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黄帝内经 > 上篇 认识《黄帝内经》

上篇 认识《黄帝内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六经不明,千载无真儒;《内经》不明,千载无真医。

    《黄帝内经》之生启民命,其功不啻十三经之启植民心。

    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臚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止规规治疾方术已哉!

    张介宾·《类经序》

    一、《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书?

    《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书?如果用一句话做介绍,就是《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之所以说它是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因为据最早记载《内经》的历史文献——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在秦汉时期,医经类书籍共有七部,分别是《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黄帝内经》,其它六部均已失传。并且,从时间上考证,其它六部的成书很可能比《内经》还要更早,因此,我们只能说《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

    之所以称之为经典著作,是因为《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中医学建立的里程碑,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和中医学的关系,就相当于《道德经》和道家学派、《大学》、《论语》与儒家学派、《墨子》和墨家学派的关系,是无以替代的第一经典。我们现在研究儒家的思想,离不开《论语》,研究道家学派的思想,首先是《道德经》。同样,研究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就要研读《黄帝内经》。从《黄帝内经》成书那一天起,两千年来,任何一位要想学习医学、研究医学的人,都是离不开《黄帝内经》的。

    同时,《黄帝内经》还是中国第一部养生学宝典。《黄帝内经》是由两部书构成的,一部叫《素问》,一部叫《灵枢》,当然,两本书讲的内容有所不同,《素问》的内容偏重于论“道”。“道”是什么?《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偏重于哲学思想、医学理论的内容,因此,《黄帝内经》中气一元论的哲学观、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重要的医学理论皆是在《素问》中论述;《灵枢》偏重于论“术”,“术”是什么?就是技术和方法,《灵枢》所论内容偏重于讲述治疗疾病的具体方式与方法,当然《灵枢》这一部分治疗疾病主体的方法是用针灸方法,主要是讲针灸、经络、针刺方式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重道轻术”,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素问》的地位一直比《灵枢》高。《素问》、《灵枢》是各由八十一篇文章汇编而成。《素问》的八十一篇文章里面,第一篇、第二篇文章都是专门谈养生的,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两篇文章就是专门谈养生的文章,当然还有一些散在的养生理论是穿插到各篇当中去的。所以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谈养生学思想的著作。

    《黄帝内经》还是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黄帝内经》认识人体,和西医学认识的人体是不一样的。西医学认识人体主要是基于人体自身的解剖结构和内部组织,以及基于这种结构与组织上的功能,是把生命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但是《黄体内经》把人放在一个流动的时相、丰富的信息的空间环境当中去考量,放在一个和周围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关联的过程当中去认识,即是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说,《黄帝内经》认识人体、解析人体,是结合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去认识,这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这些学科的内容,因此,《黄帝内经》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天文学、气象学等知识,所以它又是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医学经典,她的成书在什么时期呢?我们现在的定位是公元前九一——九二年之间的西汉末年,离我们现在有二千多年了。或许有人会问,二千多年前的内容,我还用它来指导我的生活、我的健康,还合适吗?它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其实,所有被称之为经典的著作,其思想、理论与方法就经过了历史的、时间的验证,是历久弥新的智慧。德国的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期”的概念,他认为,从人类文明产生到现在,中间出现过一个巅峰的时期,这个巅峰期是位于公元前七千年到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发展到了一个最高的阶段。我国恰逢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诸多的哲学先圣。同时,印度这个时期出现了佛祖释迦牟尼,他出生的年代和孔子、老子都是公元前五百多年;在西方,则有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也是生存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哲学思想代表了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同一时期,古罗马的雕塑、绘画等艺术领域也达到了巅峰时期。实际上我们中国一直在文艺复兴,复兴的就是春秋、秦汉时期的文化与思想。所以现在有一句话,就是研究中国哲学的人中,不存在中国哲学家,只存在中国哲学史家,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所有的研究者,探究、阐发的都是春秋时期的思想成就,他们的思想高度,后人一直是无法超越的。宋明时期,儒学稍有一点新的思想呈现,即以宋明理学为代表,但是那点成就完全没办法和春秋时期相比。同样,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黄帝内经》的成就也是历代发展至今一直无法超越的,里边的很多思想,很多理念先进到我们现在都难以理解。甚至当我们现在执迷不悟的时候,反过头去一读《黄帝内经》就明了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很多医家都对《黄帝内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黄帝内经》传世作出巨大贡献的唐代王冰评价其曰:“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冥斯契,稽其言有徴,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明代朱丹溪言“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立方”,历代从事中医学研究与学习者,无不将《黄帝内经》视为圭臬。

    二、《内经》对人寿命的认识——人的天年是多少?

    虽然人活于世有很多的痛苦、挫折和无奈,但追求生命最大限度的延长是人类最本能的一种追求,从中国历代帝王对长生不老药的孜孜以求,到汶川地震中在废墟下突破生命极限顽强坚持的生命,都在提示这一命题是亘古不变的。

    但人到底可以活多长,这是一个充满诱惑而又很难有明确结论的问题。中国古代的第一长寿明星是一个名为彭祖的人。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的玄孙,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是个养生名家,但一个人能活八百岁,这多少有些突破了人的理性思维极限,多半属于神话传说。

    现实生活中,中国年龄最长的寿星是新疆喀什的萨迪克·萨伍提,维吾尔族人,生于一八八七年八月九日,二〇〇八年是一百二十一岁。年龄最长女寿星为新疆乌鲁木齐的买合甫·孜汗,维吾尔族人,生于一八九〇年六月十五日,二〇〇八年是一百一十八岁。

    《黄帝内经》作为研究人体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亦对生命的期限有许多阐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在养生得当、健康无病的情况下,可以“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则将人的一生以一百岁作一极限,对各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作了阐发,因此,《内经》似乎将人的自然寿命定为一百岁。但《内经》的权威研究者——唐代的王冰则认为,《内经》所说只是约略数字,“度百岁乃去”的意思是超过一百岁,而不是限于一百岁,他认为《尚书·洪范》的记载是比较准确的,“一曰寿,年一百二十岁”,即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一百二十岁。

    古今关于寿命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人类完全可以活过一百岁。目前,我们国家女性的平均寿命为七十四岁,男性为七十二岁;日本人寿命列世界第一,二〇〇〇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八十四点六岁,男性为七十七点七二岁。这说明,无论是我们中国人,还是世界上所有国度的人,大部分都中途早夭,没有完成我们天赋的寿数。

    三、《内经》的健康标准——“形与神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更希望自己长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什么样的状态才健康,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明确的疾病就是健康,又有一部分人总是不时怀疑自己的身体是否有什么疾病存在了。那么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认为人健康的表现应是“形与神俱”,形,指形体组织;神,指精神、心理;俱,健康和谐之意。认为形体、精神共同健康、和谐者,才是一种真正的健康。《灵枢·天年》在论述生命的自然变化征象时,提出了人健康的基本表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黄帝内经》提出的人体健康或长寿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一)五脏坚固:

    五脏坚固,强调人体的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器官,既没有先天性脏器发育不良或缺损,先天禀赋良好,又没有后天致病因素导致五脏功能、形质损伤的情况存在,脏气充足,功能良好。《黄帝内经》构筑的人体整体系统中,将五脏置于最核心的位置,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的,因此,五脏坚固,是长寿、健康的首要条件。

    (二)血脉和调:

    气血行于脉道之中,血脉和调,即强调气血运行通畅、营卫分布均匀。气血是人体脏腑组织、肢体百骸营养物质的基本来源,其周流通畅是生命维系的前提,也是长寿健康的重要条件,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在岐佰回答黄帝为何有人年事已高却依然有生育能力的原因时,说了三句话,即“天寿过度,气脉长通,而肾气有余”,“天寿过度”指先天禀赋好,“肾气有余”则强调肾气充足,“气脉长通”即本文的血脉和调。人体内在气血通畅,表现于外的征象应是:面色红润清洁,白里透红,面部无色斑、疮疡等出现;身体各部舒适,无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疼痛;女性则经水正常,四肢温暖。

    (三)肌肉解利:

    脾主肌肉四肢,《黄帝内经》把脾胃视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其养;脾胃虚弱,则气血化生不足,脏腑肢体皆无以长养。脾胃之气充足的外在标志为四肢肌肉丰满、结实有力,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屈伸自如、柔韧。

    (四)皮肤致密:

    肺合皮毛,肺气足,宣发营卫之气于肌肤,则皮肤光泽,有弹性;对外邪有抵抗力,不常患外感性疾病。因此,皮肤的紧致、光滑,不仅说明肺气足,而且不易感受外邪。

    (五)营卫调和:

    营卫二气对人体有重要的营养和卫外功能,卫气的正常循行又与睡眠密切相关,因此,营卫调和,则气血调畅,五脏六腑皆得其灌注、营养与温煦,睡眠得安。

    (六)呼吸微徐:

    正常人的呼吸应是气息调均,不急不缓,代表心肺功能正常;如果呼吸声粗气大,或呼吸急促,均是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肺气虚、全身衰退的表现。

    (七)六腑化谷:

    六腑是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魄门,功能涉及到饮食、消化、二便的排泄等,是水谷精微产生的本源,也是水谷糟粕及脏腑的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途径,因此,六腑化谷是维系生命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六腑化谷的外在的征象应是:有良好的食欲,食后无不适;大便每日一次,小便通畅无阻。

    (八)津液布扬:

    津液能够濡润脏腑组织,津液布散、宣发,则人体各部均得津液滋润,汗、泪、涕、唾、涎布扬各窍,使目、耳、鼻、舌、咽等诸窍濡润、灵活、舒适,功能正常。

    因此,《黄帝内经》是从内在脏腑组织坚固,营卫气血调畅,外在肢体、肌肉、皮肤柔韧、致密角度来认识人体健康,认为健康是阴阳平衡、内外调和的结果。