。相对而言,夏季出生的人,往往是性格比较活泼的,也比较情绪化。这种情绪化的这种表现也意味着神经系统的功能没有平衡的那么好,这种状态实际上在人体各个系统都是一样的。
从现代医学上怎么解释这个原理?很简单,我们所有的女性都知道,我们冬天都手脚冰凉,手脚冰凉的原因,从中医的角度说是阳虚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就是气温一低,血管就收缩,末梢循环血液运行不良,血液达不到肢体末梢,就会手脚冰凉。这种在手脚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到,但其实是人体各个部位的末梢循环都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包括子宫也是如此。所以到了冬天,很多女孩子三个月都不来月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都是存在的。如果这个时候女性怀孕了,胎儿的血液功能就容易供给不足,营养容易匮乏,胎儿的体质就不好。反过来看,春夏季节,如同春天气温一上升,河流就解封,水流马上加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受孕的话,胎儿的血液供应是最好的,营养最充足,所以春天受孕的胎儿素质最好。所以有一些女孩子月经不好,出现胎停孕、自然流产,然后再想怀孕,想调理调理秋天怀孕。我问为什么秋天怀孕,她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别人都说秋天。我就反问她一句,我说你见哪个农民是秋天种庄稼的?
并且我们还有一个特点,你们不信观察一下,所有生长期的儿童,都是春天夏天长身高,这和草木是一样的。即使在南方这些地方冬天没那么冷,树叶不掉,但是冬季树也是不长的,它不过是叶子没掉而已。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人和草木是有很多潜在规律是一致的,我们都在受大自然的影响和调控。
(二)什么季节得什么病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人体之气与自然界之气是相通应的,尤其是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的四季存在着通应关系,这种通应关系,具体是肝气与春季相通应,心气与夏季相通应,脾气与长夏季节相通应,肺气与秋季相通应,肾气与冬季相通应。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人体五脏的盛衰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季节,我们身体的疾病也有不同的发作规律。
春季肝气最旺,人体会处于肝气的功能影响之下。在春季出生的人,虽然寿命不是最长的,但性格往往是最舒展、最平和与理性的,这就与恰逢肝气处于良好的疏达状态有关。一般人到了春季,往往会食欲增强,这是肝气疏达脾胃之气的结果,因为在五行的关系上,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的关系,体现在脏腑之间,则是肝木可以疏达脾土。但如果肝气克伐太过,或脾胃之气本来虚弱,则肝木犯胃会出现呕血,乘脾会出现泄泻。肝用过多,也易于出现肝气升发无力而郁滞的情况,春季是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类疾病高发的季节,就是与肝气与春季相应有关。
夏季心气最旺,人体处于心气的功能影响之下。《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夏季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爱动,交际广泛。夏季,也是皮肤疮疡类疾病多发的季节,因为这些疾病,常是火热之邪所致,而心在五行属火,心火旺,自然易发为疮疡类疾病。同时,夏季对心脏类疾病患者又是最危险的季节,由于心气旺,心气不支者往往最易衰竭,因此,夏季是心血管病最易发病的季节。历年不同地域与城市高温,意外死亡者以心脏病患者为主体。
长夏季节是指农历六月,应于脾气,脾气在长夏季节主持着人体之气。人体脾的功能,一则是主持水谷的运化,一则是主持人体的肌肉四肢。因此,由于脾用过度,或长夏季节湿热交蒸的时令之气侵入人体,最易伤及人体的脾胃,从而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水谷不能运化的病症。同时,长夏季节也是人们最易倦怠、乏力的时令,这同样是由于脾气被湿热所困,所主的四肢、肌肉随之出现异常的表现。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人体便处于肺气的功能主宰之下。同时,外邪伤及人体也最易伤及肺气。肺主呼吸之气,同时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到秋季就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大量增多的情况,如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进入秋季开始发病。同时,秋季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喷嚏等,因为鼻为肺之窍。而很多皮肤的过敏症,也在秋季多发,像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这又与肺主皮毛密切相关。
肾应于冬季,肾应冬。中医的“肾”指的是什么,我如果做个简单的比喻,人体的肾气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是一样的,非常重要。中医的肾包含着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从肾、膀胱、输尿管到尿道,都是在中医肾的概念里面。除此之外,还包括所有生殖系统的功能,男女生殖系统功能也包含在中医肾的功能里面。还远远不止这些,肾气是人体整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都是靠肾气在推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肾气一虚,就像汽车发动机不行了一样,整体的这个汽车就不能行驶了。所以只要肾气一虚,人就会出现疲惫、乏力、精神不济、代谢迟滞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有一个说法,人到四十要补肾,补的是什么?补的是生命的原动力,最基础的生命能力。所以,由于肾应冬,到了冬天,人体各种疾病都易多发,这就是一个季节对人生命力的影响。
在冬三月人体处于肾的功能影响之下。肾主闭藏,其闭藏的不仅有人体的精气,也包括人体的阳气。这种闭藏,不仅导致四肢等部位的阳气减少,而出现四肢关节、手足的发冷,宿有疼痛等症易发等情况,而且,由于阳气郁闭不通,还易出现肝阳上亢的相关病症,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等;同时,胸阳闭阻不通,导致胸部气血阻滞的冠心病、心梗等病症。肾的闭藏功能失常,则易出现精气遗泄的多种病症,如小便频数,男子遗精、滑泄,女子带下增多等。
同时,《内经》还认为“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的阳气具有抵御外邪,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人体阳气的盛衰有无,就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与否。因此,在阳气闭藏的冬季,一般人会比阳气盛大的夏季疾病多发。在冬季,不仅是外感性疾病较多,而且,人体的多数慢性病也多在冬季复发、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衰等。
很多身体有疼痛类疾病的人,如胃痛、关节痛,女孩痛经等,都有一种感受,怕过冬季,因为一到冬天,这些部位的疼痛都会加重,原因也和季节与阳气的关系有关。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气血的正常运行对生命的健康至关重要,而气血的运行也最容易受人体阳气的影响,从而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状态。这就像自然界中的河流一样,在阳光普照、气候温暖的季节,河水奔流不息;而一旦天寒地冷,就会出现水流凝滞,江河冰封的现象。因此,人体也同样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当阳气充足时,气血运行通畅无阻;而当阳气衰微时,则气血运行停滞。很多素体虚寒的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现肢体关节的疼痛,或胃脘部疼痛,女孩子则到了冬天格外容易出现痛经。这些都是气血运行阻滞的结果。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就是气血不通,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又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故卒然而痛”。
除气血的运行状态受阳气的影响会发生变化外,气血的分布也会受阳气的影响,在春夏季节,由于阳气盛,人的气血就会偏于分布在人体的肤表、四肢和头面部;在秋冬季节,由于阳气藏,人体的气血就会沉伏在内脏,而肤表、头面及四肢阳气减少。因此,到了冬季,很多人可能经常出现手足发凉而内热丛生的病症。我们医生持脉也容易发现,春夏季节脉象偏浮,轻触即得;而冬季则脉象偏沉,须重按方有。在针灸治疗疾病时,春夏季节取穴要多在头、面部取,要浅刺;秋冬季节要多在腰、腿部取,要深刺。这些都是由于季节在影响人体气血分布的反应。
(三)什么造就了不同体质的南方人与北方人?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可以分很多不同的种类,但有一种最常见的分法就是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因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在体貌特征、性格类型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北方人普遍高大健壮,南方人普遍矮小瘦弱;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灵活;北方人普遍脾气性情火爆,而南方人普遍比较温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虽然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这个差别不是水土造就的,而是气候。由于北方有清晰的四季轮回而南方没有,相对而言北方冬季漫长,而南方夏季漫长,冬季不明显。北方漫长的冬季为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积累、储存的良好时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是需要这种能量的积累与储存的,这样经过冬季充足的能量积累,到春天气候温暖、时机成熟的时候,树木也好,人也好,都会快速生长。而南方由于过度炎热,不停地出汗,汗出的同时人体能量不停的发散,从中医的角度说阳气不停的发散,这样就导致人体的能量或阳气无法很好的积累储存,生命的生长、发育就缺乏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看到,不单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有这种差别,很多植物也有这种不同,北方大米一般比南方好吃,北方的树木一般长得高大挺拔,树干坚硬。南方的树冠常常很大,但是树干比较松软或矮小。并且,中药里的所有补品如人参、鹿茸、虫草等几乎都是北方产的,但多数是给南方人吃了。人参、鹿茸消耗量最大的是东南亚国家,就是因为他们那个地方是彻底没有四季,而只有夏季。
南方人与北方人性格的不同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北方天气寒冷,人体极少汗出,阳热之气或者能量都积累在人体当中,就会导致人内火大,性情火爆;而南方人因为气候炎热,阳气不停的升散,所以内热都不重,性情就比较和缓,同时,阳气不停的向上升发,树木就易于长成大的树冠,而人就容易更聪明。
因此,我们可以说,就生命的生长发育而言,清晰的四季轮回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恩惠,我们只有按照四季的变动生活起居,才能把这种恩惠利用好,其中,四季之中尤其要重视冬季的养生,把冬天养生把握好,给自己的能量积累储存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四季的变化都有它的规律,春天是阳气升的一个季节,夏天是阳气长的季节,秋天是阳气收的季节,冬天是阳气藏的季节,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实则是阳光导致的温度、日照时间不一样造就的。万物的生是由于阳光量的增多,万物长是由于阳光照射最充足,到了冬天,生机内敛了,是由于太阳离我们远了,阳光开始减少,是阳气闭藏的季节。所以所谓的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实际上就是春天怎么样使人体的阳气生发出来,夏天使人体的阳气最旺盛起来,秋天使人体的阳气收敛起来,冬天使人体的阳气闭藏起来。
三、四季趣谈
春夏秋冬是我们对一年中四个季节的称谓,这种称谓顺序是按照季节的轮回转换来进行的,似乎较为合乎常理。但这种四季的称谓出现在传统文化、古代书籍中,除常常变为“春秋冬夏”,把“春秋”置于前,把“冬夏”置于后,并没有遵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同时,很多民间俗语常用“春秋”代指四季,表现的对春秋更偏爱一些,比如询问对方年龄时,习惯于说“请问您春秋几何?”,这里是用春秋二季来替代年龄来称谓的,春秋似乎可以代表一年,但如果换为“请问您冬夏几何”,显然就非常的可笑。如果从季节的特点来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气候特征明显,应该把“冬夏”季节放在“春秋”之前更好。这些用法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为什么用“春秋”代指一年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饮食是生命的第一需要,因此,农耕之事为天下头等大事,对农作物的生长与收割的关注要超过一切,而农作物的生长与收获,显然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变化中,与春秋季节关系最密切,即作物均是在春季生,在秋季收,所以,古人首先产生的是“春、秋”的概念。从春、秋二字的文字起源上,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春的甲骨文是“
”,最上面是草,中间是“小树”,下面是“日”,代表着在太阳的照射下,草木类植物及农作物开始了萌动和生长,欣欣向荣;秋字的甲骨文是“
”,左边上面是一个禾苗的“禾”字,下面是“火”,表示谷物成熟;右边是一只蚂蚱,或言蝗虫,意味着农作物成熟后“火烧秋虫”。“火烧秋虫”是中国古代的习俗,一般在粮食收割完毕后的秋末进行,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地方保留着这种习惯。因此,《说文解字》就将春释为“蠢也,动也”,是万物萌动的季节,而秋则释为“禾谷孰(熟)也”。即春秋之本意,分别代表生长与收获,是农耕时代的典型特征。因此,人们很容易就把这两个季节先记录下来,或言,首先产生的是春夏的概念。成语“春华秋实”就是对这两个季节与生物生长与成熟关系的描述,“华”本意为树开的花,就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意思。
冬的甲骨文为“
”一条绳的两个结,代表终了,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或秋收完之后的休止期,后来为要表示一般事情“结束”的含义时,为与一年的终了作区别,在“冬”的旁边加了个“纟”成“终”;夏为“
”,是一个虫子,具体是一个蚂蚱的形状,意味着夏季虫类生物生命处于最活跃期。冬、夏的字形中均未含有草、木与禾苗,说明二者与春耕的关系均不如春、秋密切。所以说,古代冬夏概念的形成是晚于春秋的。
(二)太阳崇拜与以“示”为神祗的由来
另一方面,夏商周三代之前,人类文明处于萌芽阶段,对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现象均心存敬畏。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阳。小篆体以“示”字旁组成的字代表与神事活动相关的所有事物或活动,如祭祀、祈祷、祠堂、福、祸、祖宗等,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大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为上),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示”所表达的,是从天上照射下来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写为“
”,只有一垂,这一垂自然是指太阳的光芒,意味着当时的人类,认为只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阳崇拜。我们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数量并不很多,但却多与天、日有关,像“夸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等。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如其后形成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均是基于对太阳的运行以及其相应的属性形成的。
中华文明形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概念相成之前,人们先有了方位的概念,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是最显而易见的,因此,最先出现的是东西两个方位,虽然后世有“东、西、南、北、中”五方的概念,但东、西二方的出现,要早于其它方位。在方位形成之后,时间的概念也逐步形成,由于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东方类似,秋季的气候特点与西方类似,古人将方位与时间结合时,将春季配给了东方,秋季配给了西方。因此,在商代、西周之前,一年只划分为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
(三)也谈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
谈到方位与季节的配属,顺便也谈一下我们汉语中的习惯用语“买东西”的由来。关于“买东西”,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是来源于宋代。据说,有一次,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街上散步,见到他的好友盛温如提着一个竹篮子,问道:“你上哪去?”“去买东西。”盛温如答道。朱老先生听后便有心逗他一下,“为什么去买东西,怎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如回答说:“在五行与方位的配属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木都属于有形的物质,所以我这个篮子就装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无形,还能焚烧;水虽有形,无奈篮子装不住。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这个说辞流传下来,被广为认可。当然,还有另外一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认为,早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简称“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此二说虽看上去各有道理,但细究其文字本源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在甲骨文中,“东西南北”四字均已存在,东、西的基本字形是“东”写作“
”,“西”写作“
”,从形体上看,二者均为口袋的形状,文字学家左民安认为,“
”当是古代“橐”字的原形,即盛物的“囊”,没有底,两头用绳子系着。
则应是另一种有底的口袋,可以背在肩上,或用手提,因此,“东、西”的本始含义均是代表物品,而不是方位。过去仆人往往称主人为“东家”,其含义当取足“东”代表物品的含义;古人请客时,主人习惯于坐在东侧,又成为“做东”,这一“东”,已经兼有方位和物品的双重含义。东、西逐渐出现的方位的含义,指东方、西方,可能与此有关。对实物的认识或表达,应是早于某些意识流的哲学概念,因此,从五行的属性来解释“买东西”的原委,是经不住推敲的。
南北则不同,南的甲骨文写作“
”,本是指古代一种敲打的乐器,后引申为一种舞曲的名字,《诗经》中就有“以雅以南”之语,南的方位涵义是后世的引申。古代帝王一般的坐向是“南面”或“面南”,帝王举行大的活动均需要乐师击乐助兴,“南”作为方位的涵义可能取乎此;北的甲骨文为“
”,是两个背靠背的人形。古时打仗,吃了败仗逃跑时总是转身背对着敌人,所以后世习惯于说“败北”。“北”作为方位词,与此本始涵义有关。古代的住房基本都是面向南方,背对的是北方,与南方相对。因此,南、北二字本有方向、方位的涵义,而没有物品的涵义,这也是我们可以说“买东西”,不能说“买南北”的原因。
(四)编年史为何常用“春秋”?
由于就春、夏、秋、冬四季而言,是先有了春、秋两个季节的概念,后来慢慢产生了冬、夏。这是后人把春秋二字作为一年的代称的原因,如《庄子·逍遥游》里就有“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之语,即有一种细菌,生命短暂的不知道月初月尾,惠蛄则难以看到完整的一年。古代记载史料的编年史类书籍,也多以春秋命名,如四书五经里的《春秋》,《吕氏春秋》等。由于古代先出现春、秋的概念,后来才逐渐出现冬夏的概念,在一般的四季排序中,古代文字多习惯于将春秋置于冬夏之前,如《黄帝内经》中就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之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在问对方年龄时,习惯于以“请问春秋几何?”的方式发问的原因。当然,也有单以“春”或“秋”代表一年的,如唐代诗人高适的晚年名作《人日寄杜二拾遗》有“一卧东山三十春”之语,张爱玲的一部小说名为《十八春》,而《诗经》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则更是广为人知。随着历法的逐步详细,由春秋两时再进一步分出春夏二时,如《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墨子·天志中》有“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之语,代表着四季的概念逐步完善了。
第一节、春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春季的自然与人体
(一)阳气“升”的季节
在自然界,春天最显著的变化是阳光照射时间较冬季延长,气温升高,即阳气处于生长的状态,自然呈现出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景象。不仅植物杨柳吐绿,而且动物也蠢蠢欲动,各种冬眠的动物如昆虫、青蛙、刺猬等开始苏醒。因此,《说文解字》有“春,蠢也,动也”之说,似乎春之本意就是虫类生物的蠢蠢欲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认为春季是一个生机勃发、推陈出新、欣欣向荣的季节。在自然万象出现以上活跃征象的同时,我们人类的生命,也伴随自然界阳气的上升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说四季的万物的生化特性是“生、长、收、藏”,实际是对阳气状态的一种描述。有春季的阳气之“生”,才有夏秋冬季的“长、收、藏”的变化,春季阳生顺利,是保证一年自然界及人体生命活动健康地保证。因此,为顺应春季阳气这种“生”的特性,养生就要围绕促进人体阳气的“生”来进行。
(二)肝气主令的时节
《黄帝内经》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与四季存在着一种通应关系,即五脏分别有各自所主的时令,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五脏在其各自主令的季节,全身均会处于这一脏气的功能控制之下,因此,如果这一脏气功能低弱或异常,最容易在其相应的季节表现出来,并最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伤害。这就像是学校安排值日生,某生在其值日的日期,不但会把个人的性格、能力非常充分的呈现出来,而且,因其负担整体的工作较多,气血耗损最大,因而也最易患病。春季在人体是肝气主令的季节,因此,春季最易影响的是肝的功能。
按照《黄帝内经》,肝的功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情志的舒畅。肝应于春季,春季的自然生化属性是植物类发芽生长,枝条伸展,因此,像于春季的肝脏也是具有伸展、升发的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促进人体气机的升发与舒泄,是其它脏腑气机正常升降的基础,而且也是维系人的精神情绪正常的关键。因此,肝气升发、疏泄功能失常最易在春季呈现出来,精神的抑郁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二是主疲劳的耐受——为“疲极之本”。我们在生活中常有这种体会,当心情压抑或心理压力大时,身体也很容易感到疲劳,当今白领或知识阶层有一种发病率很高疾病,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就是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或焦虑有关。其原因就是由于肝在人体肢体之中主于筋的活动,如果肝气郁滞,筋的活动能力就受影响,因此《黄帝内经》将肝称为“罷(音疲)极之本”,是言人体容易疲劳的根本在于肝的功能存在问题。很多人进入春季后,都会有疲劳困倦的感觉,这实际上也是与肝相关联的。三是开窍于目。《内经》看人体是整体进行的,人体的头面七窍以及前后二阴的功能,均受相应的五脏的控制,《内经》称为“开窍”,五脏所开窍的部位既是五脏之气与自然之气交流的场所,又是观察五脏功能状态的窗口。肝是开窍于目的,也就是说,肝的功能容易影响眼睛的功能。很多人在春季易于出现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的症状,中医治疗就会清解肝经风热。而当肝血不足时,眼目则会出现干涩、视物不清的情况,这时,则需要滋养肝阴肝血。同样,眼睛看到的色彩也最容易影响肝的功能,我们看黑色过多,容易肝气郁滞;看绿色多了,则会舒达肝气。
二、春天宜养“生”气
春天是阳气上升的季节,是自然万物之生、长、化、收、藏中“生”的阶段,为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我们养生的核心内容是养“生气”,而如何养“生气”呢?一则阳气上升,我们要促进阳气的生长,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二则,我们人体中的肝脏与春气相应,促进肝气的生发、疏泄亦是我们养“生气”的重要方面。如何达到这一养生目的呢?《黄帝内经》给与我们的启示如下:
(一)睡眠要减少
睡眠是调整人体阳气状态的重要方式,动物过冬就是长睡不起——冬眠,因此,对四季的养生中,《内经》均首列对睡眠的要求。春季的睡眠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即要减少睡眠。过了冬季,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按照《内经》的理论,我们也应该顺应这种昼夜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因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的状态,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想使人体的阳气象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生发,就要减少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极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但古代医家也强调,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但要有限度,一般早起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鸡鸣大概是五点半左右;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子时是晚十一点——一点之间,即不要在晚上十一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二)运动宜增加
《内经》在春季的养生指导中提出“广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内大步流星的散步,这样一则可以通过运动长养人体的阳气,因为阳气主动,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适度的运动对人体的阳气有长养的作用,运动本身,符合“春者,蠢也,动也”的本意;二则通过观赏自然环境中的新绿,达到疏达主令之肝气的目的,这是春季养生气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内经》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声色气味均可以入通于人体的五脏,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关系,青绿色是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
当然,这句经文的出现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古代大户人家,往往有很大的庭院或花园,再在交通不便利,人们普遍穿着宽衣长袍的情况下,郊外踏青与晨起跑步可能都难以实行,在庭院里散步,是一种最为可行的运动方式。清代画家高桐轩写的《养生十乐》中有“漫步之乐”,说“起身静步于中庭,或漫游于柳岸花畦,心神焕然爽朗,胸怀为之一畅。”就是说的春季养生方法。强调广步于庭的精神实质,都是强调在春天内应有适度的户外运动。我们现代人,自然不必拘泥于庭院散步的方式,晨起跑步、郊外踏青、周末放风、爬山筝等,均是极好的运动方式,对阳气的生发、肝气的疏达,皆有良好的促益作用,这样可以最有效的预防春季的多发病——抑郁症的发生。
(三)衣着要宽松
“披发缓形”之意是要披散头发、宽缓衣着,这也是促进人体阳气生发的一种方法。为何要专门对头发和衣着提出要求呢?因为,按照《内经》理论,人体的阳气总是不停的向上向外发散,同时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中六条阳经均聚集在头面部,因此,头发和衣着的状态便对阳气的生发有一定的影响,要生发人体的阳气,就必须使头部以及外周皮肤舒缓、放松。
“披发缓形“的提出,与古代的衣饰特征有关。在周朝时,男女初成年时,要举行一个仪式,称为“成丁礼”,举行了这个仪式之后,男女两性便具有了应当享有的成年人的权力,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这包括订婚、结婚、参加祭祀活动、服兵役、具有人治的权利等。而这个仪式的主要象征性内容是改变发型,男女儿时的发式均是自然下垂的,称为“垂髫”,但成年后,就要束发,男子二十时要束发加冠,即将头发绾住后再用“冠”束住。“冠”不同于后世的帽子,是一种头饰,故男性二十被称为弱冠之年;女子年十五束发加笄,表示成年,而一但结婚,女的还要把头发盘成髻。因此,成年男女平时的头发均是紧箍的状态。《内经》认为,这一发式在春季,尤其是春季的晨起应稍加改变,使之处于披散的状态,这样才有助于阳气的升发。“披头散发”总被我们描述为一种不雅的形象,其实这种形象恰恰符合春季养生的要求。
古人的衣着也有其特殊性,据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我们现在裤子的完备形状和功能,是在东汉时期才形成的,在西汉以及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人们的内衣,或穿类似于我们现代小孩子穿的开裆裤一样的衣服,或穿一种称为“裾”的服饰。“裾”多为斜襟的长裙,为遮羞并防止不慎走光,斜襟要在下半身和腰间缠柔多层,使身体处于一种紧束的状态,如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古墓中一号墓的墓主人,是西汉初利苍轪侯夫人辛追,虽身份高贵,且年龄在四十岁左右,但同样未着裤子,而是身着七、八层厚的“裾”。因此,便有了我们《内经》在春季养生要“披发缓形”之说。
虽然与古代相比,我们现代人的发式与衣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披发缓形”的要求并不过时,现代人头发紧束的并不在少数,女孩子的马尾辫,成年女性的盘头,均是使头发紧束。同样衣着过分紧身的也并不少见,很多女性,喜欢通过紧身衣、紧身裤来凸现优美的身姿,或限制脂肪的增加,但在春季这种衣着就要改变一下,以宽松、透气为主,这样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四)情志戒“郁怒”
作为春季的精神调摄,《内经》的要求是“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即对待小动物类,要少杀生,多放生;对待周围的亲人、朋友,要多给予、多关爱,少索取;对待下属,要多赏赐、多奖励,少惩罚。通过这些行为,意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心情愉快,即“以使志生”。我们总在说“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亦是此意。事实也证明,与周围人关系和睦者,往往心理健康、心情愉快;与周围人的关系紧张者,心理精神则会抑郁。相对于其它方面的养生要求,如睡眠的要求、运动的要求等,《内经》在精神情志方面似乎笔墨尤重,说明春天的精神调摄是所有的养生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春季肝气主令,通过良好的精神调摄,可以促进肝气的升发舒达,肝气舒畅则对周身气机的调畅有重要的促益作用,从而维持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
各种不良的情绪在春季均易伤及肝脏,而春季我们尤其要注意不要“动怒”,因为情绪与五脏之间也有对应入通关系,“怒”为肝主的情绪,暴怒最易伤肝,迫使气血上逆,再与阳气升发的季节相合,极易出现肝阳勃发,而见到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甚至晕厥等,即相当于高血压病,或脑中风病。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来看,春季确实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而情绪“郁结”亦为春季的大忌,因为情绪郁结会导致肝气郁而不发,加重全身的郁滞症状,不但使阳气难以生发,而且,极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病。
(五)春季饮食宜与忌
食物的颜色——色青绿
这个绿色食物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或卫生的天然食品,而是指青绿色的蔬菜,因为青色、绿色是入通于肝的,为养肝气,除眼睛多看绿色的景色外,饮食上也可以多食用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助益肝气的升发。同时,春天阳气上升,有很多人会因此出现一些火热内盛或上扰的征象,如出现眼睛瘙痒红赤、咽喉疼痛、头晕、便秘等不适,食用青绿色食物,可以清解上炎的虚火。因为绿色的水果、蔬菜除少数为温热之性外大部分都是为凉性、寒性,这种凉性的蔬菜,有助于解除随春季阳气上升而出现的虚热。
食物的味道——味辛甘
在五味上,《内经》对于一般人的饮食与肝气异常患者饮食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的健康人,应以辛味为主,食酸要少些,因辛味主于发散,酸味主于收敛。因此,辛味符合春季之气的生发特性,而酸味不利于肝的疏泄。据《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载,小黄米、桃子、鸡肉、大葱等,分别为谷肉果菜中的辛味食品,除此之外,大葱、辣椒、生姜、薄荷、大蒜、竹笋、豆芽、韭菜、菠菜、荠菜等亦为辛散之物,为春季的宜食之品。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除了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之外,还要多吃些甘甜的饮食,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甘味气性柔和,可使肝气柔和地生发;同时,甘味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可延年益寿。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为了预防肝木克土,出现脾胃之气的衰弱,要多食用甘甜的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麦、大枣,蔬菜中的冬葵、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皆为甘味。因此,甘味食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适宜的春季食品。
对于儿童来说,春天是身体长高的主要时节,因此,在春节对于生长期的孩子饮食,还要注意加强蛋白质、钙类食物的补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各种肉类,包括鸡肉、牛肉、猪肉等的摄取要充足,才能保证身体需要满足,一则顺利长高,二则不致于出现各种营养不足的虚弱病症。
(六)春季特殊养生方法:
肝在声为呼
《内经》认为五声与五脏有入通关系,五声即呼、笑、歌、哭、呻,五声与五脏有入通关系,其中呼为肝声、笑为心声、歌为脾声、哭为肺声、呻为肾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爬山到山顶、山坳中时喜欢大声呼喊,认为这样可以呼出人体浊气,促进气机的交流。严格说来这种理解只对了一半,由于“呼”与肝气相通应,因此,“呼”除了促进人体之气的交流之外,还有舒达肝气的作用,当然,肝的病变也可以表现为“呼”的症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情绪郁闷的人说想大声喊两声,这就是肝气郁结后的本能反应,因为呼喊可以舒达肝气。因此呼喊作为一种养生的习惯,效果最好的时间应是在春季,尤其是春季的早晨。在春季的晨起,多到空旷的地方喊两声的人,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病几率。
肝在体为筋:
肝在五体主筋,筋脉的伸展亦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因此,春天多做伸展肢体的动作便很重要,这包括晨起可以做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跳舞等活动,最简便宜行的是伸懒腰。因腰部聚集人体重多筋脉,通过伸懒腰便可以达到舒达肝气的作用。
(七)认识“春捂秋冻”:
关于春季的衣着,民谚还有要“春捂秋冻”之说,那么,为什么要“春捂秋冻”?这是由于春天气候变化较大,乍暖乍寒之气象经常出现,很多人在春暖乍到时便开始减衣换装,但气温一反复、变寒就会出现感冒,因此在穿衣方面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这就是民谚中所谓“春捂秋冻”中的“春要捂”的含义。这种观点在中国古代很多养生书籍中均被反复提及,如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里有“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之言,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中也强调说:“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主张春穿衣宜于“下厚上薄”,即下身的衣物要比上身减慢些,这样可以既养阳又收阴,是一种两全之法。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其中“避风如避箭”与“加减逐时衣”,均可以理解为春季的养生要求。
第二节、夏季如何养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夏季的自然界与人体生命的特点
(一)阳气最盛壮的季节
自然界的阳气经过春天的不断生长,进入夏季后,变得旺盛而充足,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阳气,到了夏季,均从藏蓄的状态发散出来。在这种充足的阳气作用下,自然万物也呈现出一派繁茂的景象。同时,按照阴阳的变化规律,阳盛则阴,自然界阳气的盛大,到了夏至达到极点,因此,夏至之前的气候,是以炎热为主;夏至之后,阴气开始生长,其气候特点,可以表现为湿热交争,天气炎热的同时,雨水增多,这种气候,促进了植物类生命灌浆、成果的生化活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夏三月,此谓蕃秀”之语,就是对夏季自然与生化现象的描述。蕃,是茂盛之意,是对阳气的描述,也是对植物枝叶茂密景象的描述。秀的甲骨文是
,本意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秀丽、秀美,而是一棵禾苗垂下穗的样子,代表着禾苗生长出果实,因此,“秀”有饱满、盛实之意,后世使用的“秀才”、“秀发”、“秀眉”就是这一含义的延续。因植物结果前均先开花,又引申指草木之花,进一步引申为美丽、俊美之意,如“秀拔”。“蕃秀”之意是对万物盛壮继而结果的描述,天地气交,便是对阳热之气与雨水同时增多的一种表达。
“万物华实”之华,本是指树木开的花。在古代,花字出现较晚,树开的花称为华,草开的花称为荣,在《尔雅》中就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之言,因此,有“春华秋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语,应是源自于能够开花结果的树木形象。由于花一般很美丽,引申出“华丽”,又由于花有多种色彩,而引申出“华发”,如苏东坡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诗句。华实,则是先华后实,就是先开花后结果之意。“华”是夏至前的征象,“实”是夏至后的征象。
这种盛壮的阳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上也有呈现,就外在征象来说,一般人到了夏季均有面色红润、汗出增多、性情活泼的征象,而在人体之内,夏季的脉象一般要比其它季节来得浮而偏洪大,各种阳虚寒盛的患者,到了夏季会病情好转,如肢体关节的疼痛、痛经、胃脘疼痛等症。
(二)心气主令之时
在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这表现为,一方面,夏季心气最易于受伤出现相应的疾病,即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临床上,凡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高温的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或死亡;另一方面,人体亦处于心气的功能状态影响之下,心的功能在夏季表现最充分。那么,心的功能有哪些方面呢?根据《内经》,心有以下功能:一是官为君主而司神明。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说,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情绪等皆是由大脑所主,大脑是主持人体精神情绪思维的主要组织,但《黄帝内经》认识人体,并非单纯依靠解剖手段,取象比类也是其认识人体的重要方法,在认识五脏六腑的功能时,就借用了古代君主体制的各种职位与职能,即借社会体制之象,来类比人体脏腑的功能。在这种类比中,把心比为君主之官,其在人体的地位,像一个国家的君主一样高高在上,不仅主宰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也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动。《黄帝内经》称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动五脏六腑皆摇”。因此,《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在主持着。这种观点,不限于中医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均习惯于用“心”来表达与思想、情感等相关的活动,诸如“心想事成”、“心情”、“心思”、“心斋”、“心虚”等,“心”是精神活动的代称。因此,到了心主令的夏季,人的精神自然变得非常饱满,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大部分夏季出生的人,都是外向的性格,比较活泼爱动,思维敏捷,情感外露;相反,冬季出生的人,则多偏于性格内向,思维缜密,做事不动声色,因为冬是主于闭藏的季节。二是主持血脉的运行。人体血脉系统的功能活动是由心主持的,血脉周流是否通畅,与心气的强弱密切相关。而观察血脉的功能状态,医生可以摸脉,也可以望诊从面色上就可以观察出来,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人的面部是血脉最丰富的部位,称为“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面”,因此,心气充足、心功能强的人,一般面色红润;而心气虚的人,就会面色苍白;心血瘀阻的人,又会面部两颧暗红。以前风湿病发病高的时候,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很多,这种人一看脸就可以诊断出来,因为,风湿病的面容呈现出两颧部的暗红充血,颇似高原面容。三是开窍于舌。五脏在体表都有开窍的部位,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等。一说窍,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孔穴样的组织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口等,舌明显不是这种空窍,但也被称为心之窍官,其原因,是《黄帝内经》所用“窍”的含义是其后世的引申义,即关键之意。我们现在所说的诀窍、窍门之“窍“,就是关键的意思。心开窍于舌,实则表明舌是观察心的功能状态的关键部位。因此,临床上,我们往往会说,舌尖红是心火盛,舌质淡是心血不足,舌上有瘀斑是心血瘀阻,可以见于冠心病的患者。当然,如果舌体僵硬,我们又认为是痰浊蒙蔽心窍,是心主的精神神志异常的结果。
二、夏季宜养“长”气
夏季是一年中生物的“生、长、化、收、藏”中“长”的季节,表现为万物的茁壮与盛大,其内在本质,是自然界的阳气到了这时达到最盛大的状态,因此,我们的养生原则,就要顺应阳气的这种特性,促进人体阳气的长养与发散,这就是养“长”气的含义;同时,基于心气通于夏,我们就要注意长养心气。《黄帝内经》给予了我们以下启示:
再结合《黄帝内经》其它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养生要领:
(一)起居作息——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时间比之春季进一步延长,到了长夏季节,白天的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白天时间长,意味着自然界阳气最盛,发散的最充分,因此,要顺应这种变化,《内经》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要求我们睡眠的时间要减少,活动的时间要增加,并且,夏季昼长而炎热,容易使人倦怠而沉湎于睡眠中,因此,《内经》特意对此进行了提示,要尽量顺应夏季的自然属性,多活动,少睡眠,促进阳气的长养。夏季晚起床,易使人四肢沉滞,精神昏蒙。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夏季睡得越多,就越感到疲惫、无力,精神怠多,这就是阳气和心气被抑制的表现。
由于夏季白天时间长,人体的阳气总处于一种发散的状态,午时为阳气最盛大的时段,其发散的态势就更强,因此,很多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是心阳虚,平时易于出现心悸、胸闷的人,极易在午时出现不适。调整的方法是在夏季的中午,进行适度的午睡,这样可以缓解一下阳气的过度发散,同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一天中心气主令的时段,适度的睡眠,也可以养心气。每天中午睡眠的时间一小时左右为佳,不可太长,过长的午睡就违背了夏季的养生总则。
(二)精神调养——饱满热情
《内经》对夏季的精神要求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若所爱在外”。夏季阳气亢盛,气候炎热,极易情绪烦躁,动则怒气上冲,但大怒又极易迫使阳气上逆于心胸及头面部,而出现脑中风及胸痹的危重病症,因此,夏季尤要“戒怒”。不仅如此,在夏季还要注意保持精神积极、饱满的状态,《内经》所谓“使华英成秀”的含义就是如此。“华英”,本指树木的花卉,此处指认的精神;秀,是结出的果实。夏季要求的“华英成秀”,指人的精神要饱满、热情,积极向上。其后文“若所爱在外”,就是对这一状态的形象要求,就如同对周围的一切均充满了兴趣、充满爱心一样,只有保持这种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才与夏季的养阳的要求相吻合。
(三)饮食调养——减苦增辛慎寒凉
对于夏季的饮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要“减苦增辛”,因按照《内经》理论,夏季心气盛而肾气虚,因此,应在饮食上减少入心之苦味,增加入肾之辛味。同时,苦味之品性主沉降,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发散。而辛味之品性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有人主张夏季多食苦瓜,认为苦瓜有清解暑热的作用,但按照中医理论,苦瓜过食,对人体也有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是体现在阳气受损伤。因此,对于阳虚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将苦瓜列为夏季的主要蔬菜。
《内经》在治疗思想上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之论,远,即避开的含义。强调不仅治疗上要注意用药的寒热之性应回避相应的季节气候特征,饮食亦应如此。因此,夏季不应服太多热性食物,诸如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圆等。否则,一方面极易导致阳热过盛;另一方面,由于夏季阳气偏于浮于表,胃肠的阳气并不足,很容易导致不能消化饮食的腹胀、腹泻等病症。所以古人认为夏季是最难养生的季节,一则暑热外蒸,一则腹内阴冷,饮食稍有不慎,极易罹患腹泻。当然,《内经》虽然主张夏季的饮食不能过热,同样亦不可过食寒凉,因为夏季虽然体表阳热之气偏盛,但体内的阳气并未亢盛,大量的冷饮、瓜果等易于戗罚人体的阳气,这就违背“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因此,在夏季,妥当的饮食,应以清淡味上,以蔬菜、谷类食物为主,可以多食用粥类食物,避免过分的寒凉与温热。下面介绍一下适宜于夏季饮用的粥类食品:
扁豆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白扁豆一百克、山药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止泻的作用,山药可以健脾胃,化湿浊。适用于夏季服用,对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尤为适宜。
苡仁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苡仁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薏苡仁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美容、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夏季任何体质人群服用,有减肥轻身之用。
百合粥
成分与做法:百合五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五十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干咳少痰,或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坐卧不安,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绿豆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绿豆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绿豆具有清暑、健脾、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平素火热偏盛的人群,以及中暑及皮肤疮疖等病症。
荷叶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鲜荷叶半张煮成粥。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阳气、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腹胀便溏、不思饮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症。
丝瓜粥
成分与做法:丝瓜一百克,粳米二百五十克,精盐三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丝瓜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任何体质的人群。
(四)使气得泄——夏季出汗才健康
在夏季,趋寒避暑是人们的基本生活习惯,但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汗孔处于开泄状态,这时纳凉不慎,极易导致寒邪内侵。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提示是“使气得泄”,意为夏季不可过度贪凉,应保持一定程度的汗出,这样方是夏季养阳的体现。《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指出纳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檐下过道之凉风、星夜露宿之凉气,均易于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需要躲避。
当然,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来说,檐下过道、星夜露宿之寒冷均不多见,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最大损害是空调发出的冷气,这成为新时代造成人体疾病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外面天气极度炎热的情况下,人的汗孔处于开泄的状态,从外面进入室内时,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便极易导致寒邪入侵,轻则出现外感寒邪的感冒,重则肩背、肢体关节等疼痛不适,女孩子出现月经紊乱等。另一方面,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地发泄与长养,逐渐会形成阳虚体质,而罹患各种慢性疾病,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很多人的疾病与夏季空调有关,可以称为“空调病”。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在空调房间停留的时间,并要注意不要把温度开得过低。
(五)房事调养——节制情欲
夏季阳气亢盛,又加之人们普遍衣着裸露,诱惑性强,因此,夏季是人们性欲最为旺盛的季节,一般而言,夏季房事活动比之其它季节增多是正常的现象,但对于房事活动,需要从两方面加以注意。一是房事后不可用凉水冲凉,因房事导致人体精气先泄,又大量汗出,房事之后身体处于最虚弱的状态,此时凉水冲洗,极易导致寒邪内入,变生疾病。一是对于“苦夏”的人,到了夏季表现为饮食不下,身体消瘦,气短懒言者,则要注意不可房事过频,否则,更易导致身体的虚衰与损伤。
(六)运动养阳——运动不可停止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因汗出过多,运动之后大量汗出,常易导致中暑或虚脱,所以很多人进入夏季后,便逐步停止了身体的运动。这样做是不符合《内经》的夏季养阳要求的。因为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同时,汗出亦有发散阳气的作用,因此,夏季的进行适度的运动是必须的。但基于夏季高温暑热的情况,运动可以选择比较凉爽的晨起进行,运动的量比之春季,也可以稍有减少。另外,亦可以选择比较特殊的运动方式,比如到山涧散步、垂钓,或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带旅游等,均有助于人体阳气的长养。
(七)夏季特殊养生法
①长夏防湿热
长夏季节是指每年过了夏至之后的农历六月份,包括小暑、大暑两个节气,这个时段,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而且,也是湿气最甚之时,尤其是南方,恰处于梅雨季节,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交争,是一年中使人最难忍受、感觉尤为漫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长夏”。
中医学认为湿性重浊而粘滞,最易困厄清阳,导致阳气不能上升,因此,在长夏季节易于出现头目昏沉不清利、胸闷气短为常见的症象。同时,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可以见到恶心、厌食、腹泻等,所谓“疰夏”的情况也多发生在这个季节。因此,到了长夏,防暑湿入侵便来得很重要,可以常服一些去湿的中药来预防,如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妥当的说,只有到了长夏,室内适度的开上短时间的空调方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因为,空调既能降温,又能除湿。
②你适合“冬病夏治”吗
“冬病夏治”是目前在医院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与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其适于的人群是所有阳虚的患者,此类患者到了冬季易于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肢体关节疼痛、颈椎病等病症,其原因在于人体阳气的不足,因此,按照《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季自然界阳气充足,借助于这种自然之力来补益人体的阳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所谓“冬病夏治”,并不是把冬季的病提前到夏天来治疗,而是通过改善人体虚弱的阳气,来预防冬季寒邪为患。
“冬病夏治”一般在进入头伏开始,持续三伏天,多使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在人体某些重要的穴位上,外敷一些温补的中药,如白芥子粉、姜片、半夏等。因为这种方法旨在改变人体的体质,因此,往往需要坚持几年方可取效。
(八)夏季养生四忌
一忌空腹饮茶: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阴凉处饮茶消暑,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二忌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年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阳气虚损后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三忌夜卧贪凉: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长寿,特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随此人到其家中细细查寻,发现这家卧室中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正对着睡觉之人的头部,彭祖就让人把那个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长寿了。原来,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因此,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致命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
四忌夜食生冷: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第三节、秋季如何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认识秋季的自然与人体
(一)阳气“收”的季节
“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开始,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已经开始进入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长的季节。但在小暑、大暑的节气,由于自然界阳气过分盛大,微微生长的阴气无法体现出来,到了立秋,这种阴气才生长到一定阶段,而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化活动中彰显出来。这种变化表现在气候上就是气温逐渐由热转寒,农作物的生长也达到极点而成熟的阶段。因此,秋季是生物的生化活动之生、长、化、收、藏之“收”的阶段,这一“收”字,代表着农作物应进行收割了,但更深刻的含义,是自然界的阳气也处于“收敛”的状态。《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之意,就是表达生物经过春夏季节的生长,长夏的灌浆、成熟而达到的一种外在形态的稳定,亦可以说是发育的停滞状态。“天气”指天阳之气,“天气以急”,意为阳气开始收敛;“地气”为地阴之气,“地气以明”则是表达阴气上升的状态。阳气降,阴气升,则生物的生长止息,这种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形态出现“容平”的基础。
人体的阳气亦由发散转化为收敛的状态时,在人体也有相应的征象,如我们可以见到:秋季后皮肤汗出减少,小便增多;儿童的身高进入秋季一般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了一定的缓解或好转,但进入秋季则往往旧病复发。
(二)肺气当值的时令
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按照五脏与五时的关系,一方面,可能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的最强;而另一方面,则是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
肺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主司呼吸之气。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多的季节,很多人进入秋季就开始出现咳嗽、喘息、心胸憋闷的症状,这些症状均是呼吸之气上逆的表现,其原因就是人的呼吸之气是由肺主司,肺在秋季最易受伤得病。肺上与鼻、口相通,呼吸之气由口鼻进入之后直接入肺,肺气受伤,则呼吸之气变异,而出现咳嗽、喘等症状;二是主持人体的水液代谢。自然界的河流是由高向低处流动,李白的一句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便是这一自然现象的经典写照。人体的水液也应是由高到低流动,这一高处的水源就是肺。肺主人体呼吸之气,是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气的推动下,水液向皮表四肢以及人体五脏六腑流动。因此,肺的功能正常,是保证人体各部水液代谢正常、均能得到水液滋养的重要前提。秋季肺易受伤,其表现是不仅皮肤易于干燥,人体的其它部位,如大肠等也容易津液减少而出现便秘等病症。三是开窍于鼻。多数易于咳嗽、喘息的人都有体会,每在咳、喘发作之时,均会先有或同时伴随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鼻窍与肺存在密切的连属关系,鼻窍是肺功能正常与否的显示窗口,《内经》将之称为“肺开窍于鼻”。因此,当肺的津液不足时,也容易出现鼻窍干燥、流血等症状。
二、秋季宜养“收”气
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中“收”的阶段,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因此,在养生方面,饮食起居都要围绕着能促进阳气的收敛为目的,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冬养阴”的含义。同时,鉴于秋季以燥邪为主要外邪,在生活上,亦应注意防止燥邪伤人。
综合《内经》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秋季的以下养生法度:
(一)起居调节——早睡早起,与鸡俱兴
过了夏至,白天逐渐缩短,夜晚开始延长,这是阳气开始收敛的最明显的标志,为顺应这种变化,我们的睡眠也要随之调整。一则早睡,逐步促进阳气的收敛,并防止秋季寒露伤人;一则早起,以呼吸秋季清爽的空气。早起的具体时间,《内经》给我们的标准是“与鸡俱兴”,即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阶段,否则,睡眠不足,无法促进阳气的收敛。
秋季的睡眠,除了早睡早起之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刚从炎热的夏季度过,很多人会延续夏季开窗睡觉的习惯,但秋季往往开始昼热夜凉,夜间的凉风很容易伤及人体,使人罹患外感。同时,由于秋季燥邪较甚,因此,秋季夜间睡眠时要尽可能用鼻呼吸,闭嘴睡觉。否则,晨起之后,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等燥邪伤肺的病症。
(二)精神调摄——情绪平稳,心志安宁
在四季的精神调摄中,《内经》对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似乎着墨尤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季节,均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均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中国古人之“佳人伤春,才子悲秋”,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很好写照。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有很多都是以悲凉的情怀咏叹秋季,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唐朝诗人杜甫,一生贫困潦倒,疾痛缠身,且命运多舛,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情诗人,其诗词对秋天尤其偏爱,不仅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样的千古名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作名篇,而且,其咏叹秋季的诗作或以秋言情的作品,达八十余首之多。到了晚年,凄苦多病的杜甫甚至达到每诗均言秋的地步,真是合了“才子悲秋”之语。故《礼记·乡饮酒义》便直言“秋之为言愁也”,南宋词人吴文英亦曰“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确实,从文字的构成来看,“愁”字,便是“秋”与“心”的相合,二者相同的文义与起源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古人把秋天的心情就做“愁”的含义了,可以想见,秋季带给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因此,《黄帝内经》在春秋季节的养生要求中,均格外强调对精神的调摄。春季的调养原则是要保持精神的愉快、舒展,而秋季则有所不同,在万木凋零,红消绿瘦的季节,保持情绪的愉快是很困难的,因此,只有保持情绪的平稳、收敛与淡泊,平静心志,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渡过秋天。这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的养生法则,这样才能减少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人体的神气也是与阳气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的活跃、外向,可以带动阳气的外达,而情绪的收敛与情感的淡泊,亦会带动阳气的内收,因此,《内经》又在这种情感指导之后说了句“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使阳气收敛的方法。
从临床来看,虽然春秋季节均是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的时令,但青年人的抑郁症多见于春季,而老年人的抑郁症却多见于秋季。宋代大养生家陈直就曾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其原因可能是与人体的阴阳之气的状态不同有关,青年人阳气充足,在春季阳气发越之时,一旦阳气的升发不利,极易郁而成病;而老年人阳气已虚,最不耐的是秋季寒凉的折杀,因此,二者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变化。中国历来有九九重阳节登山赏菊之习俗,这一习俗实有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意义。王维十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名传千古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便涉及到这一习俗,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登高望远,开阔视野,怡悦情志,避免忧郁情绪的产生,对老年人顺利渡过秋季更是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使情志淡泊、宁静呢?
《黄帝内经》在其《素问》的第一篇里,就专题谈论了养生的问题,其中把精神养生列为最主要的内容,其间谈到“恬淡虚无”的养生法则,具体指导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闲”,从门中有木,意为控制。志闲,就是要控制情志的变化,不要出现大喜大悲的波动;同时要减少欲望,这个欲望,就是对名利的过度追逐,人的欲望越多,离安宁越远;欲望越少,离安宁越近。
(三)饮食宜忌——减辛增酸性凉润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一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同时,秋季气候干燥,多服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
(四)寒温适宜——秋冻要有度
民谚有“春捂秋冻,不得杂病”之说,强调秋季虽然气候渐凉,但不可骤然穿衣过暖过厚,应通过适应秋季凉爽的气温,增加耐寒的能力,以防止冬季大寒天气来临时身体不能抵抗而得病。但这种“秋冻”也不要过分,秋季的气候如同春季一样变幻无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乍寒乍暖之象常见。因此,健康的穿衣方法应是“勤增勤减”,老弱小儿更是如此。尤其是“白露”之后,气温已经偏凉,过分暴露、凉爽的衣着,会使人抵抗力下降而罹患外寒,特别是素有扁桃腺炎、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者更是如此。因此,穿衣也有“白露不露”之说,算是对“秋冻”的补充说明。
(五)药物调养——滋阴为主
针对秋季的阳气状况和气候特点,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除饮食调养之外,亦可以进行适度的药物调养,由于秋季燥邪最甚,因此,药物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
第四节、冬季如何养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闭藏的季节,“冬眠”的身体
(一)阳气主“藏”的季节
在冬季,夜长昼短,太阳照射时间明显减少,而且由于地球带有一定倾斜度的公转,处于地球北半球的我们,在这个时期,离太阳最远,所感受到的阳光的温度也在降低。因此,在我们所处的地带,冬季是阳气最少的时期。自然界在冬季呈现出万里冰封,草木凋零的景象,不仅植物类生命处于一种生长停滞的状态,甚至很多动物类生命也是如此,如昆虫类、青蛙、刺猬、乌龟乃至狗熊均进入了冬眠,所以《内经》把冬季称为“闭藏”的季节。闭藏,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的生化征象,但更本质上而言,是对自然界阳气状态的一种描述。《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冬季太阳离我们很远,可以理解为是“日失其所”的一种表现吧!
其实,在草木枯萎,万物蛰伏的冬季,我们人体的生命,也在同自然万物一样,受到“闭藏”的阳气的影响而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各种变化: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在冬天几乎不长身高,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看来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女性的经水,进入冬季之后会有很多人周期推延、错后;我们的脉象,在冬天也变得沉伏,难以触摸的到;我们的实验研究观察到,冬天大鼠睾丸内精子的数量比之其它季节减少了近一半,这种变化应该也存在于人体的生殖系统……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就是在天气寒冷时,体温降低,血流缓慢,生命体细胞的代谢活动也处于一种低下的状态,所以,所有的生机均处于低落的阶段。
(二)肾气主令的时段
冬季在五行属水,与人体的肾气相通应。因此,冬季的人体一方面会表现出肾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也会最容易出现肾的病变。
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生命之根——决定着寿命的长短。《黄帝内经》虽然认为五脏六腑在人体的生命中均很重要,但肾气却是最重要的,可以称为是人体的生命之气,当儿时人的肾气旺盛时,人体的生命力强,生长发育迅速;轻壮年时肾气最充足,身体最强壮;老年时,肾气衰,身体衰惫。肾气盛则寿命长,肾气虚则寿命短,人体生命的最后终结,是由于肾气竭绝的结果。肾气稟受于父母,一个人肾气的强壮与否主要是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但也受后天调养的影响,脾胃之气充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补益肾气,养生方法得当也可以调补肾气,我们通常所谈的“意守丹田”、“叩齿咽津”等养生方法,均是养护肾气、肾精的常用方法。保养肾气最关键的时令则在冬季,因为冬季是肾气主时的季节。二是主持生殖系统功能。生殖、生育功能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功能活动之一,也是生命繁衍生息的根本,这一功能是由肾气所主宰的,《黄帝内经》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合,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即男子十六岁时,肾气充盛,有一种称为“天癸”的物质来至,天癸即现代医学所言的“性激素”,因此,男子精气先充满后外泄,具备了生育能力;当六十四岁肾气衰后,天癸就竭尽,生育能力也就丧失了。当然这种情况是针对一般人的体质而言,有先天肾气盛者,或善于养生者,往往可以超出六十四岁依然有生育能力,如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八十二岁高寿依然喜得贵子,所以《黄帝内经》在同一篇文章后又补充说“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就表达了养生对延缓肾气虚衰上的作用;而先天肾气不足,或不善养生,纵情恣欲者,四十岁之后便会丧失生育能力,这在生活中更不鲜见。三是封藏之本——人体精气的藏蓄器。人体的功能活动主要是依靠阳气的推动与温煦,而这种功能活动又必须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才能进行,这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方面要依赖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反应;另一方面,又要有水的灌溉、土壤的营养才能进行。中医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认为精气对人体是极为珍贵的。而人体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周密保存的关键在于肾,肾气充足,是保证精气不妄泄的根本。当然,肾气不足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看到精气流失的症状,比如男性的遗精、滑泄,女性的崩漏、带下过多,以及自汗、盗汗等。但根据五脏主令的理论,肾主冬季,因此,肾气不足的患者在冬季更易出现上述各种肾不藏精的表现。《黄帝内经》说“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独沉,就是肾精下泄。四是作强之官——肾气决定着人的体力与智力。《黄帝内经》以古代君主人事体制的职位作比喻,认为肾脏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所谓“作强之官”,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部长,诸凡作用强力之事均由肾脏主司,实则强调人的体质强健与否是由肾所主。伎,通“技”,技能之意,含有精巧、灵活的含义,是人体智力的表现。这两句话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一个人体质是否强健、智力是否聪颖均是由肾气、肾精所主宰,而肾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气,因此,间接表达了人的体质、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即子代的体质、智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取决于父母家族的遗传状态。《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肾气有一种自然的盛衰规律,四十岁之后人的肾气只有最鼎盛时期的一半,因此,很多人在四十岁之后会感到体力和记忆力明显衰退。
二、冬季宜“养藏”
因此,在冬季,自然界和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阳气虚少,那么我们养生的主旨就要“养藏”,即顺应这一季节的特点,保养、储存、甚至补充人体珍贵的阳气,这也是“秋冬养阴”的含义。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内经》告诉我们要“无扰乎阳,”就是不要扰动、耗损人体的阳气,具体的施行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慎起居——多睡些懒觉
冬季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睡眠是潜藏阳气的重要方式,很多动物过冬采取的就是长时间的睡眠——冬眠。因为按照《内经》的观点,我们在睡眠时,人体的阳气进入五脏;在醒来时,阳气由五脏出于四肢与肤表。睡眠是潜藏阳气、保护阳气非常重要的方式。因此,我们虽然不必像虫类生物进行冬眠,但适度延长睡眠是呼应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一种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人体的阳气很好的潜藏到体内,而且也避免了早晚更加寒冷的外邪侵入人体。
(二)敛情志——变得沉稳一些
《内经》对冬天的情志要求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到了冬天,我们的精神情志应该内敛一些,不要过分张扬和外向,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这正和夏日里调养精神的方法——“使华英成秀”截然相反。如何做到精神内敛呢?《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保持内心的恬淡、减少过多的欲望是精神能内守的前提。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养生活动来促进精神内守,如意守丹田,控制情志不要出现大的起伏,如大喜、大悲、大怒等等。
(三)适寒温——避风寒很重要
住房。在冬季要“去寒就温”,即躲避寒冷,多接近阳气、热气。自古以来,中国北方寒冷地带的住房,不仅均结构、质料致密,而且均是面南而立,即将门、窗均向南方开设。这样的房屋,一方面可以接受、容纳最多的阳光,另一方面,冬季寒风从北方而来,这样可以躲避寒冷的风邪的侵袭,可以理解为是聪明的古人“去寒就温”的一种生活方式。《诗经》中有“塞向谨户”之说法,在古文中,“向”本指向北的窗户。把朝北的窗户堵塞好,把门也封严,准备过冬。
穿衣。为了“去寒就温”,冬季穿衣也要注意保暖,最好把人体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而不要裸露肢体、肌肤。中国人的衣服在很长一个时期均是以长袍、斜襟为主,在周朝时“袍”尚只作为闲居时的衣着,到了战国时期,袍已成为朝见的礼服。这虽有些活动不方便,但实在有极好的保暖作用,比我们现在的西服、短裙等,更符合“养藏”的要求。
脚要暖。在寒冬尤其要注意脚的保暖。按照《内经》,人体很多疾病,如胸痹症、腰痛、腿痛、胃脘痛、腹泻、行经腹痛、月经不调、阳痿等,甚至是积证,即恶性肿瘤的产生,均是源自寒邪侵入人体,而寒邪为阴性邪气,侵入人体易于从足部开始,即“寒从脚生”,因此,做好足部保暖对防止疾病的产生极为关键。慈禧太后的养生秘诀中就有“头要凉,脚要暖”之语,意为平素枕头最好能选用清凉之物,如绿豆皮、荞麦皮,掺入野菊花等物填充,甚至在夏季可以枕玉枕头来清头部虚热,因为阳气主升,人体的阳热之气最容易向头部升发,而出现头晕头痛等肝阳上亢的表现。因此,保持头部清凉可以预防上部的很多疾病,如脑中风,风热目疾,耳部疼痛,咽痛等。而足部则相反,应时刻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从足部侵入人体,在寒邪最甚的冬季,更要做好足部防寒保暖,包括冬季鞋底要适当增厚,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可以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对于好生冻疮的人应及早穿棉鞋,有脚汗的人宜选用透气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等。当然,如果人们经常在闲暇之时,去安静的晒晒太阳,对人体的阳气就更为利。
小话“负暄”
其实,所谓“负喧”,就是古代的日光浴疗法,是指在冬季通过背部晒太阳来补充人体阳气、驱寒却疾的方法。“负喧”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在古代备受重视,许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均有相关记载。据战国时的《列子·杨朱》记载,宋国有个农夫常“自曝于日”,并对邻居宣称“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必有重赏”。这一典故引出了“献曝”作为献计于人的自谦词的使用。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负日诗》,其云“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对“负暄”后身体的美妙舒适进行了尽情的描述;宋代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曝日》中言“晁端仁尚得冷疾,无药可治,唯日灸背乃愈”,认为“负暄”不仅可以养生防病,亦可以却疾。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拾遗·火部》言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日光浴一法在文人学士中如此受青睐,其对养生保健、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四)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季禁防出汗过多
关于冬季养藏的要求,《内经》还提出“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亟”是频繁之意;“夺”为耗损。导致阳气从皮表脱失的常见因素是汗出,因此,所有导致人易于大汗淋漓的行为我们都应避免,包括过度运动、桑拿、温泉等健身方法。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外,《素问·金匮真言论》是一篇专门谈人体与自然之气相通应的文章,这篇文章前边谈四季的多发病,之后总结说只要做到一条了这四季病都不容易发生,原文是“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者也。”这一条是“冬不按蹻”,按,是按摩;蹻,是导引、气功。强调冬天连按摩、导引之类的健身术都要减少,因为这样就会影响精气的闭藏。
我在某些地方养生讲座,下课后,课间经常有学生来跟我交流。有一个三八岁的女性,因为老公自己的企业做得特别好,不需要她工作了,她就想把自己身体保养得好好的,人漂漂亮亮就是自己的任务。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健身计划,就是一个星期去蒸一次桑拿。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做,结果蒸了半年之后,到了一二月份,月经就没有了,一直到现在,半年过去了,月经一次都不来。同时脸色变得蜡黄,上面色斑、痘疹全都出来了。《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是什么意思?是冬天我们的精气如果很好的储存了,到了春天才没有那些什么温热病、传染病性疾病。我有一个大学女同学,上大学的时候是我们学校排球队的,一米七六的身高,长得非常壮,身体素质非常好,我们开学术会时聊天,她说《黄帝内经》的理论真是从临床中来的,我自己就亲自验证了。她说前年的时候,因觉得四十多了,应该加强锻炼了,就一到星期六就跑着爬一次山,坚持了一个冬天。结果到了春天,自己三天两头发烧,一个春天烧了七八次。后来再反过来看《内经》,就是《内经》强调的冬季要“养藏”这一条没有做好。
因此,重视动静结合、劳逸适中的《内经》的作者,主张在冬季要收敛动作,减少使人体精气发散的行为方式,以休止安逸为主,因为汗出时皮肤汗孔开启,与自然界在冬季“闭藏”的要求不吻合。从这一点来说,冬练三九、冬泳等观念,均与《内经》的冬季养生说存在一定的分歧,要慎行,不可过度。
(五)慎房事——房事要节制
在冬季要节制房事,根据《黄帝内经》提出的养藏的宗旨,冬季不仅阳气要收藏,精气亦应藏蓄,而减少房事是藏精的重要方法。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等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汉·刘向《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说明古人充分认识到,冬季节制房事、固护阴精,对养生防病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就像累了要休息,困了要睡觉一样,人的性功能也需要在一年之中有一个休养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冬季。
(六)和饮食——宜食温热、黑色食物,增苦减咸
《内经》亦有“用寒远寒,食亦同法”的理论,即在饮食上,冬季要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多吃温热性的食品,补益人体虚弱的阳气,因此,在冬季最好多食用辛温之品,如羊肉、牛肉、驴、鲜鱼等肉类,葱、姜、花椒、茴香、大枣等调料,以及萝卜、韭菜、桂圆、苹果等蔬菜水果等。但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的肌肤汗孔皆处于闭合的状态,补益阳气过盛,则容易导致阳郁于内,而出现火热内生的病症,因此,在饮食上,注意补阳与滋阴、顺气结合,是最合宜的饮食,故民间又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的谚语,故冬季在食用补阳之品的同时,应多食用一些萝卜类通气的食品,并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味。
由于肾在五行属水,其色为黑,属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入肾,有益肾抗衰老的作用。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因此,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
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有“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减却苦,秋月辛省便加酸,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的养生要诀,格外强调冬季少食咸味,宜食苦味。因为我们前面说过,咸味是入肾的,但冬天饮食咸味太过反易于伤肾,因咸味食品多为寒性,最易伤阳,而人体阳气之根在肾,肾阳被伤,则人体各个系统都会出现疾病。在《内经》就有“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的提示,认为过食咸味,会引起肾气、脾气与心气的受伤,这种损伤是多系统的,比其它五味中的任何一味太过来的损伤都大。少食咸味,首要的是要食盐减少摄入,饭菜以清淡为上,其次也要少吃或不吃海鲜类食品,因海味食物虽然鲜美,却多为咸寒之性,最易伤阳,毁人根本。而苦味是入心的,多为温性食品,可以养心阳、肾阳,故冬季无妨多食用一些苦味食物。
总之,《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影响下,重视顺应自然的养生内容,把根据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来生活起居视为健康长寿的前提与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最后言“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即四时阴阳之气主宰着自然万物的生生死死,我们如果违逆了阴阳之气的变化,就会病灾丛生;只要顺应它,则身无疾病,懂得顺时养生之道,就可称之为“得道”。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
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效法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来养生。自然界阴阳之气处于一种不停息的升降运动中,这种升降运动导致了昼夜的交替、春夏秋冬的轮回,因此,“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是要求我们人类同自然万物等同起来,象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那样,按照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动,来起居、饮食、运动。这种按照时令来养生的思想,不仅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篇进行阐述,而且,在《素问·生气通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本神》等篇皆有论述,是《内经》养生理论的最重要板块,是《内经》“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在养生理论中的体现。
一、中国古人的天地自然观
为什么我们要按照天地阴阳的升降秩序来养生呢?这个思想的产生,是和古人关于宇宙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的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本质与起源、关于生命的本质与认识方法的学问。古代的先哲们思索与关注的问题是自然宇宙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生命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研究的命题基本上就是这两个,对这两个命题不同的研究就形成了哲学的两大板块,一是自然哲学,一是社会哲学或生命哲学。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这个宇宙自然,是由什么构成的,是从哪儿来的?我们的生命是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慢慢形成了自然哲学的思想内容。古代的贤哲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首先提出了“气一元论”的思想,即宇宙自然与生命都是本源于“气”。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很奇怪了,说我和气有关?我是从气来的?我明明是爹妈生的嘛,当然,但爹妈的爹妈呢?再往上一直追溯,达尔文又提出了观点,认为人是由猴子变的,但这是一个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不是哲学思想。猴子前面又是什么呢?所以一直思索,最后追溯到,有人提出三叶虫,有人提出海藻等观点,生命是从这些进化来的。那么三叶虫前面又是什么?海藻前面又是什么,最后,西方古代哲学认为生命起源于水,中国古代哲学就提出来一个“气”来。这个观点,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化生之前就有一种物质浑然存在,它经过一定的运动变化,化生了天地及天地万物,这种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名之为“道”。因此,道是能够化育宇宙及万物的本源物质。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刘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气生宇宙的过程作了系统描述,言“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生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糜而为天,重浊者凝聚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古人认为,最早的时候天地宇宙之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团混沌的气。这团混沌的气里边有清有浊,二者不停息的分化,清的部分慢慢地不停地往上升散就形成了天,浊的往下凝聚就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天地。天地之气又不是固定不移的,而是不停地在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交感互动。在交感互动的这个过程当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生命活动在这样形成了。这就是一个气一元论的思想。《黄帝内经》中这种内容非常多,如“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如果大家读过《易经》的话,这就是对六十四卦里边“泰卦”的描述。泰卦是什么?上为坤、下为乾,天在下地在上。这就是天地之气在交流,天气下降了,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所以才高下相召,升降相因,才有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天地宇宙自然才呈现出安泰之象。这里包括人的生命,“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是从一个大的起源上来认识生命,所以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既然我们与天地、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本源于太虚元气,都是这一个共同的起源,那么,生命与天地万物一定存在着本质的相同性、规律的一致性以及现象的相似性。这就像一对夫妻生的孩子,不论他们的性格有何差异,长相不同,但是,相同一定是主体。不可能一对黄种夫妻,生出了一个白种人,这是不可能的,即相同是是根本。所以天地的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一定也是我们人体的规律。
天地的规律是什么?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带,这个地方最显著的就是四季分明,所以古人就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为什么以四时之法成?就是古人看到,伴随着春夏秋冬的往复,万事万物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他得出来这么一个结论。
二、生命中的季节秘密
《黄帝内经》养生的第二篇文章,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谈如何根据四季阴阳之气的变化,调养我们的生命活动的内容。“神”就是整体的生命活动。前面谈了春三月怎么做,夏三月怎么做,秋三月怎么做,冬三月怎么做。最后总结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说“阴阳四时,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四时是万物之终始,终是什么?停止了,生命活动停息了,万物在冬天基本上都处于生机凋落的状态,所以这就是一个万物之终。万物之始是什么?到了春天马上就生机萌发、欣欣向荣,这就是万物之始。我们看到四季阴阳对自然万物有这样的影响,我们也就知道,我们违逆四季的变动则灾害生,顺应它则苛疾不起。苛疾是什么?是大病。也就是说我顺应四季的变化来养生,我就称之为得道了,把这个最重要的养生之道就掌握了。所以,《黄帝内经》专门谈养生的两篇文章中,有一篇就是专门谈怎么样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的。
(一)哪个季节出生的人最长寿?
可能有人会想,季节对生命的影响,主要是草木与动物低等生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植物类生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低等动物也有,如刺猬、青蛙、泥鳅,甚至狗熊都有冬眠,冬眠的动物死没死?没死,它和草木是一样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对低等生命有这种影响,我们人这种高级动物是万物之灵,这个影响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
举个几个例子,首先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精力体力,我们的性格类型,甚至我们每个人寿命的长短,不但是受遗传的影响,遗传是第一位,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受生活状况的影响,受感受疾病的影响,同时,还受我们每个人出生季节的影响,出生季节对我们的身体素质乃至对我们寿命的长短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出生季节与健康的程度做个排序,从最强对最弱,依次应该是冬天最好,其次秋天,再次是春天,再其次是夏天。为什么会有这种排序?既然我们前面说了,冬天是一个万物生机内敛、闭藏的季节,但为什么反而在这个季节出生婴儿的身体素质最好的?如果我简单的总结为这就是顺应自然的话,这就是一个春种冬收的问题,同种庄稼一样,植物的生长周期短,所以春天种,秋天收,是春种秋收。人孕育的时间长,是九个半月,所以是春种冬收,因为是从时间推算,冬天出生的人正好是母亲在三四月份受孕,这正好是农民播种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顺应自然。当然我们也会发现,凡是冬天出生的人,一定是性格最平稳的,也是意志最坚定的人。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也最容易把控自己的情绪,这种性格也意味着他的神经系统功能最完善,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当然,神经系统表现出来只是一个方面,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系统都是一样,功能也都最好。相对而言,夏季出生的人,往往是性格比较活泼的,也比较情绪化。这种情绪化的这种表现也意味着神经系统的功能没有平衡的那么好,这种状态实际上在人体各个系统都是一样的。
从现代医学上怎么解释这个原理?很简单,我们所有的女性都知道,我们冬天都手脚冰凉,手脚冰凉的原因,从中医的角度说是阳虚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就是气温一低,血管就收缩,末梢循环血液运行不良,血液达不到肢体末梢,就会手脚冰凉。这种在手脚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到,但其实是人体各个部位的末梢循环都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包括子宫也是如此。所以到了冬天,很多女孩子三个月都不来月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都是存在的。如果这个时候女性怀孕了,胎儿的血液功能就容易供给不足,营养容易匮乏,胎儿的体质就不好。反过来看,春夏季节,如同春天气温一上升,河流就解封,水流马上加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受孕的话,胎儿的血液供应是最好的,营养最充足,所以春天受孕的胎儿素质最好。所以有一些女孩子月经不好,出现胎停孕、自然流产,然后再想怀孕,想调理调理秋天怀孕。我问为什么秋天怀孕,她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别人都说秋天。我就反问她一句,我说你见哪个农民是秋天种庄稼的?
并且我们还有一个特点,你们不信观察一下,所有生长期的儿童,都是春天夏天长身高,这和草木是一样的。即使在南方这些地方冬天没那么冷,树叶不掉,但是冬季树也是不长的,它不过是叶子没掉而已。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人和草木是有很多潜在规律是一致的,我们都在受大自然的影响和调控。
(二)什么季节得什么病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人体之气与自然界之气是相通应的,尤其是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的四季存在着通应关系,这种通应关系,具体是肝气与春季相通应,心气与夏季相通应,脾气与长夏季节相通应,肺气与秋季相通应,肾气与冬季相通应。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人体五脏的盛衰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季节,我们身体的疾病也有不同的发作规律。
春季肝气最旺,人体会处于肝气的功能影响之下。在春季出生的人,虽然寿命不是最长的,但性格往往是最舒展、最平和与理性的,这就与恰逢肝气处于良好的疏达状态有关。一般人到了春季,往往会食欲增强,这是肝气疏达脾胃之气的结果,因为在五行的关系上,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的关系,体现在脏腑之间,则是肝木可以疏达脾土。但如果肝气克伐太过,或脾胃之气本来虚弱,则肝木犯胃会出现呕血,乘脾会出现泄泻。肝用过多,也易于出现肝气升发无力而郁滞的情况,春季是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类疾病高发的季节,就是与肝气与春季相应有关。
夏季心气最旺,人体处于心气的功能影响之下。《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夏季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爱动,交际广泛。夏季,也是皮肤疮疡类疾病多发的季节,因为这些疾病,常是火热之邪所致,而心在五行属火,心火旺,自然易发为疮疡类疾病。同时,夏季对心脏类疾病患者又是最危险的季节,由于心气旺,心气不支者往往最易衰竭,因此,夏季是心血管病最易发病的季节。历年不同地域与城市高温,意外死亡者以心脏病患者为主体。
长夏季节是指农历六月,应于脾气,脾气在长夏季节主持着人体之气。人体脾的功能,一则是主持水谷的运化,一则是主持人体的肌肉四肢。因此,由于脾用过度,或长夏季节湿热交蒸的时令之气侵入人体,最易伤及人体的脾胃,从而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水谷不能运化的病症。同时,长夏季节也是人们最易倦怠、乏力的时令,这同样是由于脾气被湿热所困,所主的四肢、肌肉随之出现异常的表现。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人体便处于肺气的功能主宰之下。同时,外邪伤及人体也最易伤及肺气。肺主呼吸之气,同时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到秋季就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大量增多的情况,如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进入秋季开始发病。同时,秋季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喷嚏等,因为鼻为肺之窍。而很多皮肤的过敏症,也在秋季多发,像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这又与肺主皮毛密切相关。
肾应于冬季,肾应冬。中医的“肾”指的是什么,我如果做个简单的比喻,人体的肾气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是一样的,非常重要。中医的肾包含着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从肾、膀胱、输尿管到尿道,都是在中医肾的概念里面。除此之外,还包括所有生殖系统的功能,男女生殖系统功能也包含在中医肾的功能里面。还远远不止这些,肾气是人体整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都是靠肾气在推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肾气一虚,就像汽车发动机不行了一样,整体的这个汽车就不能行驶了。所以只要肾气一虚,人就会出现疲惫、乏力、精神不济、代谢迟滞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有一个说法,人到四十要补肾,补的是什么?补的是生命的原动力,最基础的生命能力。所以,由于肾应冬,到了冬天,人体各种疾病都易多发,这就是一个季节对人生命力的影响。
在冬三月人体处于肾的功能影响之下。肾主闭藏,其闭藏的不仅有人体的精气,也包括人体的阳气。这种闭藏,不仅导致四肢等部位的阳气减少,而出现四肢关节、手足的发冷,宿有疼痛等症易发等情况,而且,由于阳气郁闭不通,还易出现肝阳上亢的相关病症,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等;同时,胸阳闭阻不通,导致胸部气血阻滞的冠心病、心梗等病症。肾的闭藏功能失常,则易出现精气遗泄的多种病症,如小便频数,男子遗精、滑泄,女子带下增多等。
同时,《内经》还认为“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的阳气具有抵御外邪,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人体阳气的盛衰有无,就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与否。因此,在阳气闭藏的冬季,一般人会比阳气盛大的夏季疾病多发。在冬季,不仅是外感性疾病较多,而且,人体的多数慢性病也多在冬季复发、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衰等。
很多身体有疼痛类疾病的人,如胃痛、关节痛,女孩痛经等,都有一种感受,怕过冬季,因为一到冬天,这些部位的疼痛都会加重,原因也和季节与阳气的关系有关。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气血的正常运行对生命的健康至关重要,而气血的运行也最容易受人体阳气的影响,从而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状态。这就像自然界中的河流一样,在阳光普照、气候温暖的季节,河水奔流不息;而一旦天寒地冷,就会出现水流凝滞,江河冰封的现象。因此,人体也同样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当阳气充足时,气血运行通畅无阻;而当阳气衰微时,则气血运行停滞。很多素体虚寒的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现肢体关节的疼痛,或胃脘部疼痛,女孩子则到了冬天格外容易出现痛经。这些都是气血运行阻滞的结果。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就是气血不通,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又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故卒然而痛”。
除气血的运行状态受阳气的影响会发生变化外,气血的分布也会受阳气的影响,在春夏季节,由于阳气盛,人的气血就会偏于分布在人体的肤表、四肢和头面部;在秋冬季节,由于阳气藏,人体的气血就会沉伏在内脏,而肤表、头面及四肢阳气减少。因此,到了冬季,很多人可能经常出现手足发凉而内热丛生的病症。我们医生持脉也容易发现,春夏季节脉象偏浮,轻触即得;而冬季则脉象偏沉,须重按方有。在针灸治疗疾病时,春夏季节取穴要多在头、面部取,要浅刺;秋冬季节要多在腰、腿部取,要深刺。这些都是由于季节在影响人体气血分布的反应。
(三)什么造就了不同体质的南方人与北方人?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可以分很多不同的种类,但有一种最常见的分法就是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因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在体貌特征、性格类型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北方人普遍高大健壮,南方人普遍矮小瘦弱;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灵活;北方人普遍脾气性情火爆,而南方人普遍比较温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虽然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这个差别不是水土造就的,而是气候。由于北方有清晰的四季轮回而南方没有,相对而言北方冬季漫长,而南方夏季漫长,冬季不明显。北方漫长的冬季为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积累、储存的良好时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是需要这种能量的积累与储存的,这样经过冬季充足的能量积累,到春天气候温暖、时机成熟的时候,树木也好,人也好,都会快速生长。而南方由于过度炎热,不停地出汗,汗出的同时人体能量不停的发散,从中医的角度说阳气不停的发散,这样就导致人体的能量或阳气无法很好的积累储存,生命的生长、发育就缺乏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看到,不单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有这种差别,很多植物也有这种不同,北方大米一般比南方好吃,北方的树木一般长得高大挺拔,树干坚硬。南方的树冠常常很大,但是树干比较松软或矮小。并且,中药里的所有补品如人参、鹿茸、虫草等几乎都是北方产的,但多数是给南方人吃了。人参、鹿茸消耗量最大的是东南亚国家,就是因为他们那个地方是彻底没有四季,而只有夏季。
南方人与北方人性格的不同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北方天气寒冷,人体极少汗出,阳热之气或者能量都积累在人体当中,就会导致人内火大,性情火爆;而南方人因为气候炎热,阳气不停的升散,所以内热都不重,性情就比较和缓,同时,阳气不停的向上升发,树木就易于长成大的树冠,而人就容易更聪明。
因此,我们可以说,就生命的生长发育而言,清晰的四季轮回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恩惠,我们只有按照四季的变动生活起居,才能把这种恩惠利用好,其中,四季之中尤其要重视冬季的养生,把冬天养生把握好,给自己的能量积累储存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四季的变化都有它的规律,春天是阳气升的一个季节,夏天是阳气长的季节,秋天是阳气收的季节,冬天是阳气藏的季节,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实则是阳光导致的温度、日照时间不一样造就的。万物的生是由于阳光量的增多,万物长是由于阳光照射最充足,到了冬天,生机内敛了,是由于太阳离我们远了,阳光开始减少,是阳气闭藏的季节。所以所谓的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实际上就是春天怎么样使人体的阳气生发出来,夏天使人体的阳气最旺盛起来,秋天使人体的阳气收敛起来,冬天使人体的阳气闭藏起来。
三、四季趣谈
春夏秋冬是我们对一年中四个季节的称谓,这种称谓顺序是按照季节的轮回转换来进行的,似乎较为合乎常理。但这种四季的称谓出现在传统文化、古代书籍中,除常常变为“春秋冬夏”,把“春秋”置于前,把“冬夏”置于后,并没有遵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同时,很多民间俗语常用“春秋”代指四季,表现的对春秋更偏爱一些,比如询问对方年龄时,习惯于说“请问您春秋几何?”,这里是用春秋二季来替代年龄来称谓的,春秋似乎可以代表一年,但如果换为“请问您冬夏几何”,显然就非常的可笑。如果从季节的特点来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气候特征明显,应该把“冬夏”季节放在“春秋”之前更好。这些用法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为什么用“春秋”代指一年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饮食是生命的第一需要,因此,农耕之事为天下头等大事,对农作物的生长与收割的关注要超过一切,而农作物的生长与收获,显然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变化中,与春秋季节关系最密切,即作物均是在春季生,在秋季收,所以,古人首先产生的是“春、秋”的概念。从春、秋二字的文字起源上,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春的甲骨文是“
”,最上面是草,中间是“小树”,下面是“日”,代表着在太阳的照射下,草木类植物及农作物开始了萌动和生长,欣欣向荣;秋字的甲骨文是“
”,左边上面是一个禾苗的“禾”字,下面是“火”,表示谷物成熟;右边是一只蚂蚱,或言蝗虫,意味着农作物成熟后“火烧秋虫”。“火烧秋虫”是中国古代的习俗,一般在粮食收割完毕后的秋末进行,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地方保留着这种习惯。因此,《说文解字》就将春释为“蠢也,动也”,是万物萌动的季节,而秋则释为“禾谷孰(熟)也”。即春秋之本意,分别代表生长与收获,是农耕时代的典型特征。因此,人们很容易就把这两个季节先记录下来,或言,首先产生的是春夏的概念。成语“春华秋实”就是对这两个季节与生物生长与成熟关系的描述,“华”本意为树开的花,就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意思。
冬的甲骨文为“
”一条绳的两个结,代表终了,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或秋收完之后的休止期,后来为要表示一般事情“结束”的含义时,为与一年的终了作区别,在“冬”的旁边加了个“纟”成“终”;夏为“
”,是一个虫子,具体是一个蚂蚱的形状,意味着夏季虫类生物生命处于最活跃期。冬、夏的字形中均未含有草、木与禾苗,说明二者与春耕的关系均不如春、秋密切。所以说,古代冬夏概念的形成是晚于春秋的。
(二)太阳崇拜与以“示”为神祗的由来
另一方面,夏商周三代之前,人类文明处于萌芽阶段,对天地自然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对天地间所有的自然现象均心存敬畏。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天神的膜拜,祭祀天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而天神的代表是太阳。小篆体以“示”字旁组成的字代表与神事活动相关的所有事物或活动,如祭祀、祈祷、祠堂、福、祸、祖宗等,在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大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为上),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即“示”所表达的,是从天上照射下来的日、月、星三光,而在甲骨文中,“示”写为“
”,只有一垂,这一垂自然是指太阳的光芒,意味着当时的人类,认为只有日光才是神的代表,因此,早期的神崇拜是太阳崇拜。我们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数量并不很多,但却多与天、日有关,像“夸父逐日”,“弈射九日”,“女娲补天”等等。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如其后形成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均是基于对太阳的运行以及其相应的属性形成的。
中华文明形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概念相成之前,人们先有了方位的概念,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是最显而易见的,因此,最先出现的是东西两个方位,虽然后世有“东、西、南、北、中”五方的概念,但东、西二方的出现,要早于其它方位。在方位形成之后,时间的概念也逐步形成,由于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东方类似,秋季的气候特点与西方类似,古人将方位与时间结合时,将春季配给了东方,秋季配给了西方。因此,在商代、西周之前,一年只划分为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
(三)也谈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
谈到方位与季节的配属,顺便也谈一下我们汉语中的习惯用语“买东西”的由来。关于“买东西”,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是来源于宋代。据说,有一次,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街上散步,见到他的好友盛温如提着一个竹篮子,问道:“你上哪去?”“去买东西。”盛温如答道。朱老先生听后便有心逗他一下,“为什么去买东西,怎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如回答说:“在五行与方位的配属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木都属于有形的物质,所以我这个篮子就装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无形,还能焚烧;水虽有形,无奈篮子装不住。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这个说辞流传下来,被广为认可。当然,还有另外一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认为,早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简称“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此二说虽看上去各有道理,但细究其文字本源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在甲骨文中,“东西南北”四字均已存在,东、西的基本字形是“东”写作“
”,“西”写作“
”,从形体上看,二者均为口袋的形状,文字学家左民安认为,“
”当是古代“橐”字的原形,即盛物的“囊”,没有底,两头用绳子系着。
则应是另一种有底的口袋,可以背在肩上,或用手提,因此,“东、西”的本始含义均是代表物品,而不是方位。过去仆人往往称主人为“东家”,其含义当取足“东”代表物品的含义;古人请客时,主人习惯于坐在东侧,又成为“做东”,这一“东”,已经兼有方位和物品的双重含义。东、西逐渐出现的方位的含义,指东方、西方,可能与此有关。对实物的认识或表达,应是早于某些意识流的哲学概念,因此,从五行的属性来解释“买东西”的原委,是经不住推敲的。
南北则不同,南的甲骨文写作“
”,本是指古代一种敲打的乐器,后引申为一种舞曲的名字,《诗经》中就有“以雅以南”之语,南的方位涵义是后世的引申。古代帝王一般的坐向是“南面”或“面南”,帝王举行大的活动均需要乐师击乐助兴,“南”作为方位的涵义可能取乎此;北的甲骨文为“
”,是两个背靠背的人形。古时打仗,吃了败仗逃跑时总是转身背对着敌人,所以后世习惯于说“败北”。“北”作为方位词,与此本始涵义有关。古代的住房基本都是面向南方,背对的是北方,与南方相对。因此,南、北二字本有方向、方位的涵义,而没有物品的涵义,这也是我们可以说“买东西”,不能说“买南北”的原因。
(四)编年史为何常用“春秋”?
由于就春、夏、秋、冬四季而言,是先有了春、秋两个季节的概念,后来慢慢产生了冬、夏。这是后人把春秋二字作为一年的代称的原因,如《庄子·逍遥游》里就有“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之语,即有一种细菌,生命短暂的不知道月初月尾,惠蛄则难以看到完整的一年。古代记载史料的编年史类书籍,也多以春秋命名,如四书五经里的《春秋》,《吕氏春秋》等。由于古代先出现春、秋的概念,后来才逐渐出现冬夏的概念,在一般的四季排序中,古代文字多习惯于将春秋置于冬夏之前,如《黄帝内经》中就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之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在问对方年龄时,习惯于以“请问春秋几何?”的方式发问的原因。当然,也有单以“春”或“秋”代表一年的,如唐代诗人高适的晚年名作《人日寄杜二拾遗》有“一卧东山三十春”之语,张爱玲的一部小说名为《十八春》,而《诗经》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则更是广为人知。随着历法的逐步详细,由春秋两时再进一步分出春夏二时,如《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墨子·天志中》有“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之语,代表着四季的概念逐步完善了。
第一节、春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春季的自然与人体
(一)阳气“升”的季节
在自然界,春天最显著的变化是阳光照射时间较冬季延长,气温升高,即阳气处于生长的状态,自然呈现出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景象。不仅植物杨柳吐绿,而且动物也蠢蠢欲动,各种冬眠的动物如昆虫、青蛙、刺猬等开始苏醒。因此,《说文解字》有“春,蠢也,动也”之说,似乎春之本意就是虫类生物的蠢蠢欲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认为春季是一个生机勃发、推陈出新、欣欣向荣的季节。在自然万象出现以上活跃征象的同时,我们人类的生命,也伴随自然界阳气的上升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说四季的万物的生化特性是“生、长、收、藏”,实际是对阳气状态的一种描述。有春季的阳气之“生”,才有夏秋冬季的“长、收、藏”的变化,春季阳生顺利,是保证一年自然界及人体生命活动健康地保证。因此,为顺应春季阳气这种“生”的特性,养生就要围绕促进人体阳气的“生”来进行。
(二)肝气主令的时节
《黄帝内经》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与四季存在着一种通应关系,即五脏分别有各自所主的时令,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五脏在其各自主令的季节,全身均会处于这一脏气的功能控制之下,因此,如果这一脏气功能低弱或异常,最容易在其相应的季节表现出来,并最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伤害。这就像是学校安排值日生,某生在其值日的日期,不但会把个人的性格、能力非常充分的呈现出来,而且,因其负担整体的工作较多,气血耗损最大,因而也最易患病。春季在人体是肝气主令的季节,因此,春季最易影响的是肝的功能。
按照《黄帝内经》,肝的功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情志的舒畅。肝应于春季,春季的自然生化属性是植物类发芽生长,枝条伸展,因此,像于春季的肝脏也是具有伸展、升发的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促进人体气机的升发与舒泄,是其它脏腑气机正常升降的基础,而且也是维系人的精神情绪正常的关键。因此,肝气升发、疏泄功能失常最易在春季呈现出来,精神的抑郁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二是主疲劳的耐受——为“疲极之本”。我们在生活中常有这种体会,当心情压抑或心理压力大时,身体也很容易感到疲劳,当今白领或知识阶层有一种发病率很高疾病,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就是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或焦虑有关。其原因就是由于肝在人体肢体之中主于筋的活动,如果肝气郁滞,筋的活动能力就受影响,因此《黄帝内经》将肝称为“罷(音疲)极之本”,是言人体容易疲劳的根本在于肝的功能存在问题。很多人进入春季后,都会有疲劳困倦的感觉,这实际上也是与肝相关联的。三是开窍于目。《内经》看人体是整体进行的,人体的头面七窍以及前后二阴的功能,均受相应的五脏的控制,《内经》称为“开窍”,五脏所开窍的部位既是五脏之气与自然之气交流的场所,又是观察五脏功能状态的窗口。肝是开窍于目的,也就是说,肝的功能容易影响眼睛的功能。很多人在春季易于出现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的症状,中医治疗就会清解肝经风热。而当肝血不足时,眼目则会出现干涩、视物不清的情况,这时,则需要滋养肝阴肝血。同样,眼睛看到的色彩也最容易影响肝的功能,我们看黑色过多,容易肝气郁滞;看绿色多了,则会舒达肝气。
二、春天宜养“生”气
春天是阳气上升的季节,是自然万物之生、长、化、收、藏中“生”的阶段,为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我们养生的核心内容是养“生气”,而如何养“生气”呢?一则阳气上升,我们要促进阳气的生长,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二则,我们人体中的肝脏与春气相应,促进肝气的生发、疏泄亦是我们养“生气”的重要方面。如何达到这一养生目的呢?《黄帝内经》给与我们的启示如下:
(一)睡眠要减少
睡眠是调整人体阳气状态的重要方式,动物过冬就是长睡不起——冬眠,因此,对四季的养生中,《内经》均首列对睡眠的要求。春季的睡眠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即要减少睡眠。过了冬季,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按照《内经》的理论,我们也应该顺应这种昼夜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因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的状态,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想使人体的阳气象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生发,就要减少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极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但古代医家也强调,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但要有限度,一般早起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鸡鸣大概是五点半左右;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子时是晚十一点——一点之间,即不要在晚上十一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二)运动宜增加
《内经》在春季的养生指导中提出“广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内大步流星的散步,这样一则可以通过运动长养人体的阳气,因为阳气主动,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适度的运动对人体的阳气有长养的作用,运动本身,符合“春者,蠢也,动也”的本意;二则通过观赏自然环境中的新绿,达到疏达主令之肝气的目的,这是春季养生气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内经》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声色气味均可以入通于人体的五脏,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关系,青绿色是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
当然,这句经文的出现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古代大户人家,往往有很大的庭院或花园,再在交通不便利,人们普遍穿着宽衣长袍的情况下,郊外踏青与晨起跑步可能都难以实行,在庭院里散步,是一种最为可行的运动方式。清代画家高桐轩写的《养生十乐》中有“漫步之乐”,说“起身静步于中庭,或漫游于柳岸花畦,心神焕然爽朗,胸怀为之一畅。”就是说的春季养生方法。强调广步于庭的精神实质,都是强调在春天内应有适度的户外运动。我们现代人,自然不必拘泥于庭院散步的方式,晨起跑步、郊外踏青、周末放风、爬山筝等,均是极好的运动方式,对阳气的生发、肝气的疏达,皆有良好的促益作用,这样可以最有效的预防春季的多发病——抑郁症的发生。
(三)衣着要宽松
“披发缓形”之意是要披散头发、宽缓衣着,这也是促进人体阳气生发的一种方法。为何要专门对头发和衣着提出要求呢?因为,按照《内经》理论,人体的阳气总是不停的向上向外发散,同时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中六条阳经均聚集在头面部,因此,头发和衣着的状态便对阳气的生发有一定的影响,要生发人体的阳气,就必须使头部以及外周皮肤舒缓、放松。
“披发缓形“的提出,与古代的衣饰特征有关。在周朝时,男女初成年时,要举行一个仪式,称为“成丁礼”,举行了这个仪式之后,男女两性便具有了应当享有的成年人的权力,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这包括订婚、结婚、参加祭祀活动、服兵役、具有人治的权利等。而这个仪式的主要象征性内容是改变发型,男女儿时的发式均是自然下垂的,称为“垂髫”,但成年后,就要束发,男子二十时要束发加冠,即将头发绾住后再用“冠”束住。“冠”不同于后世的帽子,是一种头饰,故男性二十被称为弱冠之年;女子年十五束发加笄,表示成年,而一但结婚,女的还要把头发盘成髻。因此,成年男女平时的头发均是紧箍的状态。《内经》认为,这一发式在春季,尤其是春季的晨起应稍加改变,使之处于披散的状态,这样才有助于阳气的升发。“披头散发”总被我们描述为一种不雅的形象,其实这种形象恰恰符合春季养生的要求。
古人的衣着也有其特殊性,据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我们现在裤子的完备形状和功能,是在东汉时期才形成的,在西汉以及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人们的内衣,或穿类似于我们现代小孩子穿的开裆裤一样的衣服,或穿一种称为“裾”的服饰。“裾”多为斜襟的长裙,为遮羞并防止不慎走光,斜襟要在下半身和腰间缠柔多层,使身体处于一种紧束的状态,如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古墓中一号墓的墓主人,是西汉初利苍轪侯夫人辛追,虽身份高贵,且年龄在四十岁左右,但同样未着裤子,而是身着七、八层厚的“裾”。因此,便有了我们《内经》在春季养生要“披发缓形”之说。
虽然与古代相比,我们现代人的发式与衣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披发缓形”的要求并不过时,现代人头发紧束的并不在少数,女孩子的马尾辫,成年女性的盘头,均是使头发紧束。同样衣着过分紧身的也并不少见,很多女性,喜欢通过紧身衣、紧身裤来凸现优美的身姿,或限制脂肪的增加,但在春季这种衣着就要改变一下,以宽松、透气为主,这样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四)情志戒“郁怒”
作为春季的精神调摄,《内经》的要求是“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即对待小动物类,要少杀生,多放生;对待周围的亲人、朋友,要多给予、多关爱,少索取;对待下属,要多赏赐、多奖励,少惩罚。通过这些行为,意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心情愉快,即“以使志生”。我们总在说“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亦是此意。事实也证明,与周围人关系和睦者,往往心理健康、心情愉快;与周围人的关系紧张者,心理精神则会抑郁。相对于其它方面的养生要求,如睡眠的要求、运动的要求等,《内经》在精神情志方面似乎笔墨尤重,说明春天的精神调摄是所有的养生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春季肝气主令,通过良好的精神调摄,可以促进肝气的升发舒达,肝气舒畅则对周身气机的调畅有重要的促益作用,从而维持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
各种不良的情绪在春季均易伤及肝脏,而春季我们尤其要注意不要“动怒”,因为情绪与五脏之间也有对应入通关系,“怒”为肝主的情绪,暴怒最易伤肝,迫使气血上逆,再与阳气升发的季节相合,极易出现肝阳勃发,而见到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甚至晕厥等,即相当于高血压病,或脑中风病。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来看,春季确实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而情绪“郁结”亦为春季的大忌,因为情绪郁结会导致肝气郁而不发,加重全身的郁滞症状,不但使阳气难以生发,而且,极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病。
(五)春季饮食宜与忌
食物的颜色——色青绿
这个绿色食物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或卫生的天然食品,而是指青绿色的蔬菜,因为青色、绿色是入通于肝的,为养肝气,除眼睛多看绿色的景色外,饮食上也可以多食用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助益肝气的升发。同时,春天阳气上升,有很多人会因此出现一些火热内盛或上扰的征象,如出现眼睛瘙痒红赤、咽喉疼痛、头晕、便秘等不适,食用青绿色食物,可以清解上炎的虚火。因为绿色的水果、蔬菜除少数为温热之性外大部分都是为凉性、寒性,这种凉性的蔬菜,有助于解除随春季阳气上升而出现的虚热。
食物的味道——味辛甘
在五味上,《内经》对于一般人的饮食与肝气异常患者饮食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的健康人,应以辛味为主,食酸要少些,因辛味主于发散,酸味主于收敛。因此,辛味符合春季之气的生发特性,而酸味不利于肝的疏泄。据《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载,小黄米、桃子、鸡肉、大葱等,分别为谷肉果菜中的辛味食品,除此之外,大葱、辣椒、生姜、薄荷、大蒜、竹笋、豆芽、韭菜、菠菜、荠菜等亦为辛散之物,为春季的宜食之品。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除了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之外,还要多吃些甘甜的饮食,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甘味气性柔和,可使肝气柔和地生发;同时,甘味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可延年益寿。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为了预防肝木克土,出现脾胃之气的衰弱,要多食用甘甜的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麦、大枣,蔬菜中的冬葵、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皆为甘味。因此,甘味食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适宜的春季食品。
对于儿童来说,春天是身体长高的主要时节,因此,在春节对于生长期的孩子饮食,还要注意加强蛋白质、钙类食物的补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各种肉类,包括鸡肉、牛肉、猪肉等的摄取要充足,才能保证身体需要满足,一则顺利长高,二则不致于出现各种营养不足的虚弱病症。
(六)春季特殊养生方法:
肝在声为呼
《内经》认为五声与五脏有入通关系,五声即呼、笑、歌、哭、呻,五声与五脏有入通关系,其中呼为肝声、笑为心声、歌为脾声、哭为肺声、呻为肾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爬山到山顶、山坳中时喜欢大声呼喊,认为这样可以呼出人体浊气,促进气机的交流。严格说来这种理解只对了一半,由于“呼”与肝气相通应,因此,“呼”除了促进人体之气的交流之外,还有舒达肝气的作用,当然,肝的病变也可以表现为“呼”的症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情绪郁闷的人说想大声喊两声,这就是肝气郁结后的本能反应,因为呼喊可以舒达肝气。因此呼喊作为一种养生的习惯,效果最好的时间应是在春季,尤其是春季的早晨。在春季的晨起,多到空旷的地方喊两声的人,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病几率。
肝在体为筋:
肝在五体主筋,筋脉的伸展亦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因此,春天多做伸展肢体的动作便很重要,这包括晨起可以做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跳舞等活动,最简便宜行的是伸懒腰。因腰部聚集人体重多筋脉,通过伸懒腰便可以达到舒达肝气的作用。
(七)认识“春捂秋冻”:
关于春季的衣着,民谚还有要“春捂秋冻”之说,那么,为什么要“春捂秋冻”?这是由于春天气候变化较大,乍暖乍寒之气象经常出现,很多人在春暖乍到时便开始减衣换装,但气温一反复、变寒就会出现感冒,因此在穿衣方面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这就是民谚中所谓“春捂秋冻”中的“春要捂”的含义。这种观点在中国古代很多养生书籍中均被反复提及,如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里有“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之言,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中也强调说:“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主张春穿衣宜于“下厚上薄”,即下身的衣物要比上身减慢些,这样可以既养阳又收阴,是一种两全之法。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其中“避风如避箭”与“加减逐时衣”,均可以理解为春季的养生要求。
第二节、夏季如何养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夏季的自然界与人体生命的特点
(一)阳气最盛壮的季节
自然界的阳气经过春天的不断生长,进入夏季后,变得旺盛而充足,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阳气,到了夏季,均从藏蓄的状态发散出来。在这种充足的阳气作用下,自然万物也呈现出一派繁茂的景象。同时,按照阴阳的变化规律,阳盛则阴,自然界阳气的盛大,到了夏至达到极点,因此,夏至之前的气候,是以炎热为主;夏至之后,阴气开始生长,其气候特点,可以表现为湿热交争,天气炎热的同时,雨水增多,这种气候,促进了植物类生命灌浆、成果的生化活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夏三月,此谓蕃秀”之语,就是对夏季自然与生化现象的描述。蕃,是茂盛之意,是对阳气的描述,也是对植物枝叶茂密景象的描述。秀的甲骨文是
,本意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秀丽、秀美,而是一棵禾苗垂下穗的样子,代表着禾苗生长出果实,因此,“秀”有饱满、盛实之意,后世使用的“秀才”、“秀发”、“秀眉”就是这一含义的延续。因植物结果前均先开花,又引申指草木之花,进一步引申为美丽、俊美之意,如“秀拔”。“蕃秀”之意是对万物盛壮继而结果的描述,天地气交,便是对阳热之气与雨水同时增多的一种表达。
“万物华实”之华,本是指树木开的花。在古代,花字出现较晚,树开的花称为华,草开的花称为荣,在《尔雅》中就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之言,因此,有“春华秋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语,应是源自于能够开花结果的树木形象。由于花一般很美丽,引申出“华丽”,又由于花有多种色彩,而引申出“华发”,如苏东坡之“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诗句。华实,则是先华后实,就是先开花后结果之意。“华”是夏至前的征象,“实”是夏至后的征象。
这种盛壮的阳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上也有呈现,就外在征象来说,一般人到了夏季均有面色红润、汗出增多、性情活泼的征象,而在人体之内,夏季的脉象一般要比其它季节来得浮而偏洪大,各种阳虚寒盛的患者,到了夏季会病情好转,如肢体关节的疼痛、痛经、胃脘疼痛等症。
(二)心气主令之时
在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这表现为,一方面,夏季心气最易于受伤出现相应的疾病,即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临床上,凡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高温的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或死亡;另一方面,人体亦处于心气的功能状态影响之下,心的功能在夏季表现最充分。那么,心的功能有哪些方面呢?根据《内经》,心有以下功能:一是官为君主而司神明。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说,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情绪等皆是由大脑所主,大脑是主持人体精神情绪思维的主要组织,但《黄帝内经》认识人体,并非单纯依靠解剖手段,取象比类也是其认识人体的重要方法,在认识五脏六腑的功能时,就借用了古代君主体制的各种职位与职能,即借社会体制之象,来类比人体脏腑的功能。在这种类比中,把心比为君主之官,其在人体的地位,像一个国家的君主一样高高在上,不仅主宰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也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动。《黄帝内经》称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动五脏六腑皆摇”。因此,《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在主持着。这种观点,不限于中医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均习惯于用“心”来表达与思想、情感等相关的活动,诸如“心想事成”、“心情”、“心思”、“心斋”、“心虚”等,“心”是精神活动的代称。因此,到了心主令的夏季,人的精神自然变得非常饱满,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大部分夏季出生的人,都是外向的性格,比较活泼爱动,思维敏捷,情感外露;相反,冬季出生的人,则多偏于性格内向,思维缜密,做事不动声色,因为冬是主于闭藏的季节。二是主持血脉的运行。人体血脉系统的功能活动是由心主持的,血脉周流是否通畅,与心气的强弱密切相关。而观察血脉的功能状态,医生可以摸脉,也可以望诊从面色上就可以观察出来,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人的面部是血脉最丰富的部位,称为“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面”,因此,心气充足、心功能强的人,一般面色红润;而心气虚的人,就会面色苍白;心血瘀阻的人,又会面部两颧暗红。以前风湿病发病高的时候,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很多,这种人一看脸就可以诊断出来,因为,风湿病的面容呈现出两颧部的暗红充血,颇似高原面容。三是开窍于舌。五脏在体表都有开窍的部位,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等。一说窍,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孔穴样的组织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口等,舌明显不是这种空窍,但也被称为心之窍官,其原因,是《黄帝内经》所用“窍”的含义是其后世的引申义,即关键之意。我们现在所说的诀窍、窍门之“窍“,就是关键的意思。心开窍于舌,实则表明舌是观察心的功能状态的关键部位。因此,临床上,我们往往会说,舌尖红是心火盛,舌质淡是心血不足,舌上有瘀斑是心血瘀阻,可以见于冠心病的患者。当然,如果舌体僵硬,我们又认为是痰浊蒙蔽心窍,是心主的精神神志异常的结果。
二、夏季宜养“长”气
夏季是一年中生物的“生、长、化、收、藏”中“长”的季节,表现为万物的茁壮与盛大,其内在本质,是自然界的阳气到了这时达到最盛大的状态,因此,我们的养生原则,就要顺应阳气的这种特性,促进人体阳气的长养与发散,这就是养“长”气的含义;同时,基于心气通于夏,我们就要注意长养心气。《黄帝内经》给予了我们以下启示:
再结合《黄帝内经》其它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养生要领:
(一)起居作息——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时间比之春季进一步延长,到了长夏季节,白天的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白天时间长,意味着自然界阳气最盛,发散的最充分,因此,要顺应这种变化,《内经》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要求我们睡眠的时间要减少,活动的时间要增加,并且,夏季昼长而炎热,容易使人倦怠而沉湎于睡眠中,因此,《内经》特意对此进行了提示,要尽量顺应夏季的自然属性,多活动,少睡眠,促进阳气的长养。夏季晚起床,易使人四肢沉滞,精神昏蒙。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夏季睡得越多,就越感到疲惫、无力,精神怠多,这就是阳气和心气被抑制的表现。
由于夏季白天时间长,人体的阳气总处于一种发散的状态,午时为阳气最盛大的时段,其发散的态势就更强,因此,很多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是心阳虚,平时易于出现心悸、胸闷的人,极易在午时出现不适。调整的方法是在夏季的中午,进行适度的午睡,这样可以缓解一下阳气的过度发散,同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一天中心气主令的时段,适度的睡眠,也可以养心气。每天中午睡眠的时间一小时左右为佳,不可太长,过长的午睡就违背了夏季的养生总则。
(二)精神调养——饱满热情
《内经》对夏季的精神要求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若所爱在外”。夏季阳气亢盛,气候炎热,极易情绪烦躁,动则怒气上冲,但大怒又极易迫使阳气上逆于心胸及头面部,而出现脑中风及胸痹的危重病症,因此,夏季尤要“戒怒”。不仅如此,在夏季还要注意保持精神积极、饱满的状态,《内经》所谓“使华英成秀”的含义就是如此。“华英”,本指树木的花卉,此处指认的精神;秀,是结出的果实。夏季要求的“华英成秀”,指人的精神要饱满、热情,积极向上。其后文“若所爱在外”,就是对这一状态的形象要求,就如同对周围的一切均充满了兴趣、充满爱心一样,只有保持这种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才与夏季的养阳的要求相吻合。
(三)饮食调养——减苦增辛慎寒凉
对于夏季的饮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要“减苦增辛”,因按照《内经》理论,夏季心气盛而肾气虚,因此,应在饮食上减少入心之苦味,增加入肾之辛味。同时,苦味之品性主沉降,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发散。而辛味之品性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有人主张夏季多食苦瓜,认为苦瓜有清解暑热的作用,但按照中医理论,苦瓜过食,对人体也有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是体现在阳气受损伤。因此,对于阳虚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将苦瓜列为夏季的主要蔬菜。
《内经》在治疗思想上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之论,远,即避开的含义。强调不仅治疗上要注意用药的寒热之性应回避相应的季节气候特征,饮食亦应如此。因此,夏季不应服太多热性食物,诸如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圆等。否则,一方面极易导致阳热过盛;另一方面,由于夏季阳气偏于浮于表,胃肠的阳气并不足,很容易导致不能消化饮食的腹胀、腹泻等病症。所以古人认为夏季是最难养生的季节,一则暑热外蒸,一则腹内阴冷,饮食稍有不慎,极易罹患腹泻。当然,《内经》虽然主张夏季的饮食不能过热,同样亦不可过食寒凉,因为夏季虽然体表阳热之气偏盛,但体内的阳气并未亢盛,大量的冷饮、瓜果等易于戗罚人体的阳气,这就违背“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因此,在夏季,妥当的饮食,应以清淡味上,以蔬菜、谷类食物为主,可以多食用粥类食物,避免过分的寒凉与温热。下面介绍一下适宜于夏季饮用的粥类食品:
扁豆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白扁豆一百克、山药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止泻的作用,山药可以健脾胃,化湿浊。适用于夏季服用,对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尤为适宜。
苡仁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苡仁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薏苡仁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美容、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夏季任何体质人群服用,有减肥轻身之用。
百合粥
成分与做法:百合五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五十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干咳少痰,或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坐卧不安,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绿豆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绿豆一百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绿豆具有清暑、健脾、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平素火热偏盛的人群,以及中暑及皮肤疮疖等病症。
荷叶粥
成分与做法:粳米二百五十克,鲜荷叶半张煮成粥。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阳气、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腹胀便溏、不思饮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症。
丝瓜粥
成分与做法:丝瓜一百克,粳米二百五十克,精盐三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丝瓜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任何体质的人群。
(四)使气得泄——夏季出汗才健康
在夏季,趋寒避暑是人们的基本生活习惯,但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汗孔处于开泄状态,这时纳凉不慎,极易导致寒邪内侵。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提示是“使气得泄”,意为夏季不可过度贪凉,应保持一定程度的汗出,这样方是夏季养阳的体现。《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指出纳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檐下过道之凉风、星夜露宿之凉气,均易于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需要躲避。
当然,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来说,檐下过道、星夜露宿之寒冷均不多见,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最大损害是空调发出的冷气,这成为新时代造成人体疾病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外面天气极度炎热的情况下,人的汗孔处于开泄的状态,从外面进入室内时,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便极易导致寒邪入侵,轻则出现外感寒邪的感冒,重则肩背、肢体关节等疼痛不适,女孩子出现月经紊乱等。另一方面,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地发泄与长养,逐渐会形成阳虚体质,而罹患各种慢性疾病,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很多人的疾病与夏季空调有关,可以称为“空调病”。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在空调房间停留的时间,并要注意不要把温度开得过低。
(五)房事调养——节制情欲
夏季阳气亢盛,又加之人们普遍衣着裸露,诱惑性强,因此,夏季是人们性欲最为旺盛的季节,一般而言,夏季房事活动比之其它季节增多是正常的现象,但对于房事活动,需要从两方面加以注意。一是房事后不可用凉水冲凉,因房事导致人体精气先泄,又大量汗出,房事之后身体处于最虚弱的状态,此时凉水冲洗,极易导致寒邪内入,变生疾病。一是对于“苦夏”的人,到了夏季表现为饮食不下,身体消瘦,气短懒言者,则要注意不可房事过频,否则,更易导致身体的虚衰与损伤。
(六)运动养阳——运动不可停止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因汗出过多,运动之后大量汗出,常易导致中暑或虚脱,所以很多人进入夏季后,便逐步停止了身体的运动。这样做是不符合《内经》的夏季养阳要求的。因为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同时,汗出亦有发散阳气的作用,因此,夏季的进行适度的运动是必须的。但基于夏季高温暑热的情况,运动可以选择比较凉爽的晨起进行,运动的量比之春季,也可以稍有减少。另外,亦可以选择比较特殊的运动方式,比如到山涧散步、垂钓,或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带旅游等,均有助于人体阳气的长养。
(七)夏季特殊养生法
①长夏防湿热
长夏季节是指每年过了夏至之后的农历六月份,包括小暑、大暑两个节气,这个时段,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而且,也是湿气最甚之时,尤其是南方,恰处于梅雨季节,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交争,是一年中使人最难忍受、感觉尤为漫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长夏”。
中医学认为湿性重浊而粘滞,最易困厄清阳,导致阳气不能上升,因此,在长夏季节易于出现头目昏沉不清利、胸闷气短为常见的症象。同时,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可以见到恶心、厌食、腹泻等,所谓“疰夏”的情况也多发生在这个季节。因此,到了长夏,防暑湿入侵便来得很重要,可以常服一些去湿的中药来预防,如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妥当的说,只有到了长夏,室内适度的开上短时间的空调方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因为,空调既能降温,又能除湿。
②你适合“冬病夏治”吗
“冬病夏治”是目前在医院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与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其适于的人群是所有阳虚的患者,此类患者到了冬季易于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肢体关节疼痛、颈椎病等病症,其原因在于人体阳气的不足,因此,按照《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季自然界阳气充足,借助于这种自然之力来补益人体的阳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所谓“冬病夏治”,并不是把冬季的病提前到夏天来治疗,而是通过改善人体虚弱的阳气,来预防冬季寒邪为患。
“冬病夏治”一般在进入头伏开始,持续三伏天,多使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在人体某些重要的穴位上,外敷一些温补的中药,如白芥子粉、姜片、半夏等。因为这种方法旨在改变人体的体质,因此,往往需要坚持几年方可取效。
(八)夏季养生四忌
一忌空腹饮茶: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阴凉处饮茶消暑,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二忌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年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阳气虚损后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三忌夜卧贪凉: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长寿,特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随此人到其家中细细查寻,发现这家卧室中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正对着睡觉之人的头部,彭祖就让人把那个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长寿了。原来,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因此,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致命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
四忌夜食生冷: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第三节、秋季如何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认识秋季的自然与人体
(一)阳气“收”的季节
“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开始,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已经开始进入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长的季节。但在小暑、大暑的节气,由于自然界阳气过分盛大,微微生长的阴气无法体现出来,到了立秋,这种阴气才生长到一定阶段,而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化活动中彰显出来。这种变化表现在气候上就是气温逐渐由热转寒,农作物的生长也达到极点而成熟的阶段。因此,秋季是生物的生化活动之生、长、化、收、藏之“收”的阶段,这一“收”字,代表着农作物应进行收割了,但更深刻的含义,是自然界的阳气也处于“收敛”的状态。《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之意,就是表达生物经过春夏季节的生长,长夏的灌浆、成熟而达到的一种外在形态的稳定,亦可以说是发育的停滞状态。“天气”指天阳之气,“天气以急”,意为阳气开始收敛;“地气”为地阴之气,“地气以明”则是表达阴气上升的状态。阳气降,阴气升,则生物的生长止息,这种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形态出现“容平”的基础。
人体的阳气亦由发散转化为收敛的状态时,在人体也有相应的征象,如我们可以见到:秋季后皮肤汗出减少,小便增多;儿童的身高进入秋季一般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了一定的缓解或好转,但进入秋季则往往旧病复发。
(二)肺气当值的时令
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按照五脏与五时的关系,一方面,可能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的最强;而另一方面,则是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
肺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主司呼吸之气。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多的季节,很多人进入秋季就开始出现咳嗽、喘息、心胸憋闷的症状,这些症状均是呼吸之气上逆的表现,其原因就是人的呼吸之气是由肺主司,肺在秋季最易受伤得病。肺上与鼻、口相通,呼吸之气由口鼻进入之后直接入肺,肺气受伤,则呼吸之气变异,而出现咳嗽、喘等症状;二是主持人体的水液代谢。自然界的河流是由高向低处流动,李白的一句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便是这一自然现象的经典写照。人体的水液也应是由高到低流动,这一高处的水源就是肺。肺主人体呼吸之气,是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气的推动下,水液向皮表四肢以及人体五脏六腑流动。因此,肺的功能正常,是保证人体各部水液代谢正常、均能得到水液滋养的重要前提。秋季肺易受伤,其表现是不仅皮肤易于干燥,人体的其它部位,如大肠等也容易津液减少而出现便秘等病症。三是开窍于鼻。多数易于咳嗽、喘息的人都有体会,每在咳、喘发作之时,均会先有或同时伴随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鼻窍与肺存在密切的连属关系,鼻窍是肺功能正常与否的显示窗口,《内经》将之称为“肺开窍于鼻”。因此,当肺的津液不足时,也容易出现鼻窍干燥、流血等症状。
二、秋季宜养“收”气
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中“收”的阶段,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因此,在养生方面,饮食起居都要围绕着能促进阳气的收敛为目的,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冬养阴”的含义。同时,鉴于秋季以燥邪为主要外邪,在生活上,亦应注意防止燥邪伤人。
综合《内经》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秋季的以下养生法度:
(一)起居调节——早睡早起,与鸡俱兴
过了夏至,白天逐渐缩短,夜晚开始延长,这是阳气开始收敛的最明显的标志,为顺应这种变化,我们的睡眠也要随之调整。一则早睡,逐步促进阳气的收敛,并防止秋季寒露伤人;一则早起,以呼吸秋季清爽的空气。早起的具体时间,《内经》给我们的标准是“与鸡俱兴”,即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阶段,否则,睡眠不足,无法促进阳气的收敛。
秋季的睡眠,除了早睡早起之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刚从炎热的夏季度过,很多人会延续夏季开窗睡觉的习惯,但秋季往往开始昼热夜凉,夜间的凉风很容易伤及人体,使人罹患外感。同时,由于秋季燥邪较甚,因此,秋季夜间睡眠时要尽可能用鼻呼吸,闭嘴睡觉。否则,晨起之后,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等燥邪伤肺的病症。
(二)精神调摄——情绪平稳,心志安宁
在四季的精神调摄中,《内经》对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似乎着墨尤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季节,均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均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中国古人之“佳人伤春,才子悲秋”,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很好写照。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有很多都是以悲凉的情怀咏叹秋季,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唐朝诗人杜甫,一生贫困潦倒,疾痛缠身,且命运多舛,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情诗人,其诗词对秋天尤其偏爱,不仅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样的千古名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作名篇,而且,其咏叹秋季的诗作或以秋言情的作品,达八十余首之多。到了晚年,凄苦多病的杜甫甚至达到每诗均言秋的地步,真是合了“才子悲秋”之语。故《礼记·乡饮酒义》便直言“秋之为言愁也”,南宋词人吴文英亦曰“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确实,从文字的构成来看,“愁”字,便是“秋”与“心”的相合,二者相同的文义与起源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古人把秋天的心情就做“愁”的含义了,可以想见,秋季带给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因此,《黄帝内经》在春秋季节的养生要求中,均格外强调对精神的调摄。春季的调养原则是要保持精神的愉快、舒展,而秋季则有所不同,在万木凋零,红消绿瘦的季节,保持情绪的愉快是很困难的,因此,只有保持情绪的平稳、收敛与淡泊,平静心志,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渡过秋天。这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的养生法则,这样才能减少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人体的神气也是与阳气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的活跃、外向,可以带动阳气的外达,而情绪的收敛与情感的淡泊,亦会带动阳气的内收,因此,《内经》又在这种情感指导之后说了句“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使阳气收敛的方法。
从临床来看,虽然春秋季节均是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的时令,但青年人的抑郁症多见于春季,而老年人的抑郁症却多见于秋季。宋代大养生家陈直就曾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其原因可能是与人体的阴阳之气的状态不同有关,青年人阳气充足,在春季阳气发越之时,一旦阳气的升发不利,极易郁而成病;而老年人阳气已虚,最不耐的是秋季寒凉的折杀,因此,二者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变化。中国历来有九九重阳节登山赏菊之习俗,这一习俗实有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意义。王维十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名传千古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便涉及到这一习俗,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登高望远,开阔视野,怡悦情志,避免忧郁情绪的产生,对老年人顺利渡过秋季更是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使情志淡泊、宁静呢?
《黄帝内经》在其《素问》的第一篇里,就专题谈论了养生的问题,其中把精神养生列为最主要的内容,其间谈到“恬淡虚无”的养生法则,具体指导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闲”,从门中有木,意为控制。志闲,就是要控制情志的变化,不要出现大喜大悲的波动;同时要减少欲望,这个欲望,就是对名利的过度追逐,人的欲望越多,离安宁越远;欲望越少,离安宁越近。
(三)饮食宜忌——减辛增酸性凉润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一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同时,秋季气候干燥,多服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
(四)寒温适宜——秋冻要有度
民谚有“春捂秋冻,不得杂病”之说,强调秋季虽然气候渐凉,但不可骤然穿衣过暖过厚,应通过适应秋季凉爽的气温,增加耐寒的能力,以防止冬季大寒天气来临时身体不能抵抗而得病。但这种“秋冻”也不要过分,秋季的气候如同春季一样变幻无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乍寒乍暖之象常见。因此,健康的穿衣方法应是“勤增勤减”,老弱小儿更是如此。尤其是“白露”之后,气温已经偏凉,过分暴露、凉爽的衣着,会使人抵抗力下降而罹患外寒,特别是素有扁桃腺炎、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者更是如此。因此,穿衣也有“白露不露”之说,算是对“秋冻”的补充说明。
(五)药物调养——滋阴为主
针对秋季的阳气状况和气候特点,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除饮食调养之外,亦可以进行适度的药物调养,由于秋季燥邪最甚,因此,药物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
第四节、冬季如何养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闭藏的季节,“冬眠”的身体
(一)阳气主“藏”的季节
在冬季,夜长昼短,太阳照射时间明显减少,而且由于地球带有一定倾斜度的公转,处于地球北半球的我们,在这个时期,离太阳最远,所感受到的阳光的温度也在降低。因此,在我们所处的地带,冬季是阳气最少的时期。自然界在冬季呈现出万里冰封,草木凋零的景象,不仅植物类生命处于一种生长停滞的状态,甚至很多动物类生命也是如此,如昆虫类、青蛙、刺猬、乌龟乃至狗熊均进入了冬眠,所以《内经》把冬季称为“闭藏”的季节。闭藏,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的生化征象,但更本质上而言,是对自然界阳气状态的一种描述。《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冬季太阳离我们很远,可以理解为是“日失其所”的一种表现吧!
其实,在草木枯萎,万物蛰伏的冬季,我们人体的生命,也在同自然万物一样,受到“闭藏”的阳气的影响而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各种变化: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在冬天几乎不长身高,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看来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女性的经水,进入冬季之后会有很多人周期推延、错后;我们的脉象,在冬天也变得沉伏,难以触摸的到;我们的实验研究观察到,冬天大鼠睾丸内精子的数量比之其它季节减少了近一半,这种变化应该也存在于人体的生殖系统……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就是在天气寒冷时,体温降低,血流缓慢,生命体细胞的代谢活动也处于一种低下的状态,所以,所有的生机均处于低落的阶段。
(二)肾气主令的时段
冬季在五行属水,与人体的肾气相通应。因此,冬季的人体一方面会表现出肾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也会最容易出现肾的病变。
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生命之根——决定着寿命的长短。《黄帝内经》虽然认为五脏六腑在人体的生命中均很重要,但肾气却是最重要的,可以称为是人体的生命之气,当儿时人的肾气旺盛时,人体的生命力强,生长发育迅速;轻壮年时肾气最充足,身体最强壮;老年时,肾气衰,身体衰惫。肾气盛则寿命长,肾气虚则寿命短,人体生命的最后终结,是由于肾气竭绝的结果。肾气稟受于父母,一个人肾气的强壮与否主要是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但也受后天调养的影响,脾胃之气充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补益肾气,养生方法得当也可以调补肾气,我们通常所谈的“意守丹田”、“叩齿咽津”等养生方法,均是养护肾气、肾精的常用方法。保养肾气最关键的时令则在冬季,因为冬季是肾气主时的季节。二是主持生殖系统功能。生殖、生育功能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功能活动之一,也是生命繁衍生息的根本,这一功能是由肾气所主宰的,《黄帝内经》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合,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即男子十六岁时,肾气充盛,有一种称为“天癸”的物质来至,天癸即现代医学所言的“性激素”,因此,男子精气先充满后外泄,具备了生育能力;当六十四岁肾气衰后,天癸就竭尽,生育能力也就丧失了。当然这种情况是针对一般人的体质而言,有先天肾气盛者,或善于养生者,往往可以超出六十四岁依然有生育能力,如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八十二岁高寿依然喜得贵子,所以《黄帝内经》在同一篇文章后又补充说“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就表达了养生对延缓肾气虚衰上的作用;而先天肾气不足,或不善养生,纵情恣欲者,四十岁之后便会丧失生育能力,这在生活中更不鲜见。三是封藏之本——人体精气的藏蓄器。人体的功能活动主要是依靠阳气的推动与温煦,而这种功能活动又必须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才能进行,这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方面要依赖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反应;另一方面,又要有水的灌溉、土壤的营养才能进行。中医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认为精气对人体是极为珍贵的。而人体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周密保存的关键在于肾,肾气充足,是保证精气不妄泄的根本。当然,肾气不足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看到精气流失的症状,比如男性的遗精、滑泄,女性的崩漏、带下过多,以及自汗、盗汗等。但根据五脏主令的理论,肾主冬季,因此,肾气不足的患者在冬季更易出现上述各种肾不藏精的表现。《黄帝内经》说“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独沉,就是肾精下泄。四是作强之官——肾气决定着人的体力与智力。《黄帝内经》以古代君主人事体制的职位作比喻,认为肾脏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所谓“作强之官”,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部长,诸凡作用强力之事均由肾脏主司,实则强调人的体质强健与否是由肾所主。伎,通“技”,技能之意,含有精巧、灵活的含义,是人体智力的表现。这两句话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一个人体质是否强健、智力是否聪颖均是由肾气、肾精所主宰,而肾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气,因此,间接表达了人的体质、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即子代的体质、智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取决于父母家族的遗传状态。《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肾气有一种自然的盛衰规律,四十岁之后人的肾气只有最鼎盛时期的一半,因此,很多人在四十岁之后会感到体力和记忆力明显衰退。
二、冬季宜“养藏”
因此,在冬季,自然界和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阳气虚少,那么我们养生的主旨就要“养藏”,即顺应这一季节的特点,保养、储存、甚至补充人体珍贵的阳气,这也是“秋冬养阴”的含义。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内经》告诉我们要“无扰乎阳,”就是不要扰动、耗损人体的阳气,具体的施行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慎起居——多睡些懒觉
冬季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睡眠是潜藏阳气的重要方式,很多动物过冬采取的就是长时间的睡眠——冬眠。因为按照《内经》的观点,我们在睡眠时,人体的阳气进入五脏;在醒来时,阳气由五脏出于四肢与肤表。睡眠是潜藏阳气、保护阳气非常重要的方式。因此,我们虽然不必像虫类生物进行冬眠,但适度延长睡眠是呼应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一种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人体的阳气很好的潜藏到体内,而且也避免了早晚更加寒冷的外邪侵入人体。
(二)敛情志——变得沉稳一些
《内经》对冬天的情志要求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到了冬天,我们的精神情志应该内敛一些,不要过分张扬和外向,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这正和夏日里调养精神的方法——“使华英成秀”截然相反。如何做到精神内敛呢?《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保持内心的恬淡、减少过多的欲望是精神能内守的前提。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养生活动来促进精神内守,如意守丹田,控制情志不要出现大的起伏,如大喜、大悲、大怒等等。
(三)适寒温——避风寒很重要
住房。在冬季要“去寒就温”,即躲避寒冷,多接近阳气、热气。自古以来,中国北方寒冷地带的住房,不仅均结构、质料致密,而且均是面南而立,即将门、窗均向南方开设。这样的房屋,一方面可以接受、容纳最多的阳光,另一方面,冬季寒风从北方而来,这样可以躲避寒冷的风邪的侵袭,可以理解为是聪明的古人“去寒就温”的一种生活方式。《诗经》中有“塞向谨户”之说法,在古文中,“向”本指向北的窗户。把朝北的窗户堵塞好,把门也封严,准备过冬。
穿衣。为了“去寒就温”,冬季穿衣也要注意保暖,最好把人体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而不要裸露肢体、肌肤。中国人的衣服在很长一个时期均是以长袍、斜襟为主,在周朝时“袍”尚只作为闲居时的衣着,到了战国时期,袍已成为朝见的礼服。这虽有些活动不方便,但实在有极好的保暖作用,比我们现在的西服、短裙等,更符合“养藏”的要求。
脚要暖。在寒冬尤其要注意脚的保暖。按照《内经》,人体很多疾病,如胸痹症、腰痛、腿痛、胃脘痛、腹泻、行经腹痛、月经不调、阳痿等,甚至是积证,即恶性肿瘤的产生,均是源自寒邪侵入人体,而寒邪为阴性邪气,侵入人体易于从足部开始,即“寒从脚生”,因此,做好足部保暖对防止疾病的产生极为关键。慈禧太后的养生秘诀中就有“头要凉,脚要暖”之语,意为平素枕头最好能选用清凉之物,如绿豆皮、荞麦皮,掺入野菊花等物填充,甚至在夏季可以枕玉枕头来清头部虚热,因为阳气主升,人体的阳热之气最容易向头部升发,而出现头晕头痛等肝阳上亢的表现。因此,保持头部清凉可以预防上部的很多疾病,如脑中风,风热目疾,耳部疼痛,咽痛等。而足部则相反,应时刻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从足部侵入人体,在寒邪最甚的冬季,更要做好足部防寒保暖,包括冬季鞋底要适当增厚,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可以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对于好生冻疮的人应及早穿棉鞋,有脚汗的人宜选用透气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等。当然,如果人们经常在闲暇之时,去安静的晒晒太阳,对人体的阳气就更为利。
小话“负暄”
其实,所谓“负喧”,就是古代的日光浴疗法,是指在冬季通过背部晒太阳来补充人体阳气、驱寒却疾的方法。“负喧”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在古代备受重视,许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均有相关记载。据战国时的《列子·杨朱》记载,宋国有个农夫常“自曝于日”,并对邻居宣称“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必有重赏”。这一典故引出了“献曝”作为献计于人的自谦词的使用。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负日诗》,其云“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对“负暄”后身体的美妙舒适进行了尽情的描述;宋代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曝日》中言“晁端仁尚得冷疾,无药可治,唯日灸背乃愈”,认为“负暄”不仅可以养生防病,亦可以却疾。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拾遗·火部》言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日光浴一法在文人学士中如此受青睐,其对养生保健、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四)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季禁防出汗过多
关于冬季养藏的要求,《内经》还提出“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亟”是频繁之意;“夺”为耗损。导致阳气从皮表脱失的常见因素是汗出,因此,所有导致人易于大汗淋漓的行为我们都应避免,包括过度运动、桑拿、温泉等健身方法。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外,《素问·金匮真言论》是一篇专门谈人体与自然之气相通应的文章,这篇文章前边谈四季的多发病,之后总结说只要做到一条了这四季病都不容易发生,原文是“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者也。”这一条是“冬不按蹻”,按,是按摩;蹻,是导引、气功。强调冬天连按摩、导引之类的健身术都要减少,因为这样就会影响精气的闭藏。
我在某些地方养生讲座,下课后,课间经常有学生来跟我交流。有一个三八岁的女性,因为老公自己的企业做得特别好,不需要她工作了,她就想把自己身体保养得好好的,人漂漂亮亮就是自己的任务。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健身计划,就是一个星期去蒸一次桑拿。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做,结果蒸了半年之后,到了一二月份,月经就没有了,一直到现在,半年过去了,月经一次都不来。同时脸色变得蜡黄,上面色斑、痘疹全都出来了。《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是什么意思?是冬天我们的精气如果很好的储存了,到了春天才没有那些什么温热病、传染病性疾病。我有一个大学女同学,上大学的时候是我们学校排球队的,一米七六的身高,长得非常壮,身体素质非常好,我们开学术会时聊天,她说《黄帝内经》的理论真是从临床中来的,我自己就亲自验证了。她说前年的时候,因觉得四十多了,应该加强锻炼了,就一到星期六就跑着爬一次山,坚持了一个冬天。结果到了春天,自己三天两头发烧,一个春天烧了七八次。后来再反过来看《内经》,就是《内经》强调的冬季要“养藏”这一条没有做好。
因此,重视动静结合、劳逸适中的《内经》的作者,主张在冬季要收敛动作,减少使人体精气发散的行为方式,以休止安逸为主,因为汗出时皮肤汗孔开启,与自然界在冬季“闭藏”的要求不吻合。从这一点来说,冬练三九、冬泳等观念,均与《内经》的冬季养生说存在一定的分歧,要慎行,不可过度。
(五)慎房事——房事要节制
在冬季要节制房事,根据《黄帝内经》提出的养藏的宗旨,冬季不仅阳气要收藏,精气亦应藏蓄,而减少房事是藏精的重要方法。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等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汉·刘向《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说明古人充分认识到,冬季节制房事、固护阴精,对养生防病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就像累了要休息,困了要睡觉一样,人的性功能也需要在一年之中有一个休养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冬季。
(六)和饮食——宜食温热、黑色食物,增苦减咸
《内经》亦有“用寒远寒,食亦同法”的理论,即在饮食上,冬季要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多吃温热性的食品,补益人体虚弱的阳气,因此,在冬季最好多食用辛温之品,如羊肉、牛肉、驴、鲜鱼等肉类,葱、姜、花椒、茴香、大枣等调料,以及萝卜、韭菜、桂圆、苹果等蔬菜水果等。但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的肌肤汗孔皆处于闭合的状态,补益阳气过盛,则容易导致阳郁于内,而出现火热内生的病症,因此,在饮食上,注意补阳与滋阴、顺气结合,是最合宜的饮食,故民间又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的谚语,故冬季在食用补阳之品的同时,应多食用一些萝卜类通气的食品,并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味。
由于肾在五行属水,其色为黑,属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入肾,有益肾抗衰老的作用。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因此,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
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有“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减却苦,秋月辛省便加酸,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的养生要诀,格外强调冬季少食咸味,宜食苦味。因为我们前面说过,咸味是入肾的,但冬天饮食咸味太过反易于伤肾,因咸味食品多为寒性,最易伤阳,而人体阳气之根在肾,肾阳被伤,则人体各个系统都会出现疾病。在《内经》就有“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的提示,认为过食咸味,会引起肾气、脾气与心气的受伤,这种损伤是多系统的,比其它五味中的任何一味太过来的损伤都大。少食咸味,首要的是要食盐减少摄入,饭菜以清淡为上,其次也要少吃或不吃海鲜类食品,因海味食物虽然鲜美,却多为咸寒之性,最易伤阳,毁人根本。而苦味是入心的,多为温性食品,可以养心阳、肾阳,故冬季无妨多食用一些苦味食物。
总之,《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影响下,重视顺应自然的养生内容,把根据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来生活起居视为健康长寿的前提与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最后言“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即四时阴阳之气主宰着自然万物的生生死死,我们如果违逆了阴阳之气的变化,就会病灾丛生;只要顺应它,则身无疾病,懂得顺时养生之道,就可称之为“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